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唐朝有一名聯,日本人只知上聯,卻對不出下聯!

唐朝 許世英 中日關係 劉禹錫 涯讀涯史 2017-05-26

清末民初有一位顯赫一時的三朝元老,雖然不是位重權高,但影響力極大,他就是許世英。許世英曾擔任過清刑部主事,清亡後,又在段祺瑞政府、國民政府中出任高官,名流無能出其右者,因此也被稱作三朝元老。中國唐朝有一名聯,日本人只知上聯,卻對不出下聯!

許世英,字俊人,一字靜仁,安徽至德人,拔貢出身,能詩善文,寫得一手好書法。許世英並非職業外交家,而是清末和民初司法界名吏,在司法界頗有建樹。1910年,他首次參與涉外活動,作為清廷代表團的副團長,參加在華盛頓舉行的世界監獄改良大會,隨後考察了英、法等歐洲九國的司法制度。

在巴黎考察期間,還出生過這樣一件軼事。當時許世英被邀請觀賞脫衣舞。舞畢,當地記者突然發問,要他說說對脫衣舞的感想。許世英躊躇一下,笑著說:“這是很好的娛樂,同時也能有助於增加貴國的人品。”許世英的話彰現了他一個外交家的機智,既不官方裝正經,又不會流於低俗,讓人稱讚。中國唐朝有一名聯,日本人只知上聯,卻對不出下聯!

1936年中日關係劍拔弩張時,許世英又臨危受命,出任駐日大使。在出使任上,許世英在強敵面前不卑不亢,在緊張的中日關係中能起微妙作用,尚不辱使命。

一個外國人曾詢問許世英,說:“中國唐朝有一名聯,日本人只知上句,不知下句,請許大使惠示。”

許世英雲:“若試述上句。”中國唐朝有一名聯,日本人只知上聯,卻對不出下聯!

那個日本人說:“日本人只知上句:千尋鐵鎖沉江底。”此句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西塞山懷古》,其下句為“一句降幡出石頭”。當時政府首都為南京,古稱石頭城,日本人發問,意在諷刺中國即將投降。

許世英焉能不知他的意思,微微一笑答道:“下句是萬國衣冠拜冕旒。”許世英的意思也很明顯,泱泱中華,當年可是萬國朝拜,你們不要得意一時。那個日本人赧然報愧,無言以對。中國唐朝有一名聯,日本人只知上聯,卻對不出下聯!

許世英一生宦途平坦,為人儉僕無華,是一位與世無爭的老好人,有不倒翁之稱。許一生混跡官場卻能清廉自守,故宦囊羞澀,經常抱襟見肘。在他的朋友中,有鉅商唐炳麟等人,在香港為他舉辦許世英書法展數次,每次賣字約得萬元左右,稍解困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