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分析:一張表看清真假成長股的估值!

投資 興業銀行 國債 股票 跟我讀研報 2017-07-17

這幾天為男乒集體譁變閒扯過多,還拉黑/被拉黑了若干人,今天迴歸投資討論。

這段時間白馬奔騰,雖然在我看來已經有不少泡沫,但我無意鼓動大家退出狂歡,畢竟享受泡沫是我們作為股民最快樂的時光。不過考慮到很多所謂的價值投資者其實都是抄作業(不少人是跟我這麼說的),對一隻股票到底應該值多少錢,心理判斷有巨大的彈性,所以我拿出一張表,給大家一個機械的標準。

股市分析:一張表看清真假成長股的估值!

我使用了最簡化的假設,未來十年恆速增長,同時每年都能夠分配利潤的30%,貼現率也選擇了簡單且偏低的數字10%(意味著你覺得每年收益10%就感到滿意)。

第一行是除了分紅,每年賬面利潤無增長的情形,期末股價按每股收益/貼現率計算(一方面是很高的標準,DCF計算是假設每年賺到的錢都可以裝到自己口袋的,但也是很現實的標準,股民對股價是很寬容的,不太在意是賬面盈利還是可以裝到口袋裡的自由現金流),每年賬面利潤1塊錢,你如果按5.6倍市盈率買到,十年後按10倍市盈率賣出,差不多年複合收益率可以達到10%,如果有些公司是鐵公雞,不分紅,那麼表格很悲慘的告訴你,超過3.86買到都太貴了。

後面各行的含義以此類推。

對應到現實的股票,比如國投電力,可以假設它未來十年複合增長率5%,每年分紅30%,那麼10.6倍還是值的(考慮到實際增長率在5%-10%之間,公允PE不妨設定在10.6-15.4之間)。

而我現在重倉的興業銀行,我是假定它分紅後的長期增長可以達到10%(ROE>13%)左右,所以公允PE可取15.4(考慮到銀行股的週期性,10%的貼現有點不夠,但因為信用貨幣時代,M2沒有天花板,即十年後的成長性不會變為0,期末公允PE應該不止10倍,正負相抵,選擇上面的估值範圍也不過分),但現在股價對應的PE不過6倍左右,打了4折,應該是進入極度低估的範圍了(招行通過零售銀行的故事已經啟動了估值迴歸之旅,我相信下次興業也會找到一個故事來估值迴歸的)。

至於那些能夠假設年增長20%維持十年的高成長股,如果不分紅,28倍PE就不少了,30%分紅則可以放寬到33倍左右,再高就有點嚇人了(參見表格最底下一行)。

什麼?真正的高成長股是十數年如一日,年增長超過30%或者50%的?請原諒我孤陋寡聞,幾十年來,我一個都沒見過,不管是上市公司還是非上市公司(有些公司通過併購玩了成長遊戲,但是副作用也明顯,不是真成長)。

另外像長江電力、雙匯發展這類70%-90%的利潤都拿出來分紅,但每年業績增長很少的股票,各位可以按照上述思路,自己做個表格算一算,看看多少倍PE能夠讓你每年賺10%以上(我算過100%分紅0%增長大體需要9.6倍PE以下買到,十年後10倍PE賣出,才能夠有年化10%的收益,如果你能10倍PE買到,20倍PE賣出,算我沒說)。

細心的朋友可能還會提出異議,股息用10%貼現是不是太高了?現金是否應該用國債收益率或者5%來貼現?這個反正是假設,你可以自行選擇,我是考慮到分紅不如債券利息那麼有確定性,加上來股市投資總要比買債券胃口大一點,所以就統一用一個貼現率了。

最後還是慣例加一句聲明,數字表格就是一個腦保健操遊戲,不要當真,問我具體的股票我是搞不清楚的,只是在被癲狂的K線撩撥到心動過速的時候,經常玩玩這個遊戲可以讓自己平靜下來。(作者:歸隱林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