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穴鑑讀|文學泰斗馬爾克斯鮮為人知的B面'

"

不販賣焦慮,不吹捧文藝,讓文字迴歸閱讀

"

不販賣焦慮,不吹捧文藝,讓文字迴歸閱讀

文穴鑑讀|文學泰斗馬爾克斯鮮為人知的B面

劉霄彤/撰文 Muzuer/編輯

L.Cave 工作室/排版、校對

新經典文化/特別鳴謝

"

不販賣焦慮,不吹捧文藝,讓文字迴歸閱讀

文穴鑑讀|文學泰斗馬爾克斯鮮為人知的B面

劉霄彤/撰文 Muzuer/編輯

L.Cave 工作室/排版、校對

新經典文化/特別鳴謝

文穴鑑讀|文學泰斗馬爾克斯鮮為人知的B面

01

當馬爾克斯不再成為上帝

小說家或許是人群中最接近締造者的人類。父母縱然可以誕下生命,但是終究數量有限,而小說家可從世間萬物、各行各業、千種性格中隨意拾取拼湊,一下筆很有可能就會創造出一整個家族。

「多年以後,奧雷連諾上校站在行刑隊面前,準會想起父親帶他去參觀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在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中的這個看似簡單的開頭中,他彷彿一個超越時間了且站在故事外的神祕存在,正冷靜又慈悲地向人們講述屬於人類的故事。

可小說家縱使把人類這一存在理解得再深刻、描寫得再動人,他們依舊很難逃脫生活環境和成長背景為他們鑄成的[硬殼]的圈禁。現實生活中的馬爾克斯是一個政治積極分子,而在今晚介紹的這部《米格爾在智利的地下行動》中,他似乎完成了自己[成為一個一線反極權行動派]的夙願。

《米格爾在智利的地下行動》是一部講述導演米格爾潛入獨裁統治下的智利拍攝紀錄片的非虛構作品。馬爾克斯隱藏在了文字背後,看似默不出聲,實際上卻附體在米格爾身上與讀者展開了[對話]。

在序言中馬爾克斯寫道:

「很多時候我都試圖保留原本敘事中所用的智利方言習語,在各方面尊重敘事人的想法,儘管這些想法並不總是和我的一致。」

評論家們把馬爾克斯的創作風格定義為魔幻現實主義,但是就馬爾克斯自己看來,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誤解,因為這分明就是他周遭的現實,根本沒有一丁點魔幻的成分。

其實馬爾克斯一直是個嚴肅的人,從報社記者轉型成職業作家後,馬爾克斯沒有放棄自己對新聞的追求。這本《米格爾在智利的地下行動》便是在馬爾克斯獲得諾獎後寫的一篇報告文學,雖然有些人會對馬爾克斯轉向非虛構和政治批評感到不解,但這卻展現了馬爾克斯在擁有了一定分量話語權後表現出來的知識分子的擔當。

馬爾克斯剛開始從事新聞工作時,大家都對他說,你完蛋了,因為那會耗費你所有的時間,而你再也不可能寫小說了。可實際上馬爾克斯似乎在非虛構創作中找到了更好的發聲方法。

他曾說過[新聞工作教會我如何把故事寫得有血有肉],現實一直是馬爾克斯最好的老師與所有創作靈感來源,即使是《百年孤獨》中那些奇幻的角色也全都能在馬爾克斯的生活中找到具體的原型。

只不過,這一次他忍不住決定想要到自己的作品裡去當一回凡人。

"

不販賣焦慮,不吹捧文藝,讓文字迴歸閱讀

文穴鑑讀|文學泰斗馬爾克斯鮮為人知的B面

劉霄彤/撰文 Muzuer/編輯

L.Cave 工作室/排版、校對

新經典文化/特別鳴謝

文穴鑑讀|文學泰斗馬爾克斯鮮為人知的B面

01

當馬爾克斯不再成為上帝

小說家或許是人群中最接近締造者的人類。父母縱然可以誕下生命,但是終究數量有限,而小說家可從世間萬物、各行各業、千種性格中隨意拾取拼湊,一下筆很有可能就會創造出一整個家族。

「多年以後,奧雷連諾上校站在行刑隊面前,準會想起父親帶他去參觀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在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中的這個看似簡單的開頭中,他彷彿一個超越時間了且站在故事外的神祕存在,正冷靜又慈悲地向人們講述屬於人類的故事。

可小說家縱使把人類這一存在理解得再深刻、描寫得再動人,他們依舊很難逃脫生活環境和成長背景為他們鑄成的[硬殼]的圈禁。現實生活中的馬爾克斯是一個政治積極分子,而在今晚介紹的這部《米格爾在智利的地下行動》中,他似乎完成了自己[成為一個一線反極權行動派]的夙願。

《米格爾在智利的地下行動》是一部講述導演米格爾潛入獨裁統治下的智利拍攝紀錄片的非虛構作品。馬爾克斯隱藏在了文字背後,看似默不出聲,實際上卻附體在米格爾身上與讀者展開了[對話]。

在序言中馬爾克斯寫道:

「很多時候我都試圖保留原本敘事中所用的智利方言習語,在各方面尊重敘事人的想法,儘管這些想法並不總是和我的一致。」

評論家們把馬爾克斯的創作風格定義為魔幻現實主義,但是就馬爾克斯自己看來,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誤解,因為這分明就是他周遭的現實,根本沒有一丁點魔幻的成分。

其實馬爾克斯一直是個嚴肅的人,從報社記者轉型成職業作家後,馬爾克斯沒有放棄自己對新聞的追求。這本《米格爾在智利的地下行動》便是在馬爾克斯獲得諾獎後寫的一篇報告文學,雖然有些人會對馬爾克斯轉向非虛構和政治批評感到不解,但這卻展現了馬爾克斯在擁有了一定分量話語權後表現出來的知識分子的擔當。

馬爾克斯剛開始從事新聞工作時,大家都對他說,你完蛋了,因為那會耗費你所有的時間,而你再也不可能寫小說了。可實際上馬爾克斯似乎在非虛構創作中找到了更好的發聲方法。

他曾說過[新聞工作教會我如何把故事寫得有血有肉],現實一直是馬爾克斯最好的老師與所有創作靈感來源,即使是《百年孤獨》中那些奇幻的角色也全都能在馬爾克斯的生活中找到具體的原型。

只不過,這一次他忍不住決定想要到自己的作品裡去當一回凡人。

文穴鑑讀|文學泰斗馬爾克斯鮮為人知的B面

02

馬爾克斯的B面

馬爾克斯自己在描述這部作品時說:

「這可算作一篇報告文學。但它不止於此:這是一個以感性重構的冒險故事。」

也正是如此,這部作品不僅反映出了歷史及當時的政治環境,更有能穿越年代直擊當代人的動情之處,比如對個體、家鄉以及愛與自由的思考與呼籲,共同反映出了超越種族、文明、時代的人類共同的脆弱與並存的頑強;殘酷現實與靈魂對美好向往之間的對抗。

導演米格爾為重返智利,須得改頭換面成另一個人。這一戲劇性的小說般的情節這次卻是關乎生命安全的真實考驗。除去米格爾減重十公斤、戴上近視鏡而眼球形狀也發生了改變、髮型、踱步速度等等這些外貌形態上的改變,最難的日常鬥爭是[改變個性],[你總要違拗自己不想改變、執意迴歸自我的心願]。

我想我們常說要改變自己、變成更好的自己,這個美好願望能存在的前提卻是我們常忽略的——我們可以心安理得的做自己而非別人。大多數人都會或多或少地不喜歡自己性格中的一些部分,比如懶惰、被動、敏感、好勝...可真的到了需要剔除的時候,我們可能會突然發覺自己對所謂的[缺點]的隱祕的喜愛。我不知道人的自我意識強一點還是弱一點好,但通過看書中主人公在不能做自己的掙扎時,我意識到人對自我完整性的依賴與自戀遠超出人們對自己的想象。

在米格爾變身成功終於再次回到智利時,家鄉竟一時間讓米格爾恍惚而語塞,它本應是一個人能把奔波的身體與懸著的心都安放的搖籃,可當政治恐怖行動籠罩人們本熟知的家園時,它便彷彿剎時變成了一個平面的背景,單薄、蒼白,人們只是浮於其上,無法再感受置身家鄉所帶來的溫暖與安心。

在智利當時的極權統治下,人人都不再談家鄉、不再想融入社會。

「靈魂就寫在行人被寒風肆意吹過的面孔上。沒人講話,沒人看著確切的方向,沒人打手勢侃侃而談,也沒人滿面笑容。沒有一個人不是躲藏在深色外套裡,以防任何細微的動作洩露了內心,彷彿每個人都孤零零地行走在一座陌生的城市裡…」

但不可以被吞沒的是[尊嚴],即使整個國家在捱餓,即使智利原本的醫生、工程師、侯爵夫人也都要走上街當起商販來餬口,他們並沒有因此與國家一起沉淪——站在貨攤後面卻仍然穿著從前在辦公室裡所穿的正裝的商販;開出租車載米格爾幾個小時逛遍半個城區卻堅決不肯收費的原富裕紡織品商人用行動做著生而為人最原始的反抗。

詩歌也在此時比任何時候都帶給人更多力量。當世界失去秩序,是愛讓人們得以保持理智。在智利詩人聶魯達曾經所居的黑島上,人們奔赴於此。在混亂中,是對詩歌的追憶與對真善美的信念讓人們不忘記自己想要去的地方,聶魯達的讀者們在阻人擅入的欄柵上刻下[一分鐘的黑暗不會讓我們失明]。這裡是政治極權和軍事暴力無法抵達的地方,[整個世界都隨著播種在住所花園裡的深深愛意而震顫不已]。

在這裡米格爾彷彿就成了馬爾克斯的另一面,那個彷彿像上帝觀察著人間群像的文學泰斗終於走入了人群之中,成為了那個自己曾期待成為的自己。

"

不販賣焦慮,不吹捧文藝,讓文字迴歸閱讀

文穴鑑讀|文學泰斗馬爾克斯鮮為人知的B面

劉霄彤/撰文 Muzuer/編輯

L.Cave 工作室/排版、校對

新經典文化/特別鳴謝

文穴鑑讀|文學泰斗馬爾克斯鮮為人知的B面

01

當馬爾克斯不再成為上帝

小說家或許是人群中最接近締造者的人類。父母縱然可以誕下生命,但是終究數量有限,而小說家可從世間萬物、各行各業、千種性格中隨意拾取拼湊,一下筆很有可能就會創造出一整個家族。

「多年以後,奧雷連諾上校站在行刑隊面前,準會想起父親帶他去參觀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在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中的這個看似簡單的開頭中,他彷彿一個超越時間了且站在故事外的神祕存在,正冷靜又慈悲地向人們講述屬於人類的故事。

可小說家縱使把人類這一存在理解得再深刻、描寫得再動人,他們依舊很難逃脫生活環境和成長背景為他們鑄成的[硬殼]的圈禁。現實生活中的馬爾克斯是一個政治積極分子,而在今晚介紹的這部《米格爾在智利的地下行動》中,他似乎完成了自己[成為一個一線反極權行動派]的夙願。

《米格爾在智利的地下行動》是一部講述導演米格爾潛入獨裁統治下的智利拍攝紀錄片的非虛構作品。馬爾克斯隱藏在了文字背後,看似默不出聲,實際上卻附體在米格爾身上與讀者展開了[對話]。

在序言中馬爾克斯寫道:

「很多時候我都試圖保留原本敘事中所用的智利方言習語,在各方面尊重敘事人的想法,儘管這些想法並不總是和我的一致。」

評論家們把馬爾克斯的創作風格定義為魔幻現實主義,但是就馬爾克斯自己看來,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誤解,因為這分明就是他周遭的現實,根本沒有一丁點魔幻的成分。

其實馬爾克斯一直是個嚴肅的人,從報社記者轉型成職業作家後,馬爾克斯沒有放棄自己對新聞的追求。這本《米格爾在智利的地下行動》便是在馬爾克斯獲得諾獎後寫的一篇報告文學,雖然有些人會對馬爾克斯轉向非虛構和政治批評感到不解,但這卻展現了馬爾克斯在擁有了一定分量話語權後表現出來的知識分子的擔當。

馬爾克斯剛開始從事新聞工作時,大家都對他說,你完蛋了,因為那會耗費你所有的時間,而你再也不可能寫小說了。可實際上馬爾克斯似乎在非虛構創作中找到了更好的發聲方法。

他曾說過[新聞工作教會我如何把故事寫得有血有肉],現實一直是馬爾克斯最好的老師與所有創作靈感來源,即使是《百年孤獨》中那些奇幻的角色也全都能在馬爾克斯的生活中找到具體的原型。

只不過,這一次他忍不住決定想要到自己的作品裡去當一回凡人。

文穴鑑讀|文學泰斗馬爾克斯鮮為人知的B面

02

馬爾克斯的B面

馬爾克斯自己在描述這部作品時說:

「這可算作一篇報告文學。但它不止於此:這是一個以感性重構的冒險故事。」

也正是如此,這部作品不僅反映出了歷史及當時的政治環境,更有能穿越年代直擊當代人的動情之處,比如對個體、家鄉以及愛與自由的思考與呼籲,共同反映出了超越種族、文明、時代的人類共同的脆弱與並存的頑強;殘酷現實與靈魂對美好向往之間的對抗。

導演米格爾為重返智利,須得改頭換面成另一個人。這一戲劇性的小說般的情節這次卻是關乎生命安全的真實考驗。除去米格爾減重十公斤、戴上近視鏡而眼球形狀也發生了改變、髮型、踱步速度等等這些外貌形態上的改變,最難的日常鬥爭是[改變個性],[你總要違拗自己不想改變、執意迴歸自我的心願]。

我想我們常說要改變自己、變成更好的自己,這個美好願望能存在的前提卻是我們常忽略的——我們可以心安理得的做自己而非別人。大多數人都會或多或少地不喜歡自己性格中的一些部分,比如懶惰、被動、敏感、好勝...可真的到了需要剔除的時候,我們可能會突然發覺自己對所謂的[缺點]的隱祕的喜愛。我不知道人的自我意識強一點還是弱一點好,但通過看書中主人公在不能做自己的掙扎時,我意識到人對自我完整性的依賴與自戀遠超出人們對自己的想象。

在米格爾變身成功終於再次回到智利時,家鄉竟一時間讓米格爾恍惚而語塞,它本應是一個人能把奔波的身體與懸著的心都安放的搖籃,可當政治恐怖行動籠罩人們本熟知的家園時,它便彷彿剎時變成了一個平面的背景,單薄、蒼白,人們只是浮於其上,無法再感受置身家鄉所帶來的溫暖與安心。

在智利當時的極權統治下,人人都不再談家鄉、不再想融入社會。

「靈魂就寫在行人被寒風肆意吹過的面孔上。沒人講話,沒人看著確切的方向,沒人打手勢侃侃而談,也沒人滿面笑容。沒有一個人不是躲藏在深色外套裡,以防任何細微的動作洩露了內心,彷彿每個人都孤零零地行走在一座陌生的城市裡…」

但不可以被吞沒的是[尊嚴],即使整個國家在捱餓,即使智利原本的醫生、工程師、侯爵夫人也都要走上街當起商販來餬口,他們並沒有因此與國家一起沉淪——站在貨攤後面卻仍然穿著從前在辦公室裡所穿的正裝的商販;開出租車載米格爾幾個小時逛遍半個城區卻堅決不肯收費的原富裕紡織品商人用行動做著生而為人最原始的反抗。

詩歌也在此時比任何時候都帶給人更多力量。當世界失去秩序,是愛讓人們得以保持理智。在智利詩人聶魯達曾經所居的黑島上,人們奔赴於此。在混亂中,是對詩歌的追憶與對真善美的信念讓人們不忘記自己想要去的地方,聶魯達的讀者們在阻人擅入的欄柵上刻下[一分鐘的黑暗不會讓我們失明]。這裡是政治極權和軍事暴力無法抵達的地方,[整個世界都隨著播種在住所花園裡的深深愛意而震顫不已]。

在這裡米格爾彷彿就成了馬爾克斯的另一面,那個彷彿像上帝觀察著人間群像的文學泰斗終於走入了人群之中,成為了那個自己曾期待成為的自己。

文穴鑑讀|文學泰斗馬爾克斯鮮為人知的B面

03

回溯現實

當我們被《百年孤獨》那龐大的世界所震撼時,當我們試圖釐清故事中諸多有著難記的人名的人物之間的關係時,我們沉浸在那一個個由小說帶給我們的美妙的世界。但當回到現實,人們似乎總是被現實的單調平庸所困,即使是動盪時代,現實的殘酷持續得太久反而令人麻木。

想要理清歷史問題往往是困難的,更何況在風雲際會的時代。

拉美國家的現實或許正如馬爾克斯所描繪的那樣,極具魔幻色彩,人們往往只能夠看到現實的一個維度,少有人能成為全知的上帝。

馬爾克斯是堅定的左派,他堅信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消滅不平等],這也是他對智利獨裁領導人皮諾切特的直接反對原因,因為正是皮諾切特推翻了智利的左翼政權。

馬爾克斯曾在1975年曾宣佈[智利軍人領袖皮諾切特一天不下臺,他就不發表新小說]。從這一點看,他與導演米格爾是志同道合的戰友,也正是此才有了這部報告文學《米格爾在智利的地下行動》。

這部作品雖無直接對政治的評價,但馬爾克斯與米格爾通過對街邊的人、上流社會的人、地下黨戰士這些人群的真實接觸而描寫人們在那時的處境,將社會黑暗的矛頭直指皮諾切特。

可既然這是一部報告文學,一部以反映真實為訴求的著作,這部作品是否能代表那段軍人獨裁統治的全部歷史呢?

如果我們蒐集下當時的歷史資料,便會發現在左翼人士阿連德總統執政期間,智利通貨膨脹率高懸,經濟衰退嚴重,國內更是矛盾激化,而被動了奶酪且擁有大量智利公司股權的國外公司也開始向智利施壓,那個時候可以說智利正是內憂外困。正是在這個時候,皮諾切特發動了政變。

"

不販賣焦慮,不吹捧文藝,讓文字迴歸閱讀

文穴鑑讀|文學泰斗馬爾克斯鮮為人知的B面

劉霄彤/撰文 Muzuer/編輯

L.Cave 工作室/排版、校對

新經典文化/特別鳴謝

文穴鑑讀|文學泰斗馬爾克斯鮮為人知的B面

01

當馬爾克斯不再成為上帝

小說家或許是人群中最接近締造者的人類。父母縱然可以誕下生命,但是終究數量有限,而小說家可從世間萬物、各行各業、千種性格中隨意拾取拼湊,一下筆很有可能就會創造出一整個家族。

「多年以後,奧雷連諾上校站在行刑隊面前,準會想起父親帶他去參觀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在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中的這個看似簡單的開頭中,他彷彿一個超越時間了且站在故事外的神祕存在,正冷靜又慈悲地向人們講述屬於人類的故事。

可小說家縱使把人類這一存在理解得再深刻、描寫得再動人,他們依舊很難逃脫生活環境和成長背景為他們鑄成的[硬殼]的圈禁。現實生活中的馬爾克斯是一個政治積極分子,而在今晚介紹的這部《米格爾在智利的地下行動》中,他似乎完成了自己[成為一個一線反極權行動派]的夙願。

《米格爾在智利的地下行動》是一部講述導演米格爾潛入獨裁統治下的智利拍攝紀錄片的非虛構作品。馬爾克斯隱藏在了文字背後,看似默不出聲,實際上卻附體在米格爾身上與讀者展開了[對話]。

在序言中馬爾克斯寫道:

「很多時候我都試圖保留原本敘事中所用的智利方言習語,在各方面尊重敘事人的想法,儘管這些想法並不總是和我的一致。」

評論家們把馬爾克斯的創作風格定義為魔幻現實主義,但是就馬爾克斯自己看來,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誤解,因為這分明就是他周遭的現實,根本沒有一丁點魔幻的成分。

其實馬爾克斯一直是個嚴肅的人,從報社記者轉型成職業作家後,馬爾克斯沒有放棄自己對新聞的追求。這本《米格爾在智利的地下行動》便是在馬爾克斯獲得諾獎後寫的一篇報告文學,雖然有些人會對馬爾克斯轉向非虛構和政治批評感到不解,但這卻展現了馬爾克斯在擁有了一定分量話語權後表現出來的知識分子的擔當。

馬爾克斯剛開始從事新聞工作時,大家都對他說,你完蛋了,因為那會耗費你所有的時間,而你再也不可能寫小說了。可實際上馬爾克斯似乎在非虛構創作中找到了更好的發聲方法。

他曾說過[新聞工作教會我如何把故事寫得有血有肉],現實一直是馬爾克斯最好的老師與所有創作靈感來源,即使是《百年孤獨》中那些奇幻的角色也全都能在馬爾克斯的生活中找到具體的原型。

只不過,這一次他忍不住決定想要到自己的作品裡去當一回凡人。

文穴鑑讀|文學泰斗馬爾克斯鮮為人知的B面

02

馬爾克斯的B面

馬爾克斯自己在描述這部作品時說:

「這可算作一篇報告文學。但它不止於此:這是一個以感性重構的冒險故事。」

也正是如此,這部作品不僅反映出了歷史及當時的政治環境,更有能穿越年代直擊當代人的動情之處,比如對個體、家鄉以及愛與自由的思考與呼籲,共同反映出了超越種族、文明、時代的人類共同的脆弱與並存的頑強;殘酷現實與靈魂對美好向往之間的對抗。

導演米格爾為重返智利,須得改頭換面成另一個人。這一戲劇性的小說般的情節這次卻是關乎生命安全的真實考驗。除去米格爾減重十公斤、戴上近視鏡而眼球形狀也發生了改變、髮型、踱步速度等等這些外貌形態上的改變,最難的日常鬥爭是[改變個性],[你總要違拗自己不想改變、執意迴歸自我的心願]。

我想我們常說要改變自己、變成更好的自己,這個美好願望能存在的前提卻是我們常忽略的——我們可以心安理得的做自己而非別人。大多數人都會或多或少地不喜歡自己性格中的一些部分,比如懶惰、被動、敏感、好勝...可真的到了需要剔除的時候,我們可能會突然發覺自己對所謂的[缺點]的隱祕的喜愛。我不知道人的自我意識強一點還是弱一點好,但通過看書中主人公在不能做自己的掙扎時,我意識到人對自我完整性的依賴與自戀遠超出人們對自己的想象。

在米格爾變身成功終於再次回到智利時,家鄉竟一時間讓米格爾恍惚而語塞,它本應是一個人能把奔波的身體與懸著的心都安放的搖籃,可當政治恐怖行動籠罩人們本熟知的家園時,它便彷彿剎時變成了一個平面的背景,單薄、蒼白,人們只是浮於其上,無法再感受置身家鄉所帶來的溫暖與安心。

在智利當時的極權統治下,人人都不再談家鄉、不再想融入社會。

「靈魂就寫在行人被寒風肆意吹過的面孔上。沒人講話,沒人看著確切的方向,沒人打手勢侃侃而談,也沒人滿面笑容。沒有一個人不是躲藏在深色外套裡,以防任何細微的動作洩露了內心,彷彿每個人都孤零零地行走在一座陌生的城市裡…」

但不可以被吞沒的是[尊嚴],即使整個國家在捱餓,即使智利原本的醫生、工程師、侯爵夫人也都要走上街當起商販來餬口,他們並沒有因此與國家一起沉淪——站在貨攤後面卻仍然穿著從前在辦公室裡所穿的正裝的商販;開出租車載米格爾幾個小時逛遍半個城區卻堅決不肯收費的原富裕紡織品商人用行動做著生而為人最原始的反抗。

詩歌也在此時比任何時候都帶給人更多力量。當世界失去秩序,是愛讓人們得以保持理智。在智利詩人聶魯達曾經所居的黑島上,人們奔赴於此。在混亂中,是對詩歌的追憶與對真善美的信念讓人們不忘記自己想要去的地方,聶魯達的讀者們在阻人擅入的欄柵上刻下[一分鐘的黑暗不會讓我們失明]。這裡是政治極權和軍事暴力無法抵達的地方,[整個世界都隨著播種在住所花園裡的深深愛意而震顫不已]。

在這裡米格爾彷彿就成了馬爾克斯的另一面,那個彷彿像上帝觀察著人間群像的文學泰斗終於走入了人群之中,成為了那個自己曾期待成為的自己。

文穴鑑讀|文學泰斗馬爾克斯鮮為人知的B面

03

回溯現實

當我們被《百年孤獨》那龐大的世界所震撼時,當我們試圖釐清故事中諸多有著難記的人名的人物之間的關係時,我們沉浸在那一個個由小說帶給我們的美妙的世界。但當回到現實,人們似乎總是被現實的單調平庸所困,即使是動盪時代,現實的殘酷持續得太久反而令人麻木。

想要理清歷史問題往往是困難的,更何況在風雲際會的時代。

拉美國家的現實或許正如馬爾克斯所描繪的那樣,極具魔幻色彩,人們往往只能夠看到現實的一個維度,少有人能成為全知的上帝。

馬爾克斯是堅定的左派,他堅信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消滅不平等],這也是他對智利獨裁領導人皮諾切特的直接反對原因,因為正是皮諾切特推翻了智利的左翼政權。

馬爾克斯曾在1975年曾宣佈[智利軍人領袖皮諾切特一天不下臺,他就不發表新小說]。從這一點看,他與導演米格爾是志同道合的戰友,也正是此才有了這部報告文學《米格爾在智利的地下行動》。

這部作品雖無直接對政治的評價,但馬爾克斯與米格爾通過對街邊的人、上流社會的人、地下黨戰士這些人群的真實接觸而描寫人們在那時的處境,將社會黑暗的矛頭直指皮諾切特。

可既然這是一部報告文學,一部以反映真實為訴求的著作,這部作品是否能代表那段軍人獨裁統治的全部歷史呢?

如果我們蒐集下當時的歷史資料,便會發現在左翼人士阿連德總統執政期間,智利通貨膨脹率高懸,經濟衰退嚴重,國內更是矛盾激化,而被動了奶酪且擁有大量智利公司股權的國外公司也開始向智利施壓,那個時候可以說智利正是內憂外困。正是在這個時候,皮諾切特發動了政變。

文穴鑑讀|文學泰斗馬爾克斯鮮為人知的B面

在上臺後,他立馬推翻阿連德冒進的改革,開始落實經濟自由化、國企私有化、平衡政府赤字等一些列經濟措施,而在一些評論家看來,似乎正是在這樣的政策扶持下,智利成為了今天世界公認為拉美最具活力的經濟體。

當然,我們不能否認皮切諾特製造的那些恐怖事件。在拉美國家左右翼之間的鬥爭往往異常激烈,一方執政之後另一方的利益便會遭受極大的打擊,而皮切諾特上臺之後對左翼人士也是百般殘害。

我們不能苛責馬爾克斯陷入二元論的兩極對立陣營之中,雖然沒有人能夠知道阿連德上臺後的政府會不會變成另一個委內瑞拉,但是皮切諾特上臺之後的智利確實成了左翼人士的人間煉獄,由此也有人說,現實與小說的距離就是鮮活的生命。

現實的複雜性讓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當上帝,有些人便因此不再發聲甚至不再嘗試理解,可即使是無法做到全面的表達與紀錄,馬爾克斯的聲音也有巨大的價值。像作家張定浩曾評價斯賓諾莎時說的那樣:

「就像在斯賓諾莎之後,猶太人的問題並沒有真的解決一樣,但我們並不因此看輕斯賓諾莎。人之為人的最光輝之處,就是他永遠身處某種侷限性中,卻依舊能做出奮力向前的姿勢。」

離開了小說世界的馬爾克斯在現實社會上關閉了自己的上帝視角,化身為一個時代參與者的他,面對著時代的湍流、政治的混沌、社會的不公,也不過是泥菩薩過河。他沒有跳出自己的時代性,可他也沒有選擇逃離這河流,他把腿緊緊地紮根在這現實的激流中,顧不上滿身泥濘,也要奮力向前。

這,或許就是這部書中馬爾克斯打動我們的地方,而也正是如此,這部書也向我們呈現了馬爾克斯鮮為人知且更為真實的B面。

今日PICK:《米格爾在智利的地下行動》加西亞·馬爾克斯 著 魏然 譯

"

不販賣焦慮,不吹捧文藝,讓文字迴歸閱讀

文穴鑑讀|文學泰斗馬爾克斯鮮為人知的B面

劉霄彤/撰文 Muzuer/編輯

L.Cave 工作室/排版、校對

新經典文化/特別鳴謝

文穴鑑讀|文學泰斗馬爾克斯鮮為人知的B面

01

當馬爾克斯不再成為上帝

小說家或許是人群中最接近締造者的人類。父母縱然可以誕下生命,但是終究數量有限,而小說家可從世間萬物、各行各業、千種性格中隨意拾取拼湊,一下筆很有可能就會創造出一整個家族。

「多年以後,奧雷連諾上校站在行刑隊面前,準會想起父親帶他去參觀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在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中的這個看似簡單的開頭中,他彷彿一個超越時間了且站在故事外的神祕存在,正冷靜又慈悲地向人們講述屬於人類的故事。

可小說家縱使把人類這一存在理解得再深刻、描寫得再動人,他們依舊很難逃脫生活環境和成長背景為他們鑄成的[硬殼]的圈禁。現實生活中的馬爾克斯是一個政治積極分子,而在今晚介紹的這部《米格爾在智利的地下行動》中,他似乎完成了自己[成為一個一線反極權行動派]的夙願。

《米格爾在智利的地下行動》是一部講述導演米格爾潛入獨裁統治下的智利拍攝紀錄片的非虛構作品。馬爾克斯隱藏在了文字背後,看似默不出聲,實際上卻附體在米格爾身上與讀者展開了[對話]。

在序言中馬爾克斯寫道:

「很多時候我都試圖保留原本敘事中所用的智利方言習語,在各方面尊重敘事人的想法,儘管這些想法並不總是和我的一致。」

評論家們把馬爾克斯的創作風格定義為魔幻現實主義,但是就馬爾克斯自己看來,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誤解,因為這分明就是他周遭的現實,根本沒有一丁點魔幻的成分。

其實馬爾克斯一直是個嚴肅的人,從報社記者轉型成職業作家後,馬爾克斯沒有放棄自己對新聞的追求。這本《米格爾在智利的地下行動》便是在馬爾克斯獲得諾獎後寫的一篇報告文學,雖然有些人會對馬爾克斯轉向非虛構和政治批評感到不解,但這卻展現了馬爾克斯在擁有了一定分量話語權後表現出來的知識分子的擔當。

馬爾克斯剛開始從事新聞工作時,大家都對他說,你完蛋了,因為那會耗費你所有的時間,而你再也不可能寫小說了。可實際上馬爾克斯似乎在非虛構創作中找到了更好的發聲方法。

他曾說過[新聞工作教會我如何把故事寫得有血有肉],現實一直是馬爾克斯最好的老師與所有創作靈感來源,即使是《百年孤獨》中那些奇幻的角色也全都能在馬爾克斯的生活中找到具體的原型。

只不過,這一次他忍不住決定想要到自己的作品裡去當一回凡人。

文穴鑑讀|文學泰斗馬爾克斯鮮為人知的B面

02

馬爾克斯的B面

馬爾克斯自己在描述這部作品時說:

「這可算作一篇報告文學。但它不止於此:這是一個以感性重構的冒險故事。」

也正是如此,這部作品不僅反映出了歷史及當時的政治環境,更有能穿越年代直擊當代人的動情之處,比如對個體、家鄉以及愛與自由的思考與呼籲,共同反映出了超越種族、文明、時代的人類共同的脆弱與並存的頑強;殘酷現實與靈魂對美好向往之間的對抗。

導演米格爾為重返智利,須得改頭換面成另一個人。這一戲劇性的小說般的情節這次卻是關乎生命安全的真實考驗。除去米格爾減重十公斤、戴上近視鏡而眼球形狀也發生了改變、髮型、踱步速度等等這些外貌形態上的改變,最難的日常鬥爭是[改變個性],[你總要違拗自己不想改變、執意迴歸自我的心願]。

我想我們常說要改變自己、變成更好的自己,這個美好願望能存在的前提卻是我們常忽略的——我們可以心安理得的做自己而非別人。大多數人都會或多或少地不喜歡自己性格中的一些部分,比如懶惰、被動、敏感、好勝...可真的到了需要剔除的時候,我們可能會突然發覺自己對所謂的[缺點]的隱祕的喜愛。我不知道人的自我意識強一點還是弱一點好,但通過看書中主人公在不能做自己的掙扎時,我意識到人對自我完整性的依賴與自戀遠超出人們對自己的想象。

在米格爾變身成功終於再次回到智利時,家鄉竟一時間讓米格爾恍惚而語塞,它本應是一個人能把奔波的身體與懸著的心都安放的搖籃,可當政治恐怖行動籠罩人們本熟知的家園時,它便彷彿剎時變成了一個平面的背景,單薄、蒼白,人們只是浮於其上,無法再感受置身家鄉所帶來的溫暖與安心。

在智利當時的極權統治下,人人都不再談家鄉、不再想融入社會。

「靈魂就寫在行人被寒風肆意吹過的面孔上。沒人講話,沒人看著確切的方向,沒人打手勢侃侃而談,也沒人滿面笑容。沒有一個人不是躲藏在深色外套裡,以防任何細微的動作洩露了內心,彷彿每個人都孤零零地行走在一座陌生的城市裡…」

但不可以被吞沒的是[尊嚴],即使整個國家在捱餓,即使智利原本的醫生、工程師、侯爵夫人也都要走上街當起商販來餬口,他們並沒有因此與國家一起沉淪——站在貨攤後面卻仍然穿著從前在辦公室裡所穿的正裝的商販;開出租車載米格爾幾個小時逛遍半個城區卻堅決不肯收費的原富裕紡織品商人用行動做著生而為人最原始的反抗。

詩歌也在此時比任何時候都帶給人更多力量。當世界失去秩序,是愛讓人們得以保持理智。在智利詩人聶魯達曾經所居的黑島上,人們奔赴於此。在混亂中,是對詩歌的追憶與對真善美的信念讓人們不忘記自己想要去的地方,聶魯達的讀者們在阻人擅入的欄柵上刻下[一分鐘的黑暗不會讓我們失明]。這裡是政治極權和軍事暴力無法抵達的地方,[整個世界都隨著播種在住所花園裡的深深愛意而震顫不已]。

在這裡米格爾彷彿就成了馬爾克斯的另一面,那個彷彿像上帝觀察著人間群像的文學泰斗終於走入了人群之中,成為了那個自己曾期待成為的自己。

文穴鑑讀|文學泰斗馬爾克斯鮮為人知的B面

03

回溯現實

當我們被《百年孤獨》那龐大的世界所震撼時,當我們試圖釐清故事中諸多有著難記的人名的人物之間的關係時,我們沉浸在那一個個由小說帶給我們的美妙的世界。但當回到現實,人們似乎總是被現實的單調平庸所困,即使是動盪時代,現實的殘酷持續得太久反而令人麻木。

想要理清歷史問題往往是困難的,更何況在風雲際會的時代。

拉美國家的現實或許正如馬爾克斯所描繪的那樣,極具魔幻色彩,人們往往只能夠看到現實的一個維度,少有人能成為全知的上帝。

馬爾克斯是堅定的左派,他堅信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消滅不平等],這也是他對智利獨裁領導人皮諾切特的直接反對原因,因為正是皮諾切特推翻了智利的左翼政權。

馬爾克斯曾在1975年曾宣佈[智利軍人領袖皮諾切特一天不下臺,他就不發表新小說]。從這一點看,他與導演米格爾是志同道合的戰友,也正是此才有了這部報告文學《米格爾在智利的地下行動》。

這部作品雖無直接對政治的評價,但馬爾克斯與米格爾通過對街邊的人、上流社會的人、地下黨戰士這些人群的真實接觸而描寫人們在那時的處境,將社會黑暗的矛頭直指皮諾切特。

可既然這是一部報告文學,一部以反映真實為訴求的著作,這部作品是否能代表那段軍人獨裁統治的全部歷史呢?

如果我們蒐集下當時的歷史資料,便會發現在左翼人士阿連德總統執政期間,智利通貨膨脹率高懸,經濟衰退嚴重,國內更是矛盾激化,而被動了奶酪且擁有大量智利公司股權的國外公司也開始向智利施壓,那個時候可以說智利正是內憂外困。正是在這個時候,皮諾切特發動了政變。

文穴鑑讀|文學泰斗馬爾克斯鮮為人知的B面

在上臺後,他立馬推翻阿連德冒進的改革,開始落實經濟自由化、國企私有化、平衡政府赤字等一些列經濟措施,而在一些評論家看來,似乎正是在這樣的政策扶持下,智利成為了今天世界公認為拉美最具活力的經濟體。

當然,我們不能否認皮切諾特製造的那些恐怖事件。在拉美國家左右翼之間的鬥爭往往異常激烈,一方執政之後另一方的利益便會遭受極大的打擊,而皮切諾特上臺之後對左翼人士也是百般殘害。

我們不能苛責馬爾克斯陷入二元論的兩極對立陣營之中,雖然沒有人能夠知道阿連德上臺後的政府會不會變成另一個委內瑞拉,但是皮切諾特上臺之後的智利確實成了左翼人士的人間煉獄,由此也有人說,現實與小說的距離就是鮮活的生命。

現實的複雜性讓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當上帝,有些人便因此不再發聲甚至不再嘗試理解,可即使是無法做到全面的表達與紀錄,馬爾克斯的聲音也有巨大的價值。像作家張定浩曾評價斯賓諾莎時說的那樣:

「就像在斯賓諾莎之後,猶太人的問題並沒有真的解決一樣,但我們並不因此看輕斯賓諾莎。人之為人的最光輝之處,就是他永遠身處某種侷限性中,卻依舊能做出奮力向前的姿勢。」

離開了小說世界的馬爾克斯在現實社會上關閉了自己的上帝視角,化身為一個時代參與者的他,面對著時代的湍流、政治的混沌、社會的不公,也不過是泥菩薩過河。他沒有跳出自己的時代性,可他也沒有選擇逃離這河流,他把腿緊緊地紮根在這現實的激流中,顧不上滿身泥濘,也要奮力向前。

這,或許就是這部書中馬爾克斯打動我們的地方,而也正是如此,這部書也向我們呈現了馬爾克斯鮮為人知且更為真實的B面。

今日PICK:《米格爾在智利的地下行動》加西亞·馬爾克斯 著 魏然 譯

文穴鑑讀|文學泰斗馬爾克斯鮮為人知的B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