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啟超稱他是:“學界重鎮。”

魯迅說他:“要談國學,他才可以算作一個研究國學的人物。”

伯希和說:“中國近代之世界學者,惟王國維及陳(垣)先生兩人。”

陳寅恪說:“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他就是被學術界譽為中國二十世紀傑出的一代學術大師王國維。其學問博大精深,先後從事研究哲學、文學、中國戲曲史、甲骨金文、古器物、殷周史、漢晉木簡、漢魏碑刻、敦煌文獻以及西北地理、蒙古史等;還在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等語言文字學領域多有建樹。

但是,就這樣一個國學大師,卻在學術盛年的五十歲(1927年6月2日農曆五月初三),自沉於頤和園內的昆明湖,結束了自己燦爛的一生。

關於王國維的死,據趙萬里《王靜安先生年譜》載:“五月初二日夜,閱試卷畢,草遺書懷之。是夜熟眠如常。翌晨(即1927年6月2日——本文作者注)盥洗飲食,赴研究院視事亦如常。忽於友人處假銀餅五枚,獨行出校門,僱車至頤和園。步行至排雲軒西魚藻軒前,臨流獨立,盡紙菸一支,園丁曾見之,忽聞有落水聲,爭往援起,不及二分鐘已氣絕矣,時正巳正也。”可知,王國維的死,是一種主動的選擇,好像去赴一位老朋友的約會,十分平靜,一種視死如歸的平靜。

"

梁啟超稱他是:“學界重鎮。”

魯迅說他:“要談國學,他才可以算作一個研究國學的人物。”

伯希和說:“中國近代之世界學者,惟王國維及陳(垣)先生兩人。”

陳寅恪說:“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他就是被學術界譽為中國二十世紀傑出的一代學術大師王國維。其學問博大精深,先後從事研究哲學、文學、中國戲曲史、甲骨金文、古器物、殷周史、漢晉木簡、漢魏碑刻、敦煌文獻以及西北地理、蒙古史等;還在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等語言文字學領域多有建樹。

但是,就這樣一個國學大師,卻在學術盛年的五十歲(1927年6月2日農曆五月初三),自沉於頤和園內的昆明湖,結束了自己燦爛的一生。

關於王國維的死,據趙萬里《王靜安先生年譜》載:“五月初二日夜,閱試卷畢,草遺書懷之。是夜熟眠如常。翌晨(即1927年6月2日——本文作者注)盥洗飲食,赴研究院視事亦如常。忽於友人處假銀餅五枚,獨行出校門,僱車至頤和園。步行至排雲軒西魚藻軒前,臨流獨立,盡紙菸一支,園丁曾見之,忽聞有落水聲,爭往援起,不及二分鐘已氣絕矣,時正巳正也。”可知,王國維的死,是一種主動的選擇,好像去赴一位老朋友的約會,十分平靜,一種視死如歸的平靜。

陳寅恪為什麼會感慨王國維先生不得不死?

王國維

王國維之死,傳言四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算郭沫若謂王之死:被羅振玉逼債而慘死。他認為:“王先生將清華月薪三百元還不夠付羅的息錢。”

實際上,該“說法”純屬捕風捉影。我們可以假設按照當時每月每元三分高利貸計算,三百元息可借一萬元,王國維要做什麼事而使用到這筆鉅款呢?雖然羅振玉與王氏晚年決裂,但正如葉嘉瑩教授所說是出於誤會。

羅振玉怎麼會逼死王王國維呢?要知道,羅對王一向很尊重,不論在文字上和與人言談之中都如此,王對羅亦復如是,兩人的友誼互相輝映。

王國維出生於浙江省海寧州城一個書香世家,其父王乃譽,是宋安化郡王三十二世裔孫。王乃譽攻書畫、篆刻、詩古文辭,博涉多才,著有遊目錄八卷,古錢考一卷及其他文稿,題畫詩、畫粕等數卷。四歲時,王國維母親凌夫人去世,他和姐姐蘊玉跟著叔祖母生活,而他的讀書生活,主要受到其父王乃譽的影響。七歲起,他先後入鄰塾從師潘紫貴(綬昌)及陳壽田先生就讀,接受過塾師的啟蒙教育,並在父親王乃譽的指導下博覽群書。1892年7月,十六歲的王國維參加海寧州歲試,以第二十一名中秀才。與陳守謙、葉宜春、諸嘉猷被譽為“海寧四才子”。儘管揹著才子之名,王國維卻兩次鄉試均不中。當然,這和他沒有將主要精力用在應試上,而是對史學、校勘、考據之學及新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忙於博覽群書有關。

1894年甲午戰爭後,數以萬計的西方文化科學輸入中國,王國維接觸到新文化與新思想,對新學十分感興趣。儘管因家貧而不能沒有資金外出遊學,但是他仍關心時事,研讀外洋政書和《盛世危言》、《時務報》、《格致彙編》等。

1898年,王國維受一同鄉邀請,前往上海《時務報》報社工作,偶然進到羅振玉創辦的“東文學社”學習。據說當年羅振玉到學生宿舍檢查時,無意中發現王國維寫的《詠史》詩,對其中的“千秋壯觀君知否,黑海東頭望大秦”二句十分讚賞,於是與王國維結交,兩人開始長達三十年的友誼。

由於羅振玉十分賞識王國維的才學,在經濟上對家庭並不富裕的王國維十分慷慨,於1901年資助他赴日留學,歸國後任職清政府學部,期間完成了文學批評著作《人間詞話》,這是他學習西洋美學思想後,以新視野對中國舊文學作出的評論,影響了整個中國文藝界;1911年,又攜他流亡日本,墊上了其間的大部分開支。除經濟“援助”外,還有其它如辦學研究等,羅振玉都邀請王國維,像他的敦煌學、甲骨學研究都是在羅的引導下才進入的;再如伯希和將其在敦煌掠奪的文物殘卷運到北京時,他只告訴羅振玉,羅假如不把王國維帶去看這些殘卷,王如何進行敦煌學的研究呢?可見,二人的關係不同一般,後來羅振玉還將三女羅曼華嫁王國維長子王潛明呢。很難讓人相信,羅振玉會為了一點債務去逼迫王國維自殺。即使有人一步造謠:《殷虛書契考釋》是羅振玉剽竊王國維,而署其名發表的。連魯迅、郭沫若也持此種觀點。直到1951年,陳夢家找到了羅振玉的手稿才揭開真相。此次,又由“抄襲事件”聯想到王國維的自沉,將王的自沉歸咎於羅振玉。說句實在話,迫害一代國學大師,恐怕羅振玉還是難以做到的。

那麼,人們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懷疑”羅振玉呢?主要還是因為羅振玉除了學者身份,還有商人的頭銜,還與日本軍閥、浪人以及黑龍會勾結,謀圖幫助溥儀復辟,漢奸無疑了。

"

梁啟超稱他是:“學界重鎮。”

魯迅說他:“要談國學,他才可以算作一個研究國學的人物。”

伯希和說:“中國近代之世界學者,惟王國維及陳(垣)先生兩人。”

陳寅恪說:“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他就是被學術界譽為中國二十世紀傑出的一代學術大師王國維。其學問博大精深,先後從事研究哲學、文學、中國戲曲史、甲骨金文、古器物、殷周史、漢晉木簡、漢魏碑刻、敦煌文獻以及西北地理、蒙古史等;還在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等語言文字學領域多有建樹。

但是,就這樣一個國學大師,卻在學術盛年的五十歲(1927年6月2日農曆五月初三),自沉於頤和園內的昆明湖,結束了自己燦爛的一生。

關於王國維的死,據趙萬里《王靜安先生年譜》載:“五月初二日夜,閱試卷畢,草遺書懷之。是夜熟眠如常。翌晨(即1927年6月2日——本文作者注)盥洗飲食,赴研究院視事亦如常。忽於友人處假銀餅五枚,獨行出校門,僱車至頤和園。步行至排雲軒西魚藻軒前,臨流獨立,盡紙菸一支,園丁曾見之,忽聞有落水聲,爭往援起,不及二分鐘已氣絕矣,時正巳正也。”可知,王國維的死,是一種主動的選擇,好像去赴一位老朋友的約會,十分平靜,一種視死如歸的平靜。

陳寅恪為什麼會感慨王國維先生不得不死?

王國維

王國維之死,傳言四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算郭沫若謂王之死:被羅振玉逼債而慘死。他認為:“王先生將清華月薪三百元還不夠付羅的息錢。”

實際上,該“說法”純屬捕風捉影。我們可以假設按照當時每月每元三分高利貸計算,三百元息可借一萬元,王國維要做什麼事而使用到這筆鉅款呢?雖然羅振玉與王氏晚年決裂,但正如葉嘉瑩教授所說是出於誤會。

羅振玉怎麼會逼死王王國維呢?要知道,羅對王一向很尊重,不論在文字上和與人言談之中都如此,王對羅亦復如是,兩人的友誼互相輝映。

王國維出生於浙江省海寧州城一個書香世家,其父王乃譽,是宋安化郡王三十二世裔孫。王乃譽攻書畫、篆刻、詩古文辭,博涉多才,著有遊目錄八卷,古錢考一卷及其他文稿,題畫詩、畫粕等數卷。四歲時,王國維母親凌夫人去世,他和姐姐蘊玉跟著叔祖母生活,而他的讀書生活,主要受到其父王乃譽的影響。七歲起,他先後入鄰塾從師潘紫貴(綬昌)及陳壽田先生就讀,接受過塾師的啟蒙教育,並在父親王乃譽的指導下博覽群書。1892年7月,十六歲的王國維參加海寧州歲試,以第二十一名中秀才。與陳守謙、葉宜春、諸嘉猷被譽為“海寧四才子”。儘管揹著才子之名,王國維卻兩次鄉試均不中。當然,這和他沒有將主要精力用在應試上,而是對史學、校勘、考據之學及新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忙於博覽群書有關。

1894年甲午戰爭後,數以萬計的西方文化科學輸入中國,王國維接觸到新文化與新思想,對新學十分感興趣。儘管因家貧而不能沒有資金外出遊學,但是他仍關心時事,研讀外洋政書和《盛世危言》、《時務報》、《格致彙編》等。

1898年,王國維受一同鄉邀請,前往上海《時務報》報社工作,偶然進到羅振玉創辦的“東文學社”學習。據說當年羅振玉到學生宿舍檢查時,無意中發現王國維寫的《詠史》詩,對其中的“千秋壯觀君知否,黑海東頭望大秦”二句十分讚賞,於是與王國維結交,兩人開始長達三十年的友誼。

由於羅振玉十分賞識王國維的才學,在經濟上對家庭並不富裕的王國維十分慷慨,於1901年資助他赴日留學,歸國後任職清政府學部,期間完成了文學批評著作《人間詞話》,這是他學習西洋美學思想後,以新視野對中國舊文學作出的評論,影響了整個中國文藝界;1911年,又攜他流亡日本,墊上了其間的大部分開支。除經濟“援助”外,還有其它如辦學研究等,羅振玉都邀請王國維,像他的敦煌學、甲骨學研究都是在羅的引導下才進入的;再如伯希和將其在敦煌掠奪的文物殘卷運到北京時,他只告訴羅振玉,羅假如不把王國維帶去看這些殘卷,王如何進行敦煌學的研究呢?可見,二人的關係不同一般,後來羅振玉還將三女羅曼華嫁王國維長子王潛明呢。很難讓人相信,羅振玉會為了一點債務去逼迫王國維自殺。即使有人一步造謠:《殷虛書契考釋》是羅振玉剽竊王國維,而署其名發表的。連魯迅、郭沫若也持此種觀點。直到1951年,陳夢家找到了羅振玉的手稿才揭開真相。此次,又由“抄襲事件”聯想到王國維的自沉,將王的自沉歸咎於羅振玉。說句實在話,迫害一代國學大師,恐怕羅振玉還是難以做到的。

那麼,人們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懷疑”羅振玉呢?主要還是因為羅振玉除了學者身份,還有商人的頭銜,還與日本軍閥、浪人以及黑龍會勾結,謀圖幫助溥儀復辟,漢奸無疑了。

陳寅恪為什麼會感慨王國維先生不得不死?

不過,即便如此,我們再來看一下王國維在清華大學任國學院導師的收入,據說月薪五百銀元,且還有額外不菲的稿費收入,如桐鄉徐青原請王國維為自己撰寫一篇印譜序,開價二百銀元。要知道,當時北京的物價也不算高,大米每石僅兩三塊銀元,按此計算,王國維也算得上中產階級的了。按照這種經濟收入,還是可以應付羅振玉的債務的,不至於被他逼到自殺的境地。其實,當時王國維家裡還僱有男、女傭人各一名,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哪來的錢僱傭人?

可見,羅振玉逼債(迫)而導致王國維的自沉,證據都是不充分的,是不可信的。到如今,該觀點更是已漸為世人所拋棄。

由於王國維自沉時,留下遺書一封,寫道:“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我死後,當草草棺殮,即行藁葬於清華園塋地。汝等不能南歸,亦可暫於城內居住。汝兄亦不必奔喪,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門故也。書籍可託陳、吳二先生處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致不能南歸。我雖無財產分文遺汝等,然苟能謹慎勤儉,亦不至餓死也。五月初二日,父字。”遺書封面有“送西院十八號王貞明先生收”等字樣。

於是,很多學者專家提出了“殉清說”、“殉獨立自由之意志說”、“以身殉學術說”、“以身殉文化說”等。

對於王國維的去世,我們來看一下同是國學大師陳寅恪的反應。

對於王國維自沉之因,一開始時陳寅恪在輓詩中寫道:“敢將私誼哭斯人,文化神州喪一身。越甲未應公獨恥,湘累寧與俗同塵。吾儕所學關天意,並世相知妒道真。贏得大清乾淨水,年年嗚咽說靈均。”這裡陳寅恪把王國維比喻成屈原,即確定王國維是殉清而自沉的。

不過,陳、王二人常常晤談切磋,即在王自殺前的一二十天中,據《吳宓日記》載,五月十二日“王靜庵先生偕陳寅恪來”,五月二十六日“上午訪寅恪,晤靜庵先生”,可見王與陳、吳二氏的關係不一般。

"

梁啟超稱他是:“學界重鎮。”

魯迅說他:“要談國學,他才可以算作一個研究國學的人物。”

伯希和說:“中國近代之世界學者,惟王國維及陳(垣)先生兩人。”

陳寅恪說:“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他就是被學術界譽為中國二十世紀傑出的一代學術大師王國維。其學問博大精深,先後從事研究哲學、文學、中國戲曲史、甲骨金文、古器物、殷周史、漢晉木簡、漢魏碑刻、敦煌文獻以及西北地理、蒙古史等;還在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等語言文字學領域多有建樹。

但是,就這樣一個國學大師,卻在學術盛年的五十歲(1927年6月2日農曆五月初三),自沉於頤和園內的昆明湖,結束了自己燦爛的一生。

關於王國維的死,據趙萬里《王靜安先生年譜》載:“五月初二日夜,閱試卷畢,草遺書懷之。是夜熟眠如常。翌晨(即1927年6月2日——本文作者注)盥洗飲食,赴研究院視事亦如常。忽於友人處假銀餅五枚,獨行出校門,僱車至頤和園。步行至排雲軒西魚藻軒前,臨流獨立,盡紙菸一支,園丁曾見之,忽聞有落水聲,爭往援起,不及二分鐘已氣絕矣,時正巳正也。”可知,王國維的死,是一種主動的選擇,好像去赴一位老朋友的約會,十分平靜,一種視死如歸的平靜。

陳寅恪為什麼會感慨王國維先生不得不死?

王國維

王國維之死,傳言四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算郭沫若謂王之死:被羅振玉逼債而慘死。他認為:“王先生將清華月薪三百元還不夠付羅的息錢。”

實際上,該“說法”純屬捕風捉影。我們可以假設按照當時每月每元三分高利貸計算,三百元息可借一萬元,王國維要做什麼事而使用到這筆鉅款呢?雖然羅振玉與王氏晚年決裂,但正如葉嘉瑩教授所說是出於誤會。

羅振玉怎麼會逼死王王國維呢?要知道,羅對王一向很尊重,不論在文字上和與人言談之中都如此,王對羅亦復如是,兩人的友誼互相輝映。

王國維出生於浙江省海寧州城一個書香世家,其父王乃譽,是宋安化郡王三十二世裔孫。王乃譽攻書畫、篆刻、詩古文辭,博涉多才,著有遊目錄八卷,古錢考一卷及其他文稿,題畫詩、畫粕等數卷。四歲時,王國維母親凌夫人去世,他和姐姐蘊玉跟著叔祖母生活,而他的讀書生活,主要受到其父王乃譽的影響。七歲起,他先後入鄰塾從師潘紫貴(綬昌)及陳壽田先生就讀,接受過塾師的啟蒙教育,並在父親王乃譽的指導下博覽群書。1892年7月,十六歲的王國維參加海寧州歲試,以第二十一名中秀才。與陳守謙、葉宜春、諸嘉猷被譽為“海寧四才子”。儘管揹著才子之名,王國維卻兩次鄉試均不中。當然,這和他沒有將主要精力用在應試上,而是對史學、校勘、考據之學及新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忙於博覽群書有關。

1894年甲午戰爭後,數以萬計的西方文化科學輸入中國,王國維接觸到新文化與新思想,對新學十分感興趣。儘管因家貧而不能沒有資金外出遊學,但是他仍關心時事,研讀外洋政書和《盛世危言》、《時務報》、《格致彙編》等。

1898年,王國維受一同鄉邀請,前往上海《時務報》報社工作,偶然進到羅振玉創辦的“東文學社”學習。據說當年羅振玉到學生宿舍檢查時,無意中發現王國維寫的《詠史》詩,對其中的“千秋壯觀君知否,黑海東頭望大秦”二句十分讚賞,於是與王國維結交,兩人開始長達三十年的友誼。

由於羅振玉十分賞識王國維的才學,在經濟上對家庭並不富裕的王國維十分慷慨,於1901年資助他赴日留學,歸國後任職清政府學部,期間完成了文學批評著作《人間詞話》,這是他學習西洋美學思想後,以新視野對中國舊文學作出的評論,影響了整個中國文藝界;1911年,又攜他流亡日本,墊上了其間的大部分開支。除經濟“援助”外,還有其它如辦學研究等,羅振玉都邀請王國維,像他的敦煌學、甲骨學研究都是在羅的引導下才進入的;再如伯希和將其在敦煌掠奪的文物殘卷運到北京時,他只告訴羅振玉,羅假如不把王國維帶去看這些殘卷,王如何進行敦煌學的研究呢?可見,二人的關係不同一般,後來羅振玉還將三女羅曼華嫁王國維長子王潛明呢。很難讓人相信,羅振玉會為了一點債務去逼迫王國維自殺。即使有人一步造謠:《殷虛書契考釋》是羅振玉剽竊王國維,而署其名發表的。連魯迅、郭沫若也持此種觀點。直到1951年,陳夢家找到了羅振玉的手稿才揭開真相。此次,又由“抄襲事件”聯想到王國維的自沉,將王的自沉歸咎於羅振玉。說句實在話,迫害一代國學大師,恐怕羅振玉還是難以做到的。

那麼,人們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懷疑”羅振玉呢?主要還是因為羅振玉除了學者身份,還有商人的頭銜,還與日本軍閥、浪人以及黑龍會勾結,謀圖幫助溥儀復辟,漢奸無疑了。

陳寅恪為什麼會感慨王國維先生不得不死?

不過,即便如此,我們再來看一下王國維在清華大學任國學院導師的收入,據說月薪五百銀元,且還有額外不菲的稿費收入,如桐鄉徐青原請王國維為自己撰寫一篇印譜序,開價二百銀元。要知道,當時北京的物價也不算高,大米每石僅兩三塊銀元,按此計算,王國維也算得上中產階級的了。按照這種經濟收入,還是可以應付羅振玉的債務的,不至於被他逼到自殺的境地。其實,當時王國維家裡還僱有男、女傭人各一名,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哪來的錢僱傭人?

可見,羅振玉逼債(迫)而導致王國維的自沉,證據都是不充分的,是不可信的。到如今,該觀點更是已漸為世人所拋棄。

由於王國維自沉時,留下遺書一封,寫道:“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我死後,當草草棺殮,即行藁葬於清華園塋地。汝等不能南歸,亦可暫於城內居住。汝兄亦不必奔喪,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門故也。書籍可託陳、吳二先生處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致不能南歸。我雖無財產分文遺汝等,然苟能謹慎勤儉,亦不至餓死也。五月初二日,父字。”遺書封面有“送西院十八號王貞明先生收”等字樣。

於是,很多學者專家提出了“殉清說”、“殉獨立自由之意志說”、“以身殉學術說”、“以身殉文化說”等。

對於王國維的去世,我們來看一下同是國學大師陳寅恪的反應。

對於王國維自沉之因,一開始時陳寅恪在輓詩中寫道:“敢將私誼哭斯人,文化神州喪一身。越甲未應公獨恥,湘累寧與俗同塵。吾儕所學關天意,並世相知妒道真。贏得大清乾淨水,年年嗚咽說靈均。”這裡陳寅恪把王國維比喻成屈原,即確定王國維是殉清而自沉的。

不過,陳、王二人常常晤談切磋,即在王自殺前的一二十天中,據《吳宓日記》載,五月十二日“王靜庵先生偕陳寅恪來”,五月二十六日“上午訪寅恪,晤靜庵先生”,可見王與陳、吳二氏的關係不一般。

陳寅恪為什麼會感慨王國維先生不得不死?

於是,經過全面考慮,將以上這些說法概括昇華後,陳寅恪在《王靜安先生遺書序》裡寫道:“世之人大抵能稱道其學,獨於其平生之志事,頗多不能解,因而有是非之論。寅恪以為古今中外志士仁人,往往憔悴憂傷,繼之以死,其所傷之事,所死之故,不止局於一時間一地域而已,蓋別有超越時間地域之理性存焉。而此超越時間地域之理性,必非其同時間地域之眾人所能共喻。然則先生之志事多為世人所不解,因而有是非論者,又何足怪耶!”

在《海寧王靜安先生紀念碑》裡,陳寅恪乾脆直接說:“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於俗諦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揚。思想而自由,毋寧死耳!斯古今仁聖所同殉之精義,豈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見其獨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論於一人之思想,一姓之興亡。”著重從王國維一生追求真理的學術良心出發,認為王是為維護與發揚中國數千年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自沉,人亡而精神不死。

對於王國維遺信裡“經此世變,義無再辱”,陳寅恪認為:“凡一種文化價值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痛苦,其表現此文化之程序愈宏,則其所愛之苦痛亦愈甚。”繼而,陳寅恪先生指出:吾中國文化之定義,具於《白虎通》三綱六紀之說,其意義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和希臘柏拉圖所謂Idea者異曲同工,因此王國維所殉之道,與所成之仁,均為抽象理想之通性,而非具體之一人一事。同時,他還感慨:近數十年來,自道光開始迄乎今日,社會經濟之制度因為外族侵迫的原因,導致劇烈的變遷;因而綱紀之說無所依憑,今日乃是赤縣神州值數千年未有之巨劫奇變,劫盡變窮,因而王國維這樣為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必然會與之共命而同盡,王國維先生所以不得不死。

可見,陳寅恪認為王國維是“以身殉文化說”的說法還是有道理的。1980年,加拿大女學者葉嘉瑩提出和“殉文化說”相似的“總崩潰說”。葉嘉瑩認為,王國維之死,“實在是當時自以為已經來臨的中華民族文化的總崩潰”。兩說無大差別或可將“總崩潰說”視為“殉文化說”的另一種表述方式。

實際上,王國維的死很複雜。不僅有外因還有內因,既有遠慮也有近憂,既有時代文化的因素也有他個人性格的因素……將這些綜合考慮,基本可以知道王國維自沉之因了。

1926年,王國維長子王譖明不幸病逝。同年,因撫卹金及婆媳“誤會”(王國維語),與好友兼親家羅振玉鬧翻。

而王國維天性憂鬱。在《靜安文集續編·自序》裡,他說:(自己)“體質羸弱,性復憂鬱,人生之問題日往復於吾前。自是始決定從事於哲學。”他一生深受叔本華悲觀主義哲學影響:人生即慾望和痛苦。1925年,王國維受聘清華大學研究院導師,據說經過很有意思。當時,清華國學院的主任吳宓帶著曹雲祥親自寫的聘書去請王國維。在登門之前,他對王國維這位晚清遺老的習性、思想作過一番研究。到了王國維住所後,吳宓二話沒說,“撲通”一下子趴在地下,先行三叩首大禮,然後起身落座,再慢慢說起聘請之事。這一舉動讓王國維深受感動,當場答應。吳宓後來在日記寫道:“王先生事後語人,彼以為來者必系西服革履,握手對坐之少年。至是乃知不同,乃決就聘。”

晚年的喪子之痛,讓原本就極度敏感與內向的王國維更加無奈。他憎惡享樂、拜金,厭棄惡濁之世,欲擺脫名利束縛,追求精神之自由,無奈生活之痛苦無法解脫……各種因素累積疊加,終於擊垮了王國維的精神世界。

"

梁啟超稱他是:“學界重鎮。”

魯迅說他:“要談國學,他才可以算作一個研究國學的人物。”

伯希和說:“中國近代之世界學者,惟王國維及陳(垣)先生兩人。”

陳寅恪說:“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他就是被學術界譽為中國二十世紀傑出的一代學術大師王國維。其學問博大精深,先後從事研究哲學、文學、中國戲曲史、甲骨金文、古器物、殷周史、漢晉木簡、漢魏碑刻、敦煌文獻以及西北地理、蒙古史等;還在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等語言文字學領域多有建樹。

但是,就這樣一個國學大師,卻在學術盛年的五十歲(1927年6月2日農曆五月初三),自沉於頤和園內的昆明湖,結束了自己燦爛的一生。

關於王國維的死,據趙萬里《王靜安先生年譜》載:“五月初二日夜,閱試卷畢,草遺書懷之。是夜熟眠如常。翌晨(即1927年6月2日——本文作者注)盥洗飲食,赴研究院視事亦如常。忽於友人處假銀餅五枚,獨行出校門,僱車至頤和園。步行至排雲軒西魚藻軒前,臨流獨立,盡紙菸一支,園丁曾見之,忽聞有落水聲,爭往援起,不及二分鐘已氣絕矣,時正巳正也。”可知,王國維的死,是一種主動的選擇,好像去赴一位老朋友的約會,十分平靜,一種視死如歸的平靜。

陳寅恪為什麼會感慨王國維先生不得不死?

王國維

王國維之死,傳言四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算郭沫若謂王之死:被羅振玉逼債而慘死。他認為:“王先生將清華月薪三百元還不夠付羅的息錢。”

實際上,該“說法”純屬捕風捉影。我們可以假設按照當時每月每元三分高利貸計算,三百元息可借一萬元,王國維要做什麼事而使用到這筆鉅款呢?雖然羅振玉與王氏晚年決裂,但正如葉嘉瑩教授所說是出於誤會。

羅振玉怎麼會逼死王王國維呢?要知道,羅對王一向很尊重,不論在文字上和與人言談之中都如此,王對羅亦復如是,兩人的友誼互相輝映。

王國維出生於浙江省海寧州城一個書香世家,其父王乃譽,是宋安化郡王三十二世裔孫。王乃譽攻書畫、篆刻、詩古文辭,博涉多才,著有遊目錄八卷,古錢考一卷及其他文稿,題畫詩、畫粕等數卷。四歲時,王國維母親凌夫人去世,他和姐姐蘊玉跟著叔祖母生活,而他的讀書生活,主要受到其父王乃譽的影響。七歲起,他先後入鄰塾從師潘紫貴(綬昌)及陳壽田先生就讀,接受過塾師的啟蒙教育,並在父親王乃譽的指導下博覽群書。1892年7月,十六歲的王國維參加海寧州歲試,以第二十一名中秀才。與陳守謙、葉宜春、諸嘉猷被譽為“海寧四才子”。儘管揹著才子之名,王國維卻兩次鄉試均不中。當然,這和他沒有將主要精力用在應試上,而是對史學、校勘、考據之學及新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忙於博覽群書有關。

1894年甲午戰爭後,數以萬計的西方文化科學輸入中國,王國維接觸到新文化與新思想,對新學十分感興趣。儘管因家貧而不能沒有資金外出遊學,但是他仍關心時事,研讀外洋政書和《盛世危言》、《時務報》、《格致彙編》等。

1898年,王國維受一同鄉邀請,前往上海《時務報》報社工作,偶然進到羅振玉創辦的“東文學社”學習。據說當年羅振玉到學生宿舍檢查時,無意中發現王國維寫的《詠史》詩,對其中的“千秋壯觀君知否,黑海東頭望大秦”二句十分讚賞,於是與王國維結交,兩人開始長達三十年的友誼。

由於羅振玉十分賞識王國維的才學,在經濟上對家庭並不富裕的王國維十分慷慨,於1901年資助他赴日留學,歸國後任職清政府學部,期間完成了文學批評著作《人間詞話》,這是他學習西洋美學思想後,以新視野對中國舊文學作出的評論,影響了整個中國文藝界;1911年,又攜他流亡日本,墊上了其間的大部分開支。除經濟“援助”外,還有其它如辦學研究等,羅振玉都邀請王國維,像他的敦煌學、甲骨學研究都是在羅的引導下才進入的;再如伯希和將其在敦煌掠奪的文物殘卷運到北京時,他只告訴羅振玉,羅假如不把王國維帶去看這些殘卷,王如何進行敦煌學的研究呢?可見,二人的關係不同一般,後來羅振玉還將三女羅曼華嫁王國維長子王潛明呢。很難讓人相信,羅振玉會為了一點債務去逼迫王國維自殺。即使有人一步造謠:《殷虛書契考釋》是羅振玉剽竊王國維,而署其名發表的。連魯迅、郭沫若也持此種觀點。直到1951年,陳夢家找到了羅振玉的手稿才揭開真相。此次,又由“抄襲事件”聯想到王國維的自沉,將王的自沉歸咎於羅振玉。說句實在話,迫害一代國學大師,恐怕羅振玉還是難以做到的。

那麼,人們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懷疑”羅振玉呢?主要還是因為羅振玉除了學者身份,還有商人的頭銜,還與日本軍閥、浪人以及黑龍會勾結,謀圖幫助溥儀復辟,漢奸無疑了。

陳寅恪為什麼會感慨王國維先生不得不死?

不過,即便如此,我們再來看一下王國維在清華大學任國學院導師的收入,據說月薪五百銀元,且還有額外不菲的稿費收入,如桐鄉徐青原請王國維為自己撰寫一篇印譜序,開價二百銀元。要知道,當時北京的物價也不算高,大米每石僅兩三塊銀元,按此計算,王國維也算得上中產階級的了。按照這種經濟收入,還是可以應付羅振玉的債務的,不至於被他逼到自殺的境地。其實,當時王國維家裡還僱有男、女傭人各一名,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哪來的錢僱傭人?

可見,羅振玉逼債(迫)而導致王國維的自沉,證據都是不充分的,是不可信的。到如今,該觀點更是已漸為世人所拋棄。

由於王國維自沉時,留下遺書一封,寫道:“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我死後,當草草棺殮,即行藁葬於清華園塋地。汝等不能南歸,亦可暫於城內居住。汝兄亦不必奔喪,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門故也。書籍可託陳、吳二先生處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致不能南歸。我雖無財產分文遺汝等,然苟能謹慎勤儉,亦不至餓死也。五月初二日,父字。”遺書封面有“送西院十八號王貞明先生收”等字樣。

於是,很多學者專家提出了“殉清說”、“殉獨立自由之意志說”、“以身殉學術說”、“以身殉文化說”等。

對於王國維的去世,我們來看一下同是國學大師陳寅恪的反應。

對於王國維自沉之因,一開始時陳寅恪在輓詩中寫道:“敢將私誼哭斯人,文化神州喪一身。越甲未應公獨恥,湘累寧與俗同塵。吾儕所學關天意,並世相知妒道真。贏得大清乾淨水,年年嗚咽說靈均。”這裡陳寅恪把王國維比喻成屈原,即確定王國維是殉清而自沉的。

不過,陳、王二人常常晤談切磋,即在王自殺前的一二十天中,據《吳宓日記》載,五月十二日“王靜庵先生偕陳寅恪來”,五月二十六日“上午訪寅恪,晤靜庵先生”,可見王與陳、吳二氏的關係不一般。

陳寅恪為什麼會感慨王國維先生不得不死?

於是,經過全面考慮,將以上這些說法概括昇華後,陳寅恪在《王靜安先生遺書序》裡寫道:“世之人大抵能稱道其學,獨於其平生之志事,頗多不能解,因而有是非之論。寅恪以為古今中外志士仁人,往往憔悴憂傷,繼之以死,其所傷之事,所死之故,不止局於一時間一地域而已,蓋別有超越時間地域之理性存焉。而此超越時間地域之理性,必非其同時間地域之眾人所能共喻。然則先生之志事多為世人所不解,因而有是非論者,又何足怪耶!”

在《海寧王靜安先生紀念碑》裡,陳寅恪乾脆直接說:“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於俗諦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揚。思想而自由,毋寧死耳!斯古今仁聖所同殉之精義,豈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見其獨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論於一人之思想,一姓之興亡。”著重從王國維一生追求真理的學術良心出發,認為王是為維護與發揚中國數千年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自沉,人亡而精神不死。

對於王國維遺信裡“經此世變,義無再辱”,陳寅恪認為:“凡一種文化價值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痛苦,其表現此文化之程序愈宏,則其所愛之苦痛亦愈甚。”繼而,陳寅恪先生指出:吾中國文化之定義,具於《白虎通》三綱六紀之說,其意義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和希臘柏拉圖所謂Idea者異曲同工,因此王國維所殉之道,與所成之仁,均為抽象理想之通性,而非具體之一人一事。同時,他還感慨:近數十年來,自道光開始迄乎今日,社會經濟之制度因為外族侵迫的原因,導致劇烈的變遷;因而綱紀之說無所依憑,今日乃是赤縣神州值數千年未有之巨劫奇變,劫盡變窮,因而王國維這樣為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必然會與之共命而同盡,王國維先生所以不得不死。

可見,陳寅恪認為王國維是“以身殉文化說”的說法還是有道理的。1980年,加拿大女學者葉嘉瑩提出和“殉文化說”相似的“總崩潰說”。葉嘉瑩認為,王國維之死,“實在是當時自以為已經來臨的中華民族文化的總崩潰”。兩說無大差別或可將“總崩潰說”視為“殉文化說”的另一種表述方式。

實際上,王國維的死很複雜。不僅有外因還有內因,既有遠慮也有近憂,既有時代文化的因素也有他個人性格的因素……將這些綜合考慮,基本可以知道王國維自沉之因了。

1926年,王國維長子王譖明不幸病逝。同年,因撫卹金及婆媳“誤會”(王國維語),與好友兼親家羅振玉鬧翻。

而王國維天性憂鬱。在《靜安文集續編·自序》裡,他說:(自己)“體質羸弱,性復憂鬱,人生之問題日往復於吾前。自是始決定從事於哲學。”他一生深受叔本華悲觀主義哲學影響:人生即慾望和痛苦。1925年,王國維受聘清華大學研究院導師,據說經過很有意思。當時,清華國學院的主任吳宓帶著曹雲祥親自寫的聘書去請王國維。在登門之前,他對王國維這位晚清遺老的習性、思想作過一番研究。到了王國維住所後,吳宓二話沒說,“撲通”一下子趴在地下,先行三叩首大禮,然後起身落座,再慢慢說起聘請之事。這一舉動讓王國維深受感動,當場答應。吳宓後來在日記寫道:“王先生事後語人,彼以為來者必系西服革履,握手對坐之少年。至是乃知不同,乃決就聘。”

晚年的喪子之痛,讓原本就極度敏感與內向的王國維更加無奈。他憎惡享樂、拜金,厭棄惡濁之世,欲擺脫名利束縛,追求精神之自由,無奈生活之痛苦無法解脫……各種因素累積疊加,終於擊垮了王國維的精神世界。

陳寅恪為什麼會感慨王國維先生不得不死?

陳寅恪故居

曾為王國維寫過兩句詩:“一死從容殉大倫,千秋悵望悲遺志。”其實他自己何嘗不是如此。晚年的他準備歸隱田園,避居廣州。王國維自沉,陳寅恪自隱,卻殊途同歸,均在為傳統文化殉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