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
"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茶友小劉最近很煩惱。

前段時間託朋友在武夷山的買的大紅袍,居然感受不到巖韻的存在。

用小劉的話來形容,這茶喝著,就像小時候喝的大缸茶一樣,就是水裡面漂著幾根茶葉子,水裡面有點茶味而已。更讓他煩悶至極的是,這盒讓朋友帶的茶葉,居然是在高鐵站臨時買的茶!

高鐵站買茶,並不奇怪,出門旅遊的人,路線規劃好,很難被打亂,或者初來乍到不知應該上三姑紅袍街買特產,就臨時在高鐵站買茶,能理解。

嗯,隨口一問,你是在車站裡買的,還是車站附近買的?

“我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茶!”

OMG!

這下輪到李麻花鬱悶了。

武夷山有兩個高鐵站,一個武夷山北,一個武夷山東。若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特產,那可是在建陽(武夷山鄰縣)境內,從那裡到武夷山正巖產區,車程還要一個多小時!

也就是說,那裡買到的茶,有可能壓根兒就不是什麼正巖茶,只是外山的罷了。

難怪,沒有喝到巖韻。

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後,小劉問到了一個新的問題,巖韻,究竟是種什麼東西?為什麼巖韻只有正巖茶有,半巖、外山沒有呢?

"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茶友小劉最近很煩惱。

前段時間託朋友在武夷山的買的大紅袍,居然感受不到巖韻的存在。

用小劉的話來形容,這茶喝著,就像小時候喝的大缸茶一樣,就是水裡面漂著幾根茶葉子,水裡面有點茶味而已。更讓他煩悶至極的是,這盒讓朋友帶的茶葉,居然是在高鐵站臨時買的茶!

高鐵站買茶,並不奇怪,出門旅遊的人,路線規劃好,很難被打亂,或者初來乍到不知應該上三姑紅袍街買特產,就臨時在高鐵站買茶,能理解。

嗯,隨口一問,你是在車站裡買的,還是車站附近買的?

“我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茶!”

OMG!

這下輪到李麻花鬱悶了。

武夷山有兩個高鐵站,一個武夷山北,一個武夷山東。若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特產,那可是在建陽(武夷山鄰縣)境內,從那裡到武夷山正巖產區,車程還要一個多小時!

也就是說,那裡買到的茶,有可能壓根兒就不是什麼正巖茶,只是外山的罷了。

難怪,沒有喝到巖韻。

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後,小劉問到了一個新的問題,巖韻,究竟是種什麼東西?為什麼巖韻只有正巖茶有,半巖、外山沒有呢?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茶友小劉最近很煩惱。

前段時間託朋友在武夷山的買的大紅袍,居然感受不到巖韻的存在。

用小劉的話來形容,這茶喝著,就像小時候喝的大缸茶一樣,就是水裡面漂著幾根茶葉子,水裡面有點茶味而已。更讓他煩悶至極的是,這盒讓朋友帶的茶葉,居然是在高鐵站臨時買的茶!

高鐵站買茶,並不奇怪,出門旅遊的人,路線規劃好,很難被打亂,或者初來乍到不知應該上三姑紅袍街買特產,就臨時在高鐵站買茶,能理解。

嗯,隨口一問,你是在車站裡買的,還是車站附近買的?

“我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茶!”

OMG!

這下輪到李麻花鬱悶了。

武夷山有兩個高鐵站,一個武夷山北,一個武夷山東。若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特產,那可是在建陽(武夷山鄰縣)境內,從那裡到武夷山正巖產區,車程還要一個多小時!

也就是說,那裡買到的茶,有可能壓根兒就不是什麼正巖茶,只是外山的罷了。

難怪,沒有喝到巖韻。

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後,小劉問到了一個新的問題,巖韻,究竟是種什麼東西?為什麼巖韻只有正巖茶有,半巖、外山沒有呢?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2》

巖韻,到底是什麼?

巖韻,包含兩個字:一個巖,一個韻。

巖韻的“巖”,即岩石。

武夷山風景區,以丹霞地貌著稱,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巖,奇特的丹霞景觀,為一奇觀。

武夷山先民們,篳路藍縷,充分利用丹霞地貌的優勢,圈地種植茶樹,從此有了巖巖有茶,非巖不茶的現象。

岩石上種茶,盆栽式茶園,成為巖韻形成的重要條件之一。

巖韻的“韻”,是指韻味,氣韻,是某一種事物,帶給人的獨特的感受,包括氣味、形狀所形成的綜合感受。

巖韻,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理解,就是生長在岩石上的茶所擁有的獨特韻致。這是武夷山獨有的丹霞地貌、獨特的氣候條件,賦予茶樹的一種獨特的韻致、獨特的味道,是蘊含在細胞裡的DNA,並且,只有這個地方的茶樹,才有的氣味。

喝武夷正巖所產的巖茶,會發現它們總有些風韻,十分神似。

"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茶友小劉最近很煩惱。

前段時間託朋友在武夷山的買的大紅袍,居然感受不到巖韻的存在。

用小劉的話來形容,這茶喝著,就像小時候喝的大缸茶一樣,就是水裡面漂著幾根茶葉子,水裡面有點茶味而已。更讓他煩悶至極的是,這盒讓朋友帶的茶葉,居然是在高鐵站臨時買的茶!

高鐵站買茶,並不奇怪,出門旅遊的人,路線規劃好,很難被打亂,或者初來乍到不知應該上三姑紅袍街買特產,就臨時在高鐵站買茶,能理解。

嗯,隨口一問,你是在車站裡買的,還是車站附近買的?

“我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茶!”

OMG!

這下輪到李麻花鬱悶了。

武夷山有兩個高鐵站,一個武夷山北,一個武夷山東。若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特產,那可是在建陽(武夷山鄰縣)境內,從那裡到武夷山正巖產區,車程還要一個多小時!

也就是說,那裡買到的茶,有可能壓根兒就不是什麼正巖茶,只是外山的罷了。

難怪,沒有喝到巖韻。

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後,小劉問到了一個新的問題,巖韻,究竟是種什麼東西?為什麼巖韻只有正巖茶有,半巖、外山沒有呢?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2》

巖韻,到底是什麼?

巖韻,包含兩個字:一個巖,一個韻。

巖韻的“巖”,即岩石。

武夷山風景區,以丹霞地貌著稱,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巖,奇特的丹霞景觀,為一奇觀。

武夷山先民們,篳路藍縷,充分利用丹霞地貌的優勢,圈地種植茶樹,從此有了巖巖有茶,非巖不茶的現象。

岩石上種茶,盆栽式茶園,成為巖韻形成的重要條件之一。

巖韻的“韻”,是指韻味,氣韻,是某一種事物,帶給人的獨特的感受,包括氣味、形狀所形成的綜合感受。

巖韻,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理解,就是生長在岩石上的茶所擁有的獨特韻致。這是武夷山獨有的丹霞地貌、獨特的氣候條件,賦予茶樹的一種獨特的韻致、獨特的味道,是蘊含在細胞裡的DNA,並且,只有這個地方的茶樹,才有的氣味。

喝武夷正巖所產的巖茶,會發現它們總有些風韻,十分神似。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茶友小劉最近很煩惱。

前段時間託朋友在武夷山的買的大紅袍,居然感受不到巖韻的存在。

用小劉的話來形容,這茶喝著,就像小時候喝的大缸茶一樣,就是水裡面漂著幾根茶葉子,水裡面有點茶味而已。更讓他煩悶至極的是,這盒讓朋友帶的茶葉,居然是在高鐵站臨時買的茶!

高鐵站買茶,並不奇怪,出門旅遊的人,路線規劃好,很難被打亂,或者初來乍到不知應該上三姑紅袍街買特產,就臨時在高鐵站買茶,能理解。

嗯,隨口一問,你是在車站裡買的,還是車站附近買的?

“我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茶!”

OMG!

這下輪到李麻花鬱悶了。

武夷山有兩個高鐵站,一個武夷山北,一個武夷山東。若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特產,那可是在建陽(武夷山鄰縣)境內,從那裡到武夷山正巖產區,車程還要一個多小時!

也就是說,那裡買到的茶,有可能壓根兒就不是什麼正巖茶,只是外山的罷了。

難怪,沒有喝到巖韻。

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後,小劉問到了一個新的問題,巖韻,究竟是種什麼東西?為什麼巖韻只有正巖茶有,半巖、外山沒有呢?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2》

巖韻,到底是什麼?

巖韻,包含兩個字:一個巖,一個韻。

巖韻的“巖”,即岩石。

武夷山風景區,以丹霞地貌著稱,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巖,奇特的丹霞景觀,為一奇觀。

武夷山先民們,篳路藍縷,充分利用丹霞地貌的優勢,圈地種植茶樹,從此有了巖巖有茶,非巖不茶的現象。

岩石上種茶,盆栽式茶園,成為巖韻形成的重要條件之一。

巖韻的“韻”,是指韻味,氣韻,是某一種事物,帶給人的獨特的感受,包括氣味、形狀所形成的綜合感受。

巖韻,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理解,就是生長在岩石上的茶所擁有的獨特韻致。這是武夷山獨有的丹霞地貌、獨特的氣候條件,賦予茶樹的一種獨特的韻致、獨特的味道,是蘊含在細胞裡的DNA,並且,只有這個地方的茶樹,才有的氣味。

喝武夷正巖所產的巖茶,會發現它們總有些風韻,十分神似。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其一、香氣幽長、細膩。

不論是水仙,或者是肉桂,它們的香氣細膩婉轉,層次多變,幽長且持久,從第一衝到第十二衝,香氣未曾停歇,層出不窮的香氣,像是寶藏,等候被髮掘。

正巖茶,都有書香世家那般的書卷氣,如陌上君子,又如大家閨秀。舉手投足之間,不急不躁,不疾不徐。香氣,就這樣安靜地到來,在你的鼻腔、味蕾上緩緩舒展開,如水墨畫,點染勾勒,饒有情趣。

其二、茶湯醇厚,有漿感。

細細掂量湯水,茶湯有重量,有厚度,有質感,有漿感,有骨鯁,有勁道。

用舌頭輕輕推動茶湯,能夠感受到明顯的厚實感,似一股隱形的力量在與你博弈。再掂量茶湯,能夠體會到湯水是有重量的,而不是輕飄飄的。

其三、茶味持久,回甘生津

正巖中的巖茶,勝在持久性。茶不僅耐泡,每一衝的茶味還持久,即便泡到十二衝後,湯水淡了,卻不會化作水,依舊可感受到茶味,仍舊茶中有物。

"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茶友小劉最近很煩惱。

前段時間託朋友在武夷山的買的大紅袍,居然感受不到巖韻的存在。

用小劉的話來形容,這茶喝著,就像小時候喝的大缸茶一樣,就是水裡面漂著幾根茶葉子,水裡面有點茶味而已。更讓他煩悶至極的是,這盒讓朋友帶的茶葉,居然是在高鐵站臨時買的茶!

高鐵站買茶,並不奇怪,出門旅遊的人,路線規劃好,很難被打亂,或者初來乍到不知應該上三姑紅袍街買特產,就臨時在高鐵站買茶,能理解。

嗯,隨口一問,你是在車站裡買的,還是車站附近買的?

“我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茶!”

OMG!

這下輪到李麻花鬱悶了。

武夷山有兩個高鐵站,一個武夷山北,一個武夷山東。若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特產,那可是在建陽(武夷山鄰縣)境內,從那裡到武夷山正巖產區,車程還要一個多小時!

也就是說,那裡買到的茶,有可能壓根兒就不是什麼正巖茶,只是外山的罷了。

難怪,沒有喝到巖韻。

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後,小劉問到了一個新的問題,巖韻,究竟是種什麼東西?為什麼巖韻只有正巖茶有,半巖、外山沒有呢?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2》

巖韻,到底是什麼?

巖韻,包含兩個字:一個巖,一個韻。

巖韻的“巖”,即岩石。

武夷山風景區,以丹霞地貌著稱,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巖,奇特的丹霞景觀,為一奇觀。

武夷山先民們,篳路藍縷,充分利用丹霞地貌的優勢,圈地種植茶樹,從此有了巖巖有茶,非巖不茶的現象。

岩石上種茶,盆栽式茶園,成為巖韻形成的重要條件之一。

巖韻的“韻”,是指韻味,氣韻,是某一種事物,帶給人的獨特的感受,包括氣味、形狀所形成的綜合感受。

巖韻,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理解,就是生長在岩石上的茶所擁有的獨特韻致。這是武夷山獨有的丹霞地貌、獨特的氣候條件,賦予茶樹的一種獨特的韻致、獨特的味道,是蘊含在細胞裡的DNA,並且,只有這個地方的茶樹,才有的氣味。

喝武夷正巖所產的巖茶,會發現它們總有些風韻,十分神似。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其一、香氣幽長、細膩。

不論是水仙,或者是肉桂,它們的香氣細膩婉轉,層次多變,幽長且持久,從第一衝到第十二衝,香氣未曾停歇,層出不窮的香氣,像是寶藏,等候被髮掘。

正巖茶,都有書香世家那般的書卷氣,如陌上君子,又如大家閨秀。舉手投足之間,不急不躁,不疾不徐。香氣,就這樣安靜地到來,在你的鼻腔、味蕾上緩緩舒展開,如水墨畫,點染勾勒,饒有情趣。

其二、茶湯醇厚,有漿感。

細細掂量湯水,茶湯有重量,有厚度,有質感,有漿感,有骨鯁,有勁道。

用舌頭輕輕推動茶湯,能夠感受到明顯的厚實感,似一股隱形的力量在與你博弈。再掂量茶湯,能夠體會到湯水是有重量的,而不是輕飄飄的。

其三、茶味持久,回甘生津

正巖中的巖茶,勝在持久性。茶不僅耐泡,每一衝的茶味還持久,即便泡到十二衝後,湯水淡了,卻不會化作水,依舊可感受到茶味,仍舊茶中有物。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茶友小劉最近很煩惱。

前段時間託朋友在武夷山的買的大紅袍,居然感受不到巖韻的存在。

用小劉的話來形容,這茶喝著,就像小時候喝的大缸茶一樣,就是水裡面漂著幾根茶葉子,水裡面有點茶味而已。更讓他煩悶至極的是,這盒讓朋友帶的茶葉,居然是在高鐵站臨時買的茶!

高鐵站買茶,並不奇怪,出門旅遊的人,路線規劃好,很難被打亂,或者初來乍到不知應該上三姑紅袍街買特產,就臨時在高鐵站買茶,能理解。

嗯,隨口一問,你是在車站裡買的,還是車站附近買的?

“我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茶!”

OMG!

這下輪到李麻花鬱悶了。

武夷山有兩個高鐵站,一個武夷山北,一個武夷山東。若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特產,那可是在建陽(武夷山鄰縣)境內,從那裡到武夷山正巖產區,車程還要一個多小時!

也就是說,那裡買到的茶,有可能壓根兒就不是什麼正巖茶,只是外山的罷了。

難怪,沒有喝到巖韻。

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後,小劉問到了一個新的問題,巖韻,究竟是種什麼東西?為什麼巖韻只有正巖茶有,半巖、外山沒有呢?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2》

巖韻,到底是什麼?

巖韻,包含兩個字:一個巖,一個韻。

巖韻的“巖”,即岩石。

武夷山風景區,以丹霞地貌著稱,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巖,奇特的丹霞景觀,為一奇觀。

武夷山先民們,篳路藍縷,充分利用丹霞地貌的優勢,圈地種植茶樹,從此有了巖巖有茶,非巖不茶的現象。

岩石上種茶,盆栽式茶園,成為巖韻形成的重要條件之一。

巖韻的“韻”,是指韻味,氣韻,是某一種事物,帶給人的獨特的感受,包括氣味、形狀所形成的綜合感受。

巖韻,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理解,就是生長在岩石上的茶所擁有的獨特韻致。這是武夷山獨有的丹霞地貌、獨特的氣候條件,賦予茶樹的一種獨特的韻致、獨特的味道,是蘊含在細胞裡的DNA,並且,只有這個地方的茶樹,才有的氣味。

喝武夷正巖所產的巖茶,會發現它們總有些風韻,十分神似。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其一、香氣幽長、細膩。

不論是水仙,或者是肉桂,它們的香氣細膩婉轉,層次多變,幽長且持久,從第一衝到第十二衝,香氣未曾停歇,層出不窮的香氣,像是寶藏,等候被髮掘。

正巖茶,都有書香世家那般的書卷氣,如陌上君子,又如大家閨秀。舉手投足之間,不急不躁,不疾不徐。香氣,就這樣安靜地到來,在你的鼻腔、味蕾上緩緩舒展開,如水墨畫,點染勾勒,饒有情趣。

其二、茶湯醇厚,有漿感。

細細掂量湯水,茶湯有重量,有厚度,有質感,有漿感,有骨鯁,有勁道。

用舌頭輕輕推動茶湯,能夠感受到明顯的厚實感,似一股隱形的力量在與你博弈。再掂量茶湯,能夠體會到湯水是有重量的,而不是輕飄飄的。

其三、茶味持久,回甘生津

正巖中的巖茶,勝在持久性。茶不僅耐泡,每一衝的茶味還持久,即便泡到十二衝後,湯水淡了,卻不會化作水,依舊可感受到茶味,仍舊茶中有物。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3》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溫度適宜。

茶樹喜陰,這是千百年來進化後的特性。

麻花查閱了相關論文,當年平均氣溫在12~14℃、年有效積溫大於10℃、晝夜溫差在10℃左右時,茶樹葉表現為:嫩莖粗、節間長、持嫩性強,氨基酸和芳香物質積累多。

氨基酸和芳香物質多,是香氣和滋味的重要來源之一。

氨基酸含量高,茶葉鮮爽,鮮甜。

芳香物質多,直接影響香型、持久性以及豐富等。

而武夷山的年平均溫度18.5℃左右,這一溫度,能讓水仙、肉桂、大紅袍等茶樹,積累大量的茶氨酸和芳香物質。

因此,我們在喝正巖茶時,可以感覺到明顯的鮮甜風味,聞到或者是喝到豐富的香氣,花香、果香、木質香、叢味、桂皮香等香型多。

如茶友問:“麻花,你文章裡的巖茶,怎麼香味都這麼多?”

香氣豐富,這是正巖茶的特色之一!

茶好,任性。

"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茶友小劉最近很煩惱。

前段時間託朋友在武夷山的買的大紅袍,居然感受不到巖韻的存在。

用小劉的話來形容,這茶喝著,就像小時候喝的大缸茶一樣,就是水裡面漂著幾根茶葉子,水裡面有點茶味而已。更讓他煩悶至極的是,這盒讓朋友帶的茶葉,居然是在高鐵站臨時買的茶!

高鐵站買茶,並不奇怪,出門旅遊的人,路線規劃好,很難被打亂,或者初來乍到不知應該上三姑紅袍街買特產,就臨時在高鐵站買茶,能理解。

嗯,隨口一問,你是在車站裡買的,還是車站附近買的?

“我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茶!”

OMG!

這下輪到李麻花鬱悶了。

武夷山有兩個高鐵站,一個武夷山北,一個武夷山東。若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特產,那可是在建陽(武夷山鄰縣)境內,從那裡到武夷山正巖產區,車程還要一個多小時!

也就是說,那裡買到的茶,有可能壓根兒就不是什麼正巖茶,只是外山的罷了。

難怪,沒有喝到巖韻。

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後,小劉問到了一個新的問題,巖韻,究竟是種什麼東西?為什麼巖韻只有正巖茶有,半巖、外山沒有呢?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2》

巖韻,到底是什麼?

巖韻,包含兩個字:一個巖,一個韻。

巖韻的“巖”,即岩石。

武夷山風景區,以丹霞地貌著稱,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巖,奇特的丹霞景觀,為一奇觀。

武夷山先民們,篳路藍縷,充分利用丹霞地貌的優勢,圈地種植茶樹,從此有了巖巖有茶,非巖不茶的現象。

岩石上種茶,盆栽式茶園,成為巖韻形成的重要條件之一。

巖韻的“韻”,是指韻味,氣韻,是某一種事物,帶給人的獨特的感受,包括氣味、形狀所形成的綜合感受。

巖韻,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理解,就是生長在岩石上的茶所擁有的獨特韻致。這是武夷山獨有的丹霞地貌、獨特的氣候條件,賦予茶樹的一種獨特的韻致、獨特的味道,是蘊含在細胞裡的DNA,並且,只有這個地方的茶樹,才有的氣味。

喝武夷正巖所產的巖茶,會發現它們總有些風韻,十分神似。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其一、香氣幽長、細膩。

不論是水仙,或者是肉桂,它們的香氣細膩婉轉,層次多變,幽長且持久,從第一衝到第十二衝,香氣未曾停歇,層出不窮的香氣,像是寶藏,等候被髮掘。

正巖茶,都有書香世家那般的書卷氣,如陌上君子,又如大家閨秀。舉手投足之間,不急不躁,不疾不徐。香氣,就這樣安靜地到來,在你的鼻腔、味蕾上緩緩舒展開,如水墨畫,點染勾勒,饒有情趣。

其二、茶湯醇厚,有漿感。

細細掂量湯水,茶湯有重量,有厚度,有質感,有漿感,有骨鯁,有勁道。

用舌頭輕輕推動茶湯,能夠感受到明顯的厚實感,似一股隱形的力量在與你博弈。再掂量茶湯,能夠體會到湯水是有重量的,而不是輕飄飄的。

其三、茶味持久,回甘生津

正巖中的巖茶,勝在持久性。茶不僅耐泡,每一衝的茶味還持久,即便泡到十二衝後,湯水淡了,卻不會化作水,依舊可感受到茶味,仍舊茶中有物。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3》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溫度適宜。

茶樹喜陰,這是千百年來進化後的特性。

麻花查閱了相關論文,當年平均氣溫在12~14℃、年有效積溫大於10℃、晝夜溫差在10℃左右時,茶樹葉表現為:嫩莖粗、節間長、持嫩性強,氨基酸和芳香物質積累多。

氨基酸和芳香物質多,是香氣和滋味的重要來源之一。

氨基酸含量高,茶葉鮮爽,鮮甜。

芳香物質多,直接影響香型、持久性以及豐富等。

而武夷山的年平均溫度18.5℃左右,這一溫度,能讓水仙、肉桂、大紅袍等茶樹,積累大量的茶氨酸和芳香物質。

因此,我們在喝正巖茶時,可以感覺到明顯的鮮甜風味,聞到或者是喝到豐富的香氣,花香、果香、木質香、叢味、桂皮香等香型多。

如茶友問:“麻花,你文章裡的巖茶,怎麼香味都這麼多?”

香氣豐富,這是正巖茶的特色之一!

茶好,任性。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茶友小劉最近很煩惱。

前段時間託朋友在武夷山的買的大紅袍,居然感受不到巖韻的存在。

用小劉的話來形容,這茶喝著,就像小時候喝的大缸茶一樣,就是水裡面漂著幾根茶葉子,水裡面有點茶味而已。更讓他煩悶至極的是,這盒讓朋友帶的茶葉,居然是在高鐵站臨時買的茶!

高鐵站買茶,並不奇怪,出門旅遊的人,路線規劃好,很難被打亂,或者初來乍到不知應該上三姑紅袍街買特產,就臨時在高鐵站買茶,能理解。

嗯,隨口一問,你是在車站裡買的,還是車站附近買的?

“我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茶!”

OMG!

這下輪到李麻花鬱悶了。

武夷山有兩個高鐵站,一個武夷山北,一個武夷山東。若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特產,那可是在建陽(武夷山鄰縣)境內,從那裡到武夷山正巖產區,車程還要一個多小時!

也就是說,那裡買到的茶,有可能壓根兒就不是什麼正巖茶,只是外山的罷了。

難怪,沒有喝到巖韻。

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後,小劉問到了一個新的問題,巖韻,究竟是種什麼東西?為什麼巖韻只有正巖茶有,半巖、外山沒有呢?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2》

巖韻,到底是什麼?

巖韻,包含兩個字:一個巖,一個韻。

巖韻的“巖”,即岩石。

武夷山風景區,以丹霞地貌著稱,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巖,奇特的丹霞景觀,為一奇觀。

武夷山先民們,篳路藍縷,充分利用丹霞地貌的優勢,圈地種植茶樹,從此有了巖巖有茶,非巖不茶的現象。

岩石上種茶,盆栽式茶園,成為巖韻形成的重要條件之一。

巖韻的“韻”,是指韻味,氣韻,是某一種事物,帶給人的獨特的感受,包括氣味、形狀所形成的綜合感受。

巖韻,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理解,就是生長在岩石上的茶所擁有的獨特韻致。這是武夷山獨有的丹霞地貌、獨特的氣候條件,賦予茶樹的一種獨特的韻致、獨特的味道,是蘊含在細胞裡的DNA,並且,只有這個地方的茶樹,才有的氣味。

喝武夷正巖所產的巖茶,會發現它們總有些風韻,十分神似。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其一、香氣幽長、細膩。

不論是水仙,或者是肉桂,它們的香氣細膩婉轉,層次多變,幽長且持久,從第一衝到第十二衝,香氣未曾停歇,層出不窮的香氣,像是寶藏,等候被髮掘。

正巖茶,都有書香世家那般的書卷氣,如陌上君子,又如大家閨秀。舉手投足之間,不急不躁,不疾不徐。香氣,就這樣安靜地到來,在你的鼻腔、味蕾上緩緩舒展開,如水墨畫,點染勾勒,饒有情趣。

其二、茶湯醇厚,有漿感。

細細掂量湯水,茶湯有重量,有厚度,有質感,有漿感,有骨鯁,有勁道。

用舌頭輕輕推動茶湯,能夠感受到明顯的厚實感,似一股隱形的力量在與你博弈。再掂量茶湯,能夠體會到湯水是有重量的,而不是輕飄飄的。

其三、茶味持久,回甘生津

正巖中的巖茶,勝在持久性。茶不僅耐泡,每一衝的茶味還持久,即便泡到十二衝後,湯水淡了,卻不會化作水,依舊可感受到茶味,仍舊茶中有物。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3》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溫度適宜。

茶樹喜陰,這是千百年來進化後的特性。

麻花查閱了相關論文,當年平均氣溫在12~14℃、年有效積溫大於10℃、晝夜溫差在10℃左右時,茶樹葉表現為:嫩莖粗、節間長、持嫩性強,氨基酸和芳香物質積累多。

氨基酸和芳香物質多,是香氣和滋味的重要來源之一。

氨基酸含量高,茶葉鮮爽,鮮甜。

芳香物質多,直接影響香型、持久性以及豐富等。

而武夷山的年平均溫度18.5℃左右,這一溫度,能讓水仙、肉桂、大紅袍等茶樹,積累大量的茶氨酸和芳香物質。

因此,我們在喝正巖茶時,可以感覺到明顯的鮮甜風味,聞到或者是喝到豐富的香氣,花香、果香、木質香、叢味、桂皮香等香型多。

如茶友問:“麻花,你文章裡的巖茶,怎麼香味都這麼多?”

香氣豐富,這是正巖茶的特色之一!

茶好,任性。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4》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光照適中。

茶樹還有另一個特性:喜光。

茶樹在生長髮育過程中,90%~95%幹物質是通過光合作用獲得的。

換言之,光合作用強烈,有機物積累多,這些有機物就包括茶氨酸、茶多酚、茶多糖、果膠、芳香物質等等。

武夷山年平均有效光照達1350小時,光照較為充足,因此巖茶擁有充分的內在物質。當這些有機物的含量高了之後,巖茶的香型豐富,滋味甘醇,能夠輕鬆體會到巖韻的風采。

故而才有了之後的蘭花香、桂花香、梔子花香、夜蘭香等豐富的香氣,甘醇濃郁、勁道綿柔的湯水。

過猶不及。

茶樹雖然喜光,但也不能一味暴晒。暴晒,只會破壞茶品質,過強的光照會導致葉片失水老化。

適宜的光照,才是最好。

並且,照射在茶樹上的光線,最好是漫射光,而不是直射光。

漫射光下,有利於氨基酸、維生素形成。從而有新梢內含物豐富、葉肥嫩,香高味濃的特點。

而正巖產區內,空氣溼度大,正好能創造漫射光的條件。

"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茶友小劉最近很煩惱。

前段時間託朋友在武夷山的買的大紅袍,居然感受不到巖韻的存在。

用小劉的話來形容,這茶喝著,就像小時候喝的大缸茶一樣,就是水裡面漂著幾根茶葉子,水裡面有點茶味而已。更讓他煩悶至極的是,這盒讓朋友帶的茶葉,居然是在高鐵站臨時買的茶!

高鐵站買茶,並不奇怪,出門旅遊的人,路線規劃好,很難被打亂,或者初來乍到不知應該上三姑紅袍街買特產,就臨時在高鐵站買茶,能理解。

嗯,隨口一問,你是在車站裡買的,還是車站附近買的?

“我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茶!”

OMG!

這下輪到李麻花鬱悶了。

武夷山有兩個高鐵站,一個武夷山北,一個武夷山東。若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特產,那可是在建陽(武夷山鄰縣)境內,從那裡到武夷山正巖產區,車程還要一個多小時!

也就是說,那裡買到的茶,有可能壓根兒就不是什麼正巖茶,只是外山的罷了。

難怪,沒有喝到巖韻。

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後,小劉問到了一個新的問題,巖韻,究竟是種什麼東西?為什麼巖韻只有正巖茶有,半巖、外山沒有呢?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2》

巖韻,到底是什麼?

巖韻,包含兩個字:一個巖,一個韻。

巖韻的“巖”,即岩石。

武夷山風景區,以丹霞地貌著稱,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巖,奇特的丹霞景觀,為一奇觀。

武夷山先民們,篳路藍縷,充分利用丹霞地貌的優勢,圈地種植茶樹,從此有了巖巖有茶,非巖不茶的現象。

岩石上種茶,盆栽式茶園,成為巖韻形成的重要條件之一。

巖韻的“韻”,是指韻味,氣韻,是某一種事物,帶給人的獨特的感受,包括氣味、形狀所形成的綜合感受。

巖韻,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理解,就是生長在岩石上的茶所擁有的獨特韻致。這是武夷山獨有的丹霞地貌、獨特的氣候條件,賦予茶樹的一種獨特的韻致、獨特的味道,是蘊含在細胞裡的DNA,並且,只有這個地方的茶樹,才有的氣味。

喝武夷正巖所產的巖茶,會發現它們總有些風韻,十分神似。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其一、香氣幽長、細膩。

不論是水仙,或者是肉桂,它們的香氣細膩婉轉,層次多變,幽長且持久,從第一衝到第十二衝,香氣未曾停歇,層出不窮的香氣,像是寶藏,等候被髮掘。

正巖茶,都有書香世家那般的書卷氣,如陌上君子,又如大家閨秀。舉手投足之間,不急不躁,不疾不徐。香氣,就這樣安靜地到來,在你的鼻腔、味蕾上緩緩舒展開,如水墨畫,點染勾勒,饒有情趣。

其二、茶湯醇厚,有漿感。

細細掂量湯水,茶湯有重量,有厚度,有質感,有漿感,有骨鯁,有勁道。

用舌頭輕輕推動茶湯,能夠感受到明顯的厚實感,似一股隱形的力量在與你博弈。再掂量茶湯,能夠體會到湯水是有重量的,而不是輕飄飄的。

其三、茶味持久,回甘生津

正巖中的巖茶,勝在持久性。茶不僅耐泡,每一衝的茶味還持久,即便泡到十二衝後,湯水淡了,卻不會化作水,依舊可感受到茶味,仍舊茶中有物。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3》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溫度適宜。

茶樹喜陰,這是千百年來進化後的特性。

麻花查閱了相關論文,當年平均氣溫在12~14℃、年有效積溫大於10℃、晝夜溫差在10℃左右時,茶樹葉表現為:嫩莖粗、節間長、持嫩性強,氨基酸和芳香物質積累多。

氨基酸和芳香物質多,是香氣和滋味的重要來源之一。

氨基酸含量高,茶葉鮮爽,鮮甜。

芳香物質多,直接影響香型、持久性以及豐富等。

而武夷山的年平均溫度18.5℃左右,這一溫度,能讓水仙、肉桂、大紅袍等茶樹,積累大量的茶氨酸和芳香物質。

因此,我們在喝正巖茶時,可以感覺到明顯的鮮甜風味,聞到或者是喝到豐富的香氣,花香、果香、木質香、叢味、桂皮香等香型多。

如茶友問:“麻花,你文章裡的巖茶,怎麼香味都這麼多?”

香氣豐富,這是正巖茶的特色之一!

茶好,任性。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4》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光照適中。

茶樹還有另一個特性:喜光。

茶樹在生長髮育過程中,90%~95%幹物質是通過光合作用獲得的。

換言之,光合作用強烈,有機物積累多,這些有機物就包括茶氨酸、茶多酚、茶多糖、果膠、芳香物質等等。

武夷山年平均有效光照達1350小時,光照較為充足,因此巖茶擁有充分的內在物質。當這些有機物的含量高了之後,巖茶的香型豐富,滋味甘醇,能夠輕鬆體會到巖韻的風采。

故而才有了之後的蘭花香、桂花香、梔子花香、夜蘭香等豐富的香氣,甘醇濃郁、勁道綿柔的湯水。

過猶不及。

茶樹雖然喜光,但也不能一味暴晒。暴晒,只會破壞茶品質,過強的光照會導致葉片失水老化。

適宜的光照,才是最好。

並且,照射在茶樹上的光線,最好是漫射光,而不是直射光。

漫射光下,有利於氨基酸、維生素形成。從而有新梢內含物豐富、葉肥嫩,香高味濃的特點。

而正巖產區內,空氣溼度大,正好能創造漫射光的條件。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茶友小劉最近很煩惱。

前段時間託朋友在武夷山的買的大紅袍,居然感受不到巖韻的存在。

用小劉的話來形容,這茶喝著,就像小時候喝的大缸茶一樣,就是水裡面漂著幾根茶葉子,水裡面有點茶味而已。更讓他煩悶至極的是,這盒讓朋友帶的茶葉,居然是在高鐵站臨時買的茶!

高鐵站買茶,並不奇怪,出門旅遊的人,路線規劃好,很難被打亂,或者初來乍到不知應該上三姑紅袍街買特產,就臨時在高鐵站買茶,能理解。

嗯,隨口一問,你是在車站裡買的,還是車站附近買的?

“我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茶!”

OMG!

這下輪到李麻花鬱悶了。

武夷山有兩個高鐵站,一個武夷山北,一個武夷山東。若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特產,那可是在建陽(武夷山鄰縣)境內,從那裡到武夷山正巖產區,車程還要一個多小時!

也就是說,那裡買到的茶,有可能壓根兒就不是什麼正巖茶,只是外山的罷了。

難怪,沒有喝到巖韻。

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後,小劉問到了一個新的問題,巖韻,究竟是種什麼東西?為什麼巖韻只有正巖茶有,半巖、外山沒有呢?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2》

巖韻,到底是什麼?

巖韻,包含兩個字:一個巖,一個韻。

巖韻的“巖”,即岩石。

武夷山風景區,以丹霞地貌著稱,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巖,奇特的丹霞景觀,為一奇觀。

武夷山先民們,篳路藍縷,充分利用丹霞地貌的優勢,圈地種植茶樹,從此有了巖巖有茶,非巖不茶的現象。

岩石上種茶,盆栽式茶園,成為巖韻形成的重要條件之一。

巖韻的“韻”,是指韻味,氣韻,是某一種事物,帶給人的獨特的感受,包括氣味、形狀所形成的綜合感受。

巖韻,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理解,就是生長在岩石上的茶所擁有的獨特韻致。這是武夷山獨有的丹霞地貌、獨特的氣候條件,賦予茶樹的一種獨特的韻致、獨特的味道,是蘊含在細胞裡的DNA,並且,只有這個地方的茶樹,才有的氣味。

喝武夷正巖所產的巖茶,會發現它們總有些風韻,十分神似。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其一、香氣幽長、細膩。

不論是水仙,或者是肉桂,它們的香氣細膩婉轉,層次多變,幽長且持久,從第一衝到第十二衝,香氣未曾停歇,層出不窮的香氣,像是寶藏,等候被髮掘。

正巖茶,都有書香世家那般的書卷氣,如陌上君子,又如大家閨秀。舉手投足之間,不急不躁,不疾不徐。香氣,就這樣安靜地到來,在你的鼻腔、味蕾上緩緩舒展開,如水墨畫,點染勾勒,饒有情趣。

其二、茶湯醇厚,有漿感。

細細掂量湯水,茶湯有重量,有厚度,有質感,有漿感,有骨鯁,有勁道。

用舌頭輕輕推動茶湯,能夠感受到明顯的厚實感,似一股隱形的力量在與你博弈。再掂量茶湯,能夠體會到湯水是有重量的,而不是輕飄飄的。

其三、茶味持久,回甘生津

正巖中的巖茶,勝在持久性。茶不僅耐泡,每一衝的茶味還持久,即便泡到十二衝後,湯水淡了,卻不會化作水,依舊可感受到茶味,仍舊茶中有物。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3》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溫度適宜。

茶樹喜陰,這是千百年來進化後的特性。

麻花查閱了相關論文,當年平均氣溫在12~14℃、年有效積溫大於10℃、晝夜溫差在10℃左右時,茶樹葉表現為:嫩莖粗、節間長、持嫩性強,氨基酸和芳香物質積累多。

氨基酸和芳香物質多,是香氣和滋味的重要來源之一。

氨基酸含量高,茶葉鮮爽,鮮甜。

芳香物質多,直接影響香型、持久性以及豐富等。

而武夷山的年平均溫度18.5℃左右,這一溫度,能讓水仙、肉桂、大紅袍等茶樹,積累大量的茶氨酸和芳香物質。

因此,我們在喝正巖茶時,可以感覺到明顯的鮮甜風味,聞到或者是喝到豐富的香氣,花香、果香、木質香、叢味、桂皮香等香型多。

如茶友問:“麻花,你文章裡的巖茶,怎麼香味都這麼多?”

香氣豐富,這是正巖茶的特色之一!

茶好,任性。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4》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光照適中。

茶樹還有另一個特性:喜光。

茶樹在生長髮育過程中,90%~95%幹物質是通過光合作用獲得的。

換言之,光合作用強烈,有機物積累多,這些有機物就包括茶氨酸、茶多酚、茶多糖、果膠、芳香物質等等。

武夷山年平均有效光照達1350小時,光照較為充足,因此巖茶擁有充分的內在物質。當這些有機物的含量高了之後,巖茶的香型豐富,滋味甘醇,能夠輕鬆體會到巖韻的風采。

故而才有了之後的蘭花香、桂花香、梔子花香、夜蘭香等豐富的香氣,甘醇濃郁、勁道綿柔的湯水。

過猶不及。

茶樹雖然喜光,但也不能一味暴晒。暴晒,只會破壞茶品質,過強的光照會導致葉片失水老化。

適宜的光照,才是最好。

並且,照射在茶樹上的光線,最好是漫射光,而不是直射光。

漫射光下,有利於氨基酸、維生素形成。從而有新梢內含物豐富、葉肥嫩,香高味濃的特點。

而正巖產區內,空氣溼度大,正好能創造漫射光的條件。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5》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水汽充足。

水汽,為巖韻形成提供另一個有利條件。

武夷山有幽澗流泉,山間常年雲霧瀰漫,年平均相對溼度在80%左右。

正如沈涵《謝王適庵惠武夷茶詩》雲:“香含玉女峰頭露,潤帶珠簾洞口雲”。

溼度大,也能促成巖韻的形成。

一來,充足的水汽,能夠滋養茶樹,及時補充水分。茶樹在水汽豐富的條件下,隨時都能做SPA。

就像我們人一樣,要及時補水,才能會膠原蛋白滿滿,保持青春。

水汽充足的情況下,也能讓茶樹的物質運輸變得順暢,更能確保各類物質多多地積累。

這才有了正巖茶豐富香氣,醇厚的湯水,以及獨特的韻致。

二來,水汽能夠形成雲霧。雲霧層,是重要的保護傘,能夠過濾有害的光線,留下有益的光波,也就是茶樹喜歡的漫射光。

漫射光下,茶樹可以積累比較多的含氮物質,自然就有了之後的馥郁香氣及醇厚口感。

"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茶友小劉最近很煩惱。

前段時間託朋友在武夷山的買的大紅袍,居然感受不到巖韻的存在。

用小劉的話來形容,這茶喝著,就像小時候喝的大缸茶一樣,就是水裡面漂著幾根茶葉子,水裡面有點茶味而已。更讓他煩悶至極的是,這盒讓朋友帶的茶葉,居然是在高鐵站臨時買的茶!

高鐵站買茶,並不奇怪,出門旅遊的人,路線規劃好,很難被打亂,或者初來乍到不知應該上三姑紅袍街買特產,就臨時在高鐵站買茶,能理解。

嗯,隨口一問,你是在車站裡買的,還是車站附近買的?

“我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茶!”

OMG!

這下輪到李麻花鬱悶了。

武夷山有兩個高鐵站,一個武夷山北,一個武夷山東。若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特產,那可是在建陽(武夷山鄰縣)境內,從那裡到武夷山正巖產區,車程還要一個多小時!

也就是說,那裡買到的茶,有可能壓根兒就不是什麼正巖茶,只是外山的罷了。

難怪,沒有喝到巖韻。

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後,小劉問到了一個新的問題,巖韻,究竟是種什麼東西?為什麼巖韻只有正巖茶有,半巖、外山沒有呢?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2》

巖韻,到底是什麼?

巖韻,包含兩個字:一個巖,一個韻。

巖韻的“巖”,即岩石。

武夷山風景區,以丹霞地貌著稱,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巖,奇特的丹霞景觀,為一奇觀。

武夷山先民們,篳路藍縷,充分利用丹霞地貌的優勢,圈地種植茶樹,從此有了巖巖有茶,非巖不茶的現象。

岩石上種茶,盆栽式茶園,成為巖韻形成的重要條件之一。

巖韻的“韻”,是指韻味,氣韻,是某一種事物,帶給人的獨特的感受,包括氣味、形狀所形成的綜合感受。

巖韻,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理解,就是生長在岩石上的茶所擁有的獨特韻致。這是武夷山獨有的丹霞地貌、獨特的氣候條件,賦予茶樹的一種獨特的韻致、獨特的味道,是蘊含在細胞裡的DNA,並且,只有這個地方的茶樹,才有的氣味。

喝武夷正巖所產的巖茶,會發現它們總有些風韻,十分神似。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其一、香氣幽長、細膩。

不論是水仙,或者是肉桂,它們的香氣細膩婉轉,層次多變,幽長且持久,從第一衝到第十二衝,香氣未曾停歇,層出不窮的香氣,像是寶藏,等候被髮掘。

正巖茶,都有書香世家那般的書卷氣,如陌上君子,又如大家閨秀。舉手投足之間,不急不躁,不疾不徐。香氣,就這樣安靜地到來,在你的鼻腔、味蕾上緩緩舒展開,如水墨畫,點染勾勒,饒有情趣。

其二、茶湯醇厚,有漿感。

細細掂量湯水,茶湯有重量,有厚度,有質感,有漿感,有骨鯁,有勁道。

用舌頭輕輕推動茶湯,能夠感受到明顯的厚實感,似一股隱形的力量在與你博弈。再掂量茶湯,能夠體會到湯水是有重量的,而不是輕飄飄的。

其三、茶味持久,回甘生津

正巖中的巖茶,勝在持久性。茶不僅耐泡,每一衝的茶味還持久,即便泡到十二衝後,湯水淡了,卻不會化作水,依舊可感受到茶味,仍舊茶中有物。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3》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溫度適宜。

茶樹喜陰,這是千百年來進化後的特性。

麻花查閱了相關論文,當年平均氣溫在12~14℃、年有效積溫大於10℃、晝夜溫差在10℃左右時,茶樹葉表現為:嫩莖粗、節間長、持嫩性強,氨基酸和芳香物質積累多。

氨基酸和芳香物質多,是香氣和滋味的重要來源之一。

氨基酸含量高,茶葉鮮爽,鮮甜。

芳香物質多,直接影響香型、持久性以及豐富等。

而武夷山的年平均溫度18.5℃左右,這一溫度,能讓水仙、肉桂、大紅袍等茶樹,積累大量的茶氨酸和芳香物質。

因此,我們在喝正巖茶時,可以感覺到明顯的鮮甜風味,聞到或者是喝到豐富的香氣,花香、果香、木質香、叢味、桂皮香等香型多。

如茶友問:“麻花,你文章裡的巖茶,怎麼香味都這麼多?”

香氣豐富,這是正巖茶的特色之一!

茶好,任性。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4》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光照適中。

茶樹還有另一個特性:喜光。

茶樹在生長髮育過程中,90%~95%幹物質是通過光合作用獲得的。

換言之,光合作用強烈,有機物積累多,這些有機物就包括茶氨酸、茶多酚、茶多糖、果膠、芳香物質等等。

武夷山年平均有效光照達1350小時,光照較為充足,因此巖茶擁有充分的內在物質。當這些有機物的含量高了之後,巖茶的香型豐富,滋味甘醇,能夠輕鬆體會到巖韻的風采。

故而才有了之後的蘭花香、桂花香、梔子花香、夜蘭香等豐富的香氣,甘醇濃郁、勁道綿柔的湯水。

過猶不及。

茶樹雖然喜光,但也不能一味暴晒。暴晒,只會破壞茶品質,過強的光照會導致葉片失水老化。

適宜的光照,才是最好。

並且,照射在茶樹上的光線,最好是漫射光,而不是直射光。

漫射光下,有利於氨基酸、維生素形成。從而有新梢內含物豐富、葉肥嫩,香高味濃的特點。

而正巖產區內,空氣溼度大,正好能創造漫射光的條件。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5》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水汽充足。

水汽,為巖韻形成提供另一個有利條件。

武夷山有幽澗流泉,山間常年雲霧瀰漫,年平均相對溼度在80%左右。

正如沈涵《謝王適庵惠武夷茶詩》雲:“香含玉女峰頭露,潤帶珠簾洞口雲”。

溼度大,也能促成巖韻的形成。

一來,充足的水汽,能夠滋養茶樹,及時補充水分。茶樹在水汽豐富的條件下,隨時都能做SPA。

就像我們人一樣,要及時補水,才能會膠原蛋白滿滿,保持青春。

水汽充足的情況下,也能讓茶樹的物質運輸變得順暢,更能確保各類物質多多地積累。

這才有了正巖茶豐富香氣,醇厚的湯水,以及獨特的韻致。

二來,水汽能夠形成雲霧。雲霧層,是重要的保護傘,能夠過濾有害的光線,留下有益的光波,也就是茶樹喜歡的漫射光。

漫射光下,茶樹可以積累比較多的含氮物質,自然就有了之後的馥郁香氣及醇厚口感。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茶友小劉最近很煩惱。

前段時間託朋友在武夷山的買的大紅袍,居然感受不到巖韻的存在。

用小劉的話來形容,這茶喝著,就像小時候喝的大缸茶一樣,就是水裡面漂著幾根茶葉子,水裡面有點茶味而已。更讓他煩悶至極的是,這盒讓朋友帶的茶葉,居然是在高鐵站臨時買的茶!

高鐵站買茶,並不奇怪,出門旅遊的人,路線規劃好,很難被打亂,或者初來乍到不知應該上三姑紅袍街買特產,就臨時在高鐵站買茶,能理解。

嗯,隨口一問,你是在車站裡買的,還是車站附近買的?

“我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茶!”

OMG!

這下輪到李麻花鬱悶了。

武夷山有兩個高鐵站,一個武夷山北,一個武夷山東。若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特產,那可是在建陽(武夷山鄰縣)境內,從那裡到武夷山正巖產區,車程還要一個多小時!

也就是說,那裡買到的茶,有可能壓根兒就不是什麼正巖茶,只是外山的罷了。

難怪,沒有喝到巖韻。

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後,小劉問到了一個新的問題,巖韻,究竟是種什麼東西?為什麼巖韻只有正巖茶有,半巖、外山沒有呢?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2》

巖韻,到底是什麼?

巖韻,包含兩個字:一個巖,一個韻。

巖韻的“巖”,即岩石。

武夷山風景區,以丹霞地貌著稱,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巖,奇特的丹霞景觀,為一奇觀。

武夷山先民們,篳路藍縷,充分利用丹霞地貌的優勢,圈地種植茶樹,從此有了巖巖有茶,非巖不茶的現象。

岩石上種茶,盆栽式茶園,成為巖韻形成的重要條件之一。

巖韻的“韻”,是指韻味,氣韻,是某一種事物,帶給人的獨特的感受,包括氣味、形狀所形成的綜合感受。

巖韻,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理解,就是生長在岩石上的茶所擁有的獨特韻致。這是武夷山獨有的丹霞地貌、獨特的氣候條件,賦予茶樹的一種獨特的韻致、獨特的味道,是蘊含在細胞裡的DNA,並且,只有這個地方的茶樹,才有的氣味。

喝武夷正巖所產的巖茶,會發現它們總有些風韻,十分神似。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其一、香氣幽長、細膩。

不論是水仙,或者是肉桂,它們的香氣細膩婉轉,層次多變,幽長且持久,從第一衝到第十二衝,香氣未曾停歇,層出不窮的香氣,像是寶藏,等候被髮掘。

正巖茶,都有書香世家那般的書卷氣,如陌上君子,又如大家閨秀。舉手投足之間,不急不躁,不疾不徐。香氣,就這樣安靜地到來,在你的鼻腔、味蕾上緩緩舒展開,如水墨畫,點染勾勒,饒有情趣。

其二、茶湯醇厚,有漿感。

細細掂量湯水,茶湯有重量,有厚度,有質感,有漿感,有骨鯁,有勁道。

用舌頭輕輕推動茶湯,能夠感受到明顯的厚實感,似一股隱形的力量在與你博弈。再掂量茶湯,能夠體會到湯水是有重量的,而不是輕飄飄的。

其三、茶味持久,回甘生津

正巖中的巖茶,勝在持久性。茶不僅耐泡,每一衝的茶味還持久,即便泡到十二衝後,湯水淡了,卻不會化作水,依舊可感受到茶味,仍舊茶中有物。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3》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溫度適宜。

茶樹喜陰,這是千百年來進化後的特性。

麻花查閱了相關論文,當年平均氣溫在12~14℃、年有效積溫大於10℃、晝夜溫差在10℃左右時,茶樹葉表現為:嫩莖粗、節間長、持嫩性強,氨基酸和芳香物質積累多。

氨基酸和芳香物質多,是香氣和滋味的重要來源之一。

氨基酸含量高,茶葉鮮爽,鮮甜。

芳香物質多,直接影響香型、持久性以及豐富等。

而武夷山的年平均溫度18.5℃左右,這一溫度,能讓水仙、肉桂、大紅袍等茶樹,積累大量的茶氨酸和芳香物質。

因此,我們在喝正巖茶時,可以感覺到明顯的鮮甜風味,聞到或者是喝到豐富的香氣,花香、果香、木質香、叢味、桂皮香等香型多。

如茶友問:“麻花,你文章裡的巖茶,怎麼香味都這麼多?”

香氣豐富,這是正巖茶的特色之一!

茶好,任性。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4》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光照適中。

茶樹還有另一個特性:喜光。

茶樹在生長髮育過程中,90%~95%幹物質是通過光合作用獲得的。

換言之,光合作用強烈,有機物積累多,這些有機物就包括茶氨酸、茶多酚、茶多糖、果膠、芳香物質等等。

武夷山年平均有效光照達1350小時,光照較為充足,因此巖茶擁有充分的內在物質。當這些有機物的含量高了之後,巖茶的香型豐富,滋味甘醇,能夠輕鬆體會到巖韻的風采。

故而才有了之後的蘭花香、桂花香、梔子花香、夜蘭香等豐富的香氣,甘醇濃郁、勁道綿柔的湯水。

過猶不及。

茶樹雖然喜光,但也不能一味暴晒。暴晒,只會破壞茶品質,過強的光照會導致葉片失水老化。

適宜的光照,才是最好。

並且,照射在茶樹上的光線,最好是漫射光,而不是直射光。

漫射光下,有利於氨基酸、維生素形成。從而有新梢內含物豐富、葉肥嫩,香高味濃的特點。

而正巖產區內,空氣溼度大,正好能創造漫射光的條件。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5》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水汽充足。

水汽,為巖韻形成提供另一個有利條件。

武夷山有幽澗流泉,山間常年雲霧瀰漫,年平均相對溼度在80%左右。

正如沈涵《謝王適庵惠武夷茶詩》雲:“香含玉女峰頭露,潤帶珠簾洞口雲”。

溼度大,也能促成巖韻的形成。

一來,充足的水汽,能夠滋養茶樹,及時補充水分。茶樹在水汽豐富的條件下,隨時都能做SPA。

就像我們人一樣,要及時補水,才能會膠原蛋白滿滿,保持青春。

水汽充足的情況下,也能讓茶樹的物質運輸變得順暢,更能確保各類物質多多地積累。

這才有了正巖茶豐富香氣,醇厚的湯水,以及獨特的韻致。

二來,水汽能夠形成雲霧。雲霧層,是重要的保護傘,能夠過濾有害的光線,留下有益的光波,也就是茶樹喜歡的漫射光。

漫射光下,茶樹可以積累比較多的含氮物質,自然就有了之後的馥郁香氣及醇厚口感。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6》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氣候環境宜茶。

正巖茶的整體氣候,簡直是為茶樹量身打造,是茶葉的烏托邦。

如三坑兩澗,隨便一處,都是澗水常流,植被繁茂,水熱條件優越。茶樹生活的環境舒適了,才能讓物質積累更為順利。所製造出來的武夷巖茶,巖骨顯露。

同時,正巖茶區整體海拔較高,又是一大地利條件。

高山雲霧出好茶。

較高的海拔,容易形成雲霧層,能夠為茶樹營造天然的屏障,可將大部分對茶樹無用的光線反射,留下有用的光波。

有了雲霧的遮擋,茶氨酸、茶多糖、果膠、茶多酚等物質能夠大量積累,這才有了我們喝到的香氣顯露,湯水清爽,滋味甘甜,回甘生津的巖茶。

相比之下,半巖和外山,就沒有正巖這麼好的氣候條件,海拔低,光照猛烈,直射光強,氣候較為乾燥,在這些條件的綜合作用下,要巖韻自然困難重重。

"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茶友小劉最近很煩惱。

前段時間託朋友在武夷山的買的大紅袍,居然感受不到巖韻的存在。

用小劉的話來形容,這茶喝著,就像小時候喝的大缸茶一樣,就是水裡面漂著幾根茶葉子,水裡面有點茶味而已。更讓他煩悶至極的是,這盒讓朋友帶的茶葉,居然是在高鐵站臨時買的茶!

高鐵站買茶,並不奇怪,出門旅遊的人,路線規劃好,很難被打亂,或者初來乍到不知應該上三姑紅袍街買特產,就臨時在高鐵站買茶,能理解。

嗯,隨口一問,你是在車站裡買的,還是車站附近買的?

“我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茶!”

OMG!

這下輪到李麻花鬱悶了。

武夷山有兩個高鐵站,一個武夷山北,一個武夷山東。若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特產,那可是在建陽(武夷山鄰縣)境內,從那裡到武夷山正巖產區,車程還要一個多小時!

也就是說,那裡買到的茶,有可能壓根兒就不是什麼正巖茶,只是外山的罷了。

難怪,沒有喝到巖韻。

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後,小劉問到了一個新的問題,巖韻,究竟是種什麼東西?為什麼巖韻只有正巖茶有,半巖、外山沒有呢?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2》

巖韻,到底是什麼?

巖韻,包含兩個字:一個巖,一個韻。

巖韻的“巖”,即岩石。

武夷山風景區,以丹霞地貌著稱,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巖,奇特的丹霞景觀,為一奇觀。

武夷山先民們,篳路藍縷,充分利用丹霞地貌的優勢,圈地種植茶樹,從此有了巖巖有茶,非巖不茶的現象。

岩石上種茶,盆栽式茶園,成為巖韻形成的重要條件之一。

巖韻的“韻”,是指韻味,氣韻,是某一種事物,帶給人的獨特的感受,包括氣味、形狀所形成的綜合感受。

巖韻,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理解,就是生長在岩石上的茶所擁有的獨特韻致。這是武夷山獨有的丹霞地貌、獨特的氣候條件,賦予茶樹的一種獨特的韻致、獨特的味道,是蘊含在細胞裡的DNA,並且,只有這個地方的茶樹,才有的氣味。

喝武夷正巖所產的巖茶,會發現它們總有些風韻,十分神似。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其一、香氣幽長、細膩。

不論是水仙,或者是肉桂,它們的香氣細膩婉轉,層次多變,幽長且持久,從第一衝到第十二衝,香氣未曾停歇,層出不窮的香氣,像是寶藏,等候被髮掘。

正巖茶,都有書香世家那般的書卷氣,如陌上君子,又如大家閨秀。舉手投足之間,不急不躁,不疾不徐。香氣,就這樣安靜地到來,在你的鼻腔、味蕾上緩緩舒展開,如水墨畫,點染勾勒,饒有情趣。

其二、茶湯醇厚,有漿感。

細細掂量湯水,茶湯有重量,有厚度,有質感,有漿感,有骨鯁,有勁道。

用舌頭輕輕推動茶湯,能夠感受到明顯的厚實感,似一股隱形的力量在與你博弈。再掂量茶湯,能夠體會到湯水是有重量的,而不是輕飄飄的。

其三、茶味持久,回甘生津

正巖中的巖茶,勝在持久性。茶不僅耐泡,每一衝的茶味還持久,即便泡到十二衝後,湯水淡了,卻不會化作水,依舊可感受到茶味,仍舊茶中有物。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3》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溫度適宜。

茶樹喜陰,這是千百年來進化後的特性。

麻花查閱了相關論文,當年平均氣溫在12~14℃、年有效積溫大於10℃、晝夜溫差在10℃左右時,茶樹葉表現為:嫩莖粗、節間長、持嫩性強,氨基酸和芳香物質積累多。

氨基酸和芳香物質多,是香氣和滋味的重要來源之一。

氨基酸含量高,茶葉鮮爽,鮮甜。

芳香物質多,直接影響香型、持久性以及豐富等。

而武夷山的年平均溫度18.5℃左右,這一溫度,能讓水仙、肉桂、大紅袍等茶樹,積累大量的茶氨酸和芳香物質。

因此,我們在喝正巖茶時,可以感覺到明顯的鮮甜風味,聞到或者是喝到豐富的香氣,花香、果香、木質香、叢味、桂皮香等香型多。

如茶友問:“麻花,你文章裡的巖茶,怎麼香味都這麼多?”

香氣豐富,這是正巖茶的特色之一!

茶好,任性。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4》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光照適中。

茶樹還有另一個特性:喜光。

茶樹在生長髮育過程中,90%~95%幹物質是通過光合作用獲得的。

換言之,光合作用強烈,有機物積累多,這些有機物就包括茶氨酸、茶多酚、茶多糖、果膠、芳香物質等等。

武夷山年平均有效光照達1350小時,光照較為充足,因此巖茶擁有充分的內在物質。當這些有機物的含量高了之後,巖茶的香型豐富,滋味甘醇,能夠輕鬆體會到巖韻的風采。

故而才有了之後的蘭花香、桂花香、梔子花香、夜蘭香等豐富的香氣,甘醇濃郁、勁道綿柔的湯水。

過猶不及。

茶樹雖然喜光,但也不能一味暴晒。暴晒,只會破壞茶品質,過強的光照會導致葉片失水老化。

適宜的光照,才是最好。

並且,照射在茶樹上的光線,最好是漫射光,而不是直射光。

漫射光下,有利於氨基酸、維生素形成。從而有新梢內含物豐富、葉肥嫩,香高味濃的特點。

而正巖產區內,空氣溼度大,正好能創造漫射光的條件。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5》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水汽充足。

水汽,為巖韻形成提供另一個有利條件。

武夷山有幽澗流泉,山間常年雲霧瀰漫,年平均相對溼度在80%左右。

正如沈涵《謝王適庵惠武夷茶詩》雲:“香含玉女峰頭露,潤帶珠簾洞口雲”。

溼度大,也能促成巖韻的形成。

一來,充足的水汽,能夠滋養茶樹,及時補充水分。茶樹在水汽豐富的條件下,隨時都能做SPA。

就像我們人一樣,要及時補水,才能會膠原蛋白滿滿,保持青春。

水汽充足的情況下,也能讓茶樹的物質運輸變得順暢,更能確保各類物質多多地積累。

這才有了正巖茶豐富香氣,醇厚的湯水,以及獨特的韻致。

二來,水汽能夠形成雲霧。雲霧層,是重要的保護傘,能夠過濾有害的光線,留下有益的光波,也就是茶樹喜歡的漫射光。

漫射光下,茶樹可以積累比較多的含氮物質,自然就有了之後的馥郁香氣及醇厚口感。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6》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氣候環境宜茶。

正巖茶的整體氣候,簡直是為茶樹量身打造,是茶葉的烏托邦。

如三坑兩澗,隨便一處,都是澗水常流,植被繁茂,水熱條件優越。茶樹生活的環境舒適了,才能讓物質積累更為順利。所製造出來的武夷巖茶,巖骨顯露。

同時,正巖茶區整體海拔較高,又是一大地利條件。

高山雲霧出好茶。

較高的海拔,容易形成雲霧層,能夠為茶樹營造天然的屏障,可將大部分對茶樹無用的光線反射,留下有用的光波。

有了雲霧的遮擋,茶氨酸、茶多糖、果膠、茶多酚等物質能夠大量積累,這才有了我們喝到的香氣顯露,湯水清爽,滋味甘甜,回甘生津的巖茶。

相比之下,半巖和外山,就沒有正巖這麼好的氣候條件,海拔低,光照猛烈,直射光強,氣候較為乾燥,在這些條件的綜合作用下,要巖韻自然困難重重。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茶友小劉最近很煩惱。

前段時間託朋友在武夷山的買的大紅袍,居然感受不到巖韻的存在。

用小劉的話來形容,這茶喝著,就像小時候喝的大缸茶一樣,就是水裡面漂著幾根茶葉子,水裡面有點茶味而已。更讓他煩悶至極的是,這盒讓朋友帶的茶葉,居然是在高鐵站臨時買的茶!

高鐵站買茶,並不奇怪,出門旅遊的人,路線規劃好,很難被打亂,或者初來乍到不知應該上三姑紅袍街買特產,就臨時在高鐵站買茶,能理解。

嗯,隨口一問,你是在車站裡買的,還是車站附近買的?

“我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茶!”

OMG!

這下輪到李麻花鬱悶了。

武夷山有兩個高鐵站,一個武夷山北,一個武夷山東。若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特產,那可是在建陽(武夷山鄰縣)境內,從那裡到武夷山正巖產區,車程還要一個多小時!

也就是說,那裡買到的茶,有可能壓根兒就不是什麼正巖茶,只是外山的罷了。

難怪,沒有喝到巖韻。

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後,小劉問到了一個新的問題,巖韻,究竟是種什麼東西?為什麼巖韻只有正巖茶有,半巖、外山沒有呢?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2》

巖韻,到底是什麼?

巖韻,包含兩個字:一個巖,一個韻。

巖韻的“巖”,即岩石。

武夷山風景區,以丹霞地貌著稱,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巖,奇特的丹霞景觀,為一奇觀。

武夷山先民們,篳路藍縷,充分利用丹霞地貌的優勢,圈地種植茶樹,從此有了巖巖有茶,非巖不茶的現象。

岩石上種茶,盆栽式茶園,成為巖韻形成的重要條件之一。

巖韻的“韻”,是指韻味,氣韻,是某一種事物,帶給人的獨特的感受,包括氣味、形狀所形成的綜合感受。

巖韻,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理解,就是生長在岩石上的茶所擁有的獨特韻致。這是武夷山獨有的丹霞地貌、獨特的氣候條件,賦予茶樹的一種獨特的韻致、獨特的味道,是蘊含在細胞裡的DNA,並且,只有這個地方的茶樹,才有的氣味。

喝武夷正巖所產的巖茶,會發現它們總有些風韻,十分神似。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其一、香氣幽長、細膩。

不論是水仙,或者是肉桂,它們的香氣細膩婉轉,層次多變,幽長且持久,從第一衝到第十二衝,香氣未曾停歇,層出不窮的香氣,像是寶藏,等候被髮掘。

正巖茶,都有書香世家那般的書卷氣,如陌上君子,又如大家閨秀。舉手投足之間,不急不躁,不疾不徐。香氣,就這樣安靜地到來,在你的鼻腔、味蕾上緩緩舒展開,如水墨畫,點染勾勒,饒有情趣。

其二、茶湯醇厚,有漿感。

細細掂量湯水,茶湯有重量,有厚度,有質感,有漿感,有骨鯁,有勁道。

用舌頭輕輕推動茶湯,能夠感受到明顯的厚實感,似一股隱形的力量在與你博弈。再掂量茶湯,能夠體會到湯水是有重量的,而不是輕飄飄的。

其三、茶味持久,回甘生津

正巖中的巖茶,勝在持久性。茶不僅耐泡,每一衝的茶味還持久,即便泡到十二衝後,湯水淡了,卻不會化作水,依舊可感受到茶味,仍舊茶中有物。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3》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溫度適宜。

茶樹喜陰,這是千百年來進化後的特性。

麻花查閱了相關論文,當年平均氣溫在12~14℃、年有效積溫大於10℃、晝夜溫差在10℃左右時,茶樹葉表現為:嫩莖粗、節間長、持嫩性強,氨基酸和芳香物質積累多。

氨基酸和芳香物質多,是香氣和滋味的重要來源之一。

氨基酸含量高,茶葉鮮爽,鮮甜。

芳香物質多,直接影響香型、持久性以及豐富等。

而武夷山的年平均溫度18.5℃左右,這一溫度,能讓水仙、肉桂、大紅袍等茶樹,積累大量的茶氨酸和芳香物質。

因此,我們在喝正巖茶時,可以感覺到明顯的鮮甜風味,聞到或者是喝到豐富的香氣,花香、果香、木質香、叢味、桂皮香等香型多。

如茶友問:“麻花,你文章裡的巖茶,怎麼香味都這麼多?”

香氣豐富,這是正巖茶的特色之一!

茶好,任性。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4》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光照適中。

茶樹還有另一個特性:喜光。

茶樹在生長髮育過程中,90%~95%幹物質是通過光合作用獲得的。

換言之,光合作用強烈,有機物積累多,這些有機物就包括茶氨酸、茶多酚、茶多糖、果膠、芳香物質等等。

武夷山年平均有效光照達1350小時,光照較為充足,因此巖茶擁有充分的內在物質。當這些有機物的含量高了之後,巖茶的香型豐富,滋味甘醇,能夠輕鬆體會到巖韻的風采。

故而才有了之後的蘭花香、桂花香、梔子花香、夜蘭香等豐富的香氣,甘醇濃郁、勁道綿柔的湯水。

過猶不及。

茶樹雖然喜光,但也不能一味暴晒。暴晒,只會破壞茶品質,過強的光照會導致葉片失水老化。

適宜的光照,才是最好。

並且,照射在茶樹上的光線,最好是漫射光,而不是直射光。

漫射光下,有利於氨基酸、維生素形成。從而有新梢內含物豐富、葉肥嫩,香高味濃的特點。

而正巖產區內,空氣溼度大,正好能創造漫射光的條件。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5》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水汽充足。

水汽,為巖韻形成提供另一個有利條件。

武夷山有幽澗流泉,山間常年雲霧瀰漫,年平均相對溼度在80%左右。

正如沈涵《謝王適庵惠武夷茶詩》雲:“香含玉女峰頭露,潤帶珠簾洞口雲”。

溼度大,也能促成巖韻的形成。

一來,充足的水汽,能夠滋養茶樹,及時補充水分。茶樹在水汽豐富的條件下,隨時都能做SPA。

就像我們人一樣,要及時補水,才能會膠原蛋白滿滿,保持青春。

水汽充足的情況下,也能讓茶樹的物質運輸變得順暢,更能確保各類物質多多地積累。

這才有了正巖茶豐富香氣,醇厚的湯水,以及獨特的韻致。

二來,水汽能夠形成雲霧。雲霧層,是重要的保護傘,能夠過濾有害的光線,留下有益的光波,也就是茶樹喜歡的漫射光。

漫射光下,茶樹可以積累比較多的含氮物質,自然就有了之後的馥郁香氣及醇厚口感。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6》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氣候環境宜茶。

正巖茶的整體氣候,簡直是為茶樹量身打造,是茶葉的烏托邦。

如三坑兩澗,隨便一處,都是澗水常流,植被繁茂,水熱條件優越。茶樹生活的環境舒適了,才能讓物質積累更為順利。所製造出來的武夷巖茶,巖骨顯露。

同時,正巖茶區整體海拔較高,又是一大地利條件。

高山雲霧出好茶。

較高的海拔,容易形成雲霧層,能夠為茶樹營造天然的屏障,可將大部分對茶樹無用的光線反射,留下有用的光波。

有了雲霧的遮擋,茶氨酸、茶多糖、果膠、茶多酚等物質能夠大量積累,這才有了我們喝到的香氣顯露,湯水清爽,滋味甘甜,回甘生津的巖茶。

相比之下,半巖和外山,就沒有正巖這麼好的氣候條件,海拔低,光照猛烈,直射光強,氣候較為乾燥,在這些條件的綜合作用下,要巖韻自然困難重重。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7》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土壤結構適合茶葉生長。

“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就連不起眼的土壤,也有末位淘汰制。

武夷山,屬於丹霞地貌,其地質,屬白堊紀武夷層,下部為石英班巖,中部為礫岩、紅沙岩、頁岩、凝灰岩及火山礫岩五者相間成層。茶園土壤的成土母巖,絕大部分為火山礫岩、紅沙岩及頁岩組成。

其中正巖產區土壤,屬於陸羽筆下的“爛石”,含砂礫量較多,達24.83~29.47%,土層較厚、土壤疏鬆、孔隙度50%左右,土壤通氣性好,有利於排水,且有機質和微量元素含量豐富,能夠為茶樹生長提供必備的養分。

正巖茶區的土壤結構,是巖韻形成的基礎條件,必不可少。

茶樹根部能夠自由呼吸,同時保證土壤裡的物質能夠順利地運輸到茶樹各個部位,然後在光合作用下,轉化成有機物,也就是我們能感受到的茶香以及茶湯風味。

除此之外,正巖茶的盆栽式種植,是繼土壤提供營養外,另一個重要的養分補給方式。

牛欄坑肉桂,就是一典型的盆栽式種植法。

牛欄坑崖壁上的肉桂,種在用石塊堆砌成的茶園當中。這些暴露在表層的岩石,經過風化後,變得疏鬆,經過雨水的沖刷,岩石表層的礦物質流入土壤裡,為肉桂提供額外的養分。

用盆栽式種植的肉桂,在每一個雨季裡,都能夠及時補充“營養液”,大自然開了一次“小灶”,難怪牛欄坑肉桂中的巖韻顯著,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感受到。

而半巖產區的土壤主要是厚層巖紅土,土層較薄,鋁含量較多,鉀含量特少,酸度高,質地較粘重。質地粘重,不利於茶樹根系發展,茶樹根部悶不透氣,物質積累少,難以形成巖韻的特徵。

而外山茶區的土壤,粘性更重,土質差,茶樹生長條件極差,要生成所謂的巖韻,當然不容易。

"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茶友小劉最近很煩惱。

前段時間託朋友在武夷山的買的大紅袍,居然感受不到巖韻的存在。

用小劉的話來形容,這茶喝著,就像小時候喝的大缸茶一樣,就是水裡面漂著幾根茶葉子,水裡面有點茶味而已。更讓他煩悶至極的是,這盒讓朋友帶的茶葉,居然是在高鐵站臨時買的茶!

高鐵站買茶,並不奇怪,出門旅遊的人,路線規劃好,很難被打亂,或者初來乍到不知應該上三姑紅袍街買特產,就臨時在高鐵站買茶,能理解。

嗯,隨口一問,你是在車站裡買的,還是車站附近買的?

“我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茶!”

OMG!

這下輪到李麻花鬱悶了。

武夷山有兩個高鐵站,一個武夷山北,一個武夷山東。若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特產,那可是在建陽(武夷山鄰縣)境內,從那裡到武夷山正巖產區,車程還要一個多小時!

也就是說,那裡買到的茶,有可能壓根兒就不是什麼正巖茶,只是外山的罷了。

難怪,沒有喝到巖韻。

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後,小劉問到了一個新的問題,巖韻,究竟是種什麼東西?為什麼巖韻只有正巖茶有,半巖、外山沒有呢?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2》

巖韻,到底是什麼?

巖韻,包含兩個字:一個巖,一個韻。

巖韻的“巖”,即岩石。

武夷山風景區,以丹霞地貌著稱,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巖,奇特的丹霞景觀,為一奇觀。

武夷山先民們,篳路藍縷,充分利用丹霞地貌的優勢,圈地種植茶樹,從此有了巖巖有茶,非巖不茶的現象。

岩石上種茶,盆栽式茶園,成為巖韻形成的重要條件之一。

巖韻的“韻”,是指韻味,氣韻,是某一種事物,帶給人的獨特的感受,包括氣味、形狀所形成的綜合感受。

巖韻,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理解,就是生長在岩石上的茶所擁有的獨特韻致。這是武夷山獨有的丹霞地貌、獨特的氣候條件,賦予茶樹的一種獨特的韻致、獨特的味道,是蘊含在細胞裡的DNA,並且,只有這個地方的茶樹,才有的氣味。

喝武夷正巖所產的巖茶,會發現它們總有些風韻,十分神似。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其一、香氣幽長、細膩。

不論是水仙,或者是肉桂,它們的香氣細膩婉轉,層次多變,幽長且持久,從第一衝到第十二衝,香氣未曾停歇,層出不窮的香氣,像是寶藏,等候被髮掘。

正巖茶,都有書香世家那般的書卷氣,如陌上君子,又如大家閨秀。舉手投足之間,不急不躁,不疾不徐。香氣,就這樣安靜地到來,在你的鼻腔、味蕾上緩緩舒展開,如水墨畫,點染勾勒,饒有情趣。

其二、茶湯醇厚,有漿感。

細細掂量湯水,茶湯有重量,有厚度,有質感,有漿感,有骨鯁,有勁道。

用舌頭輕輕推動茶湯,能夠感受到明顯的厚實感,似一股隱形的力量在與你博弈。再掂量茶湯,能夠體會到湯水是有重量的,而不是輕飄飄的。

其三、茶味持久,回甘生津

正巖中的巖茶,勝在持久性。茶不僅耐泡,每一衝的茶味還持久,即便泡到十二衝後,湯水淡了,卻不會化作水,依舊可感受到茶味,仍舊茶中有物。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3》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溫度適宜。

茶樹喜陰,這是千百年來進化後的特性。

麻花查閱了相關論文,當年平均氣溫在12~14℃、年有效積溫大於10℃、晝夜溫差在10℃左右時,茶樹葉表現為:嫩莖粗、節間長、持嫩性強,氨基酸和芳香物質積累多。

氨基酸和芳香物質多,是香氣和滋味的重要來源之一。

氨基酸含量高,茶葉鮮爽,鮮甜。

芳香物質多,直接影響香型、持久性以及豐富等。

而武夷山的年平均溫度18.5℃左右,這一溫度,能讓水仙、肉桂、大紅袍等茶樹,積累大量的茶氨酸和芳香物質。

因此,我們在喝正巖茶時,可以感覺到明顯的鮮甜風味,聞到或者是喝到豐富的香氣,花香、果香、木質香、叢味、桂皮香等香型多。

如茶友問:“麻花,你文章裡的巖茶,怎麼香味都這麼多?”

香氣豐富,這是正巖茶的特色之一!

茶好,任性。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4》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光照適中。

茶樹還有另一個特性:喜光。

茶樹在生長髮育過程中,90%~95%幹物質是通過光合作用獲得的。

換言之,光合作用強烈,有機物積累多,這些有機物就包括茶氨酸、茶多酚、茶多糖、果膠、芳香物質等等。

武夷山年平均有效光照達1350小時,光照較為充足,因此巖茶擁有充分的內在物質。當這些有機物的含量高了之後,巖茶的香型豐富,滋味甘醇,能夠輕鬆體會到巖韻的風采。

故而才有了之後的蘭花香、桂花香、梔子花香、夜蘭香等豐富的香氣,甘醇濃郁、勁道綿柔的湯水。

過猶不及。

茶樹雖然喜光,但也不能一味暴晒。暴晒,只會破壞茶品質,過強的光照會導致葉片失水老化。

適宜的光照,才是最好。

並且,照射在茶樹上的光線,最好是漫射光,而不是直射光。

漫射光下,有利於氨基酸、維生素形成。從而有新梢內含物豐富、葉肥嫩,香高味濃的特點。

而正巖產區內,空氣溼度大,正好能創造漫射光的條件。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5》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水汽充足。

水汽,為巖韻形成提供另一個有利條件。

武夷山有幽澗流泉,山間常年雲霧瀰漫,年平均相對溼度在80%左右。

正如沈涵《謝王適庵惠武夷茶詩》雲:“香含玉女峰頭露,潤帶珠簾洞口雲”。

溼度大,也能促成巖韻的形成。

一來,充足的水汽,能夠滋養茶樹,及時補充水分。茶樹在水汽豐富的條件下,隨時都能做SPA。

就像我們人一樣,要及時補水,才能會膠原蛋白滿滿,保持青春。

水汽充足的情況下,也能讓茶樹的物質運輸變得順暢,更能確保各類物質多多地積累。

這才有了正巖茶豐富香氣,醇厚的湯水,以及獨特的韻致。

二來,水汽能夠形成雲霧。雲霧層,是重要的保護傘,能夠過濾有害的光線,留下有益的光波,也就是茶樹喜歡的漫射光。

漫射光下,茶樹可以積累比較多的含氮物質,自然就有了之後的馥郁香氣及醇厚口感。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6》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氣候環境宜茶。

正巖茶的整體氣候,簡直是為茶樹量身打造,是茶葉的烏托邦。

如三坑兩澗,隨便一處,都是澗水常流,植被繁茂,水熱條件優越。茶樹生活的環境舒適了,才能讓物質積累更為順利。所製造出來的武夷巖茶,巖骨顯露。

同時,正巖茶區整體海拔較高,又是一大地利條件。

高山雲霧出好茶。

較高的海拔,容易形成雲霧層,能夠為茶樹營造天然的屏障,可將大部分對茶樹無用的光線反射,留下有用的光波。

有了雲霧的遮擋,茶氨酸、茶多糖、果膠、茶多酚等物質能夠大量積累,這才有了我們喝到的香氣顯露,湯水清爽,滋味甘甜,回甘生津的巖茶。

相比之下,半巖和外山,就沒有正巖這麼好的氣候條件,海拔低,光照猛烈,直射光強,氣候較為乾燥,在這些條件的綜合作用下,要巖韻自然困難重重。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7》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土壤結構適合茶葉生長。

“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就連不起眼的土壤,也有末位淘汰制。

武夷山,屬於丹霞地貌,其地質,屬白堊紀武夷層,下部為石英班巖,中部為礫岩、紅沙岩、頁岩、凝灰岩及火山礫岩五者相間成層。茶園土壤的成土母巖,絕大部分為火山礫岩、紅沙岩及頁岩組成。

其中正巖產區土壤,屬於陸羽筆下的“爛石”,含砂礫量較多,達24.83~29.47%,土層較厚、土壤疏鬆、孔隙度50%左右,土壤通氣性好,有利於排水,且有機質和微量元素含量豐富,能夠為茶樹生長提供必備的養分。

正巖茶區的土壤結構,是巖韻形成的基礎條件,必不可少。

茶樹根部能夠自由呼吸,同時保證土壤裡的物質能夠順利地運輸到茶樹各個部位,然後在光合作用下,轉化成有機物,也就是我們能感受到的茶香以及茶湯風味。

除此之外,正巖茶的盆栽式種植,是繼土壤提供營養外,另一個重要的養分補給方式。

牛欄坑肉桂,就是一典型的盆栽式種植法。

牛欄坑崖壁上的肉桂,種在用石塊堆砌成的茶園當中。這些暴露在表層的岩石,經過風化後,變得疏鬆,經過雨水的沖刷,岩石表層的礦物質流入土壤裡,為肉桂提供額外的養分。

用盆栽式種植的肉桂,在每一個雨季裡,都能夠及時補充“營養液”,大自然開了一次“小灶”,難怪牛欄坑肉桂中的巖韻顯著,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感受到。

而半巖產區的土壤主要是厚層巖紅土,土層較薄,鋁含量較多,鉀含量特少,酸度高,質地較粘重。質地粘重,不利於茶樹根系發展,茶樹根部悶不透氣,物質積累少,難以形成巖韻的特徵。

而外山茶區的土壤,粘性更重,土質差,茶樹生長條件極差,要生成所謂的巖韻,當然不容易。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茶友小劉最近很煩惱。

前段時間託朋友在武夷山的買的大紅袍,居然感受不到巖韻的存在。

用小劉的話來形容,這茶喝著,就像小時候喝的大缸茶一樣,就是水裡面漂著幾根茶葉子,水裡面有點茶味而已。更讓他煩悶至極的是,這盒讓朋友帶的茶葉,居然是在高鐵站臨時買的茶!

高鐵站買茶,並不奇怪,出門旅遊的人,路線規劃好,很難被打亂,或者初來乍到不知應該上三姑紅袍街買特產,就臨時在高鐵站買茶,能理解。

嗯,隨口一問,你是在車站裡買的,還是車站附近買的?

“我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茶!”

OMG!

這下輪到李麻花鬱悶了。

武夷山有兩個高鐵站,一個武夷山北,一個武夷山東。若是在武夷山東站買的特產,那可是在建陽(武夷山鄰縣)境內,從那裡到武夷山正巖產區,車程還要一個多小時!

也就是說,那裡買到的茶,有可能壓根兒就不是什麼正巖茶,只是外山的罷了。

難怪,沒有喝到巖韻。

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後,小劉問到了一個新的問題,巖韻,究竟是種什麼東西?為什麼巖韻只有正巖茶有,半巖、外山沒有呢?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2》

巖韻,到底是什麼?

巖韻,包含兩個字:一個巖,一個韻。

巖韻的“巖”,即岩石。

武夷山風景區,以丹霞地貌著稱,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巖,奇特的丹霞景觀,為一奇觀。

武夷山先民們,篳路藍縷,充分利用丹霞地貌的優勢,圈地種植茶樹,從此有了巖巖有茶,非巖不茶的現象。

岩石上種茶,盆栽式茶園,成為巖韻形成的重要條件之一。

巖韻的“韻”,是指韻味,氣韻,是某一種事物,帶給人的獨特的感受,包括氣味、形狀所形成的綜合感受。

巖韻,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理解,就是生長在岩石上的茶所擁有的獨特韻致。這是武夷山獨有的丹霞地貌、獨特的氣候條件,賦予茶樹的一種獨特的韻致、獨特的味道,是蘊含在細胞裡的DNA,並且,只有這個地方的茶樹,才有的氣味。

喝武夷正巖所產的巖茶,會發現它們總有些風韻,十分神似。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其一、香氣幽長、細膩。

不論是水仙,或者是肉桂,它們的香氣細膩婉轉,層次多變,幽長且持久,從第一衝到第十二衝,香氣未曾停歇,層出不窮的香氣,像是寶藏,等候被髮掘。

正巖茶,都有書香世家那般的書卷氣,如陌上君子,又如大家閨秀。舉手投足之間,不急不躁,不疾不徐。香氣,就這樣安靜地到來,在你的鼻腔、味蕾上緩緩舒展開,如水墨畫,點染勾勒,饒有情趣。

其二、茶湯醇厚,有漿感。

細細掂量湯水,茶湯有重量,有厚度,有質感,有漿感,有骨鯁,有勁道。

用舌頭輕輕推動茶湯,能夠感受到明顯的厚實感,似一股隱形的力量在與你博弈。再掂量茶湯,能夠體會到湯水是有重量的,而不是輕飄飄的。

其三、茶味持久,回甘生津

正巖中的巖茶,勝在持久性。茶不僅耐泡,每一衝的茶味還持久,即便泡到十二衝後,湯水淡了,卻不會化作水,依舊可感受到茶味,仍舊茶中有物。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3》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溫度適宜。

茶樹喜陰,這是千百年來進化後的特性。

麻花查閱了相關論文,當年平均氣溫在12~14℃、年有效積溫大於10℃、晝夜溫差在10℃左右時,茶樹葉表現為:嫩莖粗、節間長、持嫩性強,氨基酸和芳香物質積累多。

氨基酸和芳香物質多,是香氣和滋味的重要來源之一。

氨基酸含量高,茶葉鮮爽,鮮甜。

芳香物質多,直接影響香型、持久性以及豐富等。

而武夷山的年平均溫度18.5℃左右,這一溫度,能讓水仙、肉桂、大紅袍等茶樹,積累大量的茶氨酸和芳香物質。

因此,我們在喝正巖茶時,可以感覺到明顯的鮮甜風味,聞到或者是喝到豐富的香氣,花香、果香、木質香、叢味、桂皮香等香型多。

如茶友問:“麻花,你文章裡的巖茶,怎麼香味都這麼多?”

香氣豐富,這是正巖茶的特色之一!

茶好,任性。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4》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光照適中。

茶樹還有另一個特性:喜光。

茶樹在生長髮育過程中,90%~95%幹物質是通過光合作用獲得的。

換言之,光合作用強烈,有機物積累多,這些有機物就包括茶氨酸、茶多酚、茶多糖、果膠、芳香物質等等。

武夷山年平均有效光照達1350小時,光照較為充足,因此巖茶擁有充分的內在物質。當這些有機物的含量高了之後,巖茶的香型豐富,滋味甘醇,能夠輕鬆體會到巖韻的風采。

故而才有了之後的蘭花香、桂花香、梔子花香、夜蘭香等豐富的香氣,甘醇濃郁、勁道綿柔的湯水。

過猶不及。

茶樹雖然喜光,但也不能一味暴晒。暴晒,只會破壞茶品質,過強的光照會導致葉片失水老化。

適宜的光照,才是最好。

並且,照射在茶樹上的光線,最好是漫射光,而不是直射光。

漫射光下,有利於氨基酸、維生素形成。從而有新梢內含物豐富、葉肥嫩,香高味濃的特點。

而正巖產區內,空氣溼度大,正好能創造漫射光的條件。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5》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水汽充足。

水汽,為巖韻形成提供另一個有利條件。

武夷山有幽澗流泉,山間常年雲霧瀰漫,年平均相對溼度在80%左右。

正如沈涵《謝王適庵惠武夷茶詩》雲:“香含玉女峰頭露,潤帶珠簾洞口雲”。

溼度大,也能促成巖韻的形成。

一來,充足的水汽,能夠滋養茶樹,及時補充水分。茶樹在水汽豐富的條件下,隨時都能做SPA。

就像我們人一樣,要及時補水,才能會膠原蛋白滿滿,保持青春。

水汽充足的情況下,也能讓茶樹的物質運輸變得順暢,更能確保各類物質多多地積累。

這才有了正巖茶豐富香氣,醇厚的湯水,以及獨特的韻致。

二來,水汽能夠形成雲霧。雲霧層,是重要的保護傘,能夠過濾有害的光線,留下有益的光波,也就是茶樹喜歡的漫射光。

漫射光下,茶樹可以積累比較多的含氮物質,自然就有了之後的馥郁香氣及醇厚口感。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6》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氣候環境宜茶。

正巖茶的整體氣候,簡直是為茶樹量身打造,是茶葉的烏托邦。

如三坑兩澗,隨便一處,都是澗水常流,植被繁茂,水熱條件優越。茶樹生活的環境舒適了,才能讓物質積累更為順利。所製造出來的武夷巖茶,巖骨顯露。

同時,正巖茶區整體海拔較高,又是一大地利條件。

高山雲霧出好茶。

較高的海拔,容易形成雲霧層,能夠為茶樹營造天然的屏障,可將大部分對茶樹無用的光線反射,留下有用的光波。

有了雲霧的遮擋,茶氨酸、茶多糖、果膠、茶多酚等物質能夠大量積累,這才有了我們喝到的香氣顯露,湯水清爽,滋味甘甜,回甘生津的巖茶。

相比之下,半巖和外山,就沒有正巖這麼好的氣候條件,海拔低,光照猛烈,直射光強,氣候較為乾燥,在這些條件的綜合作用下,要巖韻自然困難重重。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7》

武夷巖茶為什麼有巖韻——正巖產區,土壤結構適合茶葉生長。

“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就連不起眼的土壤,也有末位淘汰制。

武夷山,屬於丹霞地貌,其地質,屬白堊紀武夷層,下部為石英班巖,中部為礫岩、紅沙岩、頁岩、凝灰岩及火山礫岩五者相間成層。茶園土壤的成土母巖,絕大部分為火山礫岩、紅沙岩及頁岩組成。

其中正巖產區土壤,屬於陸羽筆下的“爛石”,含砂礫量較多,達24.83~29.47%,土層較厚、土壤疏鬆、孔隙度50%左右,土壤通氣性好,有利於排水,且有機質和微量元素含量豐富,能夠為茶樹生長提供必備的養分。

正巖茶區的土壤結構,是巖韻形成的基礎條件,必不可少。

茶樹根部能夠自由呼吸,同時保證土壤裡的物質能夠順利地運輸到茶樹各個部位,然後在光合作用下,轉化成有機物,也就是我們能感受到的茶香以及茶湯風味。

除此之外,正巖茶的盆栽式種植,是繼土壤提供營養外,另一個重要的養分補給方式。

牛欄坑肉桂,就是一典型的盆栽式種植法。

牛欄坑崖壁上的肉桂,種在用石塊堆砌成的茶園當中。這些暴露在表層的岩石,經過風化後,變得疏鬆,經過雨水的沖刷,岩石表層的礦物質流入土壤裡,為肉桂提供額外的養分。

用盆栽式種植的肉桂,在每一個雨季裡,都能夠及時補充“營養液”,大自然開了一次“小灶”,難怪牛欄坑肉桂中的巖韻顯著,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感受到。

而半巖產區的土壤主要是厚層巖紅土,土層較薄,鋁含量較多,鉀含量特少,酸度高,質地較粘重。質地粘重,不利於茶樹根系發展,茶樹根部悶不透氣,物質積累少,難以形成巖韻的特徵。

而外山茶區的土壤,粘性更重,土質差,茶樹生長條件極差,要生成所謂的巖韻,當然不容易。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我在武夷山買的大紅袍,為什麼感受不到巖韻?

《8》

巖韻是什麼?

巖韻是一種有物質基礎的氣質。

具體可表現為香氣芬芳馥郁、幽雅、持久、有力度,滋味啜之有骨、厚而醇、潤滑甘爽,飲後有齒頰留香的感覺。

歸結到底,巖韻是正巖茶區中溫光水氣土的共同作用,是茶樹根據換環境所積累下的獨特品質!

正巖產區碧水丹山,峭峰深壑,高山幽泉,爛石礫壤,迷霧沛雨,早陽多陰,成就了巖韻。

巖韻,終究還是正巖茶一家獨大!

要感受巖韻的絕妙,還是要選擇根正苗紅的正巖茶!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瞭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李麻花(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