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個多月以來,香港的違法暴力活動不斷擴散升級,牽動著廣大愛國愛港人士的心。近日,本報微信公眾號“俠客島”專訪了香港立法會議員何君堯,請他談了談紛亂之下,對當下香港及其未來發展的見解與思考。

截至發稿,“俠客島”微博發起的專訪直播已獲700餘萬播放量;播出當晚,有近200萬網友實時觀看了記者對話何君堯全程。

俠客島:自反修例風波發生以來,香港的騷亂已經遠離了它最初的原點,帶有“顏色革命”的特徵,就您的觀察,變化的背後有何深層次原因?

何君堯:引渡逃犯在國際上很普遍。香港在1996年的時候已經有了條例,允許香港跟海外其他國家有刑事的管轄安排。香港迴歸前,法律本地化,當時跟30多個國家達成協議進行刑事司法互助,其中有22個國家允許逃犯引渡。

但很奇怪的是,香港和香港以外的中國其他地方都不允許引渡。直到去年有香港居民在臺灣旅遊過程中犯了謀殺罪,臺灣犯的法,逃回香港來。我們根據香港法律以洗黑錢等罪名判了罪,但拘留到今年10月份就要放出來,所以我們要儘快把相關條例通過。

沒想到反對派以及其他別有用心的人在這個條例上大做文章,把事情扭曲、過分誇張,引來很多人反對。

回顧整個事情的演變,我們已經看到美國在背後的作用,美國駐港領事在香港問題上指手畫腳,講修改條例對香港有不好影響;與此同時,我們還看到臺灣蔡英文批評修例也很積極。

條例本身沒有問題,但是條例的修改可能會影響某些人的既有利益,這就構成了反對的動機。顏色革命其實就是權力鬥爭,對香港“一國兩制”下特區的管治衝擊很大。

俠客島:前幾天香港的遊行中,警方拘捕了一名12歲的孩子,這讓香港的國民教育問題又一次引起了關注;而在媒體方面,香港的很多媒體都是“逢中必反”,炒作內地和香港矛盾。您認為,為什麼香港迴歸20多年之後還會有這樣的情況?

何君堯:先說教育問題。香港在1997年之後,對教育做了改革,中國歷史方面的教育比較淡一些,所以造成國家意識薄弱。通識教育中對國民教育、國家認同做得很不夠。我們太強調有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不是不好,但純粹是教年輕人怎麼批判,不懂得怎麼分析、建議,這個建議肯定是以對國家、對香港有利內容為主,這是教育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香港的傳媒。現在成為香港記者協會的會員很輕鬆,交50塊錢就可以拿到一個記者協會的記者證。專業的記者資格沒有嚴謹的審查,入門門檻比較低。在新聞教育裡,應該要比較中立客觀來看待事實尋找真相,但是現在的香港媒體有既定的政治立場,把某些事實已經抹去了。這個也影響了香港年輕一代的想法。

俠客島:您剛才也講到,不少香港青年在“一中”的認同上並不強,在他們心目中,內地的形象為什麼如此固化?能分享一下您在內地的一些見聞、感受嗎?

何君堯:問題還是在於教育方面的國民認同。年輕人容易受到某一些老師的誤導,特別是在通識教育課程裡不太正面的灌輸,導致一些香港年輕人對內地的印象仍然很落後,他們又不願意到內地去。

我倒是常常到內地來。內地的發展可以說是一日千里。我們看到內地基礎設施建設非常好,新的城市一座又一座建起來,城市與城市之間的交通網絡也做得挺好,高鐵世界有名。復興號、和諧號等等加速了人民的交流。中國已經從以前落後的、經濟不發達的國家變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1986年,我剛剛考完大學的律師專業資格,但成績還沒有出來。我有一個心態是,成績合格不合格我不知道,但我先去北京,到長城去做一條好漢。當年我坐火車,從香港紅磡出發,一路坐了36個小時。我到長城去,看長城內外不同的風光,當時覺得這就是國家,這就是北京。

2007年我去烏魯木齊,去火焰山,我在《西遊記》裡見過這個名稱,但是自己身臨其境到那個地方,看到那些地貌、地形,給我印象很深刻。當時一個同行的朋友跟我說,我以為自己很偉大,但是來新疆,看到這一片沙漠,那麼宏偉,那麼浩蕩無邊,才瞭解自己很渺小。

我們國家確是一個大國。現在交通那麼方便,為什麼我們香港的年輕人不把握這個機會多瞭解國家呢?

俠客島:大家都很關心香港的出路和未來,那麼您對香港的未來有什麼期待?對香港的青年有什麼想說的話?

何君堯:香港迴歸20週年時,習近平主席到香港跟我們一起慶祝。他講道,這些年國家的持續快速發展為香港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不竭動力、廣闊空間。他引用了香港俗語講,“蘇州過後無艇搭”,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機遇、抓住機遇,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搞建設、謀發展上來。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香港的年輕人不要固步自封。中國有很多地方,不只是觀光,也有事業發展的機會,有廣闊的市場,有良好的機遇,現在去內地創業的香港青年也很多,要多走出去、多走進去。

採訪:葉子

錄音整理:張遠晴、宋爽、陳鑫

拍攝:張少鵬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