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讀後感,走近克洛德的內心世界'

"

少年時,讀雨果的《巴黎聖母院》,總會對長相醜陋、心地善良的卡西莫多給予一份深切的同情,也總會對美麗、單純的愛絲美拉達多一份惋惜,而那個總是像幽靈一樣悄無聲息的神甫,那個嚴厲、沉默卻滿腹知識的聖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卻總是讓人充滿鄙夷、唾棄,憎惡之情。

"

少年時,讀雨果的《巴黎聖母院》,總會對長相醜陋、心地善良的卡西莫多給予一份深切的同情,也總會對美麗、單純的愛絲美拉達多一份惋惜,而那個總是像幽靈一樣悄無聲息的神甫,那個嚴厲、沉默卻滿腹知識的聖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卻總是讓人充滿鄙夷、唾棄,憎惡之情。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走近克洛德的內心世界

後來,隨著知識視野的拓展和思維多樣化的發展,我卻對這個早已釘在道德恥辱柱上的人物,有了一份理解和同情。

很多人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事實上,克洛德確實曾經是個很有溫情的人,那麼他又是如何變成那個十惡不赦的,讓人慾除之而後快的人的?

讓我們走近克洛德,走進把人變成鬼的悲慘世界,瞭解事情變化的諸多因素。

"

少年時,讀雨果的《巴黎聖母院》,總會對長相醜陋、心地善良的卡西莫多給予一份深切的同情,也總會對美麗、單純的愛絲美拉達多一份惋惜,而那個總是像幽靈一樣悄無聲息的神甫,那個嚴厲、沉默卻滿腹知識的聖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卻總是讓人充滿鄙夷、唾棄,憎惡之情。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走近克洛德的內心世界

後來,隨著知識視野的拓展和思維多樣化的發展,我卻對這個早已釘在道德恥辱柱上的人物,有了一份理解和同情。

很多人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事實上,克洛德確實曾經是個很有溫情的人,那麼他又是如何變成那個十惡不赦的,讓人慾除之而後快的人的?

讓我們走近克洛德,走進把人變成鬼的悲慘世界,瞭解事情變化的諸多因素。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走近克洛德的內心世界

一、充滿溫情的三好少年

我們的副主教全名叫做堂·克洛德·弗羅洛,1447年出生於一箇中產階級家庭。童年時代,他便被望子成龍的父母送去修道院,當了一名修道士。進入教界,從事教職,對中世紀以來的歐洲人而言,尤如中國歷史上沉迷於科舉之路一樣,是光宗耀祖的首選之路。這一現象,遍佈於歐洲文學的字裡行間,司湯達的《紅與黑》中的於連,伏尼契的《牛虻》中的“牛虻”,人生的最初無一不是在教會中,從教職人員的身份開始的。

少年時代的克洛德,真的是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三好學生。

克洛德絕頂聰明且又勤奮於常人,他經常忘我地投入到對宗教經典的學習與領悟中。據小說描述,十六歲時的克洛德,其神學功底就能與神學院那些博士或教堂的神甫一較高下了。到他十九歲時,進一步精通了神學、法律、拉丁文、希臘文、希伯來文,使自己成為神學界的大神。這也是後來他榮任巴黎聖母院副主教的先決條件。少年時代的克洛德,過的就是這樣寒窗苦讀的生活。

十九歲的克洛德,過早地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那一樣,弟弟的誕生,父母因瘟疫而去世,年輕的克洛德成了襁褓中的小弟弟的撫養人與監護人。苦難使人成長,克洛德滿懷生活的激情、無限憐愛地投入到對小弟的關愛中。在面對這個純潔的靈魂時,他的心中湧動著的是崇高的父愛般的柔情。為了積攢小弟的善行,他甚至收養了卡西莫多,他並沒有因為卡西莫多的醜陋,而對他有任何的排斥。他甚至不厭其煩地教會卡西莫多說會說話,還甚至讓他當了聖母院榮耀的敲鐘人。

"

少年時,讀雨果的《巴黎聖母院》,總會對長相醜陋、心地善良的卡西莫多給予一份深切的同情,也總會對美麗、單純的愛絲美拉達多一份惋惜,而那個總是像幽靈一樣悄無聲息的神甫,那個嚴厲、沉默卻滿腹知識的聖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卻總是讓人充滿鄙夷、唾棄,憎惡之情。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走近克洛德的內心世界

後來,隨著知識視野的拓展和思維多樣化的發展,我卻對這個早已釘在道德恥辱柱上的人物,有了一份理解和同情。

很多人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事實上,克洛德確實曾經是個很有溫情的人,那麼他又是如何變成那個十惡不赦的,讓人慾除之而後快的人的?

讓我們走近克洛德,走進把人變成鬼的悲慘世界,瞭解事情變化的諸多因素。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走近克洛德的內心世界

一、充滿溫情的三好少年

我們的副主教全名叫做堂·克洛德·弗羅洛,1447年出生於一箇中產階級家庭。童年時代,他便被望子成龍的父母送去修道院,當了一名修道士。進入教界,從事教職,對中世紀以來的歐洲人而言,尤如中國歷史上沉迷於科舉之路一樣,是光宗耀祖的首選之路。這一現象,遍佈於歐洲文學的字裡行間,司湯達的《紅與黑》中的於連,伏尼契的《牛虻》中的“牛虻”,人生的最初無一不是在教會中,從教職人員的身份開始的。

少年時代的克洛德,真的是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三好學生。

克洛德絕頂聰明且又勤奮於常人,他經常忘我地投入到對宗教經典的學習與領悟中。據小說描述,十六歲時的克洛德,其神學功底就能與神學院那些博士或教堂的神甫一較高下了。到他十九歲時,進一步精通了神學、法律、拉丁文、希臘文、希伯來文,使自己成為神學界的大神。這也是後來他榮任巴黎聖母院副主教的先決條件。少年時代的克洛德,過的就是這樣寒窗苦讀的生活。

十九歲的克洛德,過早地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那一樣,弟弟的誕生,父母因瘟疫而去世,年輕的克洛德成了襁褓中的小弟弟的撫養人與監護人。苦難使人成長,克洛德滿懷生活的激情、無限憐愛地投入到對小弟的關愛中。在面對這個純潔的靈魂時,他的心中湧動著的是崇高的父愛般的柔情。為了積攢小弟的善行,他甚至收養了卡西莫多,他並沒有因為卡西莫多的醜陋,而對他有任何的排斥。他甚至不厭其煩地教會卡西莫多說會說話,還甚至讓他當了聖母院榮耀的敲鐘人。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走近克洛德的內心世界

同樣,年輕的克洛德是個極度自律的人。他生活儉樸,對自我要求卻很高;他儀表堂堂,卻從未想過靠顏值吃飯;他注重個人形象,勤於鍛鍊。上帝給了他完美的體魄,他就不能任其遭到摧殘,他維護著自己的形象,就像是維護著內心鐵打不動的信仰。

由以上我們不難看出,克洛德品學兼優,堪為勵志楷模。那麼,是什麼使克洛德變成了後來陰險狡詐,心地殘忍的人呢?

二、天主教會對人的摧殘

對神學的篤信與研究,成就了克洛德的品學兼優。但同樣是天主教會和神學,逐漸扭曲了克洛德的人性。

1、教會貪婪的影響

在中世紀後期,歐洲流行一些諺語,“神父的口袋最深”,“離羅馬越近,基督徒越壞”,這些諺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們對天主教會的不滿。

直到16世紀初的宗教改革前,還有人曾這樣比喻:“教會原本是教徒與上帝的接線員,於是藉助這個電信壟斷地位大發橫財。自此之後,人人自帶直撥上帝的‘熱線’了。”

由此不難看出,長久以來,天主教會憑藉自己獨特的地位,以靈魂救贖為藉口,打著上帝的旗號,招搖撞騙,積累著無窮的財富。

民國時期著名的軍事理論家蔣方震說:“歐洲近世史之曙光,發自兩大潮流。其一,希臘思想復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復活。使希臘思想得以復活的是文藝復興,使原始基督教復活的則是克洛德之後的宗教改革。

所以,處於宗教改革前克洛德時代的天主教會,是一個異化了的基督教會,它摒棄了耶穌基督拯救世界的初心,宗教成為它聚斂財富的一種手段。殘害人民成為天主教會的本質,它是擺在當時歐洲人面前最大的絆腳石。

"

少年時,讀雨果的《巴黎聖母院》,總會對長相醜陋、心地善良的卡西莫多給予一份深切的同情,也總會對美麗、單純的愛絲美拉達多一份惋惜,而那個總是像幽靈一樣悄無聲息的神甫,那個嚴厲、沉默卻滿腹知識的聖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卻總是讓人充滿鄙夷、唾棄,憎惡之情。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走近克洛德的內心世界

後來,隨著知識視野的拓展和思維多樣化的發展,我卻對這個早已釘在道德恥辱柱上的人物,有了一份理解和同情。

很多人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事實上,克洛德確實曾經是個很有溫情的人,那麼他又是如何變成那個十惡不赦的,讓人慾除之而後快的人的?

讓我們走近克洛德,走進把人變成鬼的悲慘世界,瞭解事情變化的諸多因素。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走近克洛德的內心世界

一、充滿溫情的三好少年

我們的副主教全名叫做堂·克洛德·弗羅洛,1447年出生於一箇中產階級家庭。童年時代,他便被望子成龍的父母送去修道院,當了一名修道士。進入教界,從事教職,對中世紀以來的歐洲人而言,尤如中國歷史上沉迷於科舉之路一樣,是光宗耀祖的首選之路。這一現象,遍佈於歐洲文學的字裡行間,司湯達的《紅與黑》中的於連,伏尼契的《牛虻》中的“牛虻”,人生的最初無一不是在教會中,從教職人員的身份開始的。

少年時代的克洛德,真的是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三好學生。

克洛德絕頂聰明且又勤奮於常人,他經常忘我地投入到對宗教經典的學習與領悟中。據小說描述,十六歲時的克洛德,其神學功底就能與神學院那些博士或教堂的神甫一較高下了。到他十九歲時,進一步精通了神學、法律、拉丁文、希臘文、希伯來文,使自己成為神學界的大神。這也是後來他榮任巴黎聖母院副主教的先決條件。少年時代的克洛德,過的就是這樣寒窗苦讀的生活。

十九歲的克洛德,過早地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那一樣,弟弟的誕生,父母因瘟疫而去世,年輕的克洛德成了襁褓中的小弟弟的撫養人與監護人。苦難使人成長,克洛德滿懷生活的激情、無限憐愛地投入到對小弟的關愛中。在面對這個純潔的靈魂時,他的心中湧動著的是崇高的父愛般的柔情。為了積攢小弟的善行,他甚至收養了卡西莫多,他並沒有因為卡西莫多的醜陋,而對他有任何的排斥。他甚至不厭其煩地教會卡西莫多說會說話,還甚至讓他當了聖母院榮耀的敲鐘人。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走近克洛德的內心世界

同樣,年輕的克洛德是個極度自律的人。他生活儉樸,對自我要求卻很高;他儀表堂堂,卻從未想過靠顏值吃飯;他注重個人形象,勤於鍛鍊。上帝給了他完美的體魄,他就不能任其遭到摧殘,他維護著自己的形象,就像是維護著內心鐵打不動的信仰。

由以上我們不難看出,克洛德品學兼優,堪為勵志楷模。那麼,是什麼使克洛德變成了後來陰險狡詐,心地殘忍的人呢?

二、天主教會對人的摧殘

對神學的篤信與研究,成就了克洛德的品學兼優。但同樣是天主教會和神學,逐漸扭曲了克洛德的人性。

1、教會貪婪的影響

在中世紀後期,歐洲流行一些諺語,“神父的口袋最深”,“離羅馬越近,基督徒越壞”,這些諺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們對天主教會的不滿。

直到16世紀初的宗教改革前,還有人曾這樣比喻:“教會原本是教徒與上帝的接線員,於是藉助這個電信壟斷地位大發橫財。自此之後,人人自帶直撥上帝的‘熱線’了。”

由此不難看出,長久以來,天主教會憑藉自己獨特的地位,以靈魂救贖為藉口,打著上帝的旗號,招搖撞騙,積累著無窮的財富。

民國時期著名的軍事理論家蔣方震說:“歐洲近世史之曙光,發自兩大潮流。其一,希臘思想復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復活。使希臘思想得以復活的是文藝復興,使原始基督教復活的則是克洛德之後的宗教改革。

所以,處於宗教改革前克洛德時代的天主教會,是一個異化了的基督教會,它摒棄了耶穌基督拯救世界的初心,宗教成為它聚斂財富的一種手段。殘害人民成為天主教會的本質,它是擺在當時歐洲人面前最大的絆腳石。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走近克洛德的內心世界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年輕時純樸的克洛德,在教會的大染缸裡,不斷染黑了自己。他一方面鑽研著自己的鍊金術,另一方面,開始依靠副主教的身份,學會了中飽私囊。這是克洛德人性扭曲的第一步。

2、教會禁慾主義的壓制

根據教會的傳統,天主教的主教、神父、修女是不允許結婚的。教會的傳統觀念認為,凡進入宗教領域任職的人,沒有家室所累將使他們獲得更多的自由去宣講基督的博愛思想。因此,天主教會宣揚“獨身制”,以達到個體生命在高尚情懷中昇華的便捷。

人的慾望不僅要有精神層面的,更離不開生理層面的滿足。禁慾主義壓制了人性中最樸素的生理需求,但也扭曲了人性。

小說中的克洛德,就是長久以來性壓抑的變態釋放。作為一個三十多歲的健康男性,長久的飢渴使他見到漂亮女子時便會兩眼放光,內心裡湧動的是一種強烈的佔有慾。這是克洛德人性扭曲的第二步。

"

少年時,讀雨果的《巴黎聖母院》,總會對長相醜陋、心地善良的卡西莫多給予一份深切的同情,也總會對美麗、單純的愛絲美拉達多一份惋惜,而那個總是像幽靈一樣悄無聲息的神甫,那個嚴厲、沉默卻滿腹知識的聖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卻總是讓人充滿鄙夷、唾棄,憎惡之情。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走近克洛德的內心世界

後來,隨著知識視野的拓展和思維多樣化的發展,我卻對這個早已釘在道德恥辱柱上的人物,有了一份理解和同情。

很多人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事實上,克洛德確實曾經是個很有溫情的人,那麼他又是如何變成那個十惡不赦的,讓人慾除之而後快的人的?

讓我們走近克洛德,走進把人變成鬼的悲慘世界,瞭解事情變化的諸多因素。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走近克洛德的內心世界

一、充滿溫情的三好少年

我們的副主教全名叫做堂·克洛德·弗羅洛,1447年出生於一箇中產階級家庭。童年時代,他便被望子成龍的父母送去修道院,當了一名修道士。進入教界,從事教職,對中世紀以來的歐洲人而言,尤如中國歷史上沉迷於科舉之路一樣,是光宗耀祖的首選之路。這一現象,遍佈於歐洲文學的字裡行間,司湯達的《紅與黑》中的於連,伏尼契的《牛虻》中的“牛虻”,人生的最初無一不是在教會中,從教職人員的身份開始的。

少年時代的克洛德,真的是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三好學生。

克洛德絕頂聰明且又勤奮於常人,他經常忘我地投入到對宗教經典的學習與領悟中。據小說描述,十六歲時的克洛德,其神學功底就能與神學院那些博士或教堂的神甫一較高下了。到他十九歲時,進一步精通了神學、法律、拉丁文、希臘文、希伯來文,使自己成為神學界的大神。這也是後來他榮任巴黎聖母院副主教的先決條件。少年時代的克洛德,過的就是這樣寒窗苦讀的生活。

十九歲的克洛德,過早地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那一樣,弟弟的誕生,父母因瘟疫而去世,年輕的克洛德成了襁褓中的小弟弟的撫養人與監護人。苦難使人成長,克洛德滿懷生活的激情、無限憐愛地投入到對小弟的關愛中。在面對這個純潔的靈魂時,他的心中湧動著的是崇高的父愛般的柔情。為了積攢小弟的善行,他甚至收養了卡西莫多,他並沒有因為卡西莫多的醜陋,而對他有任何的排斥。他甚至不厭其煩地教會卡西莫多說會說話,還甚至讓他當了聖母院榮耀的敲鐘人。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走近克洛德的內心世界

同樣,年輕的克洛德是個極度自律的人。他生活儉樸,對自我要求卻很高;他儀表堂堂,卻從未想過靠顏值吃飯;他注重個人形象,勤於鍛鍊。上帝給了他完美的體魄,他就不能任其遭到摧殘,他維護著自己的形象,就像是維護著內心鐵打不動的信仰。

由以上我們不難看出,克洛德品學兼優,堪為勵志楷模。那麼,是什麼使克洛德變成了後來陰險狡詐,心地殘忍的人呢?

二、天主教會對人的摧殘

對神學的篤信與研究,成就了克洛德的品學兼優。但同樣是天主教會和神學,逐漸扭曲了克洛德的人性。

1、教會貪婪的影響

在中世紀後期,歐洲流行一些諺語,“神父的口袋最深”,“離羅馬越近,基督徒越壞”,這些諺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們對天主教會的不滿。

直到16世紀初的宗教改革前,還有人曾這樣比喻:“教會原本是教徒與上帝的接線員,於是藉助這個電信壟斷地位大發橫財。自此之後,人人自帶直撥上帝的‘熱線’了。”

由此不難看出,長久以來,天主教會憑藉自己獨特的地位,以靈魂救贖為藉口,打著上帝的旗號,招搖撞騙,積累著無窮的財富。

民國時期著名的軍事理論家蔣方震說:“歐洲近世史之曙光,發自兩大潮流。其一,希臘思想復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復活。使希臘思想得以復活的是文藝復興,使原始基督教復活的則是克洛德之後的宗教改革。

所以,處於宗教改革前克洛德時代的天主教會,是一個異化了的基督教會,它摒棄了耶穌基督拯救世界的初心,宗教成為它聚斂財富的一種手段。殘害人民成為天主教會的本質,它是擺在當時歐洲人面前最大的絆腳石。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走近克洛德的內心世界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年輕時純樸的克洛德,在教會的大染缸裡,不斷染黑了自己。他一方面鑽研著自己的鍊金術,另一方面,開始依靠副主教的身份,學會了中飽私囊。這是克洛德人性扭曲的第一步。

2、教會禁慾主義的壓制

根據教會的傳統,天主教的主教、神父、修女是不允許結婚的。教會的傳統觀念認為,凡進入宗教領域任職的人,沒有家室所累將使他們獲得更多的自由去宣講基督的博愛思想。因此,天主教會宣揚“獨身制”,以達到個體生命在高尚情懷中昇華的便捷。

人的慾望不僅要有精神層面的,更離不開生理層面的滿足。禁慾主義壓制了人性中最樸素的生理需求,但也扭曲了人性。

小說中的克洛德,就是長久以來性壓抑的變態釋放。作為一個三十多歲的健康男性,長久的飢渴使他見到漂亮女子時便會兩眼放光,內心裡湧動的是一種強烈的佔有慾。這是克洛德人性扭曲的第二步。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走近克洛德的內心世界

當天使一樣的愛絲美拉達闖入他的視野後,克洛德猶豫過,內心的善與惡進行過激烈的交鋒,但道德和自律精神已經抑制不住內心噴湧而出的慾望,克洛德背叛了自己,遂陷入到一種狂熱的萬劫不復的深淵中,直至被卡西莫多推下鐘樓,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他曾妒忌地偷窺過愛絲美拉達與弗比斯的幽會,他曾怒火中燒地刺傷了情敵弗比斯,他曾幻想著愛絲美拉達會在某個柔情似蜜的夜裡自己送上門來,他也曾瘋狂到肆無忌憚地用色迷迷的嘴親紅了愛絲美拉達的脖子,滿嘴白沫狂吻著她的臉。

克洛德終究還是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三、文藝復興時期極端個人主義的推動

小說描述的十五世紀,正是文藝復興轟轟烈烈的時代。文藝復興解放了世俗世界人們的思想,也衝擊著教會和神職人員的內心。

“歐洲近代的黎明時分,商業的繁榮促成了世俗情感和理想的釋放。”商品經濟與私有制的發展,促成人們對傳統的突破和自我的追求。

“從前,所謂的理想是崇尚清心寡慾,在一定程度上鄙棄塵世煩惱。此時,珍惜的倒還是塵世生活了。從前,貧窮備受尊敬……此時,對正當享有財富的讚頌聲不絕於耳。”旁觀者的眼睛是雪亮的。

彼特拉克說:“我不想變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恆中……屬於人的那種光榮對我就夠了。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包括薄伽丘的《十日談》、但丁的《神曲》等作品在內,描寫青年男女情與愛的作品很多,這使得人們在禁慾主義的束縛下得到進一步突破。

雨果在他的小說《巴黎聖母院》裡,同樣展現了人類最樸素的男歡女愛。他在抨擊天主教傳教士的荒淫時,並沒有忘記把矛頭指向更深的歷史與現實背景中。

"

少年時,讀雨果的《巴黎聖母院》,總會對長相醜陋、心地善良的卡西莫多給予一份深切的同情,也總會對美麗、單純的愛絲美拉達多一份惋惜,而那個總是像幽靈一樣悄無聲息的神甫,那個嚴厲、沉默卻滿腹知識的聖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卻總是讓人充滿鄙夷、唾棄,憎惡之情。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走近克洛德的內心世界

後來,隨著知識視野的拓展和思維多樣化的發展,我卻對這個早已釘在道德恥辱柱上的人物,有了一份理解和同情。

很多人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事實上,克洛德確實曾經是個很有溫情的人,那麼他又是如何變成那個十惡不赦的,讓人慾除之而後快的人的?

讓我們走近克洛德,走進把人變成鬼的悲慘世界,瞭解事情變化的諸多因素。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走近克洛德的內心世界

一、充滿溫情的三好少年

我們的副主教全名叫做堂·克洛德·弗羅洛,1447年出生於一箇中產階級家庭。童年時代,他便被望子成龍的父母送去修道院,當了一名修道士。進入教界,從事教職,對中世紀以來的歐洲人而言,尤如中國歷史上沉迷於科舉之路一樣,是光宗耀祖的首選之路。這一現象,遍佈於歐洲文學的字裡行間,司湯達的《紅與黑》中的於連,伏尼契的《牛虻》中的“牛虻”,人生的最初無一不是在教會中,從教職人員的身份開始的。

少年時代的克洛德,真的是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三好學生。

克洛德絕頂聰明且又勤奮於常人,他經常忘我地投入到對宗教經典的學習與領悟中。據小說描述,十六歲時的克洛德,其神學功底就能與神學院那些博士或教堂的神甫一較高下了。到他十九歲時,進一步精通了神學、法律、拉丁文、希臘文、希伯來文,使自己成為神學界的大神。這也是後來他榮任巴黎聖母院副主教的先決條件。少年時代的克洛德,過的就是這樣寒窗苦讀的生活。

十九歲的克洛德,過早地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那一樣,弟弟的誕生,父母因瘟疫而去世,年輕的克洛德成了襁褓中的小弟弟的撫養人與監護人。苦難使人成長,克洛德滿懷生活的激情、無限憐愛地投入到對小弟的關愛中。在面對這個純潔的靈魂時,他的心中湧動著的是崇高的父愛般的柔情。為了積攢小弟的善行,他甚至收養了卡西莫多,他並沒有因為卡西莫多的醜陋,而對他有任何的排斥。他甚至不厭其煩地教會卡西莫多說會說話,還甚至讓他當了聖母院榮耀的敲鐘人。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走近克洛德的內心世界

同樣,年輕的克洛德是個極度自律的人。他生活儉樸,對自我要求卻很高;他儀表堂堂,卻從未想過靠顏值吃飯;他注重個人形象,勤於鍛鍊。上帝給了他完美的體魄,他就不能任其遭到摧殘,他維護著自己的形象,就像是維護著內心鐵打不動的信仰。

由以上我們不難看出,克洛德品學兼優,堪為勵志楷模。那麼,是什麼使克洛德變成了後來陰險狡詐,心地殘忍的人呢?

二、天主教會對人的摧殘

對神學的篤信與研究,成就了克洛德的品學兼優。但同樣是天主教會和神學,逐漸扭曲了克洛德的人性。

1、教會貪婪的影響

在中世紀後期,歐洲流行一些諺語,“神父的口袋最深”,“離羅馬越近,基督徒越壞”,這些諺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們對天主教會的不滿。

直到16世紀初的宗教改革前,還有人曾這樣比喻:“教會原本是教徒與上帝的接線員,於是藉助這個電信壟斷地位大發橫財。自此之後,人人自帶直撥上帝的‘熱線’了。”

由此不難看出,長久以來,天主教會憑藉自己獨特的地位,以靈魂救贖為藉口,打著上帝的旗號,招搖撞騙,積累著無窮的財富。

民國時期著名的軍事理論家蔣方震說:“歐洲近世史之曙光,發自兩大潮流。其一,希臘思想復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復活。使希臘思想得以復活的是文藝復興,使原始基督教復活的則是克洛德之後的宗教改革。

所以,處於宗教改革前克洛德時代的天主教會,是一個異化了的基督教會,它摒棄了耶穌基督拯救世界的初心,宗教成為它聚斂財富的一種手段。殘害人民成為天主教會的本質,它是擺在當時歐洲人面前最大的絆腳石。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走近克洛德的內心世界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年輕時純樸的克洛德,在教會的大染缸裡,不斷染黑了自己。他一方面鑽研著自己的鍊金術,另一方面,開始依靠副主教的身份,學會了中飽私囊。這是克洛德人性扭曲的第一步。

2、教會禁慾主義的壓制

根據教會的傳統,天主教的主教、神父、修女是不允許結婚的。教會的傳統觀念認為,凡進入宗教領域任職的人,沒有家室所累將使他們獲得更多的自由去宣講基督的博愛思想。因此,天主教會宣揚“獨身制”,以達到個體生命在高尚情懷中昇華的便捷。

人的慾望不僅要有精神層面的,更離不開生理層面的滿足。禁慾主義壓制了人性中最樸素的生理需求,但也扭曲了人性。

小說中的克洛德,就是長久以來性壓抑的變態釋放。作為一個三十多歲的健康男性,長久的飢渴使他見到漂亮女子時便會兩眼放光,內心裡湧動的是一種強烈的佔有慾。這是克洛德人性扭曲的第二步。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走近克洛德的內心世界

當天使一樣的愛絲美拉達闖入他的視野後,克洛德猶豫過,內心的善與惡進行過激烈的交鋒,但道德和自律精神已經抑制不住內心噴湧而出的慾望,克洛德背叛了自己,遂陷入到一種狂熱的萬劫不復的深淵中,直至被卡西莫多推下鐘樓,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他曾妒忌地偷窺過愛絲美拉達與弗比斯的幽會,他曾怒火中燒地刺傷了情敵弗比斯,他曾幻想著愛絲美拉達會在某個柔情似蜜的夜裡自己送上門來,他也曾瘋狂到肆無忌憚地用色迷迷的嘴親紅了愛絲美拉達的脖子,滿嘴白沫狂吻著她的臉。

克洛德終究還是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三、文藝復興時期極端個人主義的推動

小說描述的十五世紀,正是文藝復興轟轟烈烈的時代。文藝復興解放了世俗世界人們的思想,也衝擊著教會和神職人員的內心。

“歐洲近代的黎明時分,商業的繁榮促成了世俗情感和理想的釋放。”商品經濟與私有制的發展,促成人們對傳統的突破和自我的追求。

“從前,所謂的理想是崇尚清心寡慾,在一定程度上鄙棄塵世煩惱。此時,珍惜的倒還是塵世生活了。從前,貧窮備受尊敬……此時,對正當享有財富的讚頌聲不絕於耳。”旁觀者的眼睛是雪亮的。

彼特拉克說:“我不想變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恆中……屬於人的那種光榮對我就夠了。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包括薄伽丘的《十日談》、但丁的《神曲》等作品在內,描寫青年男女情與愛的作品很多,這使得人們在禁慾主義的束縛下得到進一步突破。

雨果在他的小說《巴黎聖母院》裡,同樣展現了人類最樸素的男歡女愛。他在抨擊天主教傳教士的荒淫時,並沒有忘記把矛頭指向更深的歷史與現實背景中。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走近克洛德的內心世界

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們普遍主張,人就應該公開地滿足自己的各種慾望,只要能實現幸福的目標,採取什麼樣的手段都無所謂。這種極端利己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的想法,未嘗沒有影響到身處教會中的克洛德。

綜上所述,克洛德是個被舊時代壓制和扭曲的可憐人,但同時,又是個被新時代釋放出來的瘋狂的靈魂。在那悲哀的時代下,催生出包括克洛德在內的許多悲哀的生命。

克洛德未嘗不是雨果筆下討伐的那個歷史時代的犧牲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