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遐想

有時候,人啊,沉思良久,會有語抽,茫茫然而不知所措、沒有歸屬的感覺。時間久了,放空的大腦總會想起各種不連綴的片段,發怔的時候時間過得很快,可你回過神來或是可以旁觀的話,說不定會哂然一笑,嘲笑自己的胡思亂想,逸興遄飛也,庸人自擾也。

比如你正在想大街上的一個場景的時候,忽然又會靈光一閃想起美味的晚餐等等,等你回過神來,重新聚精會神的時候才能把各種場景連貫起來。這就是無聊時候的遐想吧,可是猛然間,想到了神話傳說,便是如汪洋恣肆、一發而不可收拾。

關於神話中的鬼神

有的時候,常常會痴迷於各種光怪陸離的神話傳說。不僅僅是喜歡,有時候甚至是一種念想、信念乃至是希冀吧?

可是靜下心來的時候,明明知道不可能的事情,可是關於那些故事,每每想起來的時候,還是會發出會心的微笑。

小時候喜歡,長大了再看的時候,還是會有感觸,其中有美好的童年回憶,也有關於歷史、生活的解讀。很多時候,這些故事反而比史書更讓人刻骨銘心。畢竟,歷史那麼長久、那麼沉重,哪有神話來中的鬼神那樣讓人浮想聯翩?同樣是欣喜和感動,鬼神的故事給人的多是敬畏和感動。

鬼神來源於歷史和生活,來源於敬畏 毫不客氣的說,鬼神來源於歷史和生活。我們現存的史書中關於神異記載由來已久,先秦的史書和文學作品是我們文化的源泉。也就是說“夏商周”三朝,到了周朝的記載是後世的基石。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我們離得太遠了,很難考究。也有這種情況:先秦的歷史來源於更加古來的歷史,或者就是從傳說中走來,確切地說,是從傳說的原型中走來。

我們悠久的歷史和文明,締造了無數可歌可泣的神話故事。盤古開天闢地、水神共工觸不周山、女媧造人等瑰麗而雄奇,夸父逐日、精衛填海,蚩尤、崑崙西王母等等許多的人物形象保留了先秦的夢幻色彩。很多典故都是收錄編輯在《山海經》中,除此之外,先秦諸子百家也是記錄了許多的鬼怪的逸聞,如《莊子》中的“鯤鵬”、“廣成子”、“雲將”、“鴻蒙”等,先秦的諸子有時候為了表達自己的觀點,或虛構或假借創造了很多形象。除此之外,像是龍鳳之類的神獸,還有靈芝仙草,似乎一直受統治階級所喜愛,相反有許多現象就不喜,如彗星、象徵災難的異獸、厄草等等。同時世人都認為這些神異的神獸、現象等都是通於天道,是福禍的預兆。

即便是史書也是有很多神奇的記載,有的是傳說、有的是避諱、有的是牽強附會。由於秦朝時間較短,很多的典籍和記載也由西漢的史學家、文人進行整理,而若帝王好道,也欲求長生,漢武帝時候有《淮南鴻烈》(淮南子),東方朔的《神異經》和《海內十洲記》等都是奇書。等到東漢時,王充著有《論衡》一書,論述了先秦許多奇異的傳說,是一部了不起的唯物主義作品。

此後很多佛道的經書也多涉及鬼神,魏晉時候的《搜神傳》等,唐朝的《玄怪錄》等,宋朝的《太平廣記》等,到了明清時候,所有的故事都是形成了完整的體系,隨著小說而更加圓潤豐滿,不再侷限於小品文章等簡短的記述,《封神演義》、《西遊記》完全是神話的題材,後來的《聊齋》,還有些如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等等說不勝數,而當下的網絡時代又是一場神話的風暴!

關於思考

精彩如西遊記、封神榜、七仙女等神話故事,小品如聊齋志異聶小倩等鬼神傳說,都是不可多得的作品。而滿天神佛、妖魔鬼怪的各種概念,細細品味道來,或許是當時人、當下人的一種精神的解放。它們存在於人們的想象,或是一種美好、一種願景;或是一種釋懷、一種解脫;或是一種信念、或是一種信仰和心靈的歸宿。它們或者是歷史和生活的影子,它們或者是放大、對立等等又重新反饋於生活。

我們聽說的是神鬼的故事和傳說,可他們為何也是有血有肉、又喜有憂、知冷知熱、生死離愁?

我會這樣認為:神仙妖魔鬼怪的世界,是另一個人間!它們有時候活在我們的人間,或許就是你我……

"

關於遐想

有時候,人啊,沉思良久,會有語抽,茫茫然而不知所措、沒有歸屬的感覺。時間久了,放空的大腦總會想起各種不連綴的片段,發怔的時候時間過得很快,可你回過神來或是可以旁觀的話,說不定會哂然一笑,嘲笑自己的胡思亂想,逸興遄飛也,庸人自擾也。

比如你正在想大街上的一個場景的時候,忽然又會靈光一閃想起美味的晚餐等等,等你回過神來,重新聚精會神的時候才能把各種場景連貫起來。這就是無聊時候的遐想吧,可是猛然間,想到了神話傳說,便是如汪洋恣肆、一發而不可收拾。

關於神話中的鬼神

有的時候,常常會痴迷於各種光怪陸離的神話傳說。不僅僅是喜歡,有時候甚至是一種念想、信念乃至是希冀吧?

可是靜下心來的時候,明明知道不可能的事情,可是關於那些故事,每每想起來的時候,還是會發出會心的微笑。

小時候喜歡,長大了再看的時候,還是會有感觸,其中有美好的童年回憶,也有關於歷史、生活的解讀。很多時候,這些故事反而比史書更讓人刻骨銘心。畢竟,歷史那麼長久、那麼沉重,哪有神話來中的鬼神那樣讓人浮想聯翩?同樣是欣喜和感動,鬼神的故事給人的多是敬畏和感動。

鬼神來源於歷史和生活,來源於敬畏 毫不客氣的說,鬼神來源於歷史和生活。我們現存的史書中關於神異記載由來已久,先秦的史書和文學作品是我們文化的源泉。也就是說“夏商周”三朝,到了周朝的記載是後世的基石。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我們離得太遠了,很難考究。也有這種情況:先秦的歷史來源於更加古來的歷史,或者就是從傳說中走來,確切地說,是從傳說的原型中走來。

我們悠久的歷史和文明,締造了無數可歌可泣的神話故事。盤古開天闢地、水神共工觸不周山、女媧造人等瑰麗而雄奇,夸父逐日、精衛填海,蚩尤、崑崙西王母等等許多的人物形象保留了先秦的夢幻色彩。很多典故都是收錄編輯在《山海經》中,除此之外,先秦諸子百家也是記錄了許多的鬼怪的逸聞,如《莊子》中的“鯤鵬”、“廣成子”、“雲將”、“鴻蒙”等,先秦的諸子有時候為了表達自己的觀點,或虛構或假借創造了很多形象。除此之外,像是龍鳳之類的神獸,還有靈芝仙草,似乎一直受統治階級所喜愛,相反有許多現象就不喜,如彗星、象徵災難的異獸、厄草等等。同時世人都認為這些神異的神獸、現象等都是通於天道,是福禍的預兆。

即便是史書也是有很多神奇的記載,有的是傳說、有的是避諱、有的是牽強附會。由於秦朝時間較短,很多的典籍和記載也由西漢的史學家、文人進行整理,而若帝王好道,也欲求長生,漢武帝時候有《淮南鴻烈》(淮南子),東方朔的《神異經》和《海內十洲記》等都是奇書。等到東漢時,王充著有《論衡》一書,論述了先秦許多奇異的傳說,是一部了不起的唯物主義作品。

此後很多佛道的經書也多涉及鬼神,魏晉時候的《搜神傳》等,唐朝的《玄怪錄》等,宋朝的《太平廣記》等,到了明清時候,所有的故事都是形成了完整的體系,隨著小說而更加圓潤豐滿,不再侷限於小品文章等簡短的記述,《封神演義》、《西遊記》完全是神話的題材,後來的《聊齋》,還有些如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等等說不勝數,而當下的網絡時代又是一場神話的風暴!

關於思考

精彩如西遊記、封神榜、七仙女等神話故事,小品如聊齋志異聶小倩等鬼神傳說,都是不可多得的作品。而滿天神佛、妖魔鬼怪的各種概念,細細品味道來,或許是當時人、當下人的一種精神的解放。它們存在於人們的想象,或是一種美好、一種願景;或是一種釋懷、一種解脫;或是一種信念、或是一種信仰和心靈的歸宿。它們或者是歷史和生活的影子,它們或者是放大、對立等等又重新反饋於生活。

我們聽說的是神鬼的故事和傳說,可他們為何也是有血有肉、又喜有憂、知冷知熱、生死離愁?

我會這樣認為:神仙妖魔鬼怪的世界,是另一個人間!它們有時候活在我們的人間,或許就是你我……

書中的“鬼神”說的都是人間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