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
"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作為員工,我們不能有一副典型的loser(受害者)心態:工作目標沒做到,我們沒從中獲取理想中的收益,或沒做成預期的目標導致員工的升職加薪受到阻,於是就把失敗的主要原因歸因到其他上,這個“其他”可能是環境、同事領導、資源支持不到位等等因素,反正就跟他自己沒有多大的關係。若目標合理,激勵方案到位,自己會用盡全力去做,完成老闆下達的戰略目標是沒問題的。這就是典型的高估了自己,而低估了困難的難度。

對員工說的:你覺得定戰略容易,你來定一個對公司發展既有利也有價值的戰略試試?

"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作為員工,我們不能有一副典型的loser(受害者)心態:工作目標沒做到,我們沒從中獲取理想中的收益,或沒做成預期的目標導致員工的升職加薪受到阻,於是就把失敗的主要原因歸因到其他上,這個“其他”可能是環境、同事領導、資源支持不到位等等因素,反正就跟他自己沒有多大的關係。若目標合理,激勵方案到位,自己會用盡全力去做,完成老闆下達的戰略目標是沒問題的。這就是典型的高估了自己,而低估了困難的難度。

對員工說的:你覺得定戰略容易,你來定一個對公司發展既有利也有價值的戰略試試?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不得不提的是,我們很容易進入一個自己與上司對比的一個怪圈:從對業務的專業性、掌握知識的範圍、管理能力和溝通與表達能力,甚至自己的工作履歷、從業經驗和學歷等硬性條件,都在與上司作對比,當你覺得你都比上司厲害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比上司優秀得太多,為什麼不由你自己來替代上司做戰略決策呢?實際上這樣的比沒有任何意義,為什麼?

  • 能當你直屬大上司、老闆肯定是有比你過人的能力,現在並不是只比多方面能力和綜合能力強就是強,而是把自己的專業能力優勢發揮到極致,創造最大價值,甚至能將公司從危險中脫離,力挽狂瀾等,那麼這就是老闆/高管存在的價值所在,他是不需要每方面比你強才能當你的老闆,才能讓你信服。
  • 上司可能不如你的綜合能力強,但有可能在資金的引入和使用、在行業內的人脈資源遠超於你,這並不是只靠個人能力、知識維度和產品服務好就能做起來的,還要看對政策的理解、市場發展的時機、聚焦行業大牛加入管理團隊、找到大資金注入公司為發展的助力等,這些都能起作用,老闆只要做好其中的一點或幾點就夠了,不需要具備你一樣的綜合能力和知識,你的加入自然對他來講是互補,而不是能力相同或相似。

與此同時,老闆和高管是公司全局真實信息的匯聚地,這些信息有你知道的,也有你不瞭解的,意味著若你也掌握了這些信息,你就不會只考慮與你崗位相關的目標了,你還會同時兼顧投資方、同行老闆、公司大小類型的客戶、合夥人、高管們等深入聊天提供的信息,會站在未來有可能變成的商業模式來看現在,公司應該要做什麼:哪些事再難,哪怕從0起步,也要著手去做;哪些事現在就是公司的現金奶牛,也要開始做創新或收縮運營成本,把人才投入到其它地方去?

這源於他對資源、人才、資金和投入時間、精力的理解,跟下屬完全不一樣——下屬想著自己完成上司定下的目標,然後自己拿多少薪水,多少獎金,若完不成,自然獎金少,薪水也打折,自然是自己所不想看到的,站在“懶人”的角度上看,我是不是更願意制定一個能實現的目標更為靠譜?這樣對老闆和員工雙方都皆大歡喜嘛。但高管和老闆不是這麼想,他們是怎樣想的呢?

"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作為員工,我們不能有一副典型的loser(受害者)心態:工作目標沒做到,我們沒從中獲取理想中的收益,或沒做成預期的目標導致員工的升職加薪受到阻,於是就把失敗的主要原因歸因到其他上,這個“其他”可能是環境、同事領導、資源支持不到位等等因素,反正就跟他自己沒有多大的關係。若目標合理,激勵方案到位,自己會用盡全力去做,完成老闆下達的戰略目標是沒問題的。這就是典型的高估了自己,而低估了困難的難度。

對員工說的:你覺得定戰略容易,你來定一個對公司發展既有利也有價值的戰略試試?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不得不提的是,我們很容易進入一個自己與上司對比的一個怪圈:從對業務的專業性、掌握知識的範圍、管理能力和溝通與表達能力,甚至自己的工作履歷、從業經驗和學歷等硬性條件,都在與上司作對比,當你覺得你都比上司厲害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比上司優秀得太多,為什麼不由你自己來替代上司做戰略決策呢?實際上這樣的比沒有任何意義,為什麼?

  • 能當你直屬大上司、老闆肯定是有比你過人的能力,現在並不是只比多方面能力和綜合能力強就是強,而是把自己的專業能力優勢發揮到極致,創造最大價值,甚至能將公司從危險中脫離,力挽狂瀾等,那麼這就是老闆/高管存在的價值所在,他是不需要每方面比你強才能當你的老闆,才能讓你信服。
  • 上司可能不如你的綜合能力強,但有可能在資金的引入和使用、在行業內的人脈資源遠超於你,這並不是只靠個人能力、知識維度和產品服務好就能做起來的,還要看對政策的理解、市場發展的時機、聚焦行業大牛加入管理團隊、找到大資金注入公司為發展的助力等,這些都能起作用,老闆只要做好其中的一點或幾點就夠了,不需要具備你一樣的綜合能力和知識,你的加入自然對他來講是互補,而不是能力相同或相似。

與此同時,老闆和高管是公司全局真實信息的匯聚地,這些信息有你知道的,也有你不瞭解的,意味著若你也掌握了這些信息,你就不會只考慮與你崗位相關的目標了,你還會同時兼顧投資方、同行老闆、公司大小類型的客戶、合夥人、高管們等深入聊天提供的信息,會站在未來有可能變成的商業模式來看現在,公司應該要做什麼:哪些事再難,哪怕從0起步,也要著手去做;哪些事現在就是公司的現金奶牛,也要開始做創新或收縮運營成本,把人才投入到其它地方去?

這源於他對資源、人才、資金和投入時間、精力的理解,跟下屬完全不一樣——下屬想著自己完成上司定下的目標,然後自己拿多少薪水,多少獎金,若完不成,自然獎金少,薪水也打折,自然是自己所不想看到的,站在“懶人”的角度上看,我是不是更願意制定一個能實現的目標更為靠譜?這樣對老闆和員工雙方都皆大歡喜嘛。但高管和老闆不是這麼想,他們是怎樣想的呢?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為了公司能在未來做成某一個客戶所期待的樣子,離公司的提倡的願景越來越接近,現在不管團隊和員工跟不跟得上,都應該要先做什麼?

"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作為員工,我們不能有一副典型的loser(受害者)心態:工作目標沒做到,我們沒從中獲取理想中的收益,或沒做成預期的目標導致員工的升職加薪受到阻,於是就把失敗的主要原因歸因到其他上,這個“其他”可能是環境、同事領導、資源支持不到位等等因素,反正就跟他自己沒有多大的關係。若目標合理,激勵方案到位,自己會用盡全力去做,完成老闆下達的戰略目標是沒問題的。這就是典型的高估了自己,而低估了困難的難度。

對員工說的:你覺得定戰略容易,你來定一個對公司發展既有利也有價值的戰略試試?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不得不提的是,我們很容易進入一個自己與上司對比的一個怪圈:從對業務的專業性、掌握知識的範圍、管理能力和溝通與表達能力,甚至自己的工作履歷、從業經驗和學歷等硬性條件,都在與上司作對比,當你覺得你都比上司厲害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比上司優秀得太多,為什麼不由你自己來替代上司做戰略決策呢?實際上這樣的比沒有任何意義,為什麼?

  • 能當你直屬大上司、老闆肯定是有比你過人的能力,現在並不是只比多方面能力和綜合能力強就是強,而是把自己的專業能力優勢發揮到極致,創造最大價值,甚至能將公司從危險中脫離,力挽狂瀾等,那麼這就是老闆/高管存在的價值所在,他是不需要每方面比你強才能當你的老闆,才能讓你信服。
  • 上司可能不如你的綜合能力強,但有可能在資金的引入和使用、在行業內的人脈資源遠超於你,這並不是只靠個人能力、知識維度和產品服務好就能做起來的,還要看對政策的理解、市場發展的時機、聚焦行業大牛加入管理團隊、找到大資金注入公司為發展的助力等,這些都能起作用,老闆只要做好其中的一點或幾點就夠了,不需要具備你一樣的綜合能力和知識,你的加入自然對他來講是互補,而不是能力相同或相似。

與此同時,老闆和高管是公司全局真實信息的匯聚地,這些信息有你知道的,也有你不瞭解的,意味著若你也掌握了這些信息,你就不會只考慮與你崗位相關的目標了,你還會同時兼顧投資方、同行老闆、公司大小類型的客戶、合夥人、高管們等深入聊天提供的信息,會站在未來有可能變成的商業模式來看現在,公司應該要做什麼:哪些事再難,哪怕從0起步,也要著手去做;哪些事現在就是公司的現金奶牛,也要開始做創新或收縮運營成本,把人才投入到其它地方去?

這源於他對資源、人才、資金和投入時間、精力的理解,跟下屬完全不一樣——下屬想著自己完成上司定下的目標,然後自己拿多少薪水,多少獎金,若完不成,自然獎金少,薪水也打折,自然是自己所不想看到的,站在“懶人”的角度上看,我是不是更願意制定一個能實現的目標更為靠譜?這樣對老闆和員工雙方都皆大歡喜嘛。但高管和老闆不是這麼想,他們是怎樣想的呢?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為了公司能在未來做成某一個客戶所期待的樣子,離公司的提倡的願景越來越接近,現在不管團隊和員工跟不跟得上,都應該要先做什麼?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若站在公司目前擁有的渠道、團隊、資金等來看,公司能做成什麼,那麼就把這個目標制定得高遠一些,努力伸手去拿便是,這是站在現在看未來,一般適應於創業期生存期的公司;若你是站在未來的商業模式形態,做成某事對公司來講,建立起一道護城河、拋離對手的糾纏做到行業第一、用系統、流量和培養用戶習慣來擺脫對銷售人員的依賴性,建立起一套自動下單的銷售系統或商城入口,這個是不是比現在達成某個實際的目標更重要?意味著這些才更有吸引力。從目前來看,雖然不能一步做到位,但會把總目標劃分成多個小目標,並投入金錢、當下能找到的最優秀的員工、借用行業的人脈資源、IT系統開發輔助支撐業務、設置公司頂層邏輯、根據執行反饋來做覆盤等事情。而下屬找藉口為自己的完不成而開脫,和抱怨老闆瞎指揮是同一個表現:能力不足。那要怎樣做,才能接得住呢?

1.找老闆聊清楚:它的戰略目標是怎樣來的?為什麼會這樣設計?

也許我們習慣了聽話照做,或者是雖然不太理解老闆所說的,但也不敢問,怕老闆知道自己沒聽懂他的意思,使老闆對自己的印象不好,這是職場大忌,你不理解怎樣能做到位呢?沒做到位和沒做好不就是一回事嗎?而老闆最怕的孤獨就是,他興奮地說出自己的對這行業的最新理解和認知,興奮地向你們表達這一切,心想著你們聽懂了要大幹一場時,發現臺下的你聽得一臉懵,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而理解為什麼做則加深你對目標的理解,是否到位,有時候目標是一個表象,其還是為公司提倡的願景強相關,追問老闆這個戰略目標是怎樣來,為什麼要這樣定,能讓你印象深刻,從而回去跟你的團隊做溝通和交流時,能把這個目標與願景的關係講清楚,用願景來激發下屬的動力和追隨力。

"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作為員工,我們不能有一副典型的loser(受害者)心態:工作目標沒做到,我們沒從中獲取理想中的收益,或沒做成預期的目標導致員工的升職加薪受到阻,於是就把失敗的主要原因歸因到其他上,這個“其他”可能是環境、同事領導、資源支持不到位等等因素,反正就跟他自己沒有多大的關係。若目標合理,激勵方案到位,自己會用盡全力去做,完成老闆下達的戰略目標是沒問題的。這就是典型的高估了自己,而低估了困難的難度。

對員工說的:你覺得定戰略容易,你來定一個對公司發展既有利也有價值的戰略試試?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不得不提的是,我們很容易進入一個自己與上司對比的一個怪圈:從對業務的專業性、掌握知識的範圍、管理能力和溝通與表達能力,甚至自己的工作履歷、從業經驗和學歷等硬性條件,都在與上司作對比,當你覺得你都比上司厲害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比上司優秀得太多,為什麼不由你自己來替代上司做戰略決策呢?實際上這樣的比沒有任何意義,為什麼?

  • 能當你直屬大上司、老闆肯定是有比你過人的能力,現在並不是只比多方面能力和綜合能力強就是強,而是把自己的專業能力優勢發揮到極致,創造最大價值,甚至能將公司從危險中脫離,力挽狂瀾等,那麼這就是老闆/高管存在的價值所在,他是不需要每方面比你強才能當你的老闆,才能讓你信服。
  • 上司可能不如你的綜合能力強,但有可能在資金的引入和使用、在行業內的人脈資源遠超於你,這並不是只靠個人能力、知識維度和產品服務好就能做起來的,還要看對政策的理解、市場發展的時機、聚焦行業大牛加入管理團隊、找到大資金注入公司為發展的助力等,這些都能起作用,老闆只要做好其中的一點或幾點就夠了,不需要具備你一樣的綜合能力和知識,你的加入自然對他來講是互補,而不是能力相同或相似。

與此同時,老闆和高管是公司全局真實信息的匯聚地,這些信息有你知道的,也有你不瞭解的,意味著若你也掌握了這些信息,你就不會只考慮與你崗位相關的目標了,你還會同時兼顧投資方、同行老闆、公司大小類型的客戶、合夥人、高管們等深入聊天提供的信息,會站在未來有可能變成的商業模式來看現在,公司應該要做什麼:哪些事再難,哪怕從0起步,也要著手去做;哪些事現在就是公司的現金奶牛,也要開始做創新或收縮運營成本,把人才投入到其它地方去?

這源於他對資源、人才、資金和投入時間、精力的理解,跟下屬完全不一樣——下屬想著自己完成上司定下的目標,然後自己拿多少薪水,多少獎金,若完不成,自然獎金少,薪水也打折,自然是自己所不想看到的,站在“懶人”的角度上看,我是不是更願意制定一個能實現的目標更為靠譜?這樣對老闆和員工雙方都皆大歡喜嘛。但高管和老闆不是這麼想,他們是怎樣想的呢?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為了公司能在未來做成某一個客戶所期待的樣子,離公司的提倡的願景越來越接近,現在不管團隊和員工跟不跟得上,都應該要先做什麼?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若站在公司目前擁有的渠道、團隊、資金等來看,公司能做成什麼,那麼就把這個目標制定得高遠一些,努力伸手去拿便是,這是站在現在看未來,一般適應於創業期生存期的公司;若你是站在未來的商業模式形態,做成某事對公司來講,建立起一道護城河、拋離對手的糾纏做到行業第一、用系統、流量和培養用戶習慣來擺脫對銷售人員的依賴性,建立起一套自動下單的銷售系統或商城入口,這個是不是比現在達成某個實際的目標更重要?意味著這些才更有吸引力。從目前來看,雖然不能一步做到位,但會把總目標劃分成多個小目標,並投入金錢、當下能找到的最優秀的員工、借用行業的人脈資源、IT系統開發輔助支撐業務、設置公司頂層邏輯、根據執行反饋來做覆盤等事情。而下屬找藉口為自己的完不成而開脫,和抱怨老闆瞎指揮是同一個表現:能力不足。那要怎樣做,才能接得住呢?

1.找老闆聊清楚:它的戰略目標是怎樣來的?為什麼會這樣設計?

也許我們習慣了聽話照做,或者是雖然不太理解老闆所說的,但也不敢問,怕老闆知道自己沒聽懂他的意思,使老闆對自己的印象不好,這是職場大忌,你不理解怎樣能做到位呢?沒做到位和沒做好不就是一回事嗎?而老闆最怕的孤獨就是,他興奮地說出自己的對這行業的最新理解和認知,興奮地向你們表達這一切,心想著你們聽懂了要大幹一場時,發現臺下的你聽得一臉懵,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而理解為什麼做則加深你對目標的理解,是否到位,有時候目標是一個表象,其還是為公司提倡的願景強相關,追問老闆這個戰略目標是怎樣來,為什麼要這樣定,能讓你印象深刻,從而回去跟你的團隊做溝通和交流時,能把這個目標與願景的關係講清楚,用願景來激發下屬的動力和追隨力。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2.與老闆討論將戰略落地的方法都有哪些,需要什麼樣的人力物力做支持,時間是多長。

老闆也是需要管理的,那麼在你沒有頭緒或執行計劃不夠具體化時,你應該拉著老闆多聊——這事怎樣做會更有效?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到分解出來的小目標?

老闆作為戰略的制定者,一定會有他自己的想法——打算怎樣去實現這個目標?畢竟作為一名教練,你不可能只有目標,然後把這個實現目標的計劃,交給你的助教去完成?不現實吧。那麼他一定會有自己想的落地計劃,但他可能只是一個整體的框架,並沒有很細的落地步驟,這時就會通知各部門的負責人蔘與會議做討論,把自己的框架拋出來,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提他這個框架的可行性,會圍繞以下三方面展開討論:

  • 按老闆提出框架去執行的可行性有多大?需要什麼樣的人物力物去打?花多長時間能達成目標?
  • 站在你這個部門管理者的角度上看,你還有沒有其它更高效的辦法去實現這目標?不一定要按老闆所提出的計劃來?需要什麼支持?時間與成本又是多少?
  • 其它部門的管理者有想到更好的執行方法嗎?怎樣配合起來?

要記住,老闆的計劃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你可以藉此與各部門的負責人碰,擦出火花,看看在眾人討論下的細緻執行計劃是什麼,是否能打開了你的思路和認知,同時看老闆這邊有什麼樣的人脈資源可以借來支持你的工作開展,把你的老闆管理起來。與此同時,更要的是,你要把在計劃裡面不可預估的風險節點拿出來討論,讓其它部門給你支持和幫助,尋找更有效的執行方法。

"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作為員工,我們不能有一副典型的loser(受害者)心態:工作目標沒做到,我們沒從中獲取理想中的收益,或沒做成預期的目標導致員工的升職加薪受到阻,於是就把失敗的主要原因歸因到其他上,這個“其他”可能是環境、同事領導、資源支持不到位等等因素,反正就跟他自己沒有多大的關係。若目標合理,激勵方案到位,自己會用盡全力去做,完成老闆下達的戰略目標是沒問題的。這就是典型的高估了自己,而低估了困難的難度。

對員工說的:你覺得定戰略容易,你來定一個對公司發展既有利也有價值的戰略試試?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不得不提的是,我們很容易進入一個自己與上司對比的一個怪圈:從對業務的專業性、掌握知識的範圍、管理能力和溝通與表達能力,甚至自己的工作履歷、從業經驗和學歷等硬性條件,都在與上司作對比,當你覺得你都比上司厲害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比上司優秀得太多,為什麼不由你自己來替代上司做戰略決策呢?實際上這樣的比沒有任何意義,為什麼?

  • 能當你直屬大上司、老闆肯定是有比你過人的能力,現在並不是只比多方面能力和綜合能力強就是強,而是把自己的專業能力優勢發揮到極致,創造最大價值,甚至能將公司從危險中脫離,力挽狂瀾等,那麼這就是老闆/高管存在的價值所在,他是不需要每方面比你強才能當你的老闆,才能讓你信服。
  • 上司可能不如你的綜合能力強,但有可能在資金的引入和使用、在行業內的人脈資源遠超於你,這並不是只靠個人能力、知識維度和產品服務好就能做起來的,還要看對政策的理解、市場發展的時機、聚焦行業大牛加入管理團隊、找到大資金注入公司為發展的助力等,這些都能起作用,老闆只要做好其中的一點或幾點就夠了,不需要具備你一樣的綜合能力和知識,你的加入自然對他來講是互補,而不是能力相同或相似。

與此同時,老闆和高管是公司全局真實信息的匯聚地,這些信息有你知道的,也有你不瞭解的,意味著若你也掌握了這些信息,你就不會只考慮與你崗位相關的目標了,你還會同時兼顧投資方、同行老闆、公司大小類型的客戶、合夥人、高管們等深入聊天提供的信息,會站在未來有可能變成的商業模式來看現在,公司應該要做什麼:哪些事再難,哪怕從0起步,也要著手去做;哪些事現在就是公司的現金奶牛,也要開始做創新或收縮運營成本,把人才投入到其它地方去?

這源於他對資源、人才、資金和投入時間、精力的理解,跟下屬完全不一樣——下屬想著自己完成上司定下的目標,然後自己拿多少薪水,多少獎金,若完不成,自然獎金少,薪水也打折,自然是自己所不想看到的,站在“懶人”的角度上看,我是不是更願意制定一個能實現的目標更為靠譜?這樣對老闆和員工雙方都皆大歡喜嘛。但高管和老闆不是這麼想,他們是怎樣想的呢?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為了公司能在未來做成某一個客戶所期待的樣子,離公司的提倡的願景越來越接近,現在不管團隊和員工跟不跟得上,都應該要先做什麼?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若站在公司目前擁有的渠道、團隊、資金等來看,公司能做成什麼,那麼就把這個目標制定得高遠一些,努力伸手去拿便是,這是站在現在看未來,一般適應於創業期生存期的公司;若你是站在未來的商業模式形態,做成某事對公司來講,建立起一道護城河、拋離對手的糾纏做到行業第一、用系統、流量和培養用戶習慣來擺脫對銷售人員的依賴性,建立起一套自動下單的銷售系統或商城入口,這個是不是比現在達成某個實際的目標更重要?意味著這些才更有吸引力。從目前來看,雖然不能一步做到位,但會把總目標劃分成多個小目標,並投入金錢、當下能找到的最優秀的員工、借用行業的人脈資源、IT系統開發輔助支撐業務、設置公司頂層邏輯、根據執行反饋來做覆盤等事情。而下屬找藉口為自己的完不成而開脫,和抱怨老闆瞎指揮是同一個表現:能力不足。那要怎樣做,才能接得住呢?

1.找老闆聊清楚:它的戰略目標是怎樣來的?為什麼會這樣設計?

也許我們習慣了聽話照做,或者是雖然不太理解老闆所說的,但也不敢問,怕老闆知道自己沒聽懂他的意思,使老闆對自己的印象不好,這是職場大忌,你不理解怎樣能做到位呢?沒做到位和沒做好不就是一回事嗎?而老闆最怕的孤獨就是,他興奮地說出自己的對這行業的最新理解和認知,興奮地向你們表達這一切,心想著你們聽懂了要大幹一場時,發現臺下的你聽得一臉懵,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而理解為什麼做則加深你對目標的理解,是否到位,有時候目標是一個表象,其還是為公司提倡的願景強相關,追問老闆這個戰略目標是怎樣來,為什麼要這樣定,能讓你印象深刻,從而回去跟你的團隊做溝通和交流時,能把這個目標與願景的關係講清楚,用願景來激發下屬的動力和追隨力。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2.與老闆討論將戰略落地的方法都有哪些,需要什麼樣的人力物力做支持,時間是多長。

老闆也是需要管理的,那麼在你沒有頭緒或執行計劃不夠具體化時,你應該拉著老闆多聊——這事怎樣做會更有效?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到分解出來的小目標?

老闆作為戰略的制定者,一定會有他自己的想法——打算怎樣去實現這個目標?畢竟作為一名教練,你不可能只有目標,然後把這個實現目標的計劃,交給你的助教去完成?不現實吧。那麼他一定會有自己想的落地計劃,但他可能只是一個整體的框架,並沒有很細的落地步驟,這時就會通知各部門的負責人蔘與會議做討論,把自己的框架拋出來,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提他這個框架的可行性,會圍繞以下三方面展開討論:

  • 按老闆提出框架去執行的可行性有多大?需要什麼樣的人物力物去打?花多長時間能達成目標?
  • 站在你這個部門管理者的角度上看,你還有沒有其它更高效的辦法去實現這目標?不一定要按老闆所提出的計劃來?需要什麼支持?時間與成本又是多少?
  • 其它部門的管理者有想到更好的執行方法嗎?怎樣配合起來?

要記住,老闆的計劃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你可以藉此與各部門的負責人碰,擦出火花,看看在眾人討論下的細緻執行計劃是什麼,是否能打開了你的思路和認知,同時看老闆這邊有什麼樣的人脈資源可以借來支持你的工作開展,把你的老闆管理起來。與此同時,更要的是,你要把在計劃裡面不可預估的風險節點拿出來討論,讓其它部門給你支持和幫助,尋找更有效的執行方法。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3.站在目標看現在:你要什麼樣的人、金錢預算和時間節點把控?

就是為了達成老闆安排的目標,我們要找什麼樣的大神來支持我們?通過什麼樣的渠道招到這樣人?這樣的人到崗能否趕得上?

需要公司裡面哪些人調過來任你調配?他們負責哪一塊的工作與業務?需要增加什麼樣的一線人員給他們支持?

購買什麼樣的設備?預計每天的工作生產力是多少?把目標量化後,需要花多少時間能完成?要不要加班?加班需要增派兼職人員幫忙嗎?怎樣瞭解每天的工作進度?

計劃是否可執行?目標看上去能否可完成?要不要藉助IT系統的輔助來完成?是否需要用到批量導入/導出數據?

這個就是為了達成目標而分解的方法,並不是傳統的看菜吃飯。當然有一些你認為是解決不了的問題和困難,一定要當著老闆的面提出來,大家尋找更好的解決辦法,直到這個方法被認可為止,正所謂一人計長,二人計短,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向老闆要條件:”難度加大,時間節點上能否放鬆一些?而人力物力的投入能否追加投入?”

"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作為員工,我們不能有一副典型的loser(受害者)心態:工作目標沒做到,我們沒從中獲取理想中的收益,或沒做成預期的目標導致員工的升職加薪受到阻,於是就把失敗的主要原因歸因到其他上,這個“其他”可能是環境、同事領導、資源支持不到位等等因素,反正就跟他自己沒有多大的關係。若目標合理,激勵方案到位,自己會用盡全力去做,完成老闆下達的戰略目標是沒問題的。這就是典型的高估了自己,而低估了困難的難度。

對員工說的:你覺得定戰略容易,你來定一個對公司發展既有利也有價值的戰略試試?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不得不提的是,我們很容易進入一個自己與上司對比的一個怪圈:從對業務的專業性、掌握知識的範圍、管理能力和溝通與表達能力,甚至自己的工作履歷、從業經驗和學歷等硬性條件,都在與上司作對比,當你覺得你都比上司厲害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比上司優秀得太多,為什麼不由你自己來替代上司做戰略決策呢?實際上這樣的比沒有任何意義,為什麼?

  • 能當你直屬大上司、老闆肯定是有比你過人的能力,現在並不是只比多方面能力和綜合能力強就是強,而是把自己的專業能力優勢發揮到極致,創造最大價值,甚至能將公司從危險中脫離,力挽狂瀾等,那麼這就是老闆/高管存在的價值所在,他是不需要每方面比你強才能當你的老闆,才能讓你信服。
  • 上司可能不如你的綜合能力強,但有可能在資金的引入和使用、在行業內的人脈資源遠超於你,這並不是只靠個人能力、知識維度和產品服務好就能做起來的,還要看對政策的理解、市場發展的時機、聚焦行業大牛加入管理團隊、找到大資金注入公司為發展的助力等,這些都能起作用,老闆只要做好其中的一點或幾點就夠了,不需要具備你一樣的綜合能力和知識,你的加入自然對他來講是互補,而不是能力相同或相似。

與此同時,老闆和高管是公司全局真實信息的匯聚地,這些信息有你知道的,也有你不瞭解的,意味著若你也掌握了這些信息,你就不會只考慮與你崗位相關的目標了,你還會同時兼顧投資方、同行老闆、公司大小類型的客戶、合夥人、高管們等深入聊天提供的信息,會站在未來有可能變成的商業模式來看現在,公司應該要做什麼:哪些事再難,哪怕從0起步,也要著手去做;哪些事現在就是公司的現金奶牛,也要開始做創新或收縮運營成本,把人才投入到其它地方去?

這源於他對資源、人才、資金和投入時間、精力的理解,跟下屬完全不一樣——下屬想著自己完成上司定下的目標,然後自己拿多少薪水,多少獎金,若完不成,自然獎金少,薪水也打折,自然是自己所不想看到的,站在“懶人”的角度上看,我是不是更願意制定一個能實現的目標更為靠譜?這樣對老闆和員工雙方都皆大歡喜嘛。但高管和老闆不是這麼想,他們是怎樣想的呢?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為了公司能在未來做成某一個客戶所期待的樣子,離公司的提倡的願景越來越接近,現在不管團隊和員工跟不跟得上,都應該要先做什麼?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若站在公司目前擁有的渠道、團隊、資金等來看,公司能做成什麼,那麼就把這個目標制定得高遠一些,努力伸手去拿便是,這是站在現在看未來,一般適應於創業期生存期的公司;若你是站在未來的商業模式形態,做成某事對公司來講,建立起一道護城河、拋離對手的糾纏做到行業第一、用系統、流量和培養用戶習慣來擺脫對銷售人員的依賴性,建立起一套自動下單的銷售系統或商城入口,這個是不是比現在達成某個實際的目標更重要?意味著這些才更有吸引力。從目前來看,雖然不能一步做到位,但會把總目標劃分成多個小目標,並投入金錢、當下能找到的最優秀的員工、借用行業的人脈資源、IT系統開發輔助支撐業務、設置公司頂層邏輯、根據執行反饋來做覆盤等事情。而下屬找藉口為自己的完不成而開脫,和抱怨老闆瞎指揮是同一個表現:能力不足。那要怎樣做,才能接得住呢?

1.找老闆聊清楚:它的戰略目標是怎樣來的?為什麼會這樣設計?

也許我們習慣了聽話照做,或者是雖然不太理解老闆所說的,但也不敢問,怕老闆知道自己沒聽懂他的意思,使老闆對自己的印象不好,這是職場大忌,你不理解怎樣能做到位呢?沒做到位和沒做好不就是一回事嗎?而老闆最怕的孤獨就是,他興奮地說出自己的對這行業的最新理解和認知,興奮地向你們表達這一切,心想著你們聽懂了要大幹一場時,發現臺下的你聽得一臉懵,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而理解為什麼做則加深你對目標的理解,是否到位,有時候目標是一個表象,其還是為公司提倡的願景強相關,追問老闆這個戰略目標是怎樣來,為什麼要這樣定,能讓你印象深刻,從而回去跟你的團隊做溝通和交流時,能把這個目標與願景的關係講清楚,用願景來激發下屬的動力和追隨力。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2.與老闆討論將戰略落地的方法都有哪些,需要什麼樣的人力物力做支持,時間是多長。

老闆也是需要管理的,那麼在你沒有頭緒或執行計劃不夠具體化時,你應該拉著老闆多聊——這事怎樣做會更有效?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到分解出來的小目標?

老闆作為戰略的制定者,一定會有他自己的想法——打算怎樣去實現這個目標?畢竟作為一名教練,你不可能只有目標,然後把這個實現目標的計劃,交給你的助教去完成?不現實吧。那麼他一定會有自己想的落地計劃,但他可能只是一個整體的框架,並沒有很細的落地步驟,這時就會通知各部門的負責人蔘與會議做討論,把自己的框架拋出來,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提他這個框架的可行性,會圍繞以下三方面展開討論:

  • 按老闆提出框架去執行的可行性有多大?需要什麼樣的人物力物去打?花多長時間能達成目標?
  • 站在你這個部門管理者的角度上看,你還有沒有其它更高效的辦法去實現這目標?不一定要按老闆所提出的計劃來?需要什麼支持?時間與成本又是多少?
  • 其它部門的管理者有想到更好的執行方法嗎?怎樣配合起來?

要記住,老闆的計劃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你可以藉此與各部門的負責人碰,擦出火花,看看在眾人討論下的細緻執行計劃是什麼,是否能打開了你的思路和認知,同時看老闆這邊有什麼樣的人脈資源可以借來支持你的工作開展,把你的老闆管理起來。與此同時,更要的是,你要把在計劃裡面不可預估的風險節點拿出來討論,讓其它部門給你支持和幫助,尋找更有效的執行方法。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3.站在目標看現在:你要什麼樣的人、金錢預算和時間節點把控?

就是為了達成老闆安排的目標,我們要找什麼樣的大神來支持我們?通過什麼樣的渠道招到這樣人?這樣的人到崗能否趕得上?

需要公司裡面哪些人調過來任你調配?他們負責哪一塊的工作與業務?需要增加什麼樣的一線人員給他們支持?

購買什麼樣的設備?預計每天的工作生產力是多少?把目標量化後,需要花多少時間能完成?要不要加班?加班需要增派兼職人員幫忙嗎?怎樣瞭解每天的工作進度?

計劃是否可執行?目標看上去能否可完成?要不要藉助IT系統的輔助來完成?是否需要用到批量導入/導出數據?

這個就是為了達成目標而分解的方法,並不是傳統的看菜吃飯。當然有一些你認為是解決不了的問題和困難,一定要當著老闆的面提出來,大家尋找更好的解決辦法,直到這個方法被認可為止,正所謂一人計長,二人計短,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向老闆要條件:”難度加大,時間節點上能否放鬆一些?而人力物力的投入能否追加投入?”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4.每天跟蹤各負責人的工作進度,做好彙總後向老闆彙報進展。

工作派出去並不是就完成了,而要主動去追蹤進度,每天找對應的負責人要到你想要的數據反饋(每日工作日報的表頭最好是你跟負責人兩人一起定的,既跟完成的目標強相關,能知道他工作的進度,又能讓人看了後一目瞭然,理解到位)。

若他負責的進度落後,你評估他並不能將落後的進度趕上來後,就要親自出手干預了——用你認為可行的方法,或從其它地方調人過來支撐他的工作,直到進度趕上來,按期達標為之,這裡面可能就要花到錢和人力資源,甚至相應的設備、IT系統、企業外腦專家等。

等你把各負責人的工作進度要到手後,自然要做好彙總向上彙報,讓老闆知道這事的進度,是否如計劃所想一樣,同時瞭解老闆有沒有新的想法,戰略目標與方向是否改變了,及時地調整自己手上的工作,而不是隻埋頭苦幹,不懂得彙報和抬頭看燈。

不管從中出現什麼樣的突發情況,一定要想辦法按時按量去完成目標,若完不成,你要在跟老闆定執行方案時,就應該提出來,讓老闆想辦法給你支持,而不是到後面要執行了,要兌現承諾了,你才說因這個問題和那個問題導致你沒完成目標,這樣是非常不職業的做法,並且會讓你在老闆面前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做事不太靠譜,不能大用。

"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作為員工,我們不能有一副典型的loser(受害者)心態:工作目標沒做到,我們沒從中獲取理想中的收益,或沒做成預期的目標導致員工的升職加薪受到阻,於是就把失敗的主要原因歸因到其他上,這個“其他”可能是環境、同事領導、資源支持不到位等等因素,反正就跟他自己沒有多大的關係。若目標合理,激勵方案到位,自己會用盡全力去做,完成老闆下達的戰略目標是沒問題的。這就是典型的高估了自己,而低估了困難的難度。

對員工說的:你覺得定戰略容易,你來定一個對公司發展既有利也有價值的戰略試試?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不得不提的是,我們很容易進入一個自己與上司對比的一個怪圈:從對業務的專業性、掌握知識的範圍、管理能力和溝通與表達能力,甚至自己的工作履歷、從業經驗和學歷等硬性條件,都在與上司作對比,當你覺得你都比上司厲害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比上司優秀得太多,為什麼不由你自己來替代上司做戰略決策呢?實際上這樣的比沒有任何意義,為什麼?

  • 能當你直屬大上司、老闆肯定是有比你過人的能力,現在並不是只比多方面能力和綜合能力強就是強,而是把自己的專業能力優勢發揮到極致,創造最大價值,甚至能將公司從危險中脫離,力挽狂瀾等,那麼這就是老闆/高管存在的價值所在,他是不需要每方面比你強才能當你的老闆,才能讓你信服。
  • 上司可能不如你的綜合能力強,但有可能在資金的引入和使用、在行業內的人脈資源遠超於你,這並不是只靠個人能力、知識維度和產品服務好就能做起來的,還要看對政策的理解、市場發展的時機、聚焦行業大牛加入管理團隊、找到大資金注入公司為發展的助力等,這些都能起作用,老闆只要做好其中的一點或幾點就夠了,不需要具備你一樣的綜合能力和知識,你的加入自然對他來講是互補,而不是能力相同或相似。

與此同時,老闆和高管是公司全局真實信息的匯聚地,這些信息有你知道的,也有你不瞭解的,意味著若你也掌握了這些信息,你就不會只考慮與你崗位相關的目標了,你還會同時兼顧投資方、同行老闆、公司大小類型的客戶、合夥人、高管們等深入聊天提供的信息,會站在未來有可能變成的商業模式來看現在,公司應該要做什麼:哪些事再難,哪怕從0起步,也要著手去做;哪些事現在就是公司的現金奶牛,也要開始做創新或收縮運營成本,把人才投入到其它地方去?

這源於他對資源、人才、資金和投入時間、精力的理解,跟下屬完全不一樣——下屬想著自己完成上司定下的目標,然後自己拿多少薪水,多少獎金,若完不成,自然獎金少,薪水也打折,自然是自己所不想看到的,站在“懶人”的角度上看,我是不是更願意制定一個能實現的目標更為靠譜?這樣對老闆和員工雙方都皆大歡喜嘛。但高管和老闆不是這麼想,他們是怎樣想的呢?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為了公司能在未來做成某一個客戶所期待的樣子,離公司的提倡的願景越來越接近,現在不管團隊和員工跟不跟得上,都應該要先做什麼?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若站在公司目前擁有的渠道、團隊、資金等來看,公司能做成什麼,那麼就把這個目標制定得高遠一些,努力伸手去拿便是,這是站在現在看未來,一般適應於創業期生存期的公司;若你是站在未來的商業模式形態,做成某事對公司來講,建立起一道護城河、拋離對手的糾纏做到行業第一、用系統、流量和培養用戶習慣來擺脫對銷售人員的依賴性,建立起一套自動下單的銷售系統或商城入口,這個是不是比現在達成某個實際的目標更重要?意味著這些才更有吸引力。從目前來看,雖然不能一步做到位,但會把總目標劃分成多個小目標,並投入金錢、當下能找到的最優秀的員工、借用行業的人脈資源、IT系統開發輔助支撐業務、設置公司頂層邏輯、根據執行反饋來做覆盤等事情。而下屬找藉口為自己的完不成而開脫,和抱怨老闆瞎指揮是同一個表現:能力不足。那要怎樣做,才能接得住呢?

1.找老闆聊清楚:它的戰略目標是怎樣來的?為什麼會這樣設計?

也許我們習慣了聽話照做,或者是雖然不太理解老闆所說的,但也不敢問,怕老闆知道自己沒聽懂他的意思,使老闆對自己的印象不好,這是職場大忌,你不理解怎樣能做到位呢?沒做到位和沒做好不就是一回事嗎?而老闆最怕的孤獨就是,他興奮地說出自己的對這行業的最新理解和認知,興奮地向你們表達這一切,心想著你們聽懂了要大幹一場時,發現臺下的你聽得一臉懵,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而理解為什麼做則加深你對目標的理解,是否到位,有時候目標是一個表象,其還是為公司提倡的願景強相關,追問老闆這個戰略目標是怎樣來,為什麼要這樣定,能讓你印象深刻,從而回去跟你的團隊做溝通和交流時,能把這個目標與願景的關係講清楚,用願景來激發下屬的動力和追隨力。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2.與老闆討論將戰略落地的方法都有哪些,需要什麼樣的人力物力做支持,時間是多長。

老闆也是需要管理的,那麼在你沒有頭緒或執行計劃不夠具體化時,你應該拉著老闆多聊——這事怎樣做會更有效?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到分解出來的小目標?

老闆作為戰略的制定者,一定會有他自己的想法——打算怎樣去實現這個目標?畢竟作為一名教練,你不可能只有目標,然後把這個實現目標的計劃,交給你的助教去完成?不現實吧。那麼他一定會有自己想的落地計劃,但他可能只是一個整體的框架,並沒有很細的落地步驟,這時就會通知各部門的負責人蔘與會議做討論,把自己的框架拋出來,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提他這個框架的可行性,會圍繞以下三方面展開討論:

  • 按老闆提出框架去執行的可行性有多大?需要什麼樣的人物力物去打?花多長時間能達成目標?
  • 站在你這個部門管理者的角度上看,你還有沒有其它更高效的辦法去實現這目標?不一定要按老闆所提出的計劃來?需要什麼支持?時間與成本又是多少?
  • 其它部門的管理者有想到更好的執行方法嗎?怎樣配合起來?

要記住,老闆的計劃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你可以藉此與各部門的負責人碰,擦出火花,看看在眾人討論下的細緻執行計劃是什麼,是否能打開了你的思路和認知,同時看老闆這邊有什麼樣的人脈資源可以借來支持你的工作開展,把你的老闆管理起來。與此同時,更要的是,你要把在計劃裡面不可預估的風險節點拿出來討論,讓其它部門給你支持和幫助,尋找更有效的執行方法。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3.站在目標看現在:你要什麼樣的人、金錢預算和時間節點把控?

就是為了達成老闆安排的目標,我們要找什麼樣的大神來支持我們?通過什麼樣的渠道招到這樣人?這樣的人到崗能否趕得上?

需要公司裡面哪些人調過來任你調配?他們負責哪一塊的工作與業務?需要增加什麼樣的一線人員給他們支持?

購買什麼樣的設備?預計每天的工作生產力是多少?把目標量化後,需要花多少時間能完成?要不要加班?加班需要增派兼職人員幫忙嗎?怎樣瞭解每天的工作進度?

計劃是否可執行?目標看上去能否可完成?要不要藉助IT系統的輔助來完成?是否需要用到批量導入/導出數據?

這個就是為了達成目標而分解的方法,並不是傳統的看菜吃飯。當然有一些你認為是解決不了的問題和困難,一定要當著老闆的面提出來,大家尋找更好的解決辦法,直到這個方法被認可為止,正所謂一人計長,二人計短,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向老闆要條件:”難度加大,時間節點上能否放鬆一些?而人力物力的投入能否追加投入?”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4.每天跟蹤各負責人的工作進度,做好彙總後向老闆彙報進展。

工作派出去並不是就完成了,而要主動去追蹤進度,每天找對應的負責人要到你想要的數據反饋(每日工作日報的表頭最好是你跟負責人兩人一起定的,既跟完成的目標強相關,能知道他工作的進度,又能讓人看了後一目瞭然,理解到位)。

若他負責的進度落後,你評估他並不能將落後的進度趕上來後,就要親自出手干預了——用你認為可行的方法,或從其它地方調人過來支撐他的工作,直到進度趕上來,按期達標為之,這裡面可能就要花到錢和人力資源,甚至相應的設備、IT系統、企業外腦專家等。

等你把各負責人的工作進度要到手後,自然要做好彙總向上彙報,讓老闆知道這事的進度,是否如計劃所想一樣,同時瞭解老闆有沒有新的想法,戰略目標與方向是否改變了,及時地調整自己手上的工作,而不是隻埋頭苦幹,不懂得彙報和抬頭看燈。

不管從中出現什麼樣的突發情況,一定要想辦法按時按量去完成目標,若完不成,你要在跟老闆定執行方案時,就應該提出來,讓老闆想辦法給你支持,而不是到後面要執行了,要兌現承諾了,你才說因這個問題和那個問題導致你沒完成目標,這樣是非常不職業的做法,並且會讓你在老闆面前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做事不太靠譜,不能大用。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要是你能如期完成老闆下達的公司戰略目標,你會從中得到什麼?

  1. 老闆/上司對你的讚賞和認可,一個不錯的印象;
  2. 為公司立了一戰功,會有升職加薪加期權股票的機會;
  3. 個人能力的提升:對戰略目標的來源,怎樣制定戰略目標有一個大致的瞭解,並且對落地的執行計劃有了清晰的認知和了解,學會了怎樣做管理,怎樣做溝通,怎樣抓執行和進度,怎樣分析並診斷問題、解決問題,怎樣通過合理的“偷懶”來達成公司的目標,怎樣向老闆要資源,怎樣瞭解老闆的想法和保持一致的行動步伐,怎樣向老闆作彙報等等。

作為一名員工,你還在為自己的沒完成戰略目標而找理由開脫嗎?

"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作為員工,我們不能有一副典型的loser(受害者)心態:工作目標沒做到,我們沒從中獲取理想中的收益,或沒做成預期的目標導致員工的升職加薪受到阻,於是就把失敗的主要原因歸因到其他上,這個“其他”可能是環境、同事領導、資源支持不到位等等因素,反正就跟他自己沒有多大的關係。若目標合理,激勵方案到位,自己會用盡全力去做,完成老闆下達的戰略目標是沒問題的。這就是典型的高估了自己,而低估了困難的難度。

對員工說的:你覺得定戰略容易,你來定一個對公司發展既有利也有價值的戰略試試?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不得不提的是,我們很容易進入一個自己與上司對比的一個怪圈:從對業務的專業性、掌握知識的範圍、管理能力和溝通與表達能力,甚至自己的工作履歷、從業經驗和學歷等硬性條件,都在與上司作對比,當你覺得你都比上司厲害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比上司優秀得太多,為什麼不由你自己來替代上司做戰略決策呢?實際上這樣的比沒有任何意義,為什麼?

  • 能當你直屬大上司、老闆肯定是有比你過人的能力,現在並不是只比多方面能力和綜合能力強就是強,而是把自己的專業能力優勢發揮到極致,創造最大價值,甚至能將公司從危險中脫離,力挽狂瀾等,那麼這就是老闆/高管存在的價值所在,他是不需要每方面比你強才能當你的老闆,才能讓你信服。
  • 上司可能不如你的綜合能力強,但有可能在資金的引入和使用、在行業內的人脈資源遠超於你,這並不是只靠個人能力、知識維度和產品服務好就能做起來的,還要看對政策的理解、市場發展的時機、聚焦行業大牛加入管理團隊、找到大資金注入公司為發展的助力等,這些都能起作用,老闆只要做好其中的一點或幾點就夠了,不需要具備你一樣的綜合能力和知識,你的加入自然對他來講是互補,而不是能力相同或相似。

與此同時,老闆和高管是公司全局真實信息的匯聚地,這些信息有你知道的,也有你不瞭解的,意味著若你也掌握了這些信息,你就不會只考慮與你崗位相關的目標了,你還會同時兼顧投資方、同行老闆、公司大小類型的客戶、合夥人、高管們等深入聊天提供的信息,會站在未來有可能變成的商業模式來看現在,公司應該要做什麼:哪些事再難,哪怕從0起步,也要著手去做;哪些事現在就是公司的現金奶牛,也要開始做創新或收縮運營成本,把人才投入到其它地方去?

這源於他對資源、人才、資金和投入時間、精力的理解,跟下屬完全不一樣——下屬想著自己完成上司定下的目標,然後自己拿多少薪水,多少獎金,若完不成,自然獎金少,薪水也打折,自然是自己所不想看到的,站在“懶人”的角度上看,我是不是更願意制定一個能實現的目標更為靠譜?這樣對老闆和員工雙方都皆大歡喜嘛。但高管和老闆不是這麼想,他們是怎樣想的呢?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為了公司能在未來做成某一個客戶所期待的樣子,離公司的提倡的願景越來越接近,現在不管團隊和員工跟不跟得上,都應該要先做什麼?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若站在公司目前擁有的渠道、團隊、資金等來看,公司能做成什麼,那麼就把這個目標制定得高遠一些,努力伸手去拿便是,這是站在現在看未來,一般適應於創業期生存期的公司;若你是站在未來的商業模式形態,做成某事對公司來講,建立起一道護城河、拋離對手的糾纏做到行業第一、用系統、流量和培養用戶習慣來擺脫對銷售人員的依賴性,建立起一套自動下單的銷售系統或商城入口,這個是不是比現在達成某個實際的目標更重要?意味著這些才更有吸引力。從目前來看,雖然不能一步做到位,但會把總目標劃分成多個小目標,並投入金錢、當下能找到的最優秀的員工、借用行業的人脈資源、IT系統開發輔助支撐業務、設置公司頂層邏輯、根據執行反饋來做覆盤等事情。而下屬找藉口為自己的完不成而開脫,和抱怨老闆瞎指揮是同一個表現:能力不足。那要怎樣做,才能接得住呢?

1.找老闆聊清楚:它的戰略目標是怎樣來的?為什麼會這樣設計?

也許我們習慣了聽話照做,或者是雖然不太理解老闆所說的,但也不敢問,怕老闆知道自己沒聽懂他的意思,使老闆對自己的印象不好,這是職場大忌,你不理解怎樣能做到位呢?沒做到位和沒做好不就是一回事嗎?而老闆最怕的孤獨就是,他興奮地說出自己的對這行業的最新理解和認知,興奮地向你們表達這一切,心想著你們聽懂了要大幹一場時,發現臺下的你聽得一臉懵,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而理解為什麼做則加深你對目標的理解,是否到位,有時候目標是一個表象,其還是為公司提倡的願景強相關,追問老闆這個戰略目標是怎樣來,為什麼要這樣定,能讓你印象深刻,從而回去跟你的團隊做溝通和交流時,能把這個目標與願景的關係講清楚,用願景來激發下屬的動力和追隨力。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2.與老闆討論將戰略落地的方法都有哪些,需要什麼樣的人力物力做支持,時間是多長。

老闆也是需要管理的,那麼在你沒有頭緒或執行計劃不夠具體化時,你應該拉著老闆多聊——這事怎樣做會更有效?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到分解出來的小目標?

老闆作為戰略的制定者,一定會有他自己的想法——打算怎樣去實現這個目標?畢竟作為一名教練,你不可能只有目標,然後把這個實現目標的計劃,交給你的助教去完成?不現實吧。那麼他一定會有自己想的落地計劃,但他可能只是一個整體的框架,並沒有很細的落地步驟,這時就會通知各部門的負責人蔘與會議做討論,把自己的框架拋出來,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提他這個框架的可行性,會圍繞以下三方面展開討論:

  • 按老闆提出框架去執行的可行性有多大?需要什麼樣的人物力物去打?花多長時間能達成目標?
  • 站在你這個部門管理者的角度上看,你還有沒有其它更高效的辦法去實現這目標?不一定要按老闆所提出的計劃來?需要什麼支持?時間與成本又是多少?
  • 其它部門的管理者有想到更好的執行方法嗎?怎樣配合起來?

要記住,老闆的計劃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你可以藉此與各部門的負責人碰,擦出火花,看看在眾人討論下的細緻執行計劃是什麼,是否能打開了你的思路和認知,同時看老闆這邊有什麼樣的人脈資源可以借來支持你的工作開展,把你的老闆管理起來。與此同時,更要的是,你要把在計劃裡面不可預估的風險節點拿出來討論,讓其它部門給你支持和幫助,尋找更有效的執行方法。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3.站在目標看現在:你要什麼樣的人、金錢預算和時間節點把控?

就是為了達成老闆安排的目標,我們要找什麼樣的大神來支持我們?通過什麼樣的渠道招到這樣人?這樣的人到崗能否趕得上?

需要公司裡面哪些人調過來任你調配?他們負責哪一塊的工作與業務?需要增加什麼樣的一線人員給他們支持?

購買什麼樣的設備?預計每天的工作生產力是多少?把目標量化後,需要花多少時間能完成?要不要加班?加班需要增派兼職人員幫忙嗎?怎樣瞭解每天的工作進度?

計劃是否可執行?目標看上去能否可完成?要不要藉助IT系統的輔助來完成?是否需要用到批量導入/導出數據?

這個就是為了達成目標而分解的方法,並不是傳統的看菜吃飯。當然有一些你認為是解決不了的問題和困難,一定要當著老闆的面提出來,大家尋找更好的解決辦法,直到這個方法被認可為止,正所謂一人計長,二人計短,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向老闆要條件:”難度加大,時間節點上能否放鬆一些?而人力物力的投入能否追加投入?”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4.每天跟蹤各負責人的工作進度,做好彙總後向老闆彙報進展。

工作派出去並不是就完成了,而要主動去追蹤進度,每天找對應的負責人要到你想要的數據反饋(每日工作日報的表頭最好是你跟負責人兩人一起定的,既跟完成的目標強相關,能知道他工作的進度,又能讓人看了後一目瞭然,理解到位)。

若他負責的進度落後,你評估他並不能將落後的進度趕上來後,就要親自出手干預了——用你認為可行的方法,或從其它地方調人過來支撐他的工作,直到進度趕上來,按期達標為之,這裡面可能就要花到錢和人力資源,甚至相應的設備、IT系統、企業外腦專家等。

等你把各負責人的工作進度要到手後,自然要做好彙總向上彙報,讓老闆知道這事的進度,是否如計劃所想一樣,同時瞭解老闆有沒有新的想法,戰略目標與方向是否改變了,及時地調整自己手上的工作,而不是隻埋頭苦幹,不懂得彙報和抬頭看燈。

不管從中出現什麼樣的突發情況,一定要想辦法按時按量去完成目標,若完不成,你要在跟老闆定執行方案時,就應該提出來,讓老闆想辦法給你支持,而不是到後面要執行了,要兌現承諾了,你才說因這個問題和那個問題導致你沒完成目標,這樣是非常不職業的做法,並且會讓你在老闆面前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做事不太靠譜,不能大用。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要是你能如期完成老闆下達的公司戰略目標,你會從中得到什麼?

  1. 老闆/上司對你的讚賞和認可,一個不錯的印象;
  2. 為公司立了一戰功,會有升職加薪加期權股票的機會;
  3. 個人能力的提升:對戰略目標的來源,怎樣制定戰略目標有一個大致的瞭解,並且對落地的執行計劃有了清晰的認知和了解,學會了怎樣做管理,怎樣做溝通,怎樣抓執行和進度,怎樣分析並診斷問題、解決問題,怎樣通過合理的“偷懶”來達成公司的目標,怎樣向老闆要資源,怎樣瞭解老闆的想法和保持一致的行動步伐,怎樣向老闆作彙報等等。

作為一名員工,你還在為自己的沒完成戰略目標而找理由開脫嗎?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紅塵一醉】系頭條號簽約作者,原創首發頭條號。

紅塵一醉系管理的踐行者,擅長於團隊管理、新業務變革與職場人的能力成長,常分享全面性管理解決方案和職場人能力成長路徑,讓職場人少走一些彎路


"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作為員工,我們不能有一副典型的loser(受害者)心態:工作目標沒做到,我們沒從中獲取理想中的收益,或沒做成預期的目標導致員工的升職加薪受到阻,於是就把失敗的主要原因歸因到其他上,這個“其他”可能是環境、同事領導、資源支持不到位等等因素,反正就跟他自己沒有多大的關係。若目標合理,激勵方案到位,自己會用盡全力去做,完成老闆下達的戰略目標是沒問題的。這就是典型的高估了自己,而低估了困難的難度。

對員工說的:你覺得定戰略容易,你來定一個對公司發展既有利也有價值的戰略試試?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不得不提的是,我們很容易進入一個自己與上司對比的一個怪圈:從對業務的專業性、掌握知識的範圍、管理能力和溝通與表達能力,甚至自己的工作履歷、從業經驗和學歷等硬性條件,都在與上司作對比,當你覺得你都比上司厲害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比上司優秀得太多,為什麼不由你自己來替代上司做戰略決策呢?實際上這樣的比沒有任何意義,為什麼?

  • 能當你直屬大上司、老闆肯定是有比你過人的能力,現在並不是只比多方面能力和綜合能力強就是強,而是把自己的專業能力優勢發揮到極致,創造最大價值,甚至能將公司從危險中脫離,力挽狂瀾等,那麼這就是老闆/高管存在的價值所在,他是不需要每方面比你強才能當你的老闆,才能讓你信服。
  • 上司可能不如你的綜合能力強,但有可能在資金的引入和使用、在行業內的人脈資源遠超於你,這並不是只靠個人能力、知識維度和產品服務好就能做起來的,還要看對政策的理解、市場發展的時機、聚焦行業大牛加入管理團隊、找到大資金注入公司為發展的助力等,這些都能起作用,老闆只要做好其中的一點或幾點就夠了,不需要具備你一樣的綜合能力和知識,你的加入自然對他來講是互補,而不是能力相同或相似。

與此同時,老闆和高管是公司全局真實信息的匯聚地,這些信息有你知道的,也有你不瞭解的,意味著若你也掌握了這些信息,你就不會只考慮與你崗位相關的目標了,你還會同時兼顧投資方、同行老闆、公司大小類型的客戶、合夥人、高管們等深入聊天提供的信息,會站在未來有可能變成的商業模式來看現在,公司應該要做什麼:哪些事再難,哪怕從0起步,也要著手去做;哪些事現在就是公司的現金奶牛,也要開始做創新或收縮運營成本,把人才投入到其它地方去?

這源於他對資源、人才、資金和投入時間、精力的理解,跟下屬完全不一樣——下屬想著自己完成上司定下的目標,然後自己拿多少薪水,多少獎金,若完不成,自然獎金少,薪水也打折,自然是自己所不想看到的,站在“懶人”的角度上看,我是不是更願意制定一個能實現的目標更為靠譜?這樣對老闆和員工雙方都皆大歡喜嘛。但高管和老闆不是這麼想,他們是怎樣想的呢?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為了公司能在未來做成某一個客戶所期待的樣子,離公司的提倡的願景越來越接近,現在不管團隊和員工跟不跟得上,都應該要先做什麼?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若站在公司目前擁有的渠道、團隊、資金等來看,公司能做成什麼,那麼就把這個目標制定得高遠一些,努力伸手去拿便是,這是站在現在看未來,一般適應於創業期生存期的公司;若你是站在未來的商業模式形態,做成某事對公司來講,建立起一道護城河、拋離對手的糾纏做到行業第一、用系統、流量和培養用戶習慣來擺脫對銷售人員的依賴性,建立起一套自動下單的銷售系統或商城入口,這個是不是比現在達成某個實際的目標更重要?意味著這些才更有吸引力。從目前來看,雖然不能一步做到位,但會把總目標劃分成多個小目標,並投入金錢、當下能找到的最優秀的員工、借用行業的人脈資源、IT系統開發輔助支撐業務、設置公司頂層邏輯、根據執行反饋來做覆盤等事情。而下屬找藉口為自己的完不成而開脫,和抱怨老闆瞎指揮是同一個表現:能力不足。那要怎樣做,才能接得住呢?

1.找老闆聊清楚:它的戰略目標是怎樣來的?為什麼會這樣設計?

也許我們習慣了聽話照做,或者是雖然不太理解老闆所說的,但也不敢問,怕老闆知道自己沒聽懂他的意思,使老闆對自己的印象不好,這是職場大忌,你不理解怎樣能做到位呢?沒做到位和沒做好不就是一回事嗎?而老闆最怕的孤獨就是,他興奮地說出自己的對這行業的最新理解和認知,興奮地向你們表達這一切,心想著你們聽懂了要大幹一場時,發現臺下的你聽得一臉懵,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而理解為什麼做則加深你對目標的理解,是否到位,有時候目標是一個表象,其還是為公司提倡的願景強相關,追問老闆這個戰略目標是怎樣來,為什麼要這樣定,能讓你印象深刻,從而回去跟你的團隊做溝通和交流時,能把這個目標與願景的關係講清楚,用願景來激發下屬的動力和追隨力。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2.與老闆討論將戰略落地的方法都有哪些,需要什麼樣的人力物力做支持,時間是多長。

老闆也是需要管理的,那麼在你沒有頭緒或執行計劃不夠具體化時,你應該拉著老闆多聊——這事怎樣做會更有效?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到分解出來的小目標?

老闆作為戰略的制定者,一定會有他自己的想法——打算怎樣去實現這個目標?畢竟作為一名教練,你不可能只有目標,然後把這個實現目標的計劃,交給你的助教去完成?不現實吧。那麼他一定會有自己想的落地計劃,但他可能只是一個整體的框架,並沒有很細的落地步驟,這時就會通知各部門的負責人蔘與會議做討論,把自己的框架拋出來,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提他這個框架的可行性,會圍繞以下三方面展開討論:

  • 按老闆提出框架去執行的可行性有多大?需要什麼樣的人物力物去打?花多長時間能達成目標?
  • 站在你這個部門管理者的角度上看,你還有沒有其它更高效的辦法去實現這目標?不一定要按老闆所提出的計劃來?需要什麼支持?時間與成本又是多少?
  • 其它部門的管理者有想到更好的執行方法嗎?怎樣配合起來?

要記住,老闆的計劃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你可以藉此與各部門的負責人碰,擦出火花,看看在眾人討論下的細緻執行計劃是什麼,是否能打開了你的思路和認知,同時看老闆這邊有什麼樣的人脈資源可以借來支持你的工作開展,把你的老闆管理起來。與此同時,更要的是,你要把在計劃裡面不可預估的風險節點拿出來討論,讓其它部門給你支持和幫助,尋找更有效的執行方法。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3.站在目標看現在:你要什麼樣的人、金錢預算和時間節點把控?

就是為了達成老闆安排的目標,我們要找什麼樣的大神來支持我們?通過什麼樣的渠道招到這樣人?這樣的人到崗能否趕得上?

需要公司裡面哪些人調過來任你調配?他們負責哪一塊的工作與業務?需要增加什麼樣的一線人員給他們支持?

購買什麼樣的設備?預計每天的工作生產力是多少?把目標量化後,需要花多少時間能完成?要不要加班?加班需要增派兼職人員幫忙嗎?怎樣瞭解每天的工作進度?

計劃是否可執行?目標看上去能否可完成?要不要藉助IT系統的輔助來完成?是否需要用到批量導入/導出數據?

這個就是為了達成目標而分解的方法,並不是傳統的看菜吃飯。當然有一些你認為是解決不了的問題和困難,一定要當著老闆的面提出來,大家尋找更好的解決辦法,直到這個方法被認可為止,正所謂一人計長,二人計短,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向老闆要條件:”難度加大,時間節點上能否放鬆一些?而人力物力的投入能否追加投入?”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4.每天跟蹤各負責人的工作進度,做好彙總後向老闆彙報進展。

工作派出去並不是就完成了,而要主動去追蹤進度,每天找對應的負責人要到你想要的數據反饋(每日工作日報的表頭最好是你跟負責人兩人一起定的,既跟完成的目標強相關,能知道他工作的進度,又能讓人看了後一目瞭然,理解到位)。

若他負責的進度落後,你評估他並不能將落後的進度趕上來後,就要親自出手干預了——用你認為可行的方法,或從其它地方調人過來支撐他的工作,直到進度趕上來,按期達標為之,這裡面可能就要花到錢和人力資源,甚至相應的設備、IT系統、企業外腦專家等。

等你把各負責人的工作進度要到手後,自然要做好彙總向上彙報,讓老闆知道這事的進度,是否如計劃所想一樣,同時瞭解老闆有沒有新的想法,戰略目標與方向是否改變了,及時地調整自己手上的工作,而不是隻埋頭苦幹,不懂得彙報和抬頭看燈。

不管從中出現什麼樣的突發情況,一定要想辦法按時按量去完成目標,若完不成,你要在跟老闆定執行方案時,就應該提出來,讓老闆想辦法給你支持,而不是到後面要執行了,要兌現承諾了,你才說因這個問題和那個問題導致你沒完成目標,這樣是非常不職業的做法,並且會讓你在老闆面前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做事不太靠譜,不能大用。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要是你能如期完成老闆下達的公司戰略目標,你會從中得到什麼?

  1. 老闆/上司對你的讚賞和認可,一個不錯的印象;
  2. 為公司立了一戰功,會有升職加薪加期權股票的機會;
  3. 個人能力的提升:對戰略目標的來源,怎樣制定戰略目標有一個大致的瞭解,並且對落地的執行計劃有了清晰的認知和了解,學會了怎樣做管理,怎樣做溝通,怎樣抓執行和進度,怎樣分析並診斷問題、解決問題,怎樣通過合理的“偷懶”來達成公司的目標,怎樣向老闆要資源,怎樣瞭解老闆的想法和保持一致的行動步伐,怎樣向老闆作彙報等等。

作為一名員工,你還在為自己的沒完成戰略目標而找理由開脫嗎?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紅塵一醉】系頭條號簽約作者,原創首發頭條號。

紅塵一醉系管理的踐行者,擅長於團隊管理、新業務變革與職場人的能力成長,常分享全面性管理解決方案和職場人能力成長路徑,讓職場人少走一些彎路


當新戰略目標沒達成,老闆說團隊執行不力時,他在期待員工些什麼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