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聖人唐玄宗為什麼一天連殺三個兒子'

"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中提到的聖人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非常有作為的一位皇帝。他的前半生可以說是輝煌之極,剷除專政禍國的韋氏集團,開創了大唐開元盛世。但是唐玄宗一生中有兩個汙點是無法擦掉的,一個是執政晚期發生的安史之亂,一個是為後人所詬病的一日殺三子。

《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發生在唐玄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十一年後就發生了安史之亂,而一日殺三子是發生在此七年前,即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

"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中提到的聖人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非常有作為的一位皇帝。他的前半生可以說是輝煌之極,剷除專政禍國的韋氏集團,開創了大唐開元盛世。但是唐玄宗一生中有兩個汙點是無法擦掉的,一個是執政晚期發生的安史之亂,一個是為後人所詬病的一日殺三子。

《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發生在唐玄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十一年後就發生了安史之亂,而一日殺三子是發生在此七年前,即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聖人唐玄宗為什麼一天連殺三個兒子

唐玄宗一生有三十個兒子(其中七個早亡),二十九個女兒。他的皇后王皇后沒有兒子,所以沒有嫡子,長子李琮小時候打獵時被野獸抓傷了臉,有損國家形象,不適合當太子(其實還不是因為備選的兒子多,有得挑嘛)。最後這最合適的人選就排到了老二李瑛頭上,加上李瑛的母親趙麗妃在當時正得寵,李瑛就順理成章的被立為了太子。

李瑛被立為太子也不是就萬無一失了,要知道古時候這皇權鬥爭可是很激烈、很殘酷的。你子憑母貴,有朝一日也會因別人的母親得寵而廢掉你。過了幾年,唐玄宗喜新厭舊了,武則天的侄孫女武惠妃得寵了。後宮鬥爭很殘酷,武惠妃知道,他現在得寵只是一時,要想在後宮一直站穩腳跟,就必須要有兒子,而且自己的兒子必須要當太子。可是武惠妃一連生了三個兒子都夭折了,第四個她也不敢自己養了,送給唐玄宗的大哥寧王幫忙撫養。

"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中提到的聖人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非常有作為的一位皇帝。他的前半生可以說是輝煌之極,剷除專政禍國的韋氏集團,開創了大唐開元盛世。但是唐玄宗一生中有兩個汙點是無法擦掉的,一個是執政晚期發生的安史之亂,一個是為後人所詬病的一日殺三子。

《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發生在唐玄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十一年後就發生了安史之亂,而一日殺三子是發生在此七年前,即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聖人唐玄宗為什麼一天連殺三個兒子

唐玄宗一生有三十個兒子(其中七個早亡),二十九個女兒。他的皇后王皇后沒有兒子,所以沒有嫡子,長子李琮小時候打獵時被野獸抓傷了臉,有損國家形象,不適合當太子(其實還不是因為備選的兒子多,有得挑嘛)。最後這最合適的人選就排到了老二李瑛頭上,加上李瑛的母親趙麗妃在當時正得寵,李瑛就順理成章的被立為了太子。

李瑛被立為太子也不是就萬無一失了,要知道古時候這皇權鬥爭可是很激烈、很殘酷的。你子憑母貴,有朝一日也會因別人的母親得寵而廢掉你。過了幾年,唐玄宗喜新厭舊了,武則天的侄孫女武惠妃得寵了。後宮鬥爭很殘酷,武惠妃知道,他現在得寵只是一時,要想在後宮一直站穩腳跟,就必須要有兒子,而且自己的兒子必須要當太子。可是武惠妃一連生了三個兒子都夭折了,第四個她也不敢自己養了,送給唐玄宗的大哥寧王幫忙撫養。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聖人唐玄宗為什麼一天連殺三個兒子

武惠妃的第四個兒子李瑁,就是最後被自己老爹唐玄宗搶去老婆楊玉環的那位壽王。他八歲的時候算是過了古代兒童夭折的危險期了,武惠妃夫婦將兒子接了回來。此時的武惠妃開始著手謀劃讓兒子當太子的事,這件事情的前期就是想辦法讓唐玄宗廢掉現任太子李瑛。

唐玄宗因為寵幸武惠妃,所以對待壽王李瑁也特別好,超過其他所有的兒子,甚至包括太子。自武惠妃鬥倒王皇后後,唐玄宗一度要立武惠妃為皇后,結果在宰相張九齡等大臣們勸說下,唐玄宗就暫時放棄了,武惠妃對此事一直懷恨在心。後來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當太子,她開始陷害李瑛。她向唐玄宗哭訴,說太子在朝中結黨,想加害她們母子。唐玄宗聽後大怒,就想廢掉太子,結果還是被張九齡給勸阻了。

"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中提到的聖人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非常有作為的一位皇帝。他的前半生可以說是輝煌之極,剷除專政禍國的韋氏集團,開創了大唐開元盛世。但是唐玄宗一生中有兩個汙點是無法擦掉的,一個是執政晚期發生的安史之亂,一個是為後人所詬病的一日殺三子。

《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發生在唐玄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十一年後就發生了安史之亂,而一日殺三子是發生在此七年前,即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聖人唐玄宗為什麼一天連殺三個兒子

唐玄宗一生有三十個兒子(其中七個早亡),二十九個女兒。他的皇后王皇后沒有兒子,所以沒有嫡子,長子李琮小時候打獵時被野獸抓傷了臉,有損國家形象,不適合當太子(其實還不是因為備選的兒子多,有得挑嘛)。最後這最合適的人選就排到了老二李瑛頭上,加上李瑛的母親趙麗妃在當時正得寵,李瑛就順理成章的被立為了太子。

李瑛被立為太子也不是就萬無一失了,要知道古時候這皇權鬥爭可是很激烈、很殘酷的。你子憑母貴,有朝一日也會因別人的母親得寵而廢掉你。過了幾年,唐玄宗喜新厭舊了,武則天的侄孫女武惠妃得寵了。後宮鬥爭很殘酷,武惠妃知道,他現在得寵只是一時,要想在後宮一直站穩腳跟,就必須要有兒子,而且自己的兒子必須要當太子。可是武惠妃一連生了三個兒子都夭折了,第四個她也不敢自己養了,送給唐玄宗的大哥寧王幫忙撫養。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聖人唐玄宗為什麼一天連殺三個兒子

武惠妃的第四個兒子李瑁,就是最後被自己老爹唐玄宗搶去老婆楊玉環的那位壽王。他八歲的時候算是過了古代兒童夭折的危險期了,武惠妃夫婦將兒子接了回來。此時的武惠妃開始著手謀劃讓兒子當太子的事,這件事情的前期就是想辦法讓唐玄宗廢掉現任太子李瑛。

唐玄宗因為寵幸武惠妃,所以對待壽王李瑁也特別好,超過其他所有的兒子,甚至包括太子。自武惠妃鬥倒王皇后後,唐玄宗一度要立武惠妃為皇后,結果在宰相張九齡等大臣們勸說下,唐玄宗就暫時放棄了,武惠妃對此事一直懷恨在心。後來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當太子,她開始陷害李瑛。她向唐玄宗哭訴,說太子在朝中結黨,想加害她們母子。唐玄宗聽後大怒,就想廢掉太子,結果還是被張九齡給勸阻了。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聖人唐玄宗為什麼一天連殺三個兒子

過了一陣子,武惠妃聯合自己的女婿楊洄,向唐玄宗誣告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還有太子妃的哥哥薛鏽經常在一塊兒密謀,意欲謀權篡位。緊接著又設計召李瑛他們仨兄弟進宮,說皇宮內有竊賊,於是兄弟仨披甲攜帶武器進入皇宮。武惠妃又叫來唐玄宗,說仨兒子要謀反。唐玄宗看到當時的情況就信以為真,於是召來現任宰相李林甫來商議。李林甫是偏向壽王李瑁的,就說這是皇上的家事,他不便參與(實際上就是老闆你看著辦吧,我沒意見)。唐玄宗最後就將太子他們仨人廢為庶人,沒過多久又賜死他們仨,一塊兒賜死的還有太子妃的哥哥薛鏽。

"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中提到的聖人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非常有作為的一位皇帝。他的前半生可以說是輝煌之極,剷除專政禍國的韋氏集團,開創了大唐開元盛世。但是唐玄宗一生中有兩個汙點是無法擦掉的,一個是執政晚期發生的安史之亂,一個是為後人所詬病的一日殺三子。

《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發生在唐玄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十一年後就發生了安史之亂,而一日殺三子是發生在此七年前,即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聖人唐玄宗為什麼一天連殺三個兒子

唐玄宗一生有三十個兒子(其中七個早亡),二十九個女兒。他的皇后王皇后沒有兒子,所以沒有嫡子,長子李琮小時候打獵時被野獸抓傷了臉,有損國家形象,不適合當太子(其實還不是因為備選的兒子多,有得挑嘛)。最後這最合適的人選就排到了老二李瑛頭上,加上李瑛的母親趙麗妃在當時正得寵,李瑛就順理成章的被立為了太子。

李瑛被立為太子也不是就萬無一失了,要知道古時候這皇權鬥爭可是很激烈、很殘酷的。你子憑母貴,有朝一日也會因別人的母親得寵而廢掉你。過了幾年,唐玄宗喜新厭舊了,武則天的侄孫女武惠妃得寵了。後宮鬥爭很殘酷,武惠妃知道,他現在得寵只是一時,要想在後宮一直站穩腳跟,就必須要有兒子,而且自己的兒子必須要當太子。可是武惠妃一連生了三個兒子都夭折了,第四個她也不敢自己養了,送給唐玄宗的大哥寧王幫忙撫養。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聖人唐玄宗為什麼一天連殺三個兒子

武惠妃的第四個兒子李瑁,就是最後被自己老爹唐玄宗搶去老婆楊玉環的那位壽王。他八歲的時候算是過了古代兒童夭折的危險期了,武惠妃夫婦將兒子接了回來。此時的武惠妃開始著手謀劃讓兒子當太子的事,這件事情的前期就是想辦法讓唐玄宗廢掉現任太子李瑛。

唐玄宗因為寵幸武惠妃,所以對待壽王李瑁也特別好,超過其他所有的兒子,甚至包括太子。自武惠妃鬥倒王皇后後,唐玄宗一度要立武惠妃為皇后,結果在宰相張九齡等大臣們勸說下,唐玄宗就暫時放棄了,武惠妃對此事一直懷恨在心。後來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當太子,她開始陷害李瑛。她向唐玄宗哭訴,說太子在朝中結黨,想加害她們母子。唐玄宗聽後大怒,就想廢掉太子,結果還是被張九齡給勸阻了。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聖人唐玄宗為什麼一天連殺三個兒子

過了一陣子,武惠妃聯合自己的女婿楊洄,向唐玄宗誣告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還有太子妃的哥哥薛鏽經常在一塊兒密謀,意欲謀權篡位。緊接著又設計召李瑛他們仨兄弟進宮,說皇宮內有竊賊,於是兄弟仨披甲攜帶武器進入皇宮。武惠妃又叫來唐玄宗,說仨兒子要謀反。唐玄宗看到當時的情況就信以為真,於是召來現任宰相李林甫來商議。李林甫是偏向壽王李瑁的,就說這是皇上的家事,他不便參與(實際上就是老闆你看著辦吧,我沒意見)。唐玄宗最後就將太子他們仨人廢為庶人,沒過多久又賜死他們仨,一塊兒賜死的還有太子妃的哥哥薛鏽。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聖人唐玄宗為什麼一天連殺三個兒子

​那麼唐玄宗為什麼急於殺死自己的三個兒子?真的是因為相信了他們要造反嗎?當然不是。

首先唐玄宗要想搞清楚太子他們是不是要密謀造反,其實很容易,只要派有關部門去挨個調查,應該很快就會弄清楚。關鍵在於你是不是想去調查,想不想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其次唐玄宗最在意的是別人威脅到他的權力,即使是自己的兒子也不例外。古代皇權之爭相當殘酷,不管是君臣、叔侄、父子還是兄弟。唐玄宗在意的是太子在朝中結黨,或者說有可能結黨。通過宰相張九齡一再的維護太子,唐玄宗就已經感覺到危險了,雖然張九齡只是單純為了唐王朝政權的穩定,雖然太子李瑛並沒有在朝中結黨的想法。

"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中提到的聖人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非常有作為的一位皇帝。他的前半生可以說是輝煌之極,剷除專政禍國的韋氏集團,開創了大唐開元盛世。但是唐玄宗一生中有兩個汙點是無法擦掉的,一個是執政晚期發生的安史之亂,一個是為後人所詬病的一日殺三子。

《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發生在唐玄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十一年後就發生了安史之亂,而一日殺三子是發生在此七年前,即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聖人唐玄宗為什麼一天連殺三個兒子

唐玄宗一生有三十個兒子(其中七個早亡),二十九個女兒。他的皇后王皇后沒有兒子,所以沒有嫡子,長子李琮小時候打獵時被野獸抓傷了臉,有損國家形象,不適合當太子(其實還不是因為備選的兒子多,有得挑嘛)。最後這最合適的人選就排到了老二李瑛頭上,加上李瑛的母親趙麗妃在當時正得寵,李瑛就順理成章的被立為了太子。

李瑛被立為太子也不是就萬無一失了,要知道古時候這皇權鬥爭可是很激烈、很殘酷的。你子憑母貴,有朝一日也會因別人的母親得寵而廢掉你。過了幾年,唐玄宗喜新厭舊了,武則天的侄孫女武惠妃得寵了。後宮鬥爭很殘酷,武惠妃知道,他現在得寵只是一時,要想在後宮一直站穩腳跟,就必須要有兒子,而且自己的兒子必須要當太子。可是武惠妃一連生了三個兒子都夭折了,第四個她也不敢自己養了,送給唐玄宗的大哥寧王幫忙撫養。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聖人唐玄宗為什麼一天連殺三個兒子

武惠妃的第四個兒子李瑁,就是最後被自己老爹唐玄宗搶去老婆楊玉環的那位壽王。他八歲的時候算是過了古代兒童夭折的危險期了,武惠妃夫婦將兒子接了回來。此時的武惠妃開始著手謀劃讓兒子當太子的事,這件事情的前期就是想辦法讓唐玄宗廢掉現任太子李瑛。

唐玄宗因為寵幸武惠妃,所以對待壽王李瑁也特別好,超過其他所有的兒子,甚至包括太子。自武惠妃鬥倒王皇后後,唐玄宗一度要立武惠妃為皇后,結果在宰相張九齡等大臣們勸說下,唐玄宗就暫時放棄了,武惠妃對此事一直懷恨在心。後來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當太子,她開始陷害李瑛。她向唐玄宗哭訴,說太子在朝中結黨,想加害她們母子。唐玄宗聽後大怒,就想廢掉太子,結果還是被張九齡給勸阻了。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聖人唐玄宗為什麼一天連殺三個兒子

過了一陣子,武惠妃聯合自己的女婿楊洄,向唐玄宗誣告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還有太子妃的哥哥薛鏽經常在一塊兒密謀,意欲謀權篡位。緊接著又設計召李瑛他們仨兄弟進宮,說皇宮內有竊賊,於是兄弟仨披甲攜帶武器進入皇宮。武惠妃又叫來唐玄宗,說仨兒子要謀反。唐玄宗看到當時的情況就信以為真,於是召來現任宰相李林甫來商議。李林甫是偏向壽王李瑁的,就說這是皇上的家事,他不便參與(實際上就是老闆你看著辦吧,我沒意見)。唐玄宗最後就將太子他們仨人廢為庶人,沒過多久又賜死他們仨,一塊兒賜死的還有太子妃的哥哥薛鏽。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聖人唐玄宗為什麼一天連殺三個兒子

​那麼唐玄宗為什麼急於殺死自己的三個兒子?真的是因為相信了他們要造反嗎?當然不是。

首先唐玄宗要想搞清楚太子他們是不是要密謀造反,其實很容易,只要派有關部門去挨個調查,應該很快就會弄清楚。關鍵在於你是不是想去調查,想不想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其次唐玄宗最在意的是別人威脅到他的權力,即使是自己的兒子也不例外。古代皇權之爭相當殘酷,不管是君臣、叔侄、父子還是兄弟。唐玄宗在意的是太子在朝中結黨,或者說有可能結黨。通過宰相張九齡一再的維護太子,唐玄宗就已經感覺到危險了,雖然張九齡只是單純為了唐王朝政權的穩定,雖然太子李瑛並沒有在朝中結黨的想法。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聖人唐玄宗為什麼一天連殺三個兒子

太子李瑛他們仨人死後,李林甫曾提議壽王李瑁是太子的最佳人選,唐玄宗還是擔心以後新任太子與朝中勢力結黨,影響到自己的權力,就沒同意李林甫的提議。武惠妃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自己最後還在殺死李瑛他們的驚恐中死去。

李瑛的五個兒子最後唐玄宗也做了很好的安排,封王的封王,加官的加官,這也說明唐玄宗殺死李瑛並不是因為李瑛要密謀造反,而是有可能威脅到他的權力。

"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中提到的聖人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非常有作為的一位皇帝。他的前半生可以說是輝煌之極,剷除專政禍國的韋氏集團,開創了大唐開元盛世。但是唐玄宗一生中有兩個汙點是無法擦掉的,一個是執政晚期發生的安史之亂,一個是為後人所詬病的一日殺三子。

《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發生在唐玄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十一年後就發生了安史之亂,而一日殺三子是發生在此七年前,即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聖人唐玄宗為什麼一天連殺三個兒子

唐玄宗一生有三十個兒子(其中七個早亡),二十九個女兒。他的皇后王皇后沒有兒子,所以沒有嫡子,長子李琮小時候打獵時被野獸抓傷了臉,有損國家形象,不適合當太子(其實還不是因為備選的兒子多,有得挑嘛)。最後這最合適的人選就排到了老二李瑛頭上,加上李瑛的母親趙麗妃在當時正得寵,李瑛就順理成章的被立為了太子。

李瑛被立為太子也不是就萬無一失了,要知道古時候這皇權鬥爭可是很激烈、很殘酷的。你子憑母貴,有朝一日也會因別人的母親得寵而廢掉你。過了幾年,唐玄宗喜新厭舊了,武則天的侄孫女武惠妃得寵了。後宮鬥爭很殘酷,武惠妃知道,他現在得寵只是一時,要想在後宮一直站穩腳跟,就必須要有兒子,而且自己的兒子必須要當太子。可是武惠妃一連生了三個兒子都夭折了,第四個她也不敢自己養了,送給唐玄宗的大哥寧王幫忙撫養。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聖人唐玄宗為什麼一天連殺三個兒子

武惠妃的第四個兒子李瑁,就是最後被自己老爹唐玄宗搶去老婆楊玉環的那位壽王。他八歲的時候算是過了古代兒童夭折的危險期了,武惠妃夫婦將兒子接了回來。此時的武惠妃開始著手謀劃讓兒子當太子的事,這件事情的前期就是想辦法讓唐玄宗廢掉現任太子李瑛。

唐玄宗因為寵幸武惠妃,所以對待壽王李瑁也特別好,超過其他所有的兒子,甚至包括太子。自武惠妃鬥倒王皇后後,唐玄宗一度要立武惠妃為皇后,結果在宰相張九齡等大臣們勸說下,唐玄宗就暫時放棄了,武惠妃對此事一直懷恨在心。後來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當太子,她開始陷害李瑛。她向唐玄宗哭訴,說太子在朝中結黨,想加害她們母子。唐玄宗聽後大怒,就想廢掉太子,結果還是被張九齡給勸阻了。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聖人唐玄宗為什麼一天連殺三個兒子

過了一陣子,武惠妃聯合自己的女婿楊洄,向唐玄宗誣告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還有太子妃的哥哥薛鏽經常在一塊兒密謀,意欲謀權篡位。緊接著又設計召李瑛他們仨兄弟進宮,說皇宮內有竊賊,於是兄弟仨披甲攜帶武器進入皇宮。武惠妃又叫來唐玄宗,說仨兒子要謀反。唐玄宗看到當時的情況就信以為真,於是召來現任宰相李林甫來商議。李林甫是偏向壽王李瑁的,就說這是皇上的家事,他不便參與(實際上就是老闆你看著辦吧,我沒意見)。唐玄宗最後就將太子他們仨人廢為庶人,沒過多久又賜死他們仨,一塊兒賜死的還有太子妃的哥哥薛鏽。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聖人唐玄宗為什麼一天連殺三個兒子

​那麼唐玄宗為什麼急於殺死自己的三個兒子?真的是因為相信了他們要造反嗎?當然不是。

首先唐玄宗要想搞清楚太子他們是不是要密謀造反,其實很容易,只要派有關部門去挨個調查,應該很快就會弄清楚。關鍵在於你是不是想去調查,想不想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其次唐玄宗最在意的是別人威脅到他的權力,即使是自己的兒子也不例外。古代皇權之爭相當殘酷,不管是君臣、叔侄、父子還是兄弟。唐玄宗在意的是太子在朝中結黨,或者說有可能結黨。通過宰相張九齡一再的維護太子,唐玄宗就已經感覺到危險了,雖然張九齡只是單純為了唐王朝政權的穩定,雖然太子李瑛並沒有在朝中結黨的想法。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聖人唐玄宗為什麼一天連殺三個兒子

太子李瑛他們仨人死後,李林甫曾提議壽王李瑁是太子的最佳人選,唐玄宗還是擔心以後新任太子與朝中勢力結黨,影響到自己的權力,就沒同意李林甫的提議。武惠妃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自己最後還在殺死李瑛他們的驚恐中死去。

李瑛的五個兒子最後唐玄宗也做了很好的安排,封王的封王,加官的加官,這也說明唐玄宗殺死李瑛並不是因為李瑛要密謀造反,而是有可能威脅到他的權力。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聖人唐玄宗為什麼一天連殺三個兒子

唐玄宗對權力的控制慾是極其強烈的,他是搞政變上臺的,所以也是這方面的高手。立了當時沒有什麼影響力的李亨為太子後,他也是時時防著李亨。《長安十二時辰》中宰相李林甫與太子李亨的鬥爭,實際上是唐玄宗與太子之爭,李林甫不可能有那麼大的權勢與太子鬥,因為大家都知道他是唐玄宗的代表。唐玄宗對權力的控制直到安史之亂爆發,他要不是弄出了一個爛攤子沒法收拾,恐怕還不想放權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