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位“理財大師”在鄂爾多斯栽了!他們的真面目是…'

"

他是銀行客服?

他是“投資理財大師”?

她是賣茶小姑娘?

她是公檢法工作人員?

她是“知名大學招生辦老師”……


"

他是銀行客服?

他是“投資理財大師”?

她是賣茶小姑娘?

她是公檢法工作人員?

她是“知名大學招生辦老師”……


這幾位“理財大師”在鄂爾多斯栽了!他們的真面目是…


其實,這些都是騙子打的幌子以實施的投資理財類詐騙的,他們利用受騙者在前期投入少量資金短期內就能收到“高額回報”的心理設下誘餌,而受騙者為了持續獲取鉅額收益會不斷地注入大量資金,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近日,康巴什區公安分局破獲了3起相關案件。

7月期間,康巴什區居民楊某通過微信群聊添加任某某為微信好友,然後按照任某某的提示在福匯國際平臺內充值900美元並獲利提現。當嚐到甜頭的楊某又分兩次在該平臺內充值1萬餘美元后,才發現平臺賬戶的錢被取走,共計損失人民幣9萬餘元,當即報案;外來人員胡某經微信好友推薦下載了一個網頁版理財APP並進行充值投注,投注盈利後發現無法提現,客服稱該情況存在洗錢行為,交納違約金後方可提現。胡某立即在該平臺分5次充值8萬餘元,後發現被騙;某公司老闆羅某通過掃描QQ好友發來的二維碼進入一平臺內進行充值投注,投注盈利後在提現時被平臺客服以繳納個人所得稅等為由,分多次向對方轉賬26萬餘元,後發現被騙。

目前,上述3起案件全部破獲,警方正在進一步深挖餘罪中。


警方提醒:近期投資理財類詐騙出現多種新形式,如遇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投資”“理財”項目,務必警惕,堅決做到“不輕信!不轉賬!不上當!”

1、以“看廣告、賺外快”“消費返利”等為幌子 一些返利網站在提現時設置諸多限制,參與人不可能將投入的資金全部取出,有的將返利金額與參與人邀請參加的人數掛鉤,成為發展下線會員式的類傳銷平臺。消費返利,必須要到正規的平臺,不要被某些小平臺所誘惑。

2、以投資境外股權、期權、外匯等為幌子 投資金額不限且許諾固定回報,多為噱頭吸引投資。

3、以投資養老產業可獲高額回報或者“免費”養老為幌子 以投資養老公寓或其他養老項目為名,承諾給予高額回報或以養老服務為誘餌,引誘老年群眾“加盟投資”。

4、以私募入股、合夥辦企業為幌子 但不辦企業工商註冊登記的。

5、以投資“虛擬貨幣”“區塊鏈”等為幌子 看似高大上的“互聯網金融創新”,實際是非法集資行為,噱頭更為新穎、隱蔽性更強。如果投資人不是對新興金融投資領域有多年的專業知識,很容易被引誘落入非法投資的圈套。

6、以“扶貧”“慈善”“互動”等為幌子 有的以未登記的非法社會組織的名義直接開展非法集資活動,有的利用合法登記的社會組織,通過在這些組織下設立分支機構等方式合作開展活動,欺騙性很強。

7、在街頭商場發放廣告的投資理財 不法分子在宣傳上往往一擲千金,採取聘請明星代言、進行社會捐贈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製造虛假聲勢。

8、以組織旅遊、講座等方式招攬老年群眾的 不法分子往往通過舉辦所謂的養生講座、免費體驗、免費旅遊、發放小禮品、親情關愛方式騙取老年人信任,吸引老年人投資。

9、“投資”“理財”公司、網站及服務器在境外的 一些非法集資人員租用境外服務器搭建網絡集資平臺,將涉案資金非法轉移至境外等方式躲避國內監督打擊。所以要求以現金方式或向個人賬戶、境外賬戶繳納投資款。轉賬需謹慎。

10、要求以現金方式向個人賬戶、境外賬戶繳納投資款 最讓人操心的還是老年人。許多低收入人群、農民群眾、退休人員參與其中,有的案件中超過半數參與者為老年人,不少群眾把“養老錢”“救命錢”投入集資,幾乎血本無歸。


來源:鄂爾多斯晚報

"

他是銀行客服?

他是“投資理財大師”?

她是賣茶小姑娘?

她是公檢法工作人員?

她是“知名大學招生辦老師”……


這幾位“理財大師”在鄂爾多斯栽了!他們的真面目是…


其實,這些都是騙子打的幌子以實施的投資理財類詐騙的,他們利用受騙者在前期投入少量資金短期內就能收到“高額回報”的心理設下誘餌,而受騙者為了持續獲取鉅額收益會不斷地注入大量資金,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近日,康巴什區公安分局破獲了3起相關案件。

7月期間,康巴什區居民楊某通過微信群聊添加任某某為微信好友,然後按照任某某的提示在福匯國際平臺內充值900美元並獲利提現。當嚐到甜頭的楊某又分兩次在該平臺內充值1萬餘美元后,才發現平臺賬戶的錢被取走,共計損失人民幣9萬餘元,當即報案;外來人員胡某經微信好友推薦下載了一個網頁版理財APP並進行充值投注,投注盈利後發現無法提現,客服稱該情況存在洗錢行為,交納違約金後方可提現。胡某立即在該平臺分5次充值8萬餘元,後發現被騙;某公司老闆羅某通過掃描QQ好友發來的二維碼進入一平臺內進行充值投注,投注盈利後在提現時被平臺客服以繳納個人所得稅等為由,分多次向對方轉賬26萬餘元,後發現被騙。

目前,上述3起案件全部破獲,警方正在進一步深挖餘罪中。


警方提醒:近期投資理財類詐騙出現多種新形式,如遇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投資”“理財”項目,務必警惕,堅決做到“不輕信!不轉賬!不上當!”

1、以“看廣告、賺外快”“消費返利”等為幌子 一些返利網站在提現時設置諸多限制,參與人不可能將投入的資金全部取出,有的將返利金額與參與人邀請參加的人數掛鉤,成為發展下線會員式的類傳銷平臺。消費返利,必須要到正規的平臺,不要被某些小平臺所誘惑。

2、以投資境外股權、期權、外匯等為幌子 投資金額不限且許諾固定回報,多為噱頭吸引投資。

3、以投資養老產業可獲高額回報或者“免費”養老為幌子 以投資養老公寓或其他養老項目為名,承諾給予高額回報或以養老服務為誘餌,引誘老年群眾“加盟投資”。

4、以私募入股、合夥辦企業為幌子 但不辦企業工商註冊登記的。

5、以投資“虛擬貨幣”“區塊鏈”等為幌子 看似高大上的“互聯網金融創新”,實際是非法集資行為,噱頭更為新穎、隱蔽性更強。如果投資人不是對新興金融投資領域有多年的專業知識,很容易被引誘落入非法投資的圈套。

6、以“扶貧”“慈善”“互動”等為幌子 有的以未登記的非法社會組織的名義直接開展非法集資活動,有的利用合法登記的社會組織,通過在這些組織下設立分支機構等方式合作開展活動,欺騙性很強。

7、在街頭商場發放廣告的投資理財 不法分子在宣傳上往往一擲千金,採取聘請明星代言、進行社會捐贈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製造虛假聲勢。

8、以組織旅遊、講座等方式招攬老年群眾的 不法分子往往通過舉辦所謂的養生講座、免費體驗、免費旅遊、發放小禮品、親情關愛方式騙取老年人信任,吸引老年人投資。

9、“投資”“理財”公司、網站及服務器在境外的 一些非法集資人員租用境外服務器搭建網絡集資平臺,將涉案資金非法轉移至境外等方式躲避國內監督打擊。所以要求以現金方式或向個人賬戶、境外賬戶繳納投資款。轉賬需謹慎。

10、要求以現金方式向個人賬戶、境外賬戶繳納投資款 最讓人操心的還是老年人。許多低收入人群、農民群眾、退休人員參與其中,有的案件中超過半數參與者為老年人,不少群眾把“養老錢”“救命錢”投入集資,幾乎血本無歸。


來源:鄂爾多斯晚報

這幾位“理財大師”在鄂爾多斯栽了!他們的真面目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