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的三大轉折點(二):安史之亂,盛衰無常

唐朝 宋朝 中國歷史 安慶緒 子不語無何有之鄉 2017-04-30

曾經有位史學家說過:中華民族進程三大轉折點,一是秦王滅六國,統一天下,使得中華民族實現了大一統;二是唐代的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北方民族再次入侵中原;三是導致宋朝滅亡的崖山海戰,傳統的漢民族中央政權首次被少數民族政權完全取代,甚至發出了“崖山之後無中華”的感慨。今天我們說說安史之亂:

中國歷史的三大轉折點(二):安史之亂,盛衰無常

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將李唐王朝一刀兩斷,前一段有唐太宗“貞觀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則天的“治宏貞觀,政啟開元”“貞觀遺風”及唐玄宗“開元盛世”,成為了一個國富民強的國家。整個大唐王朝實際上是在不斷的擴張,唐太宗、唐高宗等在位期間屢次開疆拓土,先後討伐東、西突厥、吐谷渾等,使得盛唐擁有極為遼闊的版圖。

中國歷史的三大轉折點(二):安史之亂,盛衰無常

盛唐時期的疆域

政治清明,任用賢能,經濟迅速發展,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唐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751年,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帶領精兵勁旅,為爭奪中亞與阿拉伯帝國爆發了怛羅斯之戰,雖然最終以戰敗告終,但是大唐正在組織第二次大決戰。中國歷史的三大轉折點(二):安史之亂,盛衰無常

755年11月,安史之亂爆發,身兼河東、范陽、平盧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率精兵18萬起兵反唐,而當時的中央軍只有12萬,基本上都是柏油馬路士兵,根本就不是安祿山這些千錘百煉的死士的對手。叛軍很快席捲華北地區,“所過州縣,望風瓦解,守令或開門出迎,或棄城竄匿,或為所擒戮,無敢拒之者”,自稱大燕皇帝,後遭兒子安慶緒謀殺篡位。史思明本事安祿山親信,突厥族人後裔,在安祿山稱帝后,被任命范陽節度使,統兵8萬,在安慶緒篡位後,不服,投降朝廷。但不久後又起兵反唐。759年1月殺死安慶緒,自稱大燕皇帝,出兵攻佔洛陽。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761年,史思明被自己的兒子史朝義殺死。內鬥,最終耗費了安、史集團的力量,逐步走向滅亡。中國歷史的三大轉折點(二):安史之亂,盛衰無常

安史之亂

明皇倉皇逃跑,移駕西蜀。肅宗靈武繼位,封為廣平王天下兵馬大元帥,負責統籌地方兵勇,平定叛亂。經睢陽之戰、鄴城之戰,邊鎮的節度使紛紛奉旨勤王,同時也使得曾經的邊地失守,西南的吐蕃,西部的回紇相繼崛起,經營多年的西域地區淪陷。中國歷史的三大轉折點(二):安史之亂,盛衰無常

《唐明皇》劇照

八年的戰爭使這個國家千瘡百孔,政治、經濟、文化都受到了致命性的打擊。杜甫有詩曰: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裡百餘家,世亂各東西。安史之亂之亂後,李唐王朝的中央權力式微,地方的藩鎮割據勢力逐漸壯大,互相對立、吞併,甚至對抗中央政府,李唐王朝名存實亡。直到唐朝最後一個皇帝哀帝即位,成了藩鎮的一個傀儡皇帝,唐天祐二年,樑王朱全忠將唐朝朝臣殺光,逼皇帝禪位,自己做了皇帝,改名朱晃,建國號“大梁”,唐王朝滅亡,中國的歷史進入了五代十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