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合堅固的防護、強悍的火力,超強的機動為一身的坦克,號稱“陸戰之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了打破西線的戰壕戰僵局,英國人給越野能力較強的履帶式拖拉機裝上了鋼板和機槍等武器(其實是重新設計研發),一種革命性的武器—坦克,就此誕生。為了掩人耳目,坦克這一種全新的作戰車輛被賦予“大水櫃”——TANK的稱呼,並沿用至今。

"

集合堅固的防護、強悍的火力,超強的機動為一身的坦克,號稱“陸戰之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了打破西線的戰壕戰僵局,英國人給越野能力較強的履帶式拖拉機裝上了鋼板和機槍等武器(其實是重新設計研發),一種革命性的武器—坦克,就此誕生。為了掩人耳目,坦克這一種全新的作戰車輛被賦予“大水櫃”——TANK的稱呼,並沿用至今。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世界上第一輛坦克——小遊民(就是個拖拉機底盤加個鐵盒子,裝幾挺機槍)

當坦克出現在索姆河戰場上時,一度給德軍造成不小的恐慌,並取得了不俗的戰果,然而對於全局來講,並沒有造成根本性的變化,坦克的作用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軍的“閃電戰”橫掃西歐,北非,而後蘇聯的滾滾鐵流直取柏林,才得到充分的體現。

"

集合堅固的防護、強悍的火力,超強的機動為一身的坦克,號稱“陸戰之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了打破西線的戰壕戰僵局,英國人給越野能力較強的履帶式拖拉機裝上了鋼板和機槍等武器(其實是重新設計研發),一種革命性的武器—坦克,就此誕生。為了掩人耳目,坦克這一種全新的作戰車輛被賦予“大水櫃”——TANK的稱呼,並沿用至今。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世界上第一輛坦克——小遊民(就是個拖拉機底盤加個鐵盒子,裝幾挺機槍)

當坦克出現在索姆河戰場上時,一度給德軍造成不小的恐慌,並取得了不俗的戰果,然而對於全局來講,並沒有造成根本性的變化,坦克的作用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軍的“閃電戰”橫掃西歐,北非,而後蘇聯的滾滾鐵流直取柏林,才得到充分的體現。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二戰坦克的王者

中國戰場上,不僅與德國蘇聯等一票優異的坦克相形見絀,還在太平洋被“朗森打火機”打得滿地找牙的鬼子薄皮坦克,卻對缺少反坦克武器的中國軍民造成了不小的殺傷,而至那時候起,中國軍民也意識到坦克的重要作用。日本投降後,我軍在東北收集到了不少的日製坦克進行修復使用,組建了我軍第一支坦克部隊——東北坦克大隊,在隨後的解放戰爭中大放異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一輛97改型—“功臣號”。

"

集合堅固的防護、強悍的火力,超強的機動為一身的坦克,號稱“陸戰之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了打破西線的戰壕戰僵局,英國人給越野能力較強的履帶式拖拉機裝上了鋼板和機槍等武器(其實是重新設計研發),一種革命性的武器—坦克,就此誕生。為了掩人耳目,坦克這一種全新的作戰車輛被賦予“大水櫃”——TANK的稱呼,並沿用至今。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世界上第一輛坦克——小遊民(就是個拖拉機底盤加個鐵盒子,裝幾挺機槍)

當坦克出現在索姆河戰場上時,一度給德軍造成不小的恐慌,並取得了不俗的戰果,然而對於全局來講,並沒有造成根本性的變化,坦克的作用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軍的“閃電戰”橫掃西歐,北非,而後蘇聯的滾滾鐵流直取柏林,才得到充分的體現。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二戰坦克的王者

中國戰場上,不僅與德國蘇聯等一票優異的坦克相形見絀,還在太平洋被“朗森打火機”打得滿地找牙的鬼子薄皮坦克,卻對缺少反坦克武器的中國軍民造成了不小的殺傷,而至那時候起,中國軍民也意識到坦克的重要作用。日本投降後,我軍在東北收集到了不少的日製坦克進行修復使用,組建了我軍第一支坦克部隊——東北坦克大隊,在隨後的解放戰爭中大放異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一輛97改型—“功臣號”。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功臣號——實車存於中國軍事博物館

解放戰爭中,運輸大隊長常凱申先生也送給了我們不少的坦克,使得了我軍的坦克部隊不斷的發展壯大,然而,無論是日本的97改,還是美製的M3“斯圖亞特”,都只是輕型坦克,而且已經落後。

新中國成立後,處於社會主義陣營的我們從蘇聯進口了不少的坦克,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T-34-85中型坦克,IS-2重型坦克,抗美援朝時期,數量較少而且相對落後的T-34-85在智勇雙全的英雄坦克兵手裡,同樣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215號。

"

集合堅固的防護、強悍的火力,超強的機動為一身的坦克,號稱“陸戰之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了打破西線的戰壕戰僵局,英國人給越野能力較強的履帶式拖拉機裝上了鋼板和機槍等武器(其實是重新設計研發),一種革命性的武器—坦克,就此誕生。為了掩人耳目,坦克這一種全新的作戰車輛被賦予“大水櫃”——TANK的稱呼,並沿用至今。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世界上第一輛坦克——小遊民(就是個拖拉機底盤加個鐵盒子,裝幾挺機槍)

當坦克出現在索姆河戰場上時,一度給德軍造成不小的恐慌,並取得了不俗的戰果,然而對於全局來講,並沒有造成根本性的變化,坦克的作用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軍的“閃電戰”橫掃西歐,北非,而後蘇聯的滾滾鐵流直取柏林,才得到充分的體現。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二戰坦克的王者

中國戰場上,不僅與德國蘇聯等一票優異的坦克相形見絀,還在太平洋被“朗森打火機”打得滿地找牙的鬼子薄皮坦克,卻對缺少反坦克武器的中國軍民造成了不小的殺傷,而至那時候起,中國軍民也意識到坦克的重要作用。日本投降後,我軍在東北收集到了不少的日製坦克進行修復使用,組建了我軍第一支坦克部隊——東北坦克大隊,在隨後的解放戰爭中大放異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一輛97改型—“功臣號”。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功臣號——實車存於中國軍事博物館

解放戰爭中,運輸大隊長常凱申先生也送給了我們不少的坦克,使得了我軍的坦克部隊不斷的發展壯大,然而,無論是日本的97改,還是美製的M3“斯圖亞特”,都只是輕型坦克,而且已經落後。

新中國成立後,處於社會主義陣營的我們從蘇聯進口了不少的坦克,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T-34-85中型坦克,IS-2重型坦克,抗美援朝時期,數量較少而且相對落後的T-34-85在智勇雙全的英雄坦克兵手裡,同樣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215號。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現存於軍事博物館的215號,炮管上的六顆紅星就是功績的見證

"

集合堅固的防護、強悍的火力,超強的機動為一身的坦克,號稱“陸戰之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了打破西線的戰壕戰僵局,英國人給越野能力較強的履帶式拖拉機裝上了鋼板和機槍等武器(其實是重新設計研發),一種革命性的武器—坦克,就此誕生。為了掩人耳目,坦克這一種全新的作戰車輛被賦予“大水櫃”——TANK的稱呼,並沿用至今。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世界上第一輛坦克——小遊民(就是個拖拉機底盤加個鐵盒子,裝幾挺機槍)

當坦克出現在索姆河戰場上時,一度給德軍造成不小的恐慌,並取得了不俗的戰果,然而對於全局來講,並沒有造成根本性的變化,坦克的作用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軍的“閃電戰”橫掃西歐,北非,而後蘇聯的滾滾鐵流直取柏林,才得到充分的體現。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二戰坦克的王者

中國戰場上,不僅與德國蘇聯等一票優異的坦克相形見絀,還在太平洋被“朗森打火機”打得滿地找牙的鬼子薄皮坦克,卻對缺少反坦克武器的中國軍民造成了不小的殺傷,而至那時候起,中國軍民也意識到坦克的重要作用。日本投降後,我軍在東北收集到了不少的日製坦克進行修復使用,組建了我軍第一支坦克部隊——東北坦克大隊,在隨後的解放戰爭中大放異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一輛97改型—“功臣號”。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功臣號——實車存於中國軍事博物館

解放戰爭中,運輸大隊長常凱申先生也送給了我們不少的坦克,使得了我軍的坦克部隊不斷的發展壯大,然而,無論是日本的97改,還是美製的M3“斯圖亞特”,都只是輕型坦克,而且已經落後。

新中國成立後,處於社會主義陣營的我們從蘇聯進口了不少的坦克,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T-34-85中型坦克,IS-2重型坦克,抗美援朝時期,數量較少而且相對落後的T-34-85在智勇雙全的英雄坦克兵手裡,同樣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215號。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現存於軍事博物館的215號,炮管上的六顆紅星就是功績的見證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蘇制IS-2重型坦克是我軍裝備的第一款重型坦克

雖然可以從蘇聯進口坦克,然而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單純依賴外購來滿足部隊裝備要求是不可想象的,畢竟,手中保命的傢伙事怎可讓他人拿捏。然而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更重要的是當時中國工業基礎十分薄弱,根本不具備研製和生產坦克的能力。

1955年,中國從蘇聯獲得了新型的T-54中型坦克及其改進型號T-54A的樣車。T-54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中型坦克之一,中國對它們的性能是感到比較滿意的,為了發展自己的坦克工業和培養技術人才,中國決定以T-54A為基礎進行仿製生產。為此,中國要求蘇聯提供T-54A中型坦克的全套圖紙和生產工藝,並於1956年4月動工建設國內第一家坦克製造廠(內蒙古第一機械廠,代號:617廠,簡稱:包頭一機)。1959年10月1日,首批國產的32輛T-54A參加了建國十週年大閱兵,這也是中國產坦克首次向公眾亮相。1959年底,中國產T-54A被正式命名為1959年式中型坦克(簡稱59式坦克)。59式中型坦克的問世,不僅宣告了中國不能生產坦克的歷史徹底終結,並且使得了中國裝甲兵的坦克裝備技術水平首次與世界同步,而59神車,也開始了它的傳奇之路!

59式中型坦克,裝備一門100mm線膛坦克炮,備彈34發,另外還裝有一挺12.7mm高射機槍,一挺7.62mm同軸機槍和一挺7.62mm前機槍,坦克成員4人,分別為車長,炮長,裝填手,駕駛員。

"

集合堅固的防護、強悍的火力,超強的機動為一身的坦克,號稱“陸戰之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了打破西線的戰壕戰僵局,英國人給越野能力較強的履帶式拖拉機裝上了鋼板和機槍等武器(其實是重新設計研發),一種革命性的武器—坦克,就此誕生。為了掩人耳目,坦克這一種全新的作戰車輛被賦予“大水櫃”——TANK的稱呼,並沿用至今。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世界上第一輛坦克——小遊民(就是個拖拉機底盤加個鐵盒子,裝幾挺機槍)

當坦克出現在索姆河戰場上時,一度給德軍造成不小的恐慌,並取得了不俗的戰果,然而對於全局來講,並沒有造成根本性的變化,坦克的作用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軍的“閃電戰”橫掃西歐,北非,而後蘇聯的滾滾鐵流直取柏林,才得到充分的體現。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二戰坦克的王者

中國戰場上,不僅與德國蘇聯等一票優異的坦克相形見絀,還在太平洋被“朗森打火機”打得滿地找牙的鬼子薄皮坦克,卻對缺少反坦克武器的中國軍民造成了不小的殺傷,而至那時候起,中國軍民也意識到坦克的重要作用。日本投降後,我軍在東北收集到了不少的日製坦克進行修復使用,組建了我軍第一支坦克部隊——東北坦克大隊,在隨後的解放戰爭中大放異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一輛97改型—“功臣號”。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功臣號——實車存於中國軍事博物館

解放戰爭中,運輸大隊長常凱申先生也送給了我們不少的坦克,使得了我軍的坦克部隊不斷的發展壯大,然而,無論是日本的97改,還是美製的M3“斯圖亞特”,都只是輕型坦克,而且已經落後。

新中國成立後,處於社會主義陣營的我們從蘇聯進口了不少的坦克,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T-34-85中型坦克,IS-2重型坦克,抗美援朝時期,數量較少而且相對落後的T-34-85在智勇雙全的英雄坦克兵手裡,同樣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215號。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現存於軍事博物館的215號,炮管上的六顆紅星就是功績的見證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蘇制IS-2重型坦克是我軍裝備的第一款重型坦克

雖然可以從蘇聯進口坦克,然而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單純依賴外購來滿足部隊裝備要求是不可想象的,畢竟,手中保命的傢伙事怎可讓他人拿捏。然而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更重要的是當時中國工業基礎十分薄弱,根本不具備研製和生產坦克的能力。

1955年,中國從蘇聯獲得了新型的T-54中型坦克及其改進型號T-54A的樣車。T-54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中型坦克之一,中國對它們的性能是感到比較滿意的,為了發展自己的坦克工業和培養技術人才,中國決定以T-54A為基礎進行仿製生產。為此,中國要求蘇聯提供T-54A中型坦克的全套圖紙和生產工藝,並於1956年4月動工建設國內第一家坦克製造廠(內蒙古第一機械廠,代號:617廠,簡稱:包頭一機)。1959年10月1日,首批國產的32輛T-54A參加了建國十週年大閱兵,這也是中國產坦克首次向公眾亮相。1959年底,中國產T-54A被正式命名為1959年式中型坦克(簡稱59式坦克)。59式中型坦克的問世,不僅宣告了中國不能生產坦克的歷史徹底終結,並且使得了中國裝甲兵的坦克裝備技術水平首次與世界同步,而59神車,也開始了它的傳奇之路!

59式中型坦克,裝備一門100mm線膛坦克炮,備彈34發,另外還裝有一挺12.7mm高射機槍,一挺7.62mm同軸機槍和一挺7.62mm前機槍,坦克成員4人,分別為車長,炮長,裝填手,駕駛員。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隨著中蘇關係的破裂以及隨後的十年動亂,中國的坦克工業也幾近陷入停滯,59式中型坦克也成為了我國仿製的唯一一型坦克,後來坦克工業得到恢復和發展,也有了更新的型號入役,然而對於59式坦克的改進卻從未停止……

比如,這,是59改……

"

集合堅固的防護、強悍的火力,超強的機動為一身的坦克,號稱“陸戰之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了打破西線的戰壕戰僵局,英國人給越野能力較強的履帶式拖拉機裝上了鋼板和機槍等武器(其實是重新設計研發),一種革命性的武器—坦克,就此誕生。為了掩人耳目,坦克這一種全新的作戰車輛被賦予“大水櫃”——TANK的稱呼,並沿用至今。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世界上第一輛坦克——小遊民(就是個拖拉機底盤加個鐵盒子,裝幾挺機槍)

當坦克出現在索姆河戰場上時,一度給德軍造成不小的恐慌,並取得了不俗的戰果,然而對於全局來講,並沒有造成根本性的變化,坦克的作用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軍的“閃電戰”橫掃西歐,北非,而後蘇聯的滾滾鐵流直取柏林,才得到充分的體現。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二戰坦克的王者

中國戰場上,不僅與德國蘇聯等一票優異的坦克相形見絀,還在太平洋被“朗森打火機”打得滿地找牙的鬼子薄皮坦克,卻對缺少反坦克武器的中國軍民造成了不小的殺傷,而至那時候起,中國軍民也意識到坦克的重要作用。日本投降後,我軍在東北收集到了不少的日製坦克進行修復使用,組建了我軍第一支坦克部隊——東北坦克大隊,在隨後的解放戰爭中大放異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一輛97改型—“功臣號”。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功臣號——實車存於中國軍事博物館

解放戰爭中,運輸大隊長常凱申先生也送給了我們不少的坦克,使得了我軍的坦克部隊不斷的發展壯大,然而,無論是日本的97改,還是美製的M3“斯圖亞特”,都只是輕型坦克,而且已經落後。

新中國成立後,處於社會主義陣營的我們從蘇聯進口了不少的坦克,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T-34-85中型坦克,IS-2重型坦克,抗美援朝時期,數量較少而且相對落後的T-34-85在智勇雙全的英雄坦克兵手裡,同樣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215號。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現存於軍事博物館的215號,炮管上的六顆紅星就是功績的見證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蘇制IS-2重型坦克是我軍裝備的第一款重型坦克

雖然可以從蘇聯進口坦克,然而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單純依賴外購來滿足部隊裝備要求是不可想象的,畢竟,手中保命的傢伙事怎可讓他人拿捏。然而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更重要的是當時中國工業基礎十分薄弱,根本不具備研製和生產坦克的能力。

1955年,中國從蘇聯獲得了新型的T-54中型坦克及其改進型號T-54A的樣車。T-54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中型坦克之一,中國對它們的性能是感到比較滿意的,為了發展自己的坦克工業和培養技術人才,中國決定以T-54A為基礎進行仿製生產。為此,中國要求蘇聯提供T-54A中型坦克的全套圖紙和生產工藝,並於1956年4月動工建設國內第一家坦克製造廠(內蒙古第一機械廠,代號:617廠,簡稱:包頭一機)。1959年10月1日,首批國產的32輛T-54A參加了建國十週年大閱兵,這也是中國產坦克首次向公眾亮相。1959年底,中國產T-54A被正式命名為1959年式中型坦克(簡稱59式坦克)。59式中型坦克的問世,不僅宣告了中國不能生產坦克的歷史徹底終結,並且使得了中國裝甲兵的坦克裝備技術水平首次與世界同步,而59神車,也開始了它的傳奇之路!

59式中型坦克,裝備一門100mm線膛坦克炮,備彈34發,另外還裝有一挺12.7mm高射機槍,一挺7.62mm同軸機槍和一挺7.62mm前機槍,坦克成員4人,分別為車長,炮長,裝填手,駕駛員。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隨著中蘇關係的破裂以及隨後的十年動亂,中國的坦克工業也幾近陷入停滯,59式中型坦克也成為了我國仿製的唯一一型坦克,後來坦克工業得到恢復和發展,也有了更新的型號入役,然而對於59式坦克的改進卻從未停止……

比如,這,是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自用59D型,服役至今

這也是59改……

"

集合堅固的防護、強悍的火力,超強的機動為一身的坦克,號稱“陸戰之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了打破西線的戰壕戰僵局,英國人給越野能力較強的履帶式拖拉機裝上了鋼板和機槍等武器(其實是重新設計研發),一種革命性的武器—坦克,就此誕生。為了掩人耳目,坦克這一種全新的作戰車輛被賦予“大水櫃”——TANK的稱呼,並沿用至今。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世界上第一輛坦克——小遊民(就是個拖拉機底盤加個鐵盒子,裝幾挺機槍)

當坦克出現在索姆河戰場上時,一度給德軍造成不小的恐慌,並取得了不俗的戰果,然而對於全局來講,並沒有造成根本性的變化,坦克的作用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軍的“閃電戰”橫掃西歐,北非,而後蘇聯的滾滾鐵流直取柏林,才得到充分的體現。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二戰坦克的王者

中國戰場上,不僅與德國蘇聯等一票優異的坦克相形見絀,還在太平洋被“朗森打火機”打得滿地找牙的鬼子薄皮坦克,卻對缺少反坦克武器的中國軍民造成了不小的殺傷,而至那時候起,中國軍民也意識到坦克的重要作用。日本投降後,我軍在東北收集到了不少的日製坦克進行修復使用,組建了我軍第一支坦克部隊——東北坦克大隊,在隨後的解放戰爭中大放異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一輛97改型—“功臣號”。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功臣號——實車存於中國軍事博物館

解放戰爭中,運輸大隊長常凱申先生也送給了我們不少的坦克,使得了我軍的坦克部隊不斷的發展壯大,然而,無論是日本的97改,還是美製的M3“斯圖亞特”,都只是輕型坦克,而且已經落後。

新中國成立後,處於社會主義陣營的我們從蘇聯進口了不少的坦克,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T-34-85中型坦克,IS-2重型坦克,抗美援朝時期,數量較少而且相對落後的T-34-85在智勇雙全的英雄坦克兵手裡,同樣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215號。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現存於軍事博物館的215號,炮管上的六顆紅星就是功績的見證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蘇制IS-2重型坦克是我軍裝備的第一款重型坦克

雖然可以從蘇聯進口坦克,然而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單純依賴外購來滿足部隊裝備要求是不可想象的,畢竟,手中保命的傢伙事怎可讓他人拿捏。然而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更重要的是當時中國工業基礎十分薄弱,根本不具備研製和生產坦克的能力。

1955年,中國從蘇聯獲得了新型的T-54中型坦克及其改進型號T-54A的樣車。T-54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中型坦克之一,中國對它們的性能是感到比較滿意的,為了發展自己的坦克工業和培養技術人才,中國決定以T-54A為基礎進行仿製生產。為此,中國要求蘇聯提供T-54A中型坦克的全套圖紙和生產工藝,並於1956年4月動工建設國內第一家坦克製造廠(內蒙古第一機械廠,代號:617廠,簡稱:包頭一機)。1959年10月1日,首批國產的32輛T-54A參加了建國十週年大閱兵,這也是中國產坦克首次向公眾亮相。1959年底,中國產T-54A被正式命名為1959年式中型坦克(簡稱59式坦克)。59式中型坦克的問世,不僅宣告了中國不能生產坦克的歷史徹底終結,並且使得了中國裝甲兵的坦克裝備技術水平首次與世界同步,而59神車,也開始了它的傳奇之路!

59式中型坦克,裝備一門100mm線膛坦克炮,備彈34發,另外還裝有一挺12.7mm高射機槍,一挺7.62mm同軸機槍和一挺7.62mm前機槍,坦克成員4人,分別為車長,炮長,裝填手,駕駛員。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隨著中蘇關係的破裂以及隨後的十年動亂,中國的坦克工業也幾近陷入停滯,59式中型坦克也成為了我國仿製的唯一一型坦克,後來坦克工業得到恢復和發展,也有了更新的型號入役,然而對於59式坦克的改進卻從未停止……

比如,這,是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自用59D型,服役至今

這也是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這還是59改……

"

集合堅固的防護、強悍的火力,超強的機動為一身的坦克,號稱“陸戰之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了打破西線的戰壕戰僵局,英國人給越野能力較強的履帶式拖拉機裝上了鋼板和機槍等武器(其實是重新設計研發),一種革命性的武器—坦克,就此誕生。為了掩人耳目,坦克這一種全新的作戰車輛被賦予“大水櫃”——TANK的稱呼,並沿用至今。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世界上第一輛坦克——小遊民(就是個拖拉機底盤加個鐵盒子,裝幾挺機槍)

當坦克出現在索姆河戰場上時,一度給德軍造成不小的恐慌,並取得了不俗的戰果,然而對於全局來講,並沒有造成根本性的變化,坦克的作用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軍的“閃電戰”橫掃西歐,北非,而後蘇聯的滾滾鐵流直取柏林,才得到充分的體現。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二戰坦克的王者

中國戰場上,不僅與德國蘇聯等一票優異的坦克相形見絀,還在太平洋被“朗森打火機”打得滿地找牙的鬼子薄皮坦克,卻對缺少反坦克武器的中國軍民造成了不小的殺傷,而至那時候起,中國軍民也意識到坦克的重要作用。日本投降後,我軍在東北收集到了不少的日製坦克進行修復使用,組建了我軍第一支坦克部隊——東北坦克大隊,在隨後的解放戰爭中大放異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一輛97改型—“功臣號”。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功臣號——實車存於中國軍事博物館

解放戰爭中,運輸大隊長常凱申先生也送給了我們不少的坦克,使得了我軍的坦克部隊不斷的發展壯大,然而,無論是日本的97改,還是美製的M3“斯圖亞特”,都只是輕型坦克,而且已經落後。

新中國成立後,處於社會主義陣營的我們從蘇聯進口了不少的坦克,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T-34-85中型坦克,IS-2重型坦克,抗美援朝時期,數量較少而且相對落後的T-34-85在智勇雙全的英雄坦克兵手裡,同樣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215號。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現存於軍事博物館的215號,炮管上的六顆紅星就是功績的見證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蘇制IS-2重型坦克是我軍裝備的第一款重型坦克

雖然可以從蘇聯進口坦克,然而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單純依賴外購來滿足部隊裝備要求是不可想象的,畢竟,手中保命的傢伙事怎可讓他人拿捏。然而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更重要的是當時中國工業基礎十分薄弱,根本不具備研製和生產坦克的能力。

1955年,中國從蘇聯獲得了新型的T-54中型坦克及其改進型號T-54A的樣車。T-54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中型坦克之一,中國對它們的性能是感到比較滿意的,為了發展自己的坦克工業和培養技術人才,中國決定以T-54A為基礎進行仿製生產。為此,中國要求蘇聯提供T-54A中型坦克的全套圖紙和生產工藝,並於1956年4月動工建設國內第一家坦克製造廠(內蒙古第一機械廠,代號:617廠,簡稱:包頭一機)。1959年10月1日,首批國產的32輛T-54A參加了建國十週年大閱兵,這也是中國產坦克首次向公眾亮相。1959年底,中國產T-54A被正式命名為1959年式中型坦克(簡稱59式坦克)。59式中型坦克的問世,不僅宣告了中國不能生產坦克的歷史徹底終結,並且使得了中國裝甲兵的坦克裝備技術水平首次與世界同步,而59神車,也開始了它的傳奇之路!

59式中型坦克,裝備一門100mm線膛坦克炮,備彈34發,另外還裝有一挺12.7mm高射機槍,一挺7.62mm同軸機槍和一挺7.62mm前機槍,坦克成員4人,分別為車長,炮長,裝填手,駕駛員。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隨著中蘇關係的破裂以及隨後的十年動亂,中國的坦克工業也幾近陷入停滯,59式中型坦克也成為了我國仿製的唯一一型坦克,後來坦克工業得到恢復和發展,也有了更新的型號入役,然而對於59式坦克的改進卻從未停止……

比如,這,是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自用59D型,服役至今

這也是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這還是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59改……

"

集合堅固的防護、強悍的火力,超強的機動為一身的坦克,號稱“陸戰之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了打破西線的戰壕戰僵局,英國人給越野能力較強的履帶式拖拉機裝上了鋼板和機槍等武器(其實是重新設計研發),一種革命性的武器—坦克,就此誕生。為了掩人耳目,坦克這一種全新的作戰車輛被賦予“大水櫃”——TANK的稱呼,並沿用至今。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世界上第一輛坦克——小遊民(就是個拖拉機底盤加個鐵盒子,裝幾挺機槍)

當坦克出現在索姆河戰場上時,一度給德軍造成不小的恐慌,並取得了不俗的戰果,然而對於全局來講,並沒有造成根本性的變化,坦克的作用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軍的“閃電戰”橫掃西歐,北非,而後蘇聯的滾滾鐵流直取柏林,才得到充分的體現。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二戰坦克的王者

中國戰場上,不僅與德國蘇聯等一票優異的坦克相形見絀,還在太平洋被“朗森打火機”打得滿地找牙的鬼子薄皮坦克,卻對缺少反坦克武器的中國軍民造成了不小的殺傷,而至那時候起,中國軍民也意識到坦克的重要作用。日本投降後,我軍在東北收集到了不少的日製坦克進行修復使用,組建了我軍第一支坦克部隊——東北坦克大隊,在隨後的解放戰爭中大放異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一輛97改型—“功臣號”。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功臣號——實車存於中國軍事博物館

解放戰爭中,運輸大隊長常凱申先生也送給了我們不少的坦克,使得了我軍的坦克部隊不斷的發展壯大,然而,無論是日本的97改,還是美製的M3“斯圖亞特”,都只是輕型坦克,而且已經落後。

新中國成立後,處於社會主義陣營的我們從蘇聯進口了不少的坦克,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T-34-85中型坦克,IS-2重型坦克,抗美援朝時期,數量較少而且相對落後的T-34-85在智勇雙全的英雄坦克兵手裡,同樣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215號。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現存於軍事博物館的215號,炮管上的六顆紅星就是功績的見證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蘇制IS-2重型坦克是我軍裝備的第一款重型坦克

雖然可以從蘇聯進口坦克,然而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單純依賴外購來滿足部隊裝備要求是不可想象的,畢竟,手中保命的傢伙事怎可讓他人拿捏。然而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更重要的是當時中國工業基礎十分薄弱,根本不具備研製和生產坦克的能力。

1955年,中國從蘇聯獲得了新型的T-54中型坦克及其改進型號T-54A的樣車。T-54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中型坦克之一,中國對它們的性能是感到比較滿意的,為了發展自己的坦克工業和培養技術人才,中國決定以T-54A為基礎進行仿製生產。為此,中國要求蘇聯提供T-54A中型坦克的全套圖紙和生產工藝,並於1956年4月動工建設國內第一家坦克製造廠(內蒙古第一機械廠,代號:617廠,簡稱:包頭一機)。1959年10月1日,首批國產的32輛T-54A參加了建國十週年大閱兵,這也是中國產坦克首次向公眾亮相。1959年底,中國產T-54A被正式命名為1959年式中型坦克(簡稱59式坦克)。59式中型坦克的問世,不僅宣告了中國不能生產坦克的歷史徹底終結,並且使得了中國裝甲兵的坦克裝備技術水平首次與世界同步,而59神車,也開始了它的傳奇之路!

59式中型坦克,裝備一門100mm線膛坦克炮,備彈34發,另外還裝有一挺12.7mm高射機槍,一挺7.62mm同軸機槍和一挺7.62mm前機槍,坦克成員4人,分別為車長,炮長,裝填手,駕駛員。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隨著中蘇關係的破裂以及隨後的十年動亂,中國的坦克工業也幾近陷入停滯,59式中型坦克也成為了我國仿製的唯一一型坦克,後來坦克工業得到恢復和發展,也有了更新的型號入役,然而對於59式坦克的改進卻從未停止……

比如,這,是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自用59D型,服役至今

這也是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這還是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59改……

"

集合堅固的防護、強悍的火力,超強的機動為一身的坦克,號稱“陸戰之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了打破西線的戰壕戰僵局,英國人給越野能力較強的履帶式拖拉機裝上了鋼板和機槍等武器(其實是重新設計研發),一種革命性的武器—坦克,就此誕生。為了掩人耳目,坦克這一種全新的作戰車輛被賦予“大水櫃”——TANK的稱呼,並沿用至今。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世界上第一輛坦克——小遊民(就是個拖拉機底盤加個鐵盒子,裝幾挺機槍)

當坦克出現在索姆河戰場上時,一度給德軍造成不小的恐慌,並取得了不俗的戰果,然而對於全局來講,並沒有造成根本性的變化,坦克的作用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軍的“閃電戰”橫掃西歐,北非,而後蘇聯的滾滾鐵流直取柏林,才得到充分的體現。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二戰坦克的王者

中國戰場上,不僅與德國蘇聯等一票優異的坦克相形見絀,還在太平洋被“朗森打火機”打得滿地找牙的鬼子薄皮坦克,卻對缺少反坦克武器的中國軍民造成了不小的殺傷,而至那時候起,中國軍民也意識到坦克的重要作用。日本投降後,我軍在東北收集到了不少的日製坦克進行修復使用,組建了我軍第一支坦克部隊——東北坦克大隊,在隨後的解放戰爭中大放異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一輛97改型—“功臣號”。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功臣號——實車存於中國軍事博物館

解放戰爭中,運輸大隊長常凱申先生也送給了我們不少的坦克,使得了我軍的坦克部隊不斷的發展壯大,然而,無論是日本的97改,還是美製的M3“斯圖亞特”,都只是輕型坦克,而且已經落後。

新中國成立後,處於社會主義陣營的我們從蘇聯進口了不少的坦克,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T-34-85中型坦克,IS-2重型坦克,抗美援朝時期,數量較少而且相對落後的T-34-85在智勇雙全的英雄坦克兵手裡,同樣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215號。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現存於軍事博物館的215號,炮管上的六顆紅星就是功績的見證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蘇制IS-2重型坦克是我軍裝備的第一款重型坦克

雖然可以從蘇聯進口坦克,然而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單純依賴外購來滿足部隊裝備要求是不可想象的,畢竟,手中保命的傢伙事怎可讓他人拿捏。然而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更重要的是當時中國工業基礎十分薄弱,根本不具備研製和生產坦克的能力。

1955年,中國從蘇聯獲得了新型的T-54中型坦克及其改進型號T-54A的樣車。T-54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中型坦克之一,中國對它們的性能是感到比較滿意的,為了發展自己的坦克工業和培養技術人才,中國決定以T-54A為基礎進行仿製生產。為此,中國要求蘇聯提供T-54A中型坦克的全套圖紙和生產工藝,並於1956年4月動工建設國內第一家坦克製造廠(內蒙古第一機械廠,代號:617廠,簡稱:包頭一機)。1959年10月1日,首批國產的32輛T-54A參加了建國十週年大閱兵,這也是中國產坦克首次向公眾亮相。1959年底,中國產T-54A被正式命名為1959年式中型坦克(簡稱59式坦克)。59式中型坦克的問世,不僅宣告了中國不能生產坦克的歷史徹底終結,並且使得了中國裝甲兵的坦克裝備技術水平首次與世界同步,而59神車,也開始了它的傳奇之路!

59式中型坦克,裝備一門100mm線膛坦克炮,備彈34發,另外還裝有一挺12.7mm高射機槍,一挺7.62mm同軸機槍和一挺7.62mm前機槍,坦克成員4人,分別為車長,炮長,裝填手,駕駛員。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隨著中蘇關係的破裂以及隨後的十年動亂,中國的坦克工業也幾近陷入停滯,59式中型坦克也成為了我國仿製的唯一一型坦克,後來坦克工業得到恢復和發展,也有了更新的型號入役,然而對於59式坦克的改進卻從未停止……

比如,這,是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自用59D型,服役至今

這也是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這還是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59改……

"

集合堅固的防護、強悍的火力,超強的機動為一身的坦克,號稱“陸戰之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了打破西線的戰壕戰僵局,英國人給越野能力較強的履帶式拖拉機裝上了鋼板和機槍等武器(其實是重新設計研發),一種革命性的武器—坦克,就此誕生。為了掩人耳目,坦克這一種全新的作戰車輛被賦予“大水櫃”——TANK的稱呼,並沿用至今。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世界上第一輛坦克——小遊民(就是個拖拉機底盤加個鐵盒子,裝幾挺機槍)

當坦克出現在索姆河戰場上時,一度給德軍造成不小的恐慌,並取得了不俗的戰果,然而對於全局來講,並沒有造成根本性的變化,坦克的作用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軍的“閃電戰”橫掃西歐,北非,而後蘇聯的滾滾鐵流直取柏林,才得到充分的體現。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二戰坦克的王者

中國戰場上,不僅與德國蘇聯等一票優異的坦克相形見絀,還在太平洋被“朗森打火機”打得滿地找牙的鬼子薄皮坦克,卻對缺少反坦克武器的中國軍民造成了不小的殺傷,而至那時候起,中國軍民也意識到坦克的重要作用。日本投降後,我軍在東北收集到了不少的日製坦克進行修復使用,組建了我軍第一支坦克部隊——東北坦克大隊,在隨後的解放戰爭中大放異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一輛97改型—“功臣號”。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功臣號——實車存於中國軍事博物館

解放戰爭中,運輸大隊長常凱申先生也送給了我們不少的坦克,使得了我軍的坦克部隊不斷的發展壯大,然而,無論是日本的97改,還是美製的M3“斯圖亞特”,都只是輕型坦克,而且已經落後。

新中國成立後,處於社會主義陣營的我們從蘇聯進口了不少的坦克,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T-34-85中型坦克,IS-2重型坦克,抗美援朝時期,數量較少而且相對落後的T-34-85在智勇雙全的英雄坦克兵手裡,同樣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215號。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現存於軍事博物館的215號,炮管上的六顆紅星就是功績的見證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蘇制IS-2重型坦克是我軍裝備的第一款重型坦克

雖然可以從蘇聯進口坦克,然而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單純依賴外購來滿足部隊裝備要求是不可想象的,畢竟,手中保命的傢伙事怎可讓他人拿捏。然而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更重要的是當時中國工業基礎十分薄弱,根本不具備研製和生產坦克的能力。

1955年,中國從蘇聯獲得了新型的T-54中型坦克及其改進型號T-54A的樣車。T-54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中型坦克之一,中國對它們的性能是感到比較滿意的,為了發展自己的坦克工業和培養技術人才,中國決定以T-54A為基礎進行仿製生產。為此,中國要求蘇聯提供T-54A中型坦克的全套圖紙和生產工藝,並於1956年4月動工建設國內第一家坦克製造廠(內蒙古第一機械廠,代號:617廠,簡稱:包頭一機)。1959年10月1日,首批國產的32輛T-54A參加了建國十週年大閱兵,這也是中國產坦克首次向公眾亮相。1959年底,中國產T-54A被正式命名為1959年式中型坦克(簡稱59式坦克)。59式中型坦克的問世,不僅宣告了中國不能生產坦克的歷史徹底終結,並且使得了中國裝甲兵的坦克裝備技術水平首次與世界同步,而59神車,也開始了它的傳奇之路!

59式中型坦克,裝備一門100mm線膛坦克炮,備彈34發,另外還裝有一挺12.7mm高射機槍,一挺7.62mm同軸機槍和一挺7.62mm前機槍,坦克成員4人,分別為車長,炮長,裝填手,駕駛員。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隨著中蘇關係的破裂以及隨後的十年動亂,中國的坦克工業也幾近陷入停滯,59式中型坦克也成為了我國仿製的唯一一型坦克,後來坦克工業得到恢復和發展,也有了更新的型號入役,然而對於59式坦克的改進卻從未停止……

比如,這,是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自用59D型,服役至今

這也是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這還是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還是59改……

"

集合堅固的防護、強悍的火力,超強的機動為一身的坦克,號稱“陸戰之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了打破西線的戰壕戰僵局,英國人給越野能力較強的履帶式拖拉機裝上了鋼板和機槍等武器(其實是重新設計研發),一種革命性的武器—坦克,就此誕生。為了掩人耳目,坦克這一種全新的作戰車輛被賦予“大水櫃”——TANK的稱呼,並沿用至今。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世界上第一輛坦克——小遊民(就是個拖拉機底盤加個鐵盒子,裝幾挺機槍)

當坦克出現在索姆河戰場上時,一度給德軍造成不小的恐慌,並取得了不俗的戰果,然而對於全局來講,並沒有造成根本性的變化,坦克的作用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軍的“閃電戰”橫掃西歐,北非,而後蘇聯的滾滾鐵流直取柏林,才得到充分的體現。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二戰坦克的王者

中國戰場上,不僅與德國蘇聯等一票優異的坦克相形見絀,還在太平洋被“朗森打火機”打得滿地找牙的鬼子薄皮坦克,卻對缺少反坦克武器的中國軍民造成了不小的殺傷,而至那時候起,中國軍民也意識到坦克的重要作用。日本投降後,我軍在東北收集到了不少的日製坦克進行修復使用,組建了我軍第一支坦克部隊——東北坦克大隊,在隨後的解放戰爭中大放異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一輛97改型—“功臣號”。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功臣號——實車存於中國軍事博物館

解放戰爭中,運輸大隊長常凱申先生也送給了我們不少的坦克,使得了我軍的坦克部隊不斷的發展壯大,然而,無論是日本的97改,還是美製的M3“斯圖亞特”,都只是輕型坦克,而且已經落後。

新中國成立後,處於社會主義陣營的我們從蘇聯進口了不少的坦克,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T-34-85中型坦克,IS-2重型坦克,抗美援朝時期,數量較少而且相對落後的T-34-85在智勇雙全的英雄坦克兵手裡,同樣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215號。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現存於軍事博物館的215號,炮管上的六顆紅星就是功績的見證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蘇制IS-2重型坦克是我軍裝備的第一款重型坦克

雖然可以從蘇聯進口坦克,然而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單純依賴外購來滿足部隊裝備要求是不可想象的,畢竟,手中保命的傢伙事怎可讓他人拿捏。然而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更重要的是當時中國工業基礎十分薄弱,根本不具備研製和生產坦克的能力。

1955年,中國從蘇聯獲得了新型的T-54中型坦克及其改進型號T-54A的樣車。T-54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中型坦克之一,中國對它們的性能是感到比較滿意的,為了發展自己的坦克工業和培養技術人才,中國決定以T-54A為基礎進行仿製生產。為此,中國要求蘇聯提供T-54A中型坦克的全套圖紙和生產工藝,並於1956年4月動工建設國內第一家坦克製造廠(內蒙古第一機械廠,代號:617廠,簡稱:包頭一機)。1959年10月1日,首批國產的32輛T-54A參加了建國十週年大閱兵,這也是中國產坦克首次向公眾亮相。1959年底,中國產T-54A被正式命名為1959年式中型坦克(簡稱59式坦克)。59式中型坦克的問世,不僅宣告了中國不能生產坦克的歷史徹底終結,並且使得了中國裝甲兵的坦克裝備技術水平首次與世界同步,而59神車,也開始了它的傳奇之路!

59式中型坦克,裝備一門100mm線膛坦克炮,備彈34發,另外還裝有一挺12.7mm高射機槍,一挺7.62mm同軸機槍和一挺7.62mm前機槍,坦克成員4人,分別為車長,炮長,裝填手,駕駛員。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隨著中蘇關係的破裂以及隨後的十年動亂,中國的坦克工業也幾近陷入停滯,59式中型坦克也成為了我國仿製的唯一一型坦克,後來坦克工業得到恢復和發展,也有了更新的型號入役,然而對於59式坦克的改進卻從未停止……

比如,這,是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自用59D型,服役至今

這也是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這還是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還是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額……

"

集合堅固的防護、強悍的火力,超強的機動為一身的坦克,號稱“陸戰之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了打破西線的戰壕戰僵局,英國人給越野能力較強的履帶式拖拉機裝上了鋼板和機槍等武器(其實是重新設計研發),一種革命性的武器—坦克,就此誕生。為了掩人耳目,坦克這一種全新的作戰車輛被賦予“大水櫃”——TANK的稱呼,並沿用至今。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世界上第一輛坦克——小遊民(就是個拖拉機底盤加個鐵盒子,裝幾挺機槍)

當坦克出現在索姆河戰場上時,一度給德軍造成不小的恐慌,並取得了不俗的戰果,然而對於全局來講,並沒有造成根本性的變化,坦克的作用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軍的“閃電戰”橫掃西歐,北非,而後蘇聯的滾滾鐵流直取柏林,才得到充分的體現。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二戰坦克的王者

中國戰場上,不僅與德國蘇聯等一票優異的坦克相形見絀,還在太平洋被“朗森打火機”打得滿地找牙的鬼子薄皮坦克,卻對缺少反坦克武器的中國軍民造成了不小的殺傷,而至那時候起,中國軍民也意識到坦克的重要作用。日本投降後,我軍在東北收集到了不少的日製坦克進行修復使用,組建了我軍第一支坦克部隊——東北坦克大隊,在隨後的解放戰爭中大放異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一輛97改型—“功臣號”。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功臣號——實車存於中國軍事博物館

解放戰爭中,運輸大隊長常凱申先生也送給了我們不少的坦克,使得了我軍的坦克部隊不斷的發展壯大,然而,無論是日本的97改,還是美製的M3“斯圖亞特”,都只是輕型坦克,而且已經落後。

新中國成立後,處於社會主義陣營的我們從蘇聯進口了不少的坦克,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T-34-85中型坦克,IS-2重型坦克,抗美援朝時期,數量較少而且相對落後的T-34-85在智勇雙全的英雄坦克兵手裡,同樣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215號。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現存於軍事博物館的215號,炮管上的六顆紅星就是功績的見證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蘇制IS-2重型坦克是我軍裝備的第一款重型坦克

雖然可以從蘇聯進口坦克,然而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單純依賴外購來滿足部隊裝備要求是不可想象的,畢竟,手中保命的傢伙事怎可讓他人拿捏。然而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更重要的是當時中國工業基礎十分薄弱,根本不具備研製和生產坦克的能力。

1955年,中國從蘇聯獲得了新型的T-54中型坦克及其改進型號T-54A的樣車。T-54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中型坦克之一,中國對它們的性能是感到比較滿意的,為了發展自己的坦克工業和培養技術人才,中國決定以T-54A為基礎進行仿製生產。為此,中國要求蘇聯提供T-54A中型坦克的全套圖紙和生產工藝,並於1956年4月動工建設國內第一家坦克製造廠(內蒙古第一機械廠,代號:617廠,簡稱:包頭一機)。1959年10月1日,首批國產的32輛T-54A參加了建國十週年大閱兵,這也是中國產坦克首次向公眾亮相。1959年底,中國產T-54A被正式命名為1959年式中型坦克(簡稱59式坦克)。59式中型坦克的問世,不僅宣告了中國不能生產坦克的歷史徹底終結,並且使得了中國裝甲兵的坦克裝備技術水平首次與世界同步,而59神車,也開始了它的傳奇之路!

59式中型坦克,裝備一門100mm線膛坦克炮,備彈34發,另外還裝有一挺12.7mm高射機槍,一挺7.62mm同軸機槍和一挺7.62mm前機槍,坦克成員4人,分別為車長,炮長,裝填手,駕駛員。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隨著中蘇關係的破裂以及隨後的十年動亂,中國的坦克工業也幾近陷入停滯,59式中型坦克也成為了我國仿製的唯一一型坦克,後來坦克工業得到恢復和發展,也有了更新的型號入役,然而對於59式坦克的改進卻從未停止……

比如,這,是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自用59D型,服役至今

這也是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這還是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還是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額……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言歸正傳,59式中型坦克是我軍裝備的第一種國產坦克,也是服役時間最長,裝備量最大,改進型號最多的坦克,至今其改型59D依舊在陸軍服役。59D型中型坦克換裝了一門105mm線膛坦克炮,這門坦克炮是大名鼎鼎的英國L7的國產改進(加長)版本,威力更大,其車載火控系統也得到現代化改進,披掛了附加反應裝甲使得了防護水平更高。

"

集合堅固的防護、強悍的火力,超強的機動為一身的坦克,號稱“陸戰之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了打破西線的戰壕戰僵局,英國人給越野能力較強的履帶式拖拉機裝上了鋼板和機槍等武器(其實是重新設計研發),一種革命性的武器—坦克,就此誕生。為了掩人耳目,坦克這一種全新的作戰車輛被賦予“大水櫃”——TANK的稱呼,並沿用至今。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世界上第一輛坦克——小遊民(就是個拖拉機底盤加個鐵盒子,裝幾挺機槍)

當坦克出現在索姆河戰場上時,一度給德軍造成不小的恐慌,並取得了不俗的戰果,然而對於全局來講,並沒有造成根本性的變化,坦克的作用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軍的“閃電戰”橫掃西歐,北非,而後蘇聯的滾滾鐵流直取柏林,才得到充分的體現。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二戰坦克的王者

中國戰場上,不僅與德國蘇聯等一票優異的坦克相形見絀,還在太平洋被“朗森打火機”打得滿地找牙的鬼子薄皮坦克,卻對缺少反坦克武器的中國軍民造成了不小的殺傷,而至那時候起,中國軍民也意識到坦克的重要作用。日本投降後,我軍在東北收集到了不少的日製坦克進行修復使用,組建了我軍第一支坦克部隊——東北坦克大隊,在隨後的解放戰爭中大放異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一輛97改型—“功臣號”。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功臣號——實車存於中國軍事博物館

解放戰爭中,運輸大隊長常凱申先生也送給了我們不少的坦克,使得了我軍的坦克部隊不斷的發展壯大,然而,無論是日本的97改,還是美製的M3“斯圖亞特”,都只是輕型坦克,而且已經落後。

新中國成立後,處於社會主義陣營的我們從蘇聯進口了不少的坦克,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T-34-85中型坦克,IS-2重型坦克,抗美援朝時期,數量較少而且相對落後的T-34-85在智勇雙全的英雄坦克兵手裡,同樣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215號。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現存於軍事博物館的215號,炮管上的六顆紅星就是功績的見證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蘇制IS-2重型坦克是我軍裝備的第一款重型坦克

雖然可以從蘇聯進口坦克,然而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單純依賴外購來滿足部隊裝備要求是不可想象的,畢竟,手中保命的傢伙事怎可讓他人拿捏。然而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更重要的是當時中國工業基礎十分薄弱,根本不具備研製和生產坦克的能力。

1955年,中國從蘇聯獲得了新型的T-54中型坦克及其改進型號T-54A的樣車。T-54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中型坦克之一,中國對它們的性能是感到比較滿意的,為了發展自己的坦克工業和培養技術人才,中國決定以T-54A為基礎進行仿製生產。為此,中國要求蘇聯提供T-54A中型坦克的全套圖紙和生產工藝,並於1956年4月動工建設國內第一家坦克製造廠(內蒙古第一機械廠,代號:617廠,簡稱:包頭一機)。1959年10月1日,首批國產的32輛T-54A參加了建國十週年大閱兵,這也是中國產坦克首次向公眾亮相。1959年底,中國產T-54A被正式命名為1959年式中型坦克(簡稱59式坦克)。59式中型坦克的問世,不僅宣告了中國不能生產坦克的歷史徹底終結,並且使得了中國裝甲兵的坦克裝備技術水平首次與世界同步,而59神車,也開始了它的傳奇之路!

59式中型坦克,裝備一門100mm線膛坦克炮,備彈34發,另外還裝有一挺12.7mm高射機槍,一挺7.62mm同軸機槍和一挺7.62mm前機槍,坦克成員4人,分別為車長,炮長,裝填手,駕駛員。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隨著中蘇關係的破裂以及隨後的十年動亂,中國的坦克工業也幾近陷入停滯,59式中型坦克也成為了我國仿製的唯一一型坦克,後來坦克工業得到恢復和發展,也有了更新的型號入役,然而對於59式坦克的改進卻從未停止……

比如,這,是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自用59D型,服役至今

這也是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這還是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還是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額……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言歸正傳,59式中型坦克是我軍裝備的第一種國產坦克,也是服役時間最長,裝備量最大,改進型號最多的坦克,至今其改型59D依舊在陸軍服役。59D型中型坦克換裝了一門105mm線膛坦克炮,這門坦克炮是大名鼎鼎的英國L7的國產改進(加長)版本,威力更大,其車載火控系統也得到現代化改進,披掛了附加反應裝甲使得了防護水平更高。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參與戰狼2拍攝的59D型

雖然有了59式中型坦克這一種性能均衡的優秀坦克,然而我國是一個多地型國家,尤其是南方的水網稻田密佈,加上道路橋樑建設等基礎落後,全重36噸的59式坦克並不適合部署在南方地區,這時候,一款輕型的適合在水網稻田密佈地區作戰的坦克便應運而生,這便是62式輕型坦克。62式輕型坦克可以看做是一個縮小版的59式,同樣是五對負重輪扛著一個圓圓的腦袋,上面插著一根炮管,只不過相對於59式,62式輕型坦克的車體更小,裝甲也更薄,正面裝甲只能防禦機槍的炮彈破片,其搭載的火炮也是口徑更小的85mm口徑的線膛坦克炮,也無法擊穿當時的主流坦克,與原版T-34-85的85mm炮相比,主要加裝了一個抽氣裝置。

"

集合堅固的防護、強悍的火力,超強的機動為一身的坦克,號稱“陸戰之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了打破西線的戰壕戰僵局,英國人給越野能力較強的履帶式拖拉機裝上了鋼板和機槍等武器(其實是重新設計研發),一種革命性的武器—坦克,就此誕生。為了掩人耳目,坦克這一種全新的作戰車輛被賦予“大水櫃”——TANK的稱呼,並沿用至今。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世界上第一輛坦克——小遊民(就是個拖拉機底盤加個鐵盒子,裝幾挺機槍)

當坦克出現在索姆河戰場上時,一度給德軍造成不小的恐慌,並取得了不俗的戰果,然而對於全局來講,並沒有造成根本性的變化,坦克的作用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軍的“閃電戰”橫掃西歐,北非,而後蘇聯的滾滾鐵流直取柏林,才得到充分的體現。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二戰坦克的王者

中國戰場上,不僅與德國蘇聯等一票優異的坦克相形見絀,還在太平洋被“朗森打火機”打得滿地找牙的鬼子薄皮坦克,卻對缺少反坦克武器的中國軍民造成了不小的殺傷,而至那時候起,中國軍民也意識到坦克的重要作用。日本投降後,我軍在東北收集到了不少的日製坦克進行修復使用,組建了我軍第一支坦克部隊——東北坦克大隊,在隨後的解放戰爭中大放異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一輛97改型—“功臣號”。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功臣號——實車存於中國軍事博物館

解放戰爭中,運輸大隊長常凱申先生也送給了我們不少的坦克,使得了我軍的坦克部隊不斷的發展壯大,然而,無論是日本的97改,還是美製的M3“斯圖亞特”,都只是輕型坦克,而且已經落後。

新中國成立後,處於社會主義陣營的我們從蘇聯進口了不少的坦克,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T-34-85中型坦克,IS-2重型坦克,抗美援朝時期,數量較少而且相對落後的T-34-85在智勇雙全的英雄坦克兵手裡,同樣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215號。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現存於軍事博物館的215號,炮管上的六顆紅星就是功績的見證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蘇制IS-2重型坦克是我軍裝備的第一款重型坦克

雖然可以從蘇聯進口坦克,然而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單純依賴外購來滿足部隊裝備要求是不可想象的,畢竟,手中保命的傢伙事怎可讓他人拿捏。然而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更重要的是當時中國工業基礎十分薄弱,根本不具備研製和生產坦克的能力。

1955年,中國從蘇聯獲得了新型的T-54中型坦克及其改進型號T-54A的樣車。T-54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中型坦克之一,中國對它們的性能是感到比較滿意的,為了發展自己的坦克工業和培養技術人才,中國決定以T-54A為基礎進行仿製生產。為此,中國要求蘇聯提供T-54A中型坦克的全套圖紙和生產工藝,並於1956年4月動工建設國內第一家坦克製造廠(內蒙古第一機械廠,代號:617廠,簡稱:包頭一機)。1959年10月1日,首批國產的32輛T-54A參加了建國十週年大閱兵,這也是中國產坦克首次向公眾亮相。1959年底,中國產T-54A被正式命名為1959年式中型坦克(簡稱59式坦克)。59式中型坦克的問世,不僅宣告了中國不能生產坦克的歷史徹底終結,並且使得了中國裝甲兵的坦克裝備技術水平首次與世界同步,而59神車,也開始了它的傳奇之路!

59式中型坦克,裝備一門100mm線膛坦克炮,備彈34發,另外還裝有一挺12.7mm高射機槍,一挺7.62mm同軸機槍和一挺7.62mm前機槍,坦克成員4人,分別為車長,炮長,裝填手,駕駛員。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隨著中蘇關係的破裂以及隨後的十年動亂,中國的坦克工業也幾近陷入停滯,59式中型坦克也成為了我國仿製的唯一一型坦克,後來坦克工業得到恢復和發展,也有了更新的型號入役,然而對於59式坦克的改進卻從未停止……

比如,這,是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自用59D型,服役至今

這也是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這還是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還是59改……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額……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言歸正傳,59式中型坦克是我軍裝備的第一種國產坦克,也是服役時間最長,裝備量最大,改進型號最多的坦克,至今其改型59D依舊在陸軍服役。59D型中型坦克換裝了一門105mm線膛坦克炮,這門坦克炮是大名鼎鼎的英國L7的國產改進(加長)版本,威力更大,其車載火控系統也得到現代化改進,披掛了附加反應裝甲使得了防護水平更高。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參與戰狼2拍攝的59D型

雖然有了59式中型坦克這一種性能均衡的優秀坦克,然而我國是一個多地型國家,尤其是南方的水網稻田密佈,加上道路橋樑建設等基礎落後,全重36噸的59式坦克並不適合部署在南方地區,這時候,一款輕型的適合在水網稻田密佈地區作戰的坦克便應運而生,這便是62式輕型坦克。62式輕型坦克可以看做是一個縮小版的59式,同樣是五對負重輪扛著一個圓圓的腦袋,上面插著一根炮管,只不過相對於59式,62式輕型坦克的車體更小,裝甲也更薄,正面裝甲只能防禦機槍的炮彈破片,其搭載的火炮也是口徑更小的85mm口徑的線膛坦克炮,也無法擊穿當時的主流坦克,與原版T-34-85的85mm炮相比,主要加裝了一個抽氣裝置。

新中國坦克發展簡史(上)

從外觀上看,負重輪是62式輕型坦克與59式坦克最明顯的區別,62式為單輪緣負重輪

服役後的62式輕型坦克也在不斷地改進,然而無論怎麼改,這款坦克也已遠遠落後,隨著新輕坦的不斷入役,62也好,59也罷,都終將被取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