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廣告思維沒有未來,玩個生意還是玩個傳播

中國的傳統公司很大程度是隨著媒介的興起和房地產的興盛而崛起。期間養活了很多的人和公司。創業首選成立一家廣告公司,成本低,憑技術吃飯,靠關係拉業務,撞大運一樣碰業務,中間串來串去,反正都是甲方買單,受點委屈就算了......

突然發現不緊不慢地或者已經活不下去了

在互聯網時代

幾乎每一個廣告公司

廣告人都彷彿搖身一變

成為了一個網絡人

不爭的事實是

現實中傳統公司已經死亡

傳統廣告思維沒有未來,玩個生意還是玩個傳播

傳統廣告公司的立身之本

很多人做了幾乎十多年,甚至是半輩子的廣告,有時候卻看不到廣告行業的本質。一般來說,傳統廣告公司的立身之本有幾個:跟媒體有深度的融合、提供策劃設計製作安裝發佈等技術服務、和甲方客戶有或多或少的排他性聯繫。

事情本就不神祕,從運作角度上講就是以上的三點。於是大部分傳統廣告公司的做法是什麼呢?花錢(或者叫整合)優質的媒介資源,比如早年興起的廣告代理,如果能夠拿下機場、戶外、報媒、網媒、雜誌的廣告代理權,那就是一種無可替代的優勢。頂著“獨家、區域或者行業的代理資格”,通過業務員、下級代理公司進行運作,吃到差價。

關於所謂專業技術,就出現了高薪聘請頂級策劃、頂級設計,優化個人品牌和頭銜,對外宣稱某某領域的專家、從事了多少多少年、具備了多少多少經典案例,有點類似於現在的個人IP。

至於甲方爸爸那邊。經營多年的傳統廣告公司和相關政府部門、企業、個人老闆之間建立有一些長期合作的默契甚至是方式上的“對接”。

無他,就是這樣。

傳統廣告思維沒有未來,玩個生意還是玩個傳播

廣告行業的本質是傳播,真正的傳播

什麼叫廣告?廣而告之。這裡面揭示了四個問題:傳播什麼?怎麼傳播?怎麼讓更多的人知道?怎麼傳播以後產生作用?

用現在的語言就是內容生產、傳播渠道、傳播方式以及如何實現轉化的問題。

看看,是不是本質根本就沒有發生過變化?

傳統廣告思維沒有未來,玩個生意還是玩個傳播

傳統廣告思維沒有未來,玩個生意還是玩個傳播

跳不出廣告圈的廣告人沒有未來

很多“新詞”都是廣告人發明的,跨界營銷、精準推送、全網營銷、熱點追蹤、IP營銷、整合推廣、新媒體運營等等。

說得好聽一點,就是順應時代的發展給自己注入新鮮的“名詞解釋”用以忽悠客戶,如果內心源動力和行為方式不改變,依舊是舊瓶裝舊酒,回答不了上述的四個問題,沒有與之匹配的商業模式、公司運營思路、思路和人才升級,無論怎麼提概念,都是在低維度競爭,累死老闆,磨死員工,收益無法提升,在小圈子裡打轉,無法實現突破。

01

思維方式一:到底是甲方思維還是用戶思維

傳統廣告公司的最大問題就是甲方意識。認為甲方是衣食父母,即便背後一萬句MMP,甲方如何地被調侃不專業、不懂行,亂指揮,最後都會屈從於業務收入。哎,人家付錢,就按人家的做吧。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用戶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和習慣都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不抓住這一點無法實現甲方心中所想的,既然花了錢,至少也要聽個響。

都在講物聯網、互聯網、網絡傳播,很多人其實沒搞懂網絡傳播的本質就是用戶思維,用戶喜歡什麼,我們就講什麼。而不是傳統的我宣傳我公司多麼“光輝”,用戶就應該圍攏過來。你知道用戶怎麼想?用戶想:管我什麼事?我看我的權遊、我看我的復聯、我看我的動漫、我吃我的堅果。

傳統廣告思維沒有未來,玩個生意還是玩個傳播

傳統廣告思維沒有未來,玩個生意還是玩個傳播

02

思維方式二:到底的老闆專業、團隊專業還是用戶專業

很多傳統廣告公司的老闆、核心管理團隊認為自己就是最專業的。不奇怪,如果這一點都被否認了,傳統廣告公司就沒有立足之地了。而事實往往跟現實差距很大。

這就是思維角度和模式的問題了。很多傳統廣告公司的老闆就認為自己就代表了公司的最高技術水平和客戶認知。更不要說就一個具體的技術問題,比如設計的畫面構成、配色或者文案的標題和寫作的角度等等。

對甲方,他們往往誇誇其談,口若懸河,畢竟上面有領導客戶關係照著,對接人可能是一個畢業不久的學生小妹,講經歷、講專業、講文化、講歷史、講案例怎麼講也講不過自己。

說白了,就是忽悠,大忽悠。

在互聯上媒介已經徹底改變的今天,傳統媒介都生存不下去的今天,還在依照傳統的廣告方式,只是換一個形式地傳播推廣,如何能夠實現“廣告”呢?

常常感嘆於“人家又出了一個創意”、“人家就能通過一篇稿子就火了”等,在公司內部卻壓制了所有年輕人的創意和想法,嘴上說著創新、試錯,事實上卻是“必須按老闆的想法一個字不能改”。

傳統廣告思維沒有未來,玩個生意還是玩個傳播

傳統廣告思維沒有未來,玩個生意還是玩個傳播


跨界營銷對於廣告行業而言,我們的理解就是將甲方的述求真正貫穿到用戶的生活之中,因為一方的角度不能覆蓋,就是合縱連橫地整合起來推廣才能實現廣告的真正的目的。

偏差在於甲方的真正用意是什麼?用網絡上調侃的“LOGO要大”、“這個主題要加進去”、“那個東西要提一下”。說一千道一萬甲方希望更醒目、更明確、更吸引人、更多的人下單消費,如此而已。

小罐茶是在買茶嗎?它在,賣一種生活格調;江小白在賣酒嗎?它在賣人們的情誼;瑞幸咖啡在賣咖啡嗎?它在賣生活的品質。

什麼是生活格調、什麼是情誼?什麼是生活的品質?它存在於一部電影、一首歌、一句問候、一句回家後的舒適等等。它是什麼?可能是遊戲唄坑後的憤怒、對加班不滿的宣洩、對社會不公的一種調侃、對情感生活的一種嘻哈。

而傳統廣告公司在做什麼呢?宣傳甲方爸爸獲得了某某金獎、舉行了某某重要會議、某某領導發表了重要講話、某某產品新鮮亮相能夠解決生老病死等等。

主力消費人群是年輕人,年輕人喜歡玩、喜歡瘋、喜歡段子、喜歡不拘一格、喜歡天馬行空,而我們的傳統廣告公司在給人家做“報告”。

傳統廣告思維沒有未來,玩個生意還是玩個傳播

傳統廣告公司的內憂外患的根源就在於沒有看清廣告的本質,只是滯留在傳統業務基礎上完成服務+收錢。

缺乏真正對甲方意圖、傳播手段、內容生產和運營思維的研究和探索,壓制了團隊創新創意。說白了就是思維方式的落後了,跟不上這個時代的腳步。

沒有用戶思維,運營的團隊和手法,僅僅建立一個公眾號不叫新媒體。

沒有創新創意,延續居中對齊的傳統思維,什麼傳播率轉化率都是妄言。

沒有互動整合,堅持我說你聽的傳統思想,傳統公司走向沒落理所當然。

將品牌力、美譽度、影響力通過廣告真正作用於用戶的消費習慣、消費行為和消費認知才能作用於產品、企業自身的述求。

傳統廣告思維沒有未來,玩個生意還是玩個傳播

傳統廣告思維沒有未來,玩個生意還是玩個傳播

當然,做個生意怎麼能收到錢就行。

做真正的傳播,不是更好的名利雙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