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充分表現了一個真誠的科學家對待事業成功的那種嚴肅認真的態度

物理 天文 地球 愛因斯坦 自由撰稿人劉軍 2017-05-08

1687 年 1 月,牛頓的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問世了。 在愛因斯坦之前,這本書在物理學史上是一部數一數二的集大 成式的科學名著。書中第一次公開發表了牛頓發現的偉大定律 之一——萬有引力定律。可是,誰能想到,牛頓發現從他認識 到與距離平方成反比的引力定律到萬有引力定律的公開發表, 竟相隔 22 年的時間呢。

早在 1665—1666 年,牛頓在科學前輩 刻卜勒、笛卡兒和惠更斯等人成就的基礎上,經過自己對地球 上的物體、月亮對地球、行星對太陽的相互關係,進行觀察和 研究認識到,如果行星在圓軌道上運動,必然受到太陽方向的 力,它的大小與行星質量成正比,與行星到太陽距離的平方成 反比。他感到這是一個普遍的規律,並著手用月球進行計算驗 證。

根據當時人們所測得和掌握的數據,計算結果與理論推導 很接近,牛頓認為它們“差不多密合”。驗證結果的基本成功, 使牛頓異常興奮,但是那點不“密合”又使他冷靜下來。他要 與自己“鬥爭”,要與自己的成果“鬥爭”,先後提出了三個問 題。13 年後的 1678 年,牛頓又根據新測定的地球半徑數據, 重新進行驗算。這次驗算的結果,將意味著長期思考得來的定 律是否正確。激動、興奮、緊張的心情,甚至影響他不能沉著 地進行計算;牛頓把他的助手請來代為計算。

結果,月球的向 心加速度值與理論推導的數值密合得很好,後來在 1682 年、 1685 年又分別解決了第一和第二個問題。在牛頓研究引力定 律的時間鏈條上,1666 年到 1678 年、再到 1682 年和 1685 年 的每一環節,都可以發表他的成果,但是他並沒有那樣做,只 是經歷了這一切、排除了一切疑問之後,才在他的朋友勸說下 公佈於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