王決:相聲與太平歌詞

相聲 侯寶林 樂器 秋瑾 長城曲藝小曲 2017-04-13

北京解放以前表演相聲的演員都必須會唱太平歌詞,伴奏樂器是二寸半長,一寸半寬的兩塊竹板,行話稱“玉子”。這種小曲的曲調是從蓮花落演變成的。從窮不怕(朱紹文)在天橋地場上演出時開始,為招攬觀眾或中間加演的時候都演唱太平歌詞。演唱時把兩片竹板夾在左手手心,運用手指、腕子的擊打、顫動,能奏出輕重點和連環點,比較悅耳動聽。唱詞基本上是一韻到底的七字句,最初的唱法是每句前四個字是說,後三個字才演唱押韻,曲目有單純敘述評論的《十個字》、《勸人方》,有故事情節的《醜妞出閣》、《韓信算卦》以及文字遊戲《餑餑陣》、《福、祿、壽、喜》等。

1920年,相聲演員王兆麟,吉坪三到上海大世界遊藝場演出的時候,王兆麟對太平歌詞的曲調進行加工,變成四句一反覆的單曲體,比較婉轉動聽,連演一個月,很受歡迎。同時,在勝利唱片公司,將《勸人方》、《小上壽》、《三婿拜壽》等曲目灌製成唱片,由此,太平歌詞一度風行全國。

王兆麟受到天津進步戲曲家王鐘聲等的影響,經常根據時事新聞即興編成新詞演唱,影響較大的有歌唱鑑湖女俠秋瑾的《女士英豪》和抨擊張勳妄想復辟的《黃粱夢》等。

三十年代,相聲藝術大師侯寶林,在北京西單商場的相聲地場上也演唱過太平歌詞。在唱腔上他又有所創新,由於他嗓音清脆圓潤,聽起來婉轉多姿,韻味濃郁。

太平歌詞在地場上演出的時候,有三種演出的形式。第一種是邊撒字邊演唱;第二種是一個人獨唱,進入雜耍園子演出以後,也有人演唱過。第三種是兩個人對口唱,大多是在地場上加演的時候演唱的小段,曲目有《一文錢》《世態炎涼》等,節奏較一般曲目快,有些接近上下句交復的快板。如《一文錢》完全反映了當時相聲藝人賣藝是為了養家餬口的思想境界,所以強調一切向錢看,詞中唱到“一文錢到手難,裡邊四方外邊園,上手倒有幾個字,元寶流通鑄在上邊,大人為錢高官做,小人為錢常見官……拉洋車的也為錢,抄起車把一溜煙,一毛錢拉到山海關”,它採用了相聲手法,甩出逗人樂的笑料後,宣告結束。

目前,太平歌詞已瀕臨失傳。北京能演唱的如鳳毛麟角。

精心遴選,每日推送,歡迎打開微信,搜索公眾號“長城曲藝網”,更多精彩,不見不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