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宇宙都想要的超遠一號木,其實很容易學到手?

跳槽那些事兒 易賽高爾夫 2019-05-05

​誰敢無慾無求地說,對一號木的三百碼一點追求都沒有?說沒有的球友,一定是已經達到三百碼了,但是你能保持揮杆以及擊球距離的穩定性嗎?是不是還會出現左右曲球的情況呢?


全宇宙都想要的超遠一號木,其實很容易學到手?


一些球友是裝備控,經常會緊貼科技潮流,也會關注各大巡迴賽職業球手最新的揮杆動作,但是換裝備、刻意模仿,並不能讓我們的一號木水平立竿見影地出現質的飛躍。畢竟,每個人的身體條件不一樣,適合自己的揮杆方式也有差異,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講兩個人人皆可學的一號木小訣竅,助你把球打得再遠一點!

全宇宙都想要的超遠一號木,其實很容易學到手?


竅門一:站位變寬

不同於一般鐵桿的站位,一號木因為杆身的長度,要求我們的站位要變得更寬,從而才能更好地揮杆。

全宇宙都想要的超遠一號木,其實很容易學到手?


眾所周知,一號木是負責給我們提供足夠的擊球距離,這就意味著,揮杆速度會比其他的球杆要快。因此,一個紮實平衡的下半身力量,是非常重要的,有助於讓我們在擊球時更好地保持平衡,並且更好地增加杆頭速度。


全宇宙都想要的超遠一號木,其實很容易學到手?



竅門二:重心轉移

想必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只有更好地打中球杆的甜點,才能將球打得更遠。想要達成這個目標,我們必須就要做好重心轉移這個關鍵的步驟:


全宇宙都想要的超遠一號木,其實很容易學到手?

圖片來源:rorymcilroy INS


在練習場上可以利用球包架作為輔助,做好正常站位,左手扶在身體右側皮帶的位置,右手扶著球包架進行轉胯,有助於更好地啟動胯部的力量;

下杆時,將重心轉移至身體左側,胯部以左腿為軸心進行轉動;

在進行轉動的時候,儘量令我們的左膝蓋保持微微彎曲,儘可能地令胸椎留在原位置並保持正對前方。


全宇宙都想要的超遠一號木,其實很容易學到手?

圖片來源:Scratch Golf Academy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