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新:打響福建陶瓷品牌,需要“拿來主義”

陶瓷 能源 經濟 特步國際 閩商雜誌社 2017-05-19

儘管福建陶瓷企業已經錯過了發展品牌的最好時機,但陳建新認為,可以實行“拿來主義”,學習廣東陶瓷行業的品牌建設。

人物名片

福建省陶瓷行業協會會長

陳建新:打響福建陶瓷品牌,需要“拿來主義”

“我的閱歷,對行業管理的理解應該是比較深。”一上來,陳建新就說了這麼一句話,這麼多年來,他一直在行業管理中潛行。

2012年,在國內陶瓷行業的發展態勢厄然而止的境遇下,他臨危受命,成為福建省陶瓷行業協會會長。

眼看著陶瓷行業一步步走向產能過剩、市場蕭條、企業倒閉等困局,陳建新深知當前形勢不破不立,但怎麼破?這個問題成為了壓在他心頭的大山。這幾年,他也一直在探索出路。

陳建新:打響福建陶瓷品牌,需要“拿來主義”

“身處危機也恰是實現超越的良機。”陳建新認為,只要陶瓷企業找準方向堅定前行,這個“冬天”就不會太冷。

成本之痛:壓力懸在陶企頭頂

長期以來,福建人都是陶瓷行業中最重要、最活躍的一支主力軍,業內曾有廣東人“造磚”,福建人“賣磚”一說。

過去十年裡,福建是牆磚、地磚齊頭並進,特別是外牆磚在全國名列前茅,以德化為主的藝術陶瓷在全國範圍內也小有名氣。據陳建新粗略估計,陶瓷行業雖然不是支柱產業,但是福建每年陶瓷產值也有五六百億元。

相比前幾年,如今宏觀經濟的不景氣讓很多陶瓷企業面臨著產品銷路不暢,終端市場需求乏力的尷尬。

再加之,隨著全社會環保意識的增強,各地方政府制定相應法令、法規,整治行業汙染,陶瓷行業面臨資源、能源和環境問題的嚴峻挑戰。

2013年底,福建晉江成為全國首個實現“煤改氣”的建陶產區。然而,第一個“吃螃蟹的”如今卻因此陷入被動:

一路攀升的天然氣價格,令居高不下的生產成本壓力,成為懸在陶企頭頂的利劍,晉江陶企陷入市場競爭中的不利地位。

陳建新:打響福建陶瓷品牌,需要“拿來主義”

“建陶的染料成本佔了28%,‘煤改氣’之後,一條生產窯若是滿負額生產,成本大概要增加五六十萬元。”陳建新指出,

陳建新:打響福建陶瓷品牌,需要“拿來主義”

在全國仍有不少產區及很多瓷磚廠使用煤制氣的情況下,局部地區實施“煤改氣”就意味著行業的不公平競爭,晉江陶企正居於這種不利地位。

被逼無奈的晉江陶企將矛頭直指當地天然氣供應方新奧燃氣,2015年3月30日,晉江、南安兩地的200餘家陶企聚集在泉州新奧燃氣公司門前拉橫幅,要求“氣價並軌下調”。

事實上,最近幾年,天然氣公司與泉州陶企的矛盾衝突頻發。看到泉州陶企發展頻頻受阻,2016年6月,福建省陶瓷行業協會聯合南安市陶瓷工業協會、晉江市磁灶商會、晉江市內坑商會,向福建省政府提交請願書,希望相關部門能根據《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降低企業成本,減輕企業負擔的意見》21條政策措施中的第16條“降低企業用氣成本”,為企業用氣減負。

陳建新:打響福建陶瓷品牌,需要“拿來主義”

針對泉州陶企天然氣價格與市場價格不接軌的問題,福建省陶瓷行業協會多次向省政府、省經信委和泉州市政府打報告反映。儘管如此,泉州產區產銷量整體出現大幅萎縮,減產、停產、部分企業瀕臨破產倒閉現象依舊突出。

如此惡性循環之下,尋求解決之道迫在眉睫。

他山之石:發展差異化產品

顯然,價格戰是不明智的。陳建新明確表示,

陳建新:打響福建陶瓷品牌,需要“拿來主義”

推動品牌建設,堅持發展差異化產品,企業才能在目前比較疲軟的情況下生存。

然而,作為曾孕育出七匹狼、安踏、特步、盼盼等品牌的“品牌之都”,泉州陶瓷行業的表現卻是乏善可陳。

陳建新:打響福建陶瓷品牌,需要“拿來主義”

福建在陶瓷行業的市場推動份額,與廣東相比,確實差距比較大,因為過去忽視了品牌宣傳和推介,所以現在同樣一個瓷磚,廣東的品牌瓷磚價格比之我們甚至是翻倍的,因為它們的品牌效應非常好,福建企業以前缺少品牌意識。

陳建新:打響福建陶瓷品牌,需要“拿來主義”

“福建陶瓷業明顯滯後於廣東,雖還有與江西高安等地區一較高下的能力,但競爭過程當中犧牲了利潤。”陳建新道出了殘酷的現實:

大企業消化利潤之後還能勉強維持,而只有一兩條窯的那些企業基本上是半停甚至停產了,還有的轉掉了,萎縮得很厲害。

這種境況下,陳建新認為,可以實行“拿來主義”,學習廣東陶瓷行業的品牌建設因此,儘管福建已經錯過了發展品牌的最好時機,他仍舊帶領福建省陶瓷行業協會牽頭品牌建設事宜。

鑑於福建目前為止還沒有陶博會,福建省陶瓷行業協會聯手晉江陶瓷行業協會、南安陶瓷行業協會、晉江及泉州市政府共同推動這個項目,“陶博會沒有形成就聚不了人氣,打不響品牌,吸引不了其他的商家到福建”。

不只如此,因為陶瓷行業由日用陶瓷、藝術陶瓷、衛浴陶瓷、建築陶瓷、工業陶瓷、特種陶瓷六大分行業組成,為了深化協會工作,陳建新計劃在晉江、德化、閩清等陶瓷產區成立陶瓷專業委員會,把協會技術工作的重心向專委會轉移,推動地方產業的集聚與地方品牌建設。

今年三月開始,陳建新感受到陶瓷業勢頭逐步有所回升。“原先市場開發比較好、產品品質比較好的這些企業,基本上滿負荷,有的春節都沒有停。”

但陳建新也直言,

陳建新:打響福建陶瓷品牌,需要“拿來主義”

陶瓷行業要有太大的輝煌不太可能了,因為現在陶瓷生產線太多了,諸如豪山集團、國興集團等,在全國各地有三四十條生產線,“這個時代,以量取勝沒有用,應該是以個性化、以質取勝,生產線越多束縛越大”。

無論是營銷觀念、創新觀念,或是品牌觀念,陳建新建議要多學習省外一些優秀的做法,推動品牌建設,提高產品附加值,堅持差異化發展,方能求得生存空間。

陳建新:打響福建陶瓷品牌,需要“拿來主義”

對話

行業協會要成為行業管理的主體

福建省陶瓷行業協會已經走過11個年頭,從小到大,陳建新告訴記者,福建省陶瓷行業協會是他看著發展起來的。

他至今仍記得當年的場景

2006年,福建省還沒有陶瓷行業協會,中國輕工聯合會就發函給福建省經貿委,讓省經貿委牽頭成立,這個任務就落在了陳建新的頭上。

當時,陳建新是福建省經貿委輕紡行業管理辦公室主任,由於手頭上管理的協會有十幾個,他就建議由當時的冶金建材辦來牽頭,他來配合,因此也是冶金建材辦主任當福建省陶瓷行業協會第一屆會長。

但因為當時的冶金建材辦主任對陶瓷行業不是太熟悉,所以陳建新就又被推舉出來擔任新一屆會長。

陳建新:打響福建陶瓷品牌,需要“拿來主義”

從福州大學畢業後,陳建新在福建維尼綸廠(後改名為福建化纖化工廠)工作了24年,從一個技術員擢升為企業副總。到了1994年底,他被調往輕工廳,開始從事行業管理,分管紡織。輕工廳撤銷之後,他又在福建省經貿委輕紡行業管理辦公室當主任。

“行業管理對整個行業的發展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過去,行業管理實際上是政府部門的行政管理。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政府部門開始簡政放權,原屬政府的部分職能逐漸轉交給行業協會,“協會跟政府脫鉤之後,協會某種意義上講才是真正的行業發展的主管部門,形成行業自律來推動行業發展,這是一個良好的發展趨勢”。

他坦言,

陳建新:打響福建陶瓷品牌,需要“拿來主義”

國內行業管理在轉變過程中也面臨不少難題。“政府並沒有賦予協會明確的功能,協會在推動行業管理的時候缺乏公信力,行業發展無序、粗獷,重複建設等現象特別多,在結構調整與轉型中產生了很多矛盾。”

陳建新覺得,只有形成企業、政府、行業協會“三位一體”的聯動,在政府指導下,各自定位準確的情況下,行業協會才能良性發展,才能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現下的行業管理雖然有所進步,但相較國外行業協會的權威性還不完善。儘管如此,摸著石頭過河的陶瓷行業協會這些年來依舊積極為陶企反映訴求和困難。“在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新體制的今天,加強行業協會,提高行業協會的地位,顯得非常必要。”陳建新說,行業組織也將由過去可有可無轉為必要的組織。

本文由閩商雜誌-閩商網原創

文:陳麗媛 圖:孟吳強

轉載請聯繫授權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