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雲鷹: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此文曾被湖北荊州市社會科學研究會、荊州市《三國演義》研究會的《三國演義學刊》2002年第3期(總第6期),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山東省文史研究館主辦的《齊魯文史》2005年第2期(總第40期)刊用。

"

郭雲鷹: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此文曾被湖北荊州市社會科學研究會、荊州市《三國演義》研究會的《三國演義學刊》2002年第3期(總第6期),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山東省文史研究館主辦的《齊魯文史》2005年第2期(總第40期)刊用。

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2005年第2期(總第40期)

1700多年前,曹操一首“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奠定了建安文學的歷史地位,碣石山由此名揚天下。而曹操東臨之碣石到底在哪裡?歷代學者在研究、在探尋。從山東找到河北,從渤海西岸找到渤海北岸,從中國找到朝鮮,從陸地找到海中。雖然考釋者紛紜,但覓得真跡者較少,且歷史影響不大。這已成了“千古碣石謎案”。

碣石山複名之後,我們《禹貢》碣石山研究會,將研究重點由《禹貢》碣石在無棣,轉到了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上。這些雖然已被歷史證明、專家認定,成為不容置疑的歷史實事。但是,同志們的一些新發現和研究的新成果,是非常有價值的,現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上、從曹操“足跡”談曹操東臨之碣石

《三國志•武帝紀》、《曹操集》是研究魏武帝曹操的權威性資料,沒有明確記載曹操《觀滄海》寫於什麼地方。但是,我們從其字裡行間,可以理出曹操的蹤跡,從其蹤跡中,不難發現曹操“東臨碣石”就發生在無棣碣石山。

曹操生於沛國譙郡(今安徽亳州),他在歷史上特別有建樹的大半生,是在河南、河北主要是在山東度過的。他的足跡遍佈黃河下游各郡縣。曹操在鎮壓黃巾起義中,轉戰齊魯各地數十載。“初平三年(192),操進兵攻黃巾於壽張(今山東東平)東…冬,操追黃巾至濟南,黃巾敗降,得戎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操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曹操集》)。黃巾軍起義失敗後,其殘部在沿海各地又奮戰數載,曹操率軍追殺。在碣石山南40多公里處(今陽信縣商店鎮)有一黃巾寨村,附近有一“黃巾冢”,據《陽信縣誌》記載是“東漢末年合葬黃巾將士的”遺蹟。

曹操由此起家,發展壯大了自己的勢力,逐步掌握了對山東、河北的控制權,先後曾任過多處地方長官。“光和末,黃巾起。拜騎都尉,討穎川賊。遷為濟南相,國有十餘縣”(《三國志•武帝紀》)。近考治所在今章丘縣城附近,距碣石山一百多公里。興平二年(195)操41歲,“十月,獻帝拜曹操為兗州牧。”(《曹操集》)建安九年(204)操50歲,“獻帝令操領冀州牧”(《曹操集》)。此時無棣屬“冀州渤海郡”(《無棣縣誌》)。據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載:“三國時期…詔書並十四州復為九州(《禹貢》九州),但其時東漢帝國已分裂,九州制只能在曹操統治下地域內實行。”“渤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北。”(《續漢書•郡國志》)此時,無棣據冀州渤海郡治所幾十公里。據《曹操集》記載,曹操任冀州牧後,頒佈《收田租令》,曰:“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重豪強兼併之法,調整混亂的賦稅制度,嚴禁豪強把應交的賦稅強迫中小地主和自耕農民代納,極大地減輕了百姓負擔。

無棣秦屬厭次縣,公元前202年(漢高祖五年)置陽信,屬陽信縣,歷史上就為戰略要地之一。韓信曾在碣石山南端信陽城屯過兵。僅舉一例,足以證明歷代皇家非常重視此地。據著名歷史學家安作璋教授著《學史集》記載:“陽信長公主的父親是漢景帝,因其封邑在陽信(今山東無棣),又是長女,故號稱陽信長公主。”她即是漢武帝的大姐,又是武帝與衛子夫相結合,為劉氏傳宗接代的大媒人,還是武帝的舅子媳婦,即大將軍衛青之妻。做為媒人,陽信長公主見漢武帝與陳皇后婚後十年無子,為其弟,為社稷,她都非常著急。因此,不懼陳皇后嫉妒,費盡心機選身邊美女衛子夫與武帝劉徹。衛生三女一男,男即太子劉據。武帝大悅,後封衛為皇后,令長公主常住京城。陽信長公主的前夫為平陽侯曹壽,因此,她又稱平陽公主。曹壽患惡性傳染病之後,詔令獨自遷返平陽(今山西臨汾)。正值青春壯年的長公主倍感寂寞,於是自主選婿。“長公主問:‘列侯誰賢者?’左右皆言大將軍。主笑曰:‘此出吾家,常騎從我,奈何?’左右曰:‘於今尊貴無比。’”(《漢書•衛青》)。於是,長公主遂託衛皇后為媒,由漢武帝下詔,命衛青大將軍尚長公主。公主先衛青去世,二人合葬於茂陵。(摘自安作璋《秦漢時期的公主》)。漢武帝“元封元年…行自泰山,復東巡海上,至碣石。”(《漢書》)一為求仙,二為巡視,同時也拜訪大姐的封邑地碣石,以謝長公主賜美女之恩。漢武帝來到碣石後,活動頗多。據記載:“臨渤海望祀蓬萊”,(《無棣縣誌•事紀》)舉行過祀祠活動;下詔免碣石東側一村稅賦,該村故名“帝賜街”(《無棣縣誌•古蹟》);“封河間獻王子擔為千童侯”(《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1931年版);在碣石西北幾十公里處,築武帝臺。據《魏氏土地記》:“章武東一百里,有武帝臺…俗雲漢武帝東巡海上所築。”

"

郭雲鷹: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此文曾被湖北荊州市社會科學研究會、荊州市《三國演義》研究會的《三國演義學刊》2002年第3期(總第6期),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山東省文史研究館主辦的《齊魯文史》2005年第2期(總第40期)刊用。

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2005年第2期(總第40期)

1700多年前,曹操一首“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奠定了建安文學的歷史地位,碣石山由此名揚天下。而曹操東臨之碣石到底在哪裡?歷代學者在研究、在探尋。從山東找到河北,從渤海西岸找到渤海北岸,從中國找到朝鮮,從陸地找到海中。雖然考釋者紛紜,但覓得真跡者較少,且歷史影響不大。這已成了“千古碣石謎案”。

碣石山複名之後,我們《禹貢》碣石山研究會,將研究重點由《禹貢》碣石在無棣,轉到了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上。這些雖然已被歷史證明、專家認定,成為不容置疑的歷史實事。但是,同志們的一些新發現和研究的新成果,是非常有價值的,現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上、從曹操“足跡”談曹操東臨之碣石

《三國志•武帝紀》、《曹操集》是研究魏武帝曹操的權威性資料,沒有明確記載曹操《觀滄海》寫於什麼地方。但是,我們從其字裡行間,可以理出曹操的蹤跡,從其蹤跡中,不難發現曹操“東臨碣石”就發生在無棣碣石山。

曹操生於沛國譙郡(今安徽亳州),他在歷史上特別有建樹的大半生,是在河南、河北主要是在山東度過的。他的足跡遍佈黃河下游各郡縣。曹操在鎮壓黃巾起義中,轉戰齊魯各地數十載。“初平三年(192),操進兵攻黃巾於壽張(今山東東平)東…冬,操追黃巾至濟南,黃巾敗降,得戎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操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曹操集》)。黃巾軍起義失敗後,其殘部在沿海各地又奮戰數載,曹操率軍追殺。在碣石山南40多公里處(今陽信縣商店鎮)有一黃巾寨村,附近有一“黃巾冢”,據《陽信縣誌》記載是“東漢末年合葬黃巾將士的”遺蹟。

曹操由此起家,發展壯大了自己的勢力,逐步掌握了對山東、河北的控制權,先後曾任過多處地方長官。“光和末,黃巾起。拜騎都尉,討穎川賊。遷為濟南相,國有十餘縣”(《三國志•武帝紀》)。近考治所在今章丘縣城附近,距碣石山一百多公里。興平二年(195)操41歲,“十月,獻帝拜曹操為兗州牧。”(《曹操集》)建安九年(204)操50歲,“獻帝令操領冀州牧”(《曹操集》)。此時無棣屬“冀州渤海郡”(《無棣縣誌》)。據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載:“三國時期…詔書並十四州復為九州(《禹貢》九州),但其時東漢帝國已分裂,九州制只能在曹操統治下地域內實行。”“渤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北。”(《續漢書•郡國志》)此時,無棣據冀州渤海郡治所幾十公里。據《曹操集》記載,曹操任冀州牧後,頒佈《收田租令》,曰:“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重豪強兼併之法,調整混亂的賦稅制度,嚴禁豪強把應交的賦稅強迫中小地主和自耕農民代納,極大地減輕了百姓負擔。

無棣秦屬厭次縣,公元前202年(漢高祖五年)置陽信,屬陽信縣,歷史上就為戰略要地之一。韓信曾在碣石山南端信陽城屯過兵。僅舉一例,足以證明歷代皇家非常重視此地。據著名歷史學家安作璋教授著《學史集》記載:“陽信長公主的父親是漢景帝,因其封邑在陽信(今山東無棣),又是長女,故號稱陽信長公主。”她即是漢武帝的大姐,又是武帝與衛子夫相結合,為劉氏傳宗接代的大媒人,還是武帝的舅子媳婦,即大將軍衛青之妻。做為媒人,陽信長公主見漢武帝與陳皇后婚後十年無子,為其弟,為社稷,她都非常著急。因此,不懼陳皇后嫉妒,費盡心機選身邊美女衛子夫與武帝劉徹。衛生三女一男,男即太子劉據。武帝大悅,後封衛為皇后,令長公主常住京城。陽信長公主的前夫為平陽侯曹壽,因此,她又稱平陽公主。曹壽患惡性傳染病之後,詔令獨自遷返平陽(今山西臨汾)。正值青春壯年的長公主倍感寂寞,於是自主選婿。“長公主問:‘列侯誰賢者?’左右皆言大將軍。主笑曰:‘此出吾家,常騎從我,奈何?’左右曰:‘於今尊貴無比。’”(《漢書•衛青》)。於是,長公主遂託衛皇后為媒,由漢武帝下詔,命衛青大將軍尚長公主。公主先衛青去世,二人合葬於茂陵。(摘自安作璋《秦漢時期的公主》)。漢武帝“元封元年…行自泰山,復東巡海上,至碣石。”(《漢書》)一為求仙,二為巡視,同時也拜訪大姐的封邑地碣石,以謝長公主賜美女之恩。漢武帝來到碣石後,活動頗多。據記載:“臨渤海望祀蓬萊”,(《無棣縣誌•事紀》)舉行過祀祠活動;下詔免碣石東側一村稅賦,該村故名“帝賜街”(《無棣縣誌•古蹟》);“封河間獻王子擔為千童侯”(《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1931年版);在碣石西北幾十公里處,築武帝臺。據《魏氏土地記》:“章武東一百里,有武帝臺…俗雲漢武帝東巡海上所築。”

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這一段發生在封建社會,公主敢於自主婚姻,追求幸福,與騎奴相結合的奇特姻緣;漢武帝拜訪封邑、尊重大姐的故事被世人傳為佳話。碣石在春秋時亦稱無棣,將此封給嬌貴的長公主,其意義非同一般。它說明了這一地方古時“樹木叢生,百草豐茂”,同時,人才濟濟,有“天子之氣”,是一塊寶地。所以被秦始皇封為厭次縣。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它是一塊“戰略要地”。於是,便有了曹操東臨之碣石,發驚世浩嘆的《觀滄海》。

“建安十一年三月,幷州悉平。”“八月曹操東討海賊管承”。(《資治通鑑》)曹操奪取幷州之後,北方四州(冀、幽、青、並)皆歸操,正在為南打荊州劉表,還是北伐烏桓舉棋不定時,驚聞青州海濱海賊濫殺無辜,起兵作亂。遂“曹率張遼、樂進、李典,渡過黃河向東徵青州海濱郡縣的海盜頭目管承。”(《曹操》,臺灣陳文德著)

"

郭雲鷹: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此文曾被湖北荊州市社會科學研究會、荊州市《三國演義》研究會的《三國演義學刊》2002年第3期(總第6期),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山東省文史研究館主辦的《齊魯文史》2005年第2期(總第40期)刊用。

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2005年第2期(總第40期)

1700多年前,曹操一首“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奠定了建安文學的歷史地位,碣石山由此名揚天下。而曹操東臨之碣石到底在哪裡?歷代學者在研究、在探尋。從山東找到河北,從渤海西岸找到渤海北岸,從中國找到朝鮮,從陸地找到海中。雖然考釋者紛紜,但覓得真跡者較少,且歷史影響不大。這已成了“千古碣石謎案”。

碣石山複名之後,我們《禹貢》碣石山研究會,將研究重點由《禹貢》碣石在無棣,轉到了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上。這些雖然已被歷史證明、專家認定,成為不容置疑的歷史實事。但是,同志們的一些新發現和研究的新成果,是非常有價值的,現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上、從曹操“足跡”談曹操東臨之碣石

《三國志•武帝紀》、《曹操集》是研究魏武帝曹操的權威性資料,沒有明確記載曹操《觀滄海》寫於什麼地方。但是,我們從其字裡行間,可以理出曹操的蹤跡,從其蹤跡中,不難發現曹操“東臨碣石”就發生在無棣碣石山。

曹操生於沛國譙郡(今安徽亳州),他在歷史上特別有建樹的大半生,是在河南、河北主要是在山東度過的。他的足跡遍佈黃河下游各郡縣。曹操在鎮壓黃巾起義中,轉戰齊魯各地數十載。“初平三年(192),操進兵攻黃巾於壽張(今山東東平)東…冬,操追黃巾至濟南,黃巾敗降,得戎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操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曹操集》)。黃巾軍起義失敗後,其殘部在沿海各地又奮戰數載,曹操率軍追殺。在碣石山南40多公里處(今陽信縣商店鎮)有一黃巾寨村,附近有一“黃巾冢”,據《陽信縣誌》記載是“東漢末年合葬黃巾將士的”遺蹟。

曹操由此起家,發展壯大了自己的勢力,逐步掌握了對山東、河北的控制權,先後曾任過多處地方長官。“光和末,黃巾起。拜騎都尉,討穎川賊。遷為濟南相,國有十餘縣”(《三國志•武帝紀》)。近考治所在今章丘縣城附近,距碣石山一百多公里。興平二年(195)操41歲,“十月,獻帝拜曹操為兗州牧。”(《曹操集》)建安九年(204)操50歲,“獻帝令操領冀州牧”(《曹操集》)。此時無棣屬“冀州渤海郡”(《無棣縣誌》)。據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載:“三國時期…詔書並十四州復為九州(《禹貢》九州),但其時東漢帝國已分裂,九州制只能在曹操統治下地域內實行。”“渤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北。”(《續漢書•郡國志》)此時,無棣據冀州渤海郡治所幾十公里。據《曹操集》記載,曹操任冀州牧後,頒佈《收田租令》,曰:“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重豪強兼併之法,調整混亂的賦稅制度,嚴禁豪強把應交的賦稅強迫中小地主和自耕農民代納,極大地減輕了百姓負擔。

無棣秦屬厭次縣,公元前202年(漢高祖五年)置陽信,屬陽信縣,歷史上就為戰略要地之一。韓信曾在碣石山南端信陽城屯過兵。僅舉一例,足以證明歷代皇家非常重視此地。據著名歷史學家安作璋教授著《學史集》記載:“陽信長公主的父親是漢景帝,因其封邑在陽信(今山東無棣),又是長女,故號稱陽信長公主。”她即是漢武帝的大姐,又是武帝與衛子夫相結合,為劉氏傳宗接代的大媒人,還是武帝的舅子媳婦,即大將軍衛青之妻。做為媒人,陽信長公主見漢武帝與陳皇后婚後十年無子,為其弟,為社稷,她都非常著急。因此,不懼陳皇后嫉妒,費盡心機選身邊美女衛子夫與武帝劉徹。衛生三女一男,男即太子劉據。武帝大悅,後封衛為皇后,令長公主常住京城。陽信長公主的前夫為平陽侯曹壽,因此,她又稱平陽公主。曹壽患惡性傳染病之後,詔令獨自遷返平陽(今山西臨汾)。正值青春壯年的長公主倍感寂寞,於是自主選婿。“長公主問:‘列侯誰賢者?’左右皆言大將軍。主笑曰:‘此出吾家,常騎從我,奈何?’左右曰:‘於今尊貴無比。’”(《漢書•衛青》)。於是,長公主遂託衛皇后為媒,由漢武帝下詔,命衛青大將軍尚長公主。公主先衛青去世,二人合葬於茂陵。(摘自安作璋《秦漢時期的公主》)。漢武帝“元封元年…行自泰山,復東巡海上,至碣石。”(《漢書》)一為求仙,二為巡視,同時也拜訪大姐的封邑地碣石,以謝長公主賜美女之恩。漢武帝來到碣石後,活動頗多。據記載:“臨渤海望祀蓬萊”,(《無棣縣誌•事紀》)舉行過祀祠活動;下詔免碣石東側一村稅賦,該村故名“帝賜街”(《無棣縣誌•古蹟》);“封河間獻王子擔為千童侯”(《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1931年版);在碣石西北幾十公里處,築武帝臺。據《魏氏土地記》:“章武東一百里,有武帝臺…俗雲漢武帝東巡海上所築。”

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這一段發生在封建社會,公主敢於自主婚姻,追求幸福,與騎奴相結合的奇特姻緣;漢武帝拜訪封邑、尊重大姐的故事被世人傳為佳話。碣石在春秋時亦稱無棣,將此封給嬌貴的長公主,其意義非同一般。它說明了這一地方古時“樹木叢生,百草豐茂”,同時,人才濟濟,有“天子之氣”,是一塊寶地。所以被秦始皇封為厭次縣。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它是一塊“戰略要地”。於是,便有了曹操東臨之碣石,發驚世浩嘆的《觀滄海》。

“建安十一年三月,幷州悉平。”“八月曹操東討海賊管承”。(《資治通鑑》)曹操奪取幷州之後,北方四州(冀、幽、青、並)皆歸操,正在為南打荊州劉表,還是北伐烏桓舉棋不定時,驚聞青州海濱海賊濫殺無辜,起兵作亂。遂“曹率張遼、樂進、李典,渡過黃河向東徵青州海濱郡縣的海盜頭目管承。”(《曹操》,臺灣陳文德著)

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無棣當時地處於冀州與青州邊壤,是海賊、強盜頻繁出沒的地方。據《後漢書》載:“永初四年,張伯路與渤海、平原賊劉文和、周光等攻厭次、殺縣令。”“延熹八年,渤海妖賊蓋登等稱‘太上皇帝’。”“初平二年,青、徐黃巾三十萬眾入渤海界…十月,黃巾轉渤海,公孫瓚與戰東光。”

荀諶曰:“渤海雖郡,其實州也。”袁紹就是以渤海太守起家,被推為各路諸候的盟主,聯合伐董卓的。曹操自領冀州牧,當然對渤海郡倍加重視,對起兵作亂的“海賊”必討之。(見《三國志》)將碣石作為要地標在自己的軍事地圖上。(見《三國演義》卷首地圖)並在此修平虜渠以通海運。(見《曹操年表》)實施稅賦改革,減輕百姓負擔,以收攏民心。(見《曹操集》)為統一華夏,奠定其物質基礎和思想基礎。實際上,當時北方大局已定,如果掃清管承海賊,再北上討伐遼西烏桓,實為順手牽羊、馬到成功。曹操“登高必賦,及造新詩。”(《三國志》注引《魏書》)率軍途經渤海郡之碣石,面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的茫茫大海,以“挾天子以令諸候”、“相王之尊”、“天子之氣”,一氣呵成《觀滄海》這首千古不朽的著名詩篇。

下、從曹操詩詞談曹操東臨之碣石

“建安”是漢獻帝(196—219年)的年號,而史稱“建安文學”時期,並非僅限於這二十四年,而是指漢末魏初。統領這一輝煌時代的,在文學上特別有建樹的則是三曹,即曹操和他的兒子曹丕、曹植。因此說,曹操不僅是一位政治家、軍事家,而且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文學家,是一位“外定武功、內興文學”(《魏氏春秋》)的一代梟雄。

《碣石篇》(又名《步出夏門行》)組詩,是曹操現存二十餘篇詩詞中,最為典型的一篇,為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所欣賞。晉朝王敦常在酒後吟詠“老驥伏櫪……”四句,用如意敲唾壺來打拍子,壺口都敲缺了。(見《世說新語•豪爽篇》)可見它是如何的膾炙人口。《資治通鑑》載:“魏主(拓跋濬)大明…二年二月丙子,登碣石,觀滄海;戊寅,南如信都,畋於廣川。”效法曹操欲統一北方,也想發驚世浩嘆,一舉實現“霸業”,結果是隻學其“表”,末得其“理”,無功而返。一代偉人毛澤東,順應歷史潮流,帶領中國人民,自北而南,“橫掃千軍如卷席”,解放了全中國。1954年夏天,在北戴河,毛主席遠眺祖國大好河山,聯想起曹詩《觀滄海》,“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對魏武帝的雄才大略予以充分的肯定。有所區別的是“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曹詩的特點是“蒼涼慷慨”,而《觀滄海》則是多“慷慨”、少“蒼涼”。只有一句“秋風蕭瑟”,被毛主席引用了。

“遺篇”的“遺址”究竟在何處呢?其實細讀操組詩《碣石篇》,不難發現,曹操所臨之碣石,就在當時其所轄的地盤上——古冀州渤海郡之無棣碣石。“渤海郡東有碣石,謂之渤碣。”(晉伏琛《齊地記》)那麼,《觀滄海》應該就是曹操建安十一年(206)自幷州東略邊境,征討海賊管承,途經渤海郡之碣石有感而發。並非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伐烏桓勝利回師,登臨昌黎碣石山時所作。

《碣石篇》組詩分為《豔》辭(序曲)、《觀滄海》、《冬十月》、《土不同》、《龜雖壽》五部分。記下了建安十一年秋八月,操東征海賊管承,至建安十二年春二月還鄴的整個過程。雖然沒有直接描寫戰爭,但是它將戰爭前的決策、戰爭中的殘酷、勝利後的喜悅,都躍然紙上。序曲《豔》中寫道:雲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臨觀異同,心意懷遊豫,不知當復何從。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作為序的《豔》,記述的是曹操的心理活動過程。其大意為:起初打算南征荊州,恩澤江南人民,但郭嘉認為先北伐為好。面對北伐、南征兩種意見,猶豫不決。此時,黃巾軍殘部管承等在海邊舉兵興事。於是,建安十一年(206)秋八月,操親率大軍自幷州東征討伐海賊管承,到達冀州渤海郡碣石,又聞東海昌豨再次起兵復叛,“心惆悵我東海”,遣樂進、李典擊管承;遣于禁討昌豨。《豔》中“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兩次用“我”字,筆者查了現存操詩二十餘首,用“我”的地方達十六處之多。操以“相王之尊”,面對現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如同“朕”,是“大寫”的“我”。“我”字只有在自己的控制區屬於自己的才能稱其“我”,在別人的控制區屬於別人的則稱其為“他”;屬於自己的在別人手裡,可用“還我”,如“還我河山”,屬於自己的,並且又到達此處,則可稱為“至我”。所以詩中“經過至我碣石”,應理解為到達曹操所領冀州牧的渤海郡之碣石;建安六年(201),昌豨聚眾佔據東海反叛,夏侯淵、張遼圍攻數月,後在張遼勸說下,昌豨隨張遼投降曹操,曹操仍派昌豨駐守東海,建安十一年(206),昌豨再次起兵復叛,曹操又“心惆悵我東海”局勢。實際上,當時北方四州(冀、幽、青、並)除幽州東部還為烏桓佔領外,都已歸操。“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是發生在建安十一年(206)的事情,曹操此時已“經過至我碣石”了,怎麼能講《觀滄海》是北伐烏桓勝利回師時,途經昌黎碣石山有感而發。由此可見,此詩為曹操北伐烏桓前,即建安十一年,也就是206年東征管承,登臨渤海郡之碣石所作。

"

郭雲鷹: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此文曾被湖北荊州市社會科學研究會、荊州市《三國演義》研究會的《三國演義學刊》2002年第3期(總第6期),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山東省文史研究館主辦的《齊魯文史》2005年第2期(總第40期)刊用。

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2005年第2期(總第40期)

1700多年前,曹操一首“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奠定了建安文學的歷史地位,碣石山由此名揚天下。而曹操東臨之碣石到底在哪裡?歷代學者在研究、在探尋。從山東找到河北,從渤海西岸找到渤海北岸,從中國找到朝鮮,從陸地找到海中。雖然考釋者紛紜,但覓得真跡者較少,且歷史影響不大。這已成了“千古碣石謎案”。

碣石山複名之後,我們《禹貢》碣石山研究會,將研究重點由《禹貢》碣石在無棣,轉到了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上。這些雖然已被歷史證明、專家認定,成為不容置疑的歷史實事。但是,同志們的一些新發現和研究的新成果,是非常有價值的,現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上、從曹操“足跡”談曹操東臨之碣石

《三國志•武帝紀》、《曹操集》是研究魏武帝曹操的權威性資料,沒有明確記載曹操《觀滄海》寫於什麼地方。但是,我們從其字裡行間,可以理出曹操的蹤跡,從其蹤跡中,不難發現曹操“東臨碣石”就發生在無棣碣石山。

曹操生於沛國譙郡(今安徽亳州),他在歷史上特別有建樹的大半生,是在河南、河北主要是在山東度過的。他的足跡遍佈黃河下游各郡縣。曹操在鎮壓黃巾起義中,轉戰齊魯各地數十載。“初平三年(192),操進兵攻黃巾於壽張(今山東東平)東…冬,操追黃巾至濟南,黃巾敗降,得戎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操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曹操集》)。黃巾軍起義失敗後,其殘部在沿海各地又奮戰數載,曹操率軍追殺。在碣石山南40多公里處(今陽信縣商店鎮)有一黃巾寨村,附近有一“黃巾冢”,據《陽信縣誌》記載是“東漢末年合葬黃巾將士的”遺蹟。

曹操由此起家,發展壯大了自己的勢力,逐步掌握了對山東、河北的控制權,先後曾任過多處地方長官。“光和末,黃巾起。拜騎都尉,討穎川賊。遷為濟南相,國有十餘縣”(《三國志•武帝紀》)。近考治所在今章丘縣城附近,距碣石山一百多公里。興平二年(195)操41歲,“十月,獻帝拜曹操為兗州牧。”(《曹操集》)建安九年(204)操50歲,“獻帝令操領冀州牧”(《曹操集》)。此時無棣屬“冀州渤海郡”(《無棣縣誌》)。據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載:“三國時期…詔書並十四州復為九州(《禹貢》九州),但其時東漢帝國已分裂,九州制只能在曹操統治下地域內實行。”“渤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北。”(《續漢書•郡國志》)此時,無棣據冀州渤海郡治所幾十公里。據《曹操集》記載,曹操任冀州牧後,頒佈《收田租令》,曰:“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重豪強兼併之法,調整混亂的賦稅制度,嚴禁豪強把應交的賦稅強迫中小地主和自耕農民代納,極大地減輕了百姓負擔。

無棣秦屬厭次縣,公元前202年(漢高祖五年)置陽信,屬陽信縣,歷史上就為戰略要地之一。韓信曾在碣石山南端信陽城屯過兵。僅舉一例,足以證明歷代皇家非常重視此地。據著名歷史學家安作璋教授著《學史集》記載:“陽信長公主的父親是漢景帝,因其封邑在陽信(今山東無棣),又是長女,故號稱陽信長公主。”她即是漢武帝的大姐,又是武帝與衛子夫相結合,為劉氏傳宗接代的大媒人,還是武帝的舅子媳婦,即大將軍衛青之妻。做為媒人,陽信長公主見漢武帝與陳皇后婚後十年無子,為其弟,為社稷,她都非常著急。因此,不懼陳皇后嫉妒,費盡心機選身邊美女衛子夫與武帝劉徹。衛生三女一男,男即太子劉據。武帝大悅,後封衛為皇后,令長公主常住京城。陽信長公主的前夫為平陽侯曹壽,因此,她又稱平陽公主。曹壽患惡性傳染病之後,詔令獨自遷返平陽(今山西臨汾)。正值青春壯年的長公主倍感寂寞,於是自主選婿。“長公主問:‘列侯誰賢者?’左右皆言大將軍。主笑曰:‘此出吾家,常騎從我,奈何?’左右曰:‘於今尊貴無比。’”(《漢書•衛青》)。於是,長公主遂託衛皇后為媒,由漢武帝下詔,命衛青大將軍尚長公主。公主先衛青去世,二人合葬於茂陵。(摘自安作璋《秦漢時期的公主》)。漢武帝“元封元年…行自泰山,復東巡海上,至碣石。”(《漢書》)一為求仙,二為巡視,同時也拜訪大姐的封邑地碣石,以謝長公主賜美女之恩。漢武帝來到碣石後,活動頗多。據記載:“臨渤海望祀蓬萊”,(《無棣縣誌•事紀》)舉行過祀祠活動;下詔免碣石東側一村稅賦,該村故名“帝賜街”(《無棣縣誌•古蹟》);“封河間獻王子擔為千童侯”(《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1931年版);在碣石西北幾十公里處,築武帝臺。據《魏氏土地記》:“章武東一百里,有武帝臺…俗雲漢武帝東巡海上所築。”

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這一段發生在封建社會,公主敢於自主婚姻,追求幸福,與騎奴相結合的奇特姻緣;漢武帝拜訪封邑、尊重大姐的故事被世人傳為佳話。碣石在春秋時亦稱無棣,將此封給嬌貴的長公主,其意義非同一般。它說明了這一地方古時“樹木叢生,百草豐茂”,同時,人才濟濟,有“天子之氣”,是一塊寶地。所以被秦始皇封為厭次縣。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它是一塊“戰略要地”。於是,便有了曹操東臨之碣石,發驚世浩嘆的《觀滄海》。

“建安十一年三月,幷州悉平。”“八月曹操東討海賊管承”。(《資治通鑑》)曹操奪取幷州之後,北方四州(冀、幽、青、並)皆歸操,正在為南打荊州劉表,還是北伐烏桓舉棋不定時,驚聞青州海濱海賊濫殺無辜,起兵作亂。遂“曹率張遼、樂進、李典,渡過黃河向東徵青州海濱郡縣的海盜頭目管承。”(《曹操》,臺灣陳文德著)

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無棣當時地處於冀州與青州邊壤,是海賊、強盜頻繁出沒的地方。據《後漢書》載:“永初四年,張伯路與渤海、平原賊劉文和、周光等攻厭次、殺縣令。”“延熹八年,渤海妖賊蓋登等稱‘太上皇帝’。”“初平二年,青、徐黃巾三十萬眾入渤海界…十月,黃巾轉渤海,公孫瓚與戰東光。”

荀諶曰:“渤海雖郡,其實州也。”袁紹就是以渤海太守起家,被推為各路諸候的盟主,聯合伐董卓的。曹操自領冀州牧,當然對渤海郡倍加重視,對起兵作亂的“海賊”必討之。(見《三國志》)將碣石作為要地標在自己的軍事地圖上。(見《三國演義》卷首地圖)並在此修平虜渠以通海運。(見《曹操年表》)實施稅賦改革,減輕百姓負擔,以收攏民心。(見《曹操集》)為統一華夏,奠定其物質基礎和思想基礎。實際上,當時北方大局已定,如果掃清管承海賊,再北上討伐遼西烏桓,實為順手牽羊、馬到成功。曹操“登高必賦,及造新詩。”(《三國志》注引《魏書》)率軍途經渤海郡之碣石,面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的茫茫大海,以“挾天子以令諸候”、“相王之尊”、“天子之氣”,一氣呵成《觀滄海》這首千古不朽的著名詩篇。

下、從曹操詩詞談曹操東臨之碣石

“建安”是漢獻帝(196—219年)的年號,而史稱“建安文學”時期,並非僅限於這二十四年,而是指漢末魏初。統領這一輝煌時代的,在文學上特別有建樹的則是三曹,即曹操和他的兒子曹丕、曹植。因此說,曹操不僅是一位政治家、軍事家,而且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文學家,是一位“外定武功、內興文學”(《魏氏春秋》)的一代梟雄。

《碣石篇》(又名《步出夏門行》)組詩,是曹操現存二十餘篇詩詞中,最為典型的一篇,為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所欣賞。晉朝王敦常在酒後吟詠“老驥伏櫪……”四句,用如意敲唾壺來打拍子,壺口都敲缺了。(見《世說新語•豪爽篇》)可見它是如何的膾炙人口。《資治通鑑》載:“魏主(拓跋濬)大明…二年二月丙子,登碣石,觀滄海;戊寅,南如信都,畋於廣川。”效法曹操欲統一北方,也想發驚世浩嘆,一舉實現“霸業”,結果是隻學其“表”,末得其“理”,無功而返。一代偉人毛澤東,順應歷史潮流,帶領中國人民,自北而南,“橫掃千軍如卷席”,解放了全中國。1954年夏天,在北戴河,毛主席遠眺祖國大好河山,聯想起曹詩《觀滄海》,“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對魏武帝的雄才大略予以充分的肯定。有所區別的是“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曹詩的特點是“蒼涼慷慨”,而《觀滄海》則是多“慷慨”、少“蒼涼”。只有一句“秋風蕭瑟”,被毛主席引用了。

“遺篇”的“遺址”究竟在何處呢?其實細讀操組詩《碣石篇》,不難發現,曹操所臨之碣石,就在當時其所轄的地盤上——古冀州渤海郡之無棣碣石。“渤海郡東有碣石,謂之渤碣。”(晉伏琛《齊地記》)那麼,《觀滄海》應該就是曹操建安十一年(206)自幷州東略邊境,征討海賊管承,途經渤海郡之碣石有感而發。並非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伐烏桓勝利回師,登臨昌黎碣石山時所作。

《碣石篇》組詩分為《豔》辭(序曲)、《觀滄海》、《冬十月》、《土不同》、《龜雖壽》五部分。記下了建安十一年秋八月,操東征海賊管承,至建安十二年春二月還鄴的整個過程。雖然沒有直接描寫戰爭,但是它將戰爭前的決策、戰爭中的殘酷、勝利後的喜悅,都躍然紙上。序曲《豔》中寫道:雲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臨觀異同,心意懷遊豫,不知當復何從。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作為序的《豔》,記述的是曹操的心理活動過程。其大意為:起初打算南征荊州,恩澤江南人民,但郭嘉認為先北伐為好。面對北伐、南征兩種意見,猶豫不決。此時,黃巾軍殘部管承等在海邊舉兵興事。於是,建安十一年(206)秋八月,操親率大軍自幷州東征討伐海賊管承,到達冀州渤海郡碣石,又聞東海昌豨再次起兵復叛,“心惆悵我東海”,遣樂進、李典擊管承;遣于禁討昌豨。《豔》中“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兩次用“我”字,筆者查了現存操詩二十餘首,用“我”的地方達十六處之多。操以“相王之尊”,面對現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如同“朕”,是“大寫”的“我”。“我”字只有在自己的控制區屬於自己的才能稱其“我”,在別人的控制區屬於別人的則稱其為“他”;屬於自己的在別人手裡,可用“還我”,如“還我河山”,屬於自己的,並且又到達此處,則可稱為“至我”。所以詩中“經過至我碣石”,應理解為到達曹操所領冀州牧的渤海郡之碣石;建安六年(201),昌豨聚眾佔據東海反叛,夏侯淵、張遼圍攻數月,後在張遼勸說下,昌豨隨張遼投降曹操,曹操仍派昌豨駐守東海,建安十一年(206),昌豨再次起兵復叛,曹操又“心惆悵我東海”局勢。實際上,當時北方四州(冀、幽、青、並)除幽州東部還為烏桓佔領外,都已歸操。“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是發生在建安十一年(206)的事情,曹操此時已“經過至我碣石”了,怎麼能講《觀滄海》是北伐烏桓勝利回師時,途經昌黎碣石山有感而發。由此可見,此詩為曹操北伐烏桓前,即建安十一年,也就是206年東征管承,登臨渤海郡之碣石所作。

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從北伐烏桓戰爭整個過程看,曹操也從未至昌黎碣石。據《資治通鑑》記載,建安十二年(207)操出兵北伐烏桓,“時方夏水雨,而濱海洿下,濘滯不通,虜亦遮守蹊要,軍不得進。”“操令疇將其眾為鄉導,上徐無山,塹山堙谷,五百餘里,經白檀,歷平岡,涉鮮卑庭,東指柳城。”也就是說,因沿海路時逢夏季雨災不通,因此田疇率部為嚮導,走“盧龍小道”,直襲柳城,根本沒走昌黎碣石。“九月,操引兵自柳城還。”“時天寒且旱,二百里無水,軍又乏食,殺數千匹馬以為糧,鑿地入三十八丈方得水。”(《資治通鑑》)加之操心腹大將郭嘉患病在易縣;南方劉表又蠢蠢欲動;“乙巳,黃巾軍殺死濟南王(劉)贇。”(《資治通鑑》)面臨這種嚴峻的形勢,心急如焚、憂國憂民的曹丞相,那有心思單槍匹馬,輕車簡從繞道近300公里(柳城至昌黎)去登碣石、看大海。假設確實繞道昌黎碣石,那麼曹操看到的絕不是“秋風蕭瑟”的景象,而是“北風徘徊”、“繁霜霖霖”的“冬十月”了。

"

郭雲鷹: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此文曾被湖北荊州市社會科學研究會、荊州市《三國演義》研究會的《三國演義學刊》2002年第3期(總第6期),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山東省文史研究館主辦的《齊魯文史》2005年第2期(總第40期)刊用。

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2005年第2期(總第40期)

1700多年前,曹操一首“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奠定了建安文學的歷史地位,碣石山由此名揚天下。而曹操東臨之碣石到底在哪裡?歷代學者在研究、在探尋。從山東找到河北,從渤海西岸找到渤海北岸,從中國找到朝鮮,從陸地找到海中。雖然考釋者紛紜,但覓得真跡者較少,且歷史影響不大。這已成了“千古碣石謎案”。

碣石山複名之後,我們《禹貢》碣石山研究會,將研究重點由《禹貢》碣石在無棣,轉到了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上。這些雖然已被歷史證明、專家認定,成為不容置疑的歷史實事。但是,同志們的一些新發現和研究的新成果,是非常有價值的,現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上、從曹操“足跡”談曹操東臨之碣石

《三國志•武帝紀》、《曹操集》是研究魏武帝曹操的權威性資料,沒有明確記載曹操《觀滄海》寫於什麼地方。但是,我們從其字裡行間,可以理出曹操的蹤跡,從其蹤跡中,不難發現曹操“東臨碣石”就發生在無棣碣石山。

曹操生於沛國譙郡(今安徽亳州),他在歷史上特別有建樹的大半生,是在河南、河北主要是在山東度過的。他的足跡遍佈黃河下游各郡縣。曹操在鎮壓黃巾起義中,轉戰齊魯各地數十載。“初平三年(192),操進兵攻黃巾於壽張(今山東東平)東…冬,操追黃巾至濟南,黃巾敗降,得戎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操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曹操集》)。黃巾軍起義失敗後,其殘部在沿海各地又奮戰數載,曹操率軍追殺。在碣石山南40多公里處(今陽信縣商店鎮)有一黃巾寨村,附近有一“黃巾冢”,據《陽信縣誌》記載是“東漢末年合葬黃巾將士的”遺蹟。

曹操由此起家,發展壯大了自己的勢力,逐步掌握了對山東、河北的控制權,先後曾任過多處地方長官。“光和末,黃巾起。拜騎都尉,討穎川賊。遷為濟南相,國有十餘縣”(《三國志•武帝紀》)。近考治所在今章丘縣城附近,距碣石山一百多公里。興平二年(195)操41歲,“十月,獻帝拜曹操為兗州牧。”(《曹操集》)建安九年(204)操50歲,“獻帝令操領冀州牧”(《曹操集》)。此時無棣屬“冀州渤海郡”(《無棣縣誌》)。據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載:“三國時期…詔書並十四州復為九州(《禹貢》九州),但其時東漢帝國已分裂,九州制只能在曹操統治下地域內實行。”“渤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北。”(《續漢書•郡國志》)此時,無棣據冀州渤海郡治所幾十公里。據《曹操集》記載,曹操任冀州牧後,頒佈《收田租令》,曰:“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重豪強兼併之法,調整混亂的賦稅制度,嚴禁豪強把應交的賦稅強迫中小地主和自耕農民代納,極大地減輕了百姓負擔。

無棣秦屬厭次縣,公元前202年(漢高祖五年)置陽信,屬陽信縣,歷史上就為戰略要地之一。韓信曾在碣石山南端信陽城屯過兵。僅舉一例,足以證明歷代皇家非常重視此地。據著名歷史學家安作璋教授著《學史集》記載:“陽信長公主的父親是漢景帝,因其封邑在陽信(今山東無棣),又是長女,故號稱陽信長公主。”她即是漢武帝的大姐,又是武帝與衛子夫相結合,為劉氏傳宗接代的大媒人,還是武帝的舅子媳婦,即大將軍衛青之妻。做為媒人,陽信長公主見漢武帝與陳皇后婚後十年無子,為其弟,為社稷,她都非常著急。因此,不懼陳皇后嫉妒,費盡心機選身邊美女衛子夫與武帝劉徹。衛生三女一男,男即太子劉據。武帝大悅,後封衛為皇后,令長公主常住京城。陽信長公主的前夫為平陽侯曹壽,因此,她又稱平陽公主。曹壽患惡性傳染病之後,詔令獨自遷返平陽(今山西臨汾)。正值青春壯年的長公主倍感寂寞,於是自主選婿。“長公主問:‘列侯誰賢者?’左右皆言大將軍。主笑曰:‘此出吾家,常騎從我,奈何?’左右曰:‘於今尊貴無比。’”(《漢書•衛青》)。於是,長公主遂託衛皇后為媒,由漢武帝下詔,命衛青大將軍尚長公主。公主先衛青去世,二人合葬於茂陵。(摘自安作璋《秦漢時期的公主》)。漢武帝“元封元年…行自泰山,復東巡海上,至碣石。”(《漢書》)一為求仙,二為巡視,同時也拜訪大姐的封邑地碣石,以謝長公主賜美女之恩。漢武帝來到碣石後,活動頗多。據記載:“臨渤海望祀蓬萊”,(《無棣縣誌•事紀》)舉行過祀祠活動;下詔免碣石東側一村稅賦,該村故名“帝賜街”(《無棣縣誌•古蹟》);“封河間獻王子擔為千童侯”(《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1931年版);在碣石西北幾十公里處,築武帝臺。據《魏氏土地記》:“章武東一百里,有武帝臺…俗雲漢武帝東巡海上所築。”

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這一段發生在封建社會,公主敢於自主婚姻,追求幸福,與騎奴相結合的奇特姻緣;漢武帝拜訪封邑、尊重大姐的故事被世人傳為佳話。碣石在春秋時亦稱無棣,將此封給嬌貴的長公主,其意義非同一般。它說明了這一地方古時“樹木叢生,百草豐茂”,同時,人才濟濟,有“天子之氣”,是一塊寶地。所以被秦始皇封為厭次縣。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它是一塊“戰略要地”。於是,便有了曹操東臨之碣石,發驚世浩嘆的《觀滄海》。

“建安十一年三月,幷州悉平。”“八月曹操東討海賊管承”。(《資治通鑑》)曹操奪取幷州之後,北方四州(冀、幽、青、並)皆歸操,正在為南打荊州劉表,還是北伐烏桓舉棋不定時,驚聞青州海濱海賊濫殺無辜,起兵作亂。遂“曹率張遼、樂進、李典,渡過黃河向東徵青州海濱郡縣的海盜頭目管承。”(《曹操》,臺灣陳文德著)

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無棣當時地處於冀州與青州邊壤,是海賊、強盜頻繁出沒的地方。據《後漢書》載:“永初四年,張伯路與渤海、平原賊劉文和、周光等攻厭次、殺縣令。”“延熹八年,渤海妖賊蓋登等稱‘太上皇帝’。”“初平二年,青、徐黃巾三十萬眾入渤海界…十月,黃巾轉渤海,公孫瓚與戰東光。”

荀諶曰:“渤海雖郡,其實州也。”袁紹就是以渤海太守起家,被推為各路諸候的盟主,聯合伐董卓的。曹操自領冀州牧,當然對渤海郡倍加重視,對起兵作亂的“海賊”必討之。(見《三國志》)將碣石作為要地標在自己的軍事地圖上。(見《三國演義》卷首地圖)並在此修平虜渠以通海運。(見《曹操年表》)實施稅賦改革,減輕百姓負擔,以收攏民心。(見《曹操集》)為統一華夏,奠定其物質基礎和思想基礎。實際上,當時北方大局已定,如果掃清管承海賊,再北上討伐遼西烏桓,實為順手牽羊、馬到成功。曹操“登高必賦,及造新詩。”(《三國志》注引《魏書》)率軍途經渤海郡之碣石,面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的茫茫大海,以“挾天子以令諸候”、“相王之尊”、“天子之氣”,一氣呵成《觀滄海》這首千古不朽的著名詩篇。

下、從曹操詩詞談曹操東臨之碣石

“建安”是漢獻帝(196—219年)的年號,而史稱“建安文學”時期,並非僅限於這二十四年,而是指漢末魏初。統領這一輝煌時代的,在文學上特別有建樹的則是三曹,即曹操和他的兒子曹丕、曹植。因此說,曹操不僅是一位政治家、軍事家,而且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文學家,是一位“外定武功、內興文學”(《魏氏春秋》)的一代梟雄。

《碣石篇》(又名《步出夏門行》)組詩,是曹操現存二十餘篇詩詞中,最為典型的一篇,為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所欣賞。晉朝王敦常在酒後吟詠“老驥伏櫪……”四句,用如意敲唾壺來打拍子,壺口都敲缺了。(見《世說新語•豪爽篇》)可見它是如何的膾炙人口。《資治通鑑》載:“魏主(拓跋濬)大明…二年二月丙子,登碣石,觀滄海;戊寅,南如信都,畋於廣川。”效法曹操欲統一北方,也想發驚世浩嘆,一舉實現“霸業”,結果是隻學其“表”,末得其“理”,無功而返。一代偉人毛澤東,順應歷史潮流,帶領中國人民,自北而南,“橫掃千軍如卷席”,解放了全中國。1954年夏天,在北戴河,毛主席遠眺祖國大好河山,聯想起曹詩《觀滄海》,“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對魏武帝的雄才大略予以充分的肯定。有所區別的是“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曹詩的特點是“蒼涼慷慨”,而《觀滄海》則是多“慷慨”、少“蒼涼”。只有一句“秋風蕭瑟”,被毛主席引用了。

“遺篇”的“遺址”究竟在何處呢?其實細讀操組詩《碣石篇》,不難發現,曹操所臨之碣石,就在當時其所轄的地盤上——古冀州渤海郡之無棣碣石。“渤海郡東有碣石,謂之渤碣。”(晉伏琛《齊地記》)那麼,《觀滄海》應該就是曹操建安十一年(206)自幷州東略邊境,征討海賊管承,途經渤海郡之碣石有感而發。並非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伐烏桓勝利回師,登臨昌黎碣石山時所作。

《碣石篇》組詩分為《豔》辭(序曲)、《觀滄海》、《冬十月》、《土不同》、《龜雖壽》五部分。記下了建安十一年秋八月,操東征海賊管承,至建安十二年春二月還鄴的整個過程。雖然沒有直接描寫戰爭,但是它將戰爭前的決策、戰爭中的殘酷、勝利後的喜悅,都躍然紙上。序曲《豔》中寫道:雲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臨觀異同,心意懷遊豫,不知當復何從。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作為序的《豔》,記述的是曹操的心理活動過程。其大意為:起初打算南征荊州,恩澤江南人民,但郭嘉認為先北伐為好。面對北伐、南征兩種意見,猶豫不決。此時,黃巾軍殘部管承等在海邊舉兵興事。於是,建安十一年(206)秋八月,操親率大軍自幷州東征討伐海賊管承,到達冀州渤海郡碣石,又聞東海昌豨再次起兵復叛,“心惆悵我東海”,遣樂進、李典擊管承;遣于禁討昌豨。《豔》中“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兩次用“我”字,筆者查了現存操詩二十餘首,用“我”的地方達十六處之多。操以“相王之尊”,面對現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如同“朕”,是“大寫”的“我”。“我”字只有在自己的控制區屬於自己的才能稱其“我”,在別人的控制區屬於別人的則稱其為“他”;屬於自己的在別人手裡,可用“還我”,如“還我河山”,屬於自己的,並且又到達此處,則可稱為“至我”。所以詩中“經過至我碣石”,應理解為到達曹操所領冀州牧的渤海郡之碣石;建安六年(201),昌豨聚眾佔據東海反叛,夏侯淵、張遼圍攻數月,後在張遼勸說下,昌豨隨張遼投降曹操,曹操仍派昌豨駐守東海,建安十一年(206),昌豨再次起兵復叛,曹操又“心惆悵我東海”局勢。實際上,當時北方四州(冀、幽、青、並)除幽州東部還為烏桓佔領外,都已歸操。“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是發生在建安十一年(206)的事情,曹操此時已“經過至我碣石”了,怎麼能講《觀滄海》是北伐烏桓勝利回師時,途經昌黎碣石山有感而發。由此可見,此詩為曹操北伐烏桓前,即建安十一年,也就是206年東征管承,登臨渤海郡之碣石所作。

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從北伐烏桓戰爭整個過程看,曹操也從未至昌黎碣石。據《資治通鑑》記載,建安十二年(207)操出兵北伐烏桓,“時方夏水雨,而濱海洿下,濘滯不通,虜亦遮守蹊要,軍不得進。”“操令疇將其眾為鄉導,上徐無山,塹山堙谷,五百餘里,經白檀,歷平岡,涉鮮卑庭,東指柳城。”也就是說,因沿海路時逢夏季雨災不通,因此田疇率部為嚮導,走“盧龍小道”,直襲柳城,根本沒走昌黎碣石。“九月,操引兵自柳城還。”“時天寒且旱,二百里無水,軍又乏食,殺數千匹馬以為糧,鑿地入三十八丈方得水。”(《資治通鑑》)加之操心腹大將郭嘉患病在易縣;南方劉表又蠢蠢欲動;“乙巳,黃巾軍殺死濟南王(劉)贇。”(《資治通鑑》)面臨這種嚴峻的形勢,心急如焚、憂國憂民的曹丞相,那有心思單槍匹馬,輕車簡從繞道近300公里(柳城至昌黎)去登碣石、看大海。假設確實繞道昌黎碣石,那麼曹操看到的絕不是“秋風蕭瑟”的景象,而是“北風徘徊”、“繁霜霖霖”的“冬十月”了。

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豔》之後便是著名的詩篇《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首句便是“東臨碣石”,“東臨”這個方位詞的意思非常明確,當時操的大本營在鄴城(今河北臨漳)。曹操是位現實主義詩人,用詞是非常準確的。到達渤海郡碣石只能是東臨,而不能稱為南臨或北臨。詩中所描寫的自然景色,非常符合東漢末年現魯北當時的狀況。一個“經過至我碣石”在前,一個“東臨碣石”在後,曹詩將“遺篇”的“遺址”交待的再明白不過了。

"

郭雲鷹: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此文曾被湖北荊州市社會科學研究會、荊州市《三國演義》研究會的《三國演義學刊》2002年第3期(總第6期),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山東省文史研究館主辦的《齊魯文史》2005年第2期(總第40期)刊用。

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2005年第2期(總第40期)

1700多年前,曹操一首“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奠定了建安文學的歷史地位,碣石山由此名揚天下。而曹操東臨之碣石到底在哪裡?歷代學者在研究、在探尋。從山東找到河北,從渤海西岸找到渤海北岸,從中國找到朝鮮,從陸地找到海中。雖然考釋者紛紜,但覓得真跡者較少,且歷史影響不大。這已成了“千古碣石謎案”。

碣石山複名之後,我們《禹貢》碣石山研究會,將研究重點由《禹貢》碣石在無棣,轉到了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上。這些雖然已被歷史證明、專家認定,成為不容置疑的歷史實事。但是,同志們的一些新發現和研究的新成果,是非常有價值的,現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上、從曹操“足跡”談曹操東臨之碣石

《三國志•武帝紀》、《曹操集》是研究魏武帝曹操的權威性資料,沒有明確記載曹操《觀滄海》寫於什麼地方。但是,我們從其字裡行間,可以理出曹操的蹤跡,從其蹤跡中,不難發現曹操“東臨碣石”就發生在無棣碣石山。

曹操生於沛國譙郡(今安徽亳州),他在歷史上特別有建樹的大半生,是在河南、河北主要是在山東度過的。他的足跡遍佈黃河下游各郡縣。曹操在鎮壓黃巾起義中,轉戰齊魯各地數十載。“初平三年(192),操進兵攻黃巾於壽張(今山東東平)東…冬,操追黃巾至濟南,黃巾敗降,得戎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操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曹操集》)。黃巾軍起義失敗後,其殘部在沿海各地又奮戰數載,曹操率軍追殺。在碣石山南40多公里處(今陽信縣商店鎮)有一黃巾寨村,附近有一“黃巾冢”,據《陽信縣誌》記載是“東漢末年合葬黃巾將士的”遺蹟。

曹操由此起家,發展壯大了自己的勢力,逐步掌握了對山東、河北的控制權,先後曾任過多處地方長官。“光和末,黃巾起。拜騎都尉,討穎川賊。遷為濟南相,國有十餘縣”(《三國志•武帝紀》)。近考治所在今章丘縣城附近,距碣石山一百多公里。興平二年(195)操41歲,“十月,獻帝拜曹操為兗州牧。”(《曹操集》)建安九年(204)操50歲,“獻帝令操領冀州牧”(《曹操集》)。此時無棣屬“冀州渤海郡”(《無棣縣誌》)。據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載:“三國時期…詔書並十四州復為九州(《禹貢》九州),但其時東漢帝國已分裂,九州制只能在曹操統治下地域內實行。”“渤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北。”(《續漢書•郡國志》)此時,無棣據冀州渤海郡治所幾十公里。據《曹操集》記載,曹操任冀州牧後,頒佈《收田租令》,曰:“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重豪強兼併之法,調整混亂的賦稅制度,嚴禁豪強把應交的賦稅強迫中小地主和自耕農民代納,極大地減輕了百姓負擔。

無棣秦屬厭次縣,公元前202年(漢高祖五年)置陽信,屬陽信縣,歷史上就為戰略要地之一。韓信曾在碣石山南端信陽城屯過兵。僅舉一例,足以證明歷代皇家非常重視此地。據著名歷史學家安作璋教授著《學史集》記載:“陽信長公主的父親是漢景帝,因其封邑在陽信(今山東無棣),又是長女,故號稱陽信長公主。”她即是漢武帝的大姐,又是武帝與衛子夫相結合,為劉氏傳宗接代的大媒人,還是武帝的舅子媳婦,即大將軍衛青之妻。做為媒人,陽信長公主見漢武帝與陳皇后婚後十年無子,為其弟,為社稷,她都非常著急。因此,不懼陳皇后嫉妒,費盡心機選身邊美女衛子夫與武帝劉徹。衛生三女一男,男即太子劉據。武帝大悅,後封衛為皇后,令長公主常住京城。陽信長公主的前夫為平陽侯曹壽,因此,她又稱平陽公主。曹壽患惡性傳染病之後,詔令獨自遷返平陽(今山西臨汾)。正值青春壯年的長公主倍感寂寞,於是自主選婿。“長公主問:‘列侯誰賢者?’左右皆言大將軍。主笑曰:‘此出吾家,常騎從我,奈何?’左右曰:‘於今尊貴無比。’”(《漢書•衛青》)。於是,長公主遂託衛皇后為媒,由漢武帝下詔,命衛青大將軍尚長公主。公主先衛青去世,二人合葬於茂陵。(摘自安作璋《秦漢時期的公主》)。漢武帝“元封元年…行自泰山,復東巡海上,至碣石。”(《漢書》)一為求仙,二為巡視,同時也拜訪大姐的封邑地碣石,以謝長公主賜美女之恩。漢武帝來到碣石後,活動頗多。據記載:“臨渤海望祀蓬萊”,(《無棣縣誌•事紀》)舉行過祀祠活動;下詔免碣石東側一村稅賦,該村故名“帝賜街”(《無棣縣誌•古蹟》);“封河間獻王子擔為千童侯”(《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1931年版);在碣石西北幾十公里處,築武帝臺。據《魏氏土地記》:“章武東一百里,有武帝臺…俗雲漢武帝東巡海上所築。”

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這一段發生在封建社會,公主敢於自主婚姻,追求幸福,與騎奴相結合的奇特姻緣;漢武帝拜訪封邑、尊重大姐的故事被世人傳為佳話。碣石在春秋時亦稱無棣,將此封給嬌貴的長公主,其意義非同一般。它說明了這一地方古時“樹木叢生,百草豐茂”,同時,人才濟濟,有“天子之氣”,是一塊寶地。所以被秦始皇封為厭次縣。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它是一塊“戰略要地”。於是,便有了曹操東臨之碣石,發驚世浩嘆的《觀滄海》。

“建安十一年三月,幷州悉平。”“八月曹操東討海賊管承”。(《資治通鑑》)曹操奪取幷州之後,北方四州(冀、幽、青、並)皆歸操,正在為南打荊州劉表,還是北伐烏桓舉棋不定時,驚聞青州海濱海賊濫殺無辜,起兵作亂。遂“曹率張遼、樂進、李典,渡過黃河向東徵青州海濱郡縣的海盜頭目管承。”(《曹操》,臺灣陳文德著)

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無棣當時地處於冀州與青州邊壤,是海賊、強盜頻繁出沒的地方。據《後漢書》載:“永初四年,張伯路與渤海、平原賊劉文和、周光等攻厭次、殺縣令。”“延熹八年,渤海妖賊蓋登等稱‘太上皇帝’。”“初平二年,青、徐黃巾三十萬眾入渤海界…十月,黃巾轉渤海,公孫瓚與戰東光。”

荀諶曰:“渤海雖郡,其實州也。”袁紹就是以渤海太守起家,被推為各路諸候的盟主,聯合伐董卓的。曹操自領冀州牧,當然對渤海郡倍加重視,對起兵作亂的“海賊”必討之。(見《三國志》)將碣石作為要地標在自己的軍事地圖上。(見《三國演義》卷首地圖)並在此修平虜渠以通海運。(見《曹操年表》)實施稅賦改革,減輕百姓負擔,以收攏民心。(見《曹操集》)為統一華夏,奠定其物質基礎和思想基礎。實際上,當時北方大局已定,如果掃清管承海賊,再北上討伐遼西烏桓,實為順手牽羊、馬到成功。曹操“登高必賦,及造新詩。”(《三國志》注引《魏書》)率軍途經渤海郡之碣石,面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的茫茫大海,以“挾天子以令諸候”、“相王之尊”、“天子之氣”,一氣呵成《觀滄海》這首千古不朽的著名詩篇。

下、從曹操詩詞談曹操東臨之碣石

“建安”是漢獻帝(196—219年)的年號,而史稱“建安文學”時期,並非僅限於這二十四年,而是指漢末魏初。統領這一輝煌時代的,在文學上特別有建樹的則是三曹,即曹操和他的兒子曹丕、曹植。因此說,曹操不僅是一位政治家、軍事家,而且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文學家,是一位“外定武功、內興文學”(《魏氏春秋》)的一代梟雄。

《碣石篇》(又名《步出夏門行》)組詩,是曹操現存二十餘篇詩詞中,最為典型的一篇,為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所欣賞。晉朝王敦常在酒後吟詠“老驥伏櫪……”四句,用如意敲唾壺來打拍子,壺口都敲缺了。(見《世說新語•豪爽篇》)可見它是如何的膾炙人口。《資治通鑑》載:“魏主(拓跋濬)大明…二年二月丙子,登碣石,觀滄海;戊寅,南如信都,畋於廣川。”效法曹操欲統一北方,也想發驚世浩嘆,一舉實現“霸業”,結果是隻學其“表”,末得其“理”,無功而返。一代偉人毛澤東,順應歷史潮流,帶領中國人民,自北而南,“橫掃千軍如卷席”,解放了全中國。1954年夏天,在北戴河,毛主席遠眺祖國大好河山,聯想起曹詩《觀滄海》,“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對魏武帝的雄才大略予以充分的肯定。有所區別的是“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曹詩的特點是“蒼涼慷慨”,而《觀滄海》則是多“慷慨”、少“蒼涼”。只有一句“秋風蕭瑟”,被毛主席引用了。

“遺篇”的“遺址”究竟在何處呢?其實細讀操組詩《碣石篇》,不難發現,曹操所臨之碣石,就在當時其所轄的地盤上——古冀州渤海郡之無棣碣石。“渤海郡東有碣石,謂之渤碣。”(晉伏琛《齊地記》)那麼,《觀滄海》應該就是曹操建安十一年(206)自幷州東略邊境,征討海賊管承,途經渤海郡之碣石有感而發。並非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伐烏桓勝利回師,登臨昌黎碣石山時所作。

《碣石篇》組詩分為《豔》辭(序曲)、《觀滄海》、《冬十月》、《土不同》、《龜雖壽》五部分。記下了建安十一年秋八月,操東征海賊管承,至建安十二年春二月還鄴的整個過程。雖然沒有直接描寫戰爭,但是它將戰爭前的決策、戰爭中的殘酷、勝利後的喜悅,都躍然紙上。序曲《豔》中寫道:雲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臨觀異同,心意懷遊豫,不知當復何從。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作為序的《豔》,記述的是曹操的心理活動過程。其大意為:起初打算南征荊州,恩澤江南人民,但郭嘉認為先北伐為好。面對北伐、南征兩種意見,猶豫不決。此時,黃巾軍殘部管承等在海邊舉兵興事。於是,建安十一年(206)秋八月,操親率大軍自幷州東征討伐海賊管承,到達冀州渤海郡碣石,又聞東海昌豨再次起兵復叛,“心惆悵我東海”,遣樂進、李典擊管承;遣于禁討昌豨。《豔》中“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兩次用“我”字,筆者查了現存操詩二十餘首,用“我”的地方達十六處之多。操以“相王之尊”,面對現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如同“朕”,是“大寫”的“我”。“我”字只有在自己的控制區屬於自己的才能稱其“我”,在別人的控制區屬於別人的則稱其為“他”;屬於自己的在別人手裡,可用“還我”,如“還我河山”,屬於自己的,並且又到達此處,則可稱為“至我”。所以詩中“經過至我碣石”,應理解為到達曹操所領冀州牧的渤海郡之碣石;建安六年(201),昌豨聚眾佔據東海反叛,夏侯淵、張遼圍攻數月,後在張遼勸說下,昌豨隨張遼投降曹操,曹操仍派昌豨駐守東海,建安十一年(206),昌豨再次起兵復叛,曹操又“心惆悵我東海”局勢。實際上,當時北方四州(冀、幽、青、並)除幽州東部還為烏桓佔領外,都已歸操。“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是發生在建安十一年(206)的事情,曹操此時已“經過至我碣石”了,怎麼能講《觀滄海》是北伐烏桓勝利回師時,途經昌黎碣石山有感而發。由此可見,此詩為曹操北伐烏桓前,即建安十一年,也就是206年東征管承,登臨渤海郡之碣石所作。

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從北伐烏桓戰爭整個過程看,曹操也從未至昌黎碣石。據《資治通鑑》記載,建安十二年(207)操出兵北伐烏桓,“時方夏水雨,而濱海洿下,濘滯不通,虜亦遮守蹊要,軍不得進。”“操令疇將其眾為鄉導,上徐無山,塹山堙谷,五百餘里,經白檀,歷平岡,涉鮮卑庭,東指柳城。”也就是說,因沿海路時逢夏季雨災不通,因此田疇率部為嚮導,走“盧龍小道”,直襲柳城,根本沒走昌黎碣石。“九月,操引兵自柳城還。”“時天寒且旱,二百里無水,軍又乏食,殺數千匹馬以為糧,鑿地入三十八丈方得水。”(《資治通鑑》)加之操心腹大將郭嘉患病在易縣;南方劉表又蠢蠢欲動;“乙巳,黃巾軍殺死濟南王(劉)贇。”(《資治通鑑》)面臨這種嚴峻的形勢,心急如焚、憂國憂民的曹丞相,那有心思單槍匹馬,輕車簡從繞道近300公里(柳城至昌黎)去登碣石、看大海。假設確實繞道昌黎碣石,那麼曹操看到的絕不是“秋風蕭瑟”的景象,而是“北風徘徊”、“繁霜霖霖”的“冬十月”了。

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豔》之後便是著名的詩篇《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首句便是“東臨碣石”,“東臨”這個方位詞的意思非常明確,當時操的大本營在鄴城(今河北臨漳)。曹操是位現實主義詩人,用詞是非常準確的。到達渤海郡碣石只能是東臨,而不能稱為南臨或北臨。詩中所描寫的自然景色,非常符合東漢末年現魯北當時的狀況。一個“經過至我碣石”在前,一個“東臨碣石”在後,曹詩將“遺篇”的“遺址”交待的再明白不過了。

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組詩中兩次提到“碣石”,說明碣石在古代地理位置上是非常重要的。其實,在古詩文中引用“碣石”的並非曹操一人。自《尚書•禹貢》“冀州…島夷皮服,夾右碣石,入於河。”首載碣石後,“碣石”作為標識山,出現在許多詩詞和文章中。如唐朝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中“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將“碣石”、“瀟湘”喻為地北天南。在司馬遷《貨殖列傳序》中“龍門、碣石北多馬、牛、羊……”將“龍門”、“碣石”喻為西、東。在《史記•蘇秦列傳》中“南有碣石、雁門之饒。”直接將碣石標在燕國南端。又如戰國時期一篇著名文章,傳宋玉所作,題曰《宋玉對楚王問》。文中,宋玉自比鳥中之鳳,魚中之鯤,曰:“鯤魚朝發崑崙之墟,暴鬐於碣石,暮宿於孟諸。夫尺澤之鯢,豈能與之量江海之大哉?”其大意為,鯤魚早上從黃河源頭出發,到黃河入海處碣石,還能見太陽,涼晒一下魚脊,再返回今河南商丘孟諸大湖中宿營。小小的鯢鰍怎能與之相比呢?宋玉的回答,誇張、浪漫不提,但就涉及到碣石又悟出以下道理,一是碣石作為標識山,歷史上名氣很大,被許多文人所引用;二是碣石就在古黃河入海口,今山東無棣馬谷山的位置,並非它處。

這麼多名人提碣石、用碣石,不僅僅因為它作為海畔山、導航之標識,而且還在於碣石附近發生的許多故事,賦予了《禹貢》碣石以神祕的色彩。

在古代,東方滄海被賦予仙人出沒的地方,曹操就有“東到海,與天連。神仙之道,出窈入冥……”之句(《氣出唱》)。碣石則是秦始皇入海求仙的活動中心之一,在其西側幾十公里,有兩處古蹟,一名“千童城”;一名“丱兮城”,均是秦始皇派徐福東渡求仙的發航地之一。《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1931年香港商務印書館)載:“千童城在山東無棣縣西南境(誤,應為“西南”——編者注)。《寰宇記》秦始皇遣徐福將童男童女千人入海求不死之藥,築此城以居之。”關於“丱兮城”,“丱兮”一詞大概典出《詩經•齊風》“總角丱兮”,“總角”是古代兒童的代稱,“丱”字象形,如兒童將頭髮在兩鬢角紮成髮髻之狀。《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載:“丱兮城,在直隸鹽山縣東北,相傳秦始皇遣徐福發童男女千人,入海求仙,築城僑居童男女,故名。”《鹽山縣誌》雲:“高城縣東北嶺,舊有丱兮城”。秦始皇在九河入海處,導航標識碣石附近,連築兩座城,作為方士訓練童男童女的場所。在沿海一帶築“秦臺”若干,以便登高遠望,企盼“長生不老”之藥。並於“後三年(前215)年遊碣石,考入海方士。”(《漢書•郊祀志》)據當地傳說,當時從全國各地選拔而來的健康漂亮的男女青少年,何止千人。有的在多日單調枯燥的訓練過程中,耐不住寂寞;有的懼怕風高浪湧、前途未卜等等,紛紛結隊逃跑,流入人間。這個傳說,其準確性有待考察,但是徐福東渡遺蹟仍在;這方的姑娘、小夥自古以來長得特別漂亮確是實事。難怪曹丕在《釣竿行》中雲:“東越河濟水,遙望大海涯”,吟誦情詩呢。連魯連仲這樣的大才,封地不要,千金不受,競“東蹈滄海”(《煌煌京洛行》)享受田園之樂去了。

當然,作為身處戰亂、“志在千里”的曹操,他是無暇顧及“美女妖且閒,採桑岐路間”(曹植《美女篇》)的。建安十一年,雖北方四州已歸屬操,但“三郡烏丸承天下大亂,破幽州,略有漢民十餘萬戶”(《三國志•武帝紀》)東方又有海賊管承作亂。“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蒿里行》)曹孟德多麼想“雲行雨步”,解救百姓於水火之中。因此說,躊躇滿志的曹操,在秋高氣爽的建安十一年八月,自幷州東略邊境,渡過黃河,挺進渤海,殺強盜、驅海賊,勢如破竹。途經厭次縣城,揮筆寫下了“太和元氣”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到達渤海郡之碣石,在自己的地盤,站在秦皇、漢武曾登臨過的碣石山上,面對即將統一的大好河山,感慨萬千,於是“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帶著勝利的喜悅和囊括四海,包舉宇內的雄心,噴薄而出。叱吒風雲,氣勢恢宏的蓋世之作——《觀滄海》由此而來。

——此文曾被湖北荊州市社會科學研究會、荊州市《三國演義》研究會的《三國演義學刊》2002年第3期(總第6期),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山東省文史研究館主辦的《齊魯文史》2005年第2期(總第40期)及《渤海晨刊》、《現代濱州》等刊物刊用。

"

郭雲鷹: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此文曾被湖北荊州市社會科學研究會、荊州市《三國演義》研究會的《三國演義學刊》2002年第3期(總第6期),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山東省文史研究館主辦的《齊魯文史》2005年第2期(總第40期)刊用。

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2005年第2期(總第40期)

1700多年前,曹操一首“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奠定了建安文學的歷史地位,碣石山由此名揚天下。而曹操東臨之碣石到底在哪裡?歷代學者在研究、在探尋。從山東找到河北,從渤海西岸找到渤海北岸,從中國找到朝鮮,從陸地找到海中。雖然考釋者紛紜,但覓得真跡者較少,且歷史影響不大。這已成了“千古碣石謎案”。

碣石山複名之後,我們《禹貢》碣石山研究會,將研究重點由《禹貢》碣石在無棣,轉到了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上。這些雖然已被歷史證明、專家認定,成為不容置疑的歷史實事。但是,同志們的一些新發現和研究的新成果,是非常有價值的,現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上、從曹操“足跡”談曹操東臨之碣石

《三國志•武帝紀》、《曹操集》是研究魏武帝曹操的權威性資料,沒有明確記載曹操《觀滄海》寫於什麼地方。但是,我們從其字裡行間,可以理出曹操的蹤跡,從其蹤跡中,不難發現曹操“東臨碣石”就發生在無棣碣石山。

曹操生於沛國譙郡(今安徽亳州),他在歷史上特別有建樹的大半生,是在河南、河北主要是在山東度過的。他的足跡遍佈黃河下游各郡縣。曹操在鎮壓黃巾起義中,轉戰齊魯各地數十載。“初平三年(192),操進兵攻黃巾於壽張(今山東東平)東…冬,操追黃巾至濟南,黃巾敗降,得戎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操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曹操集》)。黃巾軍起義失敗後,其殘部在沿海各地又奮戰數載,曹操率軍追殺。在碣石山南40多公里處(今陽信縣商店鎮)有一黃巾寨村,附近有一“黃巾冢”,據《陽信縣誌》記載是“東漢末年合葬黃巾將士的”遺蹟。

曹操由此起家,發展壯大了自己的勢力,逐步掌握了對山東、河北的控制權,先後曾任過多處地方長官。“光和末,黃巾起。拜騎都尉,討穎川賊。遷為濟南相,國有十餘縣”(《三國志•武帝紀》)。近考治所在今章丘縣城附近,距碣石山一百多公里。興平二年(195)操41歲,“十月,獻帝拜曹操為兗州牧。”(《曹操集》)建安九年(204)操50歲,“獻帝令操領冀州牧”(《曹操集》)。此時無棣屬“冀州渤海郡”(《無棣縣誌》)。據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載:“三國時期…詔書並十四州復為九州(《禹貢》九州),但其時東漢帝國已分裂,九州制只能在曹操統治下地域內實行。”“渤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北。”(《續漢書•郡國志》)此時,無棣據冀州渤海郡治所幾十公里。據《曹操集》記載,曹操任冀州牧後,頒佈《收田租令》,曰:“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重豪強兼併之法,調整混亂的賦稅制度,嚴禁豪強把應交的賦稅強迫中小地主和自耕農民代納,極大地減輕了百姓負擔。

無棣秦屬厭次縣,公元前202年(漢高祖五年)置陽信,屬陽信縣,歷史上就為戰略要地之一。韓信曾在碣石山南端信陽城屯過兵。僅舉一例,足以證明歷代皇家非常重視此地。據著名歷史學家安作璋教授著《學史集》記載:“陽信長公主的父親是漢景帝,因其封邑在陽信(今山東無棣),又是長女,故號稱陽信長公主。”她即是漢武帝的大姐,又是武帝與衛子夫相結合,為劉氏傳宗接代的大媒人,還是武帝的舅子媳婦,即大將軍衛青之妻。做為媒人,陽信長公主見漢武帝與陳皇后婚後十年無子,為其弟,為社稷,她都非常著急。因此,不懼陳皇后嫉妒,費盡心機選身邊美女衛子夫與武帝劉徹。衛生三女一男,男即太子劉據。武帝大悅,後封衛為皇后,令長公主常住京城。陽信長公主的前夫為平陽侯曹壽,因此,她又稱平陽公主。曹壽患惡性傳染病之後,詔令獨自遷返平陽(今山西臨汾)。正值青春壯年的長公主倍感寂寞,於是自主選婿。“長公主問:‘列侯誰賢者?’左右皆言大將軍。主笑曰:‘此出吾家,常騎從我,奈何?’左右曰:‘於今尊貴無比。’”(《漢書•衛青》)。於是,長公主遂託衛皇后為媒,由漢武帝下詔,命衛青大將軍尚長公主。公主先衛青去世,二人合葬於茂陵。(摘自安作璋《秦漢時期的公主》)。漢武帝“元封元年…行自泰山,復東巡海上,至碣石。”(《漢書》)一為求仙,二為巡視,同時也拜訪大姐的封邑地碣石,以謝長公主賜美女之恩。漢武帝來到碣石後,活動頗多。據記載:“臨渤海望祀蓬萊”,(《無棣縣誌•事紀》)舉行過祀祠活動;下詔免碣石東側一村稅賦,該村故名“帝賜街”(《無棣縣誌•古蹟》);“封河間獻王子擔為千童侯”(《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1931年版);在碣石西北幾十公里處,築武帝臺。據《魏氏土地記》:“章武東一百里,有武帝臺…俗雲漢武帝東巡海上所築。”

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這一段發生在封建社會,公主敢於自主婚姻,追求幸福,與騎奴相結合的奇特姻緣;漢武帝拜訪封邑、尊重大姐的故事被世人傳為佳話。碣石在春秋時亦稱無棣,將此封給嬌貴的長公主,其意義非同一般。它說明了這一地方古時“樹木叢生,百草豐茂”,同時,人才濟濟,有“天子之氣”,是一塊寶地。所以被秦始皇封為厭次縣。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它是一塊“戰略要地”。於是,便有了曹操東臨之碣石,發驚世浩嘆的《觀滄海》。

“建安十一年三月,幷州悉平。”“八月曹操東討海賊管承”。(《資治通鑑》)曹操奪取幷州之後,北方四州(冀、幽、青、並)皆歸操,正在為南打荊州劉表,還是北伐烏桓舉棋不定時,驚聞青州海濱海賊濫殺無辜,起兵作亂。遂“曹率張遼、樂進、李典,渡過黃河向東徵青州海濱郡縣的海盜頭目管承。”(《曹操》,臺灣陳文德著)

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無棣當時地處於冀州與青州邊壤,是海賊、強盜頻繁出沒的地方。據《後漢書》載:“永初四年,張伯路與渤海、平原賊劉文和、周光等攻厭次、殺縣令。”“延熹八年,渤海妖賊蓋登等稱‘太上皇帝’。”“初平二年,青、徐黃巾三十萬眾入渤海界…十月,黃巾轉渤海,公孫瓚與戰東光。”

荀諶曰:“渤海雖郡,其實州也。”袁紹就是以渤海太守起家,被推為各路諸候的盟主,聯合伐董卓的。曹操自領冀州牧,當然對渤海郡倍加重視,對起兵作亂的“海賊”必討之。(見《三國志》)將碣石作為要地標在自己的軍事地圖上。(見《三國演義》卷首地圖)並在此修平虜渠以通海運。(見《曹操年表》)實施稅賦改革,減輕百姓負擔,以收攏民心。(見《曹操集》)為統一華夏,奠定其物質基礎和思想基礎。實際上,當時北方大局已定,如果掃清管承海賊,再北上討伐遼西烏桓,實為順手牽羊、馬到成功。曹操“登高必賦,及造新詩。”(《三國志》注引《魏書》)率軍途經渤海郡之碣石,面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的茫茫大海,以“挾天子以令諸候”、“相王之尊”、“天子之氣”,一氣呵成《觀滄海》這首千古不朽的著名詩篇。

下、從曹操詩詞談曹操東臨之碣石

“建安”是漢獻帝(196—219年)的年號,而史稱“建安文學”時期,並非僅限於這二十四年,而是指漢末魏初。統領這一輝煌時代的,在文學上特別有建樹的則是三曹,即曹操和他的兒子曹丕、曹植。因此說,曹操不僅是一位政治家、軍事家,而且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文學家,是一位“外定武功、內興文學”(《魏氏春秋》)的一代梟雄。

《碣石篇》(又名《步出夏門行》)組詩,是曹操現存二十餘篇詩詞中,最為典型的一篇,為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所欣賞。晉朝王敦常在酒後吟詠“老驥伏櫪……”四句,用如意敲唾壺來打拍子,壺口都敲缺了。(見《世說新語•豪爽篇》)可見它是如何的膾炙人口。《資治通鑑》載:“魏主(拓跋濬)大明…二年二月丙子,登碣石,觀滄海;戊寅,南如信都,畋於廣川。”效法曹操欲統一北方,也想發驚世浩嘆,一舉實現“霸業”,結果是隻學其“表”,末得其“理”,無功而返。一代偉人毛澤東,順應歷史潮流,帶領中國人民,自北而南,“橫掃千軍如卷席”,解放了全中國。1954年夏天,在北戴河,毛主席遠眺祖國大好河山,聯想起曹詩《觀滄海》,“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對魏武帝的雄才大略予以充分的肯定。有所區別的是“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曹詩的特點是“蒼涼慷慨”,而《觀滄海》則是多“慷慨”、少“蒼涼”。只有一句“秋風蕭瑟”,被毛主席引用了。

“遺篇”的“遺址”究竟在何處呢?其實細讀操組詩《碣石篇》,不難發現,曹操所臨之碣石,就在當時其所轄的地盤上——古冀州渤海郡之無棣碣石。“渤海郡東有碣石,謂之渤碣。”(晉伏琛《齊地記》)那麼,《觀滄海》應該就是曹操建安十一年(206)自幷州東略邊境,征討海賊管承,途經渤海郡之碣石有感而發。並非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伐烏桓勝利回師,登臨昌黎碣石山時所作。

《碣石篇》組詩分為《豔》辭(序曲)、《觀滄海》、《冬十月》、《土不同》、《龜雖壽》五部分。記下了建安十一年秋八月,操東征海賊管承,至建安十二年春二月還鄴的整個過程。雖然沒有直接描寫戰爭,但是它將戰爭前的決策、戰爭中的殘酷、勝利後的喜悅,都躍然紙上。序曲《豔》中寫道:雲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臨觀異同,心意懷遊豫,不知當復何從。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作為序的《豔》,記述的是曹操的心理活動過程。其大意為:起初打算南征荊州,恩澤江南人民,但郭嘉認為先北伐為好。面對北伐、南征兩種意見,猶豫不決。此時,黃巾軍殘部管承等在海邊舉兵興事。於是,建安十一年(206)秋八月,操親率大軍自幷州東征討伐海賊管承,到達冀州渤海郡碣石,又聞東海昌豨再次起兵復叛,“心惆悵我東海”,遣樂進、李典擊管承;遣于禁討昌豨。《豔》中“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兩次用“我”字,筆者查了現存操詩二十餘首,用“我”的地方達十六處之多。操以“相王之尊”,面對現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如同“朕”,是“大寫”的“我”。“我”字只有在自己的控制區屬於自己的才能稱其“我”,在別人的控制區屬於別人的則稱其為“他”;屬於自己的在別人手裡,可用“還我”,如“還我河山”,屬於自己的,並且又到達此處,則可稱為“至我”。所以詩中“經過至我碣石”,應理解為到達曹操所領冀州牧的渤海郡之碣石;建安六年(201),昌豨聚眾佔據東海反叛,夏侯淵、張遼圍攻數月,後在張遼勸說下,昌豨隨張遼投降曹操,曹操仍派昌豨駐守東海,建安十一年(206),昌豨再次起兵復叛,曹操又“心惆悵我東海”局勢。實際上,當時北方四州(冀、幽、青、並)除幽州東部還為烏桓佔領外,都已歸操。“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是發生在建安十一年(206)的事情,曹操此時已“經過至我碣石”了,怎麼能講《觀滄海》是北伐烏桓勝利回師時,途經昌黎碣石山有感而發。由此可見,此詩為曹操北伐烏桓前,即建安十一年,也就是206年東征管承,登臨渤海郡之碣石所作。

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從北伐烏桓戰爭整個過程看,曹操也從未至昌黎碣石。據《資治通鑑》記載,建安十二年(207)操出兵北伐烏桓,“時方夏水雨,而濱海洿下,濘滯不通,虜亦遮守蹊要,軍不得進。”“操令疇將其眾為鄉導,上徐無山,塹山堙谷,五百餘里,經白檀,歷平岡,涉鮮卑庭,東指柳城。”也就是說,因沿海路時逢夏季雨災不通,因此田疇率部為嚮導,走“盧龍小道”,直襲柳城,根本沒走昌黎碣石。“九月,操引兵自柳城還。”“時天寒且旱,二百里無水,軍又乏食,殺數千匹馬以為糧,鑿地入三十八丈方得水。”(《資治通鑑》)加之操心腹大將郭嘉患病在易縣;南方劉表又蠢蠢欲動;“乙巳,黃巾軍殺死濟南王(劉)贇。”(《資治通鑑》)面臨這種嚴峻的形勢,心急如焚、憂國憂民的曹丞相,那有心思單槍匹馬,輕車簡從繞道近300公里(柳城至昌黎)去登碣石、看大海。假設確實繞道昌黎碣石,那麼曹操看到的絕不是“秋風蕭瑟”的景象,而是“北風徘徊”、“繁霜霖霖”的“冬十月”了。

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豔》之後便是著名的詩篇《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首句便是“東臨碣石”,“東臨”這個方位詞的意思非常明確,當時操的大本營在鄴城(今河北臨漳)。曹操是位現實主義詩人,用詞是非常準確的。到達渤海郡碣石只能是東臨,而不能稱為南臨或北臨。詩中所描寫的自然景色,非常符合東漢末年現魯北當時的狀況。一個“經過至我碣石”在前,一個“東臨碣石”在後,曹詩將“遺篇”的“遺址”交待的再明白不過了。

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組詩中兩次提到“碣石”,說明碣石在古代地理位置上是非常重要的。其實,在古詩文中引用“碣石”的並非曹操一人。自《尚書•禹貢》“冀州…島夷皮服,夾右碣石,入於河。”首載碣石後,“碣石”作為標識山,出現在許多詩詞和文章中。如唐朝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中“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將“碣石”、“瀟湘”喻為地北天南。在司馬遷《貨殖列傳序》中“龍門、碣石北多馬、牛、羊……”將“龍門”、“碣石”喻為西、東。在《史記•蘇秦列傳》中“南有碣石、雁門之饒。”直接將碣石標在燕國南端。又如戰國時期一篇著名文章,傳宋玉所作,題曰《宋玉對楚王問》。文中,宋玉自比鳥中之鳳,魚中之鯤,曰:“鯤魚朝發崑崙之墟,暴鬐於碣石,暮宿於孟諸。夫尺澤之鯢,豈能與之量江海之大哉?”其大意為,鯤魚早上從黃河源頭出發,到黃河入海處碣石,還能見太陽,涼晒一下魚脊,再返回今河南商丘孟諸大湖中宿營。小小的鯢鰍怎能與之相比呢?宋玉的回答,誇張、浪漫不提,但就涉及到碣石又悟出以下道理,一是碣石作為標識山,歷史上名氣很大,被許多文人所引用;二是碣石就在古黃河入海口,今山東無棣馬谷山的位置,並非它處。

這麼多名人提碣石、用碣石,不僅僅因為它作為海畔山、導航之標識,而且還在於碣石附近發生的許多故事,賦予了《禹貢》碣石以神祕的色彩。

在古代,東方滄海被賦予仙人出沒的地方,曹操就有“東到海,與天連。神仙之道,出窈入冥……”之句(《氣出唱》)。碣石則是秦始皇入海求仙的活動中心之一,在其西側幾十公里,有兩處古蹟,一名“千童城”;一名“丱兮城”,均是秦始皇派徐福東渡求仙的發航地之一。《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1931年香港商務印書館)載:“千童城在山東無棣縣西南境(誤,應為“西南”——編者注)。《寰宇記》秦始皇遣徐福將童男童女千人入海求不死之藥,築此城以居之。”關於“丱兮城”,“丱兮”一詞大概典出《詩經•齊風》“總角丱兮”,“總角”是古代兒童的代稱,“丱”字象形,如兒童將頭髮在兩鬢角紮成髮髻之狀。《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載:“丱兮城,在直隸鹽山縣東北,相傳秦始皇遣徐福發童男女千人,入海求仙,築城僑居童男女,故名。”《鹽山縣誌》雲:“高城縣東北嶺,舊有丱兮城”。秦始皇在九河入海處,導航標識碣石附近,連築兩座城,作為方士訓練童男童女的場所。在沿海一帶築“秦臺”若干,以便登高遠望,企盼“長生不老”之藥。並於“後三年(前215)年遊碣石,考入海方士。”(《漢書•郊祀志》)據當地傳說,當時從全國各地選拔而來的健康漂亮的男女青少年,何止千人。有的在多日單調枯燥的訓練過程中,耐不住寂寞;有的懼怕風高浪湧、前途未卜等等,紛紛結隊逃跑,流入人間。這個傳說,其準確性有待考察,但是徐福東渡遺蹟仍在;這方的姑娘、小夥自古以來長得特別漂亮確是實事。難怪曹丕在《釣竿行》中雲:“東越河濟水,遙望大海涯”,吟誦情詩呢。連魯連仲這樣的大才,封地不要,千金不受,競“東蹈滄海”(《煌煌京洛行》)享受田園之樂去了。

當然,作為身處戰亂、“志在千里”的曹操,他是無暇顧及“美女妖且閒,採桑岐路間”(曹植《美女篇》)的。建安十一年,雖北方四州已歸屬操,但“三郡烏丸承天下大亂,破幽州,略有漢民十餘萬戶”(《三國志•武帝紀》)東方又有海賊管承作亂。“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蒿里行》)曹孟德多麼想“雲行雨步”,解救百姓於水火之中。因此說,躊躇滿志的曹操,在秋高氣爽的建安十一年八月,自幷州東略邊境,渡過黃河,挺進渤海,殺強盜、驅海賊,勢如破竹。途經厭次縣城,揮筆寫下了“太和元氣”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到達渤海郡之碣石,在自己的地盤,站在秦皇、漢武曾登臨過的碣石山上,面對即將統一的大好河山,感慨萬千,於是“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帶著勝利的喜悅和囊括四海,包舉宇內的雄心,噴薄而出。叱吒風雲,氣勢恢宏的蓋世之作——《觀滄海》由此而來。

——此文曾被湖北荊州市社會科學研究會、荊州市《三國演義》研究會的《三國演義學刊》2002年第3期(總第6期),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山東省文史研究館主辦的《齊魯文史》2005年第2期(總第40期)及《渤海晨刊》、《現代濱州》等刊物刊用。

曹操東臨之碣石在無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