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車企第一院士落空!王傳福未進入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次輪評審 | 經觀汽車

2019年進入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的汽車人士包括比亞迪王傳福、清華大學李克強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徐向陽,進入次輪評審名單的只有清華大學李克強教授。

民營車企第一院士落空!王傳福未進入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次輪評審 | 經觀汽車

文丨幹群芳

中國民營車企誕生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希望暫時落空。6月6日,中國工程院官網顯示,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未出現在中國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選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名單中。而在今年4月30日公佈的2019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中,王傳福出現在工程管理學部的名單中,專業為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管理。

據瞭解,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每兩年(奇數年)進行一次,包括提名、確定候選人、院士評審和選舉等多個流程。根據中國工程院發佈的消息,2019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共有531位,而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共有222位。根據相關規定,2019年最終增選總名額將不超過80名。

《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對院士的標準和條件進行了明確,首要條件是在工程科學技術方面做出重大的、創造性的成就和貢獻。除了在某工程科技領域有重大發明創造和取得重要研究成果之外,在工程管理領域作出重大貢獻的候選人也可當選。

工程管理領域的重大貢獻主要是指:在重大工程建設、重大技術創新、重大裝備與新型產品製造、重大工程與新興產業戰略研究等領域,具體組織並參與工程項目的實踐,創造性地發揮管理科學的作用,取得同行公認的重大成就;或在工程管理理論上有重大建樹,並通過實踐取得具體業績。

對工程管理領域的貢獻,被看作王傳福成功入選2019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的背景之一。除此之外,提名王傳福候選院士的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在今年年初發布文件稱,要“特別關注在企業、特別是基層和民營企業技術創新中做出重大成就和貢獻的工程科技專家”。在目前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出自民營企業的並不多。

公開資料顯示,王傳福1987年畢業於中南工業大學(現中南大學)冶金物理化學專業,而後進入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攻讀碩士,畢業後留院工作。1995年,王傳福看好中國電池產業的機會,辭職南下創建比亞迪科技有限公司。有著“技術狂人”之稱的王傳福帶領團隊克服了技術、資金等多種困難,在2008年將比亞迪打造成全球最大的充電電池製造商。

2003年王傳福進入汽車這一全新業務,並在初期就確立了電動車戰略路線。作為一名技術型企業家,王傳福帶領比亞迪佈局電池、電機、電控領域,並通過自主研發取得了多項技術突破。如今,比亞迪在新能源整車以及動力電池領域,均成為全球領先企業。儘管王傳福在成為企業家之後,自身投入到技術研究中的精力有所減少,但從比亞迪取得的成就來看,其在工程管理領域的貢獻不容忽視。

如果王傳福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那麼他將成為民營車企中獲得中國工程院院士身份的第一人。此前,中國一汽集團總工程師李駿成功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如果將範圍從車企擴大到整個汽車圈,那麼歷年來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的還包括歐陽明高、孫逢春、吳鋒等聚焦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專家。

而今年除了王傳福之外,進入2019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的汽車人士還包括清華大學的李克強教授,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徐向陽教授,兩者均位列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名單,所屬專業分別為車輛設計與製造以及機械電子工程。其中,清華大學李克強教授任職智能網聯汽車與交通研究中心主任,徐向陽教授從事多年自動變速器研究,被譽為“中國8AT變速器第一人”。而在今日公佈的2019年院士增選進入第二輪評審候選人名單中,入圍的只有清華大學的李克強教授。

業界認為,王傳福如果成功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將有望帶動中國車企的研發投入,並有助於建立更加合理的產業政策,尤其是在國家著力發展的新能源汽車領域。據瞭解,中國工程院是中國工程科學技術界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組織院士開展戰略諮詢研究、為國家決策提供支撐服務,是中國工程院的主要職能和中心工作之一。

民營車企第一院士落空!王傳福未進入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次輪評審 | 經觀汽車民營車企第一院士落空!王傳福未進入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次輪評審 | 經觀汽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