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3000一年時間存款8千到5萬,你也可以做到的!

投資 韓國 社會保險 軟件 考拉理財 2017-05-02

月薪3000一年時間存款8千到5萬,你也可以做到的!

大家好,我是考拉理財的小編——小考拉。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月薪3000一年時間存款8千到5萬”的勵志故事。下文主要是故事主人公對於2016奶奶自己在理財方面的一個總結和一些經驗。

一開始的存款目標

我的存款目標其實並沒有那麼地“高大上”,一開始我其實是為了存我汽車的首付。本人家在縣級市的鎮上,但工作在市裡,平日的話工作日睡單位宿舍,週末回家,回一次家的話單程差不多3個小時左右。原諒我享樂主義,夏天太熱,冬天太冷太黑,還得站著擠一個半小時左右的公交才能回家,這種生活差不多堅持了3年,有一段時間,我甚至不想回家,來回6、7個小時,有段時間讓我倍感疲憊。隨著小夥伴們一個個陸陸續續買車,我只能“望車興嘆”(因為家裡一向不是寵的教育方式,所以我想要的大多數東西,都要自己爭取,我自己當然也開不了口讓爸媽買)。

為了改善生活,多方考慮,還是打算自己買車,當然我並沒有那麼多錢,2016年1月底的時候,我的賬本上的資產是8165.55元,這還是發了年終獎的原因。結合我自己的收入做了一些計劃,一開始是以儘量省錢為計劃的,但是我工資真的很有限,一個月工資雜七雜八加上去,扣除社保之後拿到手以1月工資為例,只有2939.08元。就算我每個月只用800(可以自己燒飯,但是其他還有宿舍的水電網,到2016年12月底的時候算上預期的理財收入也只有差不多2200*11+8000+2000=34200左右。差不多在下半年的時候考慮買一輛7w以內的車子的首付。

月薪3000一年時間存款8千到5萬,你也可以做到的!

理財初入門

2015年的時候其實知道了P2P平臺,3個月的標,個人其實有點堅持不下來,然後收益對我來說有點不痛不癢(當初觀念整一小白),但是不得不說,這些對我的理財還是有幫助的,嘗試過可以作為一個經驗,失敗了我把它當作一次教訓。

後來慢慢在一些理財論壇做“潛水黨”,看一些比較適合新手的幹活類的操作方法等。先了解一些投資的渠道,然後開始看論壇的一些大神的帖子或是教程,然後自己再慢慢琢磨。這裡我建議一些新手,不要做伸手黨,自己學會尋找方法和分析,才會真的學到東西。“百度”等方法都是不錯的選擇,不要什麼都不知道就問啥,有的問題其實百度一下就都有了的。我覺得學習一種方法很重要。

1-4月是我學習理財知識最多的幾個月,擺脫純小白不是一個簡單的方法,只能慢慢地進行實踐,向小夥伴們學習交流。清楚各項風險後再進行投資,雖然不排除那會有一點小小的跟風,但是我一開始就是做好了什麼都沒有的準備的,我也不會把一些小夥伴們說的“有風險”當作耳邊風。我那時候清楚的就是:相對而言,風險和收益一般是成正比的。

現在已經不適合做的,那會我做了的事情

這個我清楚明白地說,請大家不要跟我學,因為我在這個我稱之為“進階”的階段,更大的收益是投了一些“自融”高風險的平臺。

其中一部分收益,是做一些平臺的羊毛,至於我選擇羊毛的標準:前70排名的大平臺,一個月期限以內,邀請有比較大的返現,年收益15%以上,做內部單。個人並不喜歡“某媽媽”這種推的平臺,很多返款都時間慢,而且爆雷的也不是沒有,我寧願少返10塊,但是隔天就給我返現那種。所以我做的大多是推手的內部單。至於如何找到一個有信譽的推手,個人覺得加的QQ群千萬不能是禁言群,然後先混一段時間,看看別人的聊天。然後不要什麼單子都做,推手賺的是推廣的分成,平臺跑了他基本不大會虧,虧的是投資的人,所以我建議新手一開始不要做這種,都不會看風險,還是安安分分先投好一個相對安全的平臺再說。

轉折

4月的時候父母不知道什麼原因,給我買車了(可能是看我老大不小了?或者小我3歲的表妹都買車了?或者別人輿論?)反正我不清楚,然後就開始了開起小車車的日子。但是我年初訂的計劃“輕而易舉”地達到了,我需要改變我的計劃,針對於一些方面有了算是比較深一點的瞭解,以及自己比較迫切的需求之後,給自己訂下的目標是1月底過年的時候,發完年終獎(年終獎其實不多的,就是7000左右),自己有5w元存款。

買車的時候的插曲就是:有錢就是大爺,我不能選擇我本來看中的車型。所以我的目標還是繼續存錢,聯想到以後房子的事情,打算2年存個首付買小的單身公寓,自己可以完全做主的那種(後來發生的事情也真的證實了我自己的打算是正確的,其實我還蠻慶幸)。

月薪3000一年時間存款8千到5萬,你也可以做到的!

變化

差不多6月的時候小夥伴約我出國旅遊,一開始計劃是6人-8人左右出行的,目標是菲律賓。自己其實蠻不會拒絕別人的,然後也想出去溜溜,就同意了(這對我的計劃的實施其實造成了蠻大的影響的)。反正7月底一趟8天的旅遊旅遊下來,差不多花了1w左右,感覺自己有點內傷了→_→...不過心裡還是有點滿足的,因為相對於2015年去韓國透支而言,這次去菲律賓我是帶著存款去的。同時自由行,也堅定了我之後要學英語的打算。

回來看見存款少了,怎麼辦,自己的年度計劃難道就泡湯了嗎?我做了一件比較激進的事情,加大了我XYK的投資,增加了小部分的高風險,同時用XYK的辦法TX做了一些我看來在自己風險範圍的平臺的返現。然後差不多在9月左右的時候差不多把旅遊的錢給補回來了。

插曲

8月的時候監管政策出來了,倒了一些,所以看平臺風險真的很重要,切記不要盲目跟風。9月底10月初覺得差不多可以收手了,果斷撤出了一些較高風險的平臺(這方面雖然我控制力也不是很好,但是我知道見好就收,已經達到自己的收益了,就慢慢退出,然後刪除了手機裡的軟件)。

機遇

10月的時候差不多隻做了一些之前自己查好資料,備註過的,上排名的,還算安全的平臺的返現,收益開始下降,我琢磨著尋找新的賺錢的方法。然後就看中了XYK的一些活動,嘗試著開始慢慢做起來。

其實之前就看見有人在說這個,一來是自己懶癌犯了,二來可能還覺得這個很麻煩,就一直拖著,幸好10月的時候活動還有,就嘗試著試試稅,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慢慢開始了我的申卡之路(這個我之後會寫專門的帖子說的,有興趣的可以關注一下)。

11月的時候正逢雙十一,各大銀行都是有一些活動的,自己也參加了一些,然後海淘的活動也參加了一些,雜七雜八做下來,竟然也差不多有了2000多的收益。頓時感覺好像失去了一個億...積沙成塔,滴水穿石,有時候點滴積累也是很重要的。

12月的時候差不多XYK的活動讓我收入3000塊左右,而且相對於一些平臺而言也比較安全一點,慢慢地自己好像找到了2017年的一部分的方向,當然這個領域自己還需要深化學習。但是對我來說動力還是蠻足的。

總結

雖然有時候計劃趕不上變化,但是如何調節好自己的節奏,我認為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2016年度的理財之路上學到的東西,讓我有了很大的成長,看待問題時也更為理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