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著力打造“一帶一路”交匯點核心區

投資 經濟 農業 韓國 中國經濟時報 2017-05-17
江蘇著力打造“一帶一路”交匯點核心區

沈和

連雲港市是我國“一帶一路”戰略重要節點城市,也是江蘇省委、省政府確定的推進“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的核心區,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起步較早,各項工作推進較快。

2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並與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共同見證連雲港市與哈國鐵簽訂共建中哈物流基地項目合作協議。2014年5月,中哈兩國元首在上海通過視頻共同見證中哈(連雲港)物流基地項目一期工程啟用儀式。近3年多來,連雲港市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倡議,緊緊圍繞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資金流通和民心相通的總體要求,發揮區位和資源優勢,以港口為龍頭、產業為支撐、城市為載體,著力打造“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的核心區,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顯著成績。

著力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體系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國際合作的重要基礎。一是打造“一體兩翼”組合大港。建成30萬噸級深水航道,積極推進二期工程建設,建成散糧筒倉改擴建主體工程,煉化一體化倉儲配套、LNG接收站等重點一批工程加快實施。新開地中海美西、韓國蔚山、東南亞等7條航線,全年靠泊30萬噸級以上船舶29艘,創下8條開普船同時在泊作業記錄。2016年,完成港口吞吐量2.2億噸,集裝箱運量470萬標箱。

二是完善集疏運體系。加快推進連徐高鐵、連鹽、連青、連鎮鐵路建設,加快建設港區、物流園區專用線,積極推進新機場建設。口岸大通關建設步伐加快。穩步推進中韓陸海聯運試點,建立口岸安全聯合防控機制,海關公共信息平臺建成投用。陸橋運輸物流通道更加便捷高效,形成經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喀什3條國際過境通道,開行至鄭州等15條鐵路集裝箱班列,佈設9個內陸“無水港”,長江、京杭運河的海河聯運體系基本建成。推進多式聯運信息化建設,連雲港成為全國首個與鐵路實現全面數據交換的地方港口。

三是擴大國際班列運營版圖。連新歐班列納入國家 《中歐班列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達到每月2班,新增德國海爾納、格魯吉亞波季港2個站點。中亞國際班列已覆蓋中亞五國主要站點,每週5列穩定運營,運行效益國內領先。

著力建設中哈合作物流基地

李克強總理2013年11月出席上合組織第12次總理峰會期間,提出中國願在新亞歐大陸橋東端的連雲港,為成員國提供物流、倉儲服務,支持建設中哈(連雲港)物流中轉基地和上海合作組織出海基地。目前,中哈合作基地一期場站累計進出貨物突破300萬噸,完成集裝箱運量14萬標箱。中哈合作基地二期鐵路裝卸場站、保稅倉庫、大宗散貨交易中心等項目正在積極推進。新增冷藏箱接卸、哈國過境小麥“集改散”等業務資質。今年2月5日,哈國首批糧食過境運輸順利抵達連雲港,標誌著中亞經我國至第三國的物流循環體系已經基本建成,中哈糧食過境安全大通道正式貫通。“霍爾果斯—東門”經濟特區合作進程加快,形成“一園三區”鏈式佈局,形成沿新亞歐大陸橋交通物流設施互聯互通的新格局。上合組織國際物流園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全面啟動內河港、公路港、保稅物流中心等重點基礎設施建設。總規模20億元的上合組織(連雲港)國際物流園發展基金已經正式運作,園區新增6家入園企業,新增註冊資本20.3億元。

著力改善營商環境

穩步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不斷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

一是推進簡政放權。圍繞“五張清單、一個平臺”改革架構,通過實施“三四五工程”,即削減審批事項、削減審批環節、削減審批收費,實行前置審批聯用、相關事項並聯審批、園區前置審批聯辦、項目竣工聯合驗收,推進政務服務的集約化、標準化、規範化、信息化、系統化建設,將市級行政審批事項數量壓縮到100項以內,一般項目基本建設審批時限控制在100個工作日以內,審批事項集中率達100%。

二是推進口岸改革。推動連雲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通關協作,抓好“信息互通、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和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口岸試點,健全與新亞歐大陸橋9省區及徐、淮、連、鹽、宿蘇北五市的口岸系統合作機制。強化電子口岸建設,將各相關管理部門業務納入口岸“單一窗口”。簡化進出境貨物通關、轉關和過境手續,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

三是推進外商投資體制改革。開展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制度試點。推進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外資企業合同、章程審批由前置改為後置,開展“直接登記制”試點。推動現代物流、跨境旅遊、金融、商貿等服務業領域擴大開放,降低或取消投資者資質、股比、經營範圍等准入限制,打造更加便利的外商投資環境。

四是推進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推進“先照後證”,推進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減輕企業負擔。完善市場監管的信息共享平臺,開展企業年報網上申報工作,強化對市場主體“寬進嚴管”,健全完善市場監管模式。

著力深化國際交流合作

積極拓展與上合組織成員國合作關係,加快建設新亞歐大陸橋安全走廊國際執法合作論壇永久會址及“一帶一路”國際執法安全培訓和研究中心。成功舉辦三屆“中國(連雲港)絲綢之路國際物流博覽會”,共建共享國際物流通道,為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提供了重要交流溝通平臺。加快推進與捷克的水晶產業合作,重點建設中捷水晶文化產業合作園。推動優勢產業對外合作,在日本舉辦中國連雲港東京醫藥企業合作論壇。正大天晴與美國強生公司簽訂2.5億美元醫藥技術海外授權合同。恆瑞醫藥與美國英賽特公司簽訂海外獨家研發銷售合同,金額達7.9億美元,成為我國企業向國外公司轉讓生物醫藥技術的最大單筆訂單。加快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提質擴容,“點點通”等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快速發展,成為全省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城市。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投資步伐加快,累計10家企業投資近1億美元。

著力推進產城融合發展

產業是城市發展基礎,城市是產業發展載體,建設重要節點城市必須推進產城融合。大力發展基礎性、基地型臨港工業,大型石化基地規劃環評獲得國家批覆,裝備製造、石化產業產值突破千億,百億級特色產業達到12個。新加坡益海嘉裡集團在連雲港建設千億級油化鹽化產業園。“三新一高”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快速發展,以國家新醫藥產業基地為載體,進一步做優做強化學原料藥與製劑、生物製藥、中成藥等優勢產業。高性能碳纖維複合材料建設加快。2016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突破2300億元,佔全市工業比重接近40%。“一帶一路”農業國際合作示範區建設穩步推進,進口澳洲肉牛屠宰基地開工建設,建成全國首家澳洲農產品展銷中心。突出規劃引領,開展連雲港城市總體規劃修編,高質量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明顯增強。積極拓展大陸橋沿線城市產業、旅遊、文化等領域合作,形成更大區域、更大範圍互聯互通,合作基地重要節點城市的綜合競爭力和影響力不斷擴大。

(作者系江蘇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