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鎮:安徽無為縣襄安鎮

文物 楚漢戰爭 抗日戰爭 文化 無為圈 2017-07-16

明代哲學家吳廷翰有詩曰:“縣本襄安古,名從漢史傳。”江河滔滔,歲月悠悠。襄安鎮秦屬九江郡,漢為襄安縣城池,張遼曾在潮湖廟設點將臺,其後的宋“無為軍”尚在它的孕育之中。

襄安“潮湖古廟、九曲金橋、白鶴道觀、屋上耕田、繡塘春色、金雞喬木、海會鐘聲、仙人擺渡”等“八景”,是襄安人發思古幽情之勝蹟。早年長江流經襄安河谷寬約20公里,當船行至江邊,遠遠可見高岡上有耕作的人影,這便是“屋上耕田”的由來。

千年古鎮:安徽無為縣襄安鎮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考古工作者在這裡發現厚約1米的商周文化層,呈紅燒土、海相沉積物和黑灰土三層疊加。佈滿漢代布紋瓦片、雲紋瓦當和大量繩狀、格狀、網狀等不同形制的陶器與殘片,還有石斧、石刀、石箭頭及大量蚌殼、螺螄殼與魚牙、豬牙等遺蹟。

在遺址旁的白鶴村還發掘出戰國至西漢的古墓群,出土一些工藝很高的木漆器和古窯的器皿燒坯。可見,這裡曾生活過以漁獵為主逐漸向農耕社會過渡的原始部落。

“白鶴道觀” 就在這高地上。古詩《白鶴觀晴曉》贊:“細鳥喧殘雨,朦朧欲曙窗。溼鶯愁幾日,到枕語雙雙。”白鶴觀始建於唐,重建於明,後毀於戰火。

《明志》載:“五加皮出無為軍白鶴觀”。殘破的道觀曾一度改作“無為縣第二人民醫院”病房。今原址上覆建古寺, 古白鶴觀石碑重豎寺前。觀前有井曰“墨泉”,井圈有可辨認的商文刻痕,為我們撩起古城襄安衣襟殘破的一角。

“仙人擺渡”是南關到欄河壩的渡口。其時柳蘆叢生,鳥棲魚躍,似有“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般的幽境。鎮東的高墩古木參天,在朝陽暉映下形若雄雞,雅稱金雞喬木。“海會鐘聲”遺址大體在今襄川小學附近。海會寺始建於唐永徽三年,清乾隆五十八年重修,後荒廢。

千年古鎮:安徽無為縣襄安鎮

“崑山街,牛埠縣,土橋是個金鑾殿,到襄安出國了。”這個流傳於大西南的民謠,曾是早年的鄉民如是看待襄安的寫照。襄安西枕永安河,南瀕西河,曾是無為至廬江的小輪最繁忙的碼頭。解放初期無城至襄安不通車,但行人可以人推的獨輪車代步。歷史上襄安米業興隆,茶樓酒肆,鱗次櫛比。商旅如雲,市聲若潮。

1854年至1929年間,桐城、樅陽、廬江、舒城、肥西等地的糧食,多由此銷往蕪湖乃至江浙一帶,全鎮72家米行日進斗金。抗戰勝利至解放前夕,襄安米業再度復甦,日吞吐量仍達三、四千擔之多。

襄安還是全縣工業最初的萌芽。1932年就創辦全縣第一家發電廠,還有智明碾米電燈公司與丁同興鐵鍋爐坊等企業。

讓襄安人引以自豪的是隋朝出了個將軍陳稜,他先後出師臺灣與朝鮮,功封光祿大夫,賜爵信安侯,被連戰祖父連橫稱作臺灣“開山之祖。”襄安很早就建有黨的地下組織。

千年古鎮:安徽無為縣襄安鎮

1939年4月27日,葉挺將軍和鄧子恢、羅炳輝、賴傳珠等,由皖南往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廬江湯池途經襄安時,葉挺在此發表抗日演講,曾栓馬於襄川小學的梧桐樹下,後人稱之“將軍樹”。

抗戰期間襄安迭遭日機轟炸。“八·一五”的第三天,駐鎮東炮樓的日軍拒不繳械,被新四軍獨立旅炸開,日軍中一人切腹被當場俘虜,餘皆被殲。

1949年初襄安解放,旋即人民解放軍第24軍由襄安一線突破長江天塹。

襄安老街,東南興盛,西北式微。秦磚漢瓦回放著歷史畫卷,馬頭牆牽扯出古代風煙。街石車轍映照清明上河圖街景,小巷深處飄散盛唐飛歌、抑或是宋詞元曲。

“漢城”襄安似乎是一條悲情的長河,流經過楚漢相爭的廝殺,唐宋文明的娟秀,元代的瘋狂肆虐,明代崛起與衰亡,還有清王朝、民國的覆滅,直至共和國的繁盛昌明和改革開放後的崛起。經過城鎮改造和建設的襄安,老街古撲蒼桑,新街彩徹區明。

更加凸顯其大西南商貿中心的地理優勢,成就了席草之鄉、河蟹之鄉、淡水養殖基地和飼料市場、小商品批發市場及每年5天的物資交流大會的新姿。古老的“漢城”不僅為我們帶來遠方的呼喚,也為我們帶來了偉大復興與中國夢想的新期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