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何明明很累,卻還要堅持日日更文?

文學 鶯兒 賈寶玉 美的 搖擺的霾 搖擺的霾 2017-08-30

你為何明明很累,卻還要堅持日日更文?

寫文字是個很累人的差事,相信每個持續更文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

說累,不僅是來自身體上的,這倒還能忍受。無非是長久坐對屏幕,弄得眼乾舌燥、肩酸背痛,肚大腰圓而已。

來自精神上的折磨,才是對於一名寫手最大的考驗。

很多時候,你無比興奮的想甩開膀子大幹一場,但當打開電腦後,卻發現自己像便祕一樣,憋的肚子生疼,卻一點也拉不出來。

你為何明明很累,卻還要堅持日日更文?

寫作是一項獨立性很強的工作,即便你有萬千好友,一旦進入寫作,他們對你都是愛莫能助的。

在這個狀態中,你能依靠的也只有你自己。

作為一名寫手,你必須敏銳且高效的調動自己所有思考和認知,從宏大處著眼於整體佈局,從細微處下手安排各處的語句。

似一名高超的醫生,將骨架與血肉做完美的拼接,甚至是融合。

但是,你所能寫出的觀點和故事,又不會超過你的視野和眼界

化思想為文字之時,常痛苦於見識的淺薄,筆法的平淡,而後開始痛罵自己的愚笨,咒罵被自己荒廢的青春。

有時,你心滿意足的敲下最後一行文字,食指清脆敲擊鼠標左鍵按完發送,覺得全世界都會迷倒在你的這一片文字之下。

起碼,會引發一波討論的高潮,或受到某位伯樂的嘉賞。

可最後,卻如石沉大海,連個像樣的氣泡都沒升上來

你為何明明很累,卻還要堅持日日更文?

你為何明明很累,卻還要堅持日日更文?

你明明這麼累,抬頭又看不到什麼希望,為何還要堅持日日更文?

你是否也經常陷入這樣高度的自我懷疑之中?

我們開始質疑自己選擇與文字相伴的正確性,以及自己的能力是否足以支撐起自己的這份夢。

而後,有的人堅持,有的人拾起行囊繼續上路。

在一路前行的路上,我看到了這些身影:

·小北做主播已經六年,從未間斷播音和寫作;

·采采的《段子來了》已經更新了585期了,播放次數突破4億;

·YIBAO更新了414篇原創,即便在生小孩的前兩天,仍堅持寫作;

·周衝在王寶強事件出來後,當夜凌晨起來,連寫兩篇更文;

·遇見番茄即便在法國旅遊,在機場花著高昂的流量,用手機完成排版和更新。

。。。 。。。

喜歡寫作,恰恰是因為這是一條既拼才華,又拼執著的路。

而無論成功和失敗,都由自己一個人享受或是承擔。

因為靠不上別人,所以只能不斷向內挖掘自己,你必須對自己足夠的坦誠和信賴。

知道自己的欠缺,明白自己的不足,而後用百倍的精神頭趕緊去吸收和彌補。

因為責任和利益主體明確,在這個過程中,人會變得異常積極和努力,進入了一種對自己完全負責的狀態

你對自己充滿了緊迫感,每一篇創作無論是好是壞,你都無暇顧及品嚐和欣賞,就必須奔赴下一片戰場。

在我看來,這種對自己徹底尊重的態度,不沉溺、不矯情、不懊悔,這是一種高質量的生命狀態,沒有退路,砥礪前行。

你明明這麼累,抬頭又看不到什麼希望,為何還要堅持日日更文?

你是否也經常陷入這樣高度的自我懷疑之中?

我們開始質疑自己選擇與文字相伴的正確性,以及自己的能力是否足以支撐起自己的這份夢。

而後,有的人堅持,有的人拾起行囊繼續上路。

在一路前行的路上,我看到了這些身影:

·小北做主播已經六年,從未間斷播音和寫作;

·采采的《段子來了》已經更新了585期了,播放次數突破4億;

·YIBAO更新了414篇原創,即便在生小孩的前兩天,仍堅持寫作;

·周衝在王寶強事件出來後,當夜凌晨起來,連寫兩篇更文;

·遇見番茄即便在法國旅遊,在機場花著高昂的流量,用手機完成排版和更新。

。。。 。。。

喜歡寫作,恰恰是因為這是一條既拼才華,又拼執著的路。

而無論成功和失敗,都由自己一個人享受或是承擔。

因為靠不上別人,所以只能不斷向內挖掘自己,你必須對自己足夠的坦誠和信賴。

知道自己的欠缺,明白自己的不足,而後用百倍的精神頭趕緊去吸收和彌補。

因為責任和利益主體明確,在這個過程中,人會變得異常積極和努力,進入了一種對自己完全負責的狀態

你對自己充滿了緊迫感,每一篇創作無論是好是壞,你都無暇顧及品嚐和欣賞,就必須奔赴下一片戰場。

在我看來,這種對自己徹底尊重的態度,不沉溺、不矯情、不懊悔,這是一種高質量的生命狀態,沒有退路,砥礪前行。

你為何明明很累,卻還要堅持日日更文?

你為何明明很累,卻還要堅持日日更文?

寫作會讓一個人變的更加通透,達成與自己、與世界的某種和解。

《紅樓夢》裡賈寶玉在五十九回曾喟嘆:隨著長大,女孩的眼睛就會由珍珠變成死珠子,再大些就成了一顆魚眼睛

講的就是人在變成熟的過程中,會漸漸失去了對美的欣賞能力。

如春燕和黛玉能看到鶯兒編織花籃的美,而老婆子們只會大喊敗壞了園子的收成。

而寫作,會讓你保有一顆伺機而動的心,進行一種深度思考,對人與事有足夠的體諒和洞察,能夠通過瑣粹看到共性,透過表象看到本質。

因為寫作,你不會囿於狹窄的心境,你會去讀書、去與人交流,因為你深知一旦停止外部的給養,創作就如同乾涸的泉水,會日漸消弭。

在這個過程中,你會一直保有一雙看到美的眼睛,用寶玉的話,你就一直保有一顆美麗的珍珠。

你為何明明很累,卻還要堅持日日更文?

在社會中,很難有一個職業能像寫作這樣,你可以用一種非常恰當的方式,向公眾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

語言的表達會在傾聽者和訴說者的交鋒中,成為一種碎片化的存在。訴說者難以清晰的梳理自己,往往會使雙方產生誤解。

而寫作可以大大降低這種風險。

你獨坐書桌、屏息凝神,在腦中模擬對話的情境,深思熟慮自己的觀點,一層層的剝離掩蓋在情緒背後的真相,漸漸的找回了真實的自己。

而且你周邊的人,因為你的這份表達,可以更清楚的懂得你,出於對某種價值觀的認同,能夠便捷快速的與你產生鏈接

同時,寫作的成果,是方便整理和保存的,也是最容易傳播和有效影響他人的方式。

你修過一萬臺電腦,修電腦的本領可能還是集合於你一身。

但一篇文字,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脫離個體而存在,有著許多種美好的可能

你為何明明很累,卻還要堅持日日更文?

你為何明明很累,卻還要堅持日日更文?

明明已經很累了,可你還是選擇日日更文。

在這片孤軍奮鬥的戰場,你既是主帥,也是小兵。

你決定著它最終呈現的樣子,你也辛勤的為每一個文字和標點服務。

當你陪愛人住院,深夜在醫院的地板席地而坐,敲打一篇心語;工作下班,哄孩子入睡後,打開電腦抒發一份感悟;推掉聚餐應酬,迴歸心靈,在雋永的紙張上寫下動人的詞句。

當你趟過千折百轉的糾纏,落成一顆顆文字珍珠掛滿屏幕或是紙張。

這時,一種來自生命最底層、最本色的快樂,會抵消之前所有的不愉快。

對於你來說,對文字的守護,猶如養育自己的孩子,沒有經過十月懷胎,哪會有一朝分娩

是的,寫作的你真的很累,之所以還要堅持日日更文,因為在這之間,你也在收穫著幸福。


道哥:一個從體制內蹦躂出來的騷年,文字走心不走腎,著有《寒冷的城市》、《寶貝,你好》等書。拾筆再寫文,願以此為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