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鳳珍還記得,幾年以前,這個院裡還能時常聽見老伴張國立和幾個兄弟噼哩啪啦的練拳聲,有時孩子的兩位姑姑來了,也會打上幾拳。

下伍旗鎮馬神廟村,這是天津西北邊緣一個小村莊,也是“臂聖”張策的故里。

上世紀70年代前,馬神廟村隸屬河北省香河縣,70年代後劃歸天津市武清區管轄。相傳這座村莊由清朝的複員軍人及其家屬屯居而成,當年,這裡的村民人人習武練拳,個個舞槍弄棒。直到現在,在二十多公里外的香河縣城,老一輩的香河人仍然把這個村稱作“把式窩”。

坑坑窪窪的鄉間小道盡頭,便是馬神廟村村口,在熱情的老鄉指點下,很容易就在村舍的第三排找到了張策後人——玄孫張國立的家。

堆滿了玉米棒子的小院裡,停著的農用車和摩托車。堂屋裡,一老一少兩個女人正聊著家常,年長的女人介紹,她是張國立的老伴李鳳珍,而懷抱小孩的年輕女人是她的兒媳。

談到老太爺張策,作為玄孫媳婦,李鳳珍知道的並不多。很多張家的事兒,她都是從老伴張國立口中以及族人的聊天中得知的。“聽他們說,原來老太爺還能在河面上走,功夫可高了。”說起張家祖先,李鳳珍倒是有些自豪,但對於相處了大半輩子的張國立,李鳳珍卻不瞭解老伴的功夫究竟有多深,“練拳嘛,咳,盡瞎練唄!”

李鳳珍說,張國立這一輩是張策第四代後人,同他一輩的還有三個哥哥張國安、張國聖、張國強和兩個姐姐,以及兩個堂兄弟張國檢、張國起。老伴這一輩中,幾乎人人都練過祖傳通臂拳,不過武功都不算高。

李鳳珍回憶起原來老伴在家練拳的事:“原來他有空時也在家練上幾趟,特別是他二爺來了,兩人還在這院子裡叮咣叮咣對打。那兩個姑奶奶來了也是一樣,都會打上幾拳。我嘛,就不會了。”

不過,張國立的家裡卻沒能留下任何一張關於他們幾兄弟練拳的照片,就算農村裡常會保留的家譜,也在幾年前的一次失火中被燒光了。李鳳珍說,原來香河縣武術協通知開會或者上門商量什麼,女人一般不摻乎,多是老伴跟堂弟張國儉來處理,而現在,老伴和張國儉都不在家,最近農閒,就去了天津賣豆腐絲,以貼補家用。

李鳳珍的膝下現有一子一女,兒子張智東今年25歲,不過,他沒跟父親學拳。張智東媳婦還記得一兩年前,丈夫還和她說過學拳的事:“那時爸叫他學拳,他不願意,也不太喜歡,直到現在都沒學。”

李鳳珍在村裡也從來沒見老伴和外人比試過,在努力回憶下,她似乎想起張國立原來好像還收過幾個弟子,至於到底是不是徒弟,老伴沒跟他說過。“原來村裡還有幾個人跟他練,後來不知怎麼就不練了。”

“練拳又掙不上什麼錢,沒什麼勁,也就不想練了唄。”李鳳珍的兒媳在一旁插嘴道。

李鳳珍說,現在家族裡會練祖傳通臂拳的,估計只到老伴這一輩,下面就不會有了,兒子不想學,只有隨他去,閨女就更別說了。

張策通臂拳目前在外流傳很廣,學習通臂拳的弟子遍及河北香河和廊坊、保定以及北京,但張家後人能傳承下來的卻寥寥無幾。

與張國立同輩的子孫,除了二哥張國聖、三哥張國強定居北京外,其餘的幾乎都留守在馬神廟村,世代以務農為生。李鳳珍說,村裡分給他們的家的地是每人一畝六分,現在,7口人靠著這幾畝地生活根本不夠,因此他們除了平時種地,還必須做點小買賣才行,哪有多餘的時間來練拳。

年輕人也都想得比較現實,有練拳的時間,還不如去外面多掙些錢。李鳳珍抱著孫女張馨瑤說:“現在張家已有了老太爺的第六代子孫,不過啊,照這個樣子下去,我估計下一輩的人還是不會有人願意學拳。”

張策後人不願意繼承祖傳通臂拳的原因,在江湖上還流傳著另一種說法。據說,張策早年從香河移居京師後,在冀、京、津三地廣收門徒。由於遊歷江湖多年,張策也與各門派在交手中結下了不少江湖恩怨。據說此後多年,張家子孫總有人遭人暗算,為了化解這些江湖恩怨,張策後世子孫決定放棄習武,以保平安。

馬神廟村東頭,一座嶄新的墓碑豎在掛滿枯葉的楊樹林中,在古舊的村中更顯得扎眼,墓碑正面以陰文篆刻著“東方大俠臂聖——張公秀林之墓”。

李鳳珍說,基地是張策傳人們出錢在2006年重修的,墓地正後方就是青龍灣大堤,以前的老墳可沒這麼壯觀。走遍村中,已找不到任何張策時期留下的關於武術的遺蹟,一片連一片的田地,曾經的“把式窩”景象再也無法復原。

遠在廊坊的第五代傳人凌巍也為此感嘆:“策爺的後人對祖上的實物保留確實做得不夠,至於拳術,家中後人大都沒有將其傳承下去,很是遺憾。”

臂聖·鐵鞋·宗師

通臂在傳承中分支流派很多,主要分佈於長江流域以北,有祁氏通臂拳、五行通臂拳、合一通臂拳、白猿通臂拳、少林通臂拳、太極通臂拳和洪洞通臂拳等等。

說起通臂拳始於何年?創始人是誰?很多派別之間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比如白猿通臂拳有陳摶老祖在武當山受神人所授,祁氏一門也有鬼谷子為始租的傳說,但大都沒有史籍為證,不足採信。

現在歷史可考,又流傳面最廣、影響力最大、習練人數最多的,當首推清道光年間祁氏通臂拳。“杆子祁”祁信為該門派創始人,他的兒子祁太昌學藝數年,武藝高強,與眾師兄弟交手未嘗敗績,祁信命子代其傳藝。這樣在祁氏通臂拳一門中又分出了“老祁”和“少祁”兩支。這之後歷代都有傳人,好手輩出。

清末民初,以通臂拳法名於世者有張策、劉月亭、劉智、修劍痴等人。

張策(1859—1935)字秀林,河北香河縣人。自幼好武術,開始跟著族叔張大相學習少林拳,又跟隨楊式太極拳傳人楊健侯習綜楊式太極拳二十餘年,後來又拜良鄉人“飛刀陳慶”為師學習通臂拳,應屬“老祁”一派。

“張策的五行通臂拳受道家影響很深”,張策的第四代傳人徐崇武介紹,張策遍訪名師,博採眾家之長,融太極與通臂於一爐,這在五行通臂拳的拳譜中可以看到一些痕跡。“拳未出在我,拳已出在人,虛則難攻,實則易破”,都和老莊道家的沖虛哲學頗有淵源。“我們沒有直拳,都是圓臂運動,是‘拳打三截勁,身披五張弓’”,徐崇武的介紹更讓人聯想到太極的連綿不斷和後發制人。

張策平時練功非常刻苦,常年是三更起床,身穿鐵坎肩,腳踏10餘斤的鐵鞋苦練,故有“臂聖”、“鐵鞋”之稱。張策曾以擅長通臂拳名盛一時,但他平生以刀法為最精。“四方有名之土,有與之較者,刀必落地。”這是對他的神技的生動記載。此後張策寓居北京,設館教徒。如今北京、河北一帶的通臂拳名手多是張策的傳人,張策打破封閉保守、祕不示人的門戶之規,廣招徒弟,傳播技藝,德高望重,為一代武林宗師。(文:張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