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大學》中,古人教導我們“修身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可見古人是把修身齊家作為治國平天下的前提條件的,由此可見家風的重要性。

論家風的重要性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弘揚中華文化首先要弘揚優秀的家風文化。

古往今來,家風的形成無關貧富,無關官民,只關德行。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是諸葛亮在

論家風的重要性

《戒子書》中對八歲的兒子的諄諄教誨;“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是陸游在《冬夜讀書示子聿》中對兒子治學的勸勉告誡。無論是詩文中教子的古訓,還是“孟母三遷”、“岳母刻字”的身體力行,無不向後人昭示著好的家風是一盞明燈。《顏氏家訓》的作者顏之推。顏之推將一世經驗化作"顏氏家訓",諄諄教導子孫:太平之世,則讀書為學,厚德篤行。身處亂世,則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以顏真卿為代表的後世精英身體力行詮釋了顏氏祖訓。而"顏氏家訓"也被稱為“家訓之祖”,垂功後世!

唐太宗在病重垂危之際,親撰《帝範》作為家訓。皇家是家甚於家,子孫明德國昌盛,循循善誘,家之首要,防微杜漸,國之大事!

論家風的重要性

曾國藩是一個傳奇,他的家族同樣傳奇。兩百多年來,曾氏後裔有成就的多達200餘人,大多成為學術、科技、文化領域的精英。古人云:“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俗語也有“富不過三代”的說法。然而,曾氏家族綿延十代,至今沒有出現過敗家子,堪稱中國家族史上的奇觀,其中必當與其“八字訣”等家風之傳承有一定關係

論家風的重要性

鄧小平晚年提出的教育問題。“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

“德澤源流遠,家風世澤長”。家風不僅是一個家庭的性格特徵,也是家庭內部的一種道德規範。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曾說:“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

“家之興替,在於禮義,不在於富貴貧賤”,給一個家庭留下正確的價值觀、財富觀、生活方式,往往比留下金錢權利更為重要。重視家庭、家風建設應該是抽出更多的時間去思考樹立怎樣的家風、制定怎樣的家訓。

論家風的重要性

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正,則後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