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因為祖輩的蔭庇和老師的厚愛,有幸到濰坊二中上學了。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六年的青春歲月,讓懵懂的少年見識了世界的奇妙。濰坊二中濃厚的學術氛圍,樓宇建築的精美,花草樹木的掩映,同學活潑團結的奮進,師生關係的融洽,老師寬厚博學的人格魅力,都成為我日後健康成長、快樂做事的有益資糧。

"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因為祖輩的蔭庇和老師的厚愛,有幸到濰坊二中上學了。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六年的青春歲月,讓懵懂的少年見識了世界的奇妙。濰坊二中濃厚的學術氛圍,樓宇建築的精美,花草樹木的掩映,同學活潑團結的奮進,師生關係的融洽,老師寬厚博學的人格魅力,都成為我日後健康成長、快樂做事的有益資糧。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我在二中時校長是於文玲,個頭不高,文質彬彬。每學年只開兩次全校大會,開頭永遠是那句帶著濃濃口音的不變的話語“老師們,同學們”,這也成了大家競相模仿的笑談。十幾歲的孩子模仿力超強,無論是老師們走路的姿勢、說話的語調、服飾打扮、甚至表情、甚至板書、甚至喜好、甚至學識,總之一切可模仿的都在學生的眼中、心中、行中,紮下了根。

"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因為祖輩的蔭庇和老師的厚愛,有幸到濰坊二中上學了。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六年的青春歲月,讓懵懂的少年見識了世界的奇妙。濰坊二中濃厚的學術氛圍,樓宇建築的精美,花草樹木的掩映,同學活潑團結的奮進,師生關係的融洽,老師寬厚博學的人格魅力,都成為我日後健康成長、快樂做事的有益資糧。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我在二中時校長是於文玲,個頭不高,文質彬彬。每學年只開兩次全校大會,開頭永遠是那句帶著濃濃口音的不變的話語“老師們,同學們”,這也成了大家競相模仿的笑談。十幾歲的孩子模仿力超強,無論是老師們走路的姿勢、說話的語調、服飾打扮、甚至表情、甚至板書、甚至喜好、甚至學識,總之一切可模仿的都在學生的眼中、心中、行中,紮下了根。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班主任是剛畢業就教我們的周百剛老師,精湛的業務、一絲不苟的教學、一視同仁的嚴厲、百米衝刺的闖勁;語文孫志忠老師在教《一件小事》讓學生思考,我卻思維短路“擺腳”開了小差被教育(思考:人生事情很多,“我”為什麼單單對這件小事難忘?因為,無從下手,腳急的左右擺動。腳下一粒小沙粒讓擺動變得十分輕鬆,這是為什麼呢?正困惑,被老師點名了。“因為擺腳,所以不會。”老師的話讓我的臉變得很燙);教幾何的王秀娥老師條理清楚,徒手畫圖形令人震撼!我數學得力她的功勞最大!英語嚴厲的侯老師、不如意的潘大個、走馬燈的諸多老師,讓不懂的自學的我永遠的沒進英語門;教物理的魏老師胃不太好,課間加餐讓我們睜大了眼睛,我的物理是很棒的;教我們化學的是孫秀芹老師,像媽媽一樣慈愛的良師益友,生活學習都給我很多幫助指導;教體育的無論是平度調來的高老師還是最嚴厲的排球高手陳老師,還是大拿邱老師,都很厲害。教政治史老師很胖,家裡的花養的特別棒,他出演過《甲午風雲》,我們想破腦袋也沒看出是鄧世昌還是誰,結果他遺憾的甚至是傷心的搖搖頭,在我們也為看電影不認真而深深自責的當兒,只聽“大人不記小人過”的雅音傳來:就是第x排的那個水兵!我那個天啊,大家長噓一口氣“一群眾演員也這麼自豪”!教歷史的徐老師是南方人,聲音特別好聽,提綱挈領,歷史順手一拎,搞定。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年長的教我們生物的林老師,她說“要說教我們生物的老師,不能說生物老師!我難道是生物不成?”作為生物課代表,我牢牢記住了這句話和“腎就是腰子”這個詞。音樂是青島的盧老師教的,雖然我當時發音不準,可不影響我日後對音樂的愛好;教美術的是我班主任的室友沈老師,風趣幽默,那個年代還沒有不乾膠,膠水也金貴,漿糊子用的最多,老師幾個班教下來,到我們班已經是第7遍了,做示範的畫腳已經積了厚厚的漿糊,老師就想直接吐點唾沫來弄溼粘黑板上——學生們都覺得極不衛生,立馬都拿手堵在自己嘴上。老師低頭一看,見地上有一小汪兒灑水,於是將即將送到嘴邊的畫稿拿開,俯下身子把畫腳往地上一蘸,把畫貼到黑板上。哈哈哈哈哈哈,歡聲笑語,樂翻了天。

"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因為祖輩的蔭庇和老師的厚愛,有幸到濰坊二中上學了。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六年的青春歲月,讓懵懂的少年見識了世界的奇妙。濰坊二中濃厚的學術氛圍,樓宇建築的精美,花草樹木的掩映,同學活潑團結的奮進,師生關係的融洽,老師寬厚博學的人格魅力,都成為我日後健康成長、快樂做事的有益資糧。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我在二中時校長是於文玲,個頭不高,文質彬彬。每學年只開兩次全校大會,開頭永遠是那句帶著濃濃口音的不變的話語“老師們,同學們”,這也成了大家競相模仿的笑談。十幾歲的孩子模仿力超強,無論是老師們走路的姿勢、說話的語調、服飾打扮、甚至表情、甚至板書、甚至喜好、甚至學識,總之一切可模仿的都在學生的眼中、心中、行中,紮下了根。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班主任是剛畢業就教我們的周百剛老師,精湛的業務、一絲不苟的教學、一視同仁的嚴厲、百米衝刺的闖勁;語文孫志忠老師在教《一件小事》讓學生思考,我卻思維短路“擺腳”開了小差被教育(思考:人生事情很多,“我”為什麼單單對這件小事難忘?因為,無從下手,腳急的左右擺動。腳下一粒小沙粒讓擺動變得十分輕鬆,這是為什麼呢?正困惑,被老師點名了。“因為擺腳,所以不會。”老師的話讓我的臉變得很燙);教幾何的王秀娥老師條理清楚,徒手畫圖形令人震撼!我數學得力她的功勞最大!英語嚴厲的侯老師、不如意的潘大個、走馬燈的諸多老師,讓不懂的自學的我永遠的沒進英語門;教物理的魏老師胃不太好,課間加餐讓我們睜大了眼睛,我的物理是很棒的;教我們化學的是孫秀芹老師,像媽媽一樣慈愛的良師益友,生活學習都給我很多幫助指導;教體育的無論是平度調來的高老師還是最嚴厲的排球高手陳老師,還是大拿邱老師,都很厲害。教政治史老師很胖,家裡的花養的特別棒,他出演過《甲午風雲》,我們想破腦袋也沒看出是鄧世昌還是誰,結果他遺憾的甚至是傷心的搖搖頭,在我們也為看電影不認真而深深自責的當兒,只聽“大人不記小人過”的雅音傳來:就是第x排的那個水兵!我那個天啊,大家長噓一口氣“一群眾演員也這麼自豪”!教歷史的徐老師是南方人,聲音特別好聽,提綱挈領,歷史順手一拎,搞定。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年長的教我們生物的林老師,她說“要說教我們生物的老師,不能說生物老師!我難道是生物不成?”作為生物課代表,我牢牢記住了這句話和“腎就是腰子”這個詞。音樂是青島的盧老師教的,雖然我當時發音不準,可不影響我日後對音樂的愛好;教美術的是我班主任的室友沈老師,風趣幽默,那個年代還沒有不乾膠,膠水也金貴,漿糊子用的最多,老師幾個班教下來,到我們班已經是第7遍了,做示範的畫腳已經積了厚厚的漿糊,老師就想直接吐點唾沫來弄溼粘黑板上——學生們都覺得極不衛生,立馬都拿手堵在自己嘴上。老師低頭一看,見地上有一小汪兒灑水,於是將即將送到嘴邊的畫稿拿開,俯下身子把畫腳往地上一蘸,把畫貼到黑板上。哈哈哈哈哈哈,歡聲笑語,樂翻了天。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初中是快樂而難忘的,是純真而活潑的。樓前的小樹林,傳達室後的熱水爐(老師們喝熱水;學生渴了就趴在水龍頭上咕嘟咕嘟灌一氣,偶有肚子痛,喝碗熱紅糖水就好了),洋樓底西南角的鋼琴房,東南角醫務室邊雪白的梨樹花,操場南面樹下的高高的雲梯,神祕鐘樓四周的側柏,還有可以爬上爬下的大核桃樹;清晨打掃衛生時,將滿地的八寶撿一些帶回家,鐵鍋一炒,香氣四溢的幸福,都如同珍寶,在心底熠熠發光。 高中的三年,如同過了一天,早晨的匆忙,學習的緊張,晚自習後腳步悠然的看星星;高中的三年,如同過了一週,週六回家看媽媽的欣喜,週日晚上幾個同學在教室自習的輕鬆,尤其是雨夜電閃劃過白楊樹下灰牆紅瓦洋樓時的壯美:電閃已過,緊接著的是一聲驚雷!寂靜與安逸,瓢潑與驚天動地,一切都與自己有關與無關,享受與欣賞就這樣有機的融合在一起了。一切都可以不急,不用計較啥,閒庭信步般,超然物外的,自由舒展著,隨你用什麼來比喻;高中的三年,如同過了一年,春天暖的氣息越來越強烈,演繹成夏天的繁茂;秋天的晴美與落葉翻飛,化成冬堅定的冷峻與聖潔的瀘沽錘。

"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因為祖輩的蔭庇和老師的厚愛,有幸到濰坊二中上學了。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六年的青春歲月,讓懵懂的少年見識了世界的奇妙。濰坊二中濃厚的學術氛圍,樓宇建築的精美,花草樹木的掩映,同學活潑團結的奮進,師生關係的融洽,老師寬厚博學的人格魅力,都成為我日後健康成長、快樂做事的有益資糧。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我在二中時校長是於文玲,個頭不高,文質彬彬。每學年只開兩次全校大會,開頭永遠是那句帶著濃濃口音的不變的話語“老師們,同學們”,這也成了大家競相模仿的笑談。十幾歲的孩子模仿力超強,無論是老師們走路的姿勢、說話的語調、服飾打扮、甚至表情、甚至板書、甚至喜好、甚至學識,總之一切可模仿的都在學生的眼中、心中、行中,紮下了根。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班主任是剛畢業就教我們的周百剛老師,精湛的業務、一絲不苟的教學、一視同仁的嚴厲、百米衝刺的闖勁;語文孫志忠老師在教《一件小事》讓學生思考,我卻思維短路“擺腳”開了小差被教育(思考:人生事情很多,“我”為什麼單單對這件小事難忘?因為,無從下手,腳急的左右擺動。腳下一粒小沙粒讓擺動變得十分輕鬆,這是為什麼呢?正困惑,被老師點名了。“因為擺腳,所以不會。”老師的話讓我的臉變得很燙);教幾何的王秀娥老師條理清楚,徒手畫圖形令人震撼!我數學得力她的功勞最大!英語嚴厲的侯老師、不如意的潘大個、走馬燈的諸多老師,讓不懂的自學的我永遠的沒進英語門;教物理的魏老師胃不太好,課間加餐讓我們睜大了眼睛,我的物理是很棒的;教我們化學的是孫秀芹老師,像媽媽一樣慈愛的良師益友,生活學習都給我很多幫助指導;教體育的無論是平度調來的高老師還是最嚴厲的排球高手陳老師,還是大拿邱老師,都很厲害。教政治史老師很胖,家裡的花養的特別棒,他出演過《甲午風雲》,我們想破腦袋也沒看出是鄧世昌還是誰,結果他遺憾的甚至是傷心的搖搖頭,在我們也為看電影不認真而深深自責的當兒,只聽“大人不記小人過”的雅音傳來:就是第x排的那個水兵!我那個天啊,大家長噓一口氣“一群眾演員也這麼自豪”!教歷史的徐老師是南方人,聲音特別好聽,提綱挈領,歷史順手一拎,搞定。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年長的教我們生物的林老師,她說“要說教我們生物的老師,不能說生物老師!我難道是生物不成?”作為生物課代表,我牢牢記住了這句話和“腎就是腰子”這個詞。音樂是青島的盧老師教的,雖然我當時發音不準,可不影響我日後對音樂的愛好;教美術的是我班主任的室友沈老師,風趣幽默,那個年代還沒有不乾膠,膠水也金貴,漿糊子用的最多,老師幾個班教下來,到我們班已經是第7遍了,做示範的畫腳已經積了厚厚的漿糊,老師就想直接吐點唾沫來弄溼粘黑板上——學生們都覺得極不衛生,立馬都拿手堵在自己嘴上。老師低頭一看,見地上有一小汪兒灑水,於是將即將送到嘴邊的畫稿拿開,俯下身子把畫腳往地上一蘸,把畫貼到黑板上。哈哈哈哈哈哈,歡聲笑語,樂翻了天。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初中是快樂而難忘的,是純真而活潑的。樓前的小樹林,傳達室後的熱水爐(老師們喝熱水;學生渴了就趴在水龍頭上咕嘟咕嘟灌一氣,偶有肚子痛,喝碗熱紅糖水就好了),洋樓底西南角的鋼琴房,東南角醫務室邊雪白的梨樹花,操場南面樹下的高高的雲梯,神祕鐘樓四周的側柏,還有可以爬上爬下的大核桃樹;清晨打掃衛生時,將滿地的八寶撿一些帶回家,鐵鍋一炒,香氣四溢的幸福,都如同珍寶,在心底熠熠發光。 高中的三年,如同過了一天,早晨的匆忙,學習的緊張,晚自習後腳步悠然的看星星;高中的三年,如同過了一週,週六回家看媽媽的欣喜,週日晚上幾個同學在教室自習的輕鬆,尤其是雨夜電閃劃過白楊樹下灰牆紅瓦洋樓時的壯美:電閃已過,緊接著的是一聲驚雷!寂靜與安逸,瓢潑與驚天動地,一切都與自己有關與無關,享受與欣賞就這樣有機的融合在一起了。一切都可以不急,不用計較啥,閒庭信步般,超然物外的,自由舒展著,隨你用什麼來比喻;高中的三年,如同過了一年,春天暖的氣息越來越強烈,演繹成夏天的繁茂;秋天的晴美與落葉翻飛,化成冬堅定的冷峻與聖潔的瀘沽錘。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高中的老師個個博學,名師薈萃,全國名師蘇乃謙老師的嚴謹、特級教師呂思友老師的自學啟發、政協委員戴敏貞老師的電學力學法則、教化學的級部主任、老爸的同學韓文蘭老師嚴肅的愛暖暖的、教政治的王老師很帥氣、教英語宋老師很活潑、教歷史何老師夫婦趣味多多、教數學的韓興勝老師認真負責,教地理的是李景和老師,他是我文科班主任,陪我們的時間最多。高中三年讀書與題海,宿舍食堂教室間穿梭,運動會青州遊,外見幾個談戀愛的穿插其中,其他的記憶不多。

"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因為祖輩的蔭庇和老師的厚愛,有幸到濰坊二中上學了。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六年的青春歲月,讓懵懂的少年見識了世界的奇妙。濰坊二中濃厚的學術氛圍,樓宇建築的精美,花草樹木的掩映,同學活潑團結的奮進,師生關係的融洽,老師寬厚博學的人格魅力,都成為我日後健康成長、快樂做事的有益資糧。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我在二中時校長是於文玲,個頭不高,文質彬彬。每學年只開兩次全校大會,開頭永遠是那句帶著濃濃口音的不變的話語“老師們,同學們”,這也成了大家競相模仿的笑談。十幾歲的孩子模仿力超強,無論是老師們走路的姿勢、說話的語調、服飾打扮、甚至表情、甚至板書、甚至喜好、甚至學識,總之一切可模仿的都在學生的眼中、心中、行中,紮下了根。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班主任是剛畢業就教我們的周百剛老師,精湛的業務、一絲不苟的教學、一視同仁的嚴厲、百米衝刺的闖勁;語文孫志忠老師在教《一件小事》讓學生思考,我卻思維短路“擺腳”開了小差被教育(思考:人生事情很多,“我”為什麼單單對這件小事難忘?因為,無從下手,腳急的左右擺動。腳下一粒小沙粒讓擺動變得十分輕鬆,這是為什麼呢?正困惑,被老師點名了。“因為擺腳,所以不會。”老師的話讓我的臉變得很燙);教幾何的王秀娥老師條理清楚,徒手畫圖形令人震撼!我數學得力她的功勞最大!英語嚴厲的侯老師、不如意的潘大個、走馬燈的諸多老師,讓不懂的自學的我永遠的沒進英語門;教物理的魏老師胃不太好,課間加餐讓我們睜大了眼睛,我的物理是很棒的;教我們化學的是孫秀芹老師,像媽媽一樣慈愛的良師益友,生活學習都給我很多幫助指導;教體育的無論是平度調來的高老師還是最嚴厲的排球高手陳老師,還是大拿邱老師,都很厲害。教政治史老師很胖,家裡的花養的特別棒,他出演過《甲午風雲》,我們想破腦袋也沒看出是鄧世昌還是誰,結果他遺憾的甚至是傷心的搖搖頭,在我們也為看電影不認真而深深自責的當兒,只聽“大人不記小人過”的雅音傳來:就是第x排的那個水兵!我那個天啊,大家長噓一口氣“一群眾演員也這麼自豪”!教歷史的徐老師是南方人,聲音特別好聽,提綱挈領,歷史順手一拎,搞定。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年長的教我們生物的林老師,她說“要說教我們生物的老師,不能說生物老師!我難道是生物不成?”作為生物課代表,我牢牢記住了這句話和“腎就是腰子”這個詞。音樂是青島的盧老師教的,雖然我當時發音不準,可不影響我日後對音樂的愛好;教美術的是我班主任的室友沈老師,風趣幽默,那個年代還沒有不乾膠,膠水也金貴,漿糊子用的最多,老師幾個班教下來,到我們班已經是第7遍了,做示範的畫腳已經積了厚厚的漿糊,老師就想直接吐點唾沫來弄溼粘黑板上——學生們都覺得極不衛生,立馬都拿手堵在自己嘴上。老師低頭一看,見地上有一小汪兒灑水,於是將即將送到嘴邊的畫稿拿開,俯下身子把畫腳往地上一蘸,把畫貼到黑板上。哈哈哈哈哈哈,歡聲笑語,樂翻了天。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初中是快樂而難忘的,是純真而活潑的。樓前的小樹林,傳達室後的熱水爐(老師們喝熱水;學生渴了就趴在水龍頭上咕嘟咕嘟灌一氣,偶有肚子痛,喝碗熱紅糖水就好了),洋樓底西南角的鋼琴房,東南角醫務室邊雪白的梨樹花,操場南面樹下的高高的雲梯,神祕鐘樓四周的側柏,還有可以爬上爬下的大核桃樹;清晨打掃衛生時,將滿地的八寶撿一些帶回家,鐵鍋一炒,香氣四溢的幸福,都如同珍寶,在心底熠熠發光。 高中的三年,如同過了一天,早晨的匆忙,學習的緊張,晚自習後腳步悠然的看星星;高中的三年,如同過了一週,週六回家看媽媽的欣喜,週日晚上幾個同學在教室自習的輕鬆,尤其是雨夜電閃劃過白楊樹下灰牆紅瓦洋樓時的壯美:電閃已過,緊接著的是一聲驚雷!寂靜與安逸,瓢潑與驚天動地,一切都與自己有關與無關,享受與欣賞就這樣有機的融合在一起了。一切都可以不急,不用計較啥,閒庭信步般,超然物外的,自由舒展著,隨你用什麼來比喻;高中的三年,如同過了一年,春天暖的氣息越來越強烈,演繹成夏天的繁茂;秋天的晴美與落葉翻飛,化成冬堅定的冷峻與聖潔的瀘沽錘。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高中的老師個個博學,名師薈萃,全國名師蘇乃謙老師的嚴謹、特級教師呂思友老師的自學啟發、政協委員戴敏貞老師的電學力學法則、教化學的級部主任、老爸的同學韓文蘭老師嚴肅的愛暖暖的、教政治的王老師很帥氣、教英語宋老師很活潑、教歷史何老師夫婦趣味多多、教數學的韓興勝老師認真負責,教地理的是李景和老師,他是我文科班主任,陪我們的時間最多。高中三年讀書與題海,宿舍食堂教室間穿梭,運動會青州遊,外見幾個談戀愛的穿插其中,其他的記憶不多。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她是濰坊教育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我就學的六年裡,師生親切融洽,社會安定和諧,人民開始從溫飽走向富裕,整個社會氛圍特別好。到同學家串門會得到很大優待,走在上放學的路上,總有好心人用自行車、摩托車順路捎帶我一程,也從來沒有過被人家拐騙走了的擔心。

"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因為祖輩的蔭庇和老師的厚愛,有幸到濰坊二中上學了。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六年的青春歲月,讓懵懂的少年見識了世界的奇妙。濰坊二中濃厚的學術氛圍,樓宇建築的精美,花草樹木的掩映,同學活潑團結的奮進,師生關係的融洽,老師寬厚博學的人格魅力,都成為我日後健康成長、快樂做事的有益資糧。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我在二中時校長是於文玲,個頭不高,文質彬彬。每學年只開兩次全校大會,開頭永遠是那句帶著濃濃口音的不變的話語“老師們,同學們”,這也成了大家競相模仿的笑談。十幾歲的孩子模仿力超強,無論是老師們走路的姿勢、說話的語調、服飾打扮、甚至表情、甚至板書、甚至喜好、甚至學識,總之一切可模仿的都在學生的眼中、心中、行中,紮下了根。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班主任是剛畢業就教我們的周百剛老師,精湛的業務、一絲不苟的教學、一視同仁的嚴厲、百米衝刺的闖勁;語文孫志忠老師在教《一件小事》讓學生思考,我卻思維短路“擺腳”開了小差被教育(思考:人生事情很多,“我”為什麼單單對這件小事難忘?因為,無從下手,腳急的左右擺動。腳下一粒小沙粒讓擺動變得十分輕鬆,這是為什麼呢?正困惑,被老師點名了。“因為擺腳,所以不會。”老師的話讓我的臉變得很燙);教幾何的王秀娥老師條理清楚,徒手畫圖形令人震撼!我數學得力她的功勞最大!英語嚴厲的侯老師、不如意的潘大個、走馬燈的諸多老師,讓不懂的自學的我永遠的沒進英語門;教物理的魏老師胃不太好,課間加餐讓我們睜大了眼睛,我的物理是很棒的;教我們化學的是孫秀芹老師,像媽媽一樣慈愛的良師益友,生活學習都給我很多幫助指導;教體育的無論是平度調來的高老師還是最嚴厲的排球高手陳老師,還是大拿邱老師,都很厲害。教政治史老師很胖,家裡的花養的特別棒,他出演過《甲午風雲》,我們想破腦袋也沒看出是鄧世昌還是誰,結果他遺憾的甚至是傷心的搖搖頭,在我們也為看電影不認真而深深自責的當兒,只聽“大人不記小人過”的雅音傳來:就是第x排的那個水兵!我那個天啊,大家長噓一口氣“一群眾演員也這麼自豪”!教歷史的徐老師是南方人,聲音特別好聽,提綱挈領,歷史順手一拎,搞定。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年長的教我們生物的林老師,她說“要說教我們生物的老師,不能說生物老師!我難道是生物不成?”作為生物課代表,我牢牢記住了這句話和“腎就是腰子”這個詞。音樂是青島的盧老師教的,雖然我當時發音不準,可不影響我日後對音樂的愛好;教美術的是我班主任的室友沈老師,風趣幽默,那個年代還沒有不乾膠,膠水也金貴,漿糊子用的最多,老師幾個班教下來,到我們班已經是第7遍了,做示範的畫腳已經積了厚厚的漿糊,老師就想直接吐點唾沫來弄溼粘黑板上——學生們都覺得極不衛生,立馬都拿手堵在自己嘴上。老師低頭一看,見地上有一小汪兒灑水,於是將即將送到嘴邊的畫稿拿開,俯下身子把畫腳往地上一蘸,把畫貼到黑板上。哈哈哈哈哈哈,歡聲笑語,樂翻了天。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初中是快樂而難忘的,是純真而活潑的。樓前的小樹林,傳達室後的熱水爐(老師們喝熱水;學生渴了就趴在水龍頭上咕嘟咕嘟灌一氣,偶有肚子痛,喝碗熱紅糖水就好了),洋樓底西南角的鋼琴房,東南角醫務室邊雪白的梨樹花,操場南面樹下的高高的雲梯,神祕鐘樓四周的側柏,還有可以爬上爬下的大核桃樹;清晨打掃衛生時,將滿地的八寶撿一些帶回家,鐵鍋一炒,香氣四溢的幸福,都如同珍寶,在心底熠熠發光。 高中的三年,如同過了一天,早晨的匆忙,學習的緊張,晚自習後腳步悠然的看星星;高中的三年,如同過了一週,週六回家看媽媽的欣喜,週日晚上幾個同學在教室自習的輕鬆,尤其是雨夜電閃劃過白楊樹下灰牆紅瓦洋樓時的壯美:電閃已過,緊接著的是一聲驚雷!寂靜與安逸,瓢潑與驚天動地,一切都與自己有關與無關,享受與欣賞就這樣有機的融合在一起了。一切都可以不急,不用計較啥,閒庭信步般,超然物外的,自由舒展著,隨你用什麼來比喻;高中的三年,如同過了一年,春天暖的氣息越來越強烈,演繹成夏天的繁茂;秋天的晴美與落葉翻飛,化成冬堅定的冷峻與聖潔的瀘沽錘。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高中的老師個個博學,名師薈萃,全國名師蘇乃謙老師的嚴謹、特級教師呂思友老師的自學啟發、政協委員戴敏貞老師的電學力學法則、教化學的級部主任、老爸的同學韓文蘭老師嚴肅的愛暖暖的、教政治的王老師很帥氣、教英語宋老師很活潑、教歷史何老師夫婦趣味多多、教數學的韓興勝老師認真負責,教地理的是李景和老師,他是我文科班主任,陪我們的時間最多。高中三年讀書與題海,宿舍食堂教室間穿梭,運動會青州遊,外見幾個談戀愛的穿插其中,其他的記憶不多。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她是濰坊教育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我就學的六年裡,師生親切融洽,社會安定和諧,人民開始從溫飽走向富裕,整個社會氛圍特別好。到同學家串門會得到很大優待,走在上放學的路上,總有好心人用自行車、摩托車順路捎帶我一程,也從來沒有過被人家拐騙走了的擔心。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附:老校友的美文一則,讓大家更加全面的瞭解了我的母校濰坊二中的過去。

"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因為祖輩的蔭庇和老師的厚愛,有幸到濰坊二中上學了。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六年的青春歲月,讓懵懂的少年見識了世界的奇妙。濰坊二中濃厚的學術氛圍,樓宇建築的精美,花草樹木的掩映,同學活潑團結的奮進,師生關係的融洽,老師寬厚博學的人格魅力,都成為我日後健康成長、快樂做事的有益資糧。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我在二中時校長是於文玲,個頭不高,文質彬彬。每學年只開兩次全校大會,開頭永遠是那句帶著濃濃口音的不變的話語“老師們,同學們”,這也成了大家競相模仿的笑談。十幾歲的孩子模仿力超強,無論是老師們走路的姿勢、說話的語調、服飾打扮、甚至表情、甚至板書、甚至喜好、甚至學識,總之一切可模仿的都在學生的眼中、心中、行中,紮下了根。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班主任是剛畢業就教我們的周百剛老師,精湛的業務、一絲不苟的教學、一視同仁的嚴厲、百米衝刺的闖勁;語文孫志忠老師在教《一件小事》讓學生思考,我卻思維短路“擺腳”開了小差被教育(思考:人生事情很多,“我”為什麼單單對這件小事難忘?因為,無從下手,腳急的左右擺動。腳下一粒小沙粒讓擺動變得十分輕鬆,這是為什麼呢?正困惑,被老師點名了。“因為擺腳,所以不會。”老師的話讓我的臉變得很燙);教幾何的王秀娥老師條理清楚,徒手畫圖形令人震撼!我數學得力她的功勞最大!英語嚴厲的侯老師、不如意的潘大個、走馬燈的諸多老師,讓不懂的自學的我永遠的沒進英語門;教物理的魏老師胃不太好,課間加餐讓我們睜大了眼睛,我的物理是很棒的;教我們化學的是孫秀芹老師,像媽媽一樣慈愛的良師益友,生活學習都給我很多幫助指導;教體育的無論是平度調來的高老師還是最嚴厲的排球高手陳老師,還是大拿邱老師,都很厲害。教政治史老師很胖,家裡的花養的特別棒,他出演過《甲午風雲》,我們想破腦袋也沒看出是鄧世昌還是誰,結果他遺憾的甚至是傷心的搖搖頭,在我們也為看電影不認真而深深自責的當兒,只聽“大人不記小人過”的雅音傳來:就是第x排的那個水兵!我那個天啊,大家長噓一口氣“一群眾演員也這麼自豪”!教歷史的徐老師是南方人,聲音特別好聽,提綱挈領,歷史順手一拎,搞定。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年長的教我們生物的林老師,她說“要說教我們生物的老師,不能說生物老師!我難道是生物不成?”作為生物課代表,我牢牢記住了這句話和“腎就是腰子”這個詞。音樂是青島的盧老師教的,雖然我當時發音不準,可不影響我日後對音樂的愛好;教美術的是我班主任的室友沈老師,風趣幽默,那個年代還沒有不乾膠,膠水也金貴,漿糊子用的最多,老師幾個班教下來,到我們班已經是第7遍了,做示範的畫腳已經積了厚厚的漿糊,老師就想直接吐點唾沫來弄溼粘黑板上——學生們都覺得極不衛生,立馬都拿手堵在自己嘴上。老師低頭一看,見地上有一小汪兒灑水,於是將即將送到嘴邊的畫稿拿開,俯下身子把畫腳往地上一蘸,把畫貼到黑板上。哈哈哈哈哈哈,歡聲笑語,樂翻了天。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初中是快樂而難忘的,是純真而活潑的。樓前的小樹林,傳達室後的熱水爐(老師們喝熱水;學生渴了就趴在水龍頭上咕嘟咕嘟灌一氣,偶有肚子痛,喝碗熱紅糖水就好了),洋樓底西南角的鋼琴房,東南角醫務室邊雪白的梨樹花,操場南面樹下的高高的雲梯,神祕鐘樓四周的側柏,還有可以爬上爬下的大核桃樹;清晨打掃衛生時,將滿地的八寶撿一些帶回家,鐵鍋一炒,香氣四溢的幸福,都如同珍寶,在心底熠熠發光。 高中的三年,如同過了一天,早晨的匆忙,學習的緊張,晚自習後腳步悠然的看星星;高中的三年,如同過了一週,週六回家看媽媽的欣喜,週日晚上幾個同學在教室自習的輕鬆,尤其是雨夜電閃劃過白楊樹下灰牆紅瓦洋樓時的壯美:電閃已過,緊接著的是一聲驚雷!寂靜與安逸,瓢潑與驚天動地,一切都與自己有關與無關,享受與欣賞就這樣有機的融合在一起了。一切都可以不急,不用計較啥,閒庭信步般,超然物外的,自由舒展著,隨你用什麼來比喻;高中的三年,如同過了一年,春天暖的氣息越來越強烈,演繹成夏天的繁茂;秋天的晴美與落葉翻飛,化成冬堅定的冷峻與聖潔的瀘沽錘。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高中的老師個個博學,名師薈萃,全國名師蘇乃謙老師的嚴謹、特級教師呂思友老師的自學啟發、政協委員戴敏貞老師的電學力學法則、教化學的級部主任、老爸的同學韓文蘭老師嚴肅的愛暖暖的、教政治的王老師很帥氣、教英語宋老師很活潑、教歷史何老師夫婦趣味多多、教數學的韓興勝老師認真負責,教地理的是李景和老師,他是我文科班主任,陪我們的時間最多。高中三年讀書與題海,宿舍食堂教室間穿梭,運動會青州遊,外見幾個談戀愛的穿插其中,其他的記憶不多。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她是濰坊教育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我就學的六年裡,師生親切融洽,社會安定和諧,人民開始從溫飽走向富裕,整個社會氛圍特別好。到同學家串門會得到很大優待,走在上放學的路上,總有好心人用自行車、摩托車順路捎帶我一程,也從來沒有過被人家拐騙走了的擔心。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附:老校友的美文一則,讓大家更加全面的瞭解了我的母校濰坊二中的過去。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濰縣城往事 濰坊二中

李新華 我的母校濰坊二中,坐落在濰坊城區東南方向。與東鄰的濰坊市人民醫院僅一牆之隔,其實兩家在解放前原來是一家,都歸屬於濰縣樂道院。濰坊二中是原來的廣文中學,人民醫院是原來的教會醫院。

濰縣樂道院是美國傳教士狄樂播於1883年修建的,取“樂於修道”為意。1900年遭義和團燒燬,1902年北美長老會用庚子賠償款,又重修擴建了濰縣樂道院,建有基督大教堂、廣文中學、教會醫院等,形成了當時山東省最大的集佈道傳教、教育、醫療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場所。濰縣樂道院的鐘樓和大教堂在當時是濰縣標誌性建築物。1937年日本鬼子侵略中國後,對中國人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又發動珍珠港事件,與美國宣戰,於1942年初,在濰縣樂道院設立了二戰時期中國境內最大的外僑集中營濰縣集中營,號稱東方的奧斯維辛。直到1945年8月抗戰快勝利時,被關押的外國僑民才得以重獲自由,返回祖國。在這期間濰縣樂道院遭到了日本鬼子肆無忌憚的嚴重破壞,濰縣城解放後,濰坊市人民政府又重新修繕改造了濰縣樂道院,並把廣文中學和教會醫院分隔開,分別取名濰坊二中和濰坊市人民醫院。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我有幸考取了濰坊二中的初中班,第一天去學校報到,自己步行到校,從東關南門外往東南方向走斜線,一路鄉間小路到達濰坊二中大門口。學校坐北向南,路南是一片蘋果園,學校門口的右邊立柱上掛著《濰坊第二中學》的校牌,從校門口放眼向北望去,一條寬寬的甬道直通北邊的北大樓,也就是鐘樓,鐘樓造型獨特,坐北朝南,共二層,呈東西長方形塔樓,四周開有許多拱形窗口,樓房的正中間在二層樓的基礎上,又建有高五六米的高高方方四周有拱形窗口的鐘樓,上掛一口大鐘,按時鳴響,為教職員工和學生起居作息而用。進入校門口,路東邊是東大樓,東大樓的東邊是體育和物理化學實驗樓,東大樓北邊是一座二層的小洋樓,當時是教研樓,與北大樓之間有一座涼亭和養魚池,池中有浮萍和觀賞魚。教研樓的對面,路西邊也有一座二層的小洋樓,是教師的辦公樓。涼亭的對面,甬道西邊是西大樓,坐西向東,在北大樓和教師辦公樓之間,也是後來我們班級上課的地方。北大樓與西大樓的西北方向是學校操場,北大樓的東北方向是大教堂,也叫八角樓,當時是學校的大禮堂。教堂建築風格不像傳統的歐美教堂圓圓尖尖的頂部,好像中國古建築與西洋建築相結合的樣子,此建築風格的教堂恐怕在世界上也絕無僅有,大教堂高大雄偉,坐北向南,白牆紅瓦,底部寬大呈多角圓稜形,下層四周是翹起的角簷,翹簷下均勻的分佈著拱形窗戶,上層頂部稍小呈八角形,每面都有一個圓形的琉璃窗子,教堂周圍環繞著高大的松柏樹林,樹上棲息著各種鳥類。整個校園建築,建造的錯落有致,全是西洋建築風格,就好像到了異國他鄉一樣。各樓間都生長著高大蔥鬱的各種樹木,有松柏樹、核桃樹、麻櫟樹、欒樹、國槐樹、法桐樹、白楊樹等。西大樓的牆體上爬滿了爬山虎,只露出窗口的地方。樓房邊角種滿了各種花草。校園環境優雅,綠樹掩映,花團錦繡,景色宜人,使人不覺心曠神怡,如同遊覽青島八大關一樣。不覺暗自慶幸,進入了一個超乎自己想象的理想校園。

正式開課後,才發現不但校園環境幽靜莊重,而且師資力量雄厚,校長潘少平原來是膠縣的縣長,教師也是不一般。語文數學政治老師那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認真負責;教歷史的馬老師更是妙語連珠,風趣幽默,講歷史就像說評書一樣,經常引得同學們哈哈大笑,在歡樂輕鬆中學到了歷史知識;最特別的是教外語的兩位老師,一位是左介康老師,據說他是原國民黨淮海戰役作戰處長,特赦後到濰坊二中任教,精通八國語言,人不高,但非常精練,寬寬的肩膀,挺直的腰板,剛毅的面孔不苟言笑。但教學非常認真,一絲不苟,不厭其煩,諄諄善誘,深得同學們的敬佩;另一個是陳梅蓀老師,聽說他全家都在國外,他隻身一人回來報效祖國,投身教育事業。陳老師人高馬大,一米八多的個頭,滿臉的絡腮鬍刮的鐵青,兩隻環眼炯炯有神,乍一看挺威嚴,不敢接近,實際上一接觸才發現陳老師說話慢條斯理,細聲細語,非常溫和。他的穿衣打扮還是國外的裝束,西服領帶熨熨貼貼,皮鞋擦的錚亮,頭髮也是梳的一絲不亂,並且打著髮蠟,油光發亮。只要是陳老師的課,同學們聽聲音就知道是陳老師來了,上課鈴聲一響,就聽到樓道走廊裡皮鞋踏得木地板“嗒嗒”的響,一會兒在門口停住,輕輕的敲兩聲門,腋下夾著講議,推門進來走上講臺,然後開始講課。陳老師人非常和藹,和同學們關係很好,不僅教課認真負責,在課後還經常為成績差一些的同學單獨輔導,並且自己購買了手推剪,課餘時間義務為男同學們理髮,還經常與同學們開玩笑,受到了同學們的尊敬和愛戴;還有教體育的邱嶽老師,他訓練的初中部女排球隊,曾經打遍濰坊以東無敵手;還有擅長籃球的沈老師,擅長足球的武老師等,都是在濰坊市各自領域的佼佼者,他們帶的體育隊伍,在昌濰地區競賽中都曾經取得不錯的成績。

那時在校學生初中部每級有六個班,高中部每級有兩個班,共一千多名學生。分別來源於昌濰地委、專暑的幹部子弟,還有人民醫院醫生員工的子弟,還有濰柴、棉紡廠職工子弟,還有東關城裡居民的子弟,再就是周邊廣大農村的子弟。同學們之間感情真摯純潔,團結互助,沒有尊卑之分。離家近的同學中午回家吃飯,離家遠的同學,中午自己帶飯用開水泡一泡將就一下。而離家較遠的同學只能住校,每週一,回校的時候帶足一週的乾糧,堅持到週六回家再帶,這樣周而復始。很多同學每天都是扒谷就鹹菜,很少能吃到蔬菜和肉,吃過午飯後在教室的課桌上躺一會兒,休息一下。雖說當時物質條件非常艱苦,但同學們一如既往,樂觀向上,學習非常刻苦,你追我趕,爭取優異成績。閒暇之餘還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積極參加各種體育活動。有一個特別貧窮的農村子弟,經過申請審核,學校批准,得到勤工儉學的機會,每天早、午、晚負責到鐘樓敲響大鐘,賺幾塊錢以補貼伙食費。那悠揚的鐘聲在學校上空迴盪,隨風遠揚,刮東南風的時候,在城裡都能聽得清清楚楚。在校期間,有幸在大教堂裡參加了幾次學生大會,第一次進去就震撼到了, 偌大空曠的教堂裡面沒有一根立柱,周邊為環形牆壁,光線由上面高高的窗戶透射進來,顯得有些幽暗,舞臺在最北邊,大廳裡沒有桌椅板凳,老師學生全是站著開會。潘少平校長在舞臺上講話,由於教堂有攏音效果,聲音聽起來非常洪亮並且伴有迴音,全部師生開會時,人比較多還差一些,人少了那回音嗡嗡的直往耳朵裡鑽,顯得有些神祕感,更加莊重肅穆。這可能是建設者為了傳教士傳教和教徒誦經時,追求的特殊效果吧。學校還經常組織學生參加文藝匯演和體育比賽,班級與班級,級部與級部在各個領域互相競賽,激發了同學們各方面的積極性,提高了學校整體的文化水平和素質。濰坊二中在當年無論是學業還是文體競賽活動,在昌濰地區都是名列前茅,為國家輸送了眾多的優秀人才。

正當我們意氣風發,刻苦努力學習,爭取繼續求學的時候,1966年,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開始了,首先受到衝擊的是校長潘少平,他的辦公室和家裡都貼滿了大字報,還要掛著“打倒走資派潘少平”的牌子接受批鬥。爾後家庭有問題或個人有歷史問題的老師也相繼被批鬥,左介康老師因是國民黨軍官,被譽為“老運動員”,更是要接受輪番批鬥,並且被打的鼻青臉腫。陳梅蓀老師因是海歸人員,被定為間諜反動派,平常穿著打扮定性為崇洋媚外,也是要挨批鬥。還有一位譚姓外語老師因是國民黨起義人員,曾經給康生做過翻譯,運動一開始也捱了批鬥,據說他給康生寫過一封信,回信後他獲得了赦免。還有教體育的邱嶽老師等很多老師都成了牛鬼蛇神,接受批鬥。學校全面停課,校園裡鋪天蓋地全是大字報,人人自危,個個禁聲,陷入了無政府狀態。不但師生受到了衝擊和迫害,只要是封資修的東西都不放過,八角樓也未能倖免,造反派逼迫牛鬼蛇神老師和問題學生,拆除了八角樓,並把松柏樹林砍伐一空。還把東大樓,當時改為反帝樓,也一把火燒的只剩牆壁框架。使美麗幽靜的校園又遭到了一次極大的破壞,看到這一切非常痛心和可惜。濰縣樂道院在歷史上一共遭到了義和團、日本鬼子、文化大革命等三次較為嚴重的人為破壞。

"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因為祖輩的蔭庇和老師的厚愛,有幸到濰坊二中上學了。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六年的青春歲月,讓懵懂的少年見識了世界的奇妙。濰坊二中濃厚的學術氛圍,樓宇建築的精美,花草樹木的掩映,同學活潑團結的奮進,師生關係的融洽,老師寬厚博學的人格魅力,都成為我日後健康成長、快樂做事的有益資糧。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我在二中時校長是於文玲,個頭不高,文質彬彬。每學年只開兩次全校大會,開頭永遠是那句帶著濃濃口音的不變的話語“老師們,同學們”,這也成了大家競相模仿的笑談。十幾歲的孩子模仿力超強,無論是老師們走路的姿勢、說話的語調、服飾打扮、甚至表情、甚至板書、甚至喜好、甚至學識,總之一切可模仿的都在學生的眼中、心中、行中,紮下了根。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班主任是剛畢業就教我們的周百剛老師,精湛的業務、一絲不苟的教學、一視同仁的嚴厲、百米衝刺的闖勁;語文孫志忠老師在教《一件小事》讓學生思考,我卻思維短路“擺腳”開了小差被教育(思考:人生事情很多,“我”為什麼單單對這件小事難忘?因為,無從下手,腳急的左右擺動。腳下一粒小沙粒讓擺動變得十分輕鬆,這是為什麼呢?正困惑,被老師點名了。“因為擺腳,所以不會。”老師的話讓我的臉變得很燙);教幾何的王秀娥老師條理清楚,徒手畫圖形令人震撼!我數學得力她的功勞最大!英語嚴厲的侯老師、不如意的潘大個、走馬燈的諸多老師,讓不懂的自學的我永遠的沒進英語門;教物理的魏老師胃不太好,課間加餐讓我們睜大了眼睛,我的物理是很棒的;教我們化學的是孫秀芹老師,像媽媽一樣慈愛的良師益友,生活學習都給我很多幫助指導;教體育的無論是平度調來的高老師還是最嚴厲的排球高手陳老師,還是大拿邱老師,都很厲害。教政治史老師很胖,家裡的花養的特別棒,他出演過《甲午風雲》,我們想破腦袋也沒看出是鄧世昌還是誰,結果他遺憾的甚至是傷心的搖搖頭,在我們也為看電影不認真而深深自責的當兒,只聽“大人不記小人過”的雅音傳來:就是第x排的那個水兵!我那個天啊,大家長噓一口氣“一群眾演員也這麼自豪”!教歷史的徐老師是南方人,聲音特別好聽,提綱挈領,歷史順手一拎,搞定。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年長的教我們生物的林老師,她說“要說教我們生物的老師,不能說生物老師!我難道是生物不成?”作為生物課代表,我牢牢記住了這句話和“腎就是腰子”這個詞。音樂是青島的盧老師教的,雖然我當時發音不準,可不影響我日後對音樂的愛好;教美術的是我班主任的室友沈老師,風趣幽默,那個年代還沒有不乾膠,膠水也金貴,漿糊子用的最多,老師幾個班教下來,到我們班已經是第7遍了,做示範的畫腳已經積了厚厚的漿糊,老師就想直接吐點唾沫來弄溼粘黑板上——學生們都覺得極不衛生,立馬都拿手堵在自己嘴上。老師低頭一看,見地上有一小汪兒灑水,於是將即將送到嘴邊的畫稿拿開,俯下身子把畫腳往地上一蘸,把畫貼到黑板上。哈哈哈哈哈哈,歡聲笑語,樂翻了天。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初中是快樂而難忘的,是純真而活潑的。樓前的小樹林,傳達室後的熱水爐(老師們喝熱水;學生渴了就趴在水龍頭上咕嘟咕嘟灌一氣,偶有肚子痛,喝碗熱紅糖水就好了),洋樓底西南角的鋼琴房,東南角醫務室邊雪白的梨樹花,操場南面樹下的高高的雲梯,神祕鐘樓四周的側柏,還有可以爬上爬下的大核桃樹;清晨打掃衛生時,將滿地的八寶撿一些帶回家,鐵鍋一炒,香氣四溢的幸福,都如同珍寶,在心底熠熠發光。 高中的三年,如同過了一天,早晨的匆忙,學習的緊張,晚自習後腳步悠然的看星星;高中的三年,如同過了一週,週六回家看媽媽的欣喜,週日晚上幾個同學在教室自習的輕鬆,尤其是雨夜電閃劃過白楊樹下灰牆紅瓦洋樓時的壯美:電閃已過,緊接著的是一聲驚雷!寂靜與安逸,瓢潑與驚天動地,一切都與自己有關與無關,享受與欣賞就這樣有機的融合在一起了。一切都可以不急,不用計較啥,閒庭信步般,超然物外的,自由舒展著,隨你用什麼來比喻;高中的三年,如同過了一年,春天暖的氣息越來越強烈,演繹成夏天的繁茂;秋天的晴美與落葉翻飛,化成冬堅定的冷峻與聖潔的瀘沽錘。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高中的老師個個博學,名師薈萃,全國名師蘇乃謙老師的嚴謹、特級教師呂思友老師的自學啟發、政協委員戴敏貞老師的電學力學法則、教化學的級部主任、老爸的同學韓文蘭老師嚴肅的愛暖暖的、教政治的王老師很帥氣、教英語宋老師很活潑、教歷史何老師夫婦趣味多多、教數學的韓興勝老師認真負責,教地理的是李景和老師,他是我文科班主任,陪我們的時間最多。高中三年讀書與題海,宿舍食堂教室間穿梭,運動會青州遊,外見幾個談戀愛的穿插其中,其他的記憶不多。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她是濰坊教育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我就學的六年裡,師生親切融洽,社會安定和諧,人民開始從溫飽走向富裕,整個社會氛圍特別好。到同學家串門會得到很大優待,走在上放學的路上,總有好心人用自行車、摩托車順路捎帶我一程,也從來沒有過被人家拐騙走了的擔心。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附:老校友的美文一則,讓大家更加全面的瞭解了我的母校濰坊二中的過去。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濰縣城往事 濰坊二中

李新華 我的母校濰坊二中,坐落在濰坊城區東南方向。與東鄰的濰坊市人民醫院僅一牆之隔,其實兩家在解放前原來是一家,都歸屬於濰縣樂道院。濰坊二中是原來的廣文中學,人民醫院是原來的教會醫院。

濰縣樂道院是美國傳教士狄樂播於1883年修建的,取“樂於修道”為意。1900年遭義和團燒燬,1902年北美長老會用庚子賠償款,又重修擴建了濰縣樂道院,建有基督大教堂、廣文中學、教會醫院等,形成了當時山東省最大的集佈道傳教、教育、醫療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場所。濰縣樂道院的鐘樓和大教堂在當時是濰縣標誌性建築物。1937年日本鬼子侵略中國後,對中國人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又發動珍珠港事件,與美國宣戰,於1942年初,在濰縣樂道院設立了二戰時期中國境內最大的外僑集中營濰縣集中營,號稱東方的奧斯維辛。直到1945年8月抗戰快勝利時,被關押的外國僑民才得以重獲自由,返回祖國。在這期間濰縣樂道院遭到了日本鬼子肆無忌憚的嚴重破壞,濰縣城解放後,濰坊市人民政府又重新修繕改造了濰縣樂道院,並把廣文中學和教會醫院分隔開,分別取名濰坊二中和濰坊市人民醫院。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我有幸考取了濰坊二中的初中班,第一天去學校報到,自己步行到校,從東關南門外往東南方向走斜線,一路鄉間小路到達濰坊二中大門口。學校坐北向南,路南是一片蘋果園,學校門口的右邊立柱上掛著《濰坊第二中學》的校牌,從校門口放眼向北望去,一條寬寬的甬道直通北邊的北大樓,也就是鐘樓,鐘樓造型獨特,坐北朝南,共二層,呈東西長方形塔樓,四周開有許多拱形窗口,樓房的正中間在二層樓的基礎上,又建有高五六米的高高方方四周有拱形窗口的鐘樓,上掛一口大鐘,按時鳴響,為教職員工和學生起居作息而用。進入校門口,路東邊是東大樓,東大樓的東邊是體育和物理化學實驗樓,東大樓北邊是一座二層的小洋樓,當時是教研樓,與北大樓之間有一座涼亭和養魚池,池中有浮萍和觀賞魚。教研樓的對面,路西邊也有一座二層的小洋樓,是教師的辦公樓。涼亭的對面,甬道西邊是西大樓,坐西向東,在北大樓和教師辦公樓之間,也是後來我們班級上課的地方。北大樓與西大樓的西北方向是學校操場,北大樓的東北方向是大教堂,也叫八角樓,當時是學校的大禮堂。教堂建築風格不像傳統的歐美教堂圓圓尖尖的頂部,好像中國古建築與西洋建築相結合的樣子,此建築風格的教堂恐怕在世界上也絕無僅有,大教堂高大雄偉,坐北向南,白牆紅瓦,底部寬大呈多角圓稜形,下層四周是翹起的角簷,翹簷下均勻的分佈著拱形窗戶,上層頂部稍小呈八角形,每面都有一個圓形的琉璃窗子,教堂周圍環繞著高大的松柏樹林,樹上棲息著各種鳥類。整個校園建築,建造的錯落有致,全是西洋建築風格,就好像到了異國他鄉一樣。各樓間都生長著高大蔥鬱的各種樹木,有松柏樹、核桃樹、麻櫟樹、欒樹、國槐樹、法桐樹、白楊樹等。西大樓的牆體上爬滿了爬山虎,只露出窗口的地方。樓房邊角種滿了各種花草。校園環境優雅,綠樹掩映,花團錦繡,景色宜人,使人不覺心曠神怡,如同遊覽青島八大關一樣。不覺暗自慶幸,進入了一個超乎自己想象的理想校園。

正式開課後,才發現不但校園環境幽靜莊重,而且師資力量雄厚,校長潘少平原來是膠縣的縣長,教師也是不一般。語文數學政治老師那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認真負責;教歷史的馬老師更是妙語連珠,風趣幽默,講歷史就像說評書一樣,經常引得同學們哈哈大笑,在歡樂輕鬆中學到了歷史知識;最特別的是教外語的兩位老師,一位是左介康老師,據說他是原國民黨淮海戰役作戰處長,特赦後到濰坊二中任教,精通八國語言,人不高,但非常精練,寬寬的肩膀,挺直的腰板,剛毅的面孔不苟言笑。但教學非常認真,一絲不苟,不厭其煩,諄諄善誘,深得同學們的敬佩;另一個是陳梅蓀老師,聽說他全家都在國外,他隻身一人回來報效祖國,投身教育事業。陳老師人高馬大,一米八多的個頭,滿臉的絡腮鬍刮的鐵青,兩隻環眼炯炯有神,乍一看挺威嚴,不敢接近,實際上一接觸才發現陳老師說話慢條斯理,細聲細語,非常溫和。他的穿衣打扮還是國外的裝束,西服領帶熨熨貼貼,皮鞋擦的錚亮,頭髮也是梳的一絲不亂,並且打著髮蠟,油光發亮。只要是陳老師的課,同學們聽聲音就知道是陳老師來了,上課鈴聲一響,就聽到樓道走廊裡皮鞋踏得木地板“嗒嗒”的響,一會兒在門口停住,輕輕的敲兩聲門,腋下夾著講議,推門進來走上講臺,然後開始講課。陳老師人非常和藹,和同學們關係很好,不僅教課認真負責,在課後還經常為成績差一些的同學單獨輔導,並且自己購買了手推剪,課餘時間義務為男同學們理髮,還經常與同學們開玩笑,受到了同學們的尊敬和愛戴;還有教體育的邱嶽老師,他訓練的初中部女排球隊,曾經打遍濰坊以東無敵手;還有擅長籃球的沈老師,擅長足球的武老師等,都是在濰坊市各自領域的佼佼者,他們帶的體育隊伍,在昌濰地區競賽中都曾經取得不錯的成績。

那時在校學生初中部每級有六個班,高中部每級有兩個班,共一千多名學生。分別來源於昌濰地委、專暑的幹部子弟,還有人民醫院醫生員工的子弟,還有濰柴、棉紡廠職工子弟,還有東關城裡居民的子弟,再就是周邊廣大農村的子弟。同學們之間感情真摯純潔,團結互助,沒有尊卑之分。離家近的同學中午回家吃飯,離家遠的同學,中午自己帶飯用開水泡一泡將就一下。而離家較遠的同學只能住校,每週一,回校的時候帶足一週的乾糧,堅持到週六回家再帶,這樣周而復始。很多同學每天都是扒谷就鹹菜,很少能吃到蔬菜和肉,吃過午飯後在教室的課桌上躺一會兒,休息一下。雖說當時物質條件非常艱苦,但同學們一如既往,樂觀向上,學習非常刻苦,你追我趕,爭取優異成績。閒暇之餘還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積極參加各種體育活動。有一個特別貧窮的農村子弟,經過申請審核,學校批准,得到勤工儉學的機會,每天早、午、晚負責到鐘樓敲響大鐘,賺幾塊錢以補貼伙食費。那悠揚的鐘聲在學校上空迴盪,隨風遠揚,刮東南風的時候,在城裡都能聽得清清楚楚。在校期間,有幸在大教堂裡參加了幾次學生大會,第一次進去就震撼到了, 偌大空曠的教堂裡面沒有一根立柱,周邊為環形牆壁,光線由上面高高的窗戶透射進來,顯得有些幽暗,舞臺在最北邊,大廳裡沒有桌椅板凳,老師學生全是站著開會。潘少平校長在舞臺上講話,由於教堂有攏音效果,聲音聽起來非常洪亮並且伴有迴音,全部師生開會時,人比較多還差一些,人少了那回音嗡嗡的直往耳朵裡鑽,顯得有些神祕感,更加莊重肅穆。這可能是建設者為了傳教士傳教和教徒誦經時,追求的特殊效果吧。學校還經常組織學生參加文藝匯演和體育比賽,班級與班級,級部與級部在各個領域互相競賽,激發了同學們各方面的積極性,提高了學校整體的文化水平和素質。濰坊二中在當年無論是學業還是文體競賽活動,在昌濰地區都是名列前茅,為國家輸送了眾多的優秀人才。

正當我們意氣風發,刻苦努力學習,爭取繼續求學的時候,1966年,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開始了,首先受到衝擊的是校長潘少平,他的辦公室和家裡都貼滿了大字報,還要掛著“打倒走資派潘少平”的牌子接受批鬥。爾後家庭有問題或個人有歷史問題的老師也相繼被批鬥,左介康老師因是國民黨軍官,被譽為“老運動員”,更是要接受輪番批鬥,並且被打的鼻青臉腫。陳梅蓀老師因是海歸人員,被定為間諜反動派,平常穿著打扮定性為崇洋媚外,也是要挨批鬥。還有一位譚姓外語老師因是國民黨起義人員,曾經給康生做過翻譯,運動一開始也捱了批鬥,據說他給康生寫過一封信,回信後他獲得了赦免。還有教體育的邱嶽老師等很多老師都成了牛鬼蛇神,接受批鬥。學校全面停課,校園裡鋪天蓋地全是大字報,人人自危,個個禁聲,陷入了無政府狀態。不但師生受到了衝擊和迫害,只要是封資修的東西都不放過,八角樓也未能倖免,造反派逼迫牛鬼蛇神老師和問題學生,拆除了八角樓,並把松柏樹林砍伐一空。還把東大樓,當時改為反帝樓,也一把火燒的只剩牆壁框架。使美麗幽靜的校園又遭到了一次極大的破壞,看到這一切非常痛心和可惜。濰縣樂道院在歷史上一共遭到了義和團、日本鬼子、文化大革命等三次較為嚴重的人為破壞。

我的母校叫“濰坊二中”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濰坊二中的校園建設和素質教育,都得到了有關部門和校領導的重視,進行了有規劃的重修和建設。使校園環境更加優美,具有現代氣息,顯得生機勃勃,積極向上。只可惜原濰坊二中的面貌基本蕩然無存,現在校園裡只剩下了過去的路東西兩邊各一座二層的小洋樓(以前的教研樓和辦公樓),依稀還有些過去的影子。現在成了濰縣樂道院和濰縣集中營的歷史見證,得到了重點保護,屬於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濰坊二中也改成了原來的廣文中學,東邊的教研樓改為文華樓,西邊的教師辦公樓改為文美樓。以此追憶那段歷史,讓我們銘記那段充滿滄桑感的歷史歲月。

來源: 青青詩行 戴老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