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經濟學家給你的5點人生建議

一個經濟學家給你的5點人生建議

做財富的朋友:

讓投資的邏輯改變你的人生

投資是個技術活,事後諸葛亮只需要一句話,但在事前做出正確的選擇卻需要千百次的學習、思考和分析。

如果沒有專業的知識和經驗,我們就沒有獨立的判斷,就一定會隨波逐流、後知後覺。

我們之所以會對樂視充滿信心,因為很多業內人士一致認為樂視是一家好公司,千億市值可以實現。

我們明白比特幣價值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因為我們不是自己發現的比特幣,而是通過媒體瞭解到的,屆時比特幣的價格可能已經 1 萬美元,買進去就是接盤俠。

如果擁有專業的知識和經驗,有能力做出獨立的判斷,情況就會完全不一樣。


我們不會相信很多人對樂視的追捧,因為只要扒開它的財務報表,就會發現這是一個透支過多的公司,風險遠遠大於收益,繞道而行是最好的選擇。

我們也一定會更早發現比特幣的投資機會, 因為我們的投資邏輯不是來自媒體,而是來自投資圈對區塊鏈技術的認可,即便沒有及時發現比特幣,我們也一定可以順藤摸瓜分析出區塊鏈在 A 股市場的投資機會。

那麼如何才能做出最優的投資判斷?唯一的方法是持續不斷地學習。

著名的投資人徐小平老師發表了他對區塊鏈技術的專業解讀,為什麼他能看到我們看不到的東西?

因為他一直在學習,徐老師為了學習區塊鏈,經常徹夜跟區塊鏈的專家交流,所以他的成功絕非偶然。

一個經濟學家給你的5點人生建議


講這個故事就是告訴大家,真正的投資是一件專業的技術活,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和積累。

過去我們只需要簡單的理財,投資是少數人的奢侈品,但在這個充斥著財富焦慮和風險的時代,每個人都需要通過持續不斷的學習建立專業的投資觀。

第一,過去資產單一,可以選擇的種類不多,現在資產有上萬種,每個人都需要專業化的資產配置,這是投資的第一個意義。

過去的理財非常簡單,一是銀行的理財產品,獲得固定收益;二是投資大城市的房地產;三是風險偏好較高的股票投資,總的來說可選擇的資產不多,也不需要多元化的資產配置。

但現在不一樣了,量化基金、P2 P、海外保險、比特幣、藝術品,資產各式各樣,選擇越來越多,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必須依靠專業的投資方法,自上而下從整個資產市場出發,按照風險收益比價去選擇性價比最高的資產組合,而不是隻關注某一個資產不動。

一個經濟學家給你的5點人生建議


第二,過去有很多資產穩賺不賠,沒有任何風險,收益還很高,現在沒有這種輕鬆收益的機會了,風險無處不在,每個人都需要更專業的風險控制,這是投資的第二個意義。

十年前,學習專業投資的必要性不強,因為低風險高收益的機會有很多,比如房地產投資。

但現在情況有所不同、信託產品出現違約、股票出現爆倉、理財不允許保本等等,導致連本帶利都丟掉的風險加大,這幾年我們身邊這樣的案例越來越多。

打個比方,過去我們的財富一直在平坦寬闊的高速公路上行駛,現在突然進入崎嶇不平、佈滿荊棘的山路,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學會專業的駕駛技術,利用專業的交通工具。

我們正處於一個財富大變革的時代,大到企業財團,小到我們個人,每個人都在為財富的劇烈變化而焦慮。

越是變化,越需要不斷地學習,以此來建立專業的投資邏輯,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享受投資的價值,做財富的朋友。

一個經濟學家給你的5點人生建議

做人性的敵人:

投資是一場戰勝自己的修行


說起投資,我們聯想到的第一目標是什麼?

大部分人的答案可能是財富、賺錢,但對我而言,投資更像是一場人生的修行,第一目標不是財富,而是追求一個更好的自己。

有人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投資大師都很長壽。

連續 68 年沒有虧損的羅伊·紐伯格活到 107 歲;價值投資理念的首創者菲利普·凱睿活到 101 歲;還活躍在人們視線當中的巴菲特已經 88 歲;他的合夥人查理·芒格已經94 歲,他們還經常發表一些精彩的觀點。

投資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為什麼這些大師如此長壽而又充滿活力?

這不是偶然現象,從表面上看,投資給了他們財富,讓他們有機會去享受最好的生活,但這並不是關鍵,投資本質上是一種不斷突破自我、提升自我的修行,他們通過數十年的投資把自己歷練成了最優秀的人生管理者。

對我們來說,只要認真地修行,也有同樣的機會。

希望大家不僅要學習投資的邏輯,更要從投資中學習如何分析現實,如何建立邏輯,進而管理好自己的人生,這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

一個經濟學家給你的5點人生建議


第一,從投資中學會獨立思考。

巴菲特說:“假如你有大量的內部消息,一年之內你就會不名一文。”

什麼意思呢,就是如果我們總是依賴內部消息,而不去獨立思考,早晚會全部虧損。

不管是投資還是生活,就像開車一樣,教練教給我們的是駕駛技術,最後開車的只能是我們自己。

第二,從投資中學會控制風險。

投資的核心技術不是追求收益,而是如何控制風險,成功的投資者一定是優秀的風險管理者。

風險管理的核心有兩個方面:一是在事前留好安全邊際,二是在事後及時止損。

羅伊·紐伯格為什麼能連續 68 年不虧損?就是因為他在投資中嚴格執行 10 % 的止損原則,這讓他成功避開了歷次股災,包括 1929 年的大股災。

第三,從投資中學會把握機會。

查理·芒格說過:“如果你從我們的投資決策裡剔除掉最好的那 15 個,我們的表現其實非常一般。”

翻開大師們的投資歷史,可以發現他們並不是百發百中,甚至大部分投資都很一般,但他們共同的特點是把握住了幾個關鍵機會,一戰成名。

在生活中也是一樣,20 % 的選擇會決定你 80 % 的人生,一定要在關鍵時刻抓住機會,一鼓作氣。

有時候這種選擇很痛苦,比如十年前借錢投資北京房地產的人,但事後證明,這些關鍵的選擇改變了他們的一生。


一個經濟學家給你的5點人生建議



第四,從投資中學會處變不驚。

投資本質上是和財富打交道,這個過程必然充滿誘惑。

但經濟學告訴我們,高收益一定伴隨著高風險,誘惑越大,風險越高。巴菲特的啟蒙老師本傑明·格雷厄姆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牛市是普通投資者虧損的主要原因。”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每當牛市的時候,很多投資者都禁不住誘惑,盲目追漲,最後無法及時止損。不管投資還是生活,都要學會處變不驚,對誘惑說“不”。

第五,從投資中學會堅持和耐心。

投資免不了波動和風險,因此最考驗投資者的耐心和毅力。

巴菲特很早就開始賺錢,但他 99 % 的財富來源於 50 歲以後,中間也經歷過很多像樂購這樣失敗的投資案例,但他始終沒有放棄,80 多歲了還在不斷地學習。

希望大家在學習投資的同時,也逐步培養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第六,從投資中學會自我修復。

美國對衝基金教父達里歐說,我們要做一個“專業的犯錯者”。

每個人都會犯錯,但什麼叫專業呢?就是能不斷地從錯誤中反思,保證不犯同樣的錯誤。

投資世界最公平的地方在於如果你選擇對了,可以獲得收益,但如果選擇錯了,一定會受到損失,這其實是一種市場化的糾錯機制,可以讓我們更有效地學會修正自己的錯誤。

總而言之,本書不只是一本投資指南,更是一堂人生的修行指南, 希望大家能從中學到一套方法論和一種思考的能力,這不僅關係到財富,更關係到人生。

巴菲特曾說過,除了結婚證,他最成功的投資就是買了《聰明的投資者》這本書。

一個經濟學家給你的5點人生建議

做時間的愛人:

耐心是投資世界的第一原則


投資最重要的是什麼?答案不是專業知識,也不是聰明才智,而是耐心。投資就是一場博弈,收益最後永遠屬於有耐心的人。

以股票市場為例,2002 年到 2017 年間,1002 只公募權益類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是 11 %,但很多普通基金參與者的年化收益率只有 5 %,股市中的廣大散戶多數也是一賺二平七虧損。

投資者,一年五倍者如過江之鯽,而五年一倍者卻寥寥無幾。

機會都是需要用耐心等待的。

比如著名的索羅斯,他在 1987 年英國加入“蛇形浮動體系”後就意識到了其中存在的問題,但直到 1992年才進行狙擊;巴菲特很早就關注可口可樂,但直到 1988 年郭思達停止擴張,重塑可口可樂品牌價值時才開始投資。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順其而然才能水到渠成。

一個經濟學家給你的5點人生建議


到底是什麼因素削弱了我們的耐心?通過和很多投資者的接觸, 我發現主要有幾個原因:

● 從眾心理。

這是人性的一大弱點,大家總喜歡跟別人比較,投資世界中也是如此。

我們不賺錢,但總有人賺錢,而很多人見他人一直正收益,就模仿跟隨,東動一下,西動一下,逐漸喪失了自己的初心和投資框架。

而投資中任何完備的系統都有其適用性,很有可能在很長時間內你的投資系統沒有收益,但一旦你改變,之前的投資模式卻開始贏利了。

比如 2017 年比特幣兩萬美元之後,很多人沉迷於從 1 到1 億的神話,跟風投資,但結果“買在了山頂上”。

一個經濟學家給你的5點人生建議


● 資金壓力。

國內的投資機構很多時候會面臨資金端的壓力,如果客戶出於自身原因需要贖回資金,投資機構就不得不賣出資產回收資金,這個時候自然也有人無法保持耐心。

對個人投資者來說,雖然不存在贖回的問題,但很多人過度投資,要麼傾囊而出,要麼是借錢投資,這個時候他們對虧損的容忍度就會很低,一有波動就會著急賣出。

成熟的價值投資者之所以能保持耐心,是因為他們的資金足夠穩定,能夠承擔損失,自然不慌不亂。

從這個角度來說,耐心不光是一種性格,更是一種能力,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去培養。首先快就是慢,慢就是快。

很多投資者其實很聰明,也很善於學習,但真正投資成功的並不多,其中一大原因就是過於聰明,一味求快。投資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

我們回顧一下一些基金投資者的排名就會發現很多基金經理短期業績非常突出,甚至能創造出最高收益,但將時間拉長到幾年的期限看,他們的業績就逐漸落後了,這類投資者最終會被市場淘汰。

耐心沉穩的投資者反而受到了市場的青睞。

其次,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輕易用槓桿資金去跟風一些高風險資產,尤其是股票。一旦有了槓桿資金,投資者就很難對波動保持耐心。

巴菲特曾說:“近乎懶惰的沉穩一直是我們投資風格的基石。”太過聰明有時候並不是好事,做一個耐心的老實人可能更容易獲得成功。

一個經濟學家給你的5點人生建議

做更好的自己:

最好的投資其實是投資自己

投資就像一場財富的旅行,本書描繪了一張地圖,各類資產的路徑以及各種存在的風險都已標註,接下來就需要大家進行自我判斷, 誰也不能代替你做出選擇。

從這個意義上說,投資不是一場輕鬆的旅行,而是一場充滿挑戰的修行。成功的投資永遠不是教出來的,而是自己學出來的,學習本身就是對自己的一種投資。

對於中國的投資者來說,沒有一個時代比今天更需要投資自己。

過去 30 年的改革開放進程中,很多人看上去投資很成功,但事實上大部分是時代的贈予,並不是他們自己爭取的。

就像海爾集團 CEO(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曾說的,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

過去在中國賺錢主要靠的不是個人的專業知識,而是敏銳的嗅覺, 及時站到風口上。因為那時候中國經濟還處於從 0 到 1 的階段,人口、制度、資源各類紅利剛剛開始釋放。


一個經濟學家給你的5點人生建議


比如,許多 70 後、80 後投資房地產都獲得了不錯的收益,甚至實現了財務自由,因為他們畢業或者成家立業時剛好遇到了房價上漲的最後一班車,而大部分 90 後就買不起房了,因為房價漲的時候他們還在上學,等到畢業房價已經是“天價”。

又比如很多 90 後通過投資比特幣實現了財務自由,這也是三五年的一個窗口期,如果你提前發現了比特幣這個風口,即便沒有多少資本,也沒有多少對比特幣的深入理解,仍然可以獲得豐厚的收益,但如果你是 2017 年才發現,再怎麼深入研究也很難獲得超額收益。

所以,過去的投資呈現出明顯的投機性特徵,趕上風口就會非常容易獲得收益,錯過風口就會變得非常難,甚至成為接盤俠。

本質上是由於過去經濟和市場體系發展處於初級階段,市場上存在大量信息不對稱和套利的機會,所以四處投機比耐心投資的性價比要更高。

一個經濟學家給你的5點人生建議


但現在時代已經截然不同了。

第一,人口和資源紅利的高峰都過去了,買房賺個十倍這種簡單的投資方式已經行不通了。

第二,改革開放已經 40 週年,大部分明顯的制度漏洞已經改掉,很難通過鑽制度的空子去賺錢。

第三,貨幣大寬鬆時代結束,貨幣政策迴歸穩健中性, 過去各類資產泡沫化的盛況不會再出現了。

第四,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信息的交互越來越方便,信息不對稱的套利空間大幅縮小。

第五,各領域的監管體系已經基本建立,類似 P2P 等違法投資收益的方式也行不通了。

一個經濟學家給你的5點人生建議


這種背景下,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不管是哪個賽道,超額收益的機會都會越來越少,賺快錢、賺大錢的概率會大大降低。

如果我們還抱著過去那種不切實際的賺快錢、賺大錢的思維,那結果往往是不僅無法獲得收益,還有可能扭曲心態,掉進無處不在的投資陷阱。

下一個房地產或者下一個比特幣在哪?這是典型的投機思維,而這在這個時代是不可能了。

未來成功的投資沒有捷徑可以走,只能比別人更努力地學習專業的知識、有專業的視角,才有可能發現投資的機會,規避投資的風險。

如果說非要有下一個最值得投資的風口,那只有一個:就是自己。投資自己,讓自己收穫擁有更多的知識和技能,這將是未來投資世界中唯一的生存法則。

來源:行動派DreamList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