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種性格都能成功,只要把它放在最合適的位子上

很多人,很多失敗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現象,一直都那麼努力,那麼勤奮,為什麼到頭來還是一事無成呢?經過調查發現,世界上幾乎有近一半的人正在從事著與自己性格格格不入的工作。思維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行為,所以性格與職業有著非常密切的關聯,只有當性格與職業相匹配,並有能力相支撐時,才能實現自身價值最大化。做與自己性格不合的工作,就很難使自己熱愛這份工作,能力也得不到充分的發揮。

每一種性格都能成功,只要把它放在最合適的位子上

首先你要明白,每一種性格都能成功,只要把它放在最合適的位子上。

有人養了一頭驢和一隻哈巴狗。驢子關在棚子裡,雖然不愁溫飽,卻每天都要到磨坊里拉磨,到樹林裡去馱木材,工作繁重。而哈巴狗會演許多小把戲,頗討主人的歡心,每次都能得到好吃的獎勵。驢子在工作之餘難免有怨言,總抱怨命運對自己太不公平。一天,機會終於來了,驢子掙斷韁繩,跑進主人的房間,學哈巴狗那樣圍著主人跳舞,驢子又蹦又踢,不僅撞翻了桌子,還把碗碟摔得粉碎。驢子覺得這樣還不夠,它居然趴到主人身上去舔他的臉。這下可把主人給嚇壞了,直喊救命。鄰居聽到喊叫急忙趕到時,驢子正等著獎賞呢!沒想到等來的卻是殺身之禍。

在寓言故事中,無論驢子多麼忸怩作態,都不及小狗可愛,甚至還不如從前的自己,畢竟這不是它所能幹的行當。盲目模仿別人只會壞事,甚至送命。這值得所有想改變自己性格、想違背自己天性、想做自己不擅長工作的人好好反思一下。

每一種性格都能成功,只要把它放在最合適的位子上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很多性格是遺傳因素的影響,根植在我們的大腦思想中。況且就算去改,經歷的時間也是十分漫長的。所以,擇業的時候最好考慮一下性格因素。使職業來適應性格,還是性格去適應職業呢?比如你的腳只能穿進41碼的鞋,而擺在你面前的卻是一雙37碼的鞋,這時的你會怎麼辦呢?是千方百計讓腳變小去適應這雙鞋呢?還是乾脆放棄面前這雙鞋,再去尋覓一雙真正適合你自己的鞋?這一比喻用在性格與職業上,則性格是腳,職業是鞋。合腳的鞋子能使你行走起來輕鬆自如,健步如飛;而不合腳的鞋子再漂亮也會夾腳,更可怕的是,它不僅會使你走起路來彆扭難受,甚至還會磨破你的腳。穿著不合腳的鞋子,你就可能會與成功失之交臂,就可能在人生的跑道上與冠軍擦肩而過。

卡萊爾說:“發現自己天賦所在的人是自信的,他不再需要其他的福佑。他有了自己命定的職業,也就有了一生的歸宿;他找到自己的目標,並將執著地追尋這一目標,奮力向前。”

我們知道的大文豪馬克·吐溫,他曾經熱衷於經商,卻失敗得一塌糊塗。那時候,馬克·吐溫想通過經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雖然他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但結果使他一次就賠進了十幾萬美元。然而,馬克·吐溫並未因此而收手,他不服輸。他還要在經商的道路上走下去。這一次,他總結了上一次的教訓,他要做自己最熟悉的領域——出版。結果,他再一次失敗了,幾乎賠進了自己全部的家底。他的妻子勸他去做適合他性格的文學創作,馬克·吐溫經過再三猶豫,接受了妻子的建議。就從那刻起,一代文豪就開始慢慢誕生了。

馬克·吐溫在商業領域上的失敗,很顯然就是沒有遵從他的性格。他的性格適合文藝創作,文壇自然就是他應該站的位子。

在現今的職場中,有人喜歡創新,卻要被重複的瑣事拖累;而有些人性格內斂,每天卻要在大庭廣眾之下忐忑不安……工作也變成了一種負擔。性格並無好壞之分,但性格類型與職業類型的匹配度,卻決定了事業的成功與否。馬克·吐溫經商就失敗,做文學創作更發揮他性格的優勢,這才成就了他在文學上的成功。

每一種性格都能成功,只要把它放在最合適的位子上

那麼性格與職業之間是否存在必然的關係呢?著名職業理論的專家約翰·霍蘭德認為每一種職業本身也有它的特質、價值和目標。所以,他把職業也歸納在他所提倡的六角形模式內,這就包括了現實型、保守型、企業型、研究型、藝術型以及社交型。

現實型:有運動機械操作的能力,喜歡機械、工具、植物或動物,偏好戶外活動。

保守型:喜歡從事資料工作,有寫作或數理分析的能力,能夠聽從指示,完成瑣細的工作。

企業型:喜歡和人群互動,自信,有說服力、領導力,追求政治和經濟上的成就。

研究型:喜歡觀察、學習、研究、分析、評估和解決問題。

藝術型:有藝術、直覺、創造的能力,喜歡運用想象力和創造力,在自由的環境中工作。

社交型:擅長和人相處,喜歡教導、幫助、啟發或訓練別人。

每一種性格都能成功,只要把它放在最合適的位子上

根據你的性格因素來決定自己的職業選擇。現在很多企業在招聘員工時,都會考慮員工的性格因素。因為只有員工選擇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那麼他在面試中就會表現出他能夠做好這份工作的信心和實際能力,任何企業都會喜歡能夠為公司做出貢獻的員工。如果性格與職業不相適應,性格就會阻礙工作的順利進行,使從業者感到被動、缺乏興趣、倦怠、力不從心、精神緊張。一個對工作感到不滿的人,不管他如何努力,都不會有卓越的表現。要麼壓抑自己,按部就班地工作,捱到退休,但要為此付出慘重的代價,那就是一輩子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要麼渾渾噩噩,不怎麼投入工作,由於工作業績太差而首批被淘汰出局,然後慨嘆惋惜。因此,職業或崗位的選擇是否與自身的性格相吻合,直接關係到人生事業的成敗。

小妮上大學時性格開朗,是有名的活躍分子,畢業後卻進了一家公司做會計。會計的要求是非常嚴謹的,每天都要與數字打交道,工作還要有條理,且一成不變,約束也很多,又不能出錯。這樣的工作讓小妮感到非常壓抑,她是一個很隨意的人,希望接觸更多的人,與人打交道,能接觸更多新的東西。沒多久,她就轉行去做銷售。這次還真轉對了,每天工作雖然有點累,但是她感到十分快樂。在銷售行業裡,她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與不同層次的人士打交道,還可以欣賞到別人的優點與光彩。她感覺到自己每天都在進步,不再是一粒被動的棋子。

每一種性格都能成功,只要把它放在最合適的位子上

擅長形象思維的人,較適合從事文學藝術方面的職業和工作;擅長邏輯思維的人,則比較適合從事哲學、數學等理論性較強的研究工作;擅長具體思維的人,則比較適合從事機械、修理等方面的工作。一個人所從事的職業與他的個性相適應,工作起來就會得心應手、心情舒暢,容易取得成功。職業和性格有一種契合度,兩者契合度的高低就會影響你對工作的滿足感。對工作有滿足感,自然就投入十二分的身心來做這份工作,也就能達到敬業的程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