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

中國歷史上最輝煌最燦爛的時代是唐代,唐代最重要的歷史事件就是“安史之亂”,史學界一向認為“安史之亂”是唐代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而唐代又是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點,由此而論,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爆發的“安史之亂”可以看做是中國二千餘年古代社會歷史發展的一大關鍵。“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迄今史學界並沒有一致定論。

"

中國歷史上最輝煌最燦爛的時代是唐代,唐代最重要的歷史事件就是“安史之亂”,史學界一向認為“安史之亂”是唐代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而唐代又是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點,由此而論,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爆發的“安史之亂”可以看做是中國二千餘年古代社會歷史發展的一大關鍵。“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迄今史學界並沒有一致定論。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關於“安史之亂”的起因歷史觀點大致有五種說法。一是“府兵敗壞,外重於內”說,認為邊鎮節度使將帥久任、擁兵自重、尾大不掉、難以控制。唐初的府兵制,其勢力內重於外,到唐高宗、武后時,府兵制被破壞。到玄宗開元中期,府兵總人數僅有十二三萬,而且沒有戰鬥力。與此同時,邊疆十鎮節度使統兵四十九萬,多為久經戰陣的士兵。其中安祿山就有兵十八萬三千,外重於內之勢已成。

其二是階級矛盾說,認為玄宗後期朝政腐敗,農民多失去土地,承擔不起深重的賦役而四處逃亡。農民與統治階級的矛盾日益激化,給安祿山、史思明叛亂提供了可乘之機。

其三民族矛盾爆發說,隋唐以來,河北北部幽州一帶雜居著許多契丹和奚人,唐太宗在贏得對突厥戰爭後,將許多突厥人也遷徙安置在這一帶。逐漸產生民族矛盾引發叛亂。

"

中國歷史上最輝煌最燦爛的時代是唐代,唐代最重要的歷史事件就是“安史之亂”,史學界一向認為“安史之亂”是唐代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而唐代又是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點,由此而論,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爆發的“安史之亂”可以看做是中國二千餘年古代社會歷史發展的一大關鍵。“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迄今史學界並沒有一致定論。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關於“安史之亂”的起因歷史觀點大致有五種說法。一是“府兵敗壞,外重於內”說,認為邊鎮節度使將帥久任、擁兵自重、尾大不掉、難以控制。唐初的府兵制,其勢力內重於外,到唐高宗、武后時,府兵制被破壞。到玄宗開元中期,府兵總人數僅有十二三萬,而且沒有戰鬥力。與此同時,邊疆十鎮節度使統兵四十九萬,多為久經戰陣的士兵。其中安祿山就有兵十八萬三千,外重於內之勢已成。

其二是階級矛盾說,認為玄宗後期朝政腐敗,農民多失去土地,承擔不起深重的賦役而四處逃亡。農民與統治階級的矛盾日益激化,給安祿山、史思明叛亂提供了可乘之機。

其三民族矛盾爆發說,隋唐以來,河北北部幽州一帶雜居著許多契丹和奚人,唐太宗在贏得對突厥戰爭後,將許多突厥人也遷徙安置在這一帶。逐漸產生民族矛盾引發叛亂。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其四是唐王朝將相不和說,先是蕃人與宰相李林甫的矛盾。史載:“皇太子及宰相屢言祿山反,帝不信。”(《新唐書》列傳),其次是安祿山與太子的矛盾。楊國忠繼李林甫為相後激化了與安祿山的矛盾,楊國忠將安祿山心腹或殺或貶,安祿山正是以此為藉口打著清君側名義發動反叛。

其五是唐玄宗怠政說,玄宗寵愛楊貴妃,整日沉溺於酒色娛樂,怠於政事,朝政大權被李林甫、楊國忠、高力士等人控制,他們結黨營私,排斥打壓異已,唐玄宗只喜歡歌功頌德,粉飾太平,即使安祿山的反狀日漸暴露,玄宗還不警覺,把告密者一律縛送安祿山處置。

我們翻看中國歷史會發現,歷史上西漢也有類似情形。在漢景帝時發生了“七國之亂”,但中央政府能夠把握控制外重內輕的局面,並且迅速平定李叛亂。漢武帝晚年也是變成李昏君,也權臣當政,但卻沒有爆發內亂。小編認為,“安史之亂”的爆發還存在一些偶然性因素在起作用,比如權力的變更和權臣的奸佞跋扈等。

"

中國歷史上最輝煌最燦爛的時代是唐代,唐代最重要的歷史事件就是“安史之亂”,史學界一向認為“安史之亂”是唐代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而唐代又是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點,由此而論,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爆發的“安史之亂”可以看做是中國二千餘年古代社會歷史發展的一大關鍵。“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迄今史學界並沒有一致定論。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關於“安史之亂”的起因歷史觀點大致有五種說法。一是“府兵敗壞,外重於內”說,認為邊鎮節度使將帥久任、擁兵自重、尾大不掉、難以控制。唐初的府兵制,其勢力內重於外,到唐高宗、武后時,府兵制被破壞。到玄宗開元中期,府兵總人數僅有十二三萬,而且沒有戰鬥力。與此同時,邊疆十鎮節度使統兵四十九萬,多為久經戰陣的士兵。其中安祿山就有兵十八萬三千,外重於內之勢已成。

其二是階級矛盾說,認為玄宗後期朝政腐敗,農民多失去土地,承擔不起深重的賦役而四處逃亡。農民與統治階級的矛盾日益激化,給安祿山、史思明叛亂提供了可乘之機。

其三民族矛盾爆發說,隋唐以來,河北北部幽州一帶雜居著許多契丹和奚人,唐太宗在贏得對突厥戰爭後,將許多突厥人也遷徙安置在這一帶。逐漸產生民族矛盾引發叛亂。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其四是唐王朝將相不和說,先是蕃人與宰相李林甫的矛盾。史載:“皇太子及宰相屢言祿山反,帝不信。”(《新唐書》列傳),其次是安祿山與太子的矛盾。楊國忠繼李林甫為相後激化了與安祿山的矛盾,楊國忠將安祿山心腹或殺或貶,安祿山正是以此為藉口打著清君側名義發動反叛。

其五是唐玄宗怠政說,玄宗寵愛楊貴妃,整日沉溺於酒色娛樂,怠於政事,朝政大權被李林甫、楊國忠、高力士等人控制,他們結黨營私,排斥打壓異已,唐玄宗只喜歡歌功頌德,粉飾太平,即使安祿山的反狀日漸暴露,玄宗還不警覺,把告密者一律縛送安祿山處置。

我們翻看中國歷史會發現,歷史上西漢也有類似情形。在漢景帝時發生了“七國之亂”,但中央政府能夠把握控制外重內輕的局面,並且迅速平定李叛亂。漢武帝晚年也是變成李昏君,也權臣當政,但卻沒有爆發內亂。小編認為,“安史之亂”的爆發還存在一些偶然性因素在起作用,比如權力的變更和權臣的奸佞跋扈等。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歷史記載唐玄宗即多才又有能力和魄力,擅書法,知音律,是一個在政治上和愛好上都有所成就的帝王,早年開創了“開元之治”局面,晚年則深居宮中,專以聲色自娛自遣。唐玄宗晚年奢侈和怠於理政是事實,但是說他昏庸則未必。史實證明他晚年對外重內輕、將相不和等政治危機仍然有敏感的洞察,並不糊塗。

唐代郭浞所作《高力士外傳》,是他與高力士同遭貶謫時據高力士口述而作,真實史料價值與眾不同。其中說到唐玄宗與高力士在開元二十三年、天寶十年、十三年的三次問答。第一次玄宗問:“軍國政事,委以林甫,卿謂如何?”高力士答:“軍國之柄,未可假人。”玄宗說:“今所敷奏,未獲朕心。”第二次玄宗問:“朕年事漸高,朝廷細務委以宰臣,藩戎不旮付之邊將,自然無事,卿謂如何?”高力士答:“臣恐久無備於不虞,卒有成於滋蔓。”玄宗說:“今日奏陳,雅符朕意。近小有疑慮,所以問卿,卿慎勿言,杜復洩露,應須方便,然可改張。”第三次唐玄宗因左右無人,問:“自天寶十年之後,朕數有疑,卿總無言,何以為意?”高力士答:“自陛下威權假於宰相,法令不行,臣不敢言。”玄宗聽後久而不答。從唐玄宗這三次問答來看,他對於當時時局是很洞悉的,也在思考如何破局,只是歷史沒有給他機會。

"

中國歷史上最輝煌最燦爛的時代是唐代,唐代最重要的歷史事件就是“安史之亂”,史學界一向認為“安史之亂”是唐代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而唐代又是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點,由此而論,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爆發的“安史之亂”可以看做是中國二千餘年古代社會歷史發展的一大關鍵。“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迄今史學界並沒有一致定論。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關於“安史之亂”的起因歷史觀點大致有五種說法。一是“府兵敗壞,外重於內”說,認為邊鎮節度使將帥久任、擁兵自重、尾大不掉、難以控制。唐初的府兵制,其勢力內重於外,到唐高宗、武后時,府兵制被破壞。到玄宗開元中期,府兵總人數僅有十二三萬,而且沒有戰鬥力。與此同時,邊疆十鎮節度使統兵四十九萬,多為久經戰陣的士兵。其中安祿山就有兵十八萬三千,外重於內之勢已成。

其二是階級矛盾說,認為玄宗後期朝政腐敗,農民多失去土地,承擔不起深重的賦役而四處逃亡。農民與統治階級的矛盾日益激化,給安祿山、史思明叛亂提供了可乘之機。

其三民族矛盾爆發說,隋唐以來,河北北部幽州一帶雜居著許多契丹和奚人,唐太宗在贏得對突厥戰爭後,將許多突厥人也遷徙安置在這一帶。逐漸產生民族矛盾引發叛亂。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其四是唐王朝將相不和說,先是蕃人與宰相李林甫的矛盾。史載:“皇太子及宰相屢言祿山反,帝不信。”(《新唐書》列傳),其次是安祿山與太子的矛盾。楊國忠繼李林甫為相後激化了與安祿山的矛盾,楊國忠將安祿山心腹或殺或貶,安祿山正是以此為藉口打著清君側名義發動反叛。

其五是唐玄宗怠政說,玄宗寵愛楊貴妃,整日沉溺於酒色娛樂,怠於政事,朝政大權被李林甫、楊國忠、高力士等人控制,他們結黨營私,排斥打壓異已,唐玄宗只喜歡歌功頌德,粉飾太平,即使安祿山的反狀日漸暴露,玄宗還不警覺,把告密者一律縛送安祿山處置。

我們翻看中國歷史會發現,歷史上西漢也有類似情形。在漢景帝時發生了“七國之亂”,但中央政府能夠把握控制外重內輕的局面,並且迅速平定李叛亂。漢武帝晚年也是變成李昏君,也權臣當政,但卻沒有爆發內亂。小編認為,“安史之亂”的爆發還存在一些偶然性因素在起作用,比如權力的變更和權臣的奸佞跋扈等。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歷史記載唐玄宗即多才又有能力和魄力,擅書法,知音律,是一個在政治上和愛好上都有所成就的帝王,早年開創了“開元之治”局面,晚年則深居宮中,專以聲色自娛自遣。唐玄宗晚年奢侈和怠於理政是事實,但是說他昏庸則未必。史實證明他晚年對外重內輕、將相不和等政治危機仍然有敏感的洞察,並不糊塗。

唐代郭浞所作《高力士外傳》,是他與高力士同遭貶謫時據高力士口述而作,真實史料價值與眾不同。其中說到唐玄宗與高力士在開元二十三年、天寶十年、十三年的三次問答。第一次玄宗問:“軍國政事,委以林甫,卿謂如何?”高力士答:“軍國之柄,未可假人。”玄宗說:“今所敷奏,未獲朕心。”第二次玄宗問:“朕年事漸高,朝廷細務委以宰臣,藩戎不旮付之邊將,自然無事,卿謂如何?”高力士答:“臣恐久無備於不虞,卒有成於滋蔓。”玄宗說:“今日奏陳,雅符朕意。近小有疑慮,所以問卿,卿慎勿言,杜復洩露,應須方便,然可改張。”第三次唐玄宗因左右無人,問:“自天寶十年之後,朕數有疑,卿總無言,何以為意?”高力士答:“自陛下威權假於宰相,法令不行,臣不敢言。”玄宗聽後久而不答。從唐玄宗這三次問答來看,他對於當時時局是很洞悉的,也在思考如何破局,只是歷史沒有給他機會。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安史之亂後,唐玄宗曾評價歷任宰相,說到李林甫這,說:“是子妒賢嫉能,舉無比者。”裴士淹問:“陛下誠知之,何任之久?”玄宗默然不應。(《新唐書·李林甫傳》)可見李林甫專權,唐玄宗是很清楚的。但他為何又對此默然不應,久而不答?唐玄宗的真實想法我們已不得而知,只能猜測可能有集權的需要。權臣並不等於就是奸臣,唐玄宗久任李林甫,應該是出於他利用李林甫實現集權的需要。他信任安祿山等胡人也是自唐初以來的傳統,後來平定“安史之亂”也任用了眾多胡人做將帥。

李林甫自開元22年起任宰相,前後專權19年。他在位期間,迎合上意,妒忌賢能,打壓排斥異己,深為當時文人士大夫痛恨。但他身居相位,“每事過謹,條理綱紀,中外遷除,皆有法度”。(《舊唐書·李林甫傳》)。李林甫政治品行差,能力上還是很強,在開元時期做了許多制度化上的努力,他領銜編定了著名的《唐六典》。李林甫的精明與幹練有著過人之處。他在世時,不僅楊國忠,就連安祿山也不敢放肆。

天寶十載,安祿山第一次見到李林甫就心怵。他在朝中常不尊重群臣,但見到李林甫冬天也要出一身汗,史稱其“以李林甫狡猾逾己,故畏服之”(《資治通鑑》)。又載:“李林甫為相,朝臣莫敢抗禮,祿山承恩深,人謁不甚罄折。林甫命王鉷,鉷趨拜謹甚,祿山悚息,腰漸曲。每與語,皆揣知其情而先言之。祿山以為神明,每見林甫,雖盛冬亦汗洽。林甫接以溫言,中書廳引坐,以己披袍覆之,祿山欣荷,無所喼,呼為十郎。駱谷奏事,先問:“十郎何言?有好言則喜躍,若但言大夫須好檢校,則反手據床日:阿與,我死也!”(《舊唐書·安祿山傳》)。

"

中國歷史上最輝煌最燦爛的時代是唐代,唐代最重要的歷史事件就是“安史之亂”,史學界一向認為“安史之亂”是唐代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而唐代又是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點,由此而論,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爆發的“安史之亂”可以看做是中國二千餘年古代社會歷史發展的一大關鍵。“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迄今史學界並沒有一致定論。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關於“安史之亂”的起因歷史觀點大致有五種說法。一是“府兵敗壞,外重於內”說,認為邊鎮節度使將帥久任、擁兵自重、尾大不掉、難以控制。唐初的府兵制,其勢力內重於外,到唐高宗、武后時,府兵制被破壞。到玄宗開元中期,府兵總人數僅有十二三萬,而且沒有戰鬥力。與此同時,邊疆十鎮節度使統兵四十九萬,多為久經戰陣的士兵。其中安祿山就有兵十八萬三千,外重於內之勢已成。

其二是階級矛盾說,認為玄宗後期朝政腐敗,農民多失去土地,承擔不起深重的賦役而四處逃亡。農民與統治階級的矛盾日益激化,給安祿山、史思明叛亂提供了可乘之機。

其三民族矛盾爆發說,隋唐以來,河北北部幽州一帶雜居著許多契丹和奚人,唐太宗在贏得對突厥戰爭後,將許多突厥人也遷徙安置在這一帶。逐漸產生民族矛盾引發叛亂。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其四是唐王朝將相不和說,先是蕃人與宰相李林甫的矛盾。史載:“皇太子及宰相屢言祿山反,帝不信。”(《新唐書》列傳),其次是安祿山與太子的矛盾。楊國忠繼李林甫為相後激化了與安祿山的矛盾,楊國忠將安祿山心腹或殺或貶,安祿山正是以此為藉口打著清君側名義發動反叛。

其五是唐玄宗怠政說,玄宗寵愛楊貴妃,整日沉溺於酒色娛樂,怠於政事,朝政大權被李林甫、楊國忠、高力士等人控制,他們結黨營私,排斥打壓異已,唐玄宗只喜歡歌功頌德,粉飾太平,即使安祿山的反狀日漸暴露,玄宗還不警覺,把告密者一律縛送安祿山處置。

我們翻看中國歷史會發現,歷史上西漢也有類似情形。在漢景帝時發生了“七國之亂”,但中央政府能夠把握控制外重內輕的局面,並且迅速平定李叛亂。漢武帝晚年也是變成李昏君,也權臣當政,但卻沒有爆發內亂。小編認為,“安史之亂”的爆發還存在一些偶然性因素在起作用,比如權力的變更和權臣的奸佞跋扈等。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歷史記載唐玄宗即多才又有能力和魄力,擅書法,知音律,是一個在政治上和愛好上都有所成就的帝王,早年開創了“開元之治”局面,晚年則深居宮中,專以聲色自娛自遣。唐玄宗晚年奢侈和怠於理政是事實,但是說他昏庸則未必。史實證明他晚年對外重內輕、將相不和等政治危機仍然有敏感的洞察,並不糊塗。

唐代郭浞所作《高力士外傳》,是他與高力士同遭貶謫時據高力士口述而作,真實史料價值與眾不同。其中說到唐玄宗與高力士在開元二十三年、天寶十年、十三年的三次問答。第一次玄宗問:“軍國政事,委以林甫,卿謂如何?”高力士答:“軍國之柄,未可假人。”玄宗說:“今所敷奏,未獲朕心。”第二次玄宗問:“朕年事漸高,朝廷細務委以宰臣,藩戎不旮付之邊將,自然無事,卿謂如何?”高力士答:“臣恐久無備於不虞,卒有成於滋蔓。”玄宗說:“今日奏陳,雅符朕意。近小有疑慮,所以問卿,卿慎勿言,杜復洩露,應須方便,然可改張。”第三次唐玄宗因左右無人,問:“自天寶十年之後,朕數有疑,卿總無言,何以為意?”高力士答:“自陛下威權假於宰相,法令不行,臣不敢言。”玄宗聽後久而不答。從唐玄宗這三次問答來看,他對於當時時局是很洞悉的,也在思考如何破局,只是歷史沒有給他機會。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安史之亂後,唐玄宗曾評價歷任宰相,說到李林甫這,說:“是子妒賢嫉能,舉無比者。”裴士淹問:“陛下誠知之,何任之久?”玄宗默然不應。(《新唐書·李林甫傳》)可見李林甫專權,唐玄宗是很清楚的。但他為何又對此默然不應,久而不答?唐玄宗的真實想法我們已不得而知,只能猜測可能有集權的需要。權臣並不等於就是奸臣,唐玄宗久任李林甫,應該是出於他利用李林甫實現集權的需要。他信任安祿山等胡人也是自唐初以來的傳統,後來平定“安史之亂”也任用了眾多胡人做將帥。

李林甫自開元22年起任宰相,前後專權19年。他在位期間,迎合上意,妒忌賢能,打壓排斥異己,深為當時文人士大夫痛恨。但他身居相位,“每事過謹,條理綱紀,中外遷除,皆有法度”。(《舊唐書·李林甫傳》)。李林甫政治品行差,能力上還是很強,在開元時期做了許多制度化上的努力,他領銜編定了著名的《唐六典》。李林甫的精明與幹練有著過人之處。他在世時,不僅楊國忠,就連安祿山也不敢放肆。

天寶十載,安祿山第一次見到李林甫就心怵。他在朝中常不尊重群臣,但見到李林甫冬天也要出一身汗,史稱其“以李林甫狡猾逾己,故畏服之”(《資治通鑑》)。又載:“李林甫為相,朝臣莫敢抗禮,祿山承恩深,人謁不甚罄折。林甫命王鉷,鉷趨拜謹甚,祿山悚息,腰漸曲。每與語,皆揣知其情而先言之。祿山以為神明,每見林甫,雖盛冬亦汗洽。林甫接以溫言,中書廳引坐,以己披袍覆之,祿山欣荷,無所喼,呼為十郎。駱谷奏事,先問:“十郎何言?有好言則喜躍,若但言大夫須好檢校,則反手據床日:阿與,我死也!”(《舊唐書·安祿山傳》)。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天寶十一載李林甫死前,楊國忠從劍南馳回叩見,“渴林甫,拜於床下,林甫垂涕託以後”(《舊唐書·李林甫傳》),林甫曰:“死矣,公且人相,以後事累公!國忠懼其詐,不敢當,流汗被顏。”(《新唐書·楊國忠傳》)。尤其是,李林甫的“奸臣”和“叛逆”罪名是在他死後由楊國忠誣陷而致,歷史有記載。在李林甫死前,唐玄宗還專門登上降聖閣用紅巾招他,表示慰問,說明他自始至終都信任李林甫。當時距“安史之亂”爆發還有3年,這3年中政治權力發生了很多變化,如果說李林甫對安祿山叛亂負責任,理由並不充分。李林甫是歷史上始終沒有得到平反的一位含冤者,時稱“及國忠誣構,天下以為冤”。(《舊唐書·李林甫傳》

"

中國歷史上最輝煌最燦爛的時代是唐代,唐代最重要的歷史事件就是“安史之亂”,史學界一向認為“安史之亂”是唐代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而唐代又是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點,由此而論,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爆發的“安史之亂”可以看做是中國二千餘年古代社會歷史發展的一大關鍵。“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迄今史學界並沒有一致定論。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關於“安史之亂”的起因歷史觀點大致有五種說法。一是“府兵敗壞,外重於內”說,認為邊鎮節度使將帥久任、擁兵自重、尾大不掉、難以控制。唐初的府兵制,其勢力內重於外,到唐高宗、武后時,府兵制被破壞。到玄宗開元中期,府兵總人數僅有十二三萬,而且沒有戰鬥力。與此同時,邊疆十鎮節度使統兵四十九萬,多為久經戰陣的士兵。其中安祿山就有兵十八萬三千,外重於內之勢已成。

其二是階級矛盾說,認為玄宗後期朝政腐敗,農民多失去土地,承擔不起深重的賦役而四處逃亡。農民與統治階級的矛盾日益激化,給安祿山、史思明叛亂提供了可乘之機。

其三民族矛盾爆發說,隋唐以來,河北北部幽州一帶雜居著許多契丹和奚人,唐太宗在贏得對突厥戰爭後,將許多突厥人也遷徙安置在這一帶。逐漸產生民族矛盾引發叛亂。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其四是唐王朝將相不和說,先是蕃人與宰相李林甫的矛盾。史載:“皇太子及宰相屢言祿山反,帝不信。”(《新唐書》列傳),其次是安祿山與太子的矛盾。楊國忠繼李林甫為相後激化了與安祿山的矛盾,楊國忠將安祿山心腹或殺或貶,安祿山正是以此為藉口打著清君側名義發動反叛。

其五是唐玄宗怠政說,玄宗寵愛楊貴妃,整日沉溺於酒色娛樂,怠於政事,朝政大權被李林甫、楊國忠、高力士等人控制,他們結黨營私,排斥打壓異已,唐玄宗只喜歡歌功頌德,粉飾太平,即使安祿山的反狀日漸暴露,玄宗還不警覺,把告密者一律縛送安祿山處置。

我們翻看中國歷史會發現,歷史上西漢也有類似情形。在漢景帝時發生了“七國之亂”,但中央政府能夠把握控制外重內輕的局面,並且迅速平定李叛亂。漢武帝晚年也是變成李昏君,也權臣當政,但卻沒有爆發內亂。小編認為,“安史之亂”的爆發還存在一些偶然性因素在起作用,比如權力的變更和權臣的奸佞跋扈等。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歷史記載唐玄宗即多才又有能力和魄力,擅書法,知音律,是一個在政治上和愛好上都有所成就的帝王,早年開創了“開元之治”局面,晚年則深居宮中,專以聲色自娛自遣。唐玄宗晚年奢侈和怠於理政是事實,但是說他昏庸則未必。史實證明他晚年對外重內輕、將相不和等政治危機仍然有敏感的洞察,並不糊塗。

唐代郭浞所作《高力士外傳》,是他與高力士同遭貶謫時據高力士口述而作,真實史料價值與眾不同。其中說到唐玄宗與高力士在開元二十三年、天寶十年、十三年的三次問答。第一次玄宗問:“軍國政事,委以林甫,卿謂如何?”高力士答:“軍國之柄,未可假人。”玄宗說:“今所敷奏,未獲朕心。”第二次玄宗問:“朕年事漸高,朝廷細務委以宰臣,藩戎不旮付之邊將,自然無事,卿謂如何?”高力士答:“臣恐久無備於不虞,卒有成於滋蔓。”玄宗說:“今日奏陳,雅符朕意。近小有疑慮,所以問卿,卿慎勿言,杜復洩露,應須方便,然可改張。”第三次唐玄宗因左右無人,問:“自天寶十年之後,朕數有疑,卿總無言,何以為意?”高力士答:“自陛下威權假於宰相,法令不行,臣不敢言。”玄宗聽後久而不答。從唐玄宗這三次問答來看,他對於當時時局是很洞悉的,也在思考如何破局,只是歷史沒有給他機會。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安史之亂後,唐玄宗曾評價歷任宰相,說到李林甫這,說:“是子妒賢嫉能,舉無比者。”裴士淹問:“陛下誠知之,何任之久?”玄宗默然不應。(《新唐書·李林甫傳》)可見李林甫專權,唐玄宗是很清楚的。但他為何又對此默然不應,久而不答?唐玄宗的真實想法我們已不得而知,只能猜測可能有集權的需要。權臣並不等於就是奸臣,唐玄宗久任李林甫,應該是出於他利用李林甫實現集權的需要。他信任安祿山等胡人也是自唐初以來的傳統,後來平定“安史之亂”也任用了眾多胡人做將帥。

李林甫自開元22年起任宰相,前後專權19年。他在位期間,迎合上意,妒忌賢能,打壓排斥異己,深為當時文人士大夫痛恨。但他身居相位,“每事過謹,條理綱紀,中外遷除,皆有法度”。(《舊唐書·李林甫傳》)。李林甫政治品行差,能力上還是很強,在開元時期做了許多制度化上的努力,他領銜編定了著名的《唐六典》。李林甫的精明與幹練有著過人之處。他在世時,不僅楊國忠,就連安祿山也不敢放肆。

天寶十載,安祿山第一次見到李林甫就心怵。他在朝中常不尊重群臣,但見到李林甫冬天也要出一身汗,史稱其“以李林甫狡猾逾己,故畏服之”(《資治通鑑》)。又載:“李林甫為相,朝臣莫敢抗禮,祿山承恩深,人謁不甚罄折。林甫命王鉷,鉷趨拜謹甚,祿山悚息,腰漸曲。每與語,皆揣知其情而先言之。祿山以為神明,每見林甫,雖盛冬亦汗洽。林甫接以溫言,中書廳引坐,以己披袍覆之,祿山欣荷,無所喼,呼為十郎。駱谷奏事,先問:“十郎何言?有好言則喜躍,若但言大夫須好檢校,則反手據床日:阿與,我死也!”(《舊唐書·安祿山傳》)。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天寶十一載李林甫死前,楊國忠從劍南馳回叩見,“渴林甫,拜於床下,林甫垂涕託以後”(《舊唐書·李林甫傳》),林甫曰:“死矣,公且人相,以後事累公!國忠懼其詐,不敢當,流汗被顏。”(《新唐書·楊國忠傳》)。尤其是,李林甫的“奸臣”和“叛逆”罪名是在他死後由楊國忠誣陷而致,歷史有記載。在李林甫死前,唐玄宗還專門登上降聖閣用紅巾招他,表示慰問,說明他自始至終都信任李林甫。當時距“安史之亂”爆發還有3年,這3年中政治權力發生了很多變化,如果說李林甫對安祿山叛亂負責任,理由並不充分。李林甫是歷史上始終沒有得到平反的一位含冤者,時稱“及國忠誣構,天下以為冤”。(《舊唐書·李林甫傳》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高力士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奸臣",事實上,雖然高力士受封從一品驃騎大將軍,經常守候在唐玄宗身邊,專掌詔敕,參預機密,權高望重。皇太子稱之為“兄”,諸王公稱之為“阿翁”,駙馬稱之為“爺”。朝中宰相李林甫、李適之、蓋痺運、韋堅、楊慎矜、王珙到楊國忠,邊將從安祿山、安思順到高仙芝,都由他晉升。但是他卻能一向忠誠謹密,善自約束,不驕橫干政。他和唐玄宗的私人感情也很好,士大夫也並不嫉惡他。在李林甫死後,高力土是唯一具有權威的大臣,尤其調解邊將矛盾一類棘手的事,都由他來處理。史稱“內侍如力士者甚少"(《史綱評要》),將“安史之亂"歸罪於他也是沒有道理的。

"

中國歷史上最輝煌最燦爛的時代是唐代,唐代最重要的歷史事件就是“安史之亂”,史學界一向認為“安史之亂”是唐代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而唐代又是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點,由此而論,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爆發的“安史之亂”可以看做是中國二千餘年古代社會歷史發展的一大關鍵。“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迄今史學界並沒有一致定論。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關於“安史之亂”的起因歷史觀點大致有五種說法。一是“府兵敗壞,外重於內”說,認為邊鎮節度使將帥久任、擁兵自重、尾大不掉、難以控制。唐初的府兵制,其勢力內重於外,到唐高宗、武后時,府兵制被破壞。到玄宗開元中期,府兵總人數僅有十二三萬,而且沒有戰鬥力。與此同時,邊疆十鎮節度使統兵四十九萬,多為久經戰陣的士兵。其中安祿山就有兵十八萬三千,外重於內之勢已成。

其二是階級矛盾說,認為玄宗後期朝政腐敗,農民多失去土地,承擔不起深重的賦役而四處逃亡。農民與統治階級的矛盾日益激化,給安祿山、史思明叛亂提供了可乘之機。

其三民族矛盾爆發說,隋唐以來,河北北部幽州一帶雜居著許多契丹和奚人,唐太宗在贏得對突厥戰爭後,將許多突厥人也遷徙安置在這一帶。逐漸產生民族矛盾引發叛亂。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其四是唐王朝將相不和說,先是蕃人與宰相李林甫的矛盾。史載:“皇太子及宰相屢言祿山反,帝不信。”(《新唐書》列傳),其次是安祿山與太子的矛盾。楊國忠繼李林甫為相後激化了與安祿山的矛盾,楊國忠將安祿山心腹或殺或貶,安祿山正是以此為藉口打著清君側名義發動反叛。

其五是唐玄宗怠政說,玄宗寵愛楊貴妃,整日沉溺於酒色娛樂,怠於政事,朝政大權被李林甫、楊國忠、高力士等人控制,他們結黨營私,排斥打壓異已,唐玄宗只喜歡歌功頌德,粉飾太平,即使安祿山的反狀日漸暴露,玄宗還不警覺,把告密者一律縛送安祿山處置。

我們翻看中國歷史會發現,歷史上西漢也有類似情形。在漢景帝時發生了“七國之亂”,但中央政府能夠把握控制外重內輕的局面,並且迅速平定李叛亂。漢武帝晚年也是變成李昏君,也權臣當政,但卻沒有爆發內亂。小編認為,“安史之亂”的爆發還存在一些偶然性因素在起作用,比如權力的變更和權臣的奸佞跋扈等。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歷史記載唐玄宗即多才又有能力和魄力,擅書法,知音律,是一個在政治上和愛好上都有所成就的帝王,早年開創了“開元之治”局面,晚年則深居宮中,專以聲色自娛自遣。唐玄宗晚年奢侈和怠於理政是事實,但是說他昏庸則未必。史實證明他晚年對外重內輕、將相不和等政治危機仍然有敏感的洞察,並不糊塗。

唐代郭浞所作《高力士外傳》,是他與高力士同遭貶謫時據高力士口述而作,真實史料價值與眾不同。其中說到唐玄宗與高力士在開元二十三年、天寶十年、十三年的三次問答。第一次玄宗問:“軍國政事,委以林甫,卿謂如何?”高力士答:“軍國之柄,未可假人。”玄宗說:“今所敷奏,未獲朕心。”第二次玄宗問:“朕年事漸高,朝廷細務委以宰臣,藩戎不旮付之邊將,自然無事,卿謂如何?”高力士答:“臣恐久無備於不虞,卒有成於滋蔓。”玄宗說:“今日奏陳,雅符朕意。近小有疑慮,所以問卿,卿慎勿言,杜復洩露,應須方便,然可改張。”第三次唐玄宗因左右無人,問:“自天寶十年之後,朕數有疑,卿總無言,何以為意?”高力士答:“自陛下威權假於宰相,法令不行,臣不敢言。”玄宗聽後久而不答。從唐玄宗這三次問答來看,他對於當時時局是很洞悉的,也在思考如何破局,只是歷史沒有給他機會。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安史之亂後,唐玄宗曾評價歷任宰相,說到李林甫這,說:“是子妒賢嫉能,舉無比者。”裴士淹問:“陛下誠知之,何任之久?”玄宗默然不應。(《新唐書·李林甫傳》)可見李林甫專權,唐玄宗是很清楚的。但他為何又對此默然不應,久而不答?唐玄宗的真實想法我們已不得而知,只能猜測可能有集權的需要。權臣並不等於就是奸臣,唐玄宗久任李林甫,應該是出於他利用李林甫實現集權的需要。他信任安祿山等胡人也是自唐初以來的傳統,後來平定“安史之亂”也任用了眾多胡人做將帥。

李林甫自開元22年起任宰相,前後專權19年。他在位期間,迎合上意,妒忌賢能,打壓排斥異己,深為當時文人士大夫痛恨。但他身居相位,“每事過謹,條理綱紀,中外遷除,皆有法度”。(《舊唐書·李林甫傳》)。李林甫政治品行差,能力上還是很強,在開元時期做了許多制度化上的努力,他領銜編定了著名的《唐六典》。李林甫的精明與幹練有著過人之處。他在世時,不僅楊國忠,就連安祿山也不敢放肆。

天寶十載,安祿山第一次見到李林甫就心怵。他在朝中常不尊重群臣,但見到李林甫冬天也要出一身汗,史稱其“以李林甫狡猾逾己,故畏服之”(《資治通鑑》)。又載:“李林甫為相,朝臣莫敢抗禮,祿山承恩深,人謁不甚罄折。林甫命王鉷,鉷趨拜謹甚,祿山悚息,腰漸曲。每與語,皆揣知其情而先言之。祿山以為神明,每見林甫,雖盛冬亦汗洽。林甫接以溫言,中書廳引坐,以己披袍覆之,祿山欣荷,無所喼,呼為十郎。駱谷奏事,先問:“十郎何言?有好言則喜躍,若但言大夫須好檢校,則反手據床日:阿與,我死也!”(《舊唐書·安祿山傳》)。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天寶十一載李林甫死前,楊國忠從劍南馳回叩見,“渴林甫,拜於床下,林甫垂涕託以後”(《舊唐書·李林甫傳》),林甫曰:“死矣,公且人相,以後事累公!國忠懼其詐,不敢當,流汗被顏。”(《新唐書·楊國忠傳》)。尤其是,李林甫的“奸臣”和“叛逆”罪名是在他死後由楊國忠誣陷而致,歷史有記載。在李林甫死前,唐玄宗還專門登上降聖閣用紅巾招他,表示慰問,說明他自始至終都信任李林甫。當時距“安史之亂”爆發還有3年,這3年中政治權力發生了很多變化,如果說李林甫對安祿山叛亂負責任,理由並不充分。李林甫是歷史上始終沒有得到平反的一位含冤者,時稱“及國忠誣構,天下以為冤”。(《舊唐書·李林甫傳》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高力士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奸臣",事實上,雖然高力士受封從一品驃騎大將軍,經常守候在唐玄宗身邊,專掌詔敕,參預機密,權高望重。皇太子稱之為“兄”,諸王公稱之為“阿翁”,駙馬稱之為“爺”。朝中宰相李林甫、李適之、蓋痺運、韋堅、楊慎矜、王珙到楊國忠,邊將從安祿山、安思順到高仙芝,都由他晉升。但是他卻能一向忠誠謹密,善自約束,不驕橫干政。他和唐玄宗的私人感情也很好,士大夫也並不嫉惡他。在李林甫死後,高力土是唯一具有權威的大臣,尤其調解邊將矛盾一類棘手的事,都由他來處理。史稱“內侍如力士者甚少"(《史綱評要》),將“安史之亂"歸罪於他也是沒有道理的。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另據近年陝西出土、蒲城文管所藏《高力士墓誌》記載,高力士曾有平定“王鉷之亂”與在蜀平定“南營之叛”的功績,稱其“親執桴鼓,令於顏行日,斬級者無戰功,擒生者受上賞,椒擾之際,人無橫酷者,由公一言也”。又總評其一生:“左右明王,垂五十年,布四海之宏綱,承九重之密旨,造藤之議,削稿之書,不可得而知也。其寬厚之量,藝業之尤,宣撫之才,施捨之跡,存於長者之論,良有古人之風。”墓誌由知制誥潘炎奉敕撰文,寫於代宗時期,其中評價應該是比較中肯的。

和李林甫、高力士相比,楊國忠的政治才能就極其低劣。史稱其“無學術句檢,能飲酒,蒲博無行,為宗黨所鄙”(《舊唐書·楊國忠傳》)。楊國忠曾經對人說:“某家起於細微,因緣椒房之親,以至於是。吾今未知稅駕之所,念終不能致令名,要當取樂於富貴耳。”(《開元天寶遺事十種》)。由此可見其德行能力的低下。李林甫死後,楊國忠的唯一政敵只有安祿山,他屢次言稱安祿山謀反。史載國忠寡謀矜躁,謂祿山跋扈不足圖,故激怒之使必反。(《新唐書·楊國忠傳》)為了證明自己判斷正確,他甚至圍捕安祿山的親信以激怒安祿山,逼其速反。安祿山叛亂後,舉國震驚,楊國忠反而面有得意之色,而安祿山反叛的理由就是清君側誅楊國忠,史稱安祿山對楊國忠“視之蔑如也”(《資治通鑑》)。後來楊國忠遭六軍斬首,也是咎由自取。

"

中國歷史上最輝煌最燦爛的時代是唐代,唐代最重要的歷史事件就是“安史之亂”,史學界一向認為“安史之亂”是唐代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而唐代又是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點,由此而論,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爆發的“安史之亂”可以看做是中國二千餘年古代社會歷史發展的一大關鍵。“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迄今史學界並沒有一致定論。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關於“安史之亂”的起因歷史觀點大致有五種說法。一是“府兵敗壞,外重於內”說,認為邊鎮節度使將帥久任、擁兵自重、尾大不掉、難以控制。唐初的府兵制,其勢力內重於外,到唐高宗、武后時,府兵制被破壞。到玄宗開元中期,府兵總人數僅有十二三萬,而且沒有戰鬥力。與此同時,邊疆十鎮節度使統兵四十九萬,多為久經戰陣的士兵。其中安祿山就有兵十八萬三千,外重於內之勢已成。

其二是階級矛盾說,認為玄宗後期朝政腐敗,農民多失去土地,承擔不起深重的賦役而四處逃亡。農民與統治階級的矛盾日益激化,給安祿山、史思明叛亂提供了可乘之機。

其三民族矛盾爆發說,隋唐以來,河北北部幽州一帶雜居著許多契丹和奚人,唐太宗在贏得對突厥戰爭後,將許多突厥人也遷徙安置在這一帶。逐漸產生民族矛盾引發叛亂。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其四是唐王朝將相不和說,先是蕃人與宰相李林甫的矛盾。史載:“皇太子及宰相屢言祿山反,帝不信。”(《新唐書》列傳),其次是安祿山與太子的矛盾。楊國忠繼李林甫為相後激化了與安祿山的矛盾,楊國忠將安祿山心腹或殺或貶,安祿山正是以此為藉口打著清君側名義發動反叛。

其五是唐玄宗怠政說,玄宗寵愛楊貴妃,整日沉溺於酒色娛樂,怠於政事,朝政大權被李林甫、楊國忠、高力士等人控制,他們結黨營私,排斥打壓異已,唐玄宗只喜歡歌功頌德,粉飾太平,即使安祿山的反狀日漸暴露,玄宗還不警覺,把告密者一律縛送安祿山處置。

我們翻看中國歷史會發現,歷史上西漢也有類似情形。在漢景帝時發生了“七國之亂”,但中央政府能夠把握控制外重內輕的局面,並且迅速平定李叛亂。漢武帝晚年也是變成李昏君,也權臣當政,但卻沒有爆發內亂。小編認為,“安史之亂”的爆發還存在一些偶然性因素在起作用,比如權力的變更和權臣的奸佞跋扈等。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歷史記載唐玄宗即多才又有能力和魄力,擅書法,知音律,是一個在政治上和愛好上都有所成就的帝王,早年開創了“開元之治”局面,晚年則深居宮中,專以聲色自娛自遣。唐玄宗晚年奢侈和怠於理政是事實,但是說他昏庸則未必。史實證明他晚年對外重內輕、將相不和等政治危機仍然有敏感的洞察,並不糊塗。

唐代郭浞所作《高力士外傳》,是他與高力士同遭貶謫時據高力士口述而作,真實史料價值與眾不同。其中說到唐玄宗與高力士在開元二十三年、天寶十年、十三年的三次問答。第一次玄宗問:“軍國政事,委以林甫,卿謂如何?”高力士答:“軍國之柄,未可假人。”玄宗說:“今所敷奏,未獲朕心。”第二次玄宗問:“朕年事漸高,朝廷細務委以宰臣,藩戎不旮付之邊將,自然無事,卿謂如何?”高力士答:“臣恐久無備於不虞,卒有成於滋蔓。”玄宗說:“今日奏陳,雅符朕意。近小有疑慮,所以問卿,卿慎勿言,杜復洩露,應須方便,然可改張。”第三次唐玄宗因左右無人,問:“自天寶十年之後,朕數有疑,卿總無言,何以為意?”高力士答:“自陛下威權假於宰相,法令不行,臣不敢言。”玄宗聽後久而不答。從唐玄宗這三次問答來看,他對於當時時局是很洞悉的,也在思考如何破局,只是歷史沒有給他機會。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安史之亂後,唐玄宗曾評價歷任宰相,說到李林甫這,說:“是子妒賢嫉能,舉無比者。”裴士淹問:“陛下誠知之,何任之久?”玄宗默然不應。(《新唐書·李林甫傳》)可見李林甫專權,唐玄宗是很清楚的。但他為何又對此默然不應,久而不答?唐玄宗的真實想法我們已不得而知,只能猜測可能有集權的需要。權臣並不等於就是奸臣,唐玄宗久任李林甫,應該是出於他利用李林甫實現集權的需要。他信任安祿山等胡人也是自唐初以來的傳統,後來平定“安史之亂”也任用了眾多胡人做將帥。

李林甫自開元22年起任宰相,前後專權19年。他在位期間,迎合上意,妒忌賢能,打壓排斥異己,深為當時文人士大夫痛恨。但他身居相位,“每事過謹,條理綱紀,中外遷除,皆有法度”。(《舊唐書·李林甫傳》)。李林甫政治品行差,能力上還是很強,在開元時期做了許多制度化上的努力,他領銜編定了著名的《唐六典》。李林甫的精明與幹練有著過人之處。他在世時,不僅楊國忠,就連安祿山也不敢放肆。

天寶十載,安祿山第一次見到李林甫就心怵。他在朝中常不尊重群臣,但見到李林甫冬天也要出一身汗,史稱其“以李林甫狡猾逾己,故畏服之”(《資治通鑑》)。又載:“李林甫為相,朝臣莫敢抗禮,祿山承恩深,人謁不甚罄折。林甫命王鉷,鉷趨拜謹甚,祿山悚息,腰漸曲。每與語,皆揣知其情而先言之。祿山以為神明,每見林甫,雖盛冬亦汗洽。林甫接以溫言,中書廳引坐,以己披袍覆之,祿山欣荷,無所喼,呼為十郎。駱谷奏事,先問:“十郎何言?有好言則喜躍,若但言大夫須好檢校,則反手據床日:阿與,我死也!”(《舊唐書·安祿山傳》)。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天寶十一載李林甫死前,楊國忠從劍南馳回叩見,“渴林甫,拜於床下,林甫垂涕託以後”(《舊唐書·李林甫傳》),林甫曰:“死矣,公且人相,以後事累公!國忠懼其詐,不敢當,流汗被顏。”(《新唐書·楊國忠傳》)。尤其是,李林甫的“奸臣”和“叛逆”罪名是在他死後由楊國忠誣陷而致,歷史有記載。在李林甫死前,唐玄宗還專門登上降聖閣用紅巾招他,表示慰問,說明他自始至終都信任李林甫。當時距“安史之亂”爆發還有3年,這3年中政治權力發生了很多變化,如果說李林甫對安祿山叛亂負責任,理由並不充分。李林甫是歷史上始終沒有得到平反的一位含冤者,時稱“及國忠誣構,天下以為冤”。(《舊唐書·李林甫傳》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高力士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奸臣",事實上,雖然高力士受封從一品驃騎大將軍,經常守候在唐玄宗身邊,專掌詔敕,參預機密,權高望重。皇太子稱之為“兄”,諸王公稱之為“阿翁”,駙馬稱之為“爺”。朝中宰相李林甫、李適之、蓋痺運、韋堅、楊慎矜、王珙到楊國忠,邊將從安祿山、安思順到高仙芝,都由他晉升。但是他卻能一向忠誠謹密,善自約束,不驕橫干政。他和唐玄宗的私人感情也很好,士大夫也並不嫉惡他。在李林甫死後,高力土是唯一具有權威的大臣,尤其調解邊將矛盾一類棘手的事,都由他來處理。史稱“內侍如力士者甚少"(《史綱評要》),將“安史之亂"歸罪於他也是沒有道理的。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另據近年陝西出土、蒲城文管所藏《高力士墓誌》記載,高力士曾有平定“王鉷之亂”與在蜀平定“南營之叛”的功績,稱其“親執桴鼓,令於顏行日,斬級者無戰功,擒生者受上賞,椒擾之際,人無橫酷者,由公一言也”。又總評其一生:“左右明王,垂五十年,布四海之宏綱,承九重之密旨,造藤之議,削稿之書,不可得而知也。其寬厚之量,藝業之尤,宣撫之才,施捨之跡,存於長者之論,良有古人之風。”墓誌由知制誥潘炎奉敕撰文,寫於代宗時期,其中評價應該是比較中肯的。

和李林甫、高力士相比,楊國忠的政治才能就極其低劣。史稱其“無學術句檢,能飲酒,蒲博無行,為宗黨所鄙”(《舊唐書·楊國忠傳》)。楊國忠曾經對人說:“某家起於細微,因緣椒房之親,以至於是。吾今未知稅駕之所,念終不能致令名,要當取樂於富貴耳。”(《開元天寶遺事十種》)。由此可見其德行能力的低下。李林甫死後,楊國忠的唯一政敵只有安祿山,他屢次言稱安祿山謀反。史載國忠寡謀矜躁,謂祿山跋扈不足圖,故激怒之使必反。(《新唐書·楊國忠傳》)為了證明自己判斷正確,他甚至圍捕安祿山的親信以激怒安祿山,逼其速反。安祿山叛亂後,舉國震驚,楊國忠反而面有得意之色,而安祿山反叛的理由就是清君側誅楊國忠,史稱安祿山對楊國忠“視之蔑如也”(《資治通鑑》)。後來楊國忠遭六軍斬首,也是咎由自取。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安祿山是當時最有能力的邊將之一,“性合韜鈐,氣秉雄武,聲威振於絕漠,捍禦比於長城,戰必克平,智能料敵”(《開元天寶遺事十種》)。他由被譽為“萬里長城”到發動“安史之亂”,有一個從平衡到失衡的過程。開元年中宰相張九齡一見安祿山便說他有“逆相”,斷定“亂幽州者,必此胡也”。這個說法並沒有依據,連唐玄宗都說:“卿勿以王夷甫識石勒,枉害忠良。”(《資治通鑑》)。天寶十載安祿山兼任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重兵在握,位極人臣。這時的安祿山可反可不反。

小編認為,既然安祿山已經“富貴已極”,年過50,肥胖症和眼病都在加重,一般來說他是不會選擇反叛的。果然就在叛軍久攻潼關不下時,他便憂懼、後悔,責備謀臣,“怒不解”,(《全唐文》)。而田乾真則勸安祿山效法袁紹割據河北,還說可以堅持15年。

除了利慾以外就是實力。天寶初,唐朝共有平盧、范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四鎮、北庭及西川劍南九個節度,兵馬約50萬。除劍南外都在北方。其中安祿山統領平盧、范陽、河東三鎮,有兵馬20萬,實力最強。哥舒翰統領河西、隴右二鎮,兵馬15萬,次之。安思順統領朔方,兵馬6.5萬,又次之。高仙芝、封常清統領安西、北庭二鎮,兵馬5萬,最少。

"

中國歷史上最輝煌最燦爛的時代是唐代,唐代最重要的歷史事件就是“安史之亂”,史學界一向認為“安史之亂”是唐代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而唐代又是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點,由此而論,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爆發的“安史之亂”可以看做是中國二千餘年古代社會歷史發展的一大關鍵。“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迄今史學界並沒有一致定論。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關於“安史之亂”的起因歷史觀點大致有五種說法。一是“府兵敗壞,外重於內”說,認為邊鎮節度使將帥久任、擁兵自重、尾大不掉、難以控制。唐初的府兵制,其勢力內重於外,到唐高宗、武后時,府兵制被破壞。到玄宗開元中期,府兵總人數僅有十二三萬,而且沒有戰鬥力。與此同時,邊疆十鎮節度使統兵四十九萬,多為久經戰陣的士兵。其中安祿山就有兵十八萬三千,外重於內之勢已成。

其二是階級矛盾說,認為玄宗後期朝政腐敗,農民多失去土地,承擔不起深重的賦役而四處逃亡。農民與統治階級的矛盾日益激化,給安祿山、史思明叛亂提供了可乘之機。

其三民族矛盾爆發說,隋唐以來,河北北部幽州一帶雜居著許多契丹和奚人,唐太宗在贏得對突厥戰爭後,將許多突厥人也遷徙安置在這一帶。逐漸產生民族矛盾引發叛亂。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其四是唐王朝將相不和說,先是蕃人與宰相李林甫的矛盾。史載:“皇太子及宰相屢言祿山反,帝不信。”(《新唐書》列傳),其次是安祿山與太子的矛盾。楊國忠繼李林甫為相後激化了與安祿山的矛盾,楊國忠將安祿山心腹或殺或貶,安祿山正是以此為藉口打著清君側名義發動反叛。

其五是唐玄宗怠政說,玄宗寵愛楊貴妃,整日沉溺於酒色娛樂,怠於政事,朝政大權被李林甫、楊國忠、高力士等人控制,他們結黨營私,排斥打壓異已,唐玄宗只喜歡歌功頌德,粉飾太平,即使安祿山的反狀日漸暴露,玄宗還不警覺,把告密者一律縛送安祿山處置。

我們翻看中國歷史會發現,歷史上西漢也有類似情形。在漢景帝時發生了“七國之亂”,但中央政府能夠把握控制外重內輕的局面,並且迅速平定李叛亂。漢武帝晚年也是變成李昏君,也權臣當政,但卻沒有爆發內亂。小編認為,“安史之亂”的爆發還存在一些偶然性因素在起作用,比如權力的變更和權臣的奸佞跋扈等。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歷史記載唐玄宗即多才又有能力和魄力,擅書法,知音律,是一個在政治上和愛好上都有所成就的帝王,早年開創了“開元之治”局面,晚年則深居宮中,專以聲色自娛自遣。唐玄宗晚年奢侈和怠於理政是事實,但是說他昏庸則未必。史實證明他晚年對外重內輕、將相不和等政治危機仍然有敏感的洞察,並不糊塗。

唐代郭浞所作《高力士外傳》,是他與高力士同遭貶謫時據高力士口述而作,真實史料價值與眾不同。其中說到唐玄宗與高力士在開元二十三年、天寶十年、十三年的三次問答。第一次玄宗問:“軍國政事,委以林甫,卿謂如何?”高力士答:“軍國之柄,未可假人。”玄宗說:“今所敷奏,未獲朕心。”第二次玄宗問:“朕年事漸高,朝廷細務委以宰臣,藩戎不旮付之邊將,自然無事,卿謂如何?”高力士答:“臣恐久無備於不虞,卒有成於滋蔓。”玄宗說:“今日奏陳,雅符朕意。近小有疑慮,所以問卿,卿慎勿言,杜復洩露,應須方便,然可改張。”第三次唐玄宗因左右無人,問:“自天寶十年之後,朕數有疑,卿總無言,何以為意?”高力士答:“自陛下威權假於宰相,法令不行,臣不敢言。”玄宗聽後久而不答。從唐玄宗這三次問答來看,他對於當時時局是很洞悉的,也在思考如何破局,只是歷史沒有給他機會。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安史之亂後,唐玄宗曾評價歷任宰相,說到李林甫這,說:“是子妒賢嫉能,舉無比者。”裴士淹問:“陛下誠知之,何任之久?”玄宗默然不應。(《新唐書·李林甫傳》)可見李林甫專權,唐玄宗是很清楚的。但他為何又對此默然不應,久而不答?唐玄宗的真實想法我們已不得而知,只能猜測可能有集權的需要。權臣並不等於就是奸臣,唐玄宗久任李林甫,應該是出於他利用李林甫實現集權的需要。他信任安祿山等胡人也是自唐初以來的傳統,後來平定“安史之亂”也任用了眾多胡人做將帥。

李林甫自開元22年起任宰相,前後專權19年。他在位期間,迎合上意,妒忌賢能,打壓排斥異己,深為當時文人士大夫痛恨。但他身居相位,“每事過謹,條理綱紀,中外遷除,皆有法度”。(《舊唐書·李林甫傳》)。李林甫政治品行差,能力上還是很強,在開元時期做了許多制度化上的努力,他領銜編定了著名的《唐六典》。李林甫的精明與幹練有著過人之處。他在世時,不僅楊國忠,就連安祿山也不敢放肆。

天寶十載,安祿山第一次見到李林甫就心怵。他在朝中常不尊重群臣,但見到李林甫冬天也要出一身汗,史稱其“以李林甫狡猾逾己,故畏服之”(《資治通鑑》)。又載:“李林甫為相,朝臣莫敢抗禮,祿山承恩深,人謁不甚罄折。林甫命王鉷,鉷趨拜謹甚,祿山悚息,腰漸曲。每與語,皆揣知其情而先言之。祿山以為神明,每見林甫,雖盛冬亦汗洽。林甫接以溫言,中書廳引坐,以己披袍覆之,祿山欣荷,無所喼,呼為十郎。駱谷奏事,先問:“十郎何言?有好言則喜躍,若但言大夫須好檢校,則反手據床日:阿與,我死也!”(《舊唐書·安祿山傳》)。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天寶十一載李林甫死前,楊國忠從劍南馳回叩見,“渴林甫,拜於床下,林甫垂涕託以後”(《舊唐書·李林甫傳》),林甫曰:“死矣,公且人相,以後事累公!國忠懼其詐,不敢當,流汗被顏。”(《新唐書·楊國忠傳》)。尤其是,李林甫的“奸臣”和“叛逆”罪名是在他死後由楊國忠誣陷而致,歷史有記載。在李林甫死前,唐玄宗還專門登上降聖閣用紅巾招他,表示慰問,說明他自始至終都信任李林甫。當時距“安史之亂”爆發還有3年,這3年中政治權力發生了很多變化,如果說李林甫對安祿山叛亂負責任,理由並不充分。李林甫是歷史上始終沒有得到平反的一位含冤者,時稱“及國忠誣構,天下以為冤”。(《舊唐書·李林甫傳》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高力士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奸臣",事實上,雖然高力士受封從一品驃騎大將軍,經常守候在唐玄宗身邊,專掌詔敕,參預機密,權高望重。皇太子稱之為“兄”,諸王公稱之為“阿翁”,駙馬稱之為“爺”。朝中宰相李林甫、李適之、蓋痺運、韋堅、楊慎矜、王珙到楊國忠,邊將從安祿山、安思順到高仙芝,都由他晉升。但是他卻能一向忠誠謹密,善自約束,不驕橫干政。他和唐玄宗的私人感情也很好,士大夫也並不嫉惡他。在李林甫死後,高力土是唯一具有權威的大臣,尤其調解邊將矛盾一類棘手的事,都由他來處理。史稱“內侍如力士者甚少"(《史綱評要》),將“安史之亂"歸罪於他也是沒有道理的。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另據近年陝西出土、蒲城文管所藏《高力士墓誌》記載,高力士曾有平定“王鉷之亂”與在蜀平定“南營之叛”的功績,稱其“親執桴鼓,令於顏行日,斬級者無戰功,擒生者受上賞,椒擾之際,人無橫酷者,由公一言也”。又總評其一生:“左右明王,垂五十年,布四海之宏綱,承九重之密旨,造藤之議,削稿之書,不可得而知也。其寬厚之量,藝業之尤,宣撫之才,施捨之跡,存於長者之論,良有古人之風。”墓誌由知制誥潘炎奉敕撰文,寫於代宗時期,其中評價應該是比較中肯的。

和李林甫、高力士相比,楊國忠的政治才能就極其低劣。史稱其“無學術句檢,能飲酒,蒲博無行,為宗黨所鄙”(《舊唐書·楊國忠傳》)。楊國忠曾經對人說:“某家起於細微,因緣椒房之親,以至於是。吾今未知稅駕之所,念終不能致令名,要當取樂於富貴耳。”(《開元天寶遺事十種》)。由此可見其德行能力的低下。李林甫死後,楊國忠的唯一政敵只有安祿山,他屢次言稱安祿山謀反。史載國忠寡謀矜躁,謂祿山跋扈不足圖,故激怒之使必反。(《新唐書·楊國忠傳》)為了證明自己判斷正確,他甚至圍捕安祿山的親信以激怒安祿山,逼其速反。安祿山叛亂後,舉國震驚,楊國忠反而面有得意之色,而安祿山反叛的理由就是清君側誅楊國忠,史稱安祿山對楊國忠“視之蔑如也”(《資治通鑑》)。後來楊國忠遭六軍斬首,也是咎由自取。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安祿山是當時最有能力的邊將之一,“性合韜鈐,氣秉雄武,聲威振於絕漠,捍禦比於長城,戰必克平,智能料敵”(《開元天寶遺事十種》)。他由被譽為“萬里長城”到發動“安史之亂”,有一個從平衡到失衡的過程。開元年中宰相張九齡一見安祿山便說他有“逆相”,斷定“亂幽州者,必此胡也”。這個說法並沒有依據,連唐玄宗都說:“卿勿以王夷甫識石勒,枉害忠良。”(《資治通鑑》)。天寶十載安祿山兼任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重兵在握,位極人臣。這時的安祿山可反可不反。

小編認為,既然安祿山已經“富貴已極”,年過50,肥胖症和眼病都在加重,一般來說他是不會選擇反叛的。果然就在叛軍久攻潼關不下時,他便憂懼、後悔,責備謀臣,“怒不解”,(《全唐文》)。而田乾真則勸安祿山效法袁紹割據河北,還說可以堅持15年。

除了利慾以外就是實力。天寶初,唐朝共有平盧、范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四鎮、北庭及西川劍南九個節度,兵馬約50萬。除劍南外都在北方。其中安祿山統領平盧、范陽、河東三鎮,有兵馬20萬,實力最強。哥舒翰統領河西、隴右二鎮,兵馬15萬,次之。安思順統領朔方,兵馬6.5萬,又次之。高仙芝、封常清統領安西、北庭二鎮,兵馬5萬,最少。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當時的情景粗看是“外重內輕",實際上又各個分立,誰都不具有絕對優勢。如果西北5鎮合兵,那麼兵馬就多達26萬餘,便是東北方面的3鎮所不能匹敵的,安祿山對此不能不有所顧忌。節度使的分置無疑是唐玄宗手中具有重要的威懾力量,而安祿山直到天寶十一載時也還在謀求與哥舒翰結好,稱二人“族類頗同,何得不相親”(《資治通鑑》)。

小編認為“安史之亂”爆發的主因是楊國忠激化矛盾。但即使這樣,安祿山對叛亂成功也沒有充分的把握,可以說成功的機會很小。但是歷史總會有巧合,恰在此時,他遇到了一個偶然的機會,這就是在安祿山率所部叛亂時,節度使諸鎮中的幾名主將恰恰都不在任上。原任安西都護高仙芝已於十載回長安任右羽林大將軍;河西隴右節度使哥舒翰於這年二月入朝,路途得病在家休養;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於這年冬入朝,十一月十六日剛到長安,對安祿山最大的威懾已不存在。

同時,深通兵法的安祿山選擇了最佳時機,一反常態在隆冬季節突然發兵。此前,安祿山請求向長安貢獻3000匹馬,派本部士兵護送,並與甲杖同行,引起唐朝的注意,雙方有七月與十月之爭。安祿山請求七月至,玄宗告訴安祿山說:“與卿修得一湯,故令召卿至,十月朕御於華清官中”。結果安祿山沒有來,卻在十一月九日突然發兵。安祿山的策略是冬天突襲,他預先準備了繩索草木破船橫貫黃河,結果一夜冰合成橋。唐朝毫無戒備,叛軍只用34天就攻下洛陽。

"

中國歷史上最輝煌最燦爛的時代是唐代,唐代最重要的歷史事件就是“安史之亂”,史學界一向認為“安史之亂”是唐代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而唐代又是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點,由此而論,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爆發的“安史之亂”可以看做是中國二千餘年古代社會歷史發展的一大關鍵。“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迄今史學界並沒有一致定論。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關於“安史之亂”的起因歷史觀點大致有五種說法。一是“府兵敗壞,外重於內”說,認為邊鎮節度使將帥久任、擁兵自重、尾大不掉、難以控制。唐初的府兵制,其勢力內重於外,到唐高宗、武后時,府兵制被破壞。到玄宗開元中期,府兵總人數僅有十二三萬,而且沒有戰鬥力。與此同時,邊疆十鎮節度使統兵四十九萬,多為久經戰陣的士兵。其中安祿山就有兵十八萬三千,外重於內之勢已成。

其二是階級矛盾說,認為玄宗後期朝政腐敗,農民多失去土地,承擔不起深重的賦役而四處逃亡。農民與統治階級的矛盾日益激化,給安祿山、史思明叛亂提供了可乘之機。

其三民族矛盾爆發說,隋唐以來,河北北部幽州一帶雜居著許多契丹和奚人,唐太宗在贏得對突厥戰爭後,將許多突厥人也遷徙安置在這一帶。逐漸產生民族矛盾引發叛亂。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其四是唐王朝將相不和說,先是蕃人與宰相李林甫的矛盾。史載:“皇太子及宰相屢言祿山反,帝不信。”(《新唐書》列傳),其次是安祿山與太子的矛盾。楊國忠繼李林甫為相後激化了與安祿山的矛盾,楊國忠將安祿山心腹或殺或貶,安祿山正是以此為藉口打著清君側名義發動反叛。

其五是唐玄宗怠政說,玄宗寵愛楊貴妃,整日沉溺於酒色娛樂,怠於政事,朝政大權被李林甫、楊國忠、高力士等人控制,他們結黨營私,排斥打壓異已,唐玄宗只喜歡歌功頌德,粉飾太平,即使安祿山的反狀日漸暴露,玄宗還不警覺,把告密者一律縛送安祿山處置。

我們翻看中國歷史會發現,歷史上西漢也有類似情形。在漢景帝時發生了“七國之亂”,但中央政府能夠把握控制外重內輕的局面,並且迅速平定李叛亂。漢武帝晚年也是變成李昏君,也權臣當政,但卻沒有爆發內亂。小編認為,“安史之亂”的爆發還存在一些偶然性因素在起作用,比如權力的變更和權臣的奸佞跋扈等。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歷史記載唐玄宗即多才又有能力和魄力,擅書法,知音律,是一個在政治上和愛好上都有所成就的帝王,早年開創了“開元之治”局面,晚年則深居宮中,專以聲色自娛自遣。唐玄宗晚年奢侈和怠於理政是事實,但是說他昏庸則未必。史實證明他晚年對外重內輕、將相不和等政治危機仍然有敏感的洞察,並不糊塗。

唐代郭浞所作《高力士外傳》,是他與高力士同遭貶謫時據高力士口述而作,真實史料價值與眾不同。其中說到唐玄宗與高力士在開元二十三年、天寶十年、十三年的三次問答。第一次玄宗問:“軍國政事,委以林甫,卿謂如何?”高力士答:“軍國之柄,未可假人。”玄宗說:“今所敷奏,未獲朕心。”第二次玄宗問:“朕年事漸高,朝廷細務委以宰臣,藩戎不旮付之邊將,自然無事,卿謂如何?”高力士答:“臣恐久無備於不虞,卒有成於滋蔓。”玄宗說:“今日奏陳,雅符朕意。近小有疑慮,所以問卿,卿慎勿言,杜復洩露,應須方便,然可改張。”第三次唐玄宗因左右無人,問:“自天寶十年之後,朕數有疑,卿總無言,何以為意?”高力士答:“自陛下威權假於宰相,法令不行,臣不敢言。”玄宗聽後久而不答。從唐玄宗這三次問答來看,他對於當時時局是很洞悉的,也在思考如何破局,只是歷史沒有給他機會。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安史之亂後,唐玄宗曾評價歷任宰相,說到李林甫這,說:“是子妒賢嫉能,舉無比者。”裴士淹問:“陛下誠知之,何任之久?”玄宗默然不應。(《新唐書·李林甫傳》)可見李林甫專權,唐玄宗是很清楚的。但他為何又對此默然不應,久而不答?唐玄宗的真實想法我們已不得而知,只能猜測可能有集權的需要。權臣並不等於就是奸臣,唐玄宗久任李林甫,應該是出於他利用李林甫實現集權的需要。他信任安祿山等胡人也是自唐初以來的傳統,後來平定“安史之亂”也任用了眾多胡人做將帥。

李林甫自開元22年起任宰相,前後專權19年。他在位期間,迎合上意,妒忌賢能,打壓排斥異己,深為當時文人士大夫痛恨。但他身居相位,“每事過謹,條理綱紀,中外遷除,皆有法度”。(《舊唐書·李林甫傳》)。李林甫政治品行差,能力上還是很強,在開元時期做了許多制度化上的努力,他領銜編定了著名的《唐六典》。李林甫的精明與幹練有著過人之處。他在世時,不僅楊國忠,就連安祿山也不敢放肆。

天寶十載,安祿山第一次見到李林甫就心怵。他在朝中常不尊重群臣,但見到李林甫冬天也要出一身汗,史稱其“以李林甫狡猾逾己,故畏服之”(《資治通鑑》)。又載:“李林甫為相,朝臣莫敢抗禮,祿山承恩深,人謁不甚罄折。林甫命王鉷,鉷趨拜謹甚,祿山悚息,腰漸曲。每與語,皆揣知其情而先言之。祿山以為神明,每見林甫,雖盛冬亦汗洽。林甫接以溫言,中書廳引坐,以己披袍覆之,祿山欣荷,無所喼,呼為十郎。駱谷奏事,先問:“十郎何言?有好言則喜躍,若但言大夫須好檢校,則反手據床日:阿與,我死也!”(《舊唐書·安祿山傳》)。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天寶十一載李林甫死前,楊國忠從劍南馳回叩見,“渴林甫,拜於床下,林甫垂涕託以後”(《舊唐書·李林甫傳》),林甫曰:“死矣,公且人相,以後事累公!國忠懼其詐,不敢當,流汗被顏。”(《新唐書·楊國忠傳》)。尤其是,李林甫的“奸臣”和“叛逆”罪名是在他死後由楊國忠誣陷而致,歷史有記載。在李林甫死前,唐玄宗還專門登上降聖閣用紅巾招他,表示慰問,說明他自始至終都信任李林甫。當時距“安史之亂”爆發還有3年,這3年中政治權力發生了很多變化,如果說李林甫對安祿山叛亂負責任,理由並不充分。李林甫是歷史上始終沒有得到平反的一位含冤者,時稱“及國忠誣構,天下以為冤”。(《舊唐書·李林甫傳》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高力士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奸臣",事實上,雖然高力士受封從一品驃騎大將軍,經常守候在唐玄宗身邊,專掌詔敕,參預機密,權高望重。皇太子稱之為“兄”,諸王公稱之為“阿翁”,駙馬稱之為“爺”。朝中宰相李林甫、李適之、蓋痺運、韋堅、楊慎矜、王珙到楊國忠,邊將從安祿山、安思順到高仙芝,都由他晉升。但是他卻能一向忠誠謹密,善自約束,不驕橫干政。他和唐玄宗的私人感情也很好,士大夫也並不嫉惡他。在李林甫死後,高力土是唯一具有權威的大臣,尤其調解邊將矛盾一類棘手的事,都由他來處理。史稱“內侍如力士者甚少"(《史綱評要》),將“安史之亂"歸罪於他也是沒有道理的。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另據近年陝西出土、蒲城文管所藏《高力士墓誌》記載,高力士曾有平定“王鉷之亂”與在蜀平定“南營之叛”的功績,稱其“親執桴鼓,令於顏行日,斬級者無戰功,擒生者受上賞,椒擾之際,人無橫酷者,由公一言也”。又總評其一生:“左右明王,垂五十年,布四海之宏綱,承九重之密旨,造藤之議,削稿之書,不可得而知也。其寬厚之量,藝業之尤,宣撫之才,施捨之跡,存於長者之論,良有古人之風。”墓誌由知制誥潘炎奉敕撰文,寫於代宗時期,其中評價應該是比較中肯的。

和李林甫、高力士相比,楊國忠的政治才能就極其低劣。史稱其“無學術句檢,能飲酒,蒲博無行,為宗黨所鄙”(《舊唐書·楊國忠傳》)。楊國忠曾經對人說:“某家起於細微,因緣椒房之親,以至於是。吾今未知稅駕之所,念終不能致令名,要當取樂於富貴耳。”(《開元天寶遺事十種》)。由此可見其德行能力的低下。李林甫死後,楊國忠的唯一政敵只有安祿山,他屢次言稱安祿山謀反。史載國忠寡謀矜躁,謂祿山跋扈不足圖,故激怒之使必反。(《新唐書·楊國忠傳》)為了證明自己判斷正確,他甚至圍捕安祿山的親信以激怒安祿山,逼其速反。安祿山叛亂後,舉國震驚,楊國忠反而面有得意之色,而安祿山反叛的理由就是清君側誅楊國忠,史稱安祿山對楊國忠“視之蔑如也”(《資治通鑑》)。後來楊國忠遭六軍斬首,也是咎由自取。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安祿山是當時最有能力的邊將之一,“性合韜鈐,氣秉雄武,聲威振於絕漠,捍禦比於長城,戰必克平,智能料敵”(《開元天寶遺事十種》)。他由被譽為“萬里長城”到發動“安史之亂”,有一個從平衡到失衡的過程。開元年中宰相張九齡一見安祿山便說他有“逆相”,斷定“亂幽州者,必此胡也”。這個說法並沒有依據,連唐玄宗都說:“卿勿以王夷甫識石勒,枉害忠良。”(《資治通鑑》)。天寶十載安祿山兼任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重兵在握,位極人臣。這時的安祿山可反可不反。

小編認為,既然安祿山已經“富貴已極”,年過50,肥胖症和眼病都在加重,一般來說他是不會選擇反叛的。果然就在叛軍久攻潼關不下時,他便憂懼、後悔,責備謀臣,“怒不解”,(《全唐文》)。而田乾真則勸安祿山效法袁紹割據河北,還說可以堅持15年。

除了利慾以外就是實力。天寶初,唐朝共有平盧、范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四鎮、北庭及西川劍南九個節度,兵馬約50萬。除劍南外都在北方。其中安祿山統領平盧、范陽、河東三鎮,有兵馬20萬,實力最強。哥舒翰統領河西、隴右二鎮,兵馬15萬,次之。安思順統領朔方,兵馬6.5萬,又次之。高仙芝、封常清統領安西、北庭二鎮,兵馬5萬,最少。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當時的情景粗看是“外重內輕",實際上又各個分立,誰都不具有絕對優勢。如果西北5鎮合兵,那麼兵馬就多達26萬餘,便是東北方面的3鎮所不能匹敵的,安祿山對此不能不有所顧忌。節度使的分置無疑是唐玄宗手中具有重要的威懾力量,而安祿山直到天寶十一載時也還在謀求與哥舒翰結好,稱二人“族類頗同,何得不相親”(《資治通鑑》)。

小編認為“安史之亂”爆發的主因是楊國忠激化矛盾。但即使這樣,安祿山對叛亂成功也沒有充分的把握,可以說成功的機會很小。但是歷史總會有巧合,恰在此時,他遇到了一個偶然的機會,這就是在安祿山率所部叛亂時,節度使諸鎮中的幾名主將恰恰都不在任上。原任安西都護高仙芝已於十載回長安任右羽林大將軍;河西隴右節度使哥舒翰於這年二月入朝,路途得病在家休養;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於這年冬入朝,十一月十六日剛到長安,對安祿山最大的威懾已不存在。

同時,深通兵法的安祿山選擇了最佳時機,一反常態在隆冬季節突然發兵。此前,安祿山請求向長安貢獻3000匹馬,派本部士兵護送,並與甲杖同行,引起唐朝的注意,雙方有七月與十月之爭。安祿山請求七月至,玄宗告訴安祿山說:“與卿修得一湯,故令召卿至,十月朕御於華清官中”。結果安祿山沒有來,卻在十一月九日突然發兵。安祿山的策略是冬天突襲,他預先準備了繩索草木破船橫貫黃河,結果一夜冰合成橋。唐朝毫無戒備,叛軍只用34天就攻下洛陽。

大唐盛世光輝的黯淡,中國古代社會盛衰的轉折,安史之亂誰之錯?

安祿山發所部兵及同羅、奚、契丹、室韋共15萬人,號稱20萬,以誅楊國忠為名反於范陽,誓師後率兵向南。軍情傳到長安,唐玄宗急忙任命哥舒翰、高仙芝為副元帥、封常清為范陽、平盧節度使禦敵,理由是借其威名,且素與安祿山“不協”。當時安西、北庭、河西、隴右諸鎮兵馬都來不及調遣,良將手下無強兵,僅靠威名並不起作用。僅過了半年,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三位威名震邊疆的良將相繼被殺或被俘,唐政府軍一再潰敗。

最終唐朝歷經三帝八年時間才平定叛亂,為此付出的代價太多,北方基本被戰火摧毀,流民遍地,經濟民生凋敝。經此叛亂吐蕃趁機奪取了唐朝對西域的控制和隴西隴右,長安直接處於吐蕃的威脅中。唐朝內部開始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曾經強盛輝煌的大唐逐漸走向黯淡。不知玄宗如地下有知是否會後悔縱容楊國忠的所做所為?

參考文獻:1、《郭湜·高力士外傳》2、《新唐書》3、《舊唐書》4、《資治通鑑》5、《史綱評要》6、《高力士墓誌》7、《開元天寶遺事十種》8、《全唐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