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吳茱萸主要功效解析:散寒止痛,疏肝下氣'

吳茱萸 中藥 五味子 水果 腳氣 每天學一點醫學知識 2019-09-08
"
"
中藥吳茱萸主要功效解析:散寒止痛,疏肝下氣

中藥吳茱萸:性味歸經:辛、苦,熱。有小毒。歸肝、脾、胃經。本品辛熱香散,苦降而燥,入肝、脾、胃經,有小毒而力較強。既善溫中散寒止痛,又能疏肝下氣,還能燥溼助陽而止瀉,不但是治中寒肝逆或寒鬱肝脈諸痛之佳品,而且是治經寒痛經、寒溼腳氣及虛寒洩瀉之要藥。

功效:散寒止痛,疏肝下氣,燥溼止瀉。

"
中藥吳茱萸主要功效解析:散寒止痛,疏肝下氣

中藥吳茱萸:性味歸經:辛、苦,熱。有小毒。歸肝、脾、胃經。本品辛熱香散,苦降而燥,入肝、脾、胃經,有小毒而力較強。既善溫中散寒止痛,又能疏肝下氣,還能燥溼助陽而止瀉,不但是治中寒肝逆或寒鬱肝脈諸痛之佳品,而且是治經寒痛經、寒溼腳氣及虛寒洩瀉之要藥。

功效:散寒止痛,疏肝下氣,燥溼止瀉。

中藥吳茱萸主要功效解析:散寒止痛,疏肝下氣

主治病證

(1)中寒肝逆之頭痛、吐涎沫。

(2)寒溼腳氣腫痛,或上衝入腹之腹脹、困悶欲死。

(3)寒疝腹痛,經寒痛經。

(4)嘔吐吞酸。

(5)虛寒腹痛洩瀉。

"
中藥吳茱萸主要功效解析:散寒止痛,疏肝下氣

中藥吳茱萸:性味歸經:辛、苦,熱。有小毒。歸肝、脾、胃經。本品辛熱香散,苦降而燥,入肝、脾、胃經,有小毒而力較強。既善溫中散寒止痛,又能疏肝下氣,還能燥溼助陽而止瀉,不但是治中寒肝逆或寒鬱肝脈諸痛之佳品,而且是治經寒痛經、寒溼腳氣及虛寒洩瀉之要藥。

功效:散寒止痛,疏肝下氣,燥溼止瀉。

中藥吳茱萸主要功效解析:散寒止痛,疏肝下氣

主治病證

(1)中寒肝逆之頭痛、吐涎沫。

(2)寒溼腳氣腫痛,或上衝入腹之腹脹、困悶欲死。

(3)寒疝腹痛,經寒痛經。

(4)嘔吐吞酸。

(5)虛寒腹痛洩瀉。

中藥吳茱萸主要功效解析:散寒止痛,疏肝下氣

配伍:

吳茱萸配補骨脂、五味子、肉豆蔻:吳茱萸性熱,功善溫陽散寒燥溼;補骨脂性溫,功善溫脾腎而止瀉;五味子性溫,功善滋腎澀腸止瀉;肉豆蔻性溫,功善溫中行氣、澀腸止瀉。四藥相合,既溫補脾腎之陽,又澀腸止瀉,還散寒燥溼和中,治脾腎陽虛之久瀉每用。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使用注意:本品辛熱燥烈有小毒,易損氣動火,故不宜多服久服,陰虛有熱者忌服。

"
中藥吳茱萸主要功效解析:散寒止痛,疏肝下氣

中藥吳茱萸:性味歸經:辛、苦,熱。有小毒。歸肝、脾、胃經。本品辛熱香散,苦降而燥,入肝、脾、胃經,有小毒而力較強。既善溫中散寒止痛,又能疏肝下氣,還能燥溼助陽而止瀉,不但是治中寒肝逆或寒鬱肝脈諸痛之佳品,而且是治經寒痛經、寒溼腳氣及虛寒洩瀉之要藥。

功效:散寒止痛,疏肝下氣,燥溼止瀉。

中藥吳茱萸主要功效解析:散寒止痛,疏肝下氣

主治病證

(1)中寒肝逆之頭痛、吐涎沫。

(2)寒溼腳氣腫痛,或上衝入腹之腹脹、困悶欲死。

(3)寒疝腹痛,經寒痛經。

(4)嘔吐吞酸。

(5)虛寒腹痛洩瀉。

中藥吳茱萸主要功效解析:散寒止痛,疏肝下氣

配伍:

吳茱萸配補骨脂、五味子、肉豆蔻:吳茱萸性熱,功善溫陽散寒燥溼;補骨脂性溫,功善溫脾腎而止瀉;五味子性溫,功善滋腎澀腸止瀉;肉豆蔻性溫,功善溫中行氣、澀腸止瀉。四藥相合,既溫補脾腎之陽,又澀腸止瀉,還散寒燥溼和中,治脾腎陽虛之久瀉每用。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使用注意:本品辛熱燥烈有小毒,易損氣動火,故不宜多服久服,陰虛有熱者忌服。

中藥吳茱萸主要功效解析:散寒止痛,疏肝下氣

產地:主產於貴州、廣西等省區,多系栽培。

採收加工:8~11月果實尚未開裂時,剪下果枝,晒乾或低溫乾燥,除去枝、葉、果梗等雜質。

性狀鑑別:本品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狀扁球形,直徑2~5mm。表面暗黃綠色至褐色,粗糙,有多數點狀突起或凹下的油點。頂端有五角星狀的裂隙,基部殘留被有黃色茸毛的果梗。質硬而脆,橫切面可見子房5室,每室有淡黃色種子1粒。氣芳香濃郁,味辛辣而苦。

"
中藥吳茱萸主要功效解析:散寒止痛,疏肝下氣

中藥吳茱萸:性味歸經:辛、苦,熱。有小毒。歸肝、脾、胃經。本品辛熱香散,苦降而燥,入肝、脾、胃經,有小毒而力較強。既善溫中散寒止痛,又能疏肝下氣,還能燥溼助陽而止瀉,不但是治中寒肝逆或寒鬱肝脈諸痛之佳品,而且是治經寒痛經、寒溼腳氣及虛寒洩瀉之要藥。

功效:散寒止痛,疏肝下氣,燥溼止瀉。

中藥吳茱萸主要功效解析:散寒止痛,疏肝下氣

主治病證

(1)中寒肝逆之頭痛、吐涎沫。

(2)寒溼腳氣腫痛,或上衝入腹之腹脹、困悶欲死。

(3)寒疝腹痛,經寒痛經。

(4)嘔吐吞酸。

(5)虛寒腹痛洩瀉。

中藥吳茱萸主要功效解析:散寒止痛,疏肝下氣

配伍:

吳茱萸配補骨脂、五味子、肉豆蔻:吳茱萸性熱,功善溫陽散寒燥溼;補骨脂性溫,功善溫脾腎而止瀉;五味子性溫,功善滋腎澀腸止瀉;肉豆蔻性溫,功善溫中行氣、澀腸止瀉。四藥相合,既溫補脾腎之陽,又澀腸止瀉,還散寒燥溼和中,治脾腎陽虛之久瀉每用。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使用注意:本品辛熱燥烈有小毒,易損氣動火,故不宜多服久服,陰虛有熱者忌服。

中藥吳茱萸主要功效解析:散寒止痛,疏肝下氣

產地:主產於貴州、廣西等省區,多系栽培。

採收加工:8~11月果實尚未開裂時,剪下果枝,晒乾或低溫乾燥,除去枝、葉、果梗等雜質。

性狀鑑別:本品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狀扁球形,直徑2~5mm。表面暗黃綠色至褐色,粗糙,有多數點狀突起或凹下的油點。頂端有五角星狀的裂隙,基部殘留被有黃色茸毛的果梗。質硬而脆,橫切面可見子房5室,每室有淡黃色種子1粒。氣芳香濃郁,味辛辣而苦。

中藥吳茱萸主要功效解析:散寒止痛,疏肝下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