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戰玩不下去?談保險公司保費定價的差異'

"
"
價格戰玩不下去?談保險公司保費定價的差異

近兩年的互聯網保險,價格戰很是激烈。

前有百年人壽,祭出“康惠保”系列直擊地板價,但在追求利潤的壓力下,之後開發的產品再也沒有掀起浪花;

緊接著,復星聯合出場,帶著“康樂”系列,還有現金價值之王的達爾文,瞬間佔領了部分市場;

然後光大永明來了,從超級瑪麗旗艦版→達爾文超越者→PLUS版、護心版,左右互搏,不斷超越自己,但是,目前價格戰也玩不下去了,光大線上所有不含身故的保險要停售了。

說明了什麼?一是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線上“物美價廉”的保險產品很得人心;二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投保,出險的概率變大,賠付的壓力倍增,到最後保險公司賺不到錢,就不得不採取停售了。

那麼,保險公司到底是怎麼定價的呢?同樣的保障範圍為什麼保費差別會這麼大呢?“低價”策略走不下去,除了停售,還有其他方式嗎?

為什麼不同保險公司產品保費差別那麼大便宜的保險,靠譜嗎?關於保費,這幾點你需要注意


一、為什麼不同產品保費差別那麼大?


想要知道不同產品的保費差別,首先得了解保險產品的價格是怎樣構成的。一般來講,我們購買一份保險所交的保費,由以下幾個因素構成:

"
價格戰玩不下去?談保險公司保費定價的差異

近兩年的互聯網保險,價格戰很是激烈。

前有百年人壽,祭出“康惠保”系列直擊地板價,但在追求利潤的壓力下,之後開發的產品再也沒有掀起浪花;

緊接著,復星聯合出場,帶著“康樂”系列,還有現金價值之王的達爾文,瞬間佔領了部分市場;

然後光大永明來了,從超級瑪麗旗艦版→達爾文超越者→PLUS版、護心版,左右互搏,不斷超越自己,但是,目前價格戰也玩不下去了,光大線上所有不含身故的保險要停售了。

說明了什麼?一是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線上“物美價廉”的保險產品很得人心;二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投保,出險的概率變大,賠付的壓力倍增,到最後保險公司賺不到錢,就不得不採取停售了。

那麼,保險公司到底是怎麼定價的呢?同樣的保障範圍為什麼保費差別會這麼大呢?“低價”策略走不下去,除了停售,還有其他方式嗎?

為什麼不同保險公司產品保費差別那麼大便宜的保險,靠譜嗎?關於保費,這幾點你需要注意


一、為什麼不同產品保費差別那麼大?


想要知道不同產品的保費差別,首先得了解保險產品的價格是怎樣構成的。一般來講,我們購買一份保險所交的保費,由以下幾個因素構成:

價格戰玩不下去?談保險公司保費定價的差異

從上圖可以看出,我們交給保險公司的保費,主要分為兩部分:

1.純保費

這部分保險公司拿來理賠和投資使用的,主要包括風險保費和儲蓄保費兩個部分。

  • 風險保費:是出險時用來支付的理賠金。比如重大疾病保險、定期壽險等,保險公司會根據「生命表」死亡率、重大疾病的發病率等作為統一參考,區別不大。
  • 儲蓄保費:適用於返還型保險、兩全保險、理財險等,保險公司先用你交的保費做投資,約定年限到期後給你的本金+一點利息,每個公司的投資收益是不同的,所以你最終得到也會有所不同。

如返還型保險1萬/年,交10年,20年後返還已交保費的105%,就意味著你一共交10萬,時隔20年後能拿到10.5萬。

至於具體要多收多少保費,各家保險公司都不一樣,這是造成各保險公司產品價格差異的因素之一。

2.附加保費

附加保費主要是保險公司其他方面的運營成本,也就是需要考慮到場地的租金、員工的工資、電腦 IT 設備、銷售的佣金、鉅額的廣告投入等,而這些成本都是要分攤到保費當中的。

"
價格戰玩不下去?談保險公司保費定價的差異

近兩年的互聯網保險,價格戰很是激烈。

前有百年人壽,祭出“康惠保”系列直擊地板價,但在追求利潤的壓力下,之後開發的產品再也沒有掀起浪花;

緊接著,復星聯合出場,帶著“康樂”系列,還有現金價值之王的達爾文,瞬間佔領了部分市場;

然後光大永明來了,從超級瑪麗旗艦版→達爾文超越者→PLUS版、護心版,左右互搏,不斷超越自己,但是,目前價格戰也玩不下去了,光大線上所有不含身故的保險要停售了。

說明了什麼?一是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線上“物美價廉”的保險產品很得人心;二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投保,出險的概率變大,賠付的壓力倍增,到最後保險公司賺不到錢,就不得不採取停售了。

那麼,保險公司到底是怎麼定價的呢?同樣的保障範圍為什麼保費差別會這麼大呢?“低價”策略走不下去,除了停售,還有其他方式嗎?

為什麼不同保險公司產品保費差別那麼大便宜的保險,靠譜嗎?關於保費,這幾點你需要注意


一、為什麼不同產品保費差別那麼大?


想要知道不同產品的保費差別,首先得了解保險產品的價格是怎樣構成的。一般來講,我們購買一份保險所交的保費,由以下幾個因素構成:

價格戰玩不下去?談保險公司保費定價的差異

從上圖可以看出,我們交給保險公司的保費,主要分為兩部分:

1.純保費

這部分保險公司拿來理賠和投資使用的,主要包括風險保費和儲蓄保費兩個部分。

  • 風險保費:是出險時用來支付的理賠金。比如重大疾病保險、定期壽險等,保險公司會根據「生命表」死亡率、重大疾病的發病率等作為統一參考,區別不大。
  • 儲蓄保費:適用於返還型保險、兩全保險、理財險等,保險公司先用你交的保費做投資,約定年限到期後給你的本金+一點利息,每個公司的投資收益是不同的,所以你最終得到也會有所不同。

如返還型保險1萬/年,交10年,20年後返還已交保費的105%,就意味著你一共交10萬,時隔20年後能拿到10.5萬。

至於具體要多收多少保費,各家保險公司都不一樣,這是造成各保險公司產品價格差異的因素之一。

2.附加保費

附加保費主要是保險公司其他方面的運營成本,也就是需要考慮到場地的租金、員工的工資、電腦 IT 設備、銷售的佣金、鉅額的廣告投入等,而這些成本都是要分攤到保費當中的。

價格戰玩不下去?談保險公司保費定價的差異

比如代理人銷售模式,保險公司為了賣出更多產品,給到代理人的佣金會比較高,那麼銷售成本就上去了,產品定價就可能會高一些。

"
價格戰玩不下去?談保險公司保費定價的差異

近兩年的互聯網保險,價格戰很是激烈。

前有百年人壽,祭出“康惠保”系列直擊地板價,但在追求利潤的壓力下,之後開發的產品再也沒有掀起浪花;

緊接著,復星聯合出場,帶著“康樂”系列,還有現金價值之王的達爾文,瞬間佔領了部分市場;

然後光大永明來了,從超級瑪麗旗艦版→達爾文超越者→PLUS版、護心版,左右互搏,不斷超越自己,但是,目前價格戰也玩不下去了,光大線上所有不含身故的保險要停售了。

說明了什麼?一是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線上“物美價廉”的保險產品很得人心;二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投保,出險的概率變大,賠付的壓力倍增,到最後保險公司賺不到錢,就不得不採取停售了。

那麼,保險公司到底是怎麼定價的呢?同樣的保障範圍為什麼保費差別會這麼大呢?“低價”策略走不下去,除了停售,還有其他方式嗎?

為什麼不同保險公司產品保費差別那麼大便宜的保險,靠譜嗎?關於保費,這幾點你需要注意


一、為什麼不同產品保費差別那麼大?


想要知道不同產品的保費差別,首先得了解保險產品的價格是怎樣構成的。一般來講,我們購買一份保險所交的保費,由以下幾個因素構成:

價格戰玩不下去?談保險公司保費定價的差異

從上圖可以看出,我們交給保險公司的保費,主要分為兩部分:

1.純保費

這部分保險公司拿來理賠和投資使用的,主要包括風險保費和儲蓄保費兩個部分。

  • 風險保費:是出險時用來支付的理賠金。比如重大疾病保險、定期壽險等,保險公司會根據「生命表」死亡率、重大疾病的發病率等作為統一參考,區別不大。
  • 儲蓄保費:適用於返還型保險、兩全保險、理財險等,保險公司先用你交的保費做投資,約定年限到期後給你的本金+一點利息,每個公司的投資收益是不同的,所以你最終得到也會有所不同。

如返還型保險1萬/年,交10年,20年後返還已交保費的105%,就意味著你一共交10萬,時隔20年後能拿到10.5萬。

至於具體要多收多少保費,各家保險公司都不一樣,這是造成各保險公司產品價格差異的因素之一。

2.附加保費

附加保費主要是保險公司其他方面的運營成本,也就是需要考慮到場地的租金、員工的工資、電腦 IT 設備、銷售的佣金、鉅額的廣告投入等,而這些成本都是要分攤到保費當中的。

價格戰玩不下去?談保險公司保費定價的差異

比如代理人銷售模式,保險公司為了賣出更多產品,給到代理人的佣金會比較高,那麼銷售成本就上去了,產品定價就可能會高一些。

價格戰玩不下去?談保險公司保費定價的差異

據四大上市保險公司2017年年報顯示,廣告宣傳費用支出達270.35億元,日均7407萬元。其中平安一家日均廣告費超過5500萬元。這些費用是保費的一部分,最終還是會由消費者來買單。

不過,並非每家保險公司都是依靠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比如2017年的網紅兒童重疾險——陽光隨e保,就依靠其極高的性價比和客戶的口碑傳播,在幾乎沒有什麼廣告投入的情況下,銷量突破了10萬件。好產品,不一定非要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互聯網時代下,好口碑就是最好的廣告。

而且,保險公司還要預留一部分的利潤。具體留多少,和保險公司的經營策略有關。保險公司希望有更多的利潤,那麼在產品定價上可能會更貴一些。保險公司想搶佔市場份額,可能會打價格戰,薄利多銷,產品價格就會低一些。

還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新興的保險公司,沒有過去的歷史包袱和負債,是能夠恰當的減少預留利潤的,更多讓利給消費者,這也在一定水平上會反映在保險定價當中的。

所以,不同公司產品價格的差異,是由經營成本、銷售策略、歷史背景等多種因素決定的,並通過複雜的計算下得到的結果,不能一概而論。


二、便宜的保險,靠譜嗎?


其實,我們這一代是浸潤在互聯網中的,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更加理性,對互聯網保險產品並不排斥,這也造就了“物美價廉”的產品銷售火爆的場面,導致保險公司不得不採取停售或漲價的策略。

但仍然有些朋友有這種疑惑:保費這麼便宜,保障會不會有問題?是不是有坑?理賠是不是特別難?

遠慮君多次提到,買保險,本質上就是和保險公司簽訂了一份合同。關於保障內容、理賠標準,從簽訂的那一刻起,就以法律合同的方式確定下來了。只要是正規且有牌照的保險公司,保險合同都會受到監管和保護,與保險公司大小、保費多少沒有關係,在大保險公司vs小保險公司,你的疑慮都在這裡了!一文中有詳細講解,可點擊回顧。

1.高價格≠高保障

選擇一份保險產品,我們要了解這份產品的保障範圍和責任,跟市場上類似的產品有哪些差異,定價是否合理。而不是盲目將價格和保障劃等號

舉個例子:

小A:30萬保額的某福2018,年交1萬元,為了拿到贈送的20%保額,要每天堅持走路一萬步;

小B:30萬保額的保終身的健康保2.0,年交3084元;50萬保額的保到99歲的壽險,年交4490元;總共7574元。

兩人一年後同時得了心臟病,做微創冠狀動脈介入術(俗稱心臟支架),小A不能獲賠,因為某福2018中輕症是不含此病的,而小A可以拿到理賠款9萬。

20年後兩人同時患癌症,並於半年後去世。小A確診重疾賠付30萬後,身故再賠付1萬,合同結束。小B獲得重疾理賠款30萬,身故再賠付50萬,合同終止。

可見,高價格並不代表高保障,一切要以合同條款為依據,所以要理性的選擇產品。

2. 高價格≠理賠好

從理論上來講,保險公司在制定保費價格時,比如理賠這樣的運營服務也是包含在內的。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服務成本只是一個概念,沒有一個統一標準。

也就是保險公司不會因為你所交的保費少,就不協助你理賠。況且理賠是一家保險公司的口碑來源,理賠的效率與質量,只跟風險、保險條款以及保險公司本身的服務質量有關。

我們來看一下2019上半年的保險理賠數據:

"
價格戰玩不下去?談保險公司保費定價的差異

近兩年的互聯網保險,價格戰很是激烈。

前有百年人壽,祭出“康惠保”系列直擊地板價,但在追求利潤的壓力下,之後開發的產品再也沒有掀起浪花;

緊接著,復星聯合出場,帶著“康樂”系列,還有現金價值之王的達爾文,瞬間佔領了部分市場;

然後光大永明來了,從超級瑪麗旗艦版→達爾文超越者→PLUS版、護心版,左右互搏,不斷超越自己,但是,目前價格戰也玩不下去了,光大線上所有不含身故的保險要停售了。

說明了什麼?一是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線上“物美價廉”的保險產品很得人心;二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投保,出險的概率變大,賠付的壓力倍增,到最後保險公司賺不到錢,就不得不採取停售了。

那麼,保險公司到底是怎麼定價的呢?同樣的保障範圍為什麼保費差別會這麼大呢?“低價”策略走不下去,除了停售,還有其他方式嗎?

為什麼不同保險公司產品保費差別那麼大便宜的保險,靠譜嗎?關於保費,這幾點你需要注意


一、為什麼不同產品保費差別那麼大?


想要知道不同產品的保費差別,首先得了解保險產品的價格是怎樣構成的。一般來講,我們購買一份保險所交的保費,由以下幾個因素構成:

價格戰玩不下去?談保險公司保費定價的差異

從上圖可以看出,我們交給保險公司的保費,主要分為兩部分:

1.純保費

這部分保險公司拿來理賠和投資使用的,主要包括風險保費和儲蓄保費兩個部分。

  • 風險保費:是出險時用來支付的理賠金。比如重大疾病保險、定期壽險等,保險公司會根據「生命表」死亡率、重大疾病的發病率等作為統一參考,區別不大。
  • 儲蓄保費:適用於返還型保險、兩全保險、理財險等,保險公司先用你交的保費做投資,約定年限到期後給你的本金+一點利息,每個公司的投資收益是不同的,所以你最終得到也會有所不同。

如返還型保險1萬/年,交10年,20年後返還已交保費的105%,就意味著你一共交10萬,時隔20年後能拿到10.5萬。

至於具體要多收多少保費,各家保險公司都不一樣,這是造成各保險公司產品價格差異的因素之一。

2.附加保費

附加保費主要是保險公司其他方面的運營成本,也就是需要考慮到場地的租金、員工的工資、電腦 IT 設備、銷售的佣金、鉅額的廣告投入等,而這些成本都是要分攤到保費當中的。

價格戰玩不下去?談保險公司保費定價的差異

比如代理人銷售模式,保險公司為了賣出更多產品,給到代理人的佣金會比較高,那麼銷售成本就上去了,產品定價就可能會高一些。

價格戰玩不下去?談保險公司保費定價的差異

據四大上市保險公司2017年年報顯示,廣告宣傳費用支出達270.35億元,日均7407萬元。其中平安一家日均廣告費超過5500萬元。這些費用是保費的一部分,最終還是會由消費者來買單。

不過,並非每家保險公司都是依靠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比如2017年的網紅兒童重疾險——陽光隨e保,就依靠其極高的性價比和客戶的口碑傳播,在幾乎沒有什麼廣告投入的情況下,銷量突破了10萬件。好產品,不一定非要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互聯網時代下,好口碑就是最好的廣告。

而且,保險公司還要預留一部分的利潤。具體留多少,和保險公司的經營策略有關。保險公司希望有更多的利潤,那麼在產品定價上可能會更貴一些。保險公司想搶佔市場份額,可能會打價格戰,薄利多銷,產品價格就會低一些。

還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新興的保險公司,沒有過去的歷史包袱和負債,是能夠恰當的減少預留利潤的,更多讓利給消費者,這也在一定水平上會反映在保險定價當中的。

所以,不同公司產品價格的差異,是由經營成本、銷售策略、歷史背景等多種因素決定的,並通過複雜的計算下得到的結果,不能一概而論。


二、便宜的保險,靠譜嗎?


其實,我們這一代是浸潤在互聯網中的,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更加理性,對互聯網保險產品並不排斥,這也造就了“物美價廉”的產品銷售火爆的場面,導致保險公司不得不採取停售或漲價的策略。

但仍然有些朋友有這種疑惑:保費這麼便宜,保障會不會有問題?是不是有坑?理賠是不是特別難?

遠慮君多次提到,買保險,本質上就是和保險公司簽訂了一份合同。關於保障內容、理賠標準,從簽訂的那一刻起,就以法律合同的方式確定下來了。只要是正規且有牌照的保險公司,保險合同都會受到監管和保護,與保險公司大小、保費多少沒有關係,在大保險公司vs小保險公司,你的疑慮都在這裡了!一文中有詳細講解,可點擊回顧。

1.高價格≠高保障

選擇一份保險產品,我們要了解這份產品的保障範圍和責任,跟市場上類似的產品有哪些差異,定價是否合理。而不是盲目將價格和保障劃等號

舉個例子:

小A:30萬保額的某福2018,年交1萬元,為了拿到贈送的20%保額,要每天堅持走路一萬步;

小B:30萬保額的保終身的健康保2.0,年交3084元;50萬保額的保到99歲的壽險,年交4490元;總共7574元。

兩人一年後同時得了心臟病,做微創冠狀動脈介入術(俗稱心臟支架),小A不能獲賠,因為某福2018中輕症是不含此病的,而小A可以拿到理賠款9萬。

20年後兩人同時患癌症,並於半年後去世。小A確診重疾賠付30萬後,身故再賠付1萬,合同結束。小B獲得重疾理賠款30萬,身故再賠付50萬,合同終止。

可見,高價格並不代表高保障,一切要以合同條款為依據,所以要理性的選擇產品。

2. 高價格≠理賠好

從理論上來講,保險公司在制定保費價格時,比如理賠這樣的運營服務也是包含在內的。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服務成本只是一個概念,沒有一個統一標準。

也就是保險公司不會因為你所交的保費少,就不協助你理賠。況且理賠是一家保險公司的口碑來源,理賠的效率與質量,只跟風險、保險條款以及保險公司本身的服務質量有關。

我們來看一下2019上半年的保險理賠數據:

價格戰玩不下去?談保險公司保費定價的差異

從上表可以看出,各家保險公司的獲賠率都超過97%,甚至接近100%。實際賠出去的保額,都是以億元為單位,甚至有幾百億元的。理賠時效上看,從保險公司收齊理賠資料起,到實際支付賠款的時間,平均下來大概在2天左右。

也就是說,無論保費多少,一般都是能理賠,理賠速度還挺快的。所以理賠和公司大小、規模、知名度,是沒關係的,是否能夠理賠取決於合同條款本身。只要投保時如實告知,出險時符合理賠條件,都可以順利得到理賠。關於理賠的技巧,可點擊這裡回看。

目前,國內沒有任何數據能證明大公司理賠比小公司理賠好,相反一些大公司由於保單數量較多,每年的投訴量也會較多。


三、關於保費,這幾點還需要注意


保費的高低並不能說明一款保險產品的保障是否完善,產品的好壞還是要取決於保障條款

目前,很多公司為了搶佔市場,會採取低價策略來銷售產品,如果真的“物美”,必定會吸引更多人投保,但也會壓縮保險公司的利潤空間,最終承受不住的時候,會採取停售,或者漲價,或者升級(比如健康告知變嚴格)。

像最近光大的線上產品停售不帶身故的版本,在重疾險,到底有必要附加身故責任嗎?中,遠慮君更傾向於不含身故的重疾險,再另外搭配一份定期壽險。

另外,關於保費還有以下2點需要注意:

1.保額比保費重要

遠慮君在投保前記住這5條最基本的原則,你基本不會買錯!裡提到過,要先保額再保費,根據自身情況與風險制定保額,在保額足夠的情況下,選擇保障最完善的保險產品,最後才是進行保費對比,從而篩選出性價比最高的保險產品。

2.關於附加條款

許多保險產品還會推出一些附加條款,如豁免條款、輕症保障、身故保障等。附加條款越多,保險公司提供的服務越多,面臨的風險也會越大,相對應的保費也會比較高。

附加條款並不是必須的,比如你已經購買了足夠的壽險,那麼重疾險裡附加的身故條款就不是非常必須的了,有時候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不清楚的朋友,可點擊附加險進行查看。


遠慮君說

說了這麼多,遠慮君只想告訴大家:

第一,價格遠高於同類產品的保險,其實附加的是保險公司的各項成本,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

第二,互聯網保險產品性價比都比較高,不僅保障齊全,價格也低廉,遇到適合自己的就不要猶豫了。

另外,在購買保險時,一定要先關注保額和保障,再考慮保費,最主要是看條款如實告知,這樣才是投保的正確方式。

"
價格戰玩不下去?談保險公司保費定價的差異

近兩年的互聯網保險,價格戰很是激烈。

前有百年人壽,祭出“康惠保”系列直擊地板價,但在追求利潤的壓力下,之後開發的產品再也沒有掀起浪花;

緊接著,復星聯合出場,帶著“康樂”系列,還有現金價值之王的達爾文,瞬間佔領了部分市場;

然後光大永明來了,從超級瑪麗旗艦版→達爾文超越者→PLUS版、護心版,左右互搏,不斷超越自己,但是,目前價格戰也玩不下去了,光大線上所有不含身故的保險要停售了。

說明了什麼?一是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線上“物美價廉”的保險產品很得人心;二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投保,出險的概率變大,賠付的壓力倍增,到最後保險公司賺不到錢,就不得不採取停售了。

那麼,保險公司到底是怎麼定價的呢?同樣的保障範圍為什麼保費差別會這麼大呢?“低價”策略走不下去,除了停售,還有其他方式嗎?

為什麼不同保險公司產品保費差別那麼大便宜的保險,靠譜嗎?關於保費,這幾點你需要注意


一、為什麼不同產品保費差別那麼大?


想要知道不同產品的保費差別,首先得了解保險產品的價格是怎樣構成的。一般來講,我們購買一份保險所交的保費,由以下幾個因素構成:

價格戰玩不下去?談保險公司保費定價的差異

從上圖可以看出,我們交給保險公司的保費,主要分為兩部分:

1.純保費

這部分保險公司拿來理賠和投資使用的,主要包括風險保費和儲蓄保費兩個部分。

  • 風險保費:是出險時用來支付的理賠金。比如重大疾病保險、定期壽險等,保險公司會根據「生命表」死亡率、重大疾病的發病率等作為統一參考,區別不大。
  • 儲蓄保費:適用於返還型保險、兩全保險、理財險等,保險公司先用你交的保費做投資,約定年限到期後給你的本金+一點利息,每個公司的投資收益是不同的,所以你最終得到也會有所不同。

如返還型保險1萬/年,交10年,20年後返還已交保費的105%,就意味著你一共交10萬,時隔20年後能拿到10.5萬。

至於具體要多收多少保費,各家保險公司都不一樣,這是造成各保險公司產品價格差異的因素之一。

2.附加保費

附加保費主要是保險公司其他方面的運營成本,也就是需要考慮到場地的租金、員工的工資、電腦 IT 設備、銷售的佣金、鉅額的廣告投入等,而這些成本都是要分攤到保費當中的。

價格戰玩不下去?談保險公司保費定價的差異

比如代理人銷售模式,保險公司為了賣出更多產品,給到代理人的佣金會比較高,那麼銷售成本就上去了,產品定價就可能會高一些。

價格戰玩不下去?談保險公司保費定價的差異

據四大上市保險公司2017年年報顯示,廣告宣傳費用支出達270.35億元,日均7407萬元。其中平安一家日均廣告費超過5500萬元。這些費用是保費的一部分,最終還是會由消費者來買單。

不過,並非每家保險公司都是依靠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比如2017年的網紅兒童重疾險——陽光隨e保,就依靠其極高的性價比和客戶的口碑傳播,在幾乎沒有什麼廣告投入的情況下,銷量突破了10萬件。好產品,不一定非要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互聯網時代下,好口碑就是最好的廣告。

而且,保險公司還要預留一部分的利潤。具體留多少,和保險公司的經營策略有關。保險公司希望有更多的利潤,那麼在產品定價上可能會更貴一些。保險公司想搶佔市場份額,可能會打價格戰,薄利多銷,產品價格就會低一些。

還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新興的保險公司,沒有過去的歷史包袱和負債,是能夠恰當的減少預留利潤的,更多讓利給消費者,這也在一定水平上會反映在保險定價當中的。

所以,不同公司產品價格的差異,是由經營成本、銷售策略、歷史背景等多種因素決定的,並通過複雜的計算下得到的結果,不能一概而論。


二、便宜的保險,靠譜嗎?


其實,我們這一代是浸潤在互聯網中的,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更加理性,對互聯網保險產品並不排斥,這也造就了“物美價廉”的產品銷售火爆的場面,導致保險公司不得不採取停售或漲價的策略。

但仍然有些朋友有這種疑惑:保費這麼便宜,保障會不會有問題?是不是有坑?理賠是不是特別難?

遠慮君多次提到,買保險,本質上就是和保險公司簽訂了一份合同。關於保障內容、理賠標準,從簽訂的那一刻起,就以法律合同的方式確定下來了。只要是正規且有牌照的保險公司,保險合同都會受到監管和保護,與保險公司大小、保費多少沒有關係,在大保險公司vs小保險公司,你的疑慮都在這裡了!一文中有詳細講解,可點擊回顧。

1.高價格≠高保障

選擇一份保險產品,我們要了解這份產品的保障範圍和責任,跟市場上類似的產品有哪些差異,定價是否合理。而不是盲目將價格和保障劃等號

舉個例子:

小A:30萬保額的某福2018,年交1萬元,為了拿到贈送的20%保額,要每天堅持走路一萬步;

小B:30萬保額的保終身的健康保2.0,年交3084元;50萬保額的保到99歲的壽險,年交4490元;總共7574元。

兩人一年後同時得了心臟病,做微創冠狀動脈介入術(俗稱心臟支架),小A不能獲賠,因為某福2018中輕症是不含此病的,而小A可以拿到理賠款9萬。

20年後兩人同時患癌症,並於半年後去世。小A確診重疾賠付30萬後,身故再賠付1萬,合同結束。小B獲得重疾理賠款30萬,身故再賠付50萬,合同終止。

可見,高價格並不代表高保障,一切要以合同條款為依據,所以要理性的選擇產品。

2. 高價格≠理賠好

從理論上來講,保險公司在制定保費價格時,比如理賠這樣的運營服務也是包含在內的。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服務成本只是一個概念,沒有一個統一標準。

也就是保險公司不會因為你所交的保費少,就不協助你理賠。況且理賠是一家保險公司的口碑來源,理賠的效率與質量,只跟風險、保險條款以及保險公司本身的服務質量有關。

我們來看一下2019上半年的保險理賠數據:

價格戰玩不下去?談保險公司保費定價的差異

從上表可以看出,各家保險公司的獲賠率都超過97%,甚至接近100%。實際賠出去的保額,都是以億元為單位,甚至有幾百億元的。理賠時效上看,從保險公司收齊理賠資料起,到實際支付賠款的時間,平均下來大概在2天左右。

也就是說,無論保費多少,一般都是能理賠,理賠速度還挺快的。所以理賠和公司大小、規模、知名度,是沒關係的,是否能夠理賠取決於合同條款本身。只要投保時如實告知,出險時符合理賠條件,都可以順利得到理賠。關於理賠的技巧,可點擊這裡回看。

目前,國內沒有任何數據能證明大公司理賠比小公司理賠好,相反一些大公司由於保單數量較多,每年的投訴量也會較多。


三、關於保費,這幾點還需要注意


保費的高低並不能說明一款保險產品的保障是否完善,產品的好壞還是要取決於保障條款

目前,很多公司為了搶佔市場,會採取低價策略來銷售產品,如果真的“物美”,必定會吸引更多人投保,但也會壓縮保險公司的利潤空間,最終承受不住的時候,會採取停售,或者漲價,或者升級(比如健康告知變嚴格)。

像最近光大的線上產品停售不帶身故的版本,在重疾險,到底有必要附加身故責任嗎?中,遠慮君更傾向於不含身故的重疾險,再另外搭配一份定期壽險。

另外,關於保費還有以下2點需要注意:

1.保額比保費重要

遠慮君在投保前記住這5條最基本的原則,你基本不會買錯!裡提到過,要先保額再保費,根據自身情況與風險制定保額,在保額足夠的情況下,選擇保障最完善的保險產品,最後才是進行保費對比,從而篩選出性價比最高的保險產品。

2.關於附加條款

許多保險產品還會推出一些附加條款,如豁免條款、輕症保障、身故保障等。附加條款越多,保險公司提供的服務越多,面臨的風險也會越大,相對應的保費也會比較高。

附加條款並不是必須的,比如你已經購買了足夠的壽險,那麼重疾險裡附加的身故條款就不是非常必須的了,有時候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不清楚的朋友,可點擊附加險進行查看。


遠慮君說

說了這麼多,遠慮君只想告訴大家:

第一,價格遠高於同類產品的保險,其實附加的是保險公司的各項成本,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

第二,互聯網保險產品性價比都比較高,不僅保障齊全,價格也低廉,遇到適合自己的就不要猶豫了。

另外,在購買保險時,一定要先關注保額和保障,再考慮保費,最主要是看條款如實告知,這樣才是投保的正確方式。

價格戰玩不下去?談保險公司保費定價的差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