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


"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2014年,西鹹新區獲批國家級新區,筆者錯誤的以為西安咸陽合併了。直到2018年2月,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公佈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大西安都市圈包括西安和咸陽,才明白過來。但筆者認為兩市合併是大勢所趨:

一、關中平原城市群、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發展的現實需要


2018年2月7日,國家發改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正式發佈《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提出構建“一圈一軸三帶”的空間格局,其中的“一圈”正是指西安、咸陽主城區及西鹹新區為主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規劃》表示,培育發展關中平原城市群,發揮其承東啟西、聯接南北的區位優勢,有利於引領和支撐西北地區開發開放、推進西部大開發,且有利於縱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自此,國家級城市群正式升級為8個,即繼京津冀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長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之後,關中平原城市群正式加入這一行列。同時,作為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西安正式躋身為國家第9箇中心城市。


二、《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

《規劃》指出:西安、咸陽主城區及西鹹新區為主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加快功能佈局優化與疏解,增強主城區科技研發、金融服務、文化旅遊、國際交往等核心功能,完善閻良、臨潼、興平等外圍組團功能,推動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按程序合理調整行政區劃,打造帶動西北、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 大西安都市圈就是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要發揮核心作用,一體化是必然;要提高效率的最佳方式就是優化合並行政區。


"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2014年,西鹹新區獲批國家級新區,筆者錯誤的以為西安咸陽合併了。直到2018年2月,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公佈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大西安都市圈包括西安和咸陽,才明白過來。但筆者認為兩市合併是大勢所趨:

一、關中平原城市群、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發展的現實需要


2018年2月7日,國家發改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正式發佈《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提出構建“一圈一軸三帶”的空間格局,其中的“一圈”正是指西安、咸陽主城區及西鹹新區為主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規劃》表示,培育發展關中平原城市群,發揮其承東啟西、聯接南北的區位優勢,有利於引領和支撐西北地區開發開放、推進西部大開發,且有利於縱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自此,國家級城市群正式升級為8個,即繼京津冀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長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之後,關中平原城市群正式加入這一行列。同時,作為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西安正式躋身為國家第9箇中心城市。


二、《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

《規劃》指出:西安、咸陽主城區及西鹹新區為主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加快功能佈局優化與疏解,增強主城區科技研發、金融服務、文化旅遊、國際交往等核心功能,完善閻良、臨潼、興平等外圍組團功能,推動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按程序合理調整行政區劃,打造帶動西北、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 大西安都市圈就是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要發揮核心作用,一體化是必然;要提高效率的最佳方式就是優化合並行政區。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三、國家發改委、住建廳文件預留行政區劃優化設置空間


《國務院關於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的批覆》(國函〔2018〕6號)第四條: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研究制定支持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在有關規劃編制、體制創新、重大項目建設、優化行政區劃設置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

四、兩市合併的必要性


1、提質增效的需要

兩市行政中心均不在行政區域的核心位置,要建設米字型高鐵、快速環線、軌道交通等大型基礎設施均需要跨越不同行政區。涉及兩個行政區的規劃和建設的協調工作就需要陝西省來負責。無形中增加了行政成本和時間成本。要提高行政效率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合併。


"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2014年,西鹹新區獲批國家級新區,筆者錯誤的以為西安咸陽合併了。直到2018年2月,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公佈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大西安都市圈包括西安和咸陽,才明白過來。但筆者認為兩市合併是大勢所趨:

一、關中平原城市群、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發展的現實需要


2018年2月7日,國家發改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正式發佈《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提出構建“一圈一軸三帶”的空間格局,其中的“一圈”正是指西安、咸陽主城區及西鹹新區為主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規劃》表示,培育發展關中平原城市群,發揮其承東啟西、聯接南北的區位優勢,有利於引領和支撐西北地區開發開放、推進西部大開發,且有利於縱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自此,國家級城市群正式升級為8個,即繼京津冀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長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之後,關中平原城市群正式加入這一行列。同時,作為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西安正式躋身為國家第9箇中心城市。


二、《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

《規劃》指出:西安、咸陽主城區及西鹹新區為主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加快功能佈局優化與疏解,增強主城區科技研發、金融服務、文化旅遊、國際交往等核心功能,完善閻良、臨潼、興平等外圍組團功能,推動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按程序合理調整行政區劃,打造帶動西北、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 大西安都市圈就是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要發揮核心作用,一體化是必然;要提高效率的最佳方式就是優化合並行政區。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三、國家發改委、住建廳文件預留行政區劃優化設置空間


《國務院關於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的批覆》(國函〔2018〕6號)第四條: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研究制定支持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在有關規劃編制、體制創新、重大項目建設、優化行政區劃設置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

四、兩市合併的必要性


1、提質增效的需要

兩市行政中心均不在行政區域的核心位置,要建設米字型高鐵、快速環線、軌道交通等大型基礎設施均需要跨越不同行政區。涉及兩個行政區的規劃和建設的協調工作就需要陝西省來負責。無形中增加了行政成本和時間成本。要提高行政效率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合併。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上圖為主要米字型高鐵城市:鄭州、西安、合肥、武漢、重慶、成都、貴陽、廣州、長沙、北京。


2、城市競爭的需要

新一線城市競爭最為激烈的是成都和武漢。成都通過合併簡陽一舉超越武漢。


2014年,兩城GDP均過萬億,武漢以12.88億元的微弱優勢超過成都。2015年武漢保持了這一格局,其GDP為10905.60億元,高於成都100億元左右。2016年,成都代管簡陽市,而簡陽2015年的GDP為401億。當年,成都的GDP即超過武漢。2017年武漢經濟大突破,GDP總量預計達1.34萬億,然而依舊不敵成都,2017年成都GDP總量13889.39億元,同比增長8.1%。目前來看,武漢同成都GDP總量差距由2016年的257.59億元擴大至489.39億元。


"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2014年,西鹹新區獲批國家級新區,筆者錯誤的以為西安咸陽合併了。直到2018年2月,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公佈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大西安都市圈包括西安和咸陽,才明白過來。但筆者認為兩市合併是大勢所趨:

一、關中平原城市群、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發展的現實需要


2018年2月7日,國家發改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正式發佈《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提出構建“一圈一軸三帶”的空間格局,其中的“一圈”正是指西安、咸陽主城區及西鹹新區為主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規劃》表示,培育發展關中平原城市群,發揮其承東啟西、聯接南北的區位優勢,有利於引領和支撐西北地區開發開放、推進西部大開發,且有利於縱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自此,國家級城市群正式升級為8個,即繼京津冀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長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之後,關中平原城市群正式加入這一行列。同時,作為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西安正式躋身為國家第9箇中心城市。


二、《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

《規劃》指出:西安、咸陽主城區及西鹹新區為主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加快功能佈局優化與疏解,增強主城區科技研發、金融服務、文化旅遊、國際交往等核心功能,完善閻良、臨潼、興平等外圍組團功能,推動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按程序合理調整行政區劃,打造帶動西北、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 大西安都市圈就是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要發揮核心作用,一體化是必然;要提高效率的最佳方式就是優化合並行政區。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三、國家發改委、住建廳文件預留行政區劃優化設置空間


《國務院關於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的批覆》(國函〔2018〕6號)第四條: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研究制定支持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在有關規劃編制、體制創新、重大項目建設、優化行政區劃設置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

四、兩市合併的必要性


1、提質增效的需要

兩市行政中心均不在行政區域的核心位置,要建設米字型高鐵、快速環線、軌道交通等大型基礎設施均需要跨越不同行政區。涉及兩個行政區的規劃和建設的協調工作就需要陝西省來負責。無形中增加了行政成本和時間成本。要提高行政效率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合併。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上圖為主要米字型高鐵城市:鄭州、西安、合肥、武漢、重慶、成都、貴陽、廣州、長沙、北京。


2、城市競爭的需要

新一線城市競爭最為激烈的是成都和武漢。成都通過合併簡陽一舉超越武漢。


2014年,兩城GDP均過萬億,武漢以12.88億元的微弱優勢超過成都。2015年武漢保持了這一格局,其GDP為10905.60億元,高於成都100億元左右。2016年,成都代管簡陽市,而簡陽2015年的GDP為401億。當年,成都的GDP即超過武漢。2017年武漢經濟大突破,GDP總量預計達1.34萬億,然而依舊不敵成都,2017年成都GDP總量13889.39億元,同比增長8.1%。目前來看,武漢同成都GDP總量差距由2016年的257.59億元擴大至489.39億元。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2014年,西鹹新區獲批國家級新區,筆者錯誤的以為西安咸陽合併了。直到2018年2月,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公佈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大西安都市圈包括西安和咸陽,才明白過來。但筆者認為兩市合併是大勢所趨:

一、關中平原城市群、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發展的現實需要


2018年2月7日,國家發改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正式發佈《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提出構建“一圈一軸三帶”的空間格局,其中的“一圈”正是指西安、咸陽主城區及西鹹新區為主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規劃》表示,培育發展關中平原城市群,發揮其承東啟西、聯接南北的區位優勢,有利於引領和支撐西北地區開發開放、推進西部大開發,且有利於縱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自此,國家級城市群正式升級為8個,即繼京津冀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長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之後,關中平原城市群正式加入這一行列。同時,作為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西安正式躋身為國家第9箇中心城市。


二、《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

《規劃》指出:西安、咸陽主城區及西鹹新區為主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加快功能佈局優化與疏解,增強主城區科技研發、金融服務、文化旅遊、國際交往等核心功能,完善閻良、臨潼、興平等外圍組團功能,推動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按程序合理調整行政區劃,打造帶動西北、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 大西安都市圈就是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要發揮核心作用,一體化是必然;要提高效率的最佳方式就是優化合並行政區。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三、國家發改委、住建廳文件預留行政區劃優化設置空間


《國務院關於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的批覆》(國函〔2018〕6號)第四條: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研究制定支持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在有關規劃編制、體制創新、重大項目建設、優化行政區劃設置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

四、兩市合併的必要性


1、提質增效的需要

兩市行政中心均不在行政區域的核心位置,要建設米字型高鐵、快速環線、軌道交通等大型基礎設施均需要跨越不同行政區。涉及兩個行政區的規劃和建設的協調工作就需要陝西省來負責。無形中增加了行政成本和時間成本。要提高行政效率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合併。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上圖為主要米字型高鐵城市:鄭州、西安、合肥、武漢、重慶、成都、貴陽、廣州、長沙、北京。


2、城市競爭的需要

新一線城市競爭最為激烈的是成都和武漢。成都通過合併簡陽一舉超越武漢。


2014年,兩城GDP均過萬億,武漢以12.88億元的微弱優勢超過成都。2015年武漢保持了這一格局,其GDP為10905.60億元,高於成都100億元左右。2016年,成都代管簡陽市,而簡陽2015年的GDP為401億。當年,成都的GDP即超過武漢。2017年武漢經濟大突破,GDP總量預計達1.34萬億,然而依舊不敵成都,2017年成都GDP總量13889.39億元,同比增長8.1%。目前來看,武漢同成都GDP總量差距由2016年的257.59億元擴大至489.39億元。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2018年,西安和咸陽GDP排名分別為20位和106位。

西安(陝西1)8349.86億元,名義增速為11.75%,同比去年增長了877億元(人口:961.7萬)

咸陽(陝西3)2376.45億元,名義增速為3.66%,同比去年增長了83億元(人口:437.6萬)

如果兩市合併,GDP達到10726.31億元,人口1399.3萬。人口近1400萬,將躋身GDP前十位城市的人口規模;GDP也將有望躋身15強。也就是說,兩市合併後,才能進入準第2梯隊,萬億GDP城市俱樂部。


若論科研實力,西安排名全國第11位。商貿領域,西安是路上絲綢之路的核心節點城市。西安具備與其他核心城市競爭的實力和基礎,但要想真正具備這種實力,合併擴容是最簡單粗暴的方式。



"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2014年,西鹹新區獲批國家級新區,筆者錯誤的以為西安咸陽合併了。直到2018年2月,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公佈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大西安都市圈包括西安和咸陽,才明白過來。但筆者認為兩市合併是大勢所趨:

一、關中平原城市群、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發展的現實需要


2018年2月7日,國家發改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正式發佈《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提出構建“一圈一軸三帶”的空間格局,其中的“一圈”正是指西安、咸陽主城區及西鹹新區為主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規劃》表示,培育發展關中平原城市群,發揮其承東啟西、聯接南北的區位優勢,有利於引領和支撐西北地區開發開放、推進西部大開發,且有利於縱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自此,國家級城市群正式升級為8個,即繼京津冀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長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之後,關中平原城市群正式加入這一行列。同時,作為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西安正式躋身為國家第9箇中心城市。


二、《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

《規劃》指出:西安、咸陽主城區及西鹹新區為主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加快功能佈局優化與疏解,增強主城區科技研發、金融服務、文化旅遊、國際交往等核心功能,完善閻良、臨潼、興平等外圍組團功能,推動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按程序合理調整行政區劃,打造帶動西北、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 大西安都市圈就是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要發揮核心作用,一體化是必然;要提高效率的最佳方式就是優化合並行政區。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三、國家發改委、住建廳文件預留行政區劃優化設置空間


《國務院關於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的批覆》(國函〔2018〕6號)第四條: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研究制定支持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在有關規劃編制、體制創新、重大項目建設、優化行政區劃設置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

四、兩市合併的必要性


1、提質增效的需要

兩市行政中心均不在行政區域的核心位置,要建設米字型高鐵、快速環線、軌道交通等大型基礎設施均需要跨越不同行政區。涉及兩個行政區的規劃和建設的協調工作就需要陝西省來負責。無形中增加了行政成本和時間成本。要提高行政效率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合併。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上圖為主要米字型高鐵城市:鄭州、西安、合肥、武漢、重慶、成都、貴陽、廣州、長沙、北京。


2、城市競爭的需要

新一線城市競爭最為激烈的是成都和武漢。成都通過合併簡陽一舉超越武漢。


2014年,兩城GDP均過萬億,武漢以12.88億元的微弱優勢超過成都。2015年武漢保持了這一格局,其GDP為10905.60億元,高於成都100億元左右。2016年,成都代管簡陽市,而簡陽2015年的GDP為401億。當年,成都的GDP即超過武漢。2017年武漢經濟大突破,GDP總量預計達1.34萬億,然而依舊不敵成都,2017年成都GDP總量13889.39億元,同比增長8.1%。目前來看,武漢同成都GDP總量差距由2016年的257.59億元擴大至489.39億元。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2018年,西安和咸陽GDP排名分別為20位和106位。

西安(陝西1)8349.86億元,名義增速為11.75%,同比去年增長了877億元(人口:961.7萬)

咸陽(陝西3)2376.45億元,名義增速為3.66%,同比去年增長了83億元(人口:437.6萬)

如果兩市合併,GDP達到10726.31億元,人口1399.3萬。人口近1400萬,將躋身GDP前十位城市的人口規模;GDP也將有望躋身15強。也就是說,兩市合併後,才能進入準第2梯隊,萬億GDP城市俱樂部。


若論科研實力,西安排名全國第11位。商貿領域,西安是路上絲綢之路的核心節點城市。西安具備與其他核心城市競爭的實力和基礎,但要想真正具備這種實力,合併擴容是最簡單粗暴的方式。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五、兩市有合併的基礎


西安咸陽歷史上原本同屬一市。目前橫跨西安咸陽兩市的西鹹新區劃歸西安代管,具備了兩市合併的基礎,勢必加速兩地一體化發展。西鹹新區是在2014年1月6日,國務院發佈國函〔2014〕2號文件,正式批覆陝西設立西鹹新區。至此,西鹹新區正式成為國家級新區,是中國的第七個國家級新區。西鹹新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和咸陽市建成區之間,區域範圍涉及西安、咸陽兩市所轄7縣(區)23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規劃控制面積882平方公里。2017年1月22日,西鹹新區正式劃歸西安管理。

筆者認為:行政區劃調整茲事體大,需要一步一步來。短期看西安咸陽兩市一體化發展,長期看是兩市合併是必然。

西安咸陽“合體”交通先行

"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2014年,西鹹新區獲批國家級新區,筆者錯誤的以為西安咸陽合併了。直到2018年2月,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公佈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大西安都市圈包括西安和咸陽,才明白過來。但筆者認為兩市合併是大勢所趨:

一、關中平原城市群、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發展的現實需要


2018年2月7日,國家發改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正式發佈《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提出構建“一圈一軸三帶”的空間格局,其中的“一圈”正是指西安、咸陽主城區及西鹹新區為主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規劃》表示,培育發展關中平原城市群,發揮其承東啟西、聯接南北的區位優勢,有利於引領和支撐西北地區開發開放、推進西部大開發,且有利於縱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自此,國家級城市群正式升級為8個,即繼京津冀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長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之後,關中平原城市群正式加入這一行列。同時,作為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西安正式躋身為國家第9箇中心城市。


二、《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

《規劃》指出:西安、咸陽主城區及西鹹新區為主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加快功能佈局優化與疏解,增強主城區科技研發、金融服務、文化旅遊、國際交往等核心功能,完善閻良、臨潼、興平等外圍組團功能,推動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按程序合理調整行政區劃,打造帶動西北、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 大西安都市圈就是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要發揮核心作用,一體化是必然;要提高效率的最佳方式就是優化合並行政區。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三、國家發改委、住建廳文件預留行政區劃優化設置空間


《國務院關於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的批覆》(國函〔2018〕6號)第四條: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研究制定支持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在有關規劃編制、體制創新、重大項目建設、優化行政區劃設置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

四、兩市合併的必要性


1、提質增效的需要

兩市行政中心均不在行政區域的核心位置,要建設米字型高鐵、快速環線、軌道交通等大型基礎設施均需要跨越不同行政區。涉及兩個行政區的規劃和建設的協調工作就需要陝西省來負責。無形中增加了行政成本和時間成本。要提高行政效率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合併。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上圖為主要米字型高鐵城市:鄭州、西安、合肥、武漢、重慶、成都、貴陽、廣州、長沙、北京。


2、城市競爭的需要

新一線城市競爭最為激烈的是成都和武漢。成都通過合併簡陽一舉超越武漢。


2014年,兩城GDP均過萬億,武漢以12.88億元的微弱優勢超過成都。2015年武漢保持了這一格局,其GDP為10905.60億元,高於成都100億元左右。2016年,成都代管簡陽市,而簡陽2015年的GDP為401億。當年,成都的GDP即超過武漢。2017年武漢經濟大突破,GDP總量預計達1.34萬億,然而依舊不敵成都,2017年成都GDP總量13889.39億元,同比增長8.1%。目前來看,武漢同成都GDP總量差距由2016年的257.59億元擴大至489.39億元。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2018年,西安和咸陽GDP排名分別為20位和106位。

西安(陝西1)8349.86億元,名義增速為11.75%,同比去年增長了877億元(人口:961.7萬)

咸陽(陝西3)2376.45億元,名義增速為3.66%,同比去年增長了83億元(人口:437.6萬)

如果兩市合併,GDP達到10726.31億元,人口1399.3萬。人口近1400萬,將躋身GDP前十位城市的人口規模;GDP也將有望躋身15強。也就是說,兩市合併後,才能進入準第2梯隊,萬億GDP城市俱樂部。


若論科研實力,西安排名全國第11位。商貿領域,西安是路上絲綢之路的核心節點城市。西安具備與其他核心城市競爭的實力和基礎,但要想真正具備這種實力,合併擴容是最簡單粗暴的方式。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五、兩市有合併的基礎


西安咸陽歷史上原本同屬一市。目前橫跨西安咸陽兩市的西鹹新區劃歸西安代管,具備了兩市合併的基礎,勢必加速兩地一體化發展。西鹹新區是在2014年1月6日,國務院發佈國函〔2014〕2號文件,正式批覆陝西設立西鹹新區。至此,西鹹新區正式成為國家級新區,是中國的第七個國家級新區。西鹹新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和咸陽市建成區之間,區域範圍涉及西安、咸陽兩市所轄7縣(區)23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規劃控制面積882平方公里。2017年1月22日,西鹹新區正式劃歸西安管理。

筆者認為:行政區劃調整茲事體大,需要一步一步來。短期看西安咸陽兩市一體化發展,長期看是兩市合併是必然。

西安咸陽“合體”交通先行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稍早前,西安地鐵三期規劃獲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地鐵三期規劃的落地,不只是對西安,對西鹹新區和咸陽,以及西鹹一體化意義同樣相當重大。關於這一點,發改委批文的第一條就明確地點出來了:為支持國家及區域發展戰略,推進西鹹一體化進程,支撐大西安都市圈發展,完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優化綜合交通樞紐銜接,原則同意西安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


其中:

1號線三期(咸陽秦都站-森林公園站),該線路建成後將連接咸陽和西安的市中心。(也是繼上海11號線、廣州廣佛線之後,全國第三條跨越行政區的地鐵線)


16號線一期(灃東小鎮站-能源三路站),該線路是西鹹新區南北向的主幹線路,全部位於西鹹新區,並且能夠和1號線二期形成交匯,西鹹新區和咸陽的交通通達度將大大提升。


此外,即將投運的機場城際線、地鐵5號線以及未來規劃的多條線路均將加速兩城交通一體化。不久前發佈的《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提到,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幹的通勤圈。顯然,這對西安咸陽兩城進一步拉近是極為難得的歷史機遇。


"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2014年,西鹹新區獲批國家級新區,筆者錯誤的以為西安咸陽合併了。直到2018年2月,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公佈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大西安都市圈包括西安和咸陽,才明白過來。但筆者認為兩市合併是大勢所趨:

一、關中平原城市群、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發展的現實需要


2018年2月7日,國家發改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正式發佈《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提出構建“一圈一軸三帶”的空間格局,其中的“一圈”正是指西安、咸陽主城區及西鹹新區為主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規劃》表示,培育發展關中平原城市群,發揮其承東啟西、聯接南北的區位優勢,有利於引領和支撐西北地區開發開放、推進西部大開發,且有利於縱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自此,國家級城市群正式升級為8個,即繼京津冀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長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之後,關中平原城市群正式加入這一行列。同時,作為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西安正式躋身為國家第9箇中心城市。


二、《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

《規劃》指出:西安、咸陽主城區及西鹹新區為主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加快功能佈局優化與疏解,增強主城區科技研發、金融服務、文化旅遊、國際交往等核心功能,完善閻良、臨潼、興平等外圍組團功能,推動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按程序合理調整行政區劃,打造帶動西北、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 大西安都市圈就是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要發揮核心作用,一體化是必然;要提高效率的最佳方式就是優化合並行政區。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三、國家發改委、住建廳文件預留行政區劃優化設置空間


《國務院關於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的批覆》(國函〔2018〕6號)第四條: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研究制定支持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在有關規劃編制、體制創新、重大項目建設、優化行政區劃設置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

四、兩市合併的必要性


1、提質增效的需要

兩市行政中心均不在行政區域的核心位置,要建設米字型高鐵、快速環線、軌道交通等大型基礎設施均需要跨越不同行政區。涉及兩個行政區的規劃和建設的協調工作就需要陝西省來負責。無形中增加了行政成本和時間成本。要提高行政效率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合併。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上圖為主要米字型高鐵城市:鄭州、西安、合肥、武漢、重慶、成都、貴陽、廣州、長沙、北京。


2、城市競爭的需要

新一線城市競爭最為激烈的是成都和武漢。成都通過合併簡陽一舉超越武漢。


2014年,兩城GDP均過萬億,武漢以12.88億元的微弱優勢超過成都。2015年武漢保持了這一格局,其GDP為10905.60億元,高於成都100億元左右。2016年,成都代管簡陽市,而簡陽2015年的GDP為401億。當年,成都的GDP即超過武漢。2017年武漢經濟大突破,GDP總量預計達1.34萬億,然而依舊不敵成都,2017年成都GDP總量13889.39億元,同比增長8.1%。目前來看,武漢同成都GDP總量差距由2016年的257.59億元擴大至489.39億元。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2018年,西安和咸陽GDP排名分別為20位和106位。

西安(陝西1)8349.86億元,名義增速為11.75%,同比去年增長了877億元(人口:961.7萬)

咸陽(陝西3)2376.45億元,名義增速為3.66%,同比去年增長了83億元(人口:437.6萬)

如果兩市合併,GDP達到10726.31億元,人口1399.3萬。人口近1400萬,將躋身GDP前十位城市的人口規模;GDP也將有望躋身15強。也就是說,兩市合併後,才能進入準第2梯隊,萬億GDP城市俱樂部。


若論科研實力,西安排名全國第11位。商貿領域,西安是路上絲綢之路的核心節點城市。西安具備與其他核心城市競爭的實力和基礎,但要想真正具備這種實力,合併擴容是最簡單粗暴的方式。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五、兩市有合併的基礎


西安咸陽歷史上原本同屬一市。目前橫跨西安咸陽兩市的西鹹新區劃歸西安代管,具備了兩市合併的基礎,勢必加速兩地一體化發展。西鹹新區是在2014年1月6日,國務院發佈國函〔2014〕2號文件,正式批覆陝西設立西鹹新區。至此,西鹹新區正式成為國家級新區,是中國的第七個國家級新區。西鹹新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和咸陽市建成區之間,區域範圍涉及西安、咸陽兩市所轄7縣(區)23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規劃控制面積882平方公里。2017年1月22日,西鹹新區正式劃歸西安管理。

筆者認為:行政區劃調整茲事體大,需要一步一步來。短期看西安咸陽兩市一體化發展,長期看是兩市合併是必然。

西安咸陽“合體”交通先行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稍早前,西安地鐵三期規劃獲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地鐵三期規劃的落地,不只是對西安,對西鹹新區和咸陽,以及西鹹一體化意義同樣相當重大。關於這一點,發改委批文的第一條就明確地點出來了:為支持國家及區域發展戰略,推進西鹹一體化進程,支撐大西安都市圈發展,完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優化綜合交通樞紐銜接,原則同意西安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


其中:

1號線三期(咸陽秦都站-森林公園站),該線路建成後將連接咸陽和西安的市中心。(也是繼上海11號線、廣州廣佛線之後,全國第三條跨越行政區的地鐵線)


16號線一期(灃東小鎮站-能源三路站),該線路是西鹹新區南北向的主幹線路,全部位於西鹹新區,並且能夠和1號線二期形成交匯,西鹹新區和咸陽的交通通達度將大大提升。


此外,即將投運的機場城際線、地鐵5號線以及未來規劃的多條線路均將加速兩城交通一體化。不久前發佈的《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提到,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幹的通勤圈。顯然,這對西安咸陽兩城進一步拉近是極為難得的歷史機遇。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目前人口總量超過千萬的都市圈共有24個,西安都市圈中處在20位左右;在發展潛力指數排名中,西安都市圈位列14名。可見,其整體競爭力跟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的身份不夠匹配。

早在2002年,西安和咸陽就簽訂了《西安—咸陽經濟一體化協議》;2006年,兩地電話併網;2009年《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發佈,西鹹經濟一體化的趨勢進一步明確;2010年西鹹新區設立,成為一體化的前哨站……2014年西鹹新區成為國家級新區,2017年西鹹新區改為西安代管。也就是說,直到最近幾年,在西鹹新區的推動下,西安和咸陽的一體化,才真正開始進入快車道。


目前,西安和咸陽合併的說法,依然停留在坊間傳言層面,但不管西安和咸陽採用哪種方式聯合,融為一體,“合體”參與區域競爭都是必然的要求。


未來都市圈之間的較量,考驗的就是一體化程度。而融合發展的第一步就是打通交通,讓人口和資金、技術流動起來。所以這輪地鐵規劃,對大西安都市圈的意義可見一斑。貫穿兩城的地鐵線將真正意義上將兩者合二為一,成為超級城市增強競爭力。


加快西鹹一體化王永康的六點建議


"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2014年,西鹹新區獲批國家級新區,筆者錯誤的以為西安咸陽合併了。直到2018年2月,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公佈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大西安都市圈包括西安和咸陽,才明白過來。但筆者認為兩市合併是大勢所趨:

一、關中平原城市群、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發展的現實需要


2018年2月7日,國家發改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正式發佈《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提出構建“一圈一軸三帶”的空間格局,其中的“一圈”正是指西安、咸陽主城區及西鹹新區為主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規劃》表示,培育發展關中平原城市群,發揮其承東啟西、聯接南北的區位優勢,有利於引領和支撐西北地區開發開放、推進西部大開發,且有利於縱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自此,國家級城市群正式升級為8個,即繼京津冀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長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之後,關中平原城市群正式加入這一行列。同時,作為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西安正式躋身為國家第9箇中心城市。


二、《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

《規劃》指出:西安、咸陽主城區及西鹹新區為主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加快功能佈局優化與疏解,增強主城區科技研發、金融服務、文化旅遊、國際交往等核心功能,完善閻良、臨潼、興平等外圍組團功能,推動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按程序合理調整行政區劃,打造帶動西北、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 大西安都市圈就是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要發揮核心作用,一體化是必然;要提高效率的最佳方式就是優化合並行政區。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三、國家發改委、住建廳文件預留行政區劃優化設置空間


《國務院關於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的批覆》(國函〔2018〕6號)第四條: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研究制定支持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在有關規劃編制、體制創新、重大項目建設、優化行政區劃設置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

四、兩市合併的必要性


1、提質增效的需要

兩市行政中心均不在行政區域的核心位置,要建設米字型高鐵、快速環線、軌道交通等大型基礎設施均需要跨越不同行政區。涉及兩個行政區的規劃和建設的協調工作就需要陝西省來負責。無形中增加了行政成本和時間成本。要提高行政效率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合併。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上圖為主要米字型高鐵城市:鄭州、西安、合肥、武漢、重慶、成都、貴陽、廣州、長沙、北京。


2、城市競爭的需要

新一線城市競爭最為激烈的是成都和武漢。成都通過合併簡陽一舉超越武漢。


2014年,兩城GDP均過萬億,武漢以12.88億元的微弱優勢超過成都。2015年武漢保持了這一格局,其GDP為10905.60億元,高於成都100億元左右。2016年,成都代管簡陽市,而簡陽2015年的GDP為401億。當年,成都的GDP即超過武漢。2017年武漢經濟大突破,GDP總量預計達1.34萬億,然而依舊不敵成都,2017年成都GDP總量13889.39億元,同比增長8.1%。目前來看,武漢同成都GDP總量差距由2016年的257.59億元擴大至489.39億元。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2018年,西安和咸陽GDP排名分別為20位和106位。

西安(陝西1)8349.86億元,名義增速為11.75%,同比去年增長了877億元(人口:961.7萬)

咸陽(陝西3)2376.45億元,名義增速為3.66%,同比去年增長了83億元(人口:437.6萬)

如果兩市合併,GDP達到10726.31億元,人口1399.3萬。人口近1400萬,將躋身GDP前十位城市的人口規模;GDP也將有望躋身15強。也就是說,兩市合併後,才能進入準第2梯隊,萬億GDP城市俱樂部。


若論科研實力,西安排名全國第11位。商貿領域,西安是路上絲綢之路的核心節點城市。西安具備與其他核心城市競爭的實力和基礎,但要想真正具備這種實力,合併擴容是最簡單粗暴的方式。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五、兩市有合併的基礎


西安咸陽歷史上原本同屬一市。目前橫跨西安咸陽兩市的西鹹新區劃歸西安代管,具備了兩市合併的基礎,勢必加速兩地一體化發展。西鹹新區是在2014年1月6日,國務院發佈國函〔2014〕2號文件,正式批覆陝西設立西鹹新區。至此,西鹹新區正式成為國家級新區,是中國的第七個國家級新區。西鹹新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和咸陽市建成區之間,區域範圍涉及西安、咸陽兩市所轄7縣(區)23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規劃控制面積882平方公里。2017年1月22日,西鹹新區正式劃歸西安管理。

筆者認為:行政區劃調整茲事體大,需要一步一步來。短期看西安咸陽兩市一體化發展,長期看是兩市合併是必然。

西安咸陽“合體”交通先行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稍早前,西安地鐵三期規劃獲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地鐵三期規劃的落地,不只是對西安,對西鹹新區和咸陽,以及西鹹一體化意義同樣相當重大。關於這一點,發改委批文的第一條就明確地點出來了:為支持國家及區域發展戰略,推進西鹹一體化進程,支撐大西安都市圈發展,完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優化綜合交通樞紐銜接,原則同意西安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


其中:

1號線三期(咸陽秦都站-森林公園站),該線路建成後將連接咸陽和西安的市中心。(也是繼上海11號線、廣州廣佛線之後,全國第三條跨越行政區的地鐵線)


16號線一期(灃東小鎮站-能源三路站),該線路是西鹹新區南北向的主幹線路,全部位於西鹹新區,並且能夠和1號線二期形成交匯,西鹹新區和咸陽的交通通達度將大大提升。


此外,即將投運的機場城際線、地鐵5號線以及未來規劃的多條線路均將加速兩城交通一體化。不久前發佈的《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提到,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幹的通勤圈。顯然,這對西安咸陽兩城進一步拉近是極為難得的歷史機遇。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目前人口總量超過千萬的都市圈共有24個,西安都市圈中處在20位左右;在發展潛力指數排名中,西安都市圈位列14名。可見,其整體競爭力跟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的身份不夠匹配。

早在2002年,西安和咸陽就簽訂了《西安—咸陽經濟一體化協議》;2006年,兩地電話併網;2009年《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發佈,西鹹經濟一體化的趨勢進一步明確;2010年西鹹新區設立,成為一體化的前哨站……2014年西鹹新區成為國家級新區,2017年西鹹新區改為西安代管。也就是說,直到最近幾年,在西鹹新區的推動下,西安和咸陽的一體化,才真正開始進入快車道。


目前,西安和咸陽合併的說法,依然停留在坊間傳言層面,但不管西安和咸陽採用哪種方式聯合,融為一體,“合體”參與區域競爭都是必然的要求。


未來都市圈之間的較量,考驗的就是一體化程度。而融合發展的第一步就是打通交通,讓人口和資金、技術流動起來。所以這輪地鐵規劃,對大西安都市圈的意義可見一斑。貫穿兩城的地鐵線將真正意義上將兩者合二為一,成為超級城市增強競爭力。


加快西鹹一體化王永康的六點建議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2017年7月5日,西安咸陽兩市就貫徹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進一步加快西鹹一體化,提速大西安建設進行座談交流。時任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胡潤澤,市政協主席、西鹹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嶽華峰,咸陽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嶽亮,市長衛華,市政協主席賀書田參加。僅從出席這次座談會的陣容來看,規格高、人員配置全面,兩市四大班子成員集體出席。


"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2014年,西鹹新區獲批國家級新區,筆者錯誤的以為西安咸陽合併了。直到2018年2月,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公佈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大西安都市圈包括西安和咸陽,才明白過來。但筆者認為兩市合併是大勢所趨:

一、關中平原城市群、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發展的現實需要


2018年2月7日,國家發改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正式發佈《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提出構建“一圈一軸三帶”的空間格局,其中的“一圈”正是指西安、咸陽主城區及西鹹新區為主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規劃》表示,培育發展關中平原城市群,發揮其承東啟西、聯接南北的區位優勢,有利於引領和支撐西北地區開發開放、推進西部大開發,且有利於縱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自此,國家級城市群正式升級為8個,即繼京津冀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長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之後,關中平原城市群正式加入這一行列。同時,作為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西安正式躋身為國家第9箇中心城市。


二、《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

《規劃》指出:西安、咸陽主城區及西鹹新區為主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加快功能佈局優化與疏解,增強主城區科技研發、金融服務、文化旅遊、國際交往等核心功能,完善閻良、臨潼、興平等外圍組團功能,推動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按程序合理調整行政區劃,打造帶動西北、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 大西安都市圈就是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要發揮核心作用,一體化是必然;要提高效率的最佳方式就是優化合並行政區。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三、國家發改委、住建廳文件預留行政區劃優化設置空間


《國務院關於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的批覆》(國函〔2018〕6號)第四條: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研究制定支持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在有關規劃編制、體制創新、重大項目建設、優化行政區劃設置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

四、兩市合併的必要性


1、提質增效的需要

兩市行政中心均不在行政區域的核心位置,要建設米字型高鐵、快速環線、軌道交通等大型基礎設施均需要跨越不同行政區。涉及兩個行政區的規劃和建設的協調工作就需要陝西省來負責。無形中增加了行政成本和時間成本。要提高行政效率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合併。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上圖為主要米字型高鐵城市:鄭州、西安、合肥、武漢、重慶、成都、貴陽、廣州、長沙、北京。


2、城市競爭的需要

新一線城市競爭最為激烈的是成都和武漢。成都通過合併簡陽一舉超越武漢。


2014年,兩城GDP均過萬億,武漢以12.88億元的微弱優勢超過成都。2015年武漢保持了這一格局,其GDP為10905.60億元,高於成都100億元左右。2016年,成都代管簡陽市,而簡陽2015年的GDP為401億。當年,成都的GDP即超過武漢。2017年武漢經濟大突破,GDP總量預計達1.34萬億,然而依舊不敵成都,2017年成都GDP總量13889.39億元,同比增長8.1%。目前來看,武漢同成都GDP總量差距由2016年的257.59億元擴大至489.39億元。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2018年,西安和咸陽GDP排名分別為20位和106位。

西安(陝西1)8349.86億元,名義增速為11.75%,同比去年增長了877億元(人口:961.7萬)

咸陽(陝西3)2376.45億元,名義增速為3.66%,同比去年增長了83億元(人口:437.6萬)

如果兩市合併,GDP達到10726.31億元,人口1399.3萬。人口近1400萬,將躋身GDP前十位城市的人口規模;GDP也將有望躋身15強。也就是說,兩市合併後,才能進入準第2梯隊,萬億GDP城市俱樂部。


若論科研實力,西安排名全國第11位。商貿領域,西安是路上絲綢之路的核心節點城市。西安具備與其他核心城市競爭的實力和基礎,但要想真正具備這種實力,合併擴容是最簡單粗暴的方式。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五、兩市有合併的基礎


西安咸陽歷史上原本同屬一市。目前橫跨西安咸陽兩市的西鹹新區劃歸西安代管,具備了兩市合併的基礎,勢必加速兩地一體化發展。西鹹新區是在2014年1月6日,國務院發佈國函〔2014〕2號文件,正式批覆陝西設立西鹹新區。至此,西鹹新區正式成為國家級新區,是中國的第七個國家級新區。西鹹新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和咸陽市建成區之間,區域範圍涉及西安、咸陽兩市所轄7縣(區)23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規劃控制面積882平方公里。2017年1月22日,西鹹新區正式劃歸西安管理。

筆者認為:行政區劃調整茲事體大,需要一步一步來。短期看西安咸陽兩市一體化發展,長期看是兩市合併是必然。

西安咸陽“合體”交通先行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稍早前,西安地鐵三期規劃獲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地鐵三期規劃的落地,不只是對西安,對西鹹新區和咸陽,以及西鹹一體化意義同樣相當重大。關於這一點,發改委批文的第一條就明確地點出來了:為支持國家及區域發展戰略,推進西鹹一體化進程,支撐大西安都市圈發展,完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優化綜合交通樞紐銜接,原則同意西安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


其中:

1號線三期(咸陽秦都站-森林公園站),該線路建成後將連接咸陽和西安的市中心。(也是繼上海11號線、廣州廣佛線之後,全國第三條跨越行政區的地鐵線)


16號線一期(灃東小鎮站-能源三路站),該線路是西鹹新區南北向的主幹線路,全部位於西鹹新區,並且能夠和1號線二期形成交匯,西鹹新區和咸陽的交通通達度將大大提升。


此外,即將投運的機場城際線、地鐵5號線以及未來規劃的多條線路均將加速兩城交通一體化。不久前發佈的《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提到,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幹的通勤圈。顯然,這對西安咸陽兩城進一步拉近是極為難得的歷史機遇。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目前人口總量超過千萬的都市圈共有24個,西安都市圈中處在20位左右;在發展潛力指數排名中,西安都市圈位列14名。可見,其整體競爭力跟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的身份不夠匹配。

早在2002年,西安和咸陽就簽訂了《西安—咸陽經濟一體化協議》;2006年,兩地電話併網;2009年《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發佈,西鹹經濟一體化的趨勢進一步明確;2010年西鹹新區設立,成為一體化的前哨站……2014年西鹹新區成為國家級新區,2017年西鹹新區改為西安代管。也就是說,直到最近幾年,在西鹹新區的推動下,西安和咸陽的一體化,才真正開始進入快車道。


目前,西安和咸陽合併的說法,依然停留在坊間傳言層面,但不管西安和咸陽採用哪種方式聯合,融為一體,“合體”參與區域競爭都是必然的要求。


未來都市圈之間的較量,考驗的就是一體化程度。而融合發展的第一步就是打通交通,讓人口和資金、技術流動起來。所以這輪地鐵規劃,對大西安都市圈的意義可見一斑。貫穿兩城的地鐵線將真正意義上將兩者合二為一,成為超級城市增強競爭力。


加快西鹹一體化王永康的六點建議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2017年7月5日,西安咸陽兩市就貫徹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進一步加快西鹹一體化,提速大西安建設進行座談交流。時任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胡潤澤,市政協主席、西鹹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嶽華峰,咸陽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嶽亮,市長衛華,市政協主席賀書田參加。僅從出席這次座談會的陣容來看,規格高、人員配置全面,兩市四大班子成員集體出席。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王永康說:加快西鹹一體化、提速大西安建設,既是兩市肩負的重大政治責任,也是面臨的重大發展機遇。並就加快兩市融合步伐、共享大西安大發展成果提出六點建議:

一是更加註重規劃的統一引導,把合作共識逐項落實到具體規劃中,一張藍圖引導、一體推進建設。

二是更加註重交通設施的先導帶動,打通“跨界路”“斷頭路”,構建便捷高效的大西安立體交通網絡。

三是更加註重政策機遇的共享共贏,共同爭取、相互借力、不斷擴展各類政策機遇。

四是更加註重產業的協同發展,進行聯合招商、聯合佈局生產要素。

五是更加註重生態環境的聯防聯治,構建大西安生態安全屏障,守護好共同的綠水青山。

六是更加註重幹部的交流互動,互派幹部、雙向掛職,學習互鑑、共同進步。


"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2014年,西鹹新區獲批國家級新區,筆者錯誤的以為西安咸陽合併了。直到2018年2月,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公佈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大西安都市圈包括西安和咸陽,才明白過來。但筆者認為兩市合併是大勢所趨:

一、關中平原城市群、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發展的現實需要


2018年2月7日,國家發改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正式發佈《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提出構建“一圈一軸三帶”的空間格局,其中的“一圈”正是指西安、咸陽主城區及西鹹新區為主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規劃》表示,培育發展關中平原城市群,發揮其承東啟西、聯接南北的區位優勢,有利於引領和支撐西北地區開發開放、推進西部大開發,且有利於縱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自此,國家級城市群正式升級為8個,即繼京津冀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長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之後,關中平原城市群正式加入這一行列。同時,作為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西安正式躋身為國家第9箇中心城市。


二、《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

《規劃》指出:西安、咸陽主城區及西鹹新區為主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加快功能佈局優化與疏解,增強主城區科技研發、金融服務、文化旅遊、國際交往等核心功能,完善閻良、臨潼、興平等外圍組團功能,推動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按程序合理調整行政區劃,打造帶動西北、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 大西安都市圈就是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要發揮核心作用,一體化是必然;要提高效率的最佳方式就是優化合並行政區。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三、國家發改委、住建廳文件預留行政區劃優化設置空間


《國務院關於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的批覆》(國函〔2018〕6號)第四條: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研究制定支持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在有關規劃編制、體制創新、重大項目建設、優化行政區劃設置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

四、兩市合併的必要性


1、提質增效的需要

兩市行政中心均不在行政區域的核心位置,要建設米字型高鐵、快速環線、軌道交通等大型基礎設施均需要跨越不同行政區。涉及兩個行政區的規劃和建設的協調工作就需要陝西省來負責。無形中增加了行政成本和時間成本。要提高行政效率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合併。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上圖為主要米字型高鐵城市:鄭州、西安、合肥、武漢、重慶、成都、貴陽、廣州、長沙、北京。


2、城市競爭的需要

新一線城市競爭最為激烈的是成都和武漢。成都通過合併簡陽一舉超越武漢。


2014年,兩城GDP均過萬億,武漢以12.88億元的微弱優勢超過成都。2015年武漢保持了這一格局,其GDP為10905.60億元,高於成都100億元左右。2016年,成都代管簡陽市,而簡陽2015年的GDP為401億。當年,成都的GDP即超過武漢。2017年武漢經濟大突破,GDP總量預計達1.34萬億,然而依舊不敵成都,2017年成都GDP總量13889.39億元,同比增長8.1%。目前來看,武漢同成都GDP總量差距由2016年的257.59億元擴大至489.39億元。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2018年,西安和咸陽GDP排名分別為20位和106位。

西安(陝西1)8349.86億元,名義增速為11.75%,同比去年增長了877億元(人口:961.7萬)

咸陽(陝西3)2376.45億元,名義增速為3.66%,同比去年增長了83億元(人口:437.6萬)

如果兩市合併,GDP達到10726.31億元,人口1399.3萬。人口近1400萬,將躋身GDP前十位城市的人口規模;GDP也將有望躋身15強。也就是說,兩市合併後,才能進入準第2梯隊,萬億GDP城市俱樂部。


若論科研實力,西安排名全國第11位。商貿領域,西安是路上絲綢之路的核心節點城市。西安具備與其他核心城市競爭的實力和基礎,但要想真正具備這種實力,合併擴容是最簡單粗暴的方式。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五、兩市有合併的基礎


西安咸陽歷史上原本同屬一市。目前橫跨西安咸陽兩市的西鹹新區劃歸西安代管,具備了兩市合併的基礎,勢必加速兩地一體化發展。西鹹新區是在2014年1月6日,國務院發佈國函〔2014〕2號文件,正式批覆陝西設立西鹹新區。至此,西鹹新區正式成為國家級新區,是中國的第七個國家級新區。西鹹新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和咸陽市建成區之間,區域範圍涉及西安、咸陽兩市所轄7縣(區)23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規劃控制面積882平方公里。2017年1月22日,西鹹新區正式劃歸西安管理。

筆者認為:行政區劃調整茲事體大,需要一步一步來。短期看西安咸陽兩市一體化發展,長期看是兩市合併是必然。

西安咸陽“合體”交通先行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稍早前,西安地鐵三期規劃獲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地鐵三期規劃的落地,不只是對西安,對西鹹新區和咸陽,以及西鹹一體化意義同樣相當重大。關於這一點,發改委批文的第一條就明確地點出來了:為支持國家及區域發展戰略,推進西鹹一體化進程,支撐大西安都市圈發展,完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優化綜合交通樞紐銜接,原則同意西安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


其中:

1號線三期(咸陽秦都站-森林公園站),該線路建成後將連接咸陽和西安的市中心。(也是繼上海11號線、廣州廣佛線之後,全國第三條跨越行政區的地鐵線)


16號線一期(灃東小鎮站-能源三路站),該線路是西鹹新區南北向的主幹線路,全部位於西鹹新區,並且能夠和1號線二期形成交匯,西鹹新區和咸陽的交通通達度將大大提升。


此外,即將投運的機場城際線、地鐵5號線以及未來規劃的多條線路均將加速兩城交通一體化。不久前發佈的《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提到,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幹的通勤圈。顯然,這對西安咸陽兩城進一步拉近是極為難得的歷史機遇。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目前人口總量超過千萬的都市圈共有24個,西安都市圈中處在20位左右;在發展潛力指數排名中,西安都市圈位列14名。可見,其整體競爭力跟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的身份不夠匹配。

早在2002年,西安和咸陽就簽訂了《西安—咸陽經濟一體化協議》;2006年,兩地電話併網;2009年《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發佈,西鹹經濟一體化的趨勢進一步明確;2010年西鹹新區設立,成為一體化的前哨站……2014年西鹹新區成為國家級新區,2017年西鹹新區改為西安代管。也就是說,直到最近幾年,在西鹹新區的推動下,西安和咸陽的一體化,才真正開始進入快車道。


目前,西安和咸陽合併的說法,依然停留在坊間傳言層面,但不管西安和咸陽採用哪種方式聯合,融為一體,“合體”參與區域競爭都是必然的要求。


未來都市圈之間的較量,考驗的就是一體化程度。而融合發展的第一步就是打通交通,讓人口和資金、技術流動起來。所以這輪地鐵規劃,對大西安都市圈的意義可見一斑。貫穿兩城的地鐵線將真正意義上將兩者合二為一,成為超級城市增強競爭力。


加快西鹹一體化王永康的六點建議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2017年7月5日,西安咸陽兩市就貫徹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進一步加快西鹹一體化,提速大西安建設進行座談交流。時任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胡潤澤,市政協主席、西鹹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嶽華峰,咸陽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嶽亮,市長衛華,市政協主席賀書田參加。僅從出席這次座談會的陣容來看,規格高、人員配置全面,兩市四大班子成員集體出席。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王永康說:加快西鹹一體化、提速大西安建設,既是兩市肩負的重大政治責任,也是面臨的重大發展機遇。並就加快兩市融合步伐、共享大西安大發展成果提出六點建議:

一是更加註重規劃的統一引導,把合作共識逐項落實到具體規劃中,一張藍圖引導、一體推進建設。

二是更加註重交通設施的先導帶動,打通“跨界路”“斷頭路”,構建便捷高效的大西安立體交通網絡。

三是更加註重政策機遇的共享共贏,共同爭取、相互借力、不斷擴展各類政策機遇。

四是更加註重產業的協同發展,進行聯合招商、聯合佈局生產要素。

五是更加註重生態環境的聯防聯治,構建大西安生態安全屏障,守護好共同的綠水青山。

六是更加註重幹部的交流互動,互派幹部、雙向掛職,學習互鑑、共同進步。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咸陽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嶽亮說:咸陽將在發展理念上強化共建共贏,積極擁抱、全面融入、齊心共建大西安,實現區域共用、資源共享、發展共贏。在城市功能上強化聯動聯通,打通大西安交通動脈,在養老、社保等實現一體化。在產業融合上互利互惠,找準角色定位,承擔大西安相關功能,打造大西安產業集聚的第二空間。在落實機制上強化齊心齊力,建立雙向互動合作機制,在更廣領域實現順暢高效的合作。


"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2014年,西鹹新區獲批國家級新區,筆者錯誤的以為西安咸陽合併了。直到2018年2月,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公佈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大西安都市圈包括西安和咸陽,才明白過來。但筆者認為兩市合併是大勢所趨:

一、關中平原城市群、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發展的現實需要


2018年2月7日,國家發改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正式發佈《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提出構建“一圈一軸三帶”的空間格局,其中的“一圈”正是指西安、咸陽主城區及西鹹新區為主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規劃》表示,培育發展關中平原城市群,發揮其承東啟西、聯接南北的區位優勢,有利於引領和支撐西北地區開發開放、推進西部大開發,且有利於縱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自此,國家級城市群正式升級為8個,即繼京津冀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長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之後,關中平原城市群正式加入這一行列。同時,作為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西安正式躋身為國家第9箇中心城市。


二、《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

《規劃》指出:西安、咸陽主城區及西鹹新區為主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加快功能佈局優化與疏解,增強主城區科技研發、金融服務、文化旅遊、國際交往等核心功能,完善閻良、臨潼、興平等外圍組團功能,推動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按程序合理調整行政區劃,打造帶動西北、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 大西安都市圈就是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要發揮核心作用,一體化是必然;要提高效率的最佳方式就是優化合並行政區。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三、國家發改委、住建廳文件預留行政區劃優化設置空間


《國務院關於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的批覆》(國函〔2018〕6號)第四條: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研究制定支持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在有關規劃編制、體制創新、重大項目建設、優化行政區劃設置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

四、兩市合併的必要性


1、提質增效的需要

兩市行政中心均不在行政區域的核心位置,要建設米字型高鐵、快速環線、軌道交通等大型基礎設施均需要跨越不同行政區。涉及兩個行政區的規劃和建設的協調工作就需要陝西省來負責。無形中增加了行政成本和時間成本。要提高行政效率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合併。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上圖為主要米字型高鐵城市:鄭州、西安、合肥、武漢、重慶、成都、貴陽、廣州、長沙、北京。


2、城市競爭的需要

新一線城市競爭最為激烈的是成都和武漢。成都通過合併簡陽一舉超越武漢。


2014年,兩城GDP均過萬億,武漢以12.88億元的微弱優勢超過成都。2015年武漢保持了這一格局,其GDP為10905.60億元,高於成都100億元左右。2016年,成都代管簡陽市,而簡陽2015年的GDP為401億。當年,成都的GDP即超過武漢。2017年武漢經濟大突破,GDP總量預計達1.34萬億,然而依舊不敵成都,2017年成都GDP總量13889.39億元,同比增長8.1%。目前來看,武漢同成都GDP總量差距由2016年的257.59億元擴大至489.39億元。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2018年,西安和咸陽GDP排名分別為20位和106位。

西安(陝西1)8349.86億元,名義增速為11.75%,同比去年增長了877億元(人口:961.7萬)

咸陽(陝西3)2376.45億元,名義增速為3.66%,同比去年增長了83億元(人口:437.6萬)

如果兩市合併,GDP達到10726.31億元,人口1399.3萬。人口近1400萬,將躋身GDP前十位城市的人口規模;GDP也將有望躋身15強。也就是說,兩市合併後,才能進入準第2梯隊,萬億GDP城市俱樂部。


若論科研實力,西安排名全國第11位。商貿領域,西安是路上絲綢之路的核心節點城市。西安具備與其他核心城市競爭的實力和基礎,但要想真正具備這種實力,合併擴容是最簡單粗暴的方式。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五、兩市有合併的基礎


西安咸陽歷史上原本同屬一市。目前橫跨西安咸陽兩市的西鹹新區劃歸西安代管,具備了兩市合併的基礎,勢必加速兩地一體化發展。西鹹新區是在2014年1月6日,國務院發佈國函〔2014〕2號文件,正式批覆陝西設立西鹹新區。至此,西鹹新區正式成為國家級新區,是中國的第七個國家級新區。西鹹新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和咸陽市建成區之間,區域範圍涉及西安、咸陽兩市所轄7縣(區)23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規劃控制面積882平方公里。2017年1月22日,西鹹新區正式劃歸西安管理。

筆者認為:行政區劃調整茲事體大,需要一步一步來。短期看西安咸陽兩市一體化發展,長期看是兩市合併是必然。

西安咸陽“合體”交通先行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稍早前,西安地鐵三期規劃獲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地鐵三期規劃的落地,不只是對西安,對西鹹新區和咸陽,以及西鹹一體化意義同樣相當重大。關於這一點,發改委批文的第一條就明確地點出來了:為支持國家及區域發展戰略,推進西鹹一體化進程,支撐大西安都市圈發展,完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優化綜合交通樞紐銜接,原則同意西安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


其中:

1號線三期(咸陽秦都站-森林公園站),該線路建成後將連接咸陽和西安的市中心。(也是繼上海11號線、廣州廣佛線之後,全國第三條跨越行政區的地鐵線)


16號線一期(灃東小鎮站-能源三路站),該線路是西鹹新區南北向的主幹線路,全部位於西鹹新區,並且能夠和1號線二期形成交匯,西鹹新區和咸陽的交通通達度將大大提升。


此外,即將投運的機場城際線、地鐵5號線以及未來規劃的多條線路均將加速兩城交通一體化。不久前發佈的《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提到,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幹的通勤圈。顯然,這對西安咸陽兩城進一步拉近是極為難得的歷史機遇。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目前人口總量超過千萬的都市圈共有24個,西安都市圈中處在20位左右;在發展潛力指數排名中,西安都市圈位列14名。可見,其整體競爭力跟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的身份不夠匹配。

早在2002年,西安和咸陽就簽訂了《西安—咸陽經濟一體化協議》;2006年,兩地電話併網;2009年《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發佈,西鹹經濟一體化的趨勢進一步明確;2010年西鹹新區設立,成為一體化的前哨站……2014年西鹹新區成為國家級新區,2017年西鹹新區改為西安代管。也就是說,直到最近幾年,在西鹹新區的推動下,西安和咸陽的一體化,才真正開始進入快車道。


目前,西安和咸陽合併的說法,依然停留在坊間傳言層面,但不管西安和咸陽採用哪種方式聯合,融為一體,“合體”參與區域競爭都是必然的要求。


未來都市圈之間的較量,考驗的就是一體化程度。而融合發展的第一步就是打通交通,讓人口和資金、技術流動起來。所以這輪地鐵規劃,對大西安都市圈的意義可見一斑。貫穿兩城的地鐵線將真正意義上將兩者合二為一,成為超級城市增強競爭力。


加快西鹹一體化王永康的六點建議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2017年7月5日,西安咸陽兩市就貫徹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進一步加快西鹹一體化,提速大西安建設進行座談交流。時任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胡潤澤,市政協主席、西鹹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嶽華峰,咸陽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嶽亮,市長衛華,市政協主席賀書田參加。僅從出席這次座談會的陣容來看,規格高、人員配置全面,兩市四大班子成員集體出席。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王永康說:加快西鹹一體化、提速大西安建設,既是兩市肩負的重大政治責任,也是面臨的重大發展機遇。並就加快兩市融合步伐、共享大西安大發展成果提出六點建議:

一是更加註重規劃的統一引導,把合作共識逐項落實到具體規劃中,一張藍圖引導、一體推進建設。

二是更加註重交通設施的先導帶動,打通“跨界路”“斷頭路”,構建便捷高效的大西安立體交通網絡。

三是更加註重政策機遇的共享共贏,共同爭取、相互借力、不斷擴展各類政策機遇。

四是更加註重產業的協同發展,進行聯合招商、聯合佈局生產要素。

五是更加註重生態環境的聯防聯治,構建大西安生態安全屏障,守護好共同的綠水青山。

六是更加註重幹部的交流互動,互派幹部、雙向掛職,學習互鑑、共同進步。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咸陽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嶽亮說:咸陽將在發展理念上強化共建共贏,積極擁抱、全面融入、齊心共建大西安,實現區域共用、資源共享、發展共贏。在城市功能上強化聯動聯通,打通大西安交通動脈,在養老、社保等實現一體化。在產業融合上互利互惠,找準角色定位,承擔大西安相關功能,打造大西安產業集聚的第二空間。在落實機制上強化齊心齊力,建立雙向互動合作機制,在更廣領域實現順暢高效的合作。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咸陽市市長衛華說:當前,咸陽全市上下正緊緊圍繞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確定的大西安建設目標,主動把咸陽的發展戰略調整到與大西安聯動發展、錯位發展、融合發展上來,堅持做好大西安的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產業配套基地、電商物流基地和生活服務基地。目前,雙方在包括託管移交工作、城市功能融合、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保、教育民生等在內的多個領域的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下一步,希望雙方進一步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設立產業發展基金,優化大西安產業佈局,咸陽作為小兄弟,希望緊緊拉住西安這個老大哥的手,協同創新,紮實推進西鹹一體化,攜手共建大西安。


"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2014年,西鹹新區獲批國家級新區,筆者錯誤的以為西安咸陽合併了。直到2018年2月,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公佈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大西安都市圈包括西安和咸陽,才明白過來。但筆者認為兩市合併是大勢所趨:

一、關中平原城市群、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發展的現實需要


2018年2月7日,國家發改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正式發佈《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提出構建“一圈一軸三帶”的空間格局,其中的“一圈”正是指西安、咸陽主城區及西鹹新區為主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規劃》表示,培育發展關中平原城市群,發揮其承東啟西、聯接南北的區位優勢,有利於引領和支撐西北地區開發開放、推進西部大開發,且有利於縱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自此,國家級城市群正式升級為8個,即繼京津冀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長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之後,關中平原城市群正式加入這一行列。同時,作為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西安正式躋身為國家第9箇中心城市。


二、《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

《規劃》指出:西安、咸陽主城區及西鹹新區為主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加快功能佈局優化與疏解,增強主城區科技研發、金融服務、文化旅遊、國際交往等核心功能,完善閻良、臨潼、興平等外圍組團功能,推動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按程序合理調整行政區劃,打造帶動西北、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 大西安都市圈就是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要發揮核心作用,一體化是必然;要提高效率的最佳方式就是優化合並行政區。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三、國家發改委、住建廳文件預留行政區劃優化設置空間


《國務院關於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的批覆》(國函〔2018〕6號)第四條: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研究制定支持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在有關規劃編制、體制創新、重大項目建設、優化行政區劃設置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

四、兩市合併的必要性


1、提質增效的需要

兩市行政中心均不在行政區域的核心位置,要建設米字型高鐵、快速環線、軌道交通等大型基礎設施均需要跨越不同行政區。涉及兩個行政區的規劃和建設的協調工作就需要陝西省來負責。無形中增加了行政成本和時間成本。要提高行政效率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合併。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上圖為主要米字型高鐵城市:鄭州、西安、合肥、武漢、重慶、成都、貴陽、廣州、長沙、北京。


2、城市競爭的需要

新一線城市競爭最為激烈的是成都和武漢。成都通過合併簡陽一舉超越武漢。


2014年,兩城GDP均過萬億,武漢以12.88億元的微弱優勢超過成都。2015年武漢保持了這一格局,其GDP為10905.60億元,高於成都100億元左右。2016年,成都代管簡陽市,而簡陽2015年的GDP為401億。當年,成都的GDP即超過武漢。2017年武漢經濟大突破,GDP總量預計達1.34萬億,然而依舊不敵成都,2017年成都GDP總量13889.39億元,同比增長8.1%。目前來看,武漢同成都GDP總量差距由2016年的257.59億元擴大至489.39億元。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2018年,西安和咸陽GDP排名分別為20位和106位。

西安(陝西1)8349.86億元,名義增速為11.75%,同比去年增長了877億元(人口:961.7萬)

咸陽(陝西3)2376.45億元,名義增速為3.66%,同比去年增長了83億元(人口:437.6萬)

如果兩市合併,GDP達到10726.31億元,人口1399.3萬。人口近1400萬,將躋身GDP前十位城市的人口規模;GDP也將有望躋身15強。也就是說,兩市合併後,才能進入準第2梯隊,萬億GDP城市俱樂部。


若論科研實力,西安排名全國第11位。商貿領域,西安是路上絲綢之路的核心節點城市。西安具備與其他核心城市競爭的實力和基礎,但要想真正具備這種實力,合併擴容是最簡單粗暴的方式。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五、兩市有合併的基礎


西安咸陽歷史上原本同屬一市。目前橫跨西安咸陽兩市的西鹹新區劃歸西安代管,具備了兩市合併的基礎,勢必加速兩地一體化發展。西鹹新區是在2014年1月6日,國務院發佈國函〔2014〕2號文件,正式批覆陝西設立西鹹新區。至此,西鹹新區正式成為國家級新區,是中國的第七個國家級新區。西鹹新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和咸陽市建成區之間,區域範圍涉及西安、咸陽兩市所轄7縣(區)23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規劃控制面積882平方公里。2017年1月22日,西鹹新區正式劃歸西安管理。

筆者認為:行政區劃調整茲事體大,需要一步一步來。短期看西安咸陽兩市一體化發展,長期看是兩市合併是必然。

西安咸陽“合體”交通先行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稍早前,西安地鐵三期規劃獲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地鐵三期規劃的落地,不只是對西安,對西鹹新區和咸陽,以及西鹹一體化意義同樣相當重大。關於這一點,發改委批文的第一條就明確地點出來了:為支持國家及區域發展戰略,推進西鹹一體化進程,支撐大西安都市圈發展,完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優化綜合交通樞紐銜接,原則同意西安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


其中:

1號線三期(咸陽秦都站-森林公園站),該線路建成後將連接咸陽和西安的市中心。(也是繼上海11號線、廣州廣佛線之後,全國第三條跨越行政區的地鐵線)


16號線一期(灃東小鎮站-能源三路站),該線路是西鹹新區南北向的主幹線路,全部位於西鹹新區,並且能夠和1號線二期形成交匯,西鹹新區和咸陽的交通通達度將大大提升。


此外,即將投運的機場城際線、地鐵5號線以及未來規劃的多條線路均將加速兩城交通一體化。不久前發佈的《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提到,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幹的通勤圈。顯然,這對西安咸陽兩城進一步拉近是極為難得的歷史機遇。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目前人口總量超過千萬的都市圈共有24個,西安都市圈中處在20位左右;在發展潛力指數排名中,西安都市圈位列14名。可見,其整體競爭力跟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的身份不夠匹配。

早在2002年,西安和咸陽就簽訂了《西安—咸陽經濟一體化協議》;2006年,兩地電話併網;2009年《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發佈,西鹹經濟一體化的趨勢進一步明確;2010年西鹹新區設立,成為一體化的前哨站……2014年西鹹新區成為國家級新區,2017年西鹹新區改為西安代管。也就是說,直到最近幾年,在西鹹新區的推動下,西安和咸陽的一體化,才真正開始進入快車道。


目前,西安和咸陽合併的說法,依然停留在坊間傳言層面,但不管西安和咸陽採用哪種方式聯合,融為一體,“合體”參與區域競爭都是必然的要求。


未來都市圈之間的較量,考驗的就是一體化程度。而融合發展的第一步就是打通交通,讓人口和資金、技術流動起來。所以這輪地鐵規劃,對大西安都市圈的意義可見一斑。貫穿兩城的地鐵線將真正意義上將兩者合二為一,成為超級城市增強競爭力。


加快西鹹一體化王永康的六點建議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2017年7月5日,西安咸陽兩市就貫徹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進一步加快西鹹一體化,提速大西安建設進行座談交流。時任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胡潤澤,市政協主席、西鹹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嶽華峰,咸陽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嶽亮,市長衛華,市政協主席賀書田參加。僅從出席這次座談會的陣容來看,規格高、人員配置全面,兩市四大班子成員集體出席。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王永康說:加快西鹹一體化、提速大西安建設,既是兩市肩負的重大政治責任,也是面臨的重大發展機遇。並就加快兩市融合步伐、共享大西安大發展成果提出六點建議:

一是更加註重規劃的統一引導,把合作共識逐項落實到具體規劃中,一張藍圖引導、一體推進建設。

二是更加註重交通設施的先導帶動,打通“跨界路”“斷頭路”,構建便捷高效的大西安立體交通網絡。

三是更加註重政策機遇的共享共贏,共同爭取、相互借力、不斷擴展各類政策機遇。

四是更加註重產業的協同發展,進行聯合招商、聯合佈局生產要素。

五是更加註重生態環境的聯防聯治,構建大西安生態安全屏障,守護好共同的綠水青山。

六是更加註重幹部的交流互動,互派幹部、雙向掛職,學習互鑑、共同進步。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咸陽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嶽亮說:咸陽將在發展理念上強化共建共贏,積極擁抱、全面融入、齊心共建大西安,實現區域共用、資源共享、發展共贏。在城市功能上強化聯動聯通,打通大西安交通動脈,在養老、社保等實現一體化。在產業融合上互利互惠,找準角色定位,承擔大西安相關功能,打造大西安產業集聚的第二空間。在落實機制上強化齊心齊力,建立雙向互動合作機制,在更廣領域實現順暢高效的合作。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咸陽市市長衛華說:當前,咸陽全市上下正緊緊圍繞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確定的大西安建設目標,主動把咸陽的發展戰略調整到與大西安聯動發展、錯位發展、融合發展上來,堅持做好大西安的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產業配套基地、電商物流基地和生活服務基地。目前,雙方在包括託管移交工作、城市功能融合、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保、教育民生等在內的多個領域的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下一步,希望雙方進一步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設立產業發展基金,優化大西安產業佈局,咸陽作為小兄弟,希望緊緊拉住西安這個老大哥的手,協同創新,紮實推進西鹹一體化,攜手共建大西安。


西安咸陽合併的必然性



© 版權聲明Copyright statement

文章來源長安範兒,法律支持楊華律師,侵權必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