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憤怒出詩人,不平則鳴。

“憤怒”和“不平”向來是文學創作的主要動因。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一批作家橫空出世,他們創作的作品屢屢成為了當時的文壇焦點。比如餘華、韓少功、陳忠實、史鐵生、賈平凹、張煒、張承志、莫言為代表的先鋒文學作家,還有以王安憶、陳染為代表的女性主義作家,甚至以王朔為代表的新生代作家等等,他們當時“另類”的作品無一例外的都成為了當時爭議的對象。論其根本,我以為很大程度上恰好是由於他們的不平與憤怒。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經濟全面轉型,文學體制的改革也作為一項文化政策開始施行。到了90年代時,作家和文學刊物、出版社等原則上不再依靠國家資助,而是進入市場。作家的生存方式因為市場化而改變,親歷著繁複紛紜的信息時代和傳統文化的雙重洗禮。他們開始對自身的價值、所追求的文學理想、曾經持有的文化觀念產生了懷疑,們變得迷茫困惑。“不平”與“憤怒”,作為一種社會性情緒驅使作家進行創作,作品中批判和反省的基調大量顯現。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先鋒小說”橫空出世。

"

憤怒出詩人,不平則鳴。

“憤怒”和“不平”向來是文學創作的主要動因。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一批作家橫空出世,他們創作的作品屢屢成為了當時的文壇焦點。比如餘華、韓少功、陳忠實、史鐵生、賈平凹、張煒、張承志、莫言為代表的先鋒文學作家,還有以王安憶、陳染為代表的女性主義作家,甚至以王朔為代表的新生代作家等等,他們當時“另類”的作品無一例外的都成為了當時爭議的對象。論其根本,我以為很大程度上恰好是由於他們的不平與憤怒。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經濟全面轉型,文學體制的改革也作為一項文化政策開始施行。到了90年代時,作家和文學刊物、出版社等原則上不再依靠國家資助,而是進入市場。作家的生存方式因為市場化而改變,親歷著繁複紛紜的信息時代和傳統文化的雙重洗禮。他們開始對自身的價值、所追求的文學理想、曾經持有的文化觀念產生了懷疑,們變得迷茫困惑。“不平”與“憤怒”,作為一種社會性情緒驅使作家進行創作,作品中批判和反省的基調大量顯現。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先鋒小說”橫空出世。

90年代曾喧譁一時的先鋒文學,為何成為了過眼煙雲?

先鋒文學是現代主義文學的一個重要流派。

通俗來講,就是一小群“自我意識”分外強烈的作家,根據“不斷創新”的原則,打破大眾公認的規範和傳統,創作出來的貌似“離經叛道”的藝術作品。他們不斷創造新的藝術形式和風格,引進被忽略的、遭禁忌題材,其目標就是要震撼受傳統影響的讀者的感受能力,向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教條和信念發起挑戰。

上個世紀80年代中後期,以馬原、洪峰、餘華、蘇童、葉兆言等青年作家為代表,紛紛以各自獨特的敘事方式進行小說文體形式的實驗,被評論界冠以“先鋒派”的稱號。毋庸置疑,先鋒派文學是中國當代文學史進程中一個重要的文學現象。

早在1987年,餘華以一篇名為《十八歲出門遠行》的短篇小說問鼎江湖,技驚四座,那一年,他二十七歲。他的小說展示出來的那種桀驁不馴的氣質和令人驚異的才華,當時使整個文壇都為之震驚,給中國文壇帶來了新鮮和驚喜。

對於他們這些先鋒文學作家,“不平”與“憤怒”不僅是ー種外部驅動力,同時也構成了文學作品的思想核心。換句話說,不平與憤怒既是創作的原因,也是創作的結果。自由寬鬆的語境使先鋒作家得以摒棄陳舊的創作理念和方式而獲得更為寬廣的表達空間,同時又使他們摒棄了原本的傳統信念和價值規範而失去重心。

"

憤怒出詩人,不平則鳴。

“憤怒”和“不平”向來是文學創作的主要動因。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一批作家橫空出世,他們創作的作品屢屢成為了當時的文壇焦點。比如餘華、韓少功、陳忠實、史鐵生、賈平凹、張煒、張承志、莫言為代表的先鋒文學作家,還有以王安憶、陳染為代表的女性主義作家,甚至以王朔為代表的新生代作家等等,他們當時“另類”的作品無一例外的都成為了當時爭議的對象。論其根本,我以為很大程度上恰好是由於他們的不平與憤怒。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經濟全面轉型,文學體制的改革也作為一項文化政策開始施行。到了90年代時,作家和文學刊物、出版社等原則上不再依靠國家資助,而是進入市場。作家的生存方式因為市場化而改變,親歷著繁複紛紜的信息時代和傳統文化的雙重洗禮。他們開始對自身的價值、所追求的文學理想、曾經持有的文化觀念產生了懷疑,們變得迷茫困惑。“不平”與“憤怒”,作為一種社會性情緒驅使作家進行創作,作品中批判和反省的基調大量顯現。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先鋒小說”橫空出世。

90年代曾喧譁一時的先鋒文學,為何成為了過眼煙雲?

先鋒文學是現代主義文學的一個重要流派。

通俗來講,就是一小群“自我意識”分外強烈的作家,根據“不斷創新”的原則,打破大眾公認的規範和傳統,創作出來的貌似“離經叛道”的藝術作品。他們不斷創造新的藝術形式和風格,引進被忽略的、遭禁忌題材,其目標就是要震撼受傳統影響的讀者的感受能力,向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教條和信念發起挑戰。

上個世紀80年代中後期,以馬原、洪峰、餘華、蘇童、葉兆言等青年作家為代表,紛紛以各自獨特的敘事方式進行小說文體形式的實驗,被評論界冠以“先鋒派”的稱號。毋庸置疑,先鋒派文學是中國當代文學史進程中一個重要的文學現象。

早在1987年,餘華以一篇名為《十八歲出門遠行》的短篇小說問鼎江湖,技驚四座,那一年,他二十七歲。他的小說展示出來的那種桀驁不馴的氣質和令人驚異的才華,當時使整個文壇都為之震驚,給中國文壇帶來了新鮮和驚喜。

對於他們這些先鋒文學作家,“不平”與“憤怒”不僅是ー種外部驅動力,同時也構成了文學作品的思想核心。換句話說,不平與憤怒既是創作的原因,也是創作的結果。自由寬鬆的語境使先鋒作家得以摒棄陳舊的創作理念和方式而獲得更為寬廣的表達空間,同時又使他們摒棄了原本的傳統信念和價值規範而失去重心。

90年代曾喧譁一時的先鋒文學,為何成為了過眼煙雲?

無論是餘華,還是陳忠實,亦或是賈平凹,那個時期的作品都是熱衷於描寫人們生存掙扎的情狀,要麼滅亡,要麼苟活,生活沒有任何希望。當初先鋒小說似乎果實累累,今日回望,卻又感到碩果難存。毋庸置疑,對於在今天仍領文壇風騷的先鋒作家來說(如餘華、劉恆等等),最成功的作品並不是他們的“先鋒時期”小說。

比如餘華,他早期的作品,如《十八歲出門遠行》、《往事與刑罰》、《鮮血梅花》、《懷念少女楊柳》等,其寫作手法與後期的《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兄弟》等有著很大的差別。前期的他是先鋒文學的代表作家,由於生活環境的壓抑,他前期文章的風格都是陰冷、暴力和血腥的。

從創作手法上來說,他這個時期的創作深深刻著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影子。進入後期創作的餘華,隨著國內形勢的大變化,逐步擺脫了與現實的緊張關係,將對人性惡性面的展演轉變為對人民大眾苦難生活的關注,因此他也越來越得到讀者的認同和共鳴。總的來說,餘華從對大師的模仿走上了自己創作的道路,並因此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

憤怒出詩人,不平則鳴。

“憤怒”和“不平”向來是文學創作的主要動因。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一批作家橫空出世,他們創作的作品屢屢成為了當時的文壇焦點。比如餘華、韓少功、陳忠實、史鐵生、賈平凹、張煒、張承志、莫言為代表的先鋒文學作家,還有以王安憶、陳染為代表的女性主義作家,甚至以王朔為代表的新生代作家等等,他們當時“另類”的作品無一例外的都成為了當時爭議的對象。論其根本,我以為很大程度上恰好是由於他們的不平與憤怒。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經濟全面轉型,文學體制的改革也作為一項文化政策開始施行。到了90年代時,作家和文學刊物、出版社等原則上不再依靠國家資助,而是進入市場。作家的生存方式因為市場化而改變,親歷著繁複紛紜的信息時代和傳統文化的雙重洗禮。他們開始對自身的價值、所追求的文學理想、曾經持有的文化觀念產生了懷疑,們變得迷茫困惑。“不平”與“憤怒”,作為一種社會性情緒驅使作家進行創作,作品中批判和反省的基調大量顯現。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先鋒小說”橫空出世。

90年代曾喧譁一時的先鋒文學,為何成為了過眼煙雲?

先鋒文學是現代主義文學的一個重要流派。

通俗來講,就是一小群“自我意識”分外強烈的作家,根據“不斷創新”的原則,打破大眾公認的規範和傳統,創作出來的貌似“離經叛道”的藝術作品。他們不斷創造新的藝術形式和風格,引進被忽略的、遭禁忌題材,其目標就是要震撼受傳統影響的讀者的感受能力,向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教條和信念發起挑戰。

上個世紀80年代中後期,以馬原、洪峰、餘華、蘇童、葉兆言等青年作家為代表,紛紛以各自獨特的敘事方式進行小說文體形式的實驗,被評論界冠以“先鋒派”的稱號。毋庸置疑,先鋒派文學是中國當代文學史進程中一個重要的文學現象。

早在1987年,餘華以一篇名為《十八歲出門遠行》的短篇小說問鼎江湖,技驚四座,那一年,他二十七歲。他的小說展示出來的那種桀驁不馴的氣質和令人驚異的才華,當時使整個文壇都為之震驚,給中國文壇帶來了新鮮和驚喜。

對於他們這些先鋒文學作家,“不平”與“憤怒”不僅是ー種外部驅動力,同時也構成了文學作品的思想核心。換句話說,不平與憤怒既是創作的原因,也是創作的結果。自由寬鬆的語境使先鋒作家得以摒棄陳舊的創作理念和方式而獲得更為寬廣的表達空間,同時又使他們摒棄了原本的傳統信念和價值規範而失去重心。

90年代曾喧譁一時的先鋒文學,為何成為了過眼煙雲?

無論是餘華,還是陳忠實,亦或是賈平凹,那個時期的作品都是熱衷於描寫人們生存掙扎的情狀,要麼滅亡,要麼苟活,生活沒有任何希望。當初先鋒小說似乎果實累累,今日回望,卻又感到碩果難存。毋庸置疑,對於在今天仍領文壇風騷的先鋒作家來說(如餘華、劉恆等等),最成功的作品並不是他們的“先鋒時期”小說。

比如餘華,他早期的作品,如《十八歲出門遠行》、《往事與刑罰》、《鮮血梅花》、《懷念少女楊柳》等,其寫作手法與後期的《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兄弟》等有著很大的差別。前期的他是先鋒文學的代表作家,由於生活環境的壓抑,他前期文章的風格都是陰冷、暴力和血腥的。

從創作手法上來說,他這個時期的創作深深刻著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影子。進入後期創作的餘華,隨著國內形勢的大變化,逐步擺脫了與現實的緊張關係,將對人性惡性面的展演轉變為對人民大眾苦難生活的關注,因此他也越來越得到讀者的認同和共鳴。總的來說,餘華從對大師的模仿走上了自己創作的道路,並因此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90年代曾喧譁一時的先鋒文學,為何成為了過眼煙雲?

先鋒小說在90年代喧譁一時,可是很快又成為了過眼煙雲。

其實當時的那些先鋒作家們無一不是具有雄心壯志的人,和餘華一樣,他們得以在極短的時間領略到了世界文學大師的風采,可是卻無法擁有大師們的人生積澱。所以在創作中,完全依賴於自身的意氣風發和聰明穎悟。

不得不承認,沒有經過時間的沉澱和理性淬洗的內心壓力及思想陣痛,而只是以一種語言暴虐的方式進行以宣洩表達,終究是形似意難達。

與先鋒作家比較起來,王朔的不平更為世俗,也更為直接。在新生代作家這裡,“不平”與“憤怒”更是相關個體存在與運命的更為痛切實在的人生經歷和體驗。我們不能不承認王朔的敏銳與鋒利,他始終以嬉玩、嘲弄和厭惡的姿態出現,有時讓人覺得他就只是為了讓他嫉恨的對象出醜,以此達到洩憤的目的。他稱自己為“碼字師傅”時,絲毫不掩飾世俗成功的自豪,表露出一種類似於能夠養家餬口之後的優越心態。

"

憤怒出詩人,不平則鳴。

“憤怒”和“不平”向來是文學創作的主要動因。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一批作家橫空出世,他們創作的作品屢屢成為了當時的文壇焦點。比如餘華、韓少功、陳忠實、史鐵生、賈平凹、張煒、張承志、莫言為代表的先鋒文學作家,還有以王安憶、陳染為代表的女性主義作家,甚至以王朔為代表的新生代作家等等,他們當時“另類”的作品無一例外的都成為了當時爭議的對象。論其根本,我以為很大程度上恰好是由於他們的不平與憤怒。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經濟全面轉型,文學體制的改革也作為一項文化政策開始施行。到了90年代時,作家和文學刊物、出版社等原則上不再依靠國家資助,而是進入市場。作家的生存方式因為市場化而改變,親歷著繁複紛紜的信息時代和傳統文化的雙重洗禮。他們開始對自身的價值、所追求的文學理想、曾經持有的文化觀念產生了懷疑,們變得迷茫困惑。“不平”與“憤怒”,作為一種社會性情緒驅使作家進行創作,作品中批判和反省的基調大量顯現。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先鋒小說”橫空出世。

90年代曾喧譁一時的先鋒文學,為何成為了過眼煙雲?

先鋒文學是現代主義文學的一個重要流派。

通俗來講,就是一小群“自我意識”分外強烈的作家,根據“不斷創新”的原則,打破大眾公認的規範和傳統,創作出來的貌似“離經叛道”的藝術作品。他們不斷創造新的藝術形式和風格,引進被忽略的、遭禁忌題材,其目標就是要震撼受傳統影響的讀者的感受能力,向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教條和信念發起挑戰。

上個世紀80年代中後期,以馬原、洪峰、餘華、蘇童、葉兆言等青年作家為代表,紛紛以各自獨特的敘事方式進行小說文體形式的實驗,被評論界冠以“先鋒派”的稱號。毋庸置疑,先鋒派文學是中國當代文學史進程中一個重要的文學現象。

早在1987年,餘華以一篇名為《十八歲出門遠行》的短篇小說問鼎江湖,技驚四座,那一年,他二十七歲。他的小說展示出來的那種桀驁不馴的氣質和令人驚異的才華,當時使整個文壇都為之震驚,給中國文壇帶來了新鮮和驚喜。

對於他們這些先鋒文學作家,“不平”與“憤怒”不僅是ー種外部驅動力,同時也構成了文學作品的思想核心。換句話說,不平與憤怒既是創作的原因,也是創作的結果。自由寬鬆的語境使先鋒作家得以摒棄陳舊的創作理念和方式而獲得更為寬廣的表達空間,同時又使他們摒棄了原本的傳統信念和價值規範而失去重心。

90年代曾喧譁一時的先鋒文學,為何成為了過眼煙雲?

無論是餘華,還是陳忠實,亦或是賈平凹,那個時期的作品都是熱衷於描寫人們生存掙扎的情狀,要麼滅亡,要麼苟活,生活沒有任何希望。當初先鋒小說似乎果實累累,今日回望,卻又感到碩果難存。毋庸置疑,對於在今天仍領文壇風騷的先鋒作家來說(如餘華、劉恆等等),最成功的作品並不是他們的“先鋒時期”小說。

比如餘華,他早期的作品,如《十八歲出門遠行》、《往事與刑罰》、《鮮血梅花》、《懷念少女楊柳》等,其寫作手法與後期的《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兄弟》等有著很大的差別。前期的他是先鋒文學的代表作家,由於生活環境的壓抑,他前期文章的風格都是陰冷、暴力和血腥的。

從創作手法上來說,他這個時期的創作深深刻著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影子。進入後期創作的餘華,隨著國內形勢的大變化,逐步擺脫了與現實的緊張關係,將對人性惡性面的展演轉變為對人民大眾苦難生活的關注,因此他也越來越得到讀者的認同和共鳴。總的來說,餘華從對大師的模仿走上了自己創作的道路,並因此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90年代曾喧譁一時的先鋒文學,為何成為了過眼煙雲?

先鋒小說在90年代喧譁一時,可是很快又成為了過眼煙雲。

其實當時的那些先鋒作家們無一不是具有雄心壯志的人,和餘華一樣,他們得以在極短的時間領略到了世界文學大師的風采,可是卻無法擁有大師們的人生積澱。所以在創作中,完全依賴於自身的意氣風發和聰明穎悟。

不得不承認,沒有經過時間的沉澱和理性淬洗的內心壓力及思想陣痛,而只是以一種語言暴虐的方式進行以宣洩表達,終究是形似意難達。

與先鋒作家比較起來,王朔的不平更為世俗,也更為直接。在新生代作家這裡,“不平”與“憤怒”更是相關個體存在與運命的更為痛切實在的人生經歷和體驗。我們不能不承認王朔的敏銳與鋒利,他始終以嬉玩、嘲弄和厭惡的姿態出現,有時讓人覺得他就只是為了讓他嫉恨的對象出醜,以此達到洩憤的目的。他稱自己為“碼字師傅”時,絲毫不掩飾世俗成功的自豪,表露出一種類似於能夠養家餬口之後的優越心態。

90年代曾喧譁一時的先鋒文學,為何成為了過眼煙雲?

從90年代初期先鋒小說到王朔的調侃小說,再到新生代作家的“城市小說”,相通之處在於均以一種虛無主義的態度來認知世界,進而否定人們對人性及其價值的既有觀念,消釋人心中一切“烏托邦式”的理想,拷問現存秩序的各個環節。

他們可以讓你哭,也可以讓你笑,更可以讓你哭笑不得,還可以又哭又笑。通過他們的作品,你可以更深刻地瞭解這個世界,撕下社會的假面具,揭露人的邪惡之心,而最終的結果也是為了重建美好的社會和人善良的本性。

“先鋒”歸根結底只是一個“時間”的概念。

隨著時間的推移,世事的變遷,昨日的“先鋒”,如今很可能變成了“後衛”。曾經那一郡反體制的文人最終接受了體制的安撫,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不可否認,90年代的“先鋒文學”確實牽動著那時社會的整體思潮,帶動了那時的思想輿論。

如今“煙消雲散”的先鋒文學,實際上是一場文化思想鬥爭。而這種文化思想上的爭鳴,正是先鋒文學的是的使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