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我的父親母親》'

"
"
解析《我的父親母親》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的父親母親》採用了散文式的敘事結構,很明顯,導演的目的在於注重情緒的渲染。相信看完影片,沒幾個不哭鼻子的。 因為注重情緒和散文化的結構,情節和人物形象就在其次了。因此,有人嫌電影故事單調,人物形象模糊也是正常的。攝影機的鏡頭光是在村裡來回轉悠,對於這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故事的背景一點沒交代。可就是這個極為簡單平淡的故事卻能讓人哭得不行。父親和母親之間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感情糾葛,也沒有什麼第三者插足的戲劇設置,甚至連一件真正意義上的事情都沒有發生。有的只是漫山遍野的紅樹林和彎彎曲曲的鄉間小路上母親那熱切的渴望和等待。這就是愛,張藝謀讓我們看到了赤裸裸的愛。這愛沒有一點修飾,不需要任何跌宕的情節去證明,無比純淨,因此才具有了直達人心的力量,讓人動容。拋開驚豔的美術、攝影和音樂不談,主要來看看影片的劇作結構吧 總體上是一個大插敘。插敘的部分是影片的主體內容,採用最常見的順敘結構。以“我”的畫外音陳述為線索,將從母親和父親的初次相遇,父親回城,母親病倒,父親二次回城,最後父親母親終於在一起這段“愛情長跑”以回憶錄的方式呈現。影片主要圍繞母親的行為和心理活動為主要的表現內容,父親的形象和行為則主要是作為側面表現。其中穿插了織紅,送工飯,吃派飯這些簡單的情節來推動故事發展和情緒積澱。而在插敘之外,也就是影片的開頭和結尾,也依然是以我的行蹤為線索,將我聽到父親死訊歸來到最後我臨走之前在老教室裡上課這一連串的內容順敘呈現,而在這其中,也是把筆墨的重心更多地落在了母親的身上。這樣就形成了影片結構的渾然一體。 而在敘事技巧上,影片也別具一格。在插敘的部分,影片的高潮放在了母親雪地等父親上,發展部分自然落在了送餃子那一場。那麼在送餃子之前的部分都算是影片的開端。這麼長的開端你見過嗎?反正是我從沒見過的。在半個小時的片長裡,故事絲毫沒有進展,只是通過織紅,挑水,送飯這樣的小插曲來刻畫母親那刻熾熱慌亂的少女之心。在這半個小時裡,我滿眼都是章子怡那張純淨的臉和一路慌張奔跑的紅棉襖。得虧影片主題音樂的貫穿和唯美精緻的攝影美術,讓母親走過的井臺和跑過的小路都呈現了美學的意境,而不至於讓人想睡覺。正如前邊我提到的,就是這樣什麼事都沒有發生的愛情才顯得純粹和感人,因為看似沒有什麼事情,其實導演正在祕密地調動一切元素來進行情緒的積澱。導演在井臺,學校,小路上各個場景上對母親獨角戲的情緒神態進行了不厭其煩的反反覆覆的描繪,若是沒有這半個多小時的情感積累,怎能在後面高潮時的幾秒鐘之內就讓人淚流滿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