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炮彈研發背後祕辛(上)

武器 陸軍 地空導彈 坦克 坦克裝甲車輛雜誌 坦克裝甲車輛雜誌 2017-09-19

節選自 於無聲處聽驚雷——憶在兵工廠親身經歷的重大科研項目

口述:韓慶 文字整理:劉曉峰

韓慶老先生一生致力於中國兵器工業的發展,曾經參與我國地空導彈戰鬥部、152毫米加榴炮、40千米火箭彈等的研製工作,為中國的國防科工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本刊記者近期採訪了韓慶老前輩,這裡,就讓我們隨著韓老講述的兵工故事,去體會老一輩兵工人為兵工事業獻身的崇高精神吧!

中國炮彈研發背後祕辛(上)

我當年所在的兵工廠是我們國家大口徑炮彈的研製和生產基地,後來承擔導彈戰鬥部的研製任務,是集科研、生產於一體的大型軍工廠。我於1960年8月從原二機部(兵器工業集團前身)二局翻譯所調到兵工廠,分配到9車間擔任技術員。能夠從機關調到一線大廠是我們那個年代年輕人普遍的願望。這裡每天的生活雖然有些單調,但是很充實。這份充實來自對兵器工作的熱愛。我們工廠地處齊齊哈爾以北,冬天最低溫度達到零下40度,這是坦克等常規兵器寒區試驗的極限溫度,我們廠的上萬人就常年堅守在這坦克都難以承受的冰天雪地裡。這份堅守不是靠什麼物質獎勵能夠給予的,真的是一種軍工報國、為國奉獻的信念在支撐,這種信念深入到全廠上萬名職工的心裡,流露在我們每個人日常的工作中。在兵工廠工作的20年裡,我參與了一些重大型號的研製工作,使我有了這段寶貴的人生經歷。

1 9 6 1年,根據兵工廠安排, 原第8車間負責的地空導彈戰鬥部 的生產工作交由我們9車間完成。 為了能夠順利完成試製任務,技術 負責人趙國荃同志給我們進行了分 工,我被安排負責戰鬥部的組裝工 作。

仿製工作的一個重要方法是逆向工程,這離不開參考樣品。由於我們國家當時和蘇聯關係緊張,蘇聯已經不再向我們提供武器援助,這使我們沒有參考的樣品,仿製更無從談起。後來通過第三國的協助,終於搞來了兩枚“薩姆”防空導彈。在經過各種研究後,兩枚樣品彈被送到了我們廠,在西安某國防科研所同志們的共同參與下,我們正式開始仿製“薩姆”導彈的戰鬥部。擺在我們面前的第一項任務是對樣品的解剖工作。由於沒有任何技術資料,我們並不瞭解“薩姆”導彈的戰鬥部的具體設計細節,也不知道戰鬥部裡裝藥的結構和比例,結果就出現了意外。

中國炮彈研發背後祕辛(上)

比例,結果就出現了意外。地空導彈的戰鬥部是筒狀結構,炸藥就裝在這筒裡。根據我們以往的經驗,導彈戰鬥部一般梯恩梯炸藥和黑索金各佔50%。根據梯恩梯炸藥80攝氏度就能夠融化的特點,我們先把導彈固定在架子上,再由技術人員旋轉藥筒取下底部的托盤。隨後露出了黃色固體狀的梯恩梯炸藥,再用一根管子向炸藥表面吹高溫蒸汽,藥筒裡的炸藥就會慢慢流出來。一天的中午12時40分左右,工廠的4名技術人員和4名工人中午吃完飯沒有休息,心裡還惦記著解剖戰鬥部的事,於是幾個人回到車間查看熱驅炸藥的情況,結果發生了爆炸,8個人無一生還。後來分析,這次爆炸的主要原因是藥筒裡還有殘留物,我們的人想把裡面剩下的殘留物倒出來,而這些殘留物含有經過長時間加熱的黑索金,黑索金是比較危險的炸藥,在傾倒殘留物的時候,受到衝擊和摩擦而發生爆炸。

事故發生後,大家心裡很難受,但國家的任務擺在面前,我們必須繼續完成,最起碼要對得起犧牲的8位同志。為了能夠完成仿製工作,我們總結了上一次的經驗,這次先用銅鏟子把梯恩梯炸藥挖出一點來,送到西安某研究所進行分析。當結果出來後,我們都大吃一驚,原來蘇聯人將戰鬥部藥筒裡黑索金的含量提高到了80%。第二次解析工作進行得很順利,隨後,我們搞清楚了藥筒內炸藥的配比,開始進行戰鬥部殺傷破片的仿製工作。

中國炮彈研發背後祕辛(上)

我們根據當時的情報瞭解到, 蘇聯“薩姆”防空導彈在炸藥爆炸 時,會產生3 000多塊殺傷力極強 的破片,只要有其中一片命中,就 可以擊毀目標。所以能否仿製好預 制破片,也是關係這次仿製任務成 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這時候考 驗的就是機械加工技術。我所在的 9車間負責機械加工部分,所以我 也參與了其中一些具體工作。車間 選用10號鋼材製造預製破片,首先 要求成品具有極高的平整性,最簡 單有效的測試方法就是用厚度0.1 毫米的尺子,往加工件縫隙裡塞, 每個縫隙都塞不進去的時候,加工 件才算合格。平整鋼板後,拿到機 床上準備刨出預製破片的凹槽,將 來預製破片會沿著這些凹槽炸開。 車床上依靠兩個磁力吸盤固定鋼 板,但讓我們沒有想到的是,鋼板 吸在磁力吸盤上之後,用刨床的刀 頭一刨,被加工的鋼板就產生了位 移,出了很多報廢零件,當時10號 鋼材是十分寶貴的,看著這些浪費掉的材料,我們都很心疼。雖然所有設備都按照蘇聯工藝要求製造,但畢竟當時我國的工業基礎不紮實,具體體現就是國產車床吸盤吸力不夠,於是原計劃照搬蘇聯工藝的方案無法繼續進行。

待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