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物聯網發展1000問之物聯網創新的四大祕籍是什麼?'

"

想做好物聯網,有些基礎知識必須掌握,初步梳理一下,暫且總結出四大核心祕籍要點!


"

想做好物聯網,有些基礎知識必須掌握,初步梳理一下,暫且總結出四大核心祕籍要點!


洞悉物聯網發展1000問之物聯網創新的四大祕籍是什麼?


2014年初,Google收購了一家名不見經傳的硬件公司NEST,而且絕對是大價錢大手筆32億美金,整個物聯網行業都震驚了!

關鍵是,在這筆收購之前,Google居然把之前花費了巨大代價的摩托羅拉僅僅以29億美金賣給了聯想集團。所以這個消息極大的刺激了物聯網的硬件開發,甚至由此誕生出一個細分產業,叫智能硬件。

大家看到了做硬件居然也會有這麼大的前景。2014年到2015年底的這兩年時間,也是智能硬件火爆的兩年,VC風投都蜂擁而至,大家覺得風口來了,不能落後,不能錯過這個賽道!

幾年下來,從我接觸的大量與智能硬件相關聯的企業發展來看,沒那麼簡單。並不是說智能硬件的風口來了,誰都能飛上天去的。


"

想做好物聯網,有些基礎知識必須掌握,初步梳理一下,暫且總結出四大核心祕籍要點!


洞悉物聯網發展1000問之物聯網創新的四大祕籍是什麼?


2014年初,Google收購了一家名不見經傳的硬件公司NEST,而且絕對是大價錢大手筆32億美金,整個物聯網行業都震驚了!

關鍵是,在這筆收購之前,Google居然把之前花費了巨大代價的摩托羅拉僅僅以29億美金賣給了聯想集團。所以這個消息極大的刺激了物聯網的硬件開發,甚至由此誕生出一個細分產業,叫智能硬件。

大家看到了做硬件居然也會有這麼大的前景。2014年到2015年底的這兩年時間,也是智能硬件火爆的兩年,VC風投都蜂擁而至,大家覺得風口來了,不能落後,不能錯過這個賽道!

幾年下來,從我接觸的大量與智能硬件相關聯的企業發展來看,沒那麼簡單。並不是說智能硬件的風口來了,誰都能飛上天去的。


洞悉物聯網發展1000問之物聯網創新的四大祕籍是什麼?


祕籍一,首先解決認知的問題!

很多人一定不理解,什麼是認知問題?

當你進入到某一新領域的時候,那麼在做決策的時候一定要克服達克效應。(注:達克效應(D-Keffect),全稱為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

它是一種認知偏差現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慮的基礎上得出錯誤結論,但是無法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辨別錯誤行為。

這些能力欠缺者們沉浸在自我營造的虛幻的優勢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卻無法客觀評價他人的能力。)

有一個1萬小時定律,因為你不是物聯網行業裡的專家,你也許僅僅來源於自身生活中的某項痛點,所以很可能你就會想到是不是發現了風口?

如果你沒有任何開發經驗,準確的說是硬件開發經驗,千萬不能忽視硬件開發和軟件開發完全是兩碼事,

所以,如果你要進軍某一領域,自己要麼是這一領域的專家,要麼是這一領域裡的高級用戶。如果你兩者都不是,那麼想辦法混夠了1萬小時變成他們。

沒有正確的認知,給你講的越多,你會越陷入逆反心理,說白了就開始犟起來,最後倒黴的是你自己。

1萬小時是什麼基礎呢?基本就是最少在某個領域紮根五年以上,然後再說做不做的事情!過去的學徒制是有道理的,小夥兒計從進門開始要跟師傅學夠了五年再說!

祕籍二:對於需求的嚴格盡職調查

對於需求的瞭解非常重要,這樣的盡職調查一定要親自去才好,目標人群鎖定在100人。如果你能認真的尋找100人,仔細交流你的想法,基本上能夠得出你的需求是不是真的剛需。

試想:當我們不瞭解市場,不瞭解競爭對手。我們也不清楚客戶的性格特徵,甚至不知道自己所提供的產品價值該為哪些客戶服務,不清楚自己的產品是否能夠為客戶帶來價值,當全部處於未知狀態或者模稜兩可的時候就是最危險的時候,你的任何決策都可能導致失敗!

實際上,在構建一款成熟的產品之前,從產品、市場、以及競爭對手的角度來看,很多創意想法都是需要進行驗證的。這時候,任何投資人或者行業大佬告訴你的判斷很可能都是蒼白的,你唯一可以相信的就是盡調結果!

筆者一直強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

想做好物聯網,有些基礎知識必須掌握,初步梳理一下,暫且總結出四大核心祕籍要點!


洞悉物聯網發展1000問之物聯網創新的四大祕籍是什麼?


2014年初,Google收購了一家名不見經傳的硬件公司NEST,而且絕對是大價錢大手筆32億美金,整個物聯網行業都震驚了!

關鍵是,在這筆收購之前,Google居然把之前花費了巨大代價的摩托羅拉僅僅以29億美金賣給了聯想集團。所以這個消息極大的刺激了物聯網的硬件開發,甚至由此誕生出一個細分產業,叫智能硬件。

大家看到了做硬件居然也會有這麼大的前景。2014年到2015年底的這兩年時間,也是智能硬件火爆的兩年,VC風投都蜂擁而至,大家覺得風口來了,不能落後,不能錯過這個賽道!

幾年下來,從我接觸的大量與智能硬件相關聯的企業發展來看,沒那麼簡單。並不是說智能硬件的風口來了,誰都能飛上天去的。


洞悉物聯網發展1000問之物聯網創新的四大祕籍是什麼?


祕籍一,首先解決認知的問題!

很多人一定不理解,什麼是認知問題?

當你進入到某一新領域的時候,那麼在做決策的時候一定要克服達克效應。(注:達克效應(D-Keffect),全稱為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

它是一種認知偏差現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慮的基礎上得出錯誤結論,但是無法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辨別錯誤行為。

這些能力欠缺者們沉浸在自我營造的虛幻的優勢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卻無法客觀評價他人的能力。)

有一個1萬小時定律,因為你不是物聯網行業裡的專家,你也許僅僅來源於自身生活中的某項痛點,所以很可能你就會想到是不是發現了風口?

如果你沒有任何開發經驗,準確的說是硬件開發經驗,千萬不能忽視硬件開發和軟件開發完全是兩碼事,

所以,如果你要進軍某一領域,自己要麼是這一領域的專家,要麼是這一領域裡的高級用戶。如果你兩者都不是,那麼想辦法混夠了1萬小時變成他們。

沒有正確的認知,給你講的越多,你會越陷入逆反心理,說白了就開始犟起來,最後倒黴的是你自己。

1萬小時是什麼基礎呢?基本就是最少在某個領域紮根五年以上,然後再說做不做的事情!過去的學徒制是有道理的,小夥兒計從進門開始要跟師傅學夠了五年再說!

祕籍二:對於需求的嚴格盡職調查

對於需求的瞭解非常重要,這樣的盡職調查一定要親自去才好,目標人群鎖定在100人。如果你能認真的尋找100人,仔細交流你的想法,基本上能夠得出你的需求是不是真的剛需。

試想:當我們不瞭解市場,不瞭解競爭對手。我們也不清楚客戶的性格特徵,甚至不知道自己所提供的產品價值該為哪些客戶服務,不清楚自己的產品是否能夠為客戶帶來價值,當全部處於未知狀態或者模稜兩可的時候就是最危險的時候,你的任何決策都可能導致失敗!

實際上,在構建一款成熟的產品之前,從產品、市場、以及競爭對手的角度來看,很多創意想法都是需要進行驗證的。這時候,任何投資人或者行業大佬告訴你的判斷很可能都是蒼白的,你唯一可以相信的就是盡調結果!

筆者一直強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洞悉物聯網發展1000問之物聯網創新的四大祕籍是什麼?


祕籍三:做減法!還是減法!

當你構思出一個基本的想法,並形成一個產品的創意後,我相信任何人都會飄飄然,都會被自己所感動!

這時候你的頭腦會越來越熱,你跟所有人交流的時候,當你把你的基本功能講給他們聽後,每個人都會誇讚你,然後會說“但是,如果能有什麼功能的話,可能會更好或者怎樣”,這時候,你在發熱的大腦下,會一口答應沒問題,太好了!我們又找到了新的賣點!

想想看,剛才我描述的場景是不是經常遇到?

在這樣的場景下,你的產品就會越來越複雜,功能越多,意味著成本越高,開發的難度越大,表面上你能滿足更多的人群使用,實際上最後會出現四不像的局面!

事實上,我在各種場合裡,無論何種企業家交流,這是大家共性的通病!我們內心本來就喜歡做加法,你說做減法的時候,一定是不情不願的!

這世界上最懂得做減法的人已經不在了!但那就是經典,不可否認!

精簡到一點!這就是鐵律,但是99%的人會喜歡做出三種以上的功能出來。這本來就是反人性的,我們總希望能用多一種功能來補充另外一部分市場或客戶,而往往事與願違!

另一個功能就是另外一個產品,這意味著功能越多,你就給自己樹立了更多的對手和敵人,不是嗎?


"

想做好物聯網,有些基礎知識必須掌握,初步梳理一下,暫且總結出四大核心祕籍要點!


洞悉物聯網發展1000問之物聯網創新的四大祕籍是什麼?


2014年初,Google收購了一家名不見經傳的硬件公司NEST,而且絕對是大價錢大手筆32億美金,整個物聯網行業都震驚了!

關鍵是,在這筆收購之前,Google居然把之前花費了巨大代價的摩托羅拉僅僅以29億美金賣給了聯想集團。所以這個消息極大的刺激了物聯網的硬件開發,甚至由此誕生出一個細分產業,叫智能硬件。

大家看到了做硬件居然也會有這麼大的前景。2014年到2015年底的這兩年時間,也是智能硬件火爆的兩年,VC風投都蜂擁而至,大家覺得風口來了,不能落後,不能錯過這個賽道!

幾年下來,從我接觸的大量與智能硬件相關聯的企業發展來看,沒那麼簡單。並不是說智能硬件的風口來了,誰都能飛上天去的。


洞悉物聯網發展1000問之物聯網創新的四大祕籍是什麼?


祕籍一,首先解決認知的問題!

很多人一定不理解,什麼是認知問題?

當你進入到某一新領域的時候,那麼在做決策的時候一定要克服達克效應。(注:達克效應(D-Keffect),全稱為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

它是一種認知偏差現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慮的基礎上得出錯誤結論,但是無法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辨別錯誤行為。

這些能力欠缺者們沉浸在自我營造的虛幻的優勢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卻無法客觀評價他人的能力。)

有一個1萬小時定律,因為你不是物聯網行業裡的專家,你也許僅僅來源於自身生活中的某項痛點,所以很可能你就會想到是不是發現了風口?

如果你沒有任何開發經驗,準確的說是硬件開發經驗,千萬不能忽視硬件開發和軟件開發完全是兩碼事,

所以,如果你要進軍某一領域,自己要麼是這一領域的專家,要麼是這一領域裡的高級用戶。如果你兩者都不是,那麼想辦法混夠了1萬小時變成他們。

沒有正確的認知,給你講的越多,你會越陷入逆反心理,說白了就開始犟起來,最後倒黴的是你自己。

1萬小時是什麼基礎呢?基本就是最少在某個領域紮根五年以上,然後再說做不做的事情!過去的學徒制是有道理的,小夥兒計從進門開始要跟師傅學夠了五年再說!

祕籍二:對於需求的嚴格盡職調查

對於需求的瞭解非常重要,這樣的盡職調查一定要親自去才好,目標人群鎖定在100人。如果你能認真的尋找100人,仔細交流你的想法,基本上能夠得出你的需求是不是真的剛需。

試想:當我們不瞭解市場,不瞭解競爭對手。我們也不清楚客戶的性格特徵,甚至不知道自己所提供的產品價值該為哪些客戶服務,不清楚自己的產品是否能夠為客戶帶來價值,當全部處於未知狀態或者模稜兩可的時候就是最危險的時候,你的任何決策都可能導致失敗!

實際上,在構建一款成熟的產品之前,從產品、市場、以及競爭對手的角度來看,很多創意想法都是需要進行驗證的。這時候,任何投資人或者行業大佬告訴你的判斷很可能都是蒼白的,你唯一可以相信的就是盡調結果!

筆者一直強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洞悉物聯網發展1000問之物聯網創新的四大祕籍是什麼?


祕籍三:做減法!還是減法!

當你構思出一個基本的想法,並形成一個產品的創意後,我相信任何人都會飄飄然,都會被自己所感動!

這時候你的頭腦會越來越熱,你跟所有人交流的時候,當你把你的基本功能講給他們聽後,每個人都會誇讚你,然後會說“但是,如果能有什麼功能的話,可能會更好或者怎樣”,這時候,你在發熱的大腦下,會一口答應沒問題,太好了!我們又找到了新的賣點!

想想看,剛才我描述的場景是不是經常遇到?

在這樣的場景下,你的產品就會越來越複雜,功能越多,意味著成本越高,開發的難度越大,表面上你能滿足更多的人群使用,實際上最後會出現四不像的局面!

事實上,我在各種場合裡,無論何種企業家交流,這是大家共性的通病!我們內心本來就喜歡做加法,你說做減法的時候,一定是不情不願的!

這世界上最懂得做減法的人已經不在了!但那就是經典,不可否認!

精簡到一點!這就是鐵律,但是99%的人會喜歡做出三種以上的功能出來。這本來就是反人性的,我們總希望能用多一種功能來補充另外一部分市場或客戶,而往往事與願違!

另一個功能就是另外一個產品,這意味著功能越多,你就給自己樹立了更多的對手和敵人,不是嗎?


洞悉物聯網發展1000問之物聯網創新的四大祕籍是什麼?


祕籍四:千萬不要低估硬件!

這話我每次說出來,都會遇到反駁,說“那是因為他們不懂,如果換成我做,絕對沒問題!”

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如果真是這種觀點的人上去做,他會死得很難看!

我絕不是聳人聽聞,從1995年開始接觸通訊設備到後來各種交換機、路由器、防火牆,甚至到手機,2002年我參與第一代電子書的研發生產銷售,這一系列的經歷,無不告訴我,上了硬件的戰船,很可能就是陷入無限的苦難之中。因為,你很難盼到一款產品能穩定,很少沒有BUG的。

所以,你可能不知道,最穩定的產品,在最後定型的時候,其實是刪掉了很多好的功能,最終強調的穩定性同時也意味著不完美!

創建一家成功的初創公司並不容易,而構建一家成功的硬件初創公司更是難上加難。

就拿Pebble來說,雖然他們在Kickstarter上眾籌成功,但是仍處在困境之中。開發一款原型產品只是創建硬件初創公司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真正的挑戰是接下來的產品設計,生產工廠,加工製造,成品分銷,以及市場營銷/銷售。

所以,你最好能做到足夠強大的心理準備。

此外,硬件產品驗證和迭代週期比軟件的時間更長,獲得資金的難度相對更大,風投會考慮硬件初創公司的固有風險,因此通常需要硬件初創公司自身就具備一些競爭力。

比如我看到的大部分創始人都是具備一定的積蓄,並且有能力不斷的賣房子賣地去填補公司的開銷。至於風投,我建議你最好別想!除非你的團隊裡有超級大牛。

不僅如此,管理現金流也將是挑戰,因為在你的產品銷售給客戶之前,就需要提前幾個月給供應商付款了。

而銷售回款卻遙遙無期,要知道我們傳統的營銷渠道最擅長的就是賬期!拖款的問題基本也會搞的你半死。

當市場上都是真心英雄的時候,就會撇除泡沫,給智能硬件降降溫,讓智能硬件的創業迴歸本源。踏踏實實去做一款走心的產品,很可能你就是下一款爆品!

最後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們在做互聯網的時候喜歡做用戶畫像。而在做物聯網的時候,你的用戶畫像是誰呢?

答案是物,而不是人!你要給真正的物做畫像。這是一個心態的轉變,過去我們說是做物聯網,其實還是做的人聯網。物的特性思考的遠遠不夠,這是一個需要時間去改變的過程。

所以,祕籍往往就是擺在那裡,誰都看起來很明白,誰都做起來就迷糊。時刻反省自己,時刻提醒自己吧!未來將是物聯世界,讓我們相約2019年11月19-21日,相約2019(第三屆)全球物聯網大會—尋找思考者!

聲明:本文系《洞悉——物聯網發展1000問》系列文章第九十八篇,旨在希望通過系統性與行業專業視角就物聯網產業當前發展現狀與經濟潛力予以分析和分享。IOT物聯網,萬物互聯,互聯萬物。


"

想做好物聯網,有些基礎知識必須掌握,初步梳理一下,暫且總結出四大核心祕籍要點!


洞悉物聯網發展1000問之物聯網創新的四大祕籍是什麼?


2014年初,Google收購了一家名不見經傳的硬件公司NEST,而且絕對是大價錢大手筆32億美金,整個物聯網行業都震驚了!

關鍵是,在這筆收購之前,Google居然把之前花費了巨大代價的摩托羅拉僅僅以29億美金賣給了聯想集團。所以這個消息極大的刺激了物聯網的硬件開發,甚至由此誕生出一個細分產業,叫智能硬件。

大家看到了做硬件居然也會有這麼大的前景。2014年到2015年底的這兩年時間,也是智能硬件火爆的兩年,VC風投都蜂擁而至,大家覺得風口來了,不能落後,不能錯過這個賽道!

幾年下來,從我接觸的大量與智能硬件相關聯的企業發展來看,沒那麼簡單。並不是說智能硬件的風口來了,誰都能飛上天去的。


洞悉物聯網發展1000問之物聯網創新的四大祕籍是什麼?


祕籍一,首先解決認知的問題!

很多人一定不理解,什麼是認知問題?

當你進入到某一新領域的時候,那麼在做決策的時候一定要克服達克效應。(注:達克效應(D-Keffect),全稱為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

它是一種認知偏差現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慮的基礎上得出錯誤結論,但是無法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辨別錯誤行為。

這些能力欠缺者們沉浸在自我營造的虛幻的優勢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卻無法客觀評價他人的能力。)

有一個1萬小時定律,因為你不是物聯網行業裡的專家,你也許僅僅來源於自身生活中的某項痛點,所以很可能你就會想到是不是發現了風口?

如果你沒有任何開發經驗,準確的說是硬件開發經驗,千萬不能忽視硬件開發和軟件開發完全是兩碼事,

所以,如果你要進軍某一領域,自己要麼是這一領域的專家,要麼是這一領域裡的高級用戶。如果你兩者都不是,那麼想辦法混夠了1萬小時變成他們。

沒有正確的認知,給你講的越多,你會越陷入逆反心理,說白了就開始犟起來,最後倒黴的是你自己。

1萬小時是什麼基礎呢?基本就是最少在某個領域紮根五年以上,然後再說做不做的事情!過去的學徒制是有道理的,小夥兒計從進門開始要跟師傅學夠了五年再說!

祕籍二:對於需求的嚴格盡職調查

對於需求的瞭解非常重要,這樣的盡職調查一定要親自去才好,目標人群鎖定在100人。如果你能認真的尋找100人,仔細交流你的想法,基本上能夠得出你的需求是不是真的剛需。

試想:當我們不瞭解市場,不瞭解競爭對手。我們也不清楚客戶的性格特徵,甚至不知道自己所提供的產品價值該為哪些客戶服務,不清楚自己的產品是否能夠為客戶帶來價值,當全部處於未知狀態或者模稜兩可的時候就是最危險的時候,你的任何決策都可能導致失敗!

實際上,在構建一款成熟的產品之前,從產品、市場、以及競爭對手的角度來看,很多創意想法都是需要進行驗證的。這時候,任何投資人或者行業大佬告訴你的判斷很可能都是蒼白的,你唯一可以相信的就是盡調結果!

筆者一直強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洞悉物聯網發展1000問之物聯網創新的四大祕籍是什麼?


祕籍三:做減法!還是減法!

當你構思出一個基本的想法,並形成一個產品的創意後,我相信任何人都會飄飄然,都會被自己所感動!

這時候你的頭腦會越來越熱,你跟所有人交流的時候,當你把你的基本功能講給他們聽後,每個人都會誇讚你,然後會說“但是,如果能有什麼功能的話,可能會更好或者怎樣”,這時候,你在發熱的大腦下,會一口答應沒問題,太好了!我們又找到了新的賣點!

想想看,剛才我描述的場景是不是經常遇到?

在這樣的場景下,你的產品就會越來越複雜,功能越多,意味著成本越高,開發的難度越大,表面上你能滿足更多的人群使用,實際上最後會出現四不像的局面!

事實上,我在各種場合裡,無論何種企業家交流,這是大家共性的通病!我們內心本來就喜歡做加法,你說做減法的時候,一定是不情不願的!

這世界上最懂得做減法的人已經不在了!但那就是經典,不可否認!

精簡到一點!這就是鐵律,但是99%的人會喜歡做出三種以上的功能出來。這本來就是反人性的,我們總希望能用多一種功能來補充另外一部分市場或客戶,而往往事與願違!

另一個功能就是另外一個產品,這意味著功能越多,你就給自己樹立了更多的對手和敵人,不是嗎?


洞悉物聯網發展1000問之物聯網創新的四大祕籍是什麼?


祕籍四:千萬不要低估硬件!

這話我每次說出來,都會遇到反駁,說“那是因為他們不懂,如果換成我做,絕對沒問題!”

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如果真是這種觀點的人上去做,他會死得很難看!

我絕不是聳人聽聞,從1995年開始接觸通訊設備到後來各種交換機、路由器、防火牆,甚至到手機,2002年我參與第一代電子書的研發生產銷售,這一系列的經歷,無不告訴我,上了硬件的戰船,很可能就是陷入無限的苦難之中。因為,你很難盼到一款產品能穩定,很少沒有BUG的。

所以,你可能不知道,最穩定的產品,在最後定型的時候,其實是刪掉了很多好的功能,最終強調的穩定性同時也意味著不完美!

創建一家成功的初創公司並不容易,而構建一家成功的硬件初創公司更是難上加難。

就拿Pebble來說,雖然他們在Kickstarter上眾籌成功,但是仍處在困境之中。開發一款原型產品只是創建硬件初創公司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真正的挑戰是接下來的產品設計,生產工廠,加工製造,成品分銷,以及市場營銷/銷售。

所以,你最好能做到足夠強大的心理準備。

此外,硬件產品驗證和迭代週期比軟件的時間更長,獲得資金的難度相對更大,風投會考慮硬件初創公司的固有風險,因此通常需要硬件初創公司自身就具備一些競爭力。

比如我看到的大部分創始人都是具備一定的積蓄,並且有能力不斷的賣房子賣地去填補公司的開銷。至於風投,我建議你最好別想!除非你的團隊裡有超級大牛。

不僅如此,管理現金流也將是挑戰,因為在你的產品銷售給客戶之前,就需要提前幾個月給供應商付款了。

而銷售回款卻遙遙無期,要知道我們傳統的營銷渠道最擅長的就是賬期!拖款的問題基本也會搞的你半死。

當市場上都是真心英雄的時候,就會撇除泡沫,給智能硬件降降溫,讓智能硬件的創業迴歸本源。踏踏實實去做一款走心的產品,很可能你就是下一款爆品!

最後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們在做互聯網的時候喜歡做用戶畫像。而在做物聯網的時候,你的用戶畫像是誰呢?

答案是物,而不是人!你要給真正的物做畫像。這是一個心態的轉變,過去我們說是做物聯網,其實還是做的人聯網。物的特性思考的遠遠不夠,這是一個需要時間去改變的過程。

所以,祕籍往往就是擺在那裡,誰都看起來很明白,誰都做起來就迷糊。時刻反省自己,時刻提醒自己吧!未來將是物聯世界,讓我們相約2019年11月19-21日,相約2019(第三屆)全球物聯網大會—尋找思考者!

聲明:本文系《洞悉——物聯網發展1000問》系列文章第九十八篇,旨在希望通過系統性與行業專業視角就物聯網產業當前發展現狀與經濟潛力予以分析和分享。IOT物聯網,萬物互聯,互聯萬物。


洞悉物聯網發展1000問之物聯網創新的四大祕籍是什麼?


作者:王正偉(物哥)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祕書長 全球物聯網大會主席 頭條號-新社匯and微會動袁帥 授權發佈

"

想做好物聯網,有些基礎知識必須掌握,初步梳理一下,暫且總結出四大核心祕籍要點!


洞悉物聯網發展1000問之物聯網創新的四大祕籍是什麼?


2014年初,Google收購了一家名不見經傳的硬件公司NEST,而且絕對是大價錢大手筆32億美金,整個物聯網行業都震驚了!

關鍵是,在這筆收購之前,Google居然把之前花費了巨大代價的摩托羅拉僅僅以29億美金賣給了聯想集團。所以這個消息極大的刺激了物聯網的硬件開發,甚至由此誕生出一個細分產業,叫智能硬件。

大家看到了做硬件居然也會有這麼大的前景。2014年到2015年底的這兩年時間,也是智能硬件火爆的兩年,VC風投都蜂擁而至,大家覺得風口來了,不能落後,不能錯過這個賽道!

幾年下來,從我接觸的大量與智能硬件相關聯的企業發展來看,沒那麼簡單。並不是說智能硬件的風口來了,誰都能飛上天去的。


洞悉物聯網發展1000問之物聯網創新的四大祕籍是什麼?


祕籍一,首先解決認知的問題!

很多人一定不理解,什麼是認知問題?

當你進入到某一新領域的時候,那麼在做決策的時候一定要克服達克效應。(注:達克效應(D-Keffect),全稱為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

它是一種認知偏差現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慮的基礎上得出錯誤結論,但是無法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辨別錯誤行為。

這些能力欠缺者們沉浸在自我營造的虛幻的優勢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卻無法客觀評價他人的能力。)

有一個1萬小時定律,因為你不是物聯網行業裡的專家,你也許僅僅來源於自身生活中的某項痛點,所以很可能你就會想到是不是發現了風口?

如果你沒有任何開發經驗,準確的說是硬件開發經驗,千萬不能忽視硬件開發和軟件開發完全是兩碼事,

所以,如果你要進軍某一領域,自己要麼是這一領域的專家,要麼是這一領域裡的高級用戶。如果你兩者都不是,那麼想辦法混夠了1萬小時變成他們。

沒有正確的認知,給你講的越多,你會越陷入逆反心理,說白了就開始犟起來,最後倒黴的是你自己。

1萬小時是什麼基礎呢?基本就是最少在某個領域紮根五年以上,然後再說做不做的事情!過去的學徒制是有道理的,小夥兒計從進門開始要跟師傅學夠了五年再說!

祕籍二:對於需求的嚴格盡職調查

對於需求的瞭解非常重要,這樣的盡職調查一定要親自去才好,目標人群鎖定在100人。如果你能認真的尋找100人,仔細交流你的想法,基本上能夠得出你的需求是不是真的剛需。

試想:當我們不瞭解市場,不瞭解競爭對手。我們也不清楚客戶的性格特徵,甚至不知道自己所提供的產品價值該為哪些客戶服務,不清楚自己的產品是否能夠為客戶帶來價值,當全部處於未知狀態或者模稜兩可的時候就是最危險的時候,你的任何決策都可能導致失敗!

實際上,在構建一款成熟的產品之前,從產品、市場、以及競爭對手的角度來看,很多創意想法都是需要進行驗證的。這時候,任何投資人或者行業大佬告訴你的判斷很可能都是蒼白的,你唯一可以相信的就是盡調結果!

筆者一直強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洞悉物聯網發展1000問之物聯網創新的四大祕籍是什麼?


祕籍三:做減法!還是減法!

當你構思出一個基本的想法,並形成一個產品的創意後,我相信任何人都會飄飄然,都會被自己所感動!

這時候你的頭腦會越來越熱,你跟所有人交流的時候,當你把你的基本功能講給他們聽後,每個人都會誇讚你,然後會說“但是,如果能有什麼功能的話,可能會更好或者怎樣”,這時候,你在發熱的大腦下,會一口答應沒問題,太好了!我們又找到了新的賣點!

想想看,剛才我描述的場景是不是經常遇到?

在這樣的場景下,你的產品就會越來越複雜,功能越多,意味著成本越高,開發的難度越大,表面上你能滿足更多的人群使用,實際上最後會出現四不像的局面!

事實上,我在各種場合裡,無論何種企業家交流,這是大家共性的通病!我們內心本來就喜歡做加法,你說做減法的時候,一定是不情不願的!

這世界上最懂得做減法的人已經不在了!但那就是經典,不可否認!

精簡到一點!這就是鐵律,但是99%的人會喜歡做出三種以上的功能出來。這本來就是反人性的,我們總希望能用多一種功能來補充另外一部分市場或客戶,而往往事與願違!

另一個功能就是另外一個產品,這意味著功能越多,你就給自己樹立了更多的對手和敵人,不是嗎?


洞悉物聯網發展1000問之物聯網創新的四大祕籍是什麼?


祕籍四:千萬不要低估硬件!

這話我每次說出來,都會遇到反駁,說“那是因為他們不懂,如果換成我做,絕對沒問題!”

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如果真是這種觀點的人上去做,他會死得很難看!

我絕不是聳人聽聞,從1995年開始接觸通訊設備到後來各種交換機、路由器、防火牆,甚至到手機,2002年我參與第一代電子書的研發生產銷售,這一系列的經歷,無不告訴我,上了硬件的戰船,很可能就是陷入無限的苦難之中。因為,你很難盼到一款產品能穩定,很少沒有BUG的。

所以,你可能不知道,最穩定的產品,在最後定型的時候,其實是刪掉了很多好的功能,最終強調的穩定性同時也意味著不完美!

創建一家成功的初創公司並不容易,而構建一家成功的硬件初創公司更是難上加難。

就拿Pebble來說,雖然他們在Kickstarter上眾籌成功,但是仍處在困境之中。開發一款原型產品只是創建硬件初創公司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真正的挑戰是接下來的產品設計,生產工廠,加工製造,成品分銷,以及市場營銷/銷售。

所以,你最好能做到足夠強大的心理準備。

此外,硬件產品驗證和迭代週期比軟件的時間更長,獲得資金的難度相對更大,風投會考慮硬件初創公司的固有風險,因此通常需要硬件初創公司自身就具備一些競爭力。

比如我看到的大部分創始人都是具備一定的積蓄,並且有能力不斷的賣房子賣地去填補公司的開銷。至於風投,我建議你最好別想!除非你的團隊裡有超級大牛。

不僅如此,管理現金流也將是挑戰,因為在你的產品銷售給客戶之前,就需要提前幾個月給供應商付款了。

而銷售回款卻遙遙無期,要知道我們傳統的營銷渠道最擅長的就是賬期!拖款的問題基本也會搞的你半死。

當市場上都是真心英雄的時候,就會撇除泡沫,給智能硬件降降溫,讓智能硬件的創業迴歸本源。踏踏實實去做一款走心的產品,很可能你就是下一款爆品!

最後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們在做互聯網的時候喜歡做用戶畫像。而在做物聯網的時候,你的用戶畫像是誰呢?

答案是物,而不是人!你要給真正的物做畫像。這是一個心態的轉變,過去我們說是做物聯網,其實還是做的人聯網。物的特性思考的遠遠不夠,這是一個需要時間去改變的過程。

所以,祕籍往往就是擺在那裡,誰都看起來很明白,誰都做起來就迷糊。時刻反省自己,時刻提醒自己吧!未來將是物聯世界,讓我們相約2019年11月19-21日,相約2019(第三屆)全球物聯網大會—尋找思考者!

聲明:本文系《洞悉——物聯網發展1000問》系列文章第九十八篇,旨在希望通過系統性與行業專業視角就物聯網產業當前發展現狀與經濟潛力予以分析和分享。IOT物聯網,萬物互聯,互聯萬物。


洞悉物聯網發展1000問之物聯網創新的四大祕籍是什麼?


作者:王正偉(物哥)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祕書長 全球物聯網大會主席 頭條號-新社匯and微會動袁帥 授權發佈

洞悉物聯網發展1000問之物聯網創新的四大祕籍是什麼?

【頭條號-新社匯and微會動袁帥】運營者:袁帥,會展業信息化、數字化領域專家,PMP項目管理師,網絡營銷,搜索引擎營銷運營出身,數據分析師,中國電子商務職業經理人,CEAC國家信息化計算機教育認證:網絡營銷師,SEM搜索引擎營銷師,SEO工程師 。現任北京新薈友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新社匯平臺聯合創始人、微會動平臺創始人兼首席營銷顧問,靜花緣精品系列民宿互聯網線上運營,北京宏宇互動科技有限公司事業合夥人,TAS區塊鏈溯源項目營銷合夥人。O2O2O活動場景雙線閉環數字化運營綜合服務解決方案與活動場景數字信息化運營綜合解決執行方案提出者,微會動服務共同體發起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