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如面》第二季直面生死,這是我寫過最沉重的一篇文章……

文章 吳三桂 周迅 太平輪 我的蜜函 我的蜜函 2017-09-24

有一個詞,一說起來就會讓人覺得特別沉重,這個詞就是“生死”。

關於生死,與妻子生死兩別的蘇軾說“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失去丈夫的李清照說“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不懼生死的文天祥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人生短暫,如滄海一粟。死的人如過眼雲煙,稍縱即逝。生的人把這縷煙吸進了肺腑,與五臟共存。

死亡如此常見,它從來都離我們不太遠。但它又如此沉重,誰都不曾把它常掛在嘴邊,我們都不想不願不敢。

直到我看了第二季第一期的《見字如面》,“生死”這兩字再一次擊中了我的內心,但這一次的擊中更多的是擊碎了我對死的淺薄考量,讓我重新定義了對生的詮釋。這期的節目關於“生死”的信,每一封都想分享給你。

《見字如面》第二季直面生死,這是我寫過最沉重的一篇文章……

1.第一封信:周迅讀周侶雲

1949年除夕前夜,太平輪載著近千名乘客和沉重貨物從上海出發駛向臺灣,夜航超載不幸被撞沉沒。船上932人遇難,僅有38人生還,而周侶雲是其中的一員。

獲救的次日,她便寫了這封家書給自己的父母。信中的內容詳細敘述了太平輪失事以後她和其他旅客遭遇的險情,臨近死亡時的心理活動以及得救的經過。

【太平輪倖存者周侶雲家書】

親愛的父母親:

此信到時,想你們定已收到電報了,關於我死而復生的消息將怎樣使得你們高興呀!十一點五分(指失事那天,一月廿七日深夜——原編者),我們被船的猛擊撞醒了,聽船員說:我們的船和建元輪相撞了,而建元漸漸下沉。跑出了艙門,就聽見一片悲苦的呼救聲,我眼看著建元在五分鐘內就沉沒了,好多人都浮在水面上呼救,而我們的船,僅救起了他們二個人,就預備繼續前進。功哥(指她的同學葉以功——原編者)說:假使我們像那些人一樣浮在水面上呼救不應,將是如何不堪設想的事啊!

但是建元完全沉沒後,我們的船已根本無法前進了,後艙已充滿了水。功哥說,我們得趕快準備,於是搶了兩件救生衣,他先自己穿好後,我們一起擠上救生小船。我不會穿,於是他給我穿好,他教我要竭力鎮定,不要怕,並且教我下水後不要慌而亂動,用兩支腳好好地打水。他自己是會游水的。船上的人因為慌了,大家都擠在救生船上,船主毫不管事,結果救生船並未放下水,等到船已萬分傾斜的時候,救生船還尚未放下水,繩子用刀也割不動。一會兒,我們覺得下腳全是水,忽然水到半身,再忽然船就完全沉下去了。

起先,我的手還和我功哥牽在一起,但是一陣海水湧上來,大家失去知覺,我只覺得身體往下沉,水從耳邊滑過,還可以聽見水從耳邊滑過的呼呼聲音,好像身體被夾在什麼東西里,水不斷從嘴、鼻、耳裡進入肚子,我一時想著什麼都完了。但是我感覺得在海水裡淹死太難受了,我覺得這樣死太不值得,我寧願死在炮火裡或實驗室裡,我還想到你們將如何發急。奇怪得很,我淹在水裡,腦筋一直很清楚,很鎮靜,心裡一直鎮定,以為不會死,簡直像做夢,我心裡一直在想我真的就死了嗎?真的就死了嗎?總之:我是不死,我忽然想起功哥教我怎樣浮出海面,我真的用兩腳不斷好好地划水。說也奇怪,人便真的漸漸向上騰了。浮出了海面,我便想我是得救了。抓住一塊木板,但是木板太輕又沉下去了,又抓了些死屍。還是不行。結果不知怎的,被衝近一個大方木塊,有四五個人坐在上面哼,我抓住一個鐵柄子,但是氣力又用盡了,而且棉袍子浸在水裡太重,無論如何爬不上去。我拼命向那幾個人呼救,他們毫不理睬,一來他們的氣力也用盡了,二來方木塊上人坐多了,容易下沉。我叫了好久以後,才有一個人肯拉我一把,總算爬了上去了。

原來這塊木塊就是浮筒,不容易沉,這時我才開始覺到冷,渾身打抖。直捱到翌晨七時許,才有一支英艦來救,我渾身都失去知覺,他們把我拉上救生小艇,再用繩子吊上大船,然後把溼衣服都脫掉,用毛巾和熱水擦,穿上乾的浴衣,吃了一杯酒,和兩杯咖啡,睡在他們有火爐的床上。

下午兩點鐘,到了吳淞口,上了自己的船,然後到了外灘,棉袍等依舊很溼,他們把浴衣送給我了。船到碼頭時,看見功哥的父親走來,他要哭了,但我有什麼辦法安慰他們呢?我們兩支船上那麼多人,僅卅八人獲救,四個人被救上來時已經凍死了。不過我聽說一部分人被救上另一支船,開往香港去,還有些人被衝上附近的小島去。

葉舅把我送回交大就回去了。現在我眼睛一閉上,就覺得身體漂浮在水裡,漸漸往下沉,往下沉,我想一定是上天不允許我去臺灣的。

《見字如面》第二季直面生死,這是我寫過最沉重的一篇文章……

這便是她寫給父母的信,信中完全沒有生還後的那種喜悅,卻處處充滿著愧疚。她不會游泳,是她的表哥幫她找的救生衣,教她如何游泳。但她活下來了,表哥卻死了。

周迅讀了這封信,讀到哽咽落淚,全場起立為她鼓掌。當讀到周侶雲獲救後,返回上海見到功哥父親的時候,周迅瞬間淚崩,一度說不出話來,可能她也有了跟周侶雲一樣的愧疚感吧。

整封信中,滿滿的都是倖存者的愧疚感。樑文道說,很多災難倖存者並不快樂。因為他們常常問自己:為什麼那麼多人死了,我卻能活?

生生死死,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但對周侶雲來說,劫後餘生未必能得到快樂。她或許活得不快樂,但是我想她會更懂得珍惜,因為往後的每一天都是生命的饋贈。

《見字如面》第二季直面生死,這是我寫過最沉重的一篇文章……

太平輪海難部分倖存者合影

2.第二封信:趙立新讀吳三桂

一說起吳三桂,就會讓人聯想到“奸臣”這兩個字。但當我聽完趙立新讀完吳三桂給父親吳襄寫的信後,信中吳三桂大義凜然的拒絕了向李自成投降,說出了那句,“賊雖置父鼎之旁以誘,三桂不顧也”,對於作為擁有精英部隊北京守衛司令卻投降了的父親,吳三桂說“父既不能為忠臣,兒亦安能為孝子乎?”。吳三桂真的還是我們印象中的那個奸臣嗎?這一封他跟父親生離死別的訣別信,似乎讓我們開始對他有了重新的認識。

《見字如面》第二季直面生死,這是我寫過最沉重的一篇文章……

《見字如面》第二季直面生死,這是我寫過最沉重的一篇文章……

【吳三桂寫給父親吳襄】

不肖男三桂泣血百拜,上父親大人膝下:兒以父蔭,熟聞義訓,得待罪戎行,日夜勵志,冀得一當以酬聖眷。屬邊警方急,寧遠巨鎮為國門戶,淪陷幾盡。兒方力圖恢復,以為李賊猖獗,不久便當撲滅,恐往復道路,兩失事機,故暫羈時日。不意我國無人,望風而靡。吾父督理御營,勢非小弱,巍巍百雉,何致一、二日內便已失墜?使兒卷甲赴關,事己後期,可悲可恨!

側聞聖主晏駕,臣民戮辱,不勝眥裂!猶憶吾父素負忠義,大勢雖去,猶當奮椎一擊,誓不俱生。不則刎頸闕下,以殉國難,使兒素鞝號慟,仗甲復仇;不濟則以死繼之,豈非忠孝媲美乎!何乃隱忍偷生,甘心非義,既無孝寬禦寇之才,復愧平原罵賊之勇。夫元直荏苒,為母罪人;王陵、趙苞二公,並著英烈。我父唶宿將,矯矯王臣,反愧巾幗女子。父既不能為忠臣,兒亦安能為孝子乎?兒與父訣,請自今日。父不早圖,賊雖置父鼎俎之旁以誘三桂不顧也。男三桂再百拜。

在忠與孝的面前,生與死又該做何選擇?

《見字如面》第二季直面生死,這是我寫過最沉重的一篇文章……

如許子東所說,讀完這封信顛覆三觀。“父不能為忠臣,兒安能為孝子乎?”當趙立新鏗鏘有力地讀出這幾句的時候,一個忠義的熱血男兒吳三桂就出現在了眼前。他不再是我們印象中的大奸臣,而是亦衷亦孝的勇士。

其實,不僅是歷史人物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人本來就難以輕易定義。人性是複雜的,不能僅憑著所見所聽就對一個人妄加論斷。面對父親的投降,敵人的要挾,吳三桂的做法在我們作為歷史的旁觀者看來,又如何能去評斷對與錯呢?

3.第三封信:李立群讀黃春明

吃飯,一件在常人看來多麼稀疏平常的事情。在大文豪黃春明的面前,卻讓我們看到老來喪子的痛。

2003年,次子黃國峻自縊身亡,年僅32歲。黃春明老年喪子,1年之後寫下這首短詩《國峻不回來吃飯》 。

《見字如面》第二季直面生死,這是我寫過最沉重的一篇文章……

在藝術家李立群老師樸實隱忍的聲音裡,字裡行間我們似乎能與這位失去愛子的老父親有同樣苦楚和共鳴。

這也許就是書信的魅力,聲音的魅力。

【國峻不回來吃飯】

國峻,我知道你不回來吃晚飯,我就先吃了,媽媽總是說等一下,等久了,她就不吃了,

那包米吃了好久了,還是那麼多,還多了一些象鼻蟲。媽媽知道你不回來吃飯,她就不想燒飯了,她跟電飯鍋都已經忘了,到底多少米要加多少水?

我到今天才知道,媽媽生下來就是為你燒飯的。現在你不回來吃飯,媽媽什事都沒了,媽媽什麼事都不想做,連吃飯也不想。

國峻,一年了,你都沒有回來吃飯。我在家炒過幾次米粉請你的好友,來了一些,但是袁哲生也跟你一樣,他也不回家吃飯了。我們知道你不回來吃飯,就沒有等你,也故意不談你,可是你的位置永遠在那裡。

當李立群老師的用蒼老的聲調拉長了聲說“國峻,一年了。”,我的眼淚一下子就流了出來!

這首短短的詩裡,用的是最簡單的文字,說的是最平常的事情,寥寥數語,卻是字字錐心,讓人於心不忍。沒有帶強烈情緒的字眼,可是聽來內心早已空蕩。

《見字如面》第二季直面生死,這是我寫過最沉重的一篇文章……

“我們知道你不回來吃飯”,多麼簡單的“不回來吃飯”,讀起來卻是這麼的傷痛。 不回家吃飯,不是不想回家,而是再也不能回來吃飯了。

《見字如面》第二季直面生死,這是我寫過最沉重的一篇文章……

“你的位置永遠在那裡”,平時你還坐在那個位置陪我們吃飯,一日三餐,卻不知原來是吃一頓少一頓。

一頓飯,卻道出了生死兩茫茫的無奈。希望你能懂,能吃上一頓飯,對於重要的人而言,是多麼高興的事,希望你能珍惜,不要讓平常變成奢侈。

4.第四封信:周迅讀陳難

戰爭是世界上最醜陋的貪心,一場戰爭,牽涉的不止是國家爭端,還有無數的家庭。4月29日,中日在武漢的空戰中,一架中國戰機被五架日軍戰機所圍困,在擊落一架戰機後,這架冒著白煙的中國戰機英勇地撞上了另一架日軍敵機,與敵人同歸於盡。

《見字如面》第二季直面生死,這是我寫過最沉重的一篇文章……

在這一場驚心動魄的空戰中,那位壯烈犧牲的空軍士兵名叫陳懷民。29日那天,他的家人並沒有等到他凱旋歸來的消息。而是在次日,收到了他犧牲的消息。在尋找他的飛機殘骸時,只找到了敵機的殘骸和敵人的屍體——高橋憲一,在屍體的口袋裡,發現了一封他的妻子寫的信和照片。陳懷民的妹妹陳難,在看到信後,給高橋憲一的妻子——美惠子寫了一封信。

【陳難寫給美惠子的信】

高橋夫人美惠子女士,當你接到這突如其來的信,看到陌生異國人的名字時,你將感到不安與驚異吧。

4月29日,貴國的天長節,中日兩國在武漢的空戰,是多麼驚心動魄的一幕啊。

在武漢下游十餘公里的青山峽,兩萬尺的高空,一架中國戰機,在五六架銀色敵機的圍困中,以最生動敏捷的姿態,將一架敵機擊落了,可是這架中國戰機,轉眼就因為被圍擊而中彈,吐出屢屢白煙,搖搖欲墜,危急關頭,那架中國戰機迅速調轉機頭,向著一架最精悍的銀色敵機衝撞過去,一縷耀眼的光芒,天地頓然為之沉寂。

這個衛國空軍勇士的表現,讓幾十萬武漢同胞無不感動落淚,在以往許多次中國空軍英勇保衛領空,抵抗侵略的戰役中,令我最感榮幸的是,我的二哥是其中驍勇善戰的一員。

4月29日那天,我們全家正如往常一樣,期待著二哥帶著勝利的微笑回來,年老慈愛的母親,倚門凝望著街頭行人,夕陽西下,將近黃昏了,天邊反映著紫紅色的雲霞,漸漸的夜深了,街頭靜寂冷清了,可是二哥的影子,我們望穿了秋水,還是杳無信息。

次日清晨,讚美空軍烈士陳懷明肉彈擊敵,壯烈犧牲的消息,出現在報紙雜誌上,我的爸媽因為愛子心切,不免悲傷,但他們更滿意的是他們的兒子能夠為國犧牲。

老人們尋遍了青山一帶的田野,在附近的長江裡打撈,可是除了我國飛機的碎片,和貴國的一架飛機翅膀外,什麼也找不到。而那個貴國飛機的翅膀,無疑代表著您所關心的高橋的遭遇。

您知道我前面告訴您的,那空戰最精彩的一節,相撞的男士們究竟是誰?就是他們兩個。

在高橋一件血衣口袋裡,有一封纏綿悱惻的信,和一張端莊美麗的您的照片。我們的母親,她只有感傷的仰望著漫不經心的江水和慘淡的月色,讓慘痛的回憶敲打著,她年老將斷的心絃,然而青春多情的你,片片的櫻花,也會引動相思,你也許能夠從悲慘的遭遇中,想想人類的命運把。

懷明哥堅決地猛撞高橋軍的飛機,這不是發洩他對高橋的私仇,他和高橋君並沒有私人的仇恨,他們只是代表著,兩種不同力量而粉碎他們自己。他雖久已抱了為國犧牲,為正義奮鬥的決心,而這事變的迅速到臨,卻給予我的刺激太大了。

我想到你的孤苦,想到你整天在笑著生活的兩個孩子,和你以後殘缺悽苦的生涯,我恨不能立即到貴國去親自見到你,和你共度友愛的生活,我絕不會因為你們國內的軍閥,對我們的侵略而仇恨你。

我深深的瞭解到,你們被那般瘋狂的軍閥壓迫的痛苦,不但我是這麼想,我們全中國人都是這麼想,目前我能向你說的是任何國家,若不能控制它瘋狂侵略的野心,這些悲劇是永不能休止的。

我和你也許都會有面向沙場,互為肉彈的一天,如果這恐怖的世界,殘暴的燒殺,烽火延綿到世界每個角落,不消說我們會再次演出同歸於盡的悲劇,即使是地球都有毀滅的一天。

既然這樣,你應該以愛護全人類,救自己,救人類的熱忱,來防止自己國內軍閥的跋扈,我們要使這兩個國家,以及全世界所有的國家,從侵略戰爭的悲慘命運中解放出來。

我是厭惡戰爭的,但我們中國是為抵抗暴力而戰,這種戰爭是維護正義和人道的,是值得歌頌的戰爭,這意義和貴國不同,如果貴國軍閥對於中國的殘暴行為,和強佔中國領土的野心一天不停止,我們每一箇中國人,也絕沒有一個人會屈服的。

末了,我要告訴你,我家裡的父母和大哥都非常深切的關懷你,像關懷他們自己的兒女兄妹一般,不帶一點怨恨。

我盼望有一天,讓我們的雙手互相友愛的握著,心和心相印著,沉浸在新鮮的年輕人的熱情裡。我們有理由為這個信念而努力,使我們的心靈永遠的合在一起,祝你為全世界的和平而奮鬥。

陳難書於1938年5月31日

《見字如面》第二季直面生死,這是我寫過最沉重的一篇文章……

陳難在這封信中,對於自己哥哥的遇難的遭遇,並沒有過多的控訴。而是想到了同樣和自己痛失親人的美惠子,應該也很難過吧!我失去了哥哥,你也失去了老公,他們有錯嗎?我們有錯嗎?一個是抵制侵略,一個是侵略他國,他們之間本沒有仇恨,只是怨恨日本軍閥的挑起的這場戰爭。

這封中表達了對同樣飽受戰爭摧殘的日本民眾的理解,它感動了當時的中國人,也讓我們看到了戰爭時期的中國國民的素質,人們並沒有被仇恨衝昏頭腦,人性中的善良仍在閃閃發光。但是這樣的一封信,美惠子卻隔了半個世紀才看到。

“我該拿什麼來安慰你呢?”隔了半個世紀才看到這封信的美惠子,這遲來的安慰依然會深受感動吧。

5.第五封信:歸亞蕾讀瓊瑤

2017年3月12日,臺灣知名作家瓊瑤突然公開一封寫給兒子和兒媳的信,信的內容是交代身後之事。這一次,瓊瑤不再解讀愛情,她讓我們直面孝道與死亡的真諦。瓊瑤在信中交代了自己將死之時子輩該做出的選擇,她不想渾身被插滿管子,只想有尊嚴去赴死。

【瓊瑤公開信全文】

寫給兒子和兒媳的一封公開信:預約自己的美好告別

親愛的中維和鏽瓊:

這是我第一次在臉書上寫下我的心聲,卻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封信。

《預約自己的美好告別》是我在《今週刊》裡讀到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值得每個人去閱讀一遍。在這篇文章中,我才知道《病人自主權利法》已經立法通過,而且要在2019年1月6日開始實施了!換言之,以後病人可以自己決定如何死亡,不用再讓醫生和家屬來決定了。對我來說,這真是一件太好太好的喜訊!雖然我更希望可以立法《安樂死》,不過,《尊嚴死》聊勝於無,對於沒有希望的病患,總是邁出了一大步!

現在,我要繼沉富雄、葉金川之後,在網路公開我的叮嚀。雖然中維一再說,完全瞭解我的心願,同意我的看法,會全部遵照我的願望去做。我卻生怕到了時候,你們對我的愛,成為我“自然死亡”最大的阻力。承諾容易實行難!萬一到時候,你們後悔了,不捨得我離開,而變成葉金川說的:“聯合醫生來凌遲我”,怎麼辦?我想,你們深深明白我多麼害怕有那麼一天!現在我公開了我的“權利”,所有看到這封信的人都是見證,你們不論多麼不捨,不論面對什麼壓力,都不能勉強留住我的軀殼,讓我變成“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臥床老人!那樣,你們才是“大不孝”!

今天的《中國時報》有篇社論,談到臺灣高齡化社會的問題,讀來觸目驚心。它提到人類老化經過“健康→亞健康→失能”三個階段,事實上,失能後的老人,就是生命最後的階段。根據數據顯示,臺灣失能者平均臥床時間,長達七年,歐陸國家則只有2周至一個月,這個數字差別更加震撼了我!臺灣面對失智或失能的父母,往往插上維生管,送到長照中心,認為這才是盡孝。長照中心人滿為患,照顧不足,去年新店樂活老人長照中心失火,造成6死28傷慘劇,日前桃園龍潭長照中心又失火,造成4死11傷的慘劇!政府推廣長照政策,不如貫徹“尊嚴死”或立法“安樂死”的政策,才更加人道!因為沒有一個臥床老人,會願意被囚禁在還會痛楚、還會折磨自己的軀殼裡,慢慢的等待死亡來解救他!可是,他們已經不能言語,不能表達任何自我的意願了!

我已經79歲,明年就80歲了!這漫長的人生,我沒有因為戰亂、貧窮、意外、天災人禍、病痛……種種原因而先走一步。活到這個年紀,已經是上蒼給我的恩寵。所以,從此以後,我會笑看死亡。我的叮囑如下:

一、 不論我生了什麼重病,不動大手術,讓我死得快最重要!在我能作主時讓我作主,萬一我不能作主時,照我的叮囑去做!

二、 不把我送進“加護病房”。

三、 不論什麼情況下,絕對不能插“鼻胃管”!因為如果我失去吞嚥的能力,等於也失去吃的快樂,我不要那樣活著!

四、 同上一條,不論什麼情況,不能在我身上插入各種維生的管子。尿管、呼吸管、各種我不知道名字的管子都不行!

五、 我已經註記過,最後的“急救措施”,氣切、電擊、葉克膜……這些,全部不要!幫助我沒有痛苦的死去,比千方百計讓我痛苦的活著,意義重大!千萬不要被“生死”的迷思給困惑住!

我曾說過:“生時願如火花,燃燒到生命最後一刻。死時願如雪花,飄然落地,化為塵土!”我寫這封信,是抱著正面思考來寫的。我會努力的保護自己,好好活著,像火花般燃燒,儘管火花會隨著年邁越來越微小,我依舊會燃燒到熄滅時為止。至於死時願如雪花的願望,恐怕需要你們的幫助才能實現,雪花從天空落地,是很短暫的,不會飄上好幾年!讓我達到我的願望吧!

人生最無奈的事,是不能選擇生,也不能選擇死!好多習俗和牢不可破的生死觀念鎖住了我們,時代在不停的進步,是開始改變觀念的時候了!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

談到“生死”,我要告訴你們,生命中,什麼意外變化曲折都有,只有“死亡”這項,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也是必然會來到的。倒是“生命”的來到人間,都是“偶然”的。想想看,不論是誰,如果你們的父母不相遇,或者不在特定的某一天某一時某一刻做了愛,這個人間唯一的你,就不會誕生!更別論在你還沒成形前,是幾億個王子在衝刺著追求一個公主,任何一個淘汰者如果擊敗了對手,那個你也不是今日的你!所以,我常常說,“生是偶然”,不止一個偶然,是太多太多的偶然造成的。死亡卻是當你出生時,就已經註定的事!那麼,為何我們要為“誕生”而歡喜,卻為“死亡”而悲傷呢?我們能不能用正能量的方式,來面對死亡呢?

當然,如果橫死、夭折、天災、意外、戰爭、疾病……這些因素,讓人們活不到天年,那確實是悲劇。這些悲劇,是應該極力避免的,不能避免,才是生者和死者最大的不幸!(這就是我不相信有神的原因,因為這種不幸屢屢發生。)如果活到老年,走向死亡是“當然”,只是,老死的過程往往漫長而痛苦,親人“有救就要救”的觀念,也是延長生命痛苦的主要原因!我親愛的中維和鏽瓊,這封信不談別人,只談我——熱愛你們的母親,懇請你們用正能量的方式,來對待我必須會來臨的死亡。時候到了,不用悲傷,為我歡喜吧!我總算走完了這趟辛苦的旅程!擺脫了我臨終前可能有的病痛!

無神論等於是一種宗教,不要用其他宗教侵犯我。

你們也知道,我和鑫濤,都是堅定的“無神論者”,尤其到了晚年,對各種宗教,都採取尊重的態度,但是,卻一日比一日更堅定自己的信仰。我常說:“去求神問卜,不如去充實自己!”我一生未見過鬼神,對我來說,鬼神只是小說戲劇裡的元素。但是,我發現宗教會安慰很多痛苦的人,所以,我尊重每種宗教,卻害怕別人對我傳教,因為我早就信了“無神論教”!

提到宗教,因為下面我要叮嚀的,是我的“身後事”!

一、 不要用任何宗教的方式來悼念我。

二、 將我儘速火化成灰,採取花葬的方式,讓我歸於塵土。

三、 不發訃文、不公祭、不開追悼會。私下家祭即可。死亡是私事,不要麻煩別人,更不可麻煩愛我的人——如果他們真心愛我,都會了解我的決定。

四、 不做七,不燒紙,不設靈堂,不要出殯。我來時一無所有,去時但求乾淨利落!以後清明也不必祭拜我,因為我早已不存在。何況地球在暖化,燒紙燒香都在破壞地球,我們有義務要為代代相傳的新生命,維持一個沒有汙染的生存環境。

五、 不要在乎外界對你們的評論,我從不迷信,所有迷信的事都不要做!“死後哀榮”是生者的虛榮,對於死後的我,一點意義也沒有,我不要“死後哀榮”!後事越快結束越好,不要超過一星期。等到後事辦完,再告訴親友我的死訊,免得他們各有意見,造成你們的困擾!

“活著”的起碼條件,是要有喜怒哀樂的情緒,會愛懂愛、會笑會哭、有思想有感情,能走能動……到了這些都失去的時候,人就只有軀殼!我最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失智和失能。萬一我失智失能了,幫我“尊嚴死”就是你們的責任!能夠送到瑞士去“安樂死”更好!

中維,鏽瓊!今生有緣成為母子婆媳,有了可柔可嘉後,三代同堂,相親相愛度過我的晚年,我沒有白白到人間走一趟!愛你們,也愛這世上所有愛我的人,直到我再也愛不動的那一天為止!

我要交待的事,都清清楚楚交待了!這些事,鑫濤也同樣交待給他的兒女,只是寫得簡短扼要,不像我這麼嘮刀。不寫清楚我不放心啊!我同時呼籲,立法“尊嚴死”採取“註記”的方式,任何健康的人,都可在“健保卡”上註記,到時候,電腦中會顯示,免得兒女和親人為了不同方式的愛,發生爭執!

寫完這封信,我可以安心的去計劃我的下一部小說,或是下一部劇本!可以安心的去繼續“燃燒”了!對了,還有我和我家那個“貓瘋子”可嘉,我們祖孫兩個,正計劃共同出一本書,關於“喵星人”的,我的故事,她的插圖,我們聊故事就聊得她神彩飛揚,這本書,也可以開始著手了!

親愛的中維和鏽瓊,我們一起“珍惜生命,尊重死亡”吧!切記我的叮嚀,執行我的權利,重要重要!

你們親愛的母親

瓊瑤寫於可園

2017年3月12日

《見字如面》第二季直面生死,這是我寫過最沉重的一篇文章……

當歸亞蕾老師用軟糯溫柔的聲音說出句“生是偶然,死是必然”時。那種真真是情感讓我們感受到了瓊瑤女士的豁達,她說寫了一輩子男女糾纏的情愛故事的作家,卻是這樣一個如此灑脫的人。

不得不說,在這封信裡,瓊瑤女士對於宗教觀、無神論、安樂死、論孝道,價值觀等等的這些人生感悟都值得我們思考。

其中更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讓我們重新審視了“孝道”,有些人在老人垂死之際,總是想用現代醫學的手段延續他們的生命,但殊不知留住的只是他們失去了靈魂的軀殼。他們沒有意識到這只是延長了老人的痛苦,樑文道稱之為“一種生者的表演”。

也許我們都應該學瓊瑤女士豁達的這一點,坦然的接受必然到來的死亡。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精美。

尊重生命,尊重死亡。

6.第六封信:黃志忠讀李真

節目的最後一封信,也是這集最感動我的一封信。

當李真帶著搖搖晃晃的身體,坐在母親和姐姐中間。當黃志忠讀到他的那封信中“可能是最後一封信”時,讓我瞬間意識到,生命是有多麼的無常,死亡離我們是如此的近。

如果說1949年的太平輪事件,明末反明反清的吳三桂,臺灣痛失愛子的老父親黃春明,還有失去胞兄的陳難和仍健在的瓊瑤,離死亡還有那麼一點點距離感和隔膜。

那麼,此刻正坐在觀眾席上身患重病的李真,離死亡是如此的近,這種對比的反差是多麼鮮明和觸目啊。聽著他寫給母親的信,真的是一公升的眼淚都流不盡我的難受。

患病三年的他,飽受著白血病的折磨,有著太多的痛苦和感受是我們想象不出來的。那些他深埋在心底的話,又不知如何跟親人說起,無法言語的他,才會選擇來《見字如面》吧。

【白血病患者李真寫給媽媽的一封信】

親愛的媽媽:

這是我第一次給您寫信,也可能是最後一次。有些話,我只能以這種稍顯愚笨的方式來跟您說說。

對不起,媽媽,我生病了,還是白血病。

都說越努力越幸福,我也以為考上大學,上了研究生,就能讓您離幸福更近些。可事實證明,我的努力,給這個家帶來的只有磨難和絕望。

我們家從來過得都不寬裕,如今因為我更是雪上加霜。四歲的侄子問他爺爺,為什麼我們家的房子這麼破,我們都知道原因卻又不知如何回答。

這三年來,若不是大家的救濟和你們的堅持。我早已揮別了這個世界。

時至今日,我覺得自己欠這個家和您一個交代。

生病之初,大哥說一定要救我,義無反顧地拿出了所有的積蓄,為我揹負了一身的債,還給我供骨髓做移植,甚至怕嫂子反對而提出了離婚,二嫂曾一度心疼得不敢聽見我的聲音,七歲的侄女哭著說,自己再也不吃零食了,把錢留給叔叔治病。哥嫂怕你們照顧不好我,他們毅然辭掉了工作,專心照顧我直至出院。

情之厚如斯,百世不足還啊。

從化療到移植,再到感染和排異,近三年的時間,我們一直過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儘管你們竭盡全力,我依舊還是徘徊在生死邊緣。

我這一病,不僅讓一家人掏空所有,家徒四壁、負債累累;我們的精神,也不斷地遊走在絕望與崩潰的邊緣,身心俱疲。尤其是最近半年裡,幾次三番的病危搶救,每一次我都覺得好累,累到不想堅持,只想解脫。

那次昏迷,我真的有種從未有過的舒適,可是突然間的意識又告訴我,這份舒適很可能換來的是你們永恆的痛。我可以坦然接受病魔帶來的一切苦痛,甚至死亡,卻真的不敢看你和姐姐抱頭痛哭後那又無助而又無神的眼眸。那真是比用刀割碎心頭肉還要難受啊。

生病的這三年,您把我照顧得一絲不苟,為此所吃的苦、所受的委屈,早已超出了常人所能承受的極限。每天從醫院到出租房至少行走六趟卻從不喊累,每天擦洗消毒東西,恨不能摳掉一層。

我上學,您陪我住校;我住院,您等我回家;爺爺過世,我們都沒能回去相送;

因為身體虛弱,您每天會給我擦拭身體和泡腳。每一次啊每一次,您看到我骨瘦如柴的身體,總會突然紅了雙眼,一邊忍著淚,一邊像清洗藝術品般的小心翼翼,不敢想象在我面前佯裝樂觀堅強的您,在背後又難過成什麼模樣。

在我病重,在我們走投無路、絕望至極的時候,您只是握著我的手,渾身顫抖不止,泣不成聲,卻依舊不忍開口說出 帶我回家這幾個字,只是委婉地問我,有沒有想見的人。

我知道,您已窮盡了畢生力氣,卻始終換不回我一世安康;您努力了半生,卻換來一波又一波的絕望。您不甘心,卻又無能為力。您總說,只要人還在,其他的都不重要,只要我們努力,想要的以後都會有,每次,每次,想起這些話,都讓我倍感驕傲。您雖然沒有學歷,卻比誰都活得有文化;您身材瘦小、力量柔弱,卻扛起了重如泰山的生活;您溫柔善良、被生活蹂躪,卻從不抱怨和失掉希望就是這樣的您,讓我無從放棄自己。媽,我能在這裡跟您做些約定嗎,無母不成家,為了這個家您得保重好自己。

關於我,咱們努力就好,我不會遺憾和抱怨,您也不必自責。生活各有際遇,命運也自有其軌跡。

若有一天,真的事不可為,希望您能理解,那也只是一種自然法則而已,願您能收住淚水,笑看過往,因為我只是換個方式守在您身旁。

謝謝你們的不離不棄。

愛您的不孝小兒子敬上

《見字如面》第二季直面生死,這是我寫過最沉重的一篇文章……

“情之厚如斯,百事不足還啊”,多少人聽到這句話的時候,瞬間淚目,直擊內心啊。

這句話是他堅持下來的動力啊,為了愛自己和自己所愛的家人,忍受一次次的化療手術,忍受著蝕骨般鑽心的疼痛,一次次邁進鬼門關,又一次次再邁回來,累到不想堅持,只想解脫。自己不是怕死,不是不想死,而是不敢死,不捨得死啊。因為不想看到母親和姐姐的那種無助而又無神的眼眸...李真害怕自己離去,母親會經受不住喪子的打擊。

在信的最後,還強忍著歡笑跟母親約定好“無母不成家,為了這個家您得保重好自己,願您能收住淚水,笑看過往,因為我只是換個方式守在您身旁”。

【寫在最後】

整場節目下來,沒有華麗的開場白,沒有浮誇的演技,沒有過分的渲染。有的只是字裡行間流露出的真情實感,和一場具有儀式感的對話。

即使此去經年,文字的溫暖仍能走進我們的內心,如此的真實,字字錐心,這也許這就是書信的魅力吧。

王小波說人生最無奈的事,是不能選擇生,也不能選擇死。我們無法選擇生死,但我們可以選擇怎麼活,怎麼愛。

希望你看完不要太過悲傷,願你能收住眼淚,依舊笑著活下去。

文章內容來源於公眾號我的蜜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