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山坐落著佛教禪宗三祖祖庭,卻也是道家的“第十四洞天”

在中國,名山多與佛家或道家息息相關,或者深山藏古寺,或者是“洞天福地”。佛與道有著自己的陣地,卻也會為了爭山而鬥法,於是,在漫長的時光中,有的成了佛教名山,有的成了道教名山,有的卻幾易其主,在佛道相爭中,慢慢演變成佛中有道、道中有佛,形成了獨屬於自己的宗教文化。

這座山坐落著佛教禪宗三祖祖庭,卻也是道家的“第十四洞天”

這座山坐落著佛教禪宗三祖祖庭,卻也是道家的“第十四洞天”

安徽天柱山,便流傳著佛道爭山的傳說,它是道家的“第十四洞天,五十七福地”,佛教禪宗三祖祖庭卻也坐落於此。來到天柱山後,沒有立刻進山,而是在山底,慢慢的走進三祖禪寺,走進天柱山濃郁的宗教文化。

這座山坐落著佛教禪宗三祖祖庭,卻也是道家的“第十四洞天”

這座山坐落著佛教禪宗三祖祖庭,卻也是道家的“第十四洞天”

三祖禪寺又名乾元禪寺,始建於公元505年,位於天柱山南面的鳳形山上,為南朝國師寶誌禪師開創,梁武帝賜名山谷寺。隋初,禪宗三祖僧璨來此弘法教學,並傳衣缽給四祖道信,於公元606年在此立化,故稱三祖寺。三祖禪寺原本的建築早已在時光的輾轉中消逝,然而,站在重建的寺廟前,依舊可以慢慢翻開,那塵封的歷史痕跡。

這座山坐落著佛教禪宗三祖祖庭,卻也是道家的“第十四洞天”

這座山坐落著佛教禪宗三祖祖庭,卻也是道家的“第十四洞天”

沿著“三祖聖境”牌坊,走上架空的石道,石道兩邊是放生池,前方,便是三祖禪寺。石欄全是青天石構建,每根石柱頂端,立有神形不同的佛家石獅,石欄板上精刻著形態各異的龍,還未走進禪寺,便已感受到禪意。

這座山坐落著佛教禪宗三祖祖庭,卻也是道家的“第十四洞天”

這座山坐落著佛教禪宗三祖祖庭,卻也是道家的“第十四洞天”

三祖禪寺背倚天柱,面臨潛河,依山就勢,高下相望,掩映在鳳形山山間。山與寺,在這裡共存。修葺一新的建築沒有經過時光的沉澱,卻揹負著1600餘年的歲月,自有其底蘊。走進山門,拾階而上,沒有刻意去探尋禪寺的建築,只是藉由這個載體,回望曾經。

曾經,三祖禪寺地位崇高,三祖僧璨駐錫,公開弘揚禪法,精心著述中國禪宗第一部經典《信心銘》;公元758年,唐肅宗賜山谷寺名“三祖山谷乾元禪寺”;公元772年,唐代宗李豫諡僧璨名“鑑智禪師”,賜其舍利塔名為覺寂塔。曾經,三祖禪寺幾度興衰,北宋時,這裡香火鼎盛,高僧輩出,“禪林誰第一,此地冠南州”;南宋末年,元兵南侵,寺院被毀,直至明朝中葉,方得以重建;明末再毀,清朝乃至民國衰敗,僅得以維持香燈不滅;建寺1500年後,三祖寺開始重建,直至今日模樣。

這座山坐落著佛教禪宗三祖祖庭,卻也是道家的“第十四洞天”

這座山坐落著佛教禪宗三祖祖庭,卻也是道家的“第十四洞天”

此行只是來到三祖禪寺,卻不可避免的,深入天柱山濃郁的宗教文化,天柱山靈絕的山水加上歷代帝王的加封,迎來了佛道爭山斗法,佛教禪宗三祖祖庭坐落於此,道教同樣視其為仙山寶地。《道經》說司命真君居住天柱山,山中有司命洞府。天下名山分為36洞天72福地,天柱山被列為第十四洞天,第五十七福地。

公元505年,梁武帝的國師寶誌和尚與江南雲遊方士白鶴道人都奏請梁武帝,將鳳形山賜之於己,一個想建剎傳經,一個想建觀佈道。武帝先學道,後轉向事佛,不願偏頗,就讓二人各顯靈通,以物識地,得者居之。

這座山坐落著佛教禪宗三祖祖庭,卻也是道家的“第十四洞天”

這座山坐落著佛教禪宗三祖祖庭,卻也是道家的“第十四洞天”

寶誌和尚就是民間流傳的濟公活佛,他是建康(今南京)道林寺的高僧,有名的瘋和尚,手持錫杖,“以錫杖卓地為記”,白鶴道人手持拂塵,他的拂塵可以化為白鶴,“以鶴止處為記”。傳說白鶴道人聞旨,先將手中拂塵拋向空中,化成一隻沖天白鶴,飛向鳳形山。寶誌待白鶴飛去後,將手中錫杖擲向空中,化為一條巨龍,尾隨而去。白鶴飛至鳳形山頂,正要斂翅落地,忽聞身後狂風大作,雷鳴電掣,便掉頭東飛,落在白鹿崗上,覆成一把拂塵。巨龍飛至鳳形山頂,仍復作一根錫杖。

這座山坐落著佛教禪宗三祖祖庭,卻也是道家的“第十四洞天”

這座山坐落著佛教禪宗三祖祖庭,卻也是道家的“第十四洞天”

須臾,二人行至谷口,各尋己物,寶誌收起了錫杖,只見清泉汩湧,因名“卓錫泉”,後人鑿井起名“卓錫井”;白鶴道人收起拂塵,泉湧水流,因名“白鶴泉”。據此,梁武帝下詔,令寶誌禪師於鳳形山建剎,白鶴道人在白鶴崗建觀,並賜名“山谷寺”和“白鶴宮”。唐宋時期,天柱山佛道兩教盛極一時,寺觀達百餘座,房屋3600餘間,史稱“三千道人八百僧”。

這座山坐落著佛教禪宗三祖祖庭,卻也是道家的“第十四洞天”

這座山坐落著佛教禪宗三祖祖庭,卻也是道家的“第十四洞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