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底應該學習什麼樣的知識來構建自己的思維模型'

"
1 我們生活在一個知識和信息過量的時代

你是這樣的嗎?

每天睜開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看一看有什麼最新動態,無論是新聞還是朋友圈,總是要先刷一遍各種社交工具。

早飯後上班的路上,只要你願意欣賞,到處都是廣告信息,公交車、戶外LED大屏、燈箱、公交站牌、樓宇、地鐵等各種媒體信息。

白天到公司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瀏覽一下網頁、郵件等信息。

即使中午吃飯的時候你還是抽空瀏覽一下社交媒體,生怕錯過什麼新鮮事或是朋友動態。

下班的路上,你也在公交車、地鐵裡做著低頭族,瀏覽著各種信息。

晚飯後直到睡覺前的一大段時間,要麼是電視媒體,當然更多的是在網絡的天地裡遨遊,也許是視頻,也許是文字,也許是聲音。

總之,直到閉上眼的前一秒,你放下了手機,你終於不再被信息騷擾了。

你相信嗎?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過量的環境中。

有專家團隊進行過專門研究,人每天平均要接觸到5萬多條信息,我們每天接受的信息量相當於174份報紙。這還是前兩年的數據,現在應該更多。

信息過量並不是什麼好事,對我們的生活、工作和人際關係會產生負面影響。不僅會給我們帶來壓力,對信息的接收和辨別也帶來了困難。更重要的是,每天大量的信息充斥在大腦裡的每個角落,你都沒有時間去思考了,總是被龐雜無序的信息牽著走。

信息和知識都在以指數級增長,這是一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

你知道嗎?

人類科學知識的增長速度完全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英國技術預測專家詹姆斯的測算結果表明:“人類的知識在19世紀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紀初是每10年增加一倍,而近10年則為每3年增加一倍”。 據統計,近30年來,人類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比過去2000年的總和還要多。

事實證明,世界知識的增長速度已經遠遠超越每個人的學習速度。

2 有限的人生與無限的知識

這兩年大家有沒有覺得學習的人越來越多了,學習的平臺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愛學習,想成長成為我們每個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

但是我們發現一個矛盾:知識總量越來越大,增長速度越來越快,而我們的時間卻是有限的。

相比浩瀚的知識海洋,我們即使一輩子不吃不喝不睡覺,全部用來學習,也無法窮盡所有的知識。

即使在某一個領域,知識量也是非常巨大的。

這時我們不禁要問:“如何以有限的時間應對無限的知識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方法就是有選擇的學習一部分更有用或更有價值的知識,而不是什麼知識都學。

那麼我們又該學習什麼的知識呢?什麼樣的知識更有用呢?

3 我們到底應該學習什麼樣的知識呢?

在生活中,我們是否遇到過這些現象?

你每天都在手機的朋友圈、各種社交媒體、視頻媒體、網站、公眾號等瀏覽和學習各種碎片化知識,但是總覺得整體學習這些知識也沒有什麼進步。碎片化知識和信息對於一個人構建思維模型基本沒有價值,對於認知能力提升也一樣。這些碎片化信息和知識都是二手、三手甚至五手的信息,對於真正想學習成長來說作用不大。

也有些人的確善於記住各種知識,知識量極為豐富,但是他的認知能力並不是很強,並沒有構建起成熟和有效的思維模型。也有的人閱讀了很多書,結果卻仍然缺乏洞見。

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發現,在各種各樣的知識當中,並不是所有的知識都那麼有用,也不是所有的知識都能夠讓你變得更智慧和更有洞見。但也的確存在這樣一種知識,掌握了這些知識能夠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能夠更有效率地提升你的認知能力和洞見力,通過這些知識構建起的思維模型框架能夠讓你受益終生。

這樣的知識到底是什麼知識呢?

投資大師查理·芒格把這樣的知識叫做“普世智慧”,他認為你不需要了解所有的知識,你只要吸取各個學科最傑出的思想和那些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原理或規律就行了。

《好好學習》一書的作者成甲給這樣的知識叫做“臨界知識”,他給出定義為:“所謂‘臨界知識’,是我們經過深度思考後發現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規律或定律”。

事實上,這樣的底層知識不僅在某一學科中適用,在其他領域也具有指導意義,這樣的知識往往能夠解釋更多的現象。因此這樣的知識比一般的知識更有價值。當然這樣的知識也能夠提升你的認知能力,幫助你構建多元化思維模型,讓你的思考和決策更有效率。

舉個例子大家可能更容易明白,比如“複利原理”,這個原理我們應用更多的是在投資領域,愛因斯坦將其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除了投資領域外,你會發現許多事物的發展都符合複利原理或效應,比如對於知識的學習和積累,也遵從這個原理,長期的學習和積累,對於個人的收穫來說就像複利曲線一樣。還有個人成長的複利效應,好習慣的複利效應、財富積累的複利效應等等。

還比如經濟學領域的“規模優勢”這個概念,它在商業的成敗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巨大的規模優勢能夠使企業成本下降。這個底層知識也能夠應用在其他領域中。用戶增長存在規模優勢,京東積累了大量用戶,為自己的集中採購帶來了議價能力,降低了採購成本,而且通過用戶的規模優勢能夠不斷延伸自己的商業模式,包括支付、金融等。大數據信息的積累也存在規模優勢,100個消費者的基礎信息數據對你可能沒有什麼價值,但是當你擁有一億個消費者的消費信息和數據時就具有了大數據的意義,能夠產生很多有價值的信息。

城市的容量和發展也存在規模優勢,在傑弗裡·韋斯特所寫的《規模》一書中研究顯示:“城市存在系統性規模經濟優勢,城市規模每增長一倍,只需要增加85%的物質基礎設施。這些基礎設施包括管道、道路、電線的總共長度,加油站數量等設施。因此,一座擁有1000萬人口的城市與兩個各自擁有500萬人口的城市相比,需要的基礎設施數量要少15%,這便帶來了材料和能源的巨大節約。”

當然這樣的底層臨界知識還有很多,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二八定律”,也叫帕累托法則或關鍵少數法則,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發現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

這個定律應用十分廣泛,尤其在社會學及企業管理學等領域。百分之二十的客戶貢獻了百分之八十的企業利潤;百分之二十的市場人員貢獻了百分之八十的市場份額;在一個行業中,20%的強勢品牌,佔有80%的市場份額。百分之二十的人口占有世界百分之八十的財富量;我們百分之二十的有效工作時間解決了百分之八十工作量;股市投資中百分之二十的投資者在掙錢,百分之八十在虧損。

這個定律在個人成長和時間管理方面也有重要指導意義,我們要學會避免將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瑣事上,要學會抓主要矛盾。就像我們對於知識的學習也一樣,20%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底層臨界知識比80%的知識更有用,因此在時間分配上,我們就不能對所有想學習的知識平均分配時間,而是將80%的時間花在20%的關鍵知識上,才能起到知識學習的槓桿效應,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二八定律”關於關鍵底層臨界知識的學習也就正好給出了“如何以有限的時間應對無限的知識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

這樣的底層臨界知識或芒格所說的“普世智慧”知識,我們又該去哪裡尋找和學習這樣的知識呢?

4 我們又該在哪裡學習和尋找這樣的知識呢?

查理·芒格在《窮查理寶典》一書中給出了明確的答案,這些知識就隱藏在多學科中,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跨學科學習。

芒格認為,如果你老是集中在一個學科或領域學習,那麼你就只有一種思維模型,你在思考或解決問題是就非常侷限,就會產生現實扭曲,產生偏差。就像我們都熟悉的那句諺語一樣:“在手裡拿著錘子的人看來,世界就像一顆釘子。”

因此,我們要想最大化地破除掉思維的侷限性,就需要通過不同學科的“普世智慧”構建多元思維模型,將這些底層知識融會貫通,熟練運用。

我們所處的世界以及整個宇宙都是萬物相連的,單學科知識和單項思維模型無法應對這個越發複雜的世界。美國博物學家約翰•繆爾談到自然界萬物相互聯繫的現象時所說的“如果我們試圖理解一樣看似獨立的東西,我們將會發現它和宇宙間的其他一切都有聯繫。”

芒格是公認的愛學習的人,他學習那些“普世智慧”的領域涉及歷史學、心理學、生理學、數學、工程學、生物學、物理學、化學、統計學、經濟學等。

芒格在這些學科中學習和吸收那些重要的思想和規律性知識以構建自己的多元思維模型。

生活中或科研中的許多重大問題,往往都是需要跨學科才能解決的,這也是目前科技發展的趨勢,如物理學領域需要數學知識,各個學科之間都是相互聯繫的。丹尼爾·卡內曼把心理學研究和經濟學研究結合在一起,2002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跨學科中的底層知識比如數學中的概率知識、排列組合;生物學中最重要的進化論理論;心理學中的社會認同理論、權威理論、互惠原理;工程學中的斷裂點理論;物理學中的臨界質量等。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的重要底層知識。

在我國古聖先賢的國學智慧中,“陰陽之道”也是最為根本的底層臨界知識,甚至是宇宙與世界的根本規律,《易經・繫辭上》有:“一陰一陽之謂道”;老子《道德經》中: “萬物負陰而抱陽”。認為萬事萬物都有陰陽兩個方面,兩種力量,相反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構成事物的本性及其運動的法則。無論自然、人事都表現此道。

上面只是介紹了一小部分底層臨界或叫“普世智慧”的知識,在不同學科和領域還有很多這樣的知識,比如系統思考、邊際效用、知行合一、安全空間、生態系統、虹吸效應、價值理論等等。

5 用多種這樣的知識構建自己多元化的思維模型

我們知道了應該學習什麼樣的知識,也知道應該到哪裡去找這樣的知識,接下來我們就應該將這些底層臨界值知識聯合起來、融會貫通去構建自己的多元思維模型。

構建知識之間的聯繫,形成網絡效應

當你只掌握了一種底層知識對於構建多元思維模型幾乎起不到任何作用,但是當你掌握了成百上千個這樣的知識的時候,它們之間再相互建立聯繫,你就等於掌握了遠超過這個數量的知識,也就是形成了網絡效應,你的知識系統將遠大於這些知識簡單相加之和。

形成了網絡效應,你的知識構成的系統就發生了本質變化,由量變到了質變,過了那個臨界點, 知識就像產生原子裂變一樣,通過各種組合和聯繫,形成更多的知識系統和思維模型。正所謂老子所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思維模型必須結合自身經驗和實踐,形成正反饋循環系統

你的多元思維模型框架必須結合自身的經驗和實踐去完善其思維繫統,才能做到知行合一,才是一個有效的閉環正反饋系統。隨著知識的增加和實踐經驗的積累,不斷循環增強,這樣的思維模型在不斷地調整、修正和完善,不斷地在變成熟和強大,在解決問題時才更加客觀,更具價值,你的認知能力才會不斷增強,才能夠比那些比你聰明得多的人更厲害。

未來人與人之間的競爭不是比誰的知識和信息更多,也不是比誰更聰明,而是比誰的思維模型和系統更強大。

6 頂尖高手都在用這樣的知識構建自己的思維模型

生活中,各個領域的頂尖高手其實都在用底層知識去分析事物和解決問題,也在用這樣的知識構建自己的思維模型。

投資領域的巴菲特和芒格自不必多說,是這方面的典範。芒格在很多演講中都在強調現代教育存在著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隻侷限在一個領域或專業學習,他鼓勵應該開展多學科、跨學科教育。

在科研領域更是如此,邁克爾·法拉第就是以對物理學、化學和電學的研究聞名。現代醫學之父威廉·奧斯勒爵士是跨學科思考的先驅,他認為:“不斷地將注意力集中在同一個學科,不管這個學科是多麼有趣,都會把人的思想禁錮在一個狹窄的領域之內。”

在商業領域,無論是蘋果的喬布斯、亞馬遜的貝索斯還是阿里巴巴的馬雲, 海爾集團的張瑞敏等商業領袖都是擁有強大的多元思維模型。

在這裡我想舉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張瑞敏的例子。

2019年6月在青島舉行的主題為“創變者:新時代追夢人”的演講中。他將很多底層臨界知識應用在了海爾的經營和管理中,形成了人單合一模式,引領著企業發展變革。

在這篇演講中,他提到了美國西蒙•斯涅克提出來的“黃金圈”理論,“三個圈”最裡面的“圈”代表“為什麼”,也就是你做這件事的“道”,為什麼要做,他用黃金圈理論去思考企業的戰略和存在價值。

接下來又提到了熊彼特創新理論,他認為所謂“創造性破壞”就是要把原來經典的、傳統的破壞掉,這樣才能去創造新的,先破後立,有破有立。海爾的人單合一模式就是對傳統科層制、職能制企業範式的破壞,去掉中間層,去掉KPI,變成一個生態組織,做到“三零”,用戶零距離、企業零延誤、流程零簽字。

他還指出,物聯網時代,企業要有動態能力,具備不斷更新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能力,形成網絡生態的競爭力,不然早晚有一天你會被別人顛覆。具備這種動態能力,也就要求企業和其領導人要具備黑格爾所說的“自我否定哲學”。在自我否定中不斷進化, 企業應該追求動態的平衡,而不是靜態的平衡。

在這篇演講中他還運用了很多其他底層臨界知識,這裡就不一一做詳細介紹了,包括左哈爾《量子領導者》和《量子自我》中的“量的管理”理論;著名經濟學家哈耶克的“理性不及”理論;塔勒布關於《非對稱性風險》和《黑天鵝》的研究理論;哈佛大學教授哈特的“不完全契約理論”; 複雜性科學奠基人布萊恩•阿瑟的“複雜經濟”的核心思想;詹姆斯•卡斯《有限與無限的遊戲》的核心思想等,當然也包括老子和莊子的一些哲學思想的運用。

通過這篇演講,能夠看出張瑞敏是學習和應用底層臨界知識並通過這樣的知識構建自我思維模型的典範,也是大家學習的非常好的榜樣。

7 結語

看過多少書,記住多少知識和信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要學習什麼知識才更有價值,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知識去構建自己的多元思維模型,在實踐中去完善和成長。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知識不在多,有用才行,有的知識“多即是少”,有的知識 “少即是多”,會學才行。

"
1 我們生活在一個知識和信息過量的時代

你是這樣的嗎?

每天睜開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看一看有什麼最新動態,無論是新聞還是朋友圈,總是要先刷一遍各種社交工具。

早飯後上班的路上,只要你願意欣賞,到處都是廣告信息,公交車、戶外LED大屏、燈箱、公交站牌、樓宇、地鐵等各種媒體信息。

白天到公司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瀏覽一下網頁、郵件等信息。

即使中午吃飯的時候你還是抽空瀏覽一下社交媒體,生怕錯過什麼新鮮事或是朋友動態。

下班的路上,你也在公交車、地鐵裡做著低頭族,瀏覽著各種信息。

晚飯後直到睡覺前的一大段時間,要麼是電視媒體,當然更多的是在網絡的天地裡遨遊,也許是視頻,也許是文字,也許是聲音。

總之,直到閉上眼的前一秒,你放下了手機,你終於不再被信息騷擾了。

你相信嗎?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過量的環境中。

有專家團隊進行過專門研究,人每天平均要接觸到5萬多條信息,我們每天接受的信息量相當於174份報紙。這還是前兩年的數據,現在應該更多。

信息過量並不是什麼好事,對我們的生活、工作和人際關係會產生負面影響。不僅會給我們帶來壓力,對信息的接收和辨別也帶來了困難。更重要的是,每天大量的信息充斥在大腦裡的每個角落,你都沒有時間去思考了,總是被龐雜無序的信息牽著走。

信息和知識都在以指數級增長,這是一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

你知道嗎?

人類科學知識的增長速度完全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英國技術預測專家詹姆斯的測算結果表明:“人類的知識在19世紀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紀初是每10年增加一倍,而近10年則為每3年增加一倍”。 據統計,近30年來,人類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比過去2000年的總和還要多。

事實證明,世界知識的增長速度已經遠遠超越每個人的學習速度。

2 有限的人生與無限的知識

這兩年大家有沒有覺得學習的人越來越多了,學習的平臺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愛學習,想成長成為我們每個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

但是我們發現一個矛盾:知識總量越來越大,增長速度越來越快,而我們的時間卻是有限的。

相比浩瀚的知識海洋,我們即使一輩子不吃不喝不睡覺,全部用來學習,也無法窮盡所有的知識。

即使在某一個領域,知識量也是非常巨大的。

這時我們不禁要問:“如何以有限的時間應對無限的知識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方法就是有選擇的學習一部分更有用或更有價值的知識,而不是什麼知識都學。

那麼我們又該學習什麼的知識呢?什麼樣的知識更有用呢?

3 我們到底應該學習什麼樣的知識呢?

在生活中,我們是否遇到過這些現象?

你每天都在手機的朋友圈、各種社交媒體、視頻媒體、網站、公眾號等瀏覽和學習各種碎片化知識,但是總覺得整體學習這些知識也沒有什麼進步。碎片化知識和信息對於一個人構建思維模型基本沒有價值,對於認知能力提升也一樣。這些碎片化信息和知識都是二手、三手甚至五手的信息,對於真正想學習成長來說作用不大。

也有些人的確善於記住各種知識,知識量極為豐富,但是他的認知能力並不是很強,並沒有構建起成熟和有效的思維模型。也有的人閱讀了很多書,結果卻仍然缺乏洞見。

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發現,在各種各樣的知識當中,並不是所有的知識都那麼有用,也不是所有的知識都能夠讓你變得更智慧和更有洞見。但也的確存在這樣一種知識,掌握了這些知識能夠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能夠更有效率地提升你的認知能力和洞見力,通過這些知識構建起的思維模型框架能夠讓你受益終生。

這樣的知識到底是什麼知識呢?

投資大師查理·芒格把這樣的知識叫做“普世智慧”,他認為你不需要了解所有的知識,你只要吸取各個學科最傑出的思想和那些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原理或規律就行了。

《好好學習》一書的作者成甲給這樣的知識叫做“臨界知識”,他給出定義為:“所謂‘臨界知識’,是我們經過深度思考後發現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規律或定律”。

事實上,這樣的底層知識不僅在某一學科中適用,在其他領域也具有指導意義,這樣的知識往往能夠解釋更多的現象。因此這樣的知識比一般的知識更有價值。當然這樣的知識也能夠提升你的認知能力,幫助你構建多元化思維模型,讓你的思考和決策更有效率。

舉個例子大家可能更容易明白,比如“複利原理”,這個原理我們應用更多的是在投資領域,愛因斯坦將其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除了投資領域外,你會發現許多事物的發展都符合複利原理或效應,比如對於知識的學習和積累,也遵從這個原理,長期的學習和積累,對於個人的收穫來說就像複利曲線一樣。還有個人成長的複利效應,好習慣的複利效應、財富積累的複利效應等等。

還比如經濟學領域的“規模優勢”這個概念,它在商業的成敗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巨大的規模優勢能夠使企業成本下降。這個底層知識也能夠應用在其他領域中。用戶增長存在規模優勢,京東積累了大量用戶,為自己的集中採購帶來了議價能力,降低了採購成本,而且通過用戶的規模優勢能夠不斷延伸自己的商業模式,包括支付、金融等。大數據信息的積累也存在規模優勢,100個消費者的基礎信息數據對你可能沒有什麼價值,但是當你擁有一億個消費者的消費信息和數據時就具有了大數據的意義,能夠產生很多有價值的信息。

城市的容量和發展也存在規模優勢,在傑弗裡·韋斯特所寫的《規模》一書中研究顯示:“城市存在系統性規模經濟優勢,城市規模每增長一倍,只需要增加85%的物質基礎設施。這些基礎設施包括管道、道路、電線的總共長度,加油站數量等設施。因此,一座擁有1000萬人口的城市與兩個各自擁有500萬人口的城市相比,需要的基礎設施數量要少15%,這便帶來了材料和能源的巨大節約。”

當然這樣的底層臨界知識還有很多,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二八定律”,也叫帕累托法則或關鍵少數法則,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發現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

這個定律應用十分廣泛,尤其在社會學及企業管理學等領域。百分之二十的客戶貢獻了百分之八十的企業利潤;百分之二十的市場人員貢獻了百分之八十的市場份額;在一個行業中,20%的強勢品牌,佔有80%的市場份額。百分之二十的人口占有世界百分之八十的財富量;我們百分之二十的有效工作時間解決了百分之八十工作量;股市投資中百分之二十的投資者在掙錢,百分之八十在虧損。

這個定律在個人成長和時間管理方面也有重要指導意義,我們要學會避免將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瑣事上,要學會抓主要矛盾。就像我們對於知識的學習也一樣,20%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底層臨界知識比80%的知識更有用,因此在時間分配上,我們就不能對所有想學習的知識平均分配時間,而是將80%的時間花在20%的關鍵知識上,才能起到知識學習的槓桿效應,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二八定律”關於關鍵底層臨界知識的學習也就正好給出了“如何以有限的時間應對無限的知識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

這樣的底層臨界知識或芒格所說的“普世智慧”知識,我們又該去哪裡尋找和學習這樣的知識呢?

4 我們又該在哪裡學習和尋找這樣的知識呢?

查理·芒格在《窮查理寶典》一書中給出了明確的答案,這些知識就隱藏在多學科中,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跨學科學習。

芒格認為,如果你老是集中在一個學科或領域學習,那麼你就只有一種思維模型,你在思考或解決問題是就非常侷限,就會產生現實扭曲,產生偏差。就像我們都熟悉的那句諺語一樣:“在手裡拿著錘子的人看來,世界就像一顆釘子。”

因此,我們要想最大化地破除掉思維的侷限性,就需要通過不同學科的“普世智慧”構建多元思維模型,將這些底層知識融會貫通,熟練運用。

我們所處的世界以及整個宇宙都是萬物相連的,單學科知識和單項思維模型無法應對這個越發複雜的世界。美國博物學家約翰•繆爾談到自然界萬物相互聯繫的現象時所說的“如果我們試圖理解一樣看似獨立的東西,我們將會發現它和宇宙間的其他一切都有聯繫。”

芒格是公認的愛學習的人,他學習那些“普世智慧”的領域涉及歷史學、心理學、生理學、數學、工程學、生物學、物理學、化學、統計學、經濟學等。

芒格在這些學科中學習和吸收那些重要的思想和規律性知識以構建自己的多元思維模型。

生活中或科研中的許多重大問題,往往都是需要跨學科才能解決的,這也是目前科技發展的趨勢,如物理學領域需要數學知識,各個學科之間都是相互聯繫的。丹尼爾·卡內曼把心理學研究和經濟學研究結合在一起,2002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跨學科中的底層知識比如數學中的概率知識、排列組合;生物學中最重要的進化論理論;心理學中的社會認同理論、權威理論、互惠原理;工程學中的斷裂點理論;物理學中的臨界質量等。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的重要底層知識。

在我國古聖先賢的國學智慧中,“陰陽之道”也是最為根本的底層臨界知識,甚至是宇宙與世界的根本規律,《易經・繫辭上》有:“一陰一陽之謂道”;老子《道德經》中: “萬物負陰而抱陽”。認為萬事萬物都有陰陽兩個方面,兩種力量,相反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構成事物的本性及其運動的法則。無論自然、人事都表現此道。

上面只是介紹了一小部分底層臨界或叫“普世智慧”的知識,在不同學科和領域還有很多這樣的知識,比如系統思考、邊際效用、知行合一、安全空間、生態系統、虹吸效應、價值理論等等。

5 用多種這樣的知識構建自己多元化的思維模型

我們知道了應該學習什麼樣的知識,也知道應該到哪裡去找這樣的知識,接下來我們就應該將這些底層臨界值知識聯合起來、融會貫通去構建自己的多元思維模型。

構建知識之間的聯繫,形成網絡效應

當你只掌握了一種底層知識對於構建多元思維模型幾乎起不到任何作用,但是當你掌握了成百上千個這樣的知識的時候,它們之間再相互建立聯繫,你就等於掌握了遠超過這個數量的知識,也就是形成了網絡效應,你的知識系統將遠大於這些知識簡單相加之和。

形成了網絡效應,你的知識構成的系統就發生了本質變化,由量變到了質變,過了那個臨界點, 知識就像產生原子裂變一樣,通過各種組合和聯繫,形成更多的知識系統和思維模型。正所謂老子所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思維模型必須結合自身經驗和實踐,形成正反饋循環系統

你的多元思維模型框架必須結合自身的經驗和實踐去完善其思維繫統,才能做到知行合一,才是一個有效的閉環正反饋系統。隨著知識的增加和實踐經驗的積累,不斷循環增強,這樣的思維模型在不斷地調整、修正和完善,不斷地在變成熟和強大,在解決問題時才更加客觀,更具價值,你的認知能力才會不斷增強,才能夠比那些比你聰明得多的人更厲害。

未來人與人之間的競爭不是比誰的知識和信息更多,也不是比誰更聰明,而是比誰的思維模型和系統更強大。

6 頂尖高手都在用這樣的知識構建自己的思維模型

生活中,各個領域的頂尖高手其實都在用底層知識去分析事物和解決問題,也在用這樣的知識構建自己的思維模型。

投資領域的巴菲特和芒格自不必多說,是這方面的典範。芒格在很多演講中都在強調現代教育存在著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隻侷限在一個領域或專業學習,他鼓勵應該開展多學科、跨學科教育。

在科研領域更是如此,邁克爾·法拉第就是以對物理學、化學和電學的研究聞名。現代醫學之父威廉·奧斯勒爵士是跨學科思考的先驅,他認為:“不斷地將注意力集中在同一個學科,不管這個學科是多麼有趣,都會把人的思想禁錮在一個狹窄的領域之內。”

在商業領域,無論是蘋果的喬布斯、亞馬遜的貝索斯還是阿里巴巴的馬雲, 海爾集團的張瑞敏等商業領袖都是擁有強大的多元思維模型。

在這裡我想舉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張瑞敏的例子。

2019年6月在青島舉行的主題為“創變者:新時代追夢人”的演講中。他將很多底層臨界知識應用在了海爾的經營和管理中,形成了人單合一模式,引領著企業發展變革。

在這篇演講中,他提到了美國西蒙•斯涅克提出來的“黃金圈”理論,“三個圈”最裡面的“圈”代表“為什麼”,也就是你做這件事的“道”,為什麼要做,他用黃金圈理論去思考企業的戰略和存在價值。

接下來又提到了熊彼特創新理論,他認為所謂“創造性破壞”就是要把原來經典的、傳統的破壞掉,這樣才能去創造新的,先破後立,有破有立。海爾的人單合一模式就是對傳統科層制、職能制企業範式的破壞,去掉中間層,去掉KPI,變成一個生態組織,做到“三零”,用戶零距離、企業零延誤、流程零簽字。

他還指出,物聯網時代,企業要有動態能力,具備不斷更新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能力,形成網絡生態的競爭力,不然早晚有一天你會被別人顛覆。具備這種動態能力,也就要求企業和其領導人要具備黑格爾所說的“自我否定哲學”。在自我否定中不斷進化, 企業應該追求動態的平衡,而不是靜態的平衡。

在這篇演講中他還運用了很多其他底層臨界知識,這裡就不一一做詳細介紹了,包括左哈爾《量子領導者》和《量子自我》中的“量的管理”理論;著名經濟學家哈耶克的“理性不及”理論;塔勒布關於《非對稱性風險》和《黑天鵝》的研究理論;哈佛大學教授哈特的“不完全契約理論”; 複雜性科學奠基人布萊恩•阿瑟的“複雜經濟”的核心思想;詹姆斯•卡斯《有限與無限的遊戲》的核心思想等,當然也包括老子和莊子的一些哲學思想的運用。

通過這篇演講,能夠看出張瑞敏是學習和應用底層臨界知識並通過這樣的知識構建自我思維模型的典範,也是大家學習的非常好的榜樣。

7 結語

看過多少書,記住多少知識和信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要學習什麼知識才更有價值,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知識去構建自己的多元思維模型,在實踐中去完善和成長。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知識不在多,有用才行,有的知識“多即是少”,有的知識 “少即是多”,會學才行。

我們到底應該學習什麼樣的知識來構建自己的思維模型

"
1 我們生活在一個知識和信息過量的時代

你是這樣的嗎?

每天睜開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看一看有什麼最新動態,無論是新聞還是朋友圈,總是要先刷一遍各種社交工具。

早飯後上班的路上,只要你願意欣賞,到處都是廣告信息,公交車、戶外LED大屏、燈箱、公交站牌、樓宇、地鐵等各種媒體信息。

白天到公司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瀏覽一下網頁、郵件等信息。

即使中午吃飯的時候你還是抽空瀏覽一下社交媒體,生怕錯過什麼新鮮事或是朋友動態。

下班的路上,你也在公交車、地鐵裡做著低頭族,瀏覽著各種信息。

晚飯後直到睡覺前的一大段時間,要麼是電視媒體,當然更多的是在網絡的天地裡遨遊,也許是視頻,也許是文字,也許是聲音。

總之,直到閉上眼的前一秒,你放下了手機,你終於不再被信息騷擾了。

你相信嗎?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過量的環境中。

有專家團隊進行過專門研究,人每天平均要接觸到5萬多條信息,我們每天接受的信息量相當於174份報紙。這還是前兩年的數據,現在應該更多。

信息過量並不是什麼好事,對我們的生活、工作和人際關係會產生負面影響。不僅會給我們帶來壓力,對信息的接收和辨別也帶來了困難。更重要的是,每天大量的信息充斥在大腦裡的每個角落,你都沒有時間去思考了,總是被龐雜無序的信息牽著走。

信息和知識都在以指數級增長,這是一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

你知道嗎?

人類科學知識的增長速度完全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英國技術預測專家詹姆斯的測算結果表明:“人類的知識在19世紀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紀初是每10年增加一倍,而近10年則為每3年增加一倍”。 據統計,近30年來,人類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比過去2000年的總和還要多。

事實證明,世界知識的增長速度已經遠遠超越每個人的學習速度。

2 有限的人生與無限的知識

這兩年大家有沒有覺得學習的人越來越多了,學習的平臺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愛學習,想成長成為我們每個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

但是我們發現一個矛盾:知識總量越來越大,增長速度越來越快,而我們的時間卻是有限的。

相比浩瀚的知識海洋,我們即使一輩子不吃不喝不睡覺,全部用來學習,也無法窮盡所有的知識。

即使在某一個領域,知識量也是非常巨大的。

這時我們不禁要問:“如何以有限的時間應對無限的知識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方法就是有選擇的學習一部分更有用或更有價值的知識,而不是什麼知識都學。

那麼我們又該學習什麼的知識呢?什麼樣的知識更有用呢?

3 我們到底應該學習什麼樣的知識呢?

在生活中,我們是否遇到過這些現象?

你每天都在手機的朋友圈、各種社交媒體、視頻媒體、網站、公眾號等瀏覽和學習各種碎片化知識,但是總覺得整體學習這些知識也沒有什麼進步。碎片化知識和信息對於一個人構建思維模型基本沒有價值,對於認知能力提升也一樣。這些碎片化信息和知識都是二手、三手甚至五手的信息,對於真正想學習成長來說作用不大。

也有些人的確善於記住各種知識,知識量極為豐富,但是他的認知能力並不是很強,並沒有構建起成熟和有效的思維模型。也有的人閱讀了很多書,結果卻仍然缺乏洞見。

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發現,在各種各樣的知識當中,並不是所有的知識都那麼有用,也不是所有的知識都能夠讓你變得更智慧和更有洞見。但也的確存在這樣一種知識,掌握了這些知識能夠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能夠更有效率地提升你的認知能力和洞見力,通過這些知識構建起的思維模型框架能夠讓你受益終生。

這樣的知識到底是什麼知識呢?

投資大師查理·芒格把這樣的知識叫做“普世智慧”,他認為你不需要了解所有的知識,你只要吸取各個學科最傑出的思想和那些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原理或規律就行了。

《好好學習》一書的作者成甲給這樣的知識叫做“臨界知識”,他給出定義為:“所謂‘臨界知識’,是我們經過深度思考後發現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規律或定律”。

事實上,這樣的底層知識不僅在某一學科中適用,在其他領域也具有指導意義,這樣的知識往往能夠解釋更多的現象。因此這樣的知識比一般的知識更有價值。當然這樣的知識也能夠提升你的認知能力,幫助你構建多元化思維模型,讓你的思考和決策更有效率。

舉個例子大家可能更容易明白,比如“複利原理”,這個原理我們應用更多的是在投資領域,愛因斯坦將其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除了投資領域外,你會發現許多事物的發展都符合複利原理或效應,比如對於知識的學習和積累,也遵從這個原理,長期的學習和積累,對於個人的收穫來說就像複利曲線一樣。還有個人成長的複利效應,好習慣的複利效應、財富積累的複利效應等等。

還比如經濟學領域的“規模優勢”這個概念,它在商業的成敗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巨大的規模優勢能夠使企業成本下降。這個底層知識也能夠應用在其他領域中。用戶增長存在規模優勢,京東積累了大量用戶,為自己的集中採購帶來了議價能力,降低了採購成本,而且通過用戶的規模優勢能夠不斷延伸自己的商業模式,包括支付、金融等。大數據信息的積累也存在規模優勢,100個消費者的基礎信息數據對你可能沒有什麼價值,但是當你擁有一億個消費者的消費信息和數據時就具有了大數據的意義,能夠產生很多有價值的信息。

城市的容量和發展也存在規模優勢,在傑弗裡·韋斯特所寫的《規模》一書中研究顯示:“城市存在系統性規模經濟優勢,城市規模每增長一倍,只需要增加85%的物質基礎設施。這些基礎設施包括管道、道路、電線的總共長度,加油站數量等設施。因此,一座擁有1000萬人口的城市與兩個各自擁有500萬人口的城市相比,需要的基礎設施數量要少15%,這便帶來了材料和能源的巨大節約。”

當然這樣的底層臨界知識還有很多,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二八定律”,也叫帕累托法則或關鍵少數法則,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發現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

這個定律應用十分廣泛,尤其在社會學及企業管理學等領域。百分之二十的客戶貢獻了百分之八十的企業利潤;百分之二十的市場人員貢獻了百分之八十的市場份額;在一個行業中,20%的強勢品牌,佔有80%的市場份額。百分之二十的人口占有世界百分之八十的財富量;我們百分之二十的有效工作時間解決了百分之八十工作量;股市投資中百分之二十的投資者在掙錢,百分之八十在虧損。

這個定律在個人成長和時間管理方面也有重要指導意義,我們要學會避免將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瑣事上,要學會抓主要矛盾。就像我們對於知識的學習也一樣,20%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底層臨界知識比80%的知識更有用,因此在時間分配上,我們就不能對所有想學習的知識平均分配時間,而是將80%的時間花在20%的關鍵知識上,才能起到知識學習的槓桿效應,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二八定律”關於關鍵底層臨界知識的學習也就正好給出了“如何以有限的時間應對無限的知識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

這樣的底層臨界知識或芒格所說的“普世智慧”知識,我們又該去哪裡尋找和學習這樣的知識呢?

4 我們又該在哪裡學習和尋找這樣的知識呢?

查理·芒格在《窮查理寶典》一書中給出了明確的答案,這些知識就隱藏在多學科中,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跨學科學習。

芒格認為,如果你老是集中在一個學科或領域學習,那麼你就只有一種思維模型,你在思考或解決問題是就非常侷限,就會產生現實扭曲,產生偏差。就像我們都熟悉的那句諺語一樣:“在手裡拿著錘子的人看來,世界就像一顆釘子。”

因此,我們要想最大化地破除掉思維的侷限性,就需要通過不同學科的“普世智慧”構建多元思維模型,將這些底層知識融會貫通,熟練運用。

我們所處的世界以及整個宇宙都是萬物相連的,單學科知識和單項思維模型無法應對這個越發複雜的世界。美國博物學家約翰•繆爾談到自然界萬物相互聯繫的現象時所說的“如果我們試圖理解一樣看似獨立的東西,我們將會發現它和宇宙間的其他一切都有聯繫。”

芒格是公認的愛學習的人,他學習那些“普世智慧”的領域涉及歷史學、心理學、生理學、數學、工程學、生物學、物理學、化學、統計學、經濟學等。

芒格在這些學科中學習和吸收那些重要的思想和規律性知識以構建自己的多元思維模型。

生活中或科研中的許多重大問題,往往都是需要跨學科才能解決的,這也是目前科技發展的趨勢,如物理學領域需要數學知識,各個學科之間都是相互聯繫的。丹尼爾·卡內曼把心理學研究和經濟學研究結合在一起,2002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跨學科中的底層知識比如數學中的概率知識、排列組合;生物學中最重要的進化論理論;心理學中的社會認同理論、權威理論、互惠原理;工程學中的斷裂點理論;物理學中的臨界質量等。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的重要底層知識。

在我國古聖先賢的國學智慧中,“陰陽之道”也是最為根本的底層臨界知識,甚至是宇宙與世界的根本規律,《易經・繫辭上》有:“一陰一陽之謂道”;老子《道德經》中: “萬物負陰而抱陽”。認為萬事萬物都有陰陽兩個方面,兩種力量,相反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構成事物的本性及其運動的法則。無論自然、人事都表現此道。

上面只是介紹了一小部分底層臨界或叫“普世智慧”的知識,在不同學科和領域還有很多這樣的知識,比如系統思考、邊際效用、知行合一、安全空間、生態系統、虹吸效應、價值理論等等。

5 用多種這樣的知識構建自己多元化的思維模型

我們知道了應該學習什麼樣的知識,也知道應該到哪裡去找這樣的知識,接下來我們就應該將這些底層臨界值知識聯合起來、融會貫通去構建自己的多元思維模型。

構建知識之間的聯繫,形成網絡效應

當你只掌握了一種底層知識對於構建多元思維模型幾乎起不到任何作用,但是當你掌握了成百上千個這樣的知識的時候,它們之間再相互建立聯繫,你就等於掌握了遠超過這個數量的知識,也就是形成了網絡效應,你的知識系統將遠大於這些知識簡單相加之和。

形成了網絡效應,你的知識構成的系統就發生了本質變化,由量變到了質變,過了那個臨界點, 知識就像產生原子裂變一樣,通過各種組合和聯繫,形成更多的知識系統和思維模型。正所謂老子所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思維模型必須結合自身經驗和實踐,形成正反饋循環系統

你的多元思維模型框架必須結合自身的經驗和實踐去完善其思維繫統,才能做到知行合一,才是一個有效的閉環正反饋系統。隨著知識的增加和實踐經驗的積累,不斷循環增強,這樣的思維模型在不斷地調整、修正和完善,不斷地在變成熟和強大,在解決問題時才更加客觀,更具價值,你的認知能力才會不斷增強,才能夠比那些比你聰明得多的人更厲害。

未來人與人之間的競爭不是比誰的知識和信息更多,也不是比誰更聰明,而是比誰的思維模型和系統更強大。

6 頂尖高手都在用這樣的知識構建自己的思維模型

生活中,各個領域的頂尖高手其實都在用底層知識去分析事物和解決問題,也在用這樣的知識構建自己的思維模型。

投資領域的巴菲特和芒格自不必多說,是這方面的典範。芒格在很多演講中都在強調現代教育存在著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隻侷限在一個領域或專業學習,他鼓勵應該開展多學科、跨學科教育。

在科研領域更是如此,邁克爾·法拉第就是以對物理學、化學和電學的研究聞名。現代醫學之父威廉·奧斯勒爵士是跨學科思考的先驅,他認為:“不斷地將注意力集中在同一個學科,不管這個學科是多麼有趣,都會把人的思想禁錮在一個狹窄的領域之內。”

在商業領域,無論是蘋果的喬布斯、亞馬遜的貝索斯還是阿里巴巴的馬雲, 海爾集團的張瑞敏等商業領袖都是擁有強大的多元思維模型。

在這裡我想舉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張瑞敏的例子。

2019年6月在青島舉行的主題為“創變者:新時代追夢人”的演講中。他將很多底層臨界知識應用在了海爾的經營和管理中,形成了人單合一模式,引領著企業發展變革。

在這篇演講中,他提到了美國西蒙•斯涅克提出來的“黃金圈”理論,“三個圈”最裡面的“圈”代表“為什麼”,也就是你做這件事的“道”,為什麼要做,他用黃金圈理論去思考企業的戰略和存在價值。

接下來又提到了熊彼特創新理論,他認為所謂“創造性破壞”就是要把原來經典的、傳統的破壞掉,這樣才能去創造新的,先破後立,有破有立。海爾的人單合一模式就是對傳統科層制、職能制企業範式的破壞,去掉中間層,去掉KPI,變成一個生態組織,做到“三零”,用戶零距離、企業零延誤、流程零簽字。

他還指出,物聯網時代,企業要有動態能力,具備不斷更新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能力,形成網絡生態的競爭力,不然早晚有一天你會被別人顛覆。具備這種動態能力,也就要求企業和其領導人要具備黑格爾所說的“自我否定哲學”。在自我否定中不斷進化, 企業應該追求動態的平衡,而不是靜態的平衡。

在這篇演講中他還運用了很多其他底層臨界知識,這裡就不一一做詳細介紹了,包括左哈爾《量子領導者》和《量子自我》中的“量的管理”理論;著名經濟學家哈耶克的“理性不及”理論;塔勒布關於《非對稱性風險》和《黑天鵝》的研究理論;哈佛大學教授哈特的“不完全契約理論”; 複雜性科學奠基人布萊恩•阿瑟的“複雜經濟”的核心思想;詹姆斯•卡斯《有限與無限的遊戲》的核心思想等,當然也包括老子和莊子的一些哲學思想的運用。

通過這篇演講,能夠看出張瑞敏是學習和應用底層臨界知識並通過這樣的知識構建自我思維模型的典範,也是大家學習的非常好的榜樣。

7 結語

看過多少書,記住多少知識和信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要學習什麼知識才更有價值,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知識去構建自己的多元思維模型,在實踐中去完善和成長。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知識不在多,有用才行,有的知識“多即是少”,有的知識 “少即是多”,會學才行。

我們到底應該學習什麼樣的知識來構建自己的思維模型

我們到底應該學習什麼樣的知識來構建自己的思維模型

"
1 我們生活在一個知識和信息過量的時代

你是這樣的嗎?

每天睜開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看一看有什麼最新動態,無論是新聞還是朋友圈,總是要先刷一遍各種社交工具。

早飯後上班的路上,只要你願意欣賞,到處都是廣告信息,公交車、戶外LED大屏、燈箱、公交站牌、樓宇、地鐵等各種媒體信息。

白天到公司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瀏覽一下網頁、郵件等信息。

即使中午吃飯的時候你還是抽空瀏覽一下社交媒體,生怕錯過什麼新鮮事或是朋友動態。

下班的路上,你也在公交車、地鐵裡做著低頭族,瀏覽著各種信息。

晚飯後直到睡覺前的一大段時間,要麼是電視媒體,當然更多的是在網絡的天地裡遨遊,也許是視頻,也許是文字,也許是聲音。

總之,直到閉上眼的前一秒,你放下了手機,你終於不再被信息騷擾了。

你相信嗎?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過量的環境中。

有專家團隊進行過專門研究,人每天平均要接觸到5萬多條信息,我們每天接受的信息量相當於174份報紙。這還是前兩年的數據,現在應該更多。

信息過量並不是什麼好事,對我們的生活、工作和人際關係會產生負面影響。不僅會給我們帶來壓力,對信息的接收和辨別也帶來了困難。更重要的是,每天大量的信息充斥在大腦裡的每個角落,你都沒有時間去思考了,總是被龐雜無序的信息牽著走。

信息和知識都在以指數級增長,這是一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

你知道嗎?

人類科學知識的增長速度完全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英國技術預測專家詹姆斯的測算結果表明:“人類的知識在19世紀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紀初是每10年增加一倍,而近10年則為每3年增加一倍”。 據統計,近30年來,人類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比過去2000年的總和還要多。

事實證明,世界知識的增長速度已經遠遠超越每個人的學習速度。

2 有限的人生與無限的知識

這兩年大家有沒有覺得學習的人越來越多了,學習的平臺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愛學習,想成長成為我們每個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

但是我們發現一個矛盾:知識總量越來越大,增長速度越來越快,而我們的時間卻是有限的。

相比浩瀚的知識海洋,我們即使一輩子不吃不喝不睡覺,全部用來學習,也無法窮盡所有的知識。

即使在某一個領域,知識量也是非常巨大的。

這時我們不禁要問:“如何以有限的時間應對無限的知識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方法就是有選擇的學習一部分更有用或更有價值的知識,而不是什麼知識都學。

那麼我們又該學習什麼的知識呢?什麼樣的知識更有用呢?

3 我們到底應該學習什麼樣的知識呢?

在生活中,我們是否遇到過這些現象?

你每天都在手機的朋友圈、各種社交媒體、視頻媒體、網站、公眾號等瀏覽和學習各種碎片化知識,但是總覺得整體學習這些知識也沒有什麼進步。碎片化知識和信息對於一個人構建思維模型基本沒有價值,對於認知能力提升也一樣。這些碎片化信息和知識都是二手、三手甚至五手的信息,對於真正想學習成長來說作用不大。

也有些人的確善於記住各種知識,知識量極為豐富,但是他的認知能力並不是很強,並沒有構建起成熟和有效的思維模型。也有的人閱讀了很多書,結果卻仍然缺乏洞見。

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發現,在各種各樣的知識當中,並不是所有的知識都那麼有用,也不是所有的知識都能夠讓你變得更智慧和更有洞見。但也的確存在這樣一種知識,掌握了這些知識能夠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能夠更有效率地提升你的認知能力和洞見力,通過這些知識構建起的思維模型框架能夠讓你受益終生。

這樣的知識到底是什麼知識呢?

投資大師查理·芒格把這樣的知識叫做“普世智慧”,他認為你不需要了解所有的知識,你只要吸取各個學科最傑出的思想和那些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原理或規律就行了。

《好好學習》一書的作者成甲給這樣的知識叫做“臨界知識”,他給出定義為:“所謂‘臨界知識’,是我們經過深度思考後發現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規律或定律”。

事實上,這樣的底層知識不僅在某一學科中適用,在其他領域也具有指導意義,這樣的知識往往能夠解釋更多的現象。因此這樣的知識比一般的知識更有價值。當然這樣的知識也能夠提升你的認知能力,幫助你構建多元化思維模型,讓你的思考和決策更有效率。

舉個例子大家可能更容易明白,比如“複利原理”,這個原理我們應用更多的是在投資領域,愛因斯坦將其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除了投資領域外,你會發現許多事物的發展都符合複利原理或效應,比如對於知識的學習和積累,也遵從這個原理,長期的學習和積累,對於個人的收穫來說就像複利曲線一樣。還有個人成長的複利效應,好習慣的複利效應、財富積累的複利效應等等。

還比如經濟學領域的“規模優勢”這個概念,它在商業的成敗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巨大的規模優勢能夠使企業成本下降。這個底層知識也能夠應用在其他領域中。用戶增長存在規模優勢,京東積累了大量用戶,為自己的集中採購帶來了議價能力,降低了採購成本,而且通過用戶的規模優勢能夠不斷延伸自己的商業模式,包括支付、金融等。大數據信息的積累也存在規模優勢,100個消費者的基礎信息數據對你可能沒有什麼價值,但是當你擁有一億個消費者的消費信息和數據時就具有了大數據的意義,能夠產生很多有價值的信息。

城市的容量和發展也存在規模優勢,在傑弗裡·韋斯特所寫的《規模》一書中研究顯示:“城市存在系統性規模經濟優勢,城市規模每增長一倍,只需要增加85%的物質基礎設施。這些基礎設施包括管道、道路、電線的總共長度,加油站數量等設施。因此,一座擁有1000萬人口的城市與兩個各自擁有500萬人口的城市相比,需要的基礎設施數量要少15%,這便帶來了材料和能源的巨大節約。”

當然這樣的底層臨界知識還有很多,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二八定律”,也叫帕累托法則或關鍵少數法則,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發現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

這個定律應用十分廣泛,尤其在社會學及企業管理學等領域。百分之二十的客戶貢獻了百分之八十的企業利潤;百分之二十的市場人員貢獻了百分之八十的市場份額;在一個行業中,20%的強勢品牌,佔有80%的市場份額。百分之二十的人口占有世界百分之八十的財富量;我們百分之二十的有效工作時間解決了百分之八十工作量;股市投資中百分之二十的投資者在掙錢,百分之八十在虧損。

這個定律在個人成長和時間管理方面也有重要指導意義,我們要學會避免將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瑣事上,要學會抓主要矛盾。就像我們對於知識的學習也一樣,20%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底層臨界知識比80%的知識更有用,因此在時間分配上,我們就不能對所有想學習的知識平均分配時間,而是將80%的時間花在20%的關鍵知識上,才能起到知識學習的槓桿效應,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二八定律”關於關鍵底層臨界知識的學習也就正好給出了“如何以有限的時間應對無限的知識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

這樣的底層臨界知識或芒格所說的“普世智慧”知識,我們又該去哪裡尋找和學習這樣的知識呢?

4 我們又該在哪裡學習和尋找這樣的知識呢?

查理·芒格在《窮查理寶典》一書中給出了明確的答案,這些知識就隱藏在多學科中,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跨學科學習。

芒格認為,如果你老是集中在一個學科或領域學習,那麼你就只有一種思維模型,你在思考或解決問題是就非常侷限,就會產生現實扭曲,產生偏差。就像我們都熟悉的那句諺語一樣:“在手裡拿著錘子的人看來,世界就像一顆釘子。”

因此,我們要想最大化地破除掉思維的侷限性,就需要通過不同學科的“普世智慧”構建多元思維模型,將這些底層知識融會貫通,熟練運用。

我們所處的世界以及整個宇宙都是萬物相連的,單學科知識和單項思維模型無法應對這個越發複雜的世界。美國博物學家約翰•繆爾談到自然界萬物相互聯繫的現象時所說的“如果我們試圖理解一樣看似獨立的東西,我們將會發現它和宇宙間的其他一切都有聯繫。”

芒格是公認的愛學習的人,他學習那些“普世智慧”的領域涉及歷史學、心理學、生理學、數學、工程學、生物學、物理學、化學、統計學、經濟學等。

芒格在這些學科中學習和吸收那些重要的思想和規律性知識以構建自己的多元思維模型。

生活中或科研中的許多重大問題,往往都是需要跨學科才能解決的,這也是目前科技發展的趨勢,如物理學領域需要數學知識,各個學科之間都是相互聯繫的。丹尼爾·卡內曼把心理學研究和經濟學研究結合在一起,2002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跨學科中的底層知識比如數學中的概率知識、排列組合;生物學中最重要的進化論理論;心理學中的社會認同理論、權威理論、互惠原理;工程學中的斷裂點理論;物理學中的臨界質量等。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的重要底層知識。

在我國古聖先賢的國學智慧中,“陰陽之道”也是最為根本的底層臨界知識,甚至是宇宙與世界的根本規律,《易經・繫辭上》有:“一陰一陽之謂道”;老子《道德經》中: “萬物負陰而抱陽”。認為萬事萬物都有陰陽兩個方面,兩種力量,相反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構成事物的本性及其運動的法則。無論自然、人事都表現此道。

上面只是介紹了一小部分底層臨界或叫“普世智慧”的知識,在不同學科和領域還有很多這樣的知識,比如系統思考、邊際效用、知行合一、安全空間、生態系統、虹吸效應、價值理論等等。

5 用多種這樣的知識構建自己多元化的思維模型

我們知道了應該學習什麼樣的知識,也知道應該到哪裡去找這樣的知識,接下來我們就應該將這些底層臨界值知識聯合起來、融會貫通去構建自己的多元思維模型。

構建知識之間的聯繫,形成網絡效應

當你只掌握了一種底層知識對於構建多元思維模型幾乎起不到任何作用,但是當你掌握了成百上千個這樣的知識的時候,它們之間再相互建立聯繫,你就等於掌握了遠超過這個數量的知識,也就是形成了網絡效應,你的知識系統將遠大於這些知識簡單相加之和。

形成了網絡效應,你的知識構成的系統就發生了本質變化,由量變到了質變,過了那個臨界點, 知識就像產生原子裂變一樣,通過各種組合和聯繫,形成更多的知識系統和思維模型。正所謂老子所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思維模型必須結合自身經驗和實踐,形成正反饋循環系統

你的多元思維模型框架必須結合自身的經驗和實踐去完善其思維繫統,才能做到知行合一,才是一個有效的閉環正反饋系統。隨著知識的增加和實踐經驗的積累,不斷循環增強,這樣的思維模型在不斷地調整、修正和完善,不斷地在變成熟和強大,在解決問題時才更加客觀,更具價值,你的認知能力才會不斷增強,才能夠比那些比你聰明得多的人更厲害。

未來人與人之間的競爭不是比誰的知識和信息更多,也不是比誰更聰明,而是比誰的思維模型和系統更強大。

6 頂尖高手都在用這樣的知識構建自己的思維模型

生活中,各個領域的頂尖高手其實都在用底層知識去分析事物和解決問題,也在用這樣的知識構建自己的思維模型。

投資領域的巴菲特和芒格自不必多說,是這方面的典範。芒格在很多演講中都在強調現代教育存在著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隻侷限在一個領域或專業學習,他鼓勵應該開展多學科、跨學科教育。

在科研領域更是如此,邁克爾·法拉第就是以對物理學、化學和電學的研究聞名。現代醫學之父威廉·奧斯勒爵士是跨學科思考的先驅,他認為:“不斷地將注意力集中在同一個學科,不管這個學科是多麼有趣,都會把人的思想禁錮在一個狹窄的領域之內。”

在商業領域,無論是蘋果的喬布斯、亞馬遜的貝索斯還是阿里巴巴的馬雲, 海爾集團的張瑞敏等商業領袖都是擁有強大的多元思維模型。

在這裡我想舉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張瑞敏的例子。

2019年6月在青島舉行的主題為“創變者:新時代追夢人”的演講中。他將很多底層臨界知識應用在了海爾的經營和管理中,形成了人單合一模式,引領著企業發展變革。

在這篇演講中,他提到了美國西蒙•斯涅克提出來的“黃金圈”理論,“三個圈”最裡面的“圈”代表“為什麼”,也就是你做這件事的“道”,為什麼要做,他用黃金圈理論去思考企業的戰略和存在價值。

接下來又提到了熊彼特創新理論,他認為所謂“創造性破壞”就是要把原來經典的、傳統的破壞掉,這樣才能去創造新的,先破後立,有破有立。海爾的人單合一模式就是對傳統科層制、職能制企業範式的破壞,去掉中間層,去掉KPI,變成一個生態組織,做到“三零”,用戶零距離、企業零延誤、流程零簽字。

他還指出,物聯網時代,企業要有動態能力,具備不斷更新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能力,形成網絡生態的競爭力,不然早晚有一天你會被別人顛覆。具備這種動態能力,也就要求企業和其領導人要具備黑格爾所說的“自我否定哲學”。在自我否定中不斷進化, 企業應該追求動態的平衡,而不是靜態的平衡。

在這篇演講中他還運用了很多其他底層臨界知識,這裡就不一一做詳細介紹了,包括左哈爾《量子領導者》和《量子自我》中的“量的管理”理論;著名經濟學家哈耶克的“理性不及”理論;塔勒布關於《非對稱性風險》和《黑天鵝》的研究理論;哈佛大學教授哈特的“不完全契約理論”; 複雜性科學奠基人布萊恩•阿瑟的“複雜經濟”的核心思想;詹姆斯•卡斯《有限與無限的遊戲》的核心思想等,當然也包括老子和莊子的一些哲學思想的運用。

通過這篇演講,能夠看出張瑞敏是學習和應用底層臨界知識並通過這樣的知識構建自我思維模型的典範,也是大家學習的非常好的榜樣。

7 結語

看過多少書,記住多少知識和信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要學習什麼知識才更有價值,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知識去構建自己的多元思維模型,在實踐中去完善和成長。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知識不在多,有用才行,有的知識“多即是少”,有的知識 “少即是多”,會學才行。

我們到底應該學習什麼樣的知識來構建自己的思維模型

我們到底應該學習什麼樣的知識來構建自己的思維模型

我們到底應該學習什麼樣的知識來構建自己的思維模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