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引起的公憤誰來平息?你們都去996吧,不用管老人和孩子了!


996引起的公憤誰來平息?你們都去996吧,不用管老人和孩子了!


希望你們能遇到一個值得跟隨一生去打拼的好老闆,也希望你們的工作、家庭、生活之間都能平衡,有錢賺,有陪伴。


1.


一篇名為《馬雲談996》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

所謂996,即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週工作6天。

這種違反《勞動法》的高強度加班,幾乎存在於每一棟寫字樓的格子間裡,現實生活中早已見怪不怪。但作為全國屈指一數的企業領袖,堂而皇之地宣揚畸形的加班文化,還是令人不禁咋舌。

先來看看,馬雲在文章中主要傳遞了什麼觀點:

其一,996是修來的福報,年輕的時候不996,什麼時候可以996?很多人想要996,還沒有這個機會。

其二,如果你不熱愛工作,8小時都嫌長,如果你熱愛,其實12小時並不長。

其三,加入阿里要做好一天12個小時的準備,選擇了中國排名第一的公司,第一是要付出代價的。

誠然,阿里巴巴的高薪資、高福利,足以吸引無數人前赴後繼地加入996,甚至007(0點上班,次日0點下班,一週7個工作日)。

但更能預見的是,“996是一種巨大的福氣”、“年輕不996,什麼時候996”,“你一輩子沒有996,你覺得你就很驕傲了”……

這些句子會像病毒一樣,迅速出現在領導們的朋友圈,成為剝奪員工休息時間的有效力證,哪怕他們的薪資,連阿里巴巴的零頭都趕不上,甚至沒有五險一金。

唉,有點懷念從前了。

那時的領導還很淳樸,時常會給員工畫餅,哪怕兌現不了,說出來依舊美妙動聽。如今倒好,餅都懶得畫了,直接舉起了小鞭子:快,加班!

而相對於996本身,更令人惶恐的,是這個時代對功利的渴望,以及對成功定義的單一性。


2.


在許多人眼裡,一個普通職員抗拒996是有罪的,連這種想法都不能有。因為你一旦這麼想了,就意味著懶惰、鬆懈、混吃等死。

這也是近兩年的主流價值觀,專注傳遞的一種焦慮。

“年輕不996,什麼時候996”,“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你有什麼資格不努力?”“你的同齡人都年薪百萬了,你還在群裡搶紅包。”……

你一定看過類似的文章,讀起來鏗鏘有力,或讓人雄赳赳、氣昂昂,或讓人羞愧難當,恨不得一頭撞死。

邏輯和語句乍看沒問題,但細細一想,同齡人年薪百萬,跟我搶不搶紅包有什麼關係,我就愛搶紅包,不行嗎?

不知從何時開始,這個時代對成功的定義,似乎只剩下“拼命賺錢”四個字。

就在去年,一篇名為《奧數天才墜落之後》的文章,刷屏了全網。

文章極力渲染了雙屆奧數金牌得主付雲皓,學生時代是如何叱吒風雲、前途無量,又如何從萬眾矚目的天之驕子,墜入凡塵成為一名普通的師範教師。

全文帶著“傷仲永”的惋惜,把付雲皓的命運和選擇,總結成“墜落”兩字,彷彿對於這樣一位天才而言,唯一正確的道路,就是選擇世俗價值觀中,更有錢、更有地位的職業。

一個奧數天才,沒有資格成為一名教師。就像一個普通人,沒有資格享受平凡的快樂。

我曾在文章中,寫過一個熱愛烘焙的小姑娘,她沒有別的愛好,就喜歡搗鼓小蛋糕。畢業以後,她找了份安穩的工作,朝九晚五,工作之餘專注烘焙。

她過得怡然自得,但每回同學聚會,總有人要問她:“你真的甘心一輩子過這種生活嗎?”

這令她相當費解,一個並沒有沉重家庭負累的人,為什麼不能選擇一種愉悅自我的生活方式呢?難道只有力爭上游、捨生忘死工作的,才算合格的人嗎?

有人喜歡羅馬,有人喜歡鄉下,這原本都是個人的自由選擇。

可憑什麼那些喜歡羅馬的人,老像傳銷份子一樣,動不動就遊說鄉下人:鄉下有什麼前途,你呆在那裡就是混吃等死,快來羅馬吧,羅馬又大又美。

你說,羅馬人是不是有病?


3.


想去羅馬的人,最終留在了鄉下,這是鬱郁不得志的悲劇。

但那個原本就想留在鄉下的人,如願以償地留在了鄉下,並且能夠從中獲得滿足和快樂,那就叫幸運,叫幸福,叫夢想成真。

我們的價值觀裡,能否允許有人不去羅馬?

換而言之,我們的價值觀裡,能否允許年輕人,保留原本就所剩無幾的喘息時間?

996意味著什麼?

每天12小時工作,2小時在路上,8小時睡眠,也就是說自由支配時間不到2小時。你完全活成了工作機器人,而且是緊繃的。

這還是一個人的生活,已經滿滿當當了,如果是兩個人,交集以外各有各的瑣碎事務,再有個孩子,你的時間滿到連父母生病的容錯都沒有。

如果有的行業996了,那麼為了時間同步,你的行業不久以後也會996。

現在有獎金996,就是溫水煮青蛙。等以後996大一統時候取消獎金,你也就只能忍氣吞聲的996,因為辭職了面臨所有單位也都是無補償無獎金的996了。

把年輕人的自由、理想、時間,全擠壓到那一平米的格子間裡,這種“唯工作論”的價值觀,竟會引發這麼廣泛的爭論,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人活著是為了什麼?

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裡,寫了這麼一對廚子,他們在飯館打烊了之後,在後廚自己給自己炒了盤菜,弄了點小酒,舒舒服服過了那麼一兩個時辰。

古龍說:他們還活著,就是因為一天還有那麼一兩個時辰。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之所以還能活著,都是因為一天還有那麼一兩個時辰。

上完一天班辛苦不堪,但所幸,回來的路上還能逛逛夜市,順手買兩串糖葫蘆,留著回去哄老婆和孩子,吃完飯,洗完澡,一家人還能坐在一起,看兩集爆笑的綜藝……

人就是為了這些活著的啊!


4.


可996的工作方式,連這些都要剝奪。

丈夫沒有時間陪妻子,父母沒有時間陪孩子,忙得連洗衣做飯都是奢侈,更別提什麼生活質量。

久坐、焦慮、熬夜、缺乏運動,最後竟連健康都要剝奪。

一個人的生存空間被壓迫至此,你還要堂而皇之地逼問,年輕的時候不996,什麼時候996?

實話告訴你,我這一輩子都不願996!年輕不願意!老了更不願意!

2013年,我服務於某知名電信企業,早上八點上班,深夜兩點下班,一個人走在空蕩蕩的大街上,如果不是姿色平平,人家都會誤以為我是特殊工作者。

沒有生活,沒有自由,沒有家庭,甚至沒有月經。

從這段經歷中,我感受不到一絲一毫馬雲說的驕傲。相反,它時常令我懷疑,難道我人生的所有意義,就是捨生忘死地工作嗎?

那根本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也不會是大部分人想要的生活。

大部分人想要什麼生活?

你只需要問他兩個問題,就能得到答案。

其一:如果你有很多很多錢,你想做什麼?

其二: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你想做什麼?

你會發現,得到的答案漂亮極了,環遊世界,跨越山海,看落霞與孤鶩齊飛,賞秋水跟長天一色,以及最重要的一點:跟我愛的和愛我的人在一起。

即便是馬雲自己,又何嘗不向往這種生活?

否則早兩年,他在韓國接受採訪時,也不會說出這樣的一番話:我後悔終日忙工作,根本沒時間陪陪家人,要是能再活一次,我絕對不會這樣了。

可惜啊可惜,大佬們都很健忘,前一秒還後悔終日忙於工作,後一秒給員工灌輸價值觀,卻變成了“996是一種巨大的福氣”。

如果有得選,誰會想要這種福氣呢?

是啊,這是如果有得選,那如果沒得選呢?

至少,作為一個奮鬥者,我們該明白,996或許是通往理想的方式,但絕不是理想本身,我們還該有愛和自由,以及更廣闊的生存空間。

而作為老闆更該明白,那群願意996的員工,是世上最好的員工,你該儘可能地為他們創造更好的福利,而不是理直氣壯地喊出:“年輕的時候不996,什麼時候996?”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