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王文治 建築 化學 韓國 清朝 江蘇網事 2018-12-19

這裡是,千年的江南古鎮

它做了一個“城市夢”

於是,從新石器時期遺址中醒來

朝著新型城鎮化的方向邁進

“新豐鎮”

辛豐鎮,古稱新豐鎮,

別名辛度寺,

是一座擁有3000年曆史的江南古鎮。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辛豐人民公園

新石器時期,

就有人群在辛豐鎮一地開拓生息。

至春秋吳越時,

成為朱方的一個村落,原名新豐。

春秋時期韓國趙候辛翼定居此地後,

即“置四千畝茅屋數椽”,

從此留下了

“辛翼救濟一方百姓”的佳話。

1949年4月23日,

丹徒縣人民政府設於辛豐,

辛豐區人民政府和

縣轄辛豐人民政府同時成立,

新豐從此改稱辛豐。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辛豐農民公園

(圖片來源:老樹皮CC)

往昔記憶 底蘊豐富

歲月烘乾了曾經的記憶

餘存的點滴

是相冊裡被時光這把刀

剁成一張張發黃的老照片

曾經的芳華

留在瞭如今的回憶裡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1971年10月在新生大隊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1982年4月丹徒縣財務工作會議黃墟公社合影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30年代黃墟小學學生平治操場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30年代大葉萬福橋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黃墟小學校舍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黃墟農場

遠去的時光猶如山邊的落陽

脈脈幽情的映著大地

留下一絲餘輝

正如相冊裡泛黃的顏色

點綴著遠去的時光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黃墟老生產資料門口,

現變成了

樂家潤生活超市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1993年河西的運河西路,

現在變化大的不得了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90年代人民群眾

在辛豐大橋上的合照,

現在變成了公路橋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90年代的山北村委會

與現在的山北村委會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2003年

東石村計生協會文藝演出隊

在辛豐中天廣場演出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相冊上的每一張老照片,

無不蘊含著令人難忘的故事。

那些故事彷彿就發生在昨天,

一個個綽約多姿的身影,

如同一個個夢幻,

次第舒展開來,緊緊攫住靈魂……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1977年 中心大隊夏季表彰會

做報告的是公社副書記王光仁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90年代辛豐造船廠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黃墟錨鏈廠年終獲獎者合影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 90年代初黃墟派出所成立 工作人員合影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1997年 慶祝香港迴歸 辛豐計生演唱隊惠民演出

人才輩出 海納百川

辛翼——傾帑藏,救饑民

辛豐鎮有著“辛度寺”的別名,

而這一別名是

為紀念他在災慌之年

“傾帑藏,救饑民”的感人事蹟。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網絡配圖)

王文治——淡墨探花

歷史中的辛豐鎮走出過一位詩人、書法家,

他便是清代的王文治。

王文治是清代官吏、詩人、書法家。

字禹卿,號夢樓。

工書法,以風韻勝。

有《夢樓詩集》、《快雨堂題跋》等。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其工書法,能得董其昌神髓,

與樑同書齊名。

又因平日喜用淡墨,

以表現瀟疏秀逸之神韻,

時稱“淡墨探花”、“淡墨翰林”。

冷遹——民主政治家

冷遹曾先後參與新軍起義、武昌起義,

並擔任中華民國陸軍第一軍第三師中將師長。

解放後歷任全國政協委員、

江蘇省政協副主席、

江蘇省副省長等職。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他退出軍界後,致力於實業和教育救國。

先後創辦江北鹽墾公司、

蠶種場、鎮江女子職業學校、

師範學校、農村醫院和鎮江農村醫藥學校,

創辦鎮江黃墟農村改進試驗區。

戴安邦——化學教育家

戴安邦致力於化學教育和科學研究70年,

培育了中國幾代人才。

他對啟發式教學和全面的化學教育

有精闢的見解並身體力行,影響深遠。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名人故居 名勝古蹟

冷遹故居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黃墟古鎮上有座不同尋常的小樓,

儘管經歷了近一個世紀的風雨滄桑,

這座精緻的小樓依舊靜靜地屹立著,

這就是冷遹先生的故居。

冷遹故居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圖片來源:咔嚓驢 )

經過20多年的修繕,

昔日的冷遹故居已經成為冷遹紀念館,

每天都迎接著絡繹不絕的觀眾,

向人們講述著主人平凡而偉大的一生。

大聖寺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大聖寺,始建於前梁武帝年間。

當昔全盛之時,金剎焚宇,峻極雲表。

實為爽塏棲心之所。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圖片來源:鴻飛數碼)

國家為了恢復古大聖寺的價值,

由縣政府、宗教局、縣佛教協會

發證批准於公元一九九六年修葺大聖寺。

辛豐大聖寺在夏家村的擇吉地上奠基動工,

建起了大殿、天王殿和東西廂房等數十間房屋。

殷氏六房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在辛豐鎮的黃墟集鎮,

走過冷御秋故居,便出現了一排老房子,

據說這裡曾有九十九間半房子,

房主人姓殷,十分富有。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殷家是黃墟鎮的大姓,

富有的殷家建造了豪華的住宅

和規模宏大的祠堂。

解放後,殷家祠堂成為黃墟小學,

而其他的房子被尋常百姓居住。

經過風吹雨打,

曾經的九十九間半留下的房子已不多了。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殷氏六房舊址

據楊瑞彬等編著的

《鎮江古今建築》一書介紹:

殷家祠堂建於清,有三進二十七間,

大廳簷前作斗拱,廳前為露天祭臺,

四周石拱,刻有吉祥圖案。

後進為供奉祖宗靈龕,兩側有孝子樓,

祠堂門前有高大的旗杆石和抱鼓石,

為一典型的封建祠堂建築。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白鷺島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

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

增之一分由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

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圖片來源:老樹皮cc)

在這裡,可以看到成群的白鷺飛過,

他們或在覓食或眺望遠方,

機靈的身體直讓人感慨生命的美好。

歲月的痕跡

那些年,我們有著稚嫩的孩子氣;

那些年,我們還年少無知;

那些年,我們無憂無慮、無牽無掛;

那些年,那些年,我們不停地懷念。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辛豐鎮黃墟德勝村耿崗的億潤農莊,

這裡山青水秀,這裡寧靜悠遠,這裡鳥語花香。”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90年代 丹徒縣辛豐中心小學六(2)畢業照

與現在的辛豐中心小學操場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1993丹徒縣黃墟中心幼兒園大班留影

與現在的黃墟幼兒園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90年代辛豐中學與現在的辛豐中學

活力辛豐 軸承之鄉

鎮江東站終於要來了!

這裡將是連淮揚鎮鐵路線上的綜合樞紐站,

是形成南北鐵路大動脈“十字交匯”點!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劃重點:

1、鎮江東站具體位置:鎮江主城東南、丹徒新城東部、辛豐鎮東街村(現有滬寧城際丹徒站北側);

2、規劃建設集鐵路客運、公路客運、城鄉客運、城市公交等多種交通方式的綜合交通樞紐;

3、總投資額8.9億元,其中建安費約4.8億元;

4、鎮江東站的建設時限為2017—2019年。

網傳的鎮江東站效果圖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圖片來源:金山網)

根據招標公告顯示,鎮江東站建設地點:位於鎮江主城東南、丹徒新城東部、辛豐鎮東街村(現有滬寧城際丹徒站北側)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鎮江東站若能快速落地,

對丹徒丹陽等區域將會產生非常巨大的影響!

辛豐素來被譽為“軸承之鄉”,

在上世紀90年代初

就已躋身鎮江 “十強鎮”之一,

形成以軸承、筆刷、紡織、電子四大支柱產業,

尤以“軸承之鄉”著稱。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忙碌的車間

是我們曾經流過汗水的地方

一件件標準的軸承

是我們價值的體現

在這裡,用我們的勞動創造的美好

就是我們青春的印記!

這裡是鎮江丹徒的辛豐鎮!


擁有驚豔風光,卻仿若世外

可以放肆撒野嗨翻天

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閒!

千年古鎮的“城市夢”逐漸夢圓

開拓新視野、謀劃新舉措、實現新發展!

來源:文旅鎮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