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 ,中國中部地區最大都市及唯一的副省級城市,中國內陸地區最繁華都市、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域中心城市。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北郊的盤龍城遺址作為武漢建城開端,距今有3500年曆史。民國時期漢口高度繁榮,被譽為東方芝加哥,武漢三鎮綜合實力曾僅次於上海,位居亞洲前列。

中國武漢市人口 民族概況

中國武漢市人口 民族概況

中國武漢市人口 民族概況

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水橫貫市境中央,將武漢城區一分為三,形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詩人李白曾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全市現轄13個城區,3個國家級開發區,面積8467平方公里,境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上百座大小山巒,166個湖泊座落其間,水域面積,佔全市面積四分之一,構成了極具特色的濱江濱湖水域生態環境。

武漢是中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截至2014年,在漢高等院校98所;其中普通高校和本科院校數僅次於北京居中國第二,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數量居全國第三, 在校大學生和研究生總數107.26萬人 ,居世界第一。

人口

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108.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8.8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89.69萬人,佔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80.29%,比上年末提高0.25個百分點。年末全市戶籍人口883.73萬人。全年戶籍出生人口11.94萬人,出生率13.74‰;死亡人口4.79萬人,死亡率5.51‰;自然增長率8.23‰。

民族

武漢是一個多民族散雜而居的城市。截至2014年,武漢共有50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49個,共5.42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0.7%。少數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2萬多人),其次是土家族(1萬多人);2000人以上的其他民族有4個,即滿族、壯族、蒙古族、苗族;100人以上的民族有12個,即侗族、瑤族、朝鮮族、畲族、白族、土族、布依族、彝族、黎族、維吾爾族、藏族、錫伯族。全市13個區均有少數民族居住,其中,洪山區人數最多(1.43萬人),漢南區最少(119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