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仁願時代背景

1、社會經濟正常發展,比如人口從貞觀末年的300萬戶,到神龍元年(705)已達615萬戶。到武則天統治後期,土地兼併日漸嚴重,出現了大量的逃戶問題。

2、唐朝的疆土有所擴大,主要是指西域地區,以安西都護府為例,從西州、交河、龜茲(庫車),下轄四鎮,即龜茲、疏勒、于闐、碎葉,管轄區域大體相當於今新疆、中亞五國、阿富汗等的總和。但北部邊疆有所萎縮,主要是後突厥的興起。

3、統治階層內部矛盾鬥爭激化。唐高宗的逝世、中宗被廢、武則天臨朝聽政、武則天建立武周政權、中宗復位、韋后與安樂公主幹政、唐隆政變、睿宗即位,再到平定太平公主集團,唐玄宗即位。

4、出現了歷史上最嚴重的酷吏政治,李唐宗室與大批朝臣慘遭屠殺。在鎮壓宗室起兵、徐敬業起兵、與契丹、突厥的戰爭等,致使大批民眾遭受屠戳,生產、生活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張仁願生平簡介

1、張仁願入仕時間

張仁願,華州下邽人,今渭南臨渭區下吉鎮人。原名張仁亶,因為與唐睿宗名音同,而改為仁願。

杜文玉 | 出將入相的張仁願

張仁願

史籍中沒有明確記載張仁願入仕的時間,(清)《陝西通志》卷三三《選舉志》載:“張仁願,渭南人,武舉。”如記載可靠,則仁願應是武則天統治時期入仕。

根據《唐六典》等書記載,唐朝的武舉分二科:一為平射,射長垛30發,不出第三院為第;二為武舉:射長垛,“入中院為上,入次院為次上,入外院為次”。以下還考騎射、馬槍、步射(射草人)、材貌(六尺以上為上,已下為次)、言語、舉重。及第者參加兵部銓選,合格者授官。

唐朝的武舉始置於武則天長安二年(702),從兩《唐書》本傳看,張仁願在這一年已任幽州都督、幽平媯(guī)檀防禦使,顯然其不是通過武舉入仕的。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其做官以後再去考武舉,在唐代前資官考制舉者有之,參加科舉者則不多見。不過張仁願在武則天初期入仕則是可靠的。

2、生平簡介

張仁願在武則天統治前期,歷任殿中侍御史、侍御史、右肅政臺中丞等,這些都是文官職務。

萬歲通天(697)中,任檢校幽州都督。長安二年(702),知幽平媯檀防禦使。中宗神龍初(705),升任幷州大都督府長史。次年,任檢校左屯衛大將軍兼洛州長史。

景龍元年(707),任朔方道大總管,負責對突厥作戰。次年三月,張仁願築三受降城,有效地防禦了突厥的侵擾。同年七月,任同中書門下三品,即宰相,封韓國公(從一品)。唐睿宗景雲元年(710)七月,張仁願罷相,任左衛大將軍,不久,加兵部尚書,致仕。

開元二年(714)卒,贈太子少保(一曰少傅),從二品。

張仁願的主要業績

1、不附權貴,剛正不阿

武則天當政時,為了取代唐朝,自己當皇帝,採取了尊崇佛教,從中尋找改朝換代的依據。御史郭弘霸上表稱武氏乃彌勒下生,因為彌勒是未來佛,為其取代唐朝造輿論,並要求張仁願共同署名上奏,遭到其拒絕。

其實早在天授元年(690)七月,僧人法明等獻上《大雲經》四卷,“言太后乃彌勒下生,當代唐為閻浮提主。”並組織了一批僧人為《大雲經》作疏,盛言武氏受命當為皇帝之事。這是武則天藉助於佛經為她當皇帝大造輿論。十月,武則天下令要兩京及天下諸州都要建造一所大雲寺,收藏一部《大雲經》,並命高僧升座講解。

郭弘霸的舉動,不過是迎合了武則天的這種需要而已,因為和尚提出的這種說法,還需要得到廣大官員的承認。從張仁願的態度看,將其剛正不阿的性格表露無遺,因為此舉很可能會招來殺身之禍。

武周政權建立後,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爭當太子,當時鳳閣舍人張嘉福與洛陽人王慶之等亦上表請求立其為太子,請求張仁願聯名上奏,再一次遭到拒絕。

萬歲通天元年(696),夏官尚書王孝傑擊吐蕃,張仁願為監軍,大敗。張仁願上表彈劾,王孝傑被免為庶人。《舊唐書•張仁願傳》載,仁願與孝傑不睦,誣奏其軍敗。另據《資治通鑑》記載,當時王孝傑與婁師德共同領兵,戰敗後兩人均被貶黜,並無仁願誣奏之事,《新唐書》本傳亦同,《舊唐書》記載不實。

萬歲通天二年(697),監察御史孫承景到邊疆監軍,回朝後自吹其親冒矢石之狀,並且還畫了戰圖,作為證據。武則天遂升其為右肅政臺中丞,並命張仁願核實其麾下之功,以便獎賞。張仁願詢問其破敵的具體部署,孫承景不懂軍事,支支吾吾。於是張仁願劾其冒功,將其貶為縣令

張仁願任洛州長史時,因災谷貴而多盜,仁願全部捕殺,積屍於府門,“畿甸震懾,無敢犯。”

2、抵禦突厥,屢立奇功

張仁願的軍功主要體現與突厥的戰爭中。東突厥早在唐太宗時就已經被滅亡,其族人依附於唐朝。由於武則天對邊疆地區安全的忽視,致使突厥勢力死灰復燃,對唐北部邊疆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突厥可汗默啜本為其部小貴族,其祖父只是雲中都督管轄下的一個小首領,世襲吐屯(突厥官名)。到他的兄長骨咄祿時,因追隨大首領伏念反叛,被唐軍追捕,遂逃入山中淪為群盜,許多突厥人投奔於他,勢力漸大。由於武則天沒有重視這股力量,致使其屢屢得手,擄掠了大量的人口、財物,並數次擊敗官軍。

天授中(690—692),骨咄祿病死,默啜繼其位,自立為可汗,並進攻靈州,殺掠吏民。武則天於長壽三年(694)派內寵薛懷義為大總管,率18位將軍討伐默啜,由於薛懷義根本不懂軍事,結果無功而返。契丹反叛時,默啜曾出兵襲擊其老巢營州,其自以為有功,請求與朝廷和親。

武則天不僅同意其要求,還下令將六州(豐、勝、靈、夏、朔、代)降戶數千帳全部交給默啜,並送給谷種4萬斛、雜彩5萬段、農器3000件、鐵4萬斤,還答應默啜的和親請求。這樣就進一步地增強了突厥實力。聖曆元年(698),默啜出兵進攻河北。

這時張仁願任幽州都督。這年八月,武則天命司屬卿武重規為天兵道大總管,右武衛將軍沙吒忠義為天兵西道總管,幽州都督張仁願為天兵東道總管,三路軍隊共計30萬。又以左羽林衛大將軍閻敬容為天兵西道後軍總管,率大軍15萬為後援,企圖一舉消滅突厥。

默啜見狀遂撤軍而走,官軍又一次撲空。在突厥軍撤出河北時,其他官軍觀望不前,只有張仁願率軍截擊之,獲得了勝利。在戰鬥中,矢中其手,武則遣使勞問,並賜藥給其治傷。

不久,朔方軍總管沙吒忠義被突厥擊敗,遂命張仁願攝御史大夫代其為朔方軍大總管(治所靈州)。張仁願到達朔方時,突厥已退去,他率軍急追,夜掩其營,大破其軍,獲得了很大的勝利。

在這一時期,官軍對突厥作戰敗多勝少,故張仁願的這些勝利對鼓舞士氣發揮了重要作用。故《新唐書》本傳曰:“仁願為將,號令嚴,將吏信伏,按邊撫師,賞罰必直功罪。後人思之,為立祠受降城,出師輒享焉。”

3、築受降城,後世受惠

唐中宗景龍二年(708),張仁願築三受降城。這是一個重要的軍事行動,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唐朝面對突厥的被動的局面。

杜文玉 | 出將入相的張仁願

三受降城示意圖

在此之前,唐與突厥以黃河為界。在黃河北岸有一座拂雲神祠,突厥每次出兵,都要先到此祠祈禱,然後渡河攻唐。這一年默啜出兵向西進攻突騎施,漠南空虛,張仁願乘機出兵奪取漠南地區,並且修築了三座受降城。

這三座城均位於黃河北岸,從西向東,一字排開,相互呼應,以拂雲祠為中城,與東、西兩城相距四百里,其間置烽候一千八百所。史載:“自是突厥不敢渡山畋牧,朔方無復寇掠,減鎮兵數萬人。”此舉擴展疆土三百里,又有效地防禦了突厥的侵擾,減少了守軍,有利於緩和朝廷的財政緊張情況,可謂一舉數得。

張仁願提出築城之時,太子少師唐休璟號稱知兵,堅決反對,認為不能把城建在河北,事實證明張仁願是正確的。修城時咸陽兵二百人逃跑,仁願擒獲後,全部斬首,軍中肅然,僅六旬城築成。且三城不築甕城,有人問之,答曰:“兵貴進取,不利退守。寇至,當併力出戰,回首望城者,猶應斬之,安用守備。”後來常元楷任朔方軍總管,始築甕城,“人是以重仁願而輕元楷”。

4、罷相的原因

張仁願從景龍二年(708)七月拜相,景雲元年(710)七月罷相,僅僅2年時間。原因何在呢?一是這一時期唐宮廷內部矛盾激化,韋后、安樂公主專權。中宗被毒死後,韋后另立溫王李重茂為帝,改元唐隆,韋后臨朝稱制。臨淄王李隆基聯合禁軍及部分官員,發動政變,誅殺韋后、安樂、上官婉兒等人。

擁立相王李旦為皇帝,即唐睿宗,時在景雲元年五月。七月,張仁願就被罷相,其間僅僅兩個月。原因就在於張仁願在這場政治鬥爭中,並沒有站在睿宗、臨淄王一邊。史書中也沒有記載他對此事持什麼態度,可能持中立的立場,由於其建立有軍功,所以睿宗只是將其罷相,並令其致仕。

5、後世對其評價

《新唐書》本傳載:唐代“宰相文武兼者,當時稱李靖、郭元振、唐休璟、仁願雲。”

又載:“在朔方奏用御史張敬忠、何鸞、長安尉寇泚、鄠尉王易從、始平主簿劉體微分總軍事,太子文學柳彥昭為管記,義烏尉晁良貞為隨機,皆著稱,後至大官,世名仁願知人。”

由於張仁願對穩定唐朝北部邊境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後人遂在中受降城為其建祠,每次出兵都要對其進行祭祀,希望保祐唐軍能夠奪取勝利。

德宗建中元年(780)十二月,皇帝命令詳定建國以來功臣,將張仁願等三十四人確定為上等功臣,與劉文靜、長孫無忌、李勣、尉遲敬德、屈突通、殷開山、長孫順德、唐儉、柴紹、段志玄、劉政會、張公瑾、程知節、秦叔寶等並列。

張仁願與渭南的關係

張仁願為馮翊張氏之後裔。張氏出自姬姓,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的第五子揮,當過弓正,發明了弓箭,故子孫賜姓為張。後世的張姓分了許多郡望,但始祖卻只有一個。

馮翊張氏之祖為東漢司空張皓,世居犍為(今四川彭山縣東)。張皓少子張綱,東漢廣陵太守。其曾孫張翼,任冀州刺史,其子孫從犍為遷居馮翊下邽縣(陝西渭南市北下邽鎮東南故縣村)。

關於下邽縣,秦置,隸屬於內史,漢隸京兆尹,隋大業二年(606)屬馮翊郡,唐初隸同州,垂拱元年(685)改屬華州。元朝廢縣,將這塊地方隸屬於渭南縣。

渭南縣(今市北)設置於前秦甘露二年(360),隸京兆尹,後廢;西魏廢帝三年(554)復置,治所在今市東南四里;隋開皇十四年(594),移置今市。隋屬雍州,唐屬京兆府,五代屬華州,宋熙寧六年(1073)併入鄭縣,元豐元年(1078)復置渭南縣,隸華州;明隸西安府,民國初隸關中道。

張仁願的祖父張德言,龍州刺史;其父張榮,任職情況不詳;張仁願的兒子張之輔,任金吾將軍,其孫張通儒、張通幽(後改為知徽),前者為安祿山重要大將,擔任過偽西京留守、中書令等職,後者任倉部郎中。

來源:臨渭政協文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