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名句典故詳解: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名句的誕生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1,此物最相思。

——王維·相思

完全讀懂名句

1採擷:採、擷為同義複詞,都有收取之意。

紅豆生於南方,春天來臨正是它們生長的時節。希望您到時多多采取,因為它們正代表著綿密的相思之情。

名句的故事

《相思》在“五言宗匠”王維的作品中或許不是最具代表性的,卻是最為膾炙人口的一首,原因在於王維運用日常生活般明朗淺白的語言,傳達了最普遍的一種情感——思念。

相傳王維寫成此作並將之譜曲後,《相思》便成為宮廷樂師經常傳唱的歌謠;起初僅是一首單純表現男女互訴思念的情歌,然而,安史之亂後,唐玄宗倉皇逃往四川,宮中樂人自然也飽受流離之苦。唐朝有名的樂師李龜年就在這波戰亂中流落到湖南,在某次筵席上重新演唱《相思》,唱罷,席上眾人莫不遙望皇上逃難的方向感傷不已;《相思》已從原先的男女之情,轉變為對國君和遭難都城的思念。

由於中唐時期,紅豆相思轉變為故國之思,王維的《相思》便成為明朝遺民在清朝統治下最愛引用的典故之一,而當中的字詞詩句也挾帶更深一層的含義,例如“南國”意味當時仍與清廷對峙的南明政權,紅豆則揹負“反清復明”的喻旨;當時著名的學者、文人錢謙益更將書齋名為“紅豆山莊”。

小小一顆豆仁,揹負著人類最普遍的情感,人們從它身上投射出的思念對象,或是征戰遠方的良人、守候鵠望的女子,或是已遭亂變的國家故土,這些身影都隨著《相思》每一次吟詠,不斷被重新提取、複習著。這般充滿悠長而深厚的思念,是無論歷史遞嬗變更也不會消逝的。

歷久彌新說名句

紅豆在中國民間向來是“相思”的具體象徵物,鮮豔濃厚的紅加上堅實不易軟化的形貌,又被稱做“相思豆”。在早期的傳說中,相思樹本指北方梓樹,東漢以後專指南國紅豆樹,紅豆樹是因為愛情故事而得名相思樹。

將紅豆和它所代表的相思情意引入詩文的,除了王維之外,最為人所知的應該是《紅樓夢》裡的多情公子賈寶玉了。《紅樓夢》第二十八回《蔣玉函情贈茜香羅薛寶釵羞籠紅麝串》中,賈寶玉在筵席上唱了一支《紅豆詞》:“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睡不穩,紗窗風雨黃昏後;忘不了,新愁與舊愁。咽不下,玉粒金蓴噎滿喉;照不盡,菱花鏡裡形容瘦。展不開的眉頭,捱不明的更漏。啊,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隱隱,流不斷的綠水悠悠。”曲中無一句不是因相思而生的種種情愁,也恰好對照了小說中賈寶玉和林黛玉兩人對彼此深藏心底、只能互相試探卻不願說破的情愫。

時至今日,紅豆仍然在愛情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歌手王菲也曾唱一首名為《紅豆》的情歌:“還沒為你把紅豆/熬成纏綿的傷口/然後一起分享/會更明白/相思的哀愁。”作詞人林夕將紅豆需要耗時熬煮才能熟軟的特性,比喻成戀人長時間相思的甜蜜與折磨,又是另一種新穎的巧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