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經有人說,網貸行業,拉一根網線,搞幾臺電腦,搭一個系統、拉一隊人馬,平臺就可以熱火朝天運作了。這是對網貸創業徹底的誤解及解讀。建立了系統,組建了人馬,僅僅只是開端,其後橫亙在網貸老闆們前面的挑戰、壓力接踵而至:

1.網貸運營成本畸高

為了展示企業形象及實力,吸引借貸兩端客戶,網貸公司往往選擇在商務中心高檔寫字樓地段辦公,網貸平臺租金成本高;為提升團隊能力和實力,網貸公司需招聘契合行業需求的金融從業人員。金融人才,尤其是高端金融人才,薪資要求高,網貸平臺用人貴;為了吸引借貸兩端客戶,打響平臺名氣,許多網貸平臺投入大量廣告,進行大量網絡推廣、贊助活動等,燒錢拼人氣,網貸平臺營銷推廣成本畸高。

面對羞澀的錢囊,一些沒有“親爹”“乾爹”可拼的平臺陷入兩難境地,辦公場地將就,難以讓投資人群體信服,投資端發展受阻;團隊人員將就,無人可用,無可用之人,公司缺乏發展的能力與血液,不僅拉低公司員工對自身平臺的認同感,而且在關鍵崗位用人不當的情況下,甚至會嚴重阻礙、延緩公司的發展步伐。公司要發展,人才是根本,團隊人員將就,不僅影響平臺的現在,而且嚴重影響平臺未來的深耕細作、轉型升級、融資併購、IPO上市等;營銷推廣方面將就,在網貸行業蓬勃發展、競爭對手的增長日以倍計的今天,網貸“酒香還怕巷子深”,默默無聞、過於內向的平臺很容易被邊緣化,被網貸之潮拋棄。

2.網貸招人難、留人難

“招人容易,招到合適的人非常難”這似乎是一個放之任何行業而皆準的真理。在網貸行業,招到合適的人似乎更難。無經驗、無能力的人平臺挑,而有經驗、有能力的人卻挑平臺,如果平臺體量不夠大,名氣不夠響,很難吸引住經驗與能力並重的人才。此外,網貸公司留人難,作為新興行業,網貸以迅雷之勢迅速崛起,一時間,網貸人才嚴重缺乏,但凡在某個公司混了點網貸經驗的,在網貸人才市場便成了香餑餑,跳槽容易,跳槽後薪資翻番、職位提升一倍絕非難事,所以網貸行業人員流動較快,人才流失嚴重。

3.平臺粘性不夠,借貸兩端客戶容易流失

目前而言,大多數網貸平臺並未建立起良性的投融資客戶生態圈,平臺粘性不夠,借貸兩端客戶容易流失。在資本逐利的天性下,所謂客戶體驗、平臺穩健都是浮雲,一旦股市好、房市好或有其他更好的投資渠道,許多投資人便毫不猶豫的將資本從平臺抽離;一旦平臺降息,也有很多投資人從平臺抽離資本,去追逐可以獲得更高收益的網貸平臺;或者在投資人基於對平臺某個員工信任的基礎上而在平臺進行投資,一旦該員工離職,此類投資人便會第一時間撤離資本。除此之外,網貸行業的倒閉、跑路潮,更激化和加劇了網貸平臺資本的撤離速度。

4.平臺逾期、壞賬、剛性兌付之殤

網貸行業,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往往是過高的逾期壞賬率。在實體經濟不景氣、徵信體系建設不完善的情況下,許多平臺的逾期率、壞賬率畸高,在騎虎難下的情況下高負荷運行。在此種情況下,一旦資金流入不暢,資本撤離,導致資金鍊斷裂,許多平臺便有轟然倒下的危機。

5.借貸兩端難以協調,平臺左右兩難

對於網貸平臺,最理想的狀態便是出借端與借款端資金量能完全匹配。但往往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對於大多數中小型網貸平臺而言,借貸兩端資金匹配的問題很難解決。當平臺投資人投資需求旺盛、平臺資金充裕時,若缺乏足夠的借款項目支撐,導致資金閒置時間過長,則往往容易導致資金撤離,投資人流失。若盲目擴充借款項目,放鬆風控警惕,則潛在巨大的逾期、壞賬隱患;當平臺借款項目充裕,缺乏投資資金時,平臺活力不夠,借款項目遲遲不能滿標,導致平臺在借款端信譽喪失,容易導致平臺借款端萎縮、提供借款項目資源的合作方撤離。

6.更新換代太快,考驗平臺運營能力

互聯網金融,具有金融的屬性,也有互聯網的基因。互聯網講究的是速度、效率,產品快速創新、迭代。網貸行業,自2013年互聯網金融元年至今,各種產品創新層出不窮,資產證券化、股票配資、網貸與融資租賃結合、與保理結合、與贖樓交易結合、與供應鏈金融結合、與基金信託保險結合等創新與創造日新月異。如何快速突破固有侷限、打破原有知識經驗的束縛、順應市場,研發契合市場也契合平臺本身的產品,豐富產品類型、拓展合作渠道,是擺在網貸經營者眼前的一道考試難題,考驗平臺高管的眼界、認知及敏銳性,考驗平臺團隊的執行力協調力,考驗整個平臺的運營能力。許多中小型平臺,往往反應遲鈍、缺乏創新意識或創新能力、缺乏高效的執行力,侷限於原有的架構及單一的產品之中,固步自封,以致錯失良機,慢慢被市場拋棄。

創業不易,且行且珍惜。作為網貸行業的創業參與者、觀察者、研究者,撰寫此文,以期對網貸創業後來者有所提醒,對於已加入網貸創業大軍的經營者,雖然面臨諸多挑戰、壓力甚至焦慮,但不可否認,網貸行業充滿活力與魅力,創新創造層出不窮,可想象空間無限,機遇與挑戰並存。既然選擇了網貸創業,那麼只管風雨兼程,勇往直前,搏擊長空,捨我其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