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

971年8月的一天,內蒙古赤峰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村民張鳳祥冒著酷暑高溫,在離村子後面不遠處修梯田。

一鍬下去,似乎是有硬邦邦的東西將鐵鍬彈了回來。

"

971年8月的一天,內蒙古赤峰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村民張鳳祥冒著酷暑高溫,在離村子後面不遠處修梯田。

一鍬下去,似乎是有硬邦邦的東西將鐵鍬彈了回來。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張鳳祥感到有些奇怪,再挖下去,竟挖出了一個人工砌成的石洞。張鳳祥伸手往石洞裡摸,竟摸出一個黑乎乎、像鉤子一樣的東西,質地堅硬,拿在手裡沉甸甸的。

"

971年8月的一天,內蒙古赤峰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村民張鳳祥冒著酷暑高溫,在離村子後面不遠處修梯田。

一鍬下去,似乎是有硬邦邦的東西將鐵鍬彈了回來。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張鳳祥感到有些奇怪,再挖下去,竟挖出了一個人工砌成的石洞。張鳳祥伸手往石洞裡摸,竟摸出一個黑乎乎、像鉤子一樣的東西,質地堅硬,拿在手裡沉甸甸的。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收工的時候,張鳳祥把它帶回了家,找了一根繩子把它綁緊,讓當時只有六七歲的弟弟拖著玩耍。

七、八天之後,張鳳祥驚奇地發現,原本難看的鉤子,竟然被弟弟拖成了墨綠色。

他仔細一看,形狀有點像蛇,又有點像龍,在太陽底下一晒,還能散發出誘人的碧綠光澤。這一發現讓張鳳祥激動不已,隨後,他帶著這件奇怪的玉器,來到翁牛特旗文化館。

"

971年8月的一天,內蒙古赤峰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村民張鳳祥冒著酷暑高溫,在離村子後面不遠處修梯田。

一鍬下去,似乎是有硬邦邦的東西將鐵鍬彈了回來。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張鳳祥感到有些奇怪,再挖下去,竟挖出了一個人工砌成的石洞。張鳳祥伸手往石洞裡摸,竟摸出一個黑乎乎、像鉤子一樣的東西,質地堅硬,拿在手裡沉甸甸的。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收工的時候,張鳳祥把它帶回了家,找了一根繩子把它綁緊,讓當時只有六七歲的弟弟拖著玩耍。

七、八天之後,張鳳祥驚奇地發現,原本難看的鉤子,竟然被弟弟拖成了墨綠色。

他仔細一看,形狀有點像蛇,又有點像龍,在太陽底下一晒,還能散發出誘人的碧綠光澤。這一發現讓張鳳祥激動不已,隨後,他帶著這件奇怪的玉器,來到翁牛特旗文化館。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翁牛特旗文化館的工作人員並不知道這件玉器是什麼東西。他們只是按照慣例辦理了入庫登記手續,把它當成一件普通文物鎖到了箱子裡。

就這樣,玉雕龍在箱子裡一待就是十幾年,漸漸地被人們淡忘了。

"

971年8月的一天,內蒙古赤峰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村民張鳳祥冒著酷暑高溫,在離村子後面不遠處修梯田。

一鍬下去,似乎是有硬邦邦的東西將鐵鍬彈了回來。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張鳳祥感到有些奇怪,再挖下去,竟挖出了一個人工砌成的石洞。張鳳祥伸手往石洞裡摸,竟摸出一個黑乎乎、像鉤子一樣的東西,質地堅硬,拿在手裡沉甸甸的。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收工的時候,張鳳祥把它帶回了家,找了一根繩子把它綁緊,讓當時只有六七歲的弟弟拖著玩耍。

七、八天之後,張鳳祥驚奇地發現,原本難看的鉤子,竟然被弟弟拖成了墨綠色。

他仔細一看,形狀有點像蛇,又有點像龍,在太陽底下一晒,還能散發出誘人的碧綠光澤。這一發現讓張鳳祥激動不已,隨後,他帶著這件奇怪的玉器,來到翁牛特旗文化館。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翁牛特旗文化館的工作人員並不知道這件玉器是什麼東西。他們只是按照慣例辦理了入庫登記手續,把它當成一件普通文物鎖到了箱子裡。

就這樣,玉雕龍在箱子裡一待就是十幾年,漸漸地被人們淡忘了。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

1984年,遼寧朝陽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群的發現,掀起了考古愛好者對紅山玉文化的關注高潮。

那一年,考古隊員在遼寧牛河梁發現了兩個精美的玉器,經專家仔細辨認和研究後,確定為紅山文化時期的玉豬龍。

消息傳出後,在國內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也讓翁牛特旗文化館負責人賈鴻恩想起十幾年前收購的那個“鐵鉤”。

"

971年8月的一天,內蒙古赤峰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村民張鳳祥冒著酷暑高溫,在離村子後面不遠處修梯田。

一鍬下去,似乎是有硬邦邦的東西將鐵鍬彈了回來。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張鳳祥感到有些奇怪,再挖下去,竟挖出了一個人工砌成的石洞。張鳳祥伸手往石洞裡摸,竟摸出一個黑乎乎、像鉤子一樣的東西,質地堅硬,拿在手裡沉甸甸的。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收工的時候,張鳳祥把它帶回了家,找了一根繩子把它綁緊,讓當時只有六七歲的弟弟拖著玩耍。

七、八天之後,張鳳祥驚奇地發現,原本難看的鉤子,竟然被弟弟拖成了墨綠色。

他仔細一看,形狀有點像蛇,又有點像龍,在太陽底下一晒,還能散發出誘人的碧綠光澤。這一發現讓張鳳祥激動不已,隨後,他帶著這件奇怪的玉器,來到翁牛特旗文化館。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翁牛特旗文化館的工作人員並不知道這件玉器是什麼東西。他們只是按照慣例辦理了入庫登記手續,把它當成一件普通文物鎖到了箱子裡。

就這樣,玉雕龍在箱子裡一待就是十幾年,漸漸地被人們淡忘了。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

1984年,遼寧朝陽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群的發現,掀起了考古愛好者對紅山玉文化的關注高潮。

那一年,考古隊員在遼寧牛河梁發現了兩個精美的玉器,經專家仔細辨認和研究後,確定為紅山文化時期的玉豬龍。

消息傳出後,在國內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也讓翁牛特旗文化館負責人賈鴻恩想起十幾年前收購的那個“鐵鉤”。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賈鴻恩意識到,那件被他們鎖在箱子裡的“鐵鉤”,極有可能是與牛河梁玉豬龍一樣珍貴的文物。

於是,他立即把“鐵鉤”找出來,裝進挎包,坐火車趕到北京,請中國著名考古學家、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蘇秉琦先生鑑定。

蘇秉琦告訴賈鴻恩:這是國內首次發現的“中華第一玉雕龍”,5000年以前由紅山人精心製作。

"

971年8月的一天,內蒙古赤峰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村民張鳳祥冒著酷暑高溫,在離村子後面不遠處修梯田。

一鍬下去,似乎是有硬邦邦的東西將鐵鍬彈了回來。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張鳳祥感到有些奇怪,再挖下去,竟挖出了一個人工砌成的石洞。張鳳祥伸手往石洞裡摸,竟摸出一個黑乎乎、像鉤子一樣的東西,質地堅硬,拿在手裡沉甸甸的。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收工的時候,張鳳祥把它帶回了家,找了一根繩子把它綁緊,讓當時只有六七歲的弟弟拖著玩耍。

七、八天之後,張鳳祥驚奇地發現,原本難看的鉤子,竟然被弟弟拖成了墨綠色。

他仔細一看,形狀有點像蛇,又有點像龍,在太陽底下一晒,還能散發出誘人的碧綠光澤。這一發現讓張鳳祥激動不已,隨後,他帶著這件奇怪的玉器,來到翁牛特旗文化館。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翁牛特旗文化館的工作人員並不知道這件玉器是什麼東西。他們只是按照慣例辦理了入庫登記手續,把它當成一件普通文物鎖到了箱子裡。

就這樣,玉雕龍在箱子裡一待就是十幾年,漸漸地被人們淡忘了。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

1984年,遼寧朝陽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群的發現,掀起了考古愛好者對紅山玉文化的關注高潮。

那一年,考古隊員在遼寧牛河梁發現了兩個精美的玉器,經專家仔細辨認和研究後,確定為紅山文化時期的玉豬龍。

消息傳出後,在國內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也讓翁牛特旗文化館負責人賈鴻恩想起十幾年前收購的那個“鐵鉤”。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賈鴻恩意識到,那件被他們鎖在箱子裡的“鐵鉤”,極有可能是與牛河梁玉豬龍一樣珍貴的文物。

於是,他立即把“鐵鉤”找出來,裝進挎包,坐火車趕到北京,請中國著名考古學家、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蘇秉琦先生鑑定。

蘇秉琦告訴賈鴻恩:這是國內首次發現的“中華第一玉雕龍”,5000年以前由紅山人精心製作。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玉雕龍通體為墨綠色,高26釐米,重1000克,身體呈英文字母 C 的形狀。龍首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緊閉,鼻端截平,以對稱的兩個圓洞作為鼻孔。

龍身大部分光素無紋,只在額及鄂底刻以細密的方格網狀紋,網格突起作規整的小菱形。脊背有21釐米的長鬃,長鬃佔了龍體的三分之一以上。

龍的脊背上有一個圓孔,經過試驗,如果用繩子穿過圓孔懸掛,龍的頭尾恰好處於同一個水平線上。

"

971年8月的一天,內蒙古赤峰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村民張鳳祥冒著酷暑高溫,在離村子後面不遠處修梯田。

一鍬下去,似乎是有硬邦邦的東西將鐵鍬彈了回來。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張鳳祥感到有些奇怪,再挖下去,竟挖出了一個人工砌成的石洞。張鳳祥伸手往石洞裡摸,竟摸出一個黑乎乎、像鉤子一樣的東西,質地堅硬,拿在手裡沉甸甸的。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收工的時候,張鳳祥把它帶回了家,找了一根繩子把它綁緊,讓當時只有六七歲的弟弟拖著玩耍。

七、八天之後,張鳳祥驚奇地發現,原本難看的鉤子,竟然被弟弟拖成了墨綠色。

他仔細一看,形狀有點像蛇,又有點像龍,在太陽底下一晒,還能散發出誘人的碧綠光澤。這一發現讓張鳳祥激動不已,隨後,他帶著這件奇怪的玉器,來到翁牛特旗文化館。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翁牛特旗文化館的工作人員並不知道這件玉器是什麼東西。他們只是按照慣例辦理了入庫登記手續,把它當成一件普通文物鎖到了箱子裡。

就這樣,玉雕龍在箱子裡一待就是十幾年,漸漸地被人們淡忘了。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

1984年,遼寧朝陽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群的發現,掀起了考古愛好者對紅山玉文化的關注高潮。

那一年,考古隊員在遼寧牛河梁發現了兩個精美的玉器,經專家仔細辨認和研究後,確定為紅山文化時期的玉豬龍。

消息傳出後,在國內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也讓翁牛特旗文化館負責人賈鴻恩想起十幾年前收購的那個“鐵鉤”。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賈鴻恩意識到,那件被他們鎖在箱子裡的“鐵鉤”,極有可能是與牛河梁玉豬龍一樣珍貴的文物。

於是,他立即把“鐵鉤”找出來,裝進挎包,坐火車趕到北京,請中國著名考古學家、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蘇秉琦先生鑑定。

蘇秉琦告訴賈鴻恩:這是國內首次發現的“中華第一玉雕龍”,5000年以前由紅山人精心製作。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玉雕龍通體為墨綠色,高26釐米,重1000克,身體呈英文字母 C 的形狀。龍首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緊閉,鼻端截平,以對稱的兩個圓洞作為鼻孔。

龍身大部分光素無紋,只在額及鄂底刻以細密的方格網狀紋,網格突起作規整的小菱形。脊背有21釐米的長鬃,長鬃佔了龍體的三分之一以上。

龍的脊背上有一個圓孔,經過試驗,如果用繩子穿過圓孔懸掛,龍的頭尾恰好處於同一個水平線上。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值得注意的是,玉龍形象帶有濃重的幻想色彩,已經顯示出成熟龍形的諸多因素。

有人推測來源於馬,野豬,熊等形象。這是件可以上溯到五千年前的玉雕龍,無足、無爪、無角、無鱗、無鰭,它代表了早期中國龍的形象,不但具備了龍的基本特徵,而且是現在發現的最早的龍文化的實物,是當之無愧的“中華第一玉雕龍”!

"

971年8月的一天,內蒙古赤峰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村民張鳳祥冒著酷暑高溫,在離村子後面不遠處修梯田。

一鍬下去,似乎是有硬邦邦的東西將鐵鍬彈了回來。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張鳳祥感到有些奇怪,再挖下去,竟挖出了一個人工砌成的石洞。張鳳祥伸手往石洞裡摸,竟摸出一個黑乎乎、像鉤子一樣的東西,質地堅硬,拿在手裡沉甸甸的。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收工的時候,張鳳祥把它帶回了家,找了一根繩子把它綁緊,讓當時只有六七歲的弟弟拖著玩耍。

七、八天之後,張鳳祥驚奇地發現,原本難看的鉤子,竟然被弟弟拖成了墨綠色。

他仔細一看,形狀有點像蛇,又有點像龍,在太陽底下一晒,還能散發出誘人的碧綠光澤。這一發現讓張鳳祥激動不已,隨後,他帶著這件奇怪的玉器,來到翁牛特旗文化館。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翁牛特旗文化館的工作人員並不知道這件玉器是什麼東西。他們只是按照慣例辦理了入庫登記手續,把它當成一件普通文物鎖到了箱子裡。

就這樣,玉雕龍在箱子裡一待就是十幾年,漸漸地被人們淡忘了。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

1984年,遼寧朝陽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群的發現,掀起了考古愛好者對紅山玉文化的關注高潮。

那一年,考古隊員在遼寧牛河梁發現了兩個精美的玉器,經專家仔細辨認和研究後,確定為紅山文化時期的玉豬龍。

消息傳出後,在國內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也讓翁牛特旗文化館負責人賈鴻恩想起十幾年前收購的那個“鐵鉤”。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賈鴻恩意識到,那件被他們鎖在箱子裡的“鐵鉤”,極有可能是與牛河梁玉豬龍一樣珍貴的文物。

於是,他立即把“鐵鉤”找出來,裝進挎包,坐火車趕到北京,請中國著名考古學家、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蘇秉琦先生鑑定。

蘇秉琦告訴賈鴻恩:這是國內首次發現的“中華第一玉雕龍”,5000年以前由紅山人精心製作。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玉雕龍通體為墨綠色,高26釐米,重1000克,身體呈英文字母 C 的形狀。龍首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緊閉,鼻端截平,以對稱的兩個圓洞作為鼻孔。

龍身大部分光素無紋,只在額及鄂底刻以細密的方格網狀紋,網格突起作規整的小菱形。脊背有21釐米的長鬃,長鬃佔了龍體的三分之一以上。

龍的脊背上有一個圓孔,經過試驗,如果用繩子穿過圓孔懸掛,龍的頭尾恰好處於同一個水平線上。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值得注意的是,玉龍形象帶有濃重的幻想色彩,已經顯示出成熟龍形的諸多因素。

有人推測來源於馬,野豬,熊等形象。這是件可以上溯到五千年前的玉雕龍,無足、無爪、無角、無鱗、無鰭,它代表了早期中國龍的形象,不但具備了龍的基本特徵,而且是現在發現的最早的龍文化的實物,是當之無愧的“中華第一玉雕龍”!

農民無意挖出的“鐵鉤”,竟是一件超級國寶!

後來,“中華第一玉雕龍”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還成為許多雜誌的壓題照片,以及華夏銀行的標誌,更成為紅山文化的象徵。

2015年3月,張鳳祥來到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透過玻璃仔細觀察裡面陳列的玉龍。這是時隔44年後,張鳳祥第一次看到自己當年親手挖出來的“鐵鉤”,還能看到當年弟弟在地上拖拉時磕壞的一角。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