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
"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長安十二時辰》,表面上是唐朝版本的“反恐”24小時,但所講的東西,給人一種小說版《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當然,只是感覺。

嚴格來說,它並不是偵探小說——反派不是主角一步步推導出來的,而是跟著事件一起發展,慢慢呈現出來的,當然也達不到《萬曆十五年》的高度。

說實話,馬伯庸的小說,並非美不勝收,也算不上暢快淋漓。

馬王爺的文筆,確實不怎麼太好。

但是,他的小說畫面感很強,細節非常豐富。

以細節管中窺豹,所以便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長安十二時辰》,表面上是唐朝版本的“反恐”24小時,但所講的東西,給人一種小說版《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當然,只是感覺。

嚴格來說,它並不是偵探小說——反派不是主角一步步推導出來的,而是跟著事件一起發展,慢慢呈現出來的,當然也達不到《萬曆十五年》的高度。

說實話,馬伯庸的小說,並非美不勝收,也算不上暢快淋漓。

馬王爺的文筆,確實不怎麼太好。

但是,他的小說畫面感很強,細節非常豐富。

以細節管中窺豹,所以便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讀完小說,我最有感觸的,倒不是情節的跌宕起伏,而是那些暗示大唐衰落的豐富細節。

繁華背後,是無盡的憂思。

這是一個單純的偵探題材所沒有的。

這些細節是什麼呢?

我們揀幾個重要的說說。

一、對待戰場歸來的軍人的態度

"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長安十二時辰》,表面上是唐朝版本的“反恐”24小時,但所講的東西,給人一種小說版《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當然,只是感覺。

嚴格來說,它並不是偵探小說——反派不是主角一步步推導出來的,而是跟著事件一起發展,慢慢呈現出來的,當然也達不到《萬曆十五年》的高度。

說實話,馬伯庸的小說,並非美不勝收,也算不上暢快淋漓。

馬王爺的文筆,確實不怎麼太好。

但是,他的小說畫面感很強,細節非常豐富。

以細節管中窺豹,所以便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讀完小說,我最有感觸的,倒不是情節的跌宕起伏,而是那些暗示大唐衰落的豐富細節。

繁華背後,是無盡的憂思。

這是一個單純的偵探題材所沒有的。

這些細節是什麼呢?

我們揀幾個重要的說說。

一、對待戰場歸來的軍人的態度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大唐軍中,有個著名的“第八團”。

在對陣突厥的戰爭中,他們死守孤城,血戰不退,顯示了獨屬於大唐的強悍。

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我們所向往的,那個有血性、有力量、有骨氣的大唐。

這樣的大唐,值得千年之後被後人緬懷、尊敬。

但是,就是這群勇士僅有的3名倖存者,儘管他們對大唐出生入死,卻沒得到應有的待遇。

聞無忌,在戰爭中失去一條腿,回長安後,住宅被徵,女兒險些被侮辱,自己被強徵者害死,還被潑了一身髒水。

蕭規,姐姐被侮辱殺害,他指望蘭州都督府能幫他,沒想到被陷害入獄,還準備讓他頂替一名囚犯去死,他拼死掙脫,走上逃亡之路。

張小敬,回長安當了九年不良帥,受戰友聞無忌之死的刺激,也為了保護他的女兒聞染,一怒之下血洗熊火幫,還殺了他的上司長安縣丞,被打入死囚牢。

三個為了保護大唐作出巨大犧牲的英雄,都被奸人所害,有的死於非命,有的走上與朝廷對抗的道路,一個一怒殺人,鋃鐺入獄。

如果大家仔細看的話,你會有發現,並不是朝廷的政策不好——他們在退役之後,最初的生活都不錯,兩個人都成功在最繁華的長安城落腳,一個進了公務員系統,一個經商也風生水起。

但是,問題出在哪呢?

"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長安十二時辰》,表面上是唐朝版本的“反恐”24小時,但所講的東西,給人一種小說版《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當然,只是感覺。

嚴格來說,它並不是偵探小說——反派不是主角一步步推導出來的,而是跟著事件一起發展,慢慢呈現出來的,當然也達不到《萬曆十五年》的高度。

說實話,馬伯庸的小說,並非美不勝收,也算不上暢快淋漓。

馬王爺的文筆,確實不怎麼太好。

但是,他的小說畫面感很強,細節非常豐富。

以細節管中窺豹,所以便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讀完小說,我最有感觸的,倒不是情節的跌宕起伏,而是那些暗示大唐衰落的豐富細節。

繁華背後,是無盡的憂思。

這是一個單純的偵探題材所沒有的。

這些細節是什麼呢?

我們揀幾個重要的說說。

一、對待戰場歸來的軍人的態度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大唐軍中,有個著名的“第八團”。

在對陣突厥的戰爭中,他們死守孤城,血戰不退,顯示了獨屬於大唐的強悍。

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我們所向往的,那個有血性、有力量、有骨氣的大唐。

這樣的大唐,值得千年之後被後人緬懷、尊敬。

但是,就是這群勇士僅有的3名倖存者,儘管他們對大唐出生入死,卻沒得到應有的待遇。

聞無忌,在戰爭中失去一條腿,回長安後,住宅被徵,女兒險些被侮辱,自己被強徵者害死,還被潑了一身髒水。

蕭規,姐姐被侮辱殺害,他指望蘭州都督府能幫他,沒想到被陷害入獄,還準備讓他頂替一名囚犯去死,他拼死掙脫,走上逃亡之路。

張小敬,回長安當了九年不良帥,受戰友聞無忌之死的刺激,也為了保護他的女兒聞染,一怒之下血洗熊火幫,還殺了他的上司長安縣丞,被打入死囚牢。

三個為了保護大唐作出巨大犧牲的英雄,都被奸人所害,有的死於非命,有的走上與朝廷對抗的道路,一個一怒殺人,鋃鐺入獄。

如果大家仔細看的話,你會有發現,並不是朝廷的政策不好——他們在退役之後,最初的生活都不錯,兩個人都成功在最繁華的長安城落腳,一個進了公務員系統,一個經商也風生水起。

但是,問題出在哪呢?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第一,他們的功績,並沒有被時時記起,也沒有人再去歌頌他們的事蹟,他們需要從頭再來,適應那個與軍伍完全不同的規則,需要違背很多自己曾分外堅持的東西。

第二,相比大唐初期,處於和平中的人們看不到戰爭的殘酷,英雄的故事,早已成為傳說。

他們面對的,是個人的利益,管理者的要求。人們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軍人的奉獻。

第三,在一個巨大而複雜的系統中,任何價值,都可能被強調的十分重要,也可能被貶低的一文不值。

如果官僚們想忽略什麼,那是分分鐘的事情。

二、中期的大唐官場,什麼人活的最好?

"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長安十二時辰》,表面上是唐朝版本的“反恐”24小時,但所講的東西,給人一種小說版《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當然,只是感覺。

嚴格來說,它並不是偵探小說——反派不是主角一步步推導出來的,而是跟著事件一起發展,慢慢呈現出來的,當然也達不到《萬曆十五年》的高度。

說實話,馬伯庸的小說,並非美不勝收,也算不上暢快淋漓。

馬王爺的文筆,確實不怎麼太好。

但是,他的小說畫面感很強,細節非常豐富。

以細節管中窺豹,所以便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讀完小說,我最有感觸的,倒不是情節的跌宕起伏,而是那些暗示大唐衰落的豐富細節。

繁華背後,是無盡的憂思。

這是一個單純的偵探題材所沒有的。

這些細節是什麼呢?

我們揀幾個重要的說說。

一、對待戰場歸來的軍人的態度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大唐軍中,有個著名的“第八團”。

在對陣突厥的戰爭中,他們死守孤城,血戰不退,顯示了獨屬於大唐的強悍。

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我們所向往的,那個有血性、有力量、有骨氣的大唐。

這樣的大唐,值得千年之後被後人緬懷、尊敬。

但是,就是這群勇士僅有的3名倖存者,儘管他們對大唐出生入死,卻沒得到應有的待遇。

聞無忌,在戰爭中失去一條腿,回長安後,住宅被徵,女兒險些被侮辱,自己被強徵者害死,還被潑了一身髒水。

蕭規,姐姐被侮辱殺害,他指望蘭州都督府能幫他,沒想到被陷害入獄,還準備讓他頂替一名囚犯去死,他拼死掙脫,走上逃亡之路。

張小敬,回長安當了九年不良帥,受戰友聞無忌之死的刺激,也為了保護他的女兒聞染,一怒之下血洗熊火幫,還殺了他的上司長安縣丞,被打入死囚牢。

三個為了保護大唐作出巨大犧牲的英雄,都被奸人所害,有的死於非命,有的走上與朝廷對抗的道路,一個一怒殺人,鋃鐺入獄。

如果大家仔細看的話,你會有發現,並不是朝廷的政策不好——他們在退役之後,最初的生活都不錯,兩個人都成功在最繁華的長安城落腳,一個進了公務員系統,一個經商也風生水起。

但是,問題出在哪呢?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第一,他們的功績,並沒有被時時記起,也沒有人再去歌頌他們的事蹟,他們需要從頭再來,適應那個與軍伍完全不同的規則,需要違背很多自己曾分外堅持的東西。

第二,相比大唐初期,處於和平中的人們看不到戰爭的殘酷,英雄的故事,早已成為傳說。

他們面對的,是個人的利益,管理者的要求。人們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軍人的奉獻。

第三,在一個巨大而複雜的系統中,任何價值,都可能被強調的十分重要,也可能被貶低的一文不值。

如果官僚們想忽略什麼,那是分分鐘的事情。

二、中期的大唐官場,什麼人活的最好?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任何一個看過小說或者電視劇的人,可能都會記住一個典型的小人形象:元載。

在小說裡,這是個喜愛奢侈品,無利不起早的傢伙。

對於他來說的,判斷的標準,就是對他有沒有利益,有好事壞事都會幹;沒有,都不幹。

大家可以看一下具體描寫:

元載首先注意到的,不是那棟高聳入雲的太上玄元燈樓,而是它旁邊的勤政務本樓。那屋脊兩端的琉璃吞脊鴟尾、飛簷垂掛的鎏金鑾鈴、雲壁那飄揚起的霓裳一角,斗拱雕漆彩繪,每一個奢靡的細節,都讓元載心旌動搖,對那裡舉辦的酒席不勝嚮往。

還有一段:

在元載的想法裡,功勞這種東西,是有限的稀缺珍品,不可輕易假人。直覺告訴他,恐怕這是一個比謀奪靖安司還大的好處,自然更不可能與人分潤。

還有:

元載是一個理性的人,他認為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分為兩類:能享受到的,不能享受到的。人生的意義,就在於不斷把後者轉化成前者。

或許,你鄙視他的為人,但和平越久遠,這樣的人越多,現在,這些人有一個統一的稱呼: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長安十二時辰》,表面上是唐朝版本的“反恐”24小時,但所講的東西,給人一種小說版《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當然,只是感覺。

嚴格來說,它並不是偵探小說——反派不是主角一步步推導出來的,而是跟著事件一起發展,慢慢呈現出來的,當然也達不到《萬曆十五年》的高度。

說實話,馬伯庸的小說,並非美不勝收,也算不上暢快淋漓。

馬王爺的文筆,確實不怎麼太好。

但是,他的小說畫面感很強,細節非常豐富。

以細節管中窺豹,所以便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讀完小說,我最有感觸的,倒不是情節的跌宕起伏,而是那些暗示大唐衰落的豐富細節。

繁華背後,是無盡的憂思。

這是一個單純的偵探題材所沒有的。

這些細節是什麼呢?

我們揀幾個重要的說說。

一、對待戰場歸來的軍人的態度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大唐軍中,有個著名的“第八團”。

在對陣突厥的戰爭中,他們死守孤城,血戰不退,顯示了獨屬於大唐的強悍。

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我們所向往的,那個有血性、有力量、有骨氣的大唐。

這樣的大唐,值得千年之後被後人緬懷、尊敬。

但是,就是這群勇士僅有的3名倖存者,儘管他們對大唐出生入死,卻沒得到應有的待遇。

聞無忌,在戰爭中失去一條腿,回長安後,住宅被徵,女兒險些被侮辱,自己被強徵者害死,還被潑了一身髒水。

蕭規,姐姐被侮辱殺害,他指望蘭州都督府能幫他,沒想到被陷害入獄,還準備讓他頂替一名囚犯去死,他拼死掙脫,走上逃亡之路。

張小敬,回長安當了九年不良帥,受戰友聞無忌之死的刺激,也為了保護他的女兒聞染,一怒之下血洗熊火幫,還殺了他的上司長安縣丞,被打入死囚牢。

三個為了保護大唐作出巨大犧牲的英雄,都被奸人所害,有的死於非命,有的走上與朝廷對抗的道路,一個一怒殺人,鋃鐺入獄。

如果大家仔細看的話,你會有發現,並不是朝廷的政策不好——他們在退役之後,最初的生活都不錯,兩個人都成功在最繁華的長安城落腳,一個進了公務員系統,一個經商也風生水起。

但是,問題出在哪呢?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第一,他們的功績,並沒有被時時記起,也沒有人再去歌頌他們的事蹟,他們需要從頭再來,適應那個與軍伍完全不同的規則,需要違背很多自己曾分外堅持的東西。

第二,相比大唐初期,處於和平中的人們看不到戰爭的殘酷,英雄的故事,早已成為傳說。

他們面對的,是個人的利益,管理者的要求。人們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軍人的奉獻。

第三,在一個巨大而複雜的系統中,任何價值,都可能被強調的十分重要,也可能被貶低的一文不值。

如果官僚們想忽略什麼,那是分分鐘的事情。

二、中期的大唐官場,什麼人活的最好?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任何一個看過小說或者電視劇的人,可能都會記住一個典型的小人形象:元載。

在小說裡,這是個喜愛奢侈品,無利不起早的傢伙。

對於他來說的,判斷的標準,就是對他有沒有利益,有好事壞事都會幹;沒有,都不幹。

大家可以看一下具體描寫:

元載首先注意到的,不是那棟高聳入雲的太上玄元燈樓,而是它旁邊的勤政務本樓。那屋脊兩端的琉璃吞脊鴟尾、飛簷垂掛的鎏金鑾鈴、雲壁那飄揚起的霓裳一角,斗拱雕漆彩繪,每一個奢靡的細節,都讓元載心旌動搖,對那裡舉辦的酒席不勝嚮往。

還有一段:

在元載的想法裡,功勞這種東西,是有限的稀缺珍品,不可輕易假人。直覺告訴他,恐怕這是一個比謀奪靖安司還大的好處,自然更不可能與人分潤。

還有:

元載是一個理性的人,他認為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分為兩類:能享受到的,不能享受到的。人生的意義,就在於不斷把後者轉化成前者。

或許,你鄙視他的為人,但和平越久遠,這樣的人越多,現在,這些人有一個統一的稱呼: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他們認為,只看利益,不問責任,這樣才能活的更好。

歷史記載中的元載,官至宰相,任用過理財能臣,剷除過奸宦,但也飛揚跋扈,獨攬朝政,專營私利,後來被唐代宗賜死,到了德宗朝又恢復了名譽,文宗給了他一個諡號,“忠”。

很有諷刺意味的一個稱號啊。

一個一心為自己求利的人,是如何被稱為“忠”呢?

因為他把自己的利益,與君王的利益捆綁在一起,找理財能臣,剷除奸宦,雖然是為了自我利益,但也幫了君王。

這是一個能臣,而且是讓上司得實惠的能臣。

在那樣的封建年代,像張小敬這樣,為了百姓拼死拼活的,卻忽視上司的利益,誰會理你?

就像魏忠賢,確實是奸佞之徒,但是他倒了,崇禎越來越窮了。

當一個朝廷評價標準,忘了百姓這個基本標準,就忘了本,各種怪異但分析起來很合理的事情就會頻繁發生。

三、藝人獲得更多的關注喝彩

"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長安十二時辰》,表面上是唐朝版本的“反恐”24小時,但所講的東西,給人一種小說版《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當然,只是感覺。

嚴格來說,它並不是偵探小說——反派不是主角一步步推導出來的,而是跟著事件一起發展,慢慢呈現出來的,當然也達不到《萬曆十五年》的高度。

說實話,馬伯庸的小說,並非美不勝收,也算不上暢快淋漓。

馬王爺的文筆,確實不怎麼太好。

但是,他的小說畫面感很強,細節非常豐富。

以細節管中窺豹,所以便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讀完小說,我最有感觸的,倒不是情節的跌宕起伏,而是那些暗示大唐衰落的豐富細節。

繁華背後,是無盡的憂思。

這是一個單純的偵探題材所沒有的。

這些細節是什麼呢?

我們揀幾個重要的說說。

一、對待戰場歸來的軍人的態度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大唐軍中,有個著名的“第八團”。

在對陣突厥的戰爭中,他們死守孤城,血戰不退,顯示了獨屬於大唐的強悍。

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我們所向往的,那個有血性、有力量、有骨氣的大唐。

這樣的大唐,值得千年之後被後人緬懷、尊敬。

但是,就是這群勇士僅有的3名倖存者,儘管他們對大唐出生入死,卻沒得到應有的待遇。

聞無忌,在戰爭中失去一條腿,回長安後,住宅被徵,女兒險些被侮辱,自己被強徵者害死,還被潑了一身髒水。

蕭規,姐姐被侮辱殺害,他指望蘭州都督府能幫他,沒想到被陷害入獄,還準備讓他頂替一名囚犯去死,他拼死掙脫,走上逃亡之路。

張小敬,回長安當了九年不良帥,受戰友聞無忌之死的刺激,也為了保護他的女兒聞染,一怒之下血洗熊火幫,還殺了他的上司長安縣丞,被打入死囚牢。

三個為了保護大唐作出巨大犧牲的英雄,都被奸人所害,有的死於非命,有的走上與朝廷對抗的道路,一個一怒殺人,鋃鐺入獄。

如果大家仔細看的話,你會有發現,並不是朝廷的政策不好——他們在退役之後,最初的生活都不錯,兩個人都成功在最繁華的長安城落腳,一個進了公務員系統,一個經商也風生水起。

但是,問題出在哪呢?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第一,他們的功績,並沒有被時時記起,也沒有人再去歌頌他們的事蹟,他們需要從頭再來,適應那個與軍伍完全不同的規則,需要違背很多自己曾分外堅持的東西。

第二,相比大唐初期,處於和平中的人們看不到戰爭的殘酷,英雄的故事,早已成為傳說。

他們面對的,是個人的利益,管理者的要求。人們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軍人的奉獻。

第三,在一個巨大而複雜的系統中,任何價值,都可能被強調的十分重要,也可能被貶低的一文不值。

如果官僚們想忽略什麼,那是分分鐘的事情。

二、中期的大唐官場,什麼人活的最好?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任何一個看過小說或者電視劇的人,可能都會記住一個典型的小人形象:元載。

在小說裡,這是個喜愛奢侈品,無利不起早的傢伙。

對於他來說的,判斷的標準,就是對他有沒有利益,有好事壞事都會幹;沒有,都不幹。

大家可以看一下具體描寫:

元載首先注意到的,不是那棟高聳入雲的太上玄元燈樓,而是它旁邊的勤政務本樓。那屋脊兩端的琉璃吞脊鴟尾、飛簷垂掛的鎏金鑾鈴、雲壁那飄揚起的霓裳一角,斗拱雕漆彩繪,每一個奢靡的細節,都讓元載心旌動搖,對那裡舉辦的酒席不勝嚮往。

還有一段:

在元載的想法裡,功勞這種東西,是有限的稀缺珍品,不可輕易假人。直覺告訴他,恐怕這是一個比謀奪靖安司還大的好處,自然更不可能與人分潤。

還有:

元載是一個理性的人,他認為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分為兩類:能享受到的,不能享受到的。人生的意義,就在於不斷把後者轉化成前者。

或許,你鄙視他的為人,但和平越久遠,這樣的人越多,現在,這些人有一個統一的稱呼: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他們認為,只看利益,不問責任,這樣才能活的更好。

歷史記載中的元載,官至宰相,任用過理財能臣,剷除過奸宦,但也飛揚跋扈,獨攬朝政,專營私利,後來被唐代宗賜死,到了德宗朝又恢復了名譽,文宗給了他一個諡號,“忠”。

很有諷刺意味的一個稱號啊。

一個一心為自己求利的人,是如何被稱為“忠”呢?

因為他把自己的利益,與君王的利益捆綁在一起,找理財能臣,剷除奸宦,雖然是為了自我利益,但也幫了君王。

這是一個能臣,而且是讓上司得實惠的能臣。

在那樣的封建年代,像張小敬這樣,為了百姓拼死拼活的,卻忽視上司的利益,誰會理你?

就像魏忠賢,確實是奸佞之徒,但是他倒了,崇禎越來越窮了。

當一個朝廷評價標準,忘了百姓這個基本標準,就忘了本,各種怪異但分析起來很合理的事情就會頻繁發生。

三、藝人獲得更多的關注喝彩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圖片來自網絡

士農工商四民排序,伶人根本排不上號,處於三教九流歧視鏈的末端,但是,古往今來,伶人因姿色才藝上位者所在多有。

比如,唐之後五代中的後唐皇帝李存勖,重用伶人做刺史,引起大臣的不滿。後來李存勖被殺時,身邊只有他喜歡的十幾個伶人。

天寶年間,大唐繁華日久,這種風潮已見端倪。

這是小說中一段描寫:

張小敬抬頭看去,發現兩個拔燈的車隊又在當街鬥技。一輛車上被改裝成了虎形,連轅馬都披著虎紋錦被,車中間凸起一圈,狀如猛虎拱背。三個大漢站在虎背上,各執一套軍中鐃鼓,一看就知道效仿的是《秦王破陣舞》。不過他們三個此時垂頭喪氣,顯然是敗了。

而他們對面的勝利者,是一輛鳳尾高車。車尾把千餘根五色禽鳥羽毛粘成扇形,擺成鳳凰尾翼之勢,望之如百鳥朝鳳。中間豎起一根高杆,杆纏綵綢,上有窄臺。一位女歌者身著霓裳,立在上頭,絕世獨立。剛才那直震雲霄的曼妙歌聲,即出自她之口。

許合子勝了這一陣,手執金雀團扇對著興慶宮一指,意即今晚要拔得頭燭。這提前的勝利宣言,讓民眾更加興奮不已。許合子一臉得色,從高臺下來,鑽進車廂裡歇息。要等到與下一個拔燈者相遇,她才會登臺迎戰。

馬車緩緩開動,許多擁躉簇擁在鳳尾車四周,喊著名字,隨車一起朝前開去。他們的信念非常堅定,要用自己的喝彩,助女神奪得上元第一的稱號。

"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長安十二時辰》,表面上是唐朝版本的“反恐”24小時,但所講的東西,給人一種小說版《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當然,只是感覺。

嚴格來說,它並不是偵探小說——反派不是主角一步步推導出來的,而是跟著事件一起發展,慢慢呈現出來的,當然也達不到《萬曆十五年》的高度。

說實話,馬伯庸的小說,並非美不勝收,也算不上暢快淋漓。

馬王爺的文筆,確實不怎麼太好。

但是,他的小說畫面感很強,細節非常豐富。

以細節管中窺豹,所以便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讀完小說,我最有感觸的,倒不是情節的跌宕起伏,而是那些暗示大唐衰落的豐富細節。

繁華背後,是無盡的憂思。

這是一個單純的偵探題材所沒有的。

這些細節是什麼呢?

我們揀幾個重要的說說。

一、對待戰場歸來的軍人的態度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大唐軍中,有個著名的“第八團”。

在對陣突厥的戰爭中,他們死守孤城,血戰不退,顯示了獨屬於大唐的強悍。

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我們所向往的,那個有血性、有力量、有骨氣的大唐。

這樣的大唐,值得千年之後被後人緬懷、尊敬。

但是,就是這群勇士僅有的3名倖存者,儘管他們對大唐出生入死,卻沒得到應有的待遇。

聞無忌,在戰爭中失去一條腿,回長安後,住宅被徵,女兒險些被侮辱,自己被強徵者害死,還被潑了一身髒水。

蕭規,姐姐被侮辱殺害,他指望蘭州都督府能幫他,沒想到被陷害入獄,還準備讓他頂替一名囚犯去死,他拼死掙脫,走上逃亡之路。

張小敬,回長安當了九年不良帥,受戰友聞無忌之死的刺激,也為了保護他的女兒聞染,一怒之下血洗熊火幫,還殺了他的上司長安縣丞,被打入死囚牢。

三個為了保護大唐作出巨大犧牲的英雄,都被奸人所害,有的死於非命,有的走上與朝廷對抗的道路,一個一怒殺人,鋃鐺入獄。

如果大家仔細看的話,你會有發現,並不是朝廷的政策不好——他們在退役之後,最初的生活都不錯,兩個人都成功在最繁華的長安城落腳,一個進了公務員系統,一個經商也風生水起。

但是,問題出在哪呢?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第一,他們的功績,並沒有被時時記起,也沒有人再去歌頌他們的事蹟,他們需要從頭再來,適應那個與軍伍完全不同的規則,需要違背很多自己曾分外堅持的東西。

第二,相比大唐初期,處於和平中的人們看不到戰爭的殘酷,英雄的故事,早已成為傳說。

他們面對的,是個人的利益,管理者的要求。人們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軍人的奉獻。

第三,在一個巨大而複雜的系統中,任何價值,都可能被強調的十分重要,也可能被貶低的一文不值。

如果官僚們想忽略什麼,那是分分鐘的事情。

二、中期的大唐官場,什麼人活的最好?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任何一個看過小說或者電視劇的人,可能都會記住一個典型的小人形象:元載。

在小說裡,這是個喜愛奢侈品,無利不起早的傢伙。

對於他來說的,判斷的標準,就是對他有沒有利益,有好事壞事都會幹;沒有,都不幹。

大家可以看一下具體描寫:

元載首先注意到的,不是那棟高聳入雲的太上玄元燈樓,而是它旁邊的勤政務本樓。那屋脊兩端的琉璃吞脊鴟尾、飛簷垂掛的鎏金鑾鈴、雲壁那飄揚起的霓裳一角,斗拱雕漆彩繪,每一個奢靡的細節,都讓元載心旌動搖,對那裡舉辦的酒席不勝嚮往。

還有一段:

在元載的想法裡,功勞這種東西,是有限的稀缺珍品,不可輕易假人。直覺告訴他,恐怕這是一個比謀奪靖安司還大的好處,自然更不可能與人分潤。

還有:

元載是一個理性的人,他認為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分為兩類:能享受到的,不能享受到的。人生的意義,就在於不斷把後者轉化成前者。

或許,你鄙視他的為人,但和平越久遠,這樣的人越多,現在,這些人有一個統一的稱呼: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他們認為,只看利益,不問責任,這樣才能活的更好。

歷史記載中的元載,官至宰相,任用過理財能臣,剷除過奸宦,但也飛揚跋扈,獨攬朝政,專營私利,後來被唐代宗賜死,到了德宗朝又恢復了名譽,文宗給了他一個諡號,“忠”。

很有諷刺意味的一個稱號啊。

一個一心為自己求利的人,是如何被稱為“忠”呢?

因為他把自己的利益,與君王的利益捆綁在一起,找理財能臣,剷除奸宦,雖然是為了自我利益,但也幫了君王。

這是一個能臣,而且是讓上司得實惠的能臣。

在那樣的封建年代,像張小敬這樣,為了百姓拼死拼活的,卻忽視上司的利益,誰會理你?

就像魏忠賢,確實是奸佞之徒,但是他倒了,崇禎越來越窮了。

當一個朝廷評價標準,忘了百姓這個基本標準,就忘了本,各種怪異但分析起來很合理的事情就會頻繁發生。

三、藝人獲得更多的關注喝彩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圖片來自網絡

士農工商四民排序,伶人根本排不上號,處於三教九流歧視鏈的末端,但是,古往今來,伶人因姿色才藝上位者所在多有。

比如,唐之後五代中的後唐皇帝李存勖,重用伶人做刺史,引起大臣的不滿。後來李存勖被殺時,身邊只有他喜歡的十幾個伶人。

天寶年間,大唐繁華日久,這種風潮已見端倪。

這是小說中一段描寫:

張小敬抬頭看去,發現兩個拔燈的車隊又在當街鬥技。一輛車上被改裝成了虎形,連轅馬都披著虎紋錦被,車中間凸起一圈,狀如猛虎拱背。三個大漢站在虎背上,各執一套軍中鐃鼓,一看就知道效仿的是《秦王破陣舞》。不過他們三個此時垂頭喪氣,顯然是敗了。

而他們對面的勝利者,是一輛鳳尾高車。車尾把千餘根五色禽鳥羽毛粘成扇形,擺成鳳凰尾翼之勢,望之如百鳥朝鳳。中間豎起一根高杆,杆纏綵綢,上有窄臺。一位女歌者身著霓裳,立在上頭,絕世獨立。剛才那直震雲霄的曼妙歌聲,即出自她之口。

許合子勝了這一陣,手執金雀團扇對著興慶宮一指,意即今晚要拔得頭燭。這提前的勝利宣言,讓民眾更加興奮不已。許合子一臉得色,從高臺下來,鑽進車廂裡歇息。要等到與下一個拔燈者相遇,她才會登臺迎戰。

馬車緩緩開動,許多擁躉簇擁在鳳尾車四周,喊著名字,隨車一起朝前開去。他們的信念非常堅定,要用自己的喝彩,助女神奪得上元第一的稱號。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大家看到沒有,唐初之時,代表大唐形象,雄壯無比的《秦王破陣舞》居然敗了!

靡靡之音代替了昂揚的旋律,對伶人的喜愛,超過了對英雄的推崇。

這是一種很明顯的暗示。

小說中的暗示俯拾即是,比如,被點燃的拔燈樓要倒了,作者如此描寫:

它正對著的位置,正是勤政務本樓。那寬大的翹簷歇山屋脊,正傲然挺立,迎接著它建成以來最大的挑戰。這是兩個巨人之間的對決,凡人只能觀望,卻絕不可能挽大廈於將傾。

燈樓上半截毫不遲疑地砸在了勤政務本樓的直脊之上,發出巨大的碰撞聲,一時間木屑飛濺,烏瓦崩塌。燈樓畢竟是竹木製成,又被大火燒得酥軟,與磚石構造的建築相撞的一瞬間,登時潰散。而勤政務本樓的主體,依然挺立——不過燈樓並沒有徹底失敗,它的碎片殘骸伴隨著無數火苗,四散而飛,落上樑柱,散入屋椽,濺進每一處瓦當的間隙中。

你從中感到了什麼?

"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長安十二時辰》,表面上是唐朝版本的“反恐”24小時,但所講的東西,給人一種小說版《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當然,只是感覺。

嚴格來說,它並不是偵探小說——反派不是主角一步步推導出來的,而是跟著事件一起發展,慢慢呈現出來的,當然也達不到《萬曆十五年》的高度。

說實話,馬伯庸的小說,並非美不勝收,也算不上暢快淋漓。

馬王爺的文筆,確實不怎麼太好。

但是,他的小說畫面感很強,細節非常豐富。

以細節管中窺豹,所以便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讀完小說,我最有感觸的,倒不是情節的跌宕起伏,而是那些暗示大唐衰落的豐富細節。

繁華背後,是無盡的憂思。

這是一個單純的偵探題材所沒有的。

這些細節是什麼呢?

我們揀幾個重要的說說。

一、對待戰場歸來的軍人的態度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大唐軍中,有個著名的“第八團”。

在對陣突厥的戰爭中,他們死守孤城,血戰不退,顯示了獨屬於大唐的強悍。

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我們所向往的,那個有血性、有力量、有骨氣的大唐。

這樣的大唐,值得千年之後被後人緬懷、尊敬。

但是,就是這群勇士僅有的3名倖存者,儘管他們對大唐出生入死,卻沒得到應有的待遇。

聞無忌,在戰爭中失去一條腿,回長安後,住宅被徵,女兒險些被侮辱,自己被強徵者害死,還被潑了一身髒水。

蕭規,姐姐被侮辱殺害,他指望蘭州都督府能幫他,沒想到被陷害入獄,還準備讓他頂替一名囚犯去死,他拼死掙脫,走上逃亡之路。

張小敬,回長安當了九年不良帥,受戰友聞無忌之死的刺激,也為了保護他的女兒聞染,一怒之下血洗熊火幫,還殺了他的上司長安縣丞,被打入死囚牢。

三個為了保護大唐作出巨大犧牲的英雄,都被奸人所害,有的死於非命,有的走上與朝廷對抗的道路,一個一怒殺人,鋃鐺入獄。

如果大家仔細看的話,你會有發現,並不是朝廷的政策不好——他們在退役之後,最初的生活都不錯,兩個人都成功在最繁華的長安城落腳,一個進了公務員系統,一個經商也風生水起。

但是,問題出在哪呢?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第一,他們的功績,並沒有被時時記起,也沒有人再去歌頌他們的事蹟,他們需要從頭再來,適應那個與軍伍完全不同的規則,需要違背很多自己曾分外堅持的東西。

第二,相比大唐初期,處於和平中的人們看不到戰爭的殘酷,英雄的故事,早已成為傳說。

他們面對的,是個人的利益,管理者的要求。人們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軍人的奉獻。

第三,在一個巨大而複雜的系統中,任何價值,都可能被強調的十分重要,也可能被貶低的一文不值。

如果官僚們想忽略什麼,那是分分鐘的事情。

二、中期的大唐官場,什麼人活的最好?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任何一個看過小說或者電視劇的人,可能都會記住一個典型的小人形象:元載。

在小說裡,這是個喜愛奢侈品,無利不起早的傢伙。

對於他來說的,判斷的標準,就是對他有沒有利益,有好事壞事都會幹;沒有,都不幹。

大家可以看一下具體描寫:

元載首先注意到的,不是那棟高聳入雲的太上玄元燈樓,而是它旁邊的勤政務本樓。那屋脊兩端的琉璃吞脊鴟尾、飛簷垂掛的鎏金鑾鈴、雲壁那飄揚起的霓裳一角,斗拱雕漆彩繪,每一個奢靡的細節,都讓元載心旌動搖,對那裡舉辦的酒席不勝嚮往。

還有一段:

在元載的想法裡,功勞這種東西,是有限的稀缺珍品,不可輕易假人。直覺告訴他,恐怕這是一個比謀奪靖安司還大的好處,自然更不可能與人分潤。

還有:

元載是一個理性的人,他認為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分為兩類:能享受到的,不能享受到的。人生的意義,就在於不斷把後者轉化成前者。

或許,你鄙視他的為人,但和平越久遠,這樣的人越多,現在,這些人有一個統一的稱呼: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他們認為,只看利益,不問責任,這樣才能活的更好。

歷史記載中的元載,官至宰相,任用過理財能臣,剷除過奸宦,但也飛揚跋扈,獨攬朝政,專營私利,後來被唐代宗賜死,到了德宗朝又恢復了名譽,文宗給了他一個諡號,“忠”。

很有諷刺意味的一個稱號啊。

一個一心為自己求利的人,是如何被稱為“忠”呢?

因為他把自己的利益,與君王的利益捆綁在一起,找理財能臣,剷除奸宦,雖然是為了自我利益,但也幫了君王。

這是一個能臣,而且是讓上司得實惠的能臣。

在那樣的封建年代,像張小敬這樣,為了百姓拼死拼活的,卻忽視上司的利益,誰會理你?

就像魏忠賢,確實是奸佞之徒,但是他倒了,崇禎越來越窮了。

當一個朝廷評價標準,忘了百姓這個基本標準,就忘了本,各種怪異但分析起來很合理的事情就會頻繁發生。

三、藝人獲得更多的關注喝彩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圖片來自網絡

士農工商四民排序,伶人根本排不上號,處於三教九流歧視鏈的末端,但是,古往今來,伶人因姿色才藝上位者所在多有。

比如,唐之後五代中的後唐皇帝李存勖,重用伶人做刺史,引起大臣的不滿。後來李存勖被殺時,身邊只有他喜歡的十幾個伶人。

天寶年間,大唐繁華日久,這種風潮已見端倪。

這是小說中一段描寫:

張小敬抬頭看去,發現兩個拔燈的車隊又在當街鬥技。一輛車上被改裝成了虎形,連轅馬都披著虎紋錦被,車中間凸起一圈,狀如猛虎拱背。三個大漢站在虎背上,各執一套軍中鐃鼓,一看就知道效仿的是《秦王破陣舞》。不過他們三個此時垂頭喪氣,顯然是敗了。

而他們對面的勝利者,是一輛鳳尾高車。車尾把千餘根五色禽鳥羽毛粘成扇形,擺成鳳凰尾翼之勢,望之如百鳥朝鳳。中間豎起一根高杆,杆纏綵綢,上有窄臺。一位女歌者身著霓裳,立在上頭,絕世獨立。剛才那直震雲霄的曼妙歌聲,即出自她之口。

許合子勝了這一陣,手執金雀團扇對著興慶宮一指,意即今晚要拔得頭燭。這提前的勝利宣言,讓民眾更加興奮不已。許合子一臉得色,從高臺下來,鑽進車廂裡歇息。要等到與下一個拔燈者相遇,她才會登臺迎戰。

馬車緩緩開動,許多擁躉簇擁在鳳尾車四周,喊著名字,隨車一起朝前開去。他們的信念非常堅定,要用自己的喝彩,助女神奪得上元第一的稱號。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大家看到沒有,唐初之時,代表大唐形象,雄壯無比的《秦王破陣舞》居然敗了!

靡靡之音代替了昂揚的旋律,對伶人的喜愛,超過了對英雄的推崇。

這是一種很明顯的暗示。

小說中的暗示俯拾即是,比如,被點燃的拔燈樓要倒了,作者如此描寫:

它正對著的位置,正是勤政務本樓。那寬大的翹簷歇山屋脊,正傲然挺立,迎接著它建成以來最大的挑戰。這是兩個巨人之間的對決,凡人只能觀望,卻絕不可能挽大廈於將傾。

燈樓上半截毫不遲疑地砸在了勤政務本樓的直脊之上,發出巨大的碰撞聲,一時間木屑飛濺,烏瓦崩塌。燈樓畢竟是竹木製成,又被大火燒得酥軟,與磚石構造的建築相撞的一瞬間,登時潰散。而勤政務本樓的主體,依然挺立——不過燈樓並沒有徹底失敗,它的碎片殘骸伴隨著無數火苗,四散而飛,落上樑柱,散入屋椽,濺進每一處瓦當的間隙中。

你從中感到了什麼?

馬伯庸處心積慮,《長安十二時辰》居然有了《萬曆十五年》的感覺

一個在歷史上留下赫赫之名的時代,一定是一個有著卓越精神的時代。

每一個時代的先輩,無不披荊斬棘、篳路藍縷;但並不是每個繼任者,都稱職合格。

越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越要心存警惕、心存敬畏。

希望我們出發再久,都不改初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