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覓童年的腳印

童話 寧靜 不完美媽媽 螃蟹 蟋蟀 建築 中國鄉村美文 2019-07-03
尋覓童年的腳印

尋覓童年的腳印(散文)

入伏了,想必鄉下能涼快些。我給住在老家鎮上的表姐打電話,想去她那兒呆兩天,藉機回家看看。這個“家”,是父親、母親的故鄉,也是我童年一段美麗如童話般的記憶。

我的父母,海邊出生、海邊長大,又從海邊出發遠走天涯。軍旅生涯的父親攜著母親,在風雨飄搖中走過戰爭年代,度過飄搖歲月,最終魂歸故里,魂歸大海。於是,大海邊,山腳下,那個自然淳樸、樹茂草香、依山傍水的一方寸土,就成了我一個永久的牽掛。

揮之不去的念想,催我執意去尋覓童年故鄉的腳印。

說“執意”,多半是失望大於期望。

我明知故鄉早就在“改造”,並且依舊在進行中,仍心存一絲幻想:能不能留下一條通向海邊的泥土小路?會不會還有暫時倖存的老屋小院?或許還能聞到房前屋後的花果香……

我想重溫一次寧靜的、漆黑的、鄉村獨有的夜晚。

小時候,躺在姥姥家的炕上,看天上的星星,覺得遙不可及,又似伸手可摘。那星星太晶瑩、太清亮了,彷彿你置身於浩渺的蒼穹,星星就在你的身邊。那個夜啊,真是駭人的黑,襯得滿天繁星耀眼的亮;那個夜啊,也是駭人的靜,靜得你只能聽見自己的呼吸。

錢鍾書散文《一個偏見》中說:“寂靜並非是聲響全無。聲響全無是死,不是靜。”的確,那靜悄悄的夜裡其實有著各種各樣清晰的聲音:蛐蛐的此起彼伏;偶爾的貓叫狗吠,天將亮未亮時,已有豬哼、雞鳴…

多麼寧靜的夜晚,多麼美妙的晨曦,多麼醉人的童年啊!

因昔年太多美好,讓我有了現在的“執意”。在故鄉尋覓的路上,去撿拾記憶裡的“碎片”,或者去那個曾是“家”的地方“聽聽”風,聞聞香……哪怕有些微的痕跡,亦能蕩起童年溫馨的漣漪。

大巴車,在鄉鎮的柏油路上直驅,映入眼簾的多是具有“高度”的建築,一棟一棟,成行連片,有的還在建中,有的待建中。各種店鋪,露天市場,不土不洋的各式門臉兒…….我無法定義這裡是城市,還是鄉村。於是,想起一個詞:“城鄉結合部”。

吃罷晚飯,我和表姐直奔老屋的方向走去。

記得小時候回姥姥家,下了火車要走上五里路,快到家時須翻過一個小山坡。那個山坡不高大,卻很俊美,坡上有草有樹有羊群。草叢中有一條窄窄的、硬實實的“羊腸小道”,沿著它直奔山頂,波濤洶湧的大海,炊煙裊裊的村莊、樹木掩映的老屋……故鄉的美好盡收眼底。每每這時,歡蹦亂跳的我們張開雙臂,燕子似的撲向那個溫馨的老家小院,那裡有菜綠,那裡有果香,那裡有隔輩人別樣的疼愛……

甜美的回憶讓我們充滿了對“家”的尋覓和期待。

很遺憾,表姐在外打工幾年,往返奔波的腳步沒能跟上家鄉變化的速度,她竟然迷路了。我提議,去山坡看看。打聽一老者,回答是:開發改造,第一個推平的就是那個山坡,現如今,遍地都蓋樓,誰還記得它的位置啊?

尋覓童年的腳印

我的故鄉老家,曾經的山蔥水綠。難不成,童年油畫般的美麗,已然成為美麗的童話了?

返回的路上,聽不清表姐在說什麼,我的幻覺延伸到記憶中那個山坡,低頭尋覓著。哪雙腳印是父母回家省親時留下的?哪雙是我們早年在山坡上奔跑時留下的?半個多世紀的光景過去了,眼下我的這雙腳印能不能與父母年輕時的腳印、與自己童年時的腳印恰好重合?因為已經有厚厚的水泥阻隔……

我寧願相信:曾經的“存在”是有溫度、有靈性的,是可以穿越的。能穿越時空,也就一定能穿越厚度。那麼,眼下的腳印與尋覓中的腳印就一定能夠重合,一定,我堅信不疑。

抬頭遠眺,不遠處即是大海,但我的視線卻不能及之,大海的波瀾壯闊被層層疊疊的水泥建築遮蓋得嚴嚴實實。曾經,一處天然的海濱浴場,被人工填平,蓋起了“海鮮酒樓”。幾年過去了,樓還是半身立在那裡,孤殘狀的聽聞潮起潮落,“觀大海,吃大餐”的奢靡之風隨著新時代的“大勢”開始退潮了……可惜,這個浴場的“生命”未能趕在“退潮”之前。

現在回老家看海,如果你無緣站在位置極佳的、高高的商品樓上,你很難看到大海的洶湧澎湃了。但是,你可以坐車直奔海灘,鞋不須沾一點泥土,就可以吻到大海的濤頭,而浪花已然在你的臉上了。那些通向海邊的泥土小路很少存在了。

幸耶?非幸耶?

尋覓中的我多半是停滯在記憶的幻想中,有些失落。於是,把最後的“執意”交給了最後一個“念想”——鄉村的夜。

尋覓童年的腳印

躺在床上,與表姐敘舊,談小的時候放寒暑假,在她的奶奶、我的姥姥家,我們每天在大地裡瘋跑,逮螞蚱、打“烏米”、折“甜秸”……或嬉戲於海灘抓螃蟹、挖蚶子、撿貝殼……

漸漸地,表姐發出了微微的鼾聲。我一點都不困,不僅僅是換地方睡不著,我在等,等著看星星。

姍姍來遲,或者說根本就不曾謀面,夜就是不黑,迷迷瞪瞪,沒有丁點夜的純度和厚度。“是誰刪減了夜的濃度?”又是誰增加了夜的分貝呢?機器攪拌、卡拉ok……種種說不上來的聲音嘈雜著、交匯著,忽遠忽近、忽隱忽現。

人工的光亮,擠佔了黑夜的厚度,人為的噪音,嚇跑了蛐蛐、蟲蟲,甚至貓貓狗狗。這些濃黑靜夜裡的自然物種,都隨著濃黑的隱去而開始噤聲。或許它們也搬遷、移民了?但它們能去哪兒呢?哪裡屬於它們的“世外桃源”呢?

沒有了鄉村夜晚的寂靜和濃度,怎麼會有記憶中那個深邃、靜怡、神祕的星空啊?那耀眼奪目的繁星,大而稠、燦若鑽石的星斗呢?

我沒有找到城市外的清涼,提前結束了本就短暫的行程。與其失望在尋覓的路上,不如安靜的守住心中留存的那份美好。

因為,眼前的一切在歷史的長河中也不過就是一個瞬間。

審閱:高傑

簡評:文章道出了時代的進步與變遷,也道出無盡的鄉愁。讓人欣慰,也令人感傷!

作者簡介:李志平;遼寧錦州人;公務員退休。喜歡文學,喜歡耕讀;些許散文隨筆先後在各級各類紙媒媒體刊發。


投稿諮詢微信:zxm549750302

雜誌徵文郵箱:[email protected]

網絡徵文郵箱:[email protected]

注:投稿作品必須為 原創首發 作品。

版權聲明:本文為中鄉美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