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還一事無成?你跟成功人士之間,也許只差這一個習慣!

文章 美文 音樂微聽榜 音樂微聽榜 2017-10-14

30歲還一事無成?你跟成功人士之間,也許只差這一個習慣!

你身邊一定有人勸過你:“給自己定個時間表吧,每天哪個時段該做什麼”。不少人都對這樣的建議嗤之以鼻,但可能,這就是你跟優秀的人之間最大的差距!

先給大家講個故事:

因為最近要做一個關於媒體的推廣,想跟一位朋友諮詢請教,B先生是我的朋友,每次我約他出來時,他總會說:“好的,我們晚上八點xxx見,我有一個半小時間可以跟你一起哦!”。

見面後,一個半小時過去,他說今天先聊到這裡。我沒忍住就問了:“你時間總是卡的這麼準嗎?”。

B先生說:“嗯,你試試養成這個習慣,效果很神奇!”

他給了我一張他的日曆表截圖,密密麻麻的工作安排!而且連私人生活也都排了進去,看書、看電影、健身、思考、寫日記.....

30歲還一事無成?你跟成功人士之間,也許只差這一個習慣!

其實對於B先生的這種生活模式,之前我是非常排斥的!我是藝術出身,實在受不了太流程化、固定的時間安排,總感覺未免太機械了....

可是現在,慢慢發現B先生的這種做法,真的是最高效、舒服的做法!

但,不是因為它約束了你,幫你自我約束!

而是因為,你的經歷和狀態並不是恆定的!

其實對於時間表最大的誤區就是:只是用來提醒你該做事了。

我們大多數人的精力曲線圖大概是這樣的:

30歲還一事無成?你跟成功人士之間,也許只差這一個習慣!

你會發現,早上剛起床到了10點是你思維最活躍的時刻然後慢慢下落。午飯吃完、睡完午覺後滿血復活直到4點左右,逐漸疲勞。回到家裡吃完晚飯,夜深人靜,是你思維最活躍的時候了!

當然可能有的人不一樣,筆者就是每天下午4點到6點是思維最活躍,以及晚上11點之後思維活躍!

重要的是:

瞭解自己,在合適的時間安排合適的工作!

簡而言之:精力旺盛的時候,去做高優先級、高複雜度的工作;精力低谷的時候,去做一些簡單、瑣碎的事務,來快速回復狀態;位於兩者之間的波動期,則可以通過切換專注任務、散步、喝水、活動身體,來讓大腦重新變得活躍,提高喚醒水平。

30歲還一事無成?你跟成功人士之間,也許只差這一個習慣!

現在你就明白時間表的重要性了!

當你瞭解清楚何時自己的精力最旺盛,何時是低谷,就可以制定自己的時間表了!這樣才能減少消耗,最大程度提高效率!

筆者再做幾點提醒:

1、設置“彈性時間”用於社交或臨時事務。

時間表難以堅持的第一要素就是別人臨時的打擾,所以這些打擾都安排在彈性時間裡。

2、堅持自己的時間表

大凡優秀的人才,都會具備一種觀念:

我的時間是我自己的,不可以讓內部(精力狀態、拖延)或外部(別人的事務、臨時呼叫)干擾影響它。

3、每天至少有三個時間段:工作時間、黃金時間、彈性時間。

工作時間用來處理工作上的事務,無需贅言;黃金時間是什麼呢?用來安排對自己有「長期收益」的事情,比如學英語,閱讀,寫作,學技能,考證,等等。

30歲還一事無成?你跟成功人士之間,也許只差這一個習慣!

前兩天的文章,引起了大家的熱議,筆者還是那句話:揭傷疤的文章會痛,有人會怕痛。

今天這篇文章如果對您有幫助,請收藏並關注筆者。

從現在就開始制定規劃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